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38302B -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38302B
CN106638302B CN201611064687.0A CN201611064687A CN106638302B CN 106638302 B CN106638302 B CN 106638302B CN 201611064687 A CN201611064687 A CN 201611064687A CN 106638302 B CN106638302 B CN 106638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bridge deck
concrete
ste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46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38302A (zh
Inventor
牟廷敏
范碧琨
梁健
王潇碧
周孝军
林小军
王戈
孙才志
康玲
古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110646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38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38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38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38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38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2Grating or flooring for bridges; Fastening railway sleepers or tracks to bridges
    • E01D19/125Grating or flooring for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施工方法,其中组合桥面板包括:设于钢格子梁上的底钢板,在钢格子梁承托区的底钢板为弯曲形状,底钢板的厚度为8‑10mm;若干个剪力板,竖直连接在底钢板上;混凝土层,内含穿过剪力板的钢筋网,混凝土层浇筑于底钢板上,组合桥面板的厚度为10‑15cm。该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以底钢板作为受力部件,及现浇桥面板混凝土层的模板,省去了装拆混凝土模板环节;剪力板兼做了底钢板加劲筋,能够保证底钢板与混凝土层良好结合,防止了混凝土层开裂;使面板的厚度控制在了10‑15cm,减少了面板的厚度,比叠合梁桥面系重量减轻了25%以上,减小了恒载,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跨越能力、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了施工投入、施工方法效率高。

Description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合结构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大跨径桥梁设计中,其桥面系的构成主要分为三种:混凝土桥面板、纯钢桥面板和叠合梁桥面板,具体分别为:
1.混凝土桥面系,即混凝土梁和混凝土面板构成,因为所采用的混凝土用量较多,造成混凝土面板自重较大,致使桥梁总体恒载相对偏大,造成桥梁安装困难,影响桥梁整体的经济性;
2.纯钢桥面系,即采用了钢梁和钢桥面板,虽然钢桥面板自重轻,但用钢量大,造价高;常见U肋焊缝易开裂,难以修复,导致桥梁载重能力降低。且桥面板上的沥青混凝土铺装质量控制要求极高,普遍存在使用2-3年即大面积开裂重铺的情况,社会不良影响大;
3.叠合梁桥面系,即采用了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桥面板,该预制钢筋混凝土面板虽然造价低,技术较成熟,但是其但厚度普遍大于20㎝,自重大,靠板间湿接缝与钢梁连接,易开裂。
因此,凾待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混凝土和钢材各自的力学性能有点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以使桥面板结构自重较轻,又施工安装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重量大、施工周期较长、施工难度较大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包括:
底钢板,设于由纵梁、横梁构成的钢格子梁上,在位于所述钢格子梁承托区的所述底钢板为与承托外壁适配的弯曲形状,所述底钢板的厚度为8-10mm;
若干个剪力板,竖直连接在所述底钢板上;
混凝土层,内含穿过所述剪力板的钢筋网,所述混凝土层浇筑于所述底钢板上,并覆盖所述剪力板和钢筋网;
所述组合桥面板的厚度为10-15cm。
该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通过底钢板、剪力板与混凝土结合形成,底钢板还在钢格子梁的承托区通过弯曲以与承托形状适配,底钢板作为面板的受力部件,也作为了现浇桥面板混凝土层的模板,有效省去了安装、拆卸混凝土模板环节,施工周期短,更容易保证施工质量;剪力板作为底钢板和混凝土层结合的剪力键,又兼做了底钢板的加劲筋,能够保证底钢板与混凝土层形成良好的结合结构,有效防止了正弯矩区混凝土层开裂;混凝土层采用高韧性混凝土,能够有效保证强度;同时底钢板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其厚度选用8-10mm,组合桥面板的厚度控制在了10-15cm,相对现有的混凝土桥面系、纯钢桥面系和叠合梁桥面系,有效减少了面板的厚度,比叠合梁桥面系重量减轻了25%以上,减小了恒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跨越能力、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优选地,所有所述剪力板沿钢格子梁纵向方向设置,所有所述剪力板上设有若干个孔,所述混凝土层内含的有能够横向穿过所述剪力板的横向钢筋。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剪力板的间距为35-45cm,每个所述剪力板上的孔直径为5-6cm,每个所述剪力板上相邻两个开孔间距为12-15cm。
