CN102026377B - 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6377B
CN102026377B CN200910169573.6A CN200910169573A CN102026377B CN 102026377 B CN102026377 B CN 102026377B CN 200910169573 A CN200910169573 A CN 200910169573A CN 102026377 B CN102026377 B CN 1020263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equipment
control signaling
division multiplexing
ascending control
feedback resour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95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6377A (zh
Inventor
杨曾
张应余
刘仁茂
黄磊
丁铭
梁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High 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695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26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26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6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6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63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以及用于实现所述传输方法的基站和用户设备。本发明通过将上行控制信道以码分复用、时分复用、频分复用这三种复用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子信道,能够支持多种不同大小的上行控制信令反馈量,使得具有相同或不同上行控制信令反馈需求的多个用户设备可以灵活地复用在同一个上行控制信道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道动态地或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地指示用户设备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资源。本发明能够提高上行控制信道的使用效率,进而节省上行控制信道的负荷,并有效地支持载波聚合、协作多点发送/接收以及多天线增强技术。

Description

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信令的传递,特别是涉及到LTE-Advanced以及4G系统中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以及实现上述传输方法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3GPP的LTE-Advanced系统为达到ITU的IMT-Advanced系统的要求,引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协作多点发送/接收(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和多天线增强等多种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采用使得LTE-Advanced系统对上行控制信令容量的需求相比LTE系统要大得多;并且在采用不同传输技术的用户设备之间,上行控制信令容量的需求差异也将变大。以载波聚合技术为例,考虑到采用单个上行成员载波承载所有上行控制信道信令能够实现对称和非对称载波聚合操作方式的统一和优越的上行峰均比性能,因此单个上行成员载波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量将随着下行成员载波数线性增加。由于不同用户设备可以配置不同的下行成员载波个数,因此用户设备间的上行控制信道反馈量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在现行的LTE系统中,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主要由周期性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非周期性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来承载。反馈量比较大的信道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主要由PUCCH的格式2/2a/2b承载,其不同用户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复用方案是基于序列的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每个资源块(包括两个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支持12个序列。每个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是基于高层信令的半静态配置。由于每个序列所能支持的上行控制信令的信息比特数最大为11,因此基于LTE PUCCH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方法不能满足LTE-Advanced的要求。
为增大基于PUCCH的反馈量,当然可以采用类似多序列调制的方法(R1-073000,“Increasing the size of CQI by means of enhancedsequence modulation”,NSN,Nokia,3GPP RAN1 #49bis,June 25-29,2007),然而这一方法会造成上行峰均比性能的恶化,因此仍不足取。
基于PUSCH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相对PUCCH来说支持的信息比特数要大得多,然而LTE中PUSCH的资源分配是通过动态调度来实现的,频繁地使用这样的非周期性PUSCH反馈会大大增加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的信令负荷。为此,3GPP确定将周期性PUSCH作为实现下行协作多点发送/接收的反馈备选方案之一(TR 36.814 V1.2.1,“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Physical Layer Aspects(Release 9)”),从而在增大反馈量的同时减小下行信令开销。
然而,周期性PUSCH作为单个用户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反馈资源又过于浪费,这样粗糙的分配粒度会造成非必要的上行反馈负荷。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要增加周期性PUSCH的用户复用度,使得拥有不同或相同上行控制信令反馈需求的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复用在一个周期性PUSCH反馈资源中,这必然涉及到周期性PUSCH资源的子信道化问题(R1-081876,“CSI signaling in LTE-A”,Samsung,3GPP RAN1 #57,May 4-8,2009;R1-092558,“CSI payload extension using PUCCH andperiodic PUSCH”,NSN,Nokia,3GPP RAN1 #57bis,June 29-July 3,2009)。
Nokia曾提出采用CDM的方法对反馈资源进行子信道化(R1-063380,“Multiplexing of L1/L2 control signaling when UE has no data totransmit”,Nokia,3GPP RAN1 #47,November 6-10,2006),然而这一方案对资源划分的粒度仍然较为粗糙,不能满足LTE-Advanced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采用载波聚合和/或协作多点发送/接收和/或多天线增强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如何通过将上行控制信道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子信道,使其能够支持多种不同大小的上行控制信令反馈量,由此具有相同或不同上行控制信令反馈需求的多个用户设备可以灵活地复用在同一个上行控制信道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中,从而提高上行控制信道的使用效率,进而节省了上行控制信道的负荷。
