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7480A - 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97480A
CN106597480A CN201611122145.4A CN201611122145A CN106597480A CN 106597480 A CN106597480 A CN 106597480A CN 201611122145 A CN201611122145 A CN 201611122145A CN 106597480 A CN106597480 A CN 106597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ta
base station
satellite navigation
array
rt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221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97480B (zh
Inventor
黄磊
李强
孙维泽
何春龙
周汉飞
赵博
王波
王一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1221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974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97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7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97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7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21Interference related issues ; Issues related to cross-correlation, spoofing or other methods of denial of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预先将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接收机的电台天线设置为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对待定位的目标进行测量生成基准站观测值,将基准站观测值和基准站坐标信息通过波束形成算法组合成为基准站数据,将基准站数据传送给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采集卫星信号数据及基准站数据,将卫星信号数据与基准站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后,生成定位结果。本发明采用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功率具有聚焦优势,使得目标接收信号的功率增强,利用阵元间的频率偏移,使形成的波束形成器具有空域‑距离域两维抗干扰能力,有效抑制干扰。

Description

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时高精度快速定位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载体的定位可以依靠卫星信号到达载体的伪码相位和载波相位来确定。以GPS为例,GPS的L1频段的载波波长为19cm,因此依靠载波相位来进行高精度定位成为首选方法。传统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其中RTK是指实时动态差分(RTK,Real Time Kinematic),它能够实时快速地提供移动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具体的,RTK定位技术是一种基于高精度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在该技术中,基准站需将自己所获得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及站坐标,通过数据通信链实时播发给在其周围工作的动态用户。接收站数据处理模块使用动态差分定位的方式确定出接收站相对应基准站的位置,然后根据基准站的坐标求得自己的瞬时绝对位置。因此,RTK测量系统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构成的组合系统,成为了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
在传统的RTK技术中,基准站发射电台采用普通的全向天线,因此在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功率较弱且非常容易受到干扰。因此,为了增强接收端的抗干扰能力和接收信号的强度,可以采用相控阵列的方式来设计发射电台天线。阵列天线是通过控制阵列天线中辐射单元的馈电相位来改变方向图形状的天线。控制相位可以改变天线方向图最大值的指向,以达到波束扫描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采用方向图综合技术来控制副瓣电平、最小值位置和整个方向图的形状。相控阵天线克服了传统机械方法旋转天线惯性大、速度慢的缺点。相控阵天线的馈电相位一般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相位变化速度可以达到毫秒量级,即天线方向图最大值指向或其他参数的变化迅速。
然后,随着干扰技术的发展,相控阵天线也逐渐收到了挑战。当主瓣干扰出现时,即干扰信号角度与发射信号角度相同或接近时,接收端将不能从空域有效抑制干扰信号,降低了卫星导航定位的精度,为导航定位带来了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卫星导航中若存在干扰时,接收端不能从空域有效抑制干扰信号,降低了卫星导航定位的精度,为导航定位带来了不便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步骤:
A、预先将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接收机的电台天线设置为频率分集阵列天线;
B、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对待定位的目标进行测量生成基准站观测值,将基准站观测值和基准站坐标信息通过波束形成算法组合成为基准站数据,将基准站数据传送给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
C、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采集卫星信号数据,并通过接收站的电台接收基准站数据,卫星信号数据与基准站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后,生成待定位的目标的定位结果。
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波束形成算法具体包括步骤:
B1、预先建立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的频率分集天线电台的发射信号模型;
B2、根据空间谱估计算法估计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待定位的目标处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根据估计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生成对应的天线阵列权值的幅值响应约束条件;
B3、根据天线阵列权值及幅值响应约束条件生成非凸的波束形成器模型;
B4、根据迭代相位补偿算法计算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的阵列权值;
B5、根据稀疏信号恢复算法,根据迭代重加权算法对波束形成器模型进一步优化后生成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
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1具体包括步骤:
B11、假设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电台有M个天线阵元,采用均匀线阵方式,则第m个天线阵元上的发射信号载波频率为
fm=f0+(m-1)·Δf,m=1,2,…,M
f0为参考载波频率,Δf为一固定的载波频率偏移;
B12、一个目标到达该天线阵列的距离为r,到达角为θ,则该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目标处的导向矢量为
d为相邻两阵元间的间距,λ0为参考信号的波长,c代表光速。
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2具体包括步骤:
B21、根据空间谱估计算法估计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待定位的目标处的角度范围Θs和距离范围Rs;存在干扰时,估计干扰信号到达目标处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分别记为ΘI和RI
B22、采用幅值响应条件使卫星信号在角度范围Θs和距离范围Rs内能够被无失真的接收,同时在角度范围ΘI和距离范围RI内形成零陷来抑制干扰信号,其中幅值响应约束条件为
L≤|wHa(θ,r)|≤U,θ∈Θs,r∈Rs
|wHa(θ,r)|≤ε,θ∈ΘI,r∈RI
|·|为绝对值操作,w为天线阵列权值,(·)H表示共轭转置;当θ∈Θs,r∈Rs时,L和U分别为幅值响应|wHa(θ,r)|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当θ∈ΘI,r∈RI时,ε为幅值响应|wHa(θ)|的上限值。
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4具体包括步骤:
B41、令φ(θ,r)=arg{wHa(θ,r)}为wHa(θ,r)的相位,arg{·}为相位操作,则非凸约束条件L≤|wHa(θ,r)|为
|wHa(θ,r)|=e-jφ(θ,r)wHa(θ,r)≥L;
B42、根据非凸约束条件生成的波束形成器如下所示:
B43、初始化阵列权值系数w0,设置迭代总次数K,将非凸约束条件L≤|wHa(θ,r)|松弛为
Re{wHa(θ,r)}≥L
则波束形成器的初始阵列权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求得
B44、计算k时刻相位值
φk(θ,r)=arg{wk Ha(θ,r)},k=0,1,…,K;
B45、更新阵列权值
B46、设置迭代误差门限γ,计算下面误差
若ε≤γ或迭代次数满足最大值K时,终止迭代,获取迭代后的数据为阵列权值;否则,重复步骤B44-B46。
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5具体包括步骤:
B51、计算阵列权值初始系数w0,设置迭代总次数K。设定一个1×Q维向量q,向量中的每个元素为Q的取值与矩阵A的列数目相同;
B52、计算k时刻相位值;
B53、设计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为
上式中,代表Hadamard积操作;
B54、更新k+1时刻的相位φk+1(θ,r)和向量q(k+1),表示如下
φk+1(θ,r)=arg{wk+1 Ha(θ,r)},k=0,1,…,K
B55、设置迭代误差门限γ,计算下面误差
若ε≤γ或迭代次数满足最大值K时,终止迭代,根据迭代后的最终阵列权值对波束形成器模型进一步优化后生成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否则重复步骤B52-B55。
一种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其中,系统包括:
预先设置模块,用于预先将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接收机的电台天线设置为频率分集阵列天线;