通过在剪力板上设置孔,混凝土层内的横向钢筋能够穿过剪力板,将所有剪力板连成一体,能够增加混凝土层的强度,以及剪力键的抗剪能力。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层内设有由若干个所述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构成的纵横双层钢筋网,所述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直径为12-16mm。
优选地,所述钢格子梁的承托正弯矩区设置的混凝土层内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4%。能够增加钢格子梁承托处混凝土层强度,防止了正弯矩区混凝土层开裂。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层采用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即包含0.7-0.9kg/m3的聚丙烯腈纤维和35-50kg/m3的钢纤维。
区别于采用普通的混凝土层,通过采用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层(简称高韧性混凝土),能够有效实现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W8级,实现低收缩、高抗裂、高韧性的目标,提高组合桥面板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所述格子梁的承托区域还设置有与承托形状适配的弯起钢筋,所述弯起钢筋上部与所述钢筋网连接,所述弯起钢筋底部焊接在钢格子梁的上翼缘。以抵抗支撑处较大的剪力,避免钢格子梁上翼缘处的混凝土层,受栓钉剪力键的局部成雅作用而易发生劈裂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钢格子梁的承托区设置的底钢板相对钢格子梁上翼缘的连接夹角为40°-50°,可保证施焊的可行性。
优选地,所述底钢板上设有若干个栓钉剪力键与所述钢格子梁顶部相互连接。保证格子梁上混凝土与钢板的有效连接。
优选地,所述钢格子梁的承托正弯矩区设置的底钢板在钢格子梁上的焊脚距离所述钢格子梁边缘距离为10-15mm。可以避免底钢板与钢格子梁上纵横钢梁连接处形成涂装死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焊接剪力板,将所有剪力板竖直焊接在底钢板上,使所有剪力板沿格子梁纵向方向以相互平行的方式等距排列;实际中一般是在工厂内就进行剪力板焊接在钢底板上;
步骤二、焊接底钢板,将底钢板运输到施工现场,将底钢板铺设在钢格子梁上,并焊接固定在横梁或纵梁上,在位于钢格子梁承托区时,将所述底钢板弯曲贴合在承托区外壁并焊接固定;
步骤三、浇筑混凝土层,在所述剪力板之间绑扎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横向钢筋穿过每个所述剪力板,使钢筋网与剪力板联结成整体,浇筑混凝土覆盖所述剪力板和钢筋网,控制组合桥面板的厚度为10-15cm。
本发明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施工方法,采用底钢板作为面板的受力部件,剪力板又作为底钢板和混凝土层结合的剪力键,又兼做了底钢板的加劲筋,然后直接在底钢板上现浇桥面板混凝土层的,有效省去了安装、拆卸混凝土模板装拆环节,保证底钢板与混凝土层形成良好的结合结构,有效防止了正弯矩区混凝土层开裂,保证了施工质量,使施工完成的组合桥面板的厚度控制在了10-15cm,相对现有的混凝土桥面系、纯钢桥面系和叠合梁桥面系,有效减少了面板的厚度,降低了成本,比叠合梁桥面系重量减轻了25%以上,减小了恒载,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跨越能力、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其施工方法周期短,提高了施工效率。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剪力板与底钢板采用连续角焊缝单面焊接,或者采用间断错位双面焊缝焊接,保证剪力板与底钢板的连接强度,节约焊接时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通过底钢板、剪力板与混凝土结合形成,底钢板还在钢格子梁的承托区通过弯曲以与承托形状适配,底钢板作为面板的受力部件,也作为了现浇桥面板混凝土层的模板,有效省去了安装、拆卸混凝土模板环节,施工周期短,更容易保证施工质量;剪力板作为底钢板和混凝土层结合的剪力键,又兼做了底钢板的加劲筋,能够保证底钢板与混凝土层形成良好的结合结构,有效防止了正弯矩区混凝土层开裂;混凝土层采用高韧性混凝土,能够有效保证强度;同时底钢板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其厚度选用8-10mm,组合桥面板的厚度控制在了10-15cm,相对现有的混凝土桥面系、纯钢桥面系和叠合梁桥面系,有效减少了面板的厚度,大大减少了施工投入和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比叠合梁桥面系重量减轻了25%以上,减小了恒载,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跨越能力、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2、本发明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通过在剪力板上设置孔,混凝土层内的横向钢筋能够穿过剪力板,将所有剪力板连成一体,能够增加混凝土层的强度,以及剪力键的抗剪能力;
3、本发明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在钢格子梁的承托正弯矩区设置的底钢板在钢格子梁上的焊脚距离所述钢格子梁边缘距离为10-15mm,可以避免底钢板与钢格子梁上纵横钢梁连接处形成涂装死角;