考虑到周期性PUSCH可以看成是另一种周期性PUCCH,两者功能类似,使用方法可以相同,因此本发明中对以上两者不作区分,统称为上行控制信道,本发明所提出的子信道化方法同时适用于上述二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出了一种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包括:基站根据用户设备所采用的下行传输模式,确定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基站向用户设备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反馈资源;以及用户设备根据基站所指示的反馈资源和从基站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和/或下行数据,产生上行控制信令,并采用所述反馈资源将上行控制信令传送至基站。
优选地,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序列、和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周期与偏移量。
优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道按照下述复用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划分: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和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Multiplexing)。更优选地,所述码分复用方式采用时频二维码分复用方式或块扩频码分复用方式。此外,所述码分复用方式中所使用的码是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码。
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备产生的上行控制信令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与所述下行数据是否被成功接收有关的信息、和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更优选地,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下行频谱位置信息、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质量、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预编码信息、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的秩、所述下行频谱的直接信道测量矩阵、和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统计信息。
优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还包括:针对与所述下行数据是否被成功接收有关的信息,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频谱的控制信道的物理地址、所述下行频谱的地址参数和地址映射函数,确定与所述下行频谱相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资源。
优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还包括:针对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连接(Radio Resource ControlConnection)的形式,半静态地配置与所述下行频谱相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资源。
优选地,不同用户设备所使用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通过码分复用方式进行复用。更优选地,用户设备所使用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用户设备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资源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出了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单元,用于与用户设备进行信令和/或数据通信;以及反馈资源选择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设备所采用的下行传输模式,选择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
优选地,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序列、和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周期与偏移量。
优选地,上行控制信道按照下述复用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划分: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码分复用。更优选地,所述码分复用方式采用时频二维码分复用方式或块扩频码分复用方式。此外,所述码分复用方式中所使用的码是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
优选地,所述收发机单元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反馈资源,将所选择的反馈资源通过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动态地通知用户设备,或者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地通知用户设备,以及所述收发机单元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反馈资源,从用户设备发送过来的上行数据中取出上行控制信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收发机单元,用于与基站进行信令和/或数据通信;反馈资源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基站所指示的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以及上行控制信令产生单元,用于根据所获取的反馈资源和从基站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和/或下行数据,产生上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收发机单元采用所述反馈资源将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产生单元所产生的上行控制信令传送至基站。
优选地,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序列、和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周期与偏移量。
优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道按照下述复用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划分: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码分复用。更优选地,所述码分复用方式采用时频二维码分复用方式或块扩频码分复用方式。此外,所述码分复用方式中所使用的码是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
优选地,所述反馈资源获取单元从基站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中动态地获取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反馈资源,或者从高层信令中半静态地获取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反馈资源。