基准站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对待定位的目标进行测量生成基准站观测值,将基准站观测值和基准站坐标信息通过波束形成算法组合成为基准站数据,将基准站数据传送给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
差分处理与定位模块,用于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采集卫星信号数据,并通过接收站的电台接收基准站数据,卫星信号数据与基准站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后,生成待定位的目标的定位结果。
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基准站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建模单元,用于预先建立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的频率分集天线电台的发射信号模型;
幅值响应条件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空间谱估计算法估计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待定位的目标处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根据估计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生成对应的天线阵列权值的幅值响应约束条件;
波束形成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天线阵列权值及幅值响应约束条件生成非凸的波束形成器模型;
阵列权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迭代相位补偿算法计算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的阵列权值;
波束形成器优化单元,用于根据稀疏信号恢复算法,根据迭代重加权算法对波束形成器模型进一步优化后生成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
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建模单元具体包括:
载波频率计算单元,用于假设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电台有M个天线阵元,采用均匀线阵方式,则第m个天线阵元上的发射信号载波频率为
fm=f0+(m-1)·Δf,m=1,2,…,M
f0为参考载波频率,Δf为一固定的载波频率偏移;
导向矢量计算单元,用于一个目标到达该天线阵列的距离为r,到达角为θ,则该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目标处的导向矢量为
d为相邻两阵元间的间距,λ0为参考信号的波长,c代表光速。
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幅值响应条件生成单元具体包括:
范围估计单元,用于根据空间谱估计算法估计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待定位的目标处的角度范围Θs和距离范围Rs;存在干扰时,估计干扰信号到达目标处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分别记为ΘI和RI
幅值响应约束条件生成单元,用于采用幅值响应条件使卫星信号在角度范围Θs和距离范围Rs内能够被无失真的接收,同时在角度范围ΘI和距离范围RI内形成零陷来抑制干扰信号,其中幅值响应约束条件为
L≤|wHa(θ,r)|≤U,θ∈Θs,r∈Rs
|wHa(θ,r)|≤ε,θ∈ΘI,r∈RI
|·|为绝对值操作,w为天线阵列权值,(·)H表示共轭转置;当θ∈Θs,r∈Rs时,L和U分别为幅值响应|wHa(θ,r)|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当θ∈ΘI,r∈RI时,ε为幅值响应|wHa(θ)|的上限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采用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功率具有聚焦优势,使得目标接收信号的功率增强,利用阵元间的频率偏移,使形成的波束形成器具有空域-距离域两维抗干扰能力,有效抑制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的具体应用实施例的卫星导航平台RTK信号传输差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的具体应用实施例的基于频率分集的阵列天线空域-距离域方向图增益效果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功能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S100、预先将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接收机的电台天线设置为频率分集阵列天线。
具体实施时,RTK基准站接收机中的电台天线设计为频率分集型阵列天线,该天线不仅在期望目标方向具有高增益,而且具有空域-距离域两维抗干扰能力。RTK基准站的发射电台采用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功率具有聚焦优势,使得目标接收信号的功率增强。此外,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利用阵元间的频率偏移,使得基于该阵列天线的波束形成器具有空域-距离域两维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抑制主瓣干扰。
步骤S200、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对待定位的目标进行测量生成基准站观测值,将基准站观测值和基准站坐标信息通过波束形成算法组合成为基准站数据,将基准站数据传送给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