4、本发明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在格子梁的承托正弯矩区设置有与承托形状适配的弯起钢筋,弯起钢筋底部焊接在钢格子梁的上翼缘,以抵抗支撑处较大的剪力,避免钢格子梁上翼缘处的混凝土层,受栓钉剪力键的局部成雅作用而易发生劈裂的现象;
5、本发明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施工方法,采用底钢板作为面板的受力部件,剪力板又作为底钢板和混凝土层结合的剪力键,又兼做了底钢板的加劲筋,然后直接在底钢板上现浇桥面板混凝土层的,有效省去了安装、拆卸混凝土模板装拆环节,保证底钢板与混凝土层形成良好的结合结构,有效防止了正弯矩区混凝土层开裂,保证了施工质量,使施工完成的组合桥面板的厚度控制在了10-15cm,相对现有的混凝土桥面系、纯钢桥面系和叠合梁桥面系,有效减少了面板的厚度,降低了成本,比叠合梁桥面系重量减轻了25%以上,减小了恒载,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跨越能力、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其施工方法周期短,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设于钢格子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带孔的剪力板与底钢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中底钢板与剪力板安装在钢格子梁上的示意图;
图6为钢格子梁正弯矩区段弯起钢筋的立面构造示意图。
图中标记:
1、钢格子梁,2、底钢板,3、剪力板,31、孔,4、混凝土层,5、钢筋网,51、横向钢筋,52、纵向钢筋,6,栓钉剪力键,7、承托区,71、弯起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包括:
底钢板2,设于由纵梁、横梁构成的钢格子梁1上,在位于所述钢格子梁1承托区7的所述底钢板2为与承托外壁适配的弯曲形状,所述底钢板2的厚度为8-10mm;
若干个剪力板3,竖直连接在所述底钢板2上;
混凝土层4,内含穿过所述剪力板3的钢筋网5,所述混凝土层4浇筑于所述底钢板2上,并覆盖所述剪力板3和钢筋网5;
所述组合桥面板的厚度d为10-15cm。
上述所有剪力板3上设有若干个孔31,混凝土层4内含的有能够横向穿过所述剪力板3的横向钢筋51。通过在剪力板3上设置孔31,混凝土层4内的横向钢筋51能够穿过剪力板3,将所有剪力板3连成一体,浇筑混凝土层4时,能够增加混凝土层4的强度,该每个剪力板3上的孔31直径为5-6cm,相邻两个剪力板3的间距为35-45cm,由于上述的混凝土层4内设有由若干个横向钢筋51和纵向钢筋52构成的纵横双层钢筋网5,为了穿过剪力板3上的孔31,该横向钢筋51和纵向钢筋52的直径均选用为12-16mm,使钢筋直径约为剪力板3上开孔31直径的四分之一。
在底钢板2上设有若干个栓钉剪力键6与所述钢格子梁1顶部相互连接,以增大底钢板2在与钢格子梁1的抗剪力要求,该栓钉剪力键6的间距设为15-30cm,当该间距布置的剪力键无法满足抗剪要求时,可以加密错位布设增加剪力键数量。同时在设有剪力板3的底钢板2上的混凝土层4大于10mm,在设有栓钉剪力键6的底钢板2上的混凝土层4大于15mm。为了保证混凝土层4的强度,该混凝土选用强度等级C40,粗集料最大直径不大于0.25倍带孔31钢板开孔31直径;表面还铺设有沥青桥面铺装层。
上述带孔31的剪力板3和底钢板2,其采用的尺寸为底钢板2厚度为8-10mm,同时带孔31钢板厚度采用6-10mm。为了底钢板2和带孔31剪力板3均较薄,其加工、制造和焊接变形较大,为了减少构件的焊接变形,带孔31剪力板3采取单独装配、焊接、矫正,合格后再与底钢板2点焊装配。
上述承托处(即正弯矩区)截面高度h为22-28cm,为了能够增加钢格子梁1在承托处正弯矩区的混凝土层4强度,该钢格子梁1的承托正弯矩区设置的混凝土层4内的纵向钢筋52配筋率大于2.4%,当受拉钢筋即纵向钢筋52长度布置在正弯矩区以外时,在同一截面截断的受拉钢筋面积占受拉钢筋总面积的百分数要小于50%。以抵抗支撑处较大的剪力,该格子梁的承托正弯矩区设置有与承托形状适配的弯起钢筋71,弯起钢筋71底部焊接在钢格子梁1的上翼缘,能够有效避免钢格子梁1上翼缘处的混凝土层4,受栓钉剪力键6的局部承压作用而易发生劈裂的现象。同时,在钢格子梁1的承托正弯矩区设置的底钢板2,在钢格子梁1上的焊脚距离所述钢格子梁1边缘距离为10-15mm,可以避免底钢板2与钢格子梁1上纵横钢梁连接处形成涂装死角。钢格子梁1的承托正弯矩区设置的底钢板2相对钢格子梁1的连接夹角为40°-50°。可保证施焊的可行性。
该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具有以下特点:
a.桥面板与主梁锚固连接,可以提高桥面板与钢梁的整体工作性能;
b.底钢板2既为板的主要受力部件,同时为现浇桥面板混凝土的模板,因此需要必要的刚度;带孔剪力板即带孔钢板既是钢板与混凝土结合的剪力键,又兼做底钢板2的加劲肋;考虑到钢板的可焊性和受力情况,确定了钢板的合理厚度;
c.带孔31钢板开孔31直径、穿入钢筋直径、混凝土粗集料粒径的规定保证了剪力键的强度;
d.正弯矩区段受拉钢筋高配筋率避免了混凝土开裂,设置弯起钢筋71既可加强钢板与混凝土的锚固,又可承受较大的剪力。配合混凝土材料的改进,即区别于采用普通的混凝土层,通过采用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层4(简称高韧性混凝土层4),可以实现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W8级;实现低收缩、高抗裂、高韧性的目标;
e.桥面板跨中反拱度设置,使焊接带孔31钢板的变形量得以抵消,保证桥面平整和混凝土板厚度。
特别的,该混凝土层5采用混杂纤维混凝土,即包含0.7-0.9kg/m3的聚丙烯腈纤维和35-50kg/m3的钢纤维;具体还包括了混杂纤维的掺量及技术指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指标、外加剂技术要求,具体的:
钢纤维满足的要求为:采用多锚固点的碳素冷拔钢丝切断钢纤维,长度为30mm以上,直径或等效直径为0.6-0.9mm,抗拉强度大于600MPa;该钢纤维表面不得有锈蚀、油污等杂质,加工不良的粘连片、铁屑等杂质含量不得超过总重量的1.0%;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能够承受一次弯折90°而不断裂;在混凝土中不应变“V”形,不结团,具有良好分散性;