优选地,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产生单元所产生的上行控制信令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与所述下行数据是否被成功接收有关的信息、和通过信道测量获得的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更优选地,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下行频谱位置信息、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质量、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预编码信息、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的秩、所述下行频谱的直接信道测量矩阵、和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统计信息。
优选地,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所使用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通过码分复用方式进行复用。更优选地,各个用户设备所使用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各个用户设备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资源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对应关系。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OVSF码的产生和选择方法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基于OVSF码时频二维扩频码分复用的子信道化方案中采用先频率后时间的映射方法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基于OVSF码时频二维扩频码分复用的子信道化方案中采用先时间后频率的映射方法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基于OVSF码时频二维扩频码分复用的子信道化方案中的控制信令产生到SC-FDMA信号产生的具体步骤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联合时频二维OVSF码扩频码分复用与时分复用的子信道化方案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联合OVSF码块扩频码分复用与时分复用的子信道化方案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联合OVSF码块扩频码分复用与时分复用的子信道化方案中的控制信令产生到SC-FDMA信号产生的具体步骤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联合块扩频码分复用与时分复用的子信道化方案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子信道化方案中的时分复用方式的逻辑资源与物理资源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基站中的资源指示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用户设备中的资源指示的过程的示意图;以及
图12A和图12B分别示出了采用了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基站和用户设备的示意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清楚详细的阐述本发明的实现步骤,下面给出了一些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适用于支持载波聚合、协作多点发送/接收和多天线增强等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是LTE-Advanced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应用,而是可适用于更多其它相关的无线通信系统。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描述过程中省略了对于本发明来说是不必要的细节和功能,以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
在进行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之前,先对本发明中涉及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码作简要描述。OVSF码的长度被定义为扩频因子SF(Spreading Factor),扩频因子的值等于用来扩频一个信息符号的码片数。OVSF码的特点就是在不同的扩频因子下仍然可以保持正交性,但前提是必须妥善地规划OVSF码的分配,只有这样正交性方能被维持。
图1给出了OVSF码的产生和选择的方法。从图1中给出的OVSF码树可以看出,OVSF码的SF为2的幂次方。图1中分别给出了1、2、4、8的码。SF为1时的OVSF码只有一个,此时不作扩频操作。对码树中的每一个元素有两个SF为其两倍的子元素,其中一个由该元素重复两次构成,另一个由该元素和该元素的二进制逆构成。每个SF的码的个数与SF的大小相同。
当两个信息符号通过不同SF的OVSF码扩频复用在一起时,短SF对应的信息符号会相比长SF对应的信息符号被重复更多的次数,因此具有更高的符号速率。
相同SF的OVSF码之间是正交的;不同SF的OVSF码之间正交的前提是这些码不存在衍生关系。如图1中所示,码C2,1,C4,3,C8,8具有不同的SF且不存在衍生关系,故能够保持正交性。
实施例一:OVSF码时频二维码分复用
如果用户设备所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占满整个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块,则该上行控制信道不需要在不同用户设备之间进行复用,而仅仅分配给该用户设备使用即可,基站通过动态指定的方式或高层信令通知的方式或将反馈资源告知用户设备,在这里反馈资源中的序列就是SF为1的OVSF码;如果用户设备只需占用部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基站将选择合适的若干用户设备复用同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不同的用户根据控制信令反馈量的需求大小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序列,在这里就是相同或不同的SF的OVSF码,基站通过动态指定的方式或高层信令通知的方式或将反馈资源告知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可以被分配多于一个的序列。
图2和图3给出了上行控制信道子信道化方法的第一种方案:基于OVSF码时频二维码分复用的子信道化方案。三个用户设备分别采用SF为2、4、8的OVSF码复用同一个上行控制信道中,扩频可以按照频率优先(如图2)或者时间优先(如图3)的方式进行。
图2中,用户设备1(UE 1)的1个控制信令符号通过SF为2的OVSF码扩频后映射到上行控制信道的两个频域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子载波上,剩下的控制信令符号按照同样的方式扩频后按照先频率后时间的顺序映射到上行控制信道上;同样的,用户设备2(UE 2)和用户设备3(UE 3)通过SF分别为4、8的OVSF码将对应的控制信令扩频后映射到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上,如此完成不同用户控制信令的时频二维扩频码分复用。
图3中除了控制信令符号扩频后映射的方式是按照先时间后频率的顺序,此外其他过程都与图2中相同。