具体实施时,卫星导航平台通过RTK基准站对待定位的目标进行测量生成基准站的观测值,并将基准站观测值和基准站坐标信息通过波束形成算法组合为基准站数据,将基准站数据传送给接收站。
步骤S200中的波束形成算法具体包括:
步骤S201、预先建立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的频率分集天线电台的发射信号模型;
步骤S202、根据空间谱估计算法估计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待定位的目标处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根据估计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生成对应的天线阵列权值的幅值响应约束条件;
步骤S203、根据天线阵列权值及幅值响应约束条件生成非凸的波束形成器模型;
步骤S204、根据迭代相位补偿算法计算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的阵列权值;
步骤S205、根据稀疏信号恢复算法,根据迭代重加权算法对波束形成器模型进一步优化后生成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
具体实施时,建立基于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的RTK发射电台阵列信号处理模型,然后估计期望信号与干扰信号到达角、距离范围,确定波束幅值响应区间,进而设计具有主瓣稀疏约束、旁瓣零陷抑制的波束形成器。为解决非凸约束的问题,采用一种迭代相位补偿技术求取FDA天线权值系数。最后,根据稀疏信号恢复理论,设计一种迭代重加权方法,建立新的目标函数代替l1范数并使其更加逼近l0范数,实现主波束与其他旁瓣增益比最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为卫星导航平台RTK信号传输差分示意力拼图。步骤S201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211、假设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电台有M个天线阵元,采用均匀线阵方式,则第m个天线阵元上的发射信号载波频率为
fm=f0+(m-1)·Δf,m=1,2,…,M
f0为参考载波频率,Δf为一固定的载波频率偏移;Δf相比于f0可忽略不计。需要指出的是,Δf将影响频率分集天线在距离维上的方向图分布。
步骤S212、一个目标到达该天线阵列的距离为r,到达角为θ,则该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目标处的导向矢量为
d为相邻两阵元间的间距,λ0为参考信号的波长,c代表光速。
进一步地,估计期望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到达角、距离范围,确定波束幅值响应区间,具体地,步骤S202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221、根据空间谱估计算法估计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待定位的目标处的角度范围Θs和距离范围Rs;存在干扰时,估计干扰信号到达目标处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分别记为ΘI和RI
步骤S222、采用幅值响应条件使卫星信号在角度范围Θs和距离范围Rs内能够被无失真的接收,同时在角度范围ΘI和距离范围RI内形成零陷来抑制干扰信号,其中幅值响应约束条件为
L≤|wHa(θ,r)|≤U,θ∈Θs,r∈Rs
|wHa(θ,r)|≤ε,θ∈ΘI,r∈RI
|·|为绝对值操作,w为天线阵列权值,(·)H表示共轭转置;当θ∈Θs,r∈Rs时,L和U分别为幅值响应|wHa(θ,r)|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当θ∈ΘI,r∈RI时,ε为幅值响应|wHa(θ)|的上限值。
步骤S203中设计主瓣稀疏约束、旁瓣零陷抑制的波形形成器。波束形成器的方向图增益通常可以表示为
G=wHa(θ,r)
期望信号的主波束相对于整个空域具有稀疏特性,考虑低旁瓣方向图综合,则天线阵列的方向图可以写为
上式中,||·||0表示l0范数,A是一个导向矢量矩阵,包含着整个空间可能的导向矢量。在实际中,上式中的l0范数是非凸的,目前存在的方法不易求解。
在目前的优化方法中,通常考虑采用l1范数代替l0范数,同时考虑步骤二中的约束条件,这里设计一种主瓣稀疏约束、旁瓣零陷抑制的波束形成器,即
s.t.L≤|wHa(θ,r)|≤U,θ∈Θs,r∈Rs
|wHa(θ,r)|≤ε,θ∈ΘI,r∈RI
在上式中,约束条件L≤|wHa(θ,r)|仍为非凸的,目前常用的凸优化技术不能有效解决此问题。
具体地,针对步骤S203中的非约束条件,下面采用一种迭代相位补偿算法来求解阵列权值,具体如下:步骤S204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241、令φ(θ,r)=arg{wHa(θ,r)}为wHa(θ,r)的相位,arg{·}为相位操作,则非凸约束条件L≤|wHa(θ,r)|为
|wHa(θ,r)|=e-jφ(θ,r)wHa(θ,r)≥L;
步骤S242、步骤S203中波束形成器根据非凸约束条件生成的波束形成器如下所示:
s.t.|wHa(θ,r)|≤U,θ∈Θs,r∈Rs
e-jφ(θ,r)wHa(θ,r)≥L,θ∈Θs,r∈Rs
|wHa(θ,r)|≤ε,θ∈ΘI,r∈RI
从上式可以看出,如果最优值φ(θ,r)已知,则上式中的阵列权值w则可以容易求解。然而,相位值φ(θ,r)又是由阵列权值w所决定的。因此,式(8)是一个关于相位值φ(θ,r)和阵列权值w相互耦合的优化问题。该类问题适合采用迭代方法来求解。
步骤S243、初始化阵列权值系数w0,设置迭代总次数K,将非凸约束条件L≤|wHa(θ,r)|松弛为
Re{wHa(θ,r)}≥L
则波束形成器的初始阵列权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求得
步骤S244、计算k时刻相位值