聚丙烯腈纤维需要满足的要求为:直径为12-15μm,长度为6-12mm,抗拉强度≥800MPa,弹性模量为7.0-9.0GPa;在混凝土中不应结团,分散性能优良;外色应均匀,没有污染,不得含有杂质;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在水中均匀分散;
本发明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超过C40,当采用C40混凝土时,其力学性能指标为:混凝土28d试配抗压强度不应小于48MPa,28d试配抗折强度不应小于5.5MPa;当采用C30混凝土时,其力学性能指标为:混凝土28d试配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8MPa,28d试配抗折强度不应小于5.0MPa。
总之,该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通过底钢板2、剪力板3与高韧性混凝土层4结合形成,底钢板2还在钢格子梁1的承托区7通过弯曲以与承托形状适配,底钢板2作为面板的受力部件,也作为了现浇桥面板混凝土层4的模板,有效省去了安装、拆卸混凝土模板环节,施工周期短,更容易保证施工质量;剪力板3作为底钢板2和混凝土层4结合的剪力键,又兼做了底钢板2的加劲筋,能够保证底钢板2与混凝土层4形成良好的结合结构,有效防止了正弯矩区混凝土层4开裂;同时底钢板2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其厚度选用8-10mm。通过加强配筋和添加混杂纤维等措施提高混凝土层4的抗裂性能、高韧性要求,使组合桥面板的厚度控制在了10-15cm,相对现有的混凝土桥面系、纯钢桥面系和叠合梁桥面系,有效减少了面板的厚度,大大减少了施工投入和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比叠合梁桥面系重量减轻了25%以上,减小了恒载,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跨越能力、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实施例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焊接剪力板3,在工厂内将所有剪力板3竖直焊接在底钢板2上,使所有剪力板3沿格子梁纵向方向以相互平行的方式等距排列;
步骤二、焊接底钢板2,将底钢板2运输到施工现场,将底钢板2铺设在钢格子梁1上,并焊接固定在横梁或纵梁上,在位于钢格子梁1承托区7时,将所述底钢板2弯曲贴合在承托区7外壁并焊接固定;
步骤三、浇筑混凝土层4,在所述剪力板3之间绑扎钢筋网5,所述钢筋网5的横向钢筋51穿过每个所述剪力板3,使钢筋网5与剪力板3联结成整体,浇筑混凝土覆盖所述剪力板3和钢筋网5,控制组合桥面板的厚度为10-15cm。
上述带孔31的剪力板3和底钢板2,其采用的尺寸为底钢板2厚度为8-10mm,同时带孔31钢板厚度采用6-10mm。为了底钢板2和带孔31剪力板3均较薄,其加工、制造和焊接变形较大,为了减少构件的焊接变形,带孔31剪力板3采取单独装配、焊接、矫正,合格后再与底钢板2点焊装配,并且底钢板2和剪力板3的装配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底钢板2和带孔31剪力板3应设置10-15mm的反变形量;
2)应采用先焊外表面焊缝,内侧焊缝用电弧气刨清根后再焊接的焊接顺序;
3)该剪力板3与底钢板2的焊接方式,采用连续角焊缝或间断错位双面焊
缝,其构造应符合焊脚高度大于6mm;
底钢板2和带孔31剪力板3、栓钉剪力键6加工和组装成构件时,需要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与钢格子梁1组装形成主梁。
本发明所述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施工方法,采用底钢板2作为面板的受力部件,剪力板3又作为底钢板2和混凝土层4结合的剪力键,又兼做了底钢板2的加劲筋,然后直接在底钢板2上现浇桥面板混凝土层4的,有效省去了安装、拆卸混凝土模板装拆环节,保证底钢板2与混凝土层4形成良好的结合结构,有效防止了正弯矩区混凝土层4开裂,保证了施工质量,使施工完成的组合桥面板的厚度控制在了10-15cm,相对现有的混凝土桥面系、纯钢桥面系和叠合梁桥面系,有效减少了面板的厚度,降低了成本,比叠合梁桥面系重量减轻了25%以上,减小了恒载,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跨越能力、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其施工方法周期短,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钢板(2),设于由纵梁、横梁构成的钢格子梁(1)上,在位于所述钢格子梁(1)承托区(7)的所述底钢板(2)为与承托外壁适配的弯曲形状,所述底钢板(2)的厚度为8-10mm;
若干个剪力板(3),竖直连接在所述底钢板(2)上;
混凝土层(4),内含穿过所述剪力板(3)的钢筋网(5),所述混凝土层(4)浇筑于所述底钢板(2)上,并覆盖所述剪力板(3)和钢筋网(5);
所述组合桥面板的厚度为10-1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剪力板(3)沿钢格子梁(1)纵向方向设置,每个所述剪力板(3)上设有若干个孔(31),所述混凝土层(4)内含的有能够通过所述孔(31)横向穿过所述剪力板(3)的横向钢筋(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剪力板(3)的间距为35-45cm,每个所述剪力板(3)上的孔(31)直径为5-6cm,每个所述剪力板(3)上相邻两个开孔(31)间距为12-15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4)内设有由若干个所述横向钢筋(51)和纵向钢筋(52)构成的纵横双层钢筋网(5),所述横向钢筋(51)和纵向钢筋(52)的直径为12-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钢格子梁(1)承托区(7)内混凝土层(4)内的纵向钢筋(52)的配筋率大于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4)采用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即包含0.7-0.9kg/m3的聚丙烯腈纤维和35-50kg/m3的钢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子梁的承托区(7)域还设置有与承托形状适配的弯起钢筋(71),所述弯起钢筋(71)上部与所述钢筋网(5)连接,所述弯起钢筋(71)底部焊接在钢格子梁(1)的上翼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格子梁(1)的承托区(7)设置的底钢板(2)相对钢格子梁(1)上翼缘的连接夹角为40°-50°。