以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资源块为2个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为例(普通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长度,不考虑Sounding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的占用),本实施例中该上行控制信道所能支持的不同控制信令反馈量如表1所示。表1中控制信令反馈量是当调制方式设为QPSK,码率为1/2时的结果,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和码率有不同的结果。由于不同子信道分配方法可以获得相同的控制信令反馈量,这里仅就不同的控制信令反馈量对子信道分配方式进行不完全列举;所列举的子信道分配方式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应用于本专利对应的系统中,以满足不同程度控制信令反馈量的灵活度需求。
表1
图4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令产生到SC-FDMA信号产生的具体步骤。在步骤401,用户设备产生上行控制信令,在步骤402,进行编码调制,以产生控制信令符号,然后,在步骤403,执行时频二维OVSF扩频;接着,在步骤404,执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扩频,在步骤405,将经过DFT扩频后的控制信令符号映射到物理资源上;最后,在步骤406,执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ast FourierTransform),产生时域SC-FDMA信号。
实施例二:联合OVSF码时频二维码分复用与时分复用
图5给出了上行控制信道子信道化方法的第二种方案:联合OVSF码时频二维码分复用与时分复用。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实施例二的子信道划分方法是按照联合时分和时频二维码分的方式进行的。首先优选地将上行控制信道的物理资源划分为4个SC-FDMA符号一组的若干资源子块,然后在每个资源子块中不同用户设备的控制信令按照实施例一中的方式进行OVSF码时频二维码分复用,信令符号经扩频后的物理资源映射方式与实施例一中一样可以采用先频率后时间或先时间后频率的顺序。
图5中,三个用户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通过SF分别为2、4、8的OVSF码扩频映射到控制信道的一个资源子块上,如此完成不同用户控制信令的联合时频二维扩频码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相同资源子块或不同资源子块上的序列可以分配给相同的用户设备或不同的用户设备,以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反馈量需求。
采用与表1相同的假设,本实施例中上行控制信道所能支持的不同控制信令反馈量如表2所示。
表2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令产生到SC-FDMA信号产生的具体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同,如图4所示。
实施例三:联合OVSF码块扩频码分复用与时分复用
图6给出了上行控制信道子信道化方法的第三种方案:联合OVSF码块扩频码分复用与时分复用。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每个资源子块内不再进行OVSF码时频二维扩频,而是在资源子块内的SC-FDMA符号之间进行时间一维的块扩频,优选的扩频码为OVSF码,支持的SF为1、2、4。
图6中,在上行控制信道物理资源的一个资源子块中,用户设备1的控制信令符号组成的SC-FDMA符号通过SF为2的OVSF码块扩频后映射到两个SC-FDMA符号上,剩下的控制信令符号同样地扩频后按照时间顺序映射到该资源子块上;同样的,用户设备2通过SF为4的OVSF码将对应的控制信令符号块扩频后映射到该资源子块上,如此完成不同用户控制信令的联合OVSF码块扩频码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相同资源子块或不同资源子块上的序列可以分配给相同的用户设备或不同的用户设备,以满足不同用户设备的上行控制信令需求。
采用与表1中相同的假设,本实施例中上行控制信道所能支持的不同控制信令反馈量如表3所示。
表3
图7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信令产生到SC-FDMA信号产生的具体步骤。在步骤701,用户设备产生上行控制信令,在步骤702,进行编码调制,以产生控制信令符号,然后,在步骤703,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FT,产生SC-FDMA符号;在步骤704,对所产生的SC-FDMA符号进行块扩频,然后,在步骤705,将经过块扩频的SC-FDMA符号映射到物理资源上;最后,在步骤706,执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Fast FourierTransform),产生时域SC-FDMA信号。
实施例四:联合块扩频码分复用与时分复用
图8给出了上行控制信道子信道化方法的第四种方案:联合块扩频码分复用与时分复用。与实施例三中不同的是,这里使用的块扩频码不是OVSF码,而是可以采用如表4~表6所示的类似3GPP规范文档(TS36.211 V8.7.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所指定的正交块扩频码。
表4
序列编号 正交序列
0 [1 1]
1 [1 -1]
表5
序列编号 正交序列
0 [1 1 1]
1 [1 exp(j2π/3) exp(j4π/3)]
3 [1 exp(j4π/3) exp(j2π/3)]
表6
序列编号 正交序列
0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3 [1 1 -1 -1]
如图8所示,同一资源子块内不同用户设备使用相同长度的块扩频码,块扩频码的长度与资源子块所占的SC-FDMA符号数相同。每个块扩频序列支持的反馈量比特数均为12比特(假设调制编码方式为QPSK1/2),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在相同或不同资源子块中使用一个或多个序列获得不同的控制信令反馈量,所支持的不同反馈量的大小为半开半闭区间(0,144]内所有12的倍数。
实施例二至四中的资源子块的划分均为逻辑意义上的,其具体占有的物理资源的方式可以是实施例二至四中所述的时分复用方式,也可以是频分复用方式或者是二者的结合使用。以时分复用为例,为获得更大的时间分集增益,每个资源子块所占用的SC-FDMA资源可以通过在本资源子块所在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块中跳时获得。图9给出其中的一个例子,这里资源子块的大小定为3个SC-FDMA符号,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块的第1、5、9个数据SC-FDMA符号被分配给第一个逻辑资源子块;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块的第2、6、10个数据SC-FDMA符号被分配给第二个逻辑资源子块,依次类推。
在实施例一至四中,基站根据用户设备所采用的下行传输模式,确定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反馈资源,包括用户设备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序列、和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周期与偏移量。其中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块和资源子块指定了用户设备反馈上行控制信令时所占用的物理资源的时频位置;上行控制信道的序列指定了用户设备所占用的扩频码序列;而考虑通过信道测量获得的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一般需要以周期性的方式进行反馈,因此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周期与偏移量指定了不同用户设备各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所对应的反馈周期和周期开始的时间位置。这里,各种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下行频谱位置信息、下行频谱的信道质量、下行频谱的信道预编码信息、下行频谱的信道的秩、下行频谱的直接信道测量矩阵、和下行频谱的信道统计信息。
因为用户设备采用不同的下行传输模式时,其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需求可能各有不同,因此基站需根据用户设备所采用的下行传输模式的不同而给用户设备分配不同大小的反馈资源,反馈资源的大小不同主要体现在所使用的OVSF扩频码序列的SF不同和/或所占用的一个资源块或资源子块中的扩频码序列的个数和/或反馈周期的长短上。
资源指示
图10给出了基站中执行的资源指示的过程。在步骤1001,基站根据其与用户设备之间所采用的传输模式,确定用户设备所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然后,在步骤1002,基站向用户设备指示其所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这一过程也可以动态地或半静态地进行配置。
图11给出了用户设备中执行的资源指示的过程。在步骤1101,用户设备根据基站的指示,获知所采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然后,在步骤1102,用户设备利用所指示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向基站发送上行控制信道信令。这一过程也可以动态地或半静态地进行配置。
基站可以将表1-3中所列举的部分或全部子信道分配的组合作为反馈资源中的序列分配的备选集合。
基站所指示的反馈资源和用户设备所采用的解调参考信号所采用的码序列之间可以具有一一对应的对应关系,以节省资源指示信令的开销。
特殊情形
前三个实施例中假设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物理资源为2个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只考虑普通循环前缀CP长度,不考虑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的占用,因此每个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物理资源占有12个SC-FDMA符号。表7列举了其他可能的场景下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物理资源的SC-FDMA符号数的变化,以及针对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相应的可能的资源子块的划分方法。
表7
场景 SC-FDMA符号数 资源子块的划分
1.普通CP长度&无SRS 12 [4 4 4]
2.普通CP长度&有SRS 11 [4 4 2 1]
3.扩展CP长度&无SRS 10 [4 4 2]
4.扩展CP长度&有SRS 9 [4 4 1]
拥有非优选SC-FDMA符号数(如2或1)的资源子块可以独立地分配给有相应上行控制信令反馈量需求的用户设备。
基站与用户设备的硬件实现方式
图12A和图12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采用了上行控制信令子信道化传输方法的基站12A0与用户设备12B0的示意方框图。图12A所示的基站12A0包括反馈资源选择单元1203、发射机1204、接收机1205;图12B所示的用户设备12B0包括接收机单元1206、测量单元1207、发送机1208、反馈资源获取单元1209、上行控制信令产生单元1210。这里,为了简便起见,将上行控制信令产生单元1210图示为包含在发射机1208中,但是,应当清楚的是,也可以将上行控制信令产生单元1210形成为与发射机1208独立的单元。此外,为了避免赘述和对本发明的误解,省略了基站和用户设备中与本发明无关的其他功能单元。
基站12A0按照与用户设备12B0之间的传输模式,为用户设备12B0选择反馈资源,并将反馈资源选择结果(包括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块/子块1212、上行控制信道序列1213、上行控制信道反馈周期与偏移量1214)、下行数据1211与下行参考信号1220一起经发射机1204发送给用户设备12B0。其中反馈资源1215是动态地通过下行控制信令或者半静态地通过高层信令进行发送。
用户设备12B0的接收机1206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分离出下行数据1211、下行参考信号1220和下行控制信令。反馈资源获取单元1209从下行控制信令中提取出反馈资源1215(包括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块/子块1212、上行控制信道序列1213、上行控制信道反馈周期与偏移量1214)。
用户设备12B0的上行控制信令产生单元1210通过发射机1208,将经测量单元1207通过测量下行参考信号1220所获得的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1221、与下行数据是否被成功接收有关的信息1222和上行数据1223,按照反馈资源1215所指示的格式发送给基站12A0。
基站12A0的接收机1205按照为用户设备12B0选择的反馈资源1215,从上行信号中分别取出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1221、与下行数据是否被成功接收有关的信息1222和上行数据1223。
在以上的描述中,针对各个步骤,列举了多个实例,虽然发明人尽可能地标示出彼此关联的实例,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实例必然按照相应的标号存在对应关系。只要所选择的实例所给定的条件间不存在矛盾,可以在不同的步骤中,选择标号并不对应的实例来构成相应的技术方案,这样的技术方案也应视为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应当注意的是,在以上的描述中,仅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局限于上述步骤和单元结构。在可能的情形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步骤和单元结构进行调整和取舍。因此,某些步骤和单元并非实施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思想所必需的元素。因此,本发明所必需的技术特征仅受限于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思想的最低要求,而不受以上具体实例的限制。
至此已经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其它的改变、替换和添加。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例,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24)

1.一种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所采用的下行传输模式,确定该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
基站向用户设备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反馈资源;以及
用户设备根据基站所指示的反馈资源和从基站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和/或下行数据,产生上行控制信令,并采用所述反馈资源将上行控制信令传送至基站,
其中,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序列、和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周期与偏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控制信道按照下述复用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划分: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分复用方式采用时频二维码分复用方式或块扩频码分复用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分复用方式中所使用的码是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产生的上行控制信令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与所述下行数据是否被成功接收有关的信息、和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下行频谱位置信息、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质量、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预编码信息、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的秩、所述下行频谱的直接信道测量矩阵、和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统计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还包括:
针对与所述下行数据是否被成功接收有关的信息,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频谱的控制信道的物理地址、所述下行频谱的地址参数和地址映射函数,确定与所述下行频谱相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形式,半静态地配置与所述下行频谱相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不同用户设备所使用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通过码分复用方式进行复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户设备所使用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用户设备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资源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对应关系。
11.一种基站,包括:
收发机单元,用于与用户设备进行信令和/或数据通信;以及
反馈资源选择单元,用于根据用户设备所采用的下行传输模式,选择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
其中,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序列、和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周期与偏移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上行控制信道按照下述复用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划分: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分复用方式采用时频二维码分复用方式或块扩频码分复用方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分复用方式中所使用的码是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单元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反馈资源,将所选择的反馈资源通过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动态地通知用户设备,或者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地通知用户设备,以及
所述收发机单元根据所述反馈资源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反馈资源,从用户设备发送过来的上行数据中取出上行控制信令。
16.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收发机单元,用于与基站进行信令和/或数据通信;
反馈资源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基站根据用户设备所采用的下行传输模式确定并指示的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以及
上行控制信令产生单元,用于根据所获取的反馈资源和从基站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和/或下行数据,产生上行控制信令,
其中所述收发机单元采用所述反馈资源将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产生单元所产生的上行控制信令传送至基站,以及
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上行控制信令的反馈资源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子块、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序列、和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周期与偏移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控制信道按照下述复用方式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划分: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分复用方式采用时频二维码分复用方式或块扩频码分复用方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码分复用方式中所使用的码是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资源获取单元从基站的物理层下行控制信令中动态地获取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反馈资源,或者从高层信令中半静态地获取用户设备将要使用的反馈资源。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控制信令产生单元所产生的上行控制信令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与所述下行数据是否被成功接收有关的信息、和通过信道测量获得的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下行频谱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下述信息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下行频谱位置信息、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质量、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预编码信息、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的秩、所述下行频谱的直接信道测量矩阵、和所述下行频谱的信道统计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与其他用户设备所使用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通过码分复用方式进行复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各个用户设备所使用的上行解调参考信号与各个用户设备所占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馈资源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对应关系。
CN200910169573.6A 2009-09-09 2009-09-09 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6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9573.6A CN102026377B (zh) 2009-09-09 2009-09-09 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69573.6A CN102026377B (zh) 2009-09-09 2009-09-09 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6377A CN102026377A (zh) 2011-04-20
CN102026377B true CN102026377B (zh) 2014-11-05

Family

ID=43867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957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6377B (zh) 2009-09-09 2009-09-09 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263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2880B (zh) * 2011-11-03 2014-02-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天线端口场景下的资源获取方法、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US9125197B2 (en) * 2012-03-23 2015-09-01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physical layer multi-point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multi-point feedback configuration