9.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焊接剪力板(3),将所有剪力板(3)竖直焊接在底钢板(2)上,使所有剪力板(3)沿格子梁纵向方向以相互平行的方式等距排列;
步骤二、焊接底钢板(2),将所述底钢板(2)铺设在钢格子梁(1)上,并焊接固定在横梁或纵梁上,在位于钢格子梁(1)承托区(7)时,将所述底钢板(2)弯曲贴合在承托区(7)外壁并焊接固定;
步骤三、浇筑混凝土层(4),在所述剪力板(3)之间绑扎钢筋网(5),所述钢筋网(5)的横向钢筋(51)穿过每个所述剪力板(3),使钢筋网(5)与剪力板(3)联结成整体,浇筑混凝土覆盖所述剪力板(3)和钢筋网(5),控制组合桥面板的厚度为10-15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剪力板(3)与底钢板(2)采用连续角焊缝单面焊接,或者采用间断错位双面焊缝焊接。
CN201611064687.0A 2016-11-28 2016-11-28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06638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4687.0A CN106638302B (zh) 2016-11-28 2016-11-28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4687.0A CN106638302B (zh) 2016-11-28 2016-11-28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38302A CN106638302A (zh) 2017-05-10
CN106638302B true CN106638302B (zh) 2018-12-21

Family

ID=58812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64687.0A Active CN106638302B (zh) 2016-11-28 2016-11-28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383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4815A (zh) * 2017-09-20 2018-01-19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模板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
CN107587424A (zh) * 2017-09-20 2018-01-16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
CN107815968B (zh) * 2017-10-30 2023-04-11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安徽工程有限公司 大横梁组合钢板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滑动模架系统及其应用
CN108755379A (zh) * 2018-04-26 2018-11-06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开孔板模板的组合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43041A (zh) * 2018-05-03 2018-10-12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采用分层槽钢连接件的钢-混凝土部分预制叠合梁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CN109024216A (zh) * 2018-09-30 2018-12-18 西南交通大学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及组合桥面板
CN109577127A (zh) * 2018-12-04 2019-04-0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板
CN109916717A (zh) * 2019-02-28 2019-06-21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桥面板试验模型及方法
CN109930467B (zh) * 2019-04-10 2023-10-10 西南交通大学 钢-ecc-混凝土组合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70486A (zh) * 2019-10-10 2020-01-10 河北建设集团卓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箱拱桥网格梁混凝土现浇桥面板施工工法
CN110747738A (zh) * 2019-10-28 2020-02-04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悬索桥锚碇的前锚室及钢混组合式上盖板的施工方法
CN110644361A (zh) * 2019-11-07 2020-01-03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混组合梁桥面板
CN112359722A (zh) * 2020-12-18 2021-02-12 福州大学 采用混凝土梁分仓浇筑的钢混组合桥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2878169A (zh) * 2021-03-08 2021-06-01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以钢筋桁架和钢板作临时支承的钢混组合梁及施工方法