CN106685863B (zh) * 2015-11-05 2021-02-2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106341880B (zh) * 2016-09-14 2019-06-04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端
CN107872303B (zh) * 2016-09-26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58352A1 (en) 2016-09-28 2018-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channel mapping
CN107888360B (zh) * 2016-09-30 2020-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163437B (zh) 2017-09-18 2023-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
WO2019095312A1 (en) * 2017-11-17 2019-05-23 Zt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CN110418412B (zh) * 2018-04-28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中继收发节点、终端和基站
US11729718B2 (en) * 2019-09-30 2023-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iggering power saving modes with schedul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2804038B (zh) * 2019-11-14 2022-12-2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009A (zh) * 2008-06-27 2008-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链路自适应方法
CN101431774A (zh) * 2008-11-28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与装置、基站
EP2070218A2 (en) * 2006-09-26 2009-06-17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sequence modul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70218A2 (en) * 2006-09-26 2009-06-17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sequence modul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CN101296009A (zh) * 2008-06-27 2008-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链路自适应方法
CN101431774A (zh) * 2008-11-28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与装置、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6377A (zh) 201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6377B (zh) 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1917765B (zh) 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1867403B (zh) 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多天线发送方法、终端
KR101289399B1 (ko) 협력형 다지점 송신용의 사운딩 참조 신호의 배치방법 및 장치
CN101595690B (zh) 用于异构通信系统之间的业务互配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95145B (zh) 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2833863B (zh)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2612145B (zh) 在数据信道中向用户设备提供资源分配信息
CN10302665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扩展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39160B (zh) 共享控制信道资源的复用系统、方法及其接收设备
CN102869049B (zh) 传输控制信道指示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1997659B (zh) 配置上行控制资源以及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080081B (zh) 系统资源的分配及指示方法
CN103687042A (zh) 一种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014509B (zh) 一种调度终端反馈信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67252A (zh)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2202409A (zh) 一种参考符号的确定方法
CN102523184A (zh) 无线通信调度实体及其方法
CN101330321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分配参考信号序列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14565A (zh) 在支持多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13810A (zh) 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247449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载波进行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31456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帧及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EP2355428A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CN104144502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130

Address after: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anghai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Hong Kong, 1387 Zhang Tung Road, Building 102, room 2

Patentee after: SHARP high 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Osaka Abeno Chang Chi Cho 22 No. 22

Patentee before: Sharp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