CN114855594B (zh) * 2022-05-11 2023-05-09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钢-混组合梁桥抗剪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CN114991318A (zh) * 2022-06-13 2022-09-02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钢混凝土结构及钢混凝土结构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3298B2 (ja) * 2002-02-26 2006-08-02 横河工事株式会社 橋梁の鉄筋コンクリート床版の解体方法
JP3997876B2 (ja) * 2002-09-30 2007-10-24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複合床版の施工方法
CN202090285U (zh) * 2011-05-17 2011-12-28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钢箱组合桥面板
CN105780649B (zh) * 2016-05-10 2018-01-23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凹肋耐候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
CN106149562B (zh) * 2016-06-23 2018-11-23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一种等厚超薄的带孔t型加劲肋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38302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8302B (zh)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施工方法
CN101613997B (zh)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加宽方法
CN105839510B (zh) 一种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831617A (zh) 基于肋板式桥面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及施工方法
CN107938511A (zh) 一种正交异性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8824162A (zh) 一种采用平钢板与波形钢板混合腹板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7604815A (zh) 一种自带模板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板
CN110847007A (zh) 一种基于高性能材料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结构
CN104831627A (zh) 桥面板纵向不等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07419259U (zh) 一种无需修补已裂钢桥面板的轻型组合加固结构
CN206090305U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组合桥面板
CN109024216A (zh)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及组合桥面板
CN108660921A (zh) 正交异性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587424A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
CN104631318A (zh) 桥面板横向不等强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39534B (zh) 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板连接接头及施工方法
CN110499717A (zh) 一种对已疲劳开裂钢桥面板加固结构
CN108532810A (zh) 一种钢板-再生混凝土叠合组合楼板
CN106638306B (zh) 具有短钢筋抗剪构造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桥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780649B (zh) 凹肋耐候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
CN109853377B (zh) 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桥面连续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538017U (zh) 公路桥梁桥面伸缩缝处铺装结构
CN209568375U (zh) 一种解决桥面疲劳开裂问题的轻型桥面组合加固结构
CN206298821U (zh) 简支梁桥复合连接板构造
CN209873560U (zh) 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桥面连续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0000 7-10 Floor, Block B, Building No. 4, 200 Tianfu Fifth Street, Chengdu High-tech Zon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ighway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Wuhou Temple street, No. 1, No.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