φk(θ,r)=arg{wk Ha(θ,r)},k=0,1,…,K;
步骤S245、更新阵列权值
步骤S246、设置迭代误差门限γ,计算下面误差
若ε≤γ或迭代次数满足最大值K时,终止迭代,获取迭代后的数据为阵列权值;否则,重复步骤步骤S244-步骤S246。采用迭代相位补偿算法求解波束形成器的阵列权值,能够有效将非凸的幅值响应约束条件转化为相位补偿问题,使得约束条件成为一个凸集,从而采用迭代算法有效求解阵列权值。
具体地,步骤S205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251、计算阵列权值初始系数w0,设置迭代总次数K。设定一个1×Q维向量q,向量中的每个元素为Q的取值与矩阵A的列数目相同;
步骤S252、计算k时刻相位值;
步骤S253、设计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为
上式中,代表Hadamard积操作;
步骤S254、更新k+1时刻的相位φk+1(θ,r)和向量q(k+1),表示如下
φk+1(θ,r)=arg{wk+1 Ha(θ,r)},k=0,1,…,K
步骤S255、设置迭代误差门限γ,计算下面误差
若ε≤γ或迭代次数满足最大值K时,终止迭代,根据迭代后的最终阵列权值对波束形成器模型进一步优化后生成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否则重复步骤步骤S252-步骤S255。图3给出了基于频率分集的阵列天线空域-距离域方向图增益效果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该频率分集型阵列天线具有在空域和距离域两维上形成波束的能力。进一步降低波束形成器的旁瓣,根据稀疏信号恢复理论,设计一种迭代重加权方法,建立新的目标函数代替l1范数并使其更加逼近l0范数,而进一步降低旁瓣水平值。
步骤S300、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采集卫星信号数据,并通过接收站的电台接收基准站数据,卫星信号数据与基准站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后,生成待定位的目标的定位结果。
具体实施时,接收站接收机不仅直接采集卫星信号数据,同时通过电台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其中实时差分为导航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的较佳实施例功能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系统包括:
预先设置模块100,用于预先将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接收机的电台天线设置为频率分集阵列天线;
基准站数据处理模块200,用于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对待定位的目标进行测量生成基准站观测值,将基准站观测值和基准站坐标信息通过波束形成算法组合成为基准站数据,将基准站数据传送给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
差分处理与定位模块300,用于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采集卫星信号数据,并通过接收站的电台接收基准站数据,卫星信号数据与基准站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后,生成待定位的目标的定位结果。
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基准站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建模单元,用于预先建立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的频率分集天线电台的发射信号模型;
幅值响应条件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空间谱估计算法估计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待定位的目标处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根据估计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生成对应的天线阵列权值的幅值响应约束条件;
波束形成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天线阵列权值及幅值响应约束条件生成非凸的波束形成器模型;
阵列权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迭代相位补偿算法计算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的阵列权值;
波束形成器优化单元,用于根据稀疏信号恢复算法,根据迭代重加权算法对波束形成器模型进一步优化后生成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
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建模单元具体包括:
载波频率计算单元,用于假设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电台有M个天线阵元,采用均匀线阵方式,则第m个天线阵元上的发射信号载波频率为
fm=f0+(m-1)·Δf,m=1,2,…,M
f0为参考载波频率,Δf为一固定的载波频率偏移;
导向矢量计算单元,用于一个目标到达该天线阵列的距离为r,到达角为θ,则该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目标处的导向矢量为
d为相邻两阵元间的间距,λ0为参考信号的波长,c代表光速。
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其中,所述幅值响应条件生成单元具体包括:
范围估计单元,用于根据空间谱估计算法估计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待定位的目标处的角度范围Θs和距离范围Rs;存在干扰时,估计干扰信号到达目标处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分别记为ΘI和RI
幅值响应约束条件生成单元,用于采用幅值响应条件使卫星信号在角度范围Θs和距离范围Rs内能够被无失真的接收,同时在角度范围ΘI和距离范围RI内形成零陷来抑制干扰信号,其中幅值响应约束条件为
L≤|wHa(θ,r)|≤U,θ∈Θs,r∈Rs
|wHa(θ,r)|≤ε,θ∈ΘI,r∈RI
|·|为绝对值操作,w为天线阵列权值,(·)H表示共轭转置;当θ∈Θs,r∈Rs时,L和U分别为幅值响应|wHa(θ,r)|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当θ∈ΘI,r∈RI时,ε为幅值响应|wHa(θ)|的上限值;具体如方法实施例所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预先将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接收机的电台天线设置为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对待定位的目标进行测量生成基准站观测值,将基准站观测值和基准站坐标信息通过波束形成算法组合成为基准站数据,将基准站数据传送给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采集卫星信号数据及基准站数据,将卫星信号数据与基准站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后,生成定位结果。本发明采用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功率具有聚焦优势,使得目标接收信号的功率增强,利用阵元间的频率偏移,使形成的波束形成器具有空域-距离域两维抗干扰能力,有效抑制干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预先将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接收机的电台天线设置为频率分集阵列天线;
B、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对待定位的目标进行测量生成基准站观测值,将基准站观测值和基准站坐标信息通过波束形成算法组合成为基准站数据,将基准站数据传送给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
C、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采集卫星信号数据,并通过接收站的电台接收基准站数据,卫星信号数据与基准站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后,生成待定位的目标的定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波束形成算法具体包括步骤:
B1、预先建立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的频率分集天线电台的发射信号模型;
B2、根据空间谱估计算法估计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待定位的目标处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根据估计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生成对应的天线阵列权值的幅值响应约束条件;
B3、根据天线阵列权值及幅值响应约束条件生成非凸的波束形成器模型;
B4、根据迭代相位补偿算法计算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的阵列权值;
B5、根据稀疏信号恢复算法,根据迭代重加权算法对波束形成器模型进一步优化后生成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具体包括步骤:
B11、假设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电台有M个天线阵元,采用均匀线阵方式,则第m个天线阵元上的发射信号载波频率为
fm=f0+(m-1)·Δf,m=1,2,…,M
f0为参考载波频率,Δf为一固定的载波频率偏移;
B12、一个目标到达该天线阵列的距离为r,到达角为θ,则该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目标处的导向矢量为
a ( θ , r ) = { 1 exp [ - j 2 π ( d s i n θ λ 0 + Δ f r c ) ] ... exp [ - j 2 π ( d s i n θ λ 0 + Δ f r c ) ] }
d为相邻两阵元间的间距,λ0为参考信号的波长,c代表光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具体包括步骤:
B21、根据空间谱估计算法估计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待定位的目标处的角度范围Θs和距离范围Rs;存在干扰时,估计干扰信号到达目标处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分别记为ΘI和RI
B22、采用幅值响应条件使卫星信号在角度范围Θs和距离范围Rs内能够被无失真的接收,同时在角度范围ΘI和距离范围RI内形成零陷来抑制干扰信号,其中幅值响应约束条件为
L≤|wHa(θ,r)|≤U,θ∈Θs,r∈Rs
|wHa(θ,r)|≤ε,θ∈ΘI,r∈RI
|·|为绝对值操作,w为天线阵列权值,(·)H表示共轭转置;当θ∈Θs,r∈Rs时,L和U分别为幅值响应|wHa(θ,r)|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当θ∈ΘI,r∈RI时,ε为幅值响应|wHa(θ)|的上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4具体包括步骤:
B41、令φ(θ,r)=arg{wHa(θ,r)}为wHa(θ,r)的相位,arg{·}为相位操作,则非凸约束条件L≤|wHa(θ,r)|为
|wHa(θ,r)|=e-jφ(θ,r)wHa(θ,r)≥L;
B42、根据非凸约束条件生成的波束形成器如下所示:
min w , φ | | w H A | | 1 s . t . | w H a ( θ , r ) | ≤ U , θ ∈ Θ s , r ∈ R s e - j φ ( θ , r ) w H a ( θ , r ) ≥ L , θ ∈ Θ s , r ∈ R s | w H a ( θ , r ) | ≤ ϵ , θ ∈ Θ I , r ∈ R I ;
B43、初始化阵列权值系数w0,设置迭代总次数K,将非凸约束条件L≤|wHa(θ,r)|松弛为
Re{wHa(θ,r)}≥L
则波束形成器的初始阵列权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求得
min w 0 | | w 0 H A | | 1 s . t . | w 0 H a ( θ , r ) | ≤ U , θ ∈ Θ s , r ∈ R s Re { w 0 H a ( θ , r ) } ≥ L , θ ∈ Θ s , r ∈ R s | w 0 H a ( θ , r ) | ≤ ϵ , θ ∈ Θ I , r ∈ R I ;
B44、计算k时刻相位值
φk(θ,r)=arg{wk Ha(θ,r)},k=0,1,…,K;
B45、更新阵列权值
min w k + 1 | | w k + 1 H A | | 1 s . t . | w k + 1 H a ( θ , r ) | ≤ U , θ ∈ Θ s , r ∈ R s Re { e - jφ k ( θ , r ) w k + 1 H a ( θ , r ) } ≥ L , θ ∈ Θ s , r ∈ R s | w k + 1 H a ( θ , r ) | ≤ ϵ , θ ∈ Θ I , r ∈ R I ;
B46、设置迭代误差门限γ,计算下面误差
ϵ = | | w k + 1 H A - w k H A | | 1
若ε≤γ或迭代次数满足最大值K时,终止迭代,获取迭代后的数据为阵列权值;否则,重复步骤B44-B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5具体包括步骤:
B51、计算阵列权值初始系数w0,设置迭代总次数K。设定一个1×Q维向量q,向量中的每个元素为i=1,2,…,Q,Q的取值与矩阵A的列数目相同;
B52、计算k时刻相位值;
B53、设计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为
s . t . | w k + 1 H a ( θ , r ) | ≤ U , θ ∈ Θ s , r ∈ R s
Re { e - jφ k ( θ , r ) w k + 1 H a ( θ , r ) } ≥ L , θ ∈ Θ s , r ∈ R s
| w k + 1 H a ( θ , r ) | ≤ ϵ , θ ∈ Θ I , r ∈ R I
上式中,代表Hadamard积操作;
B54、更新k+1时刻的相位φk+1(θ,r)和向量q(k+1),表示如下
φk+1(θ,r)=arg{wk+1 Ha(θ,r)},k=0,1,…,K
q ( k + 1 ) = 1 | w k + 1 H A | + μ , i = 1 , 2 , ... , Q ;
B55、设置迭代误差门限γ,计算下面误差
若ε≤γ或迭代次数满足最大值K时,终止迭代,根据迭代后的最终阵列权值对波束形成器模型进一步优化后生成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否则重复步骤B52-B55。
7.一种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
预先设置模块,用于预先将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接收机的电台天线设置为频率分集阵列天线;
基准站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对待定位的目标进行测量生成基准站观测值,将基准站观测值和基准站坐标信息通过波束形成算法组合成为基准站数据,将基准站数据传送给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
差分处理与定位模块,用于卫星导航平台的接收站采集卫星信号数据,并通过接收站的电台接收基准站数据,卫星信号数据与基准站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后,生成待定位的目标的定位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站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包括:
建模单元,用于预先建立卫星导航平台的RTK基准站的频率分集天线电台的发射信号模型;
幅值响应条件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空间谱估计算法估计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待定位的目标处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根据估计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生成对应的天线阵列权值的幅值响应约束条件;
波束形成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天线阵列权值及幅值响应约束条件生成非凸的波束形成器模型;
阵列权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迭代相位补偿算法计算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的阵列权值;
波束形成器优化单元,用于根据稀疏信号恢复算法,根据迭代重加权算法对波束形成器模型进一步优化后生成迭代重加权波束形成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单元具体包括:
载波频率计算单元,用于假设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电台有M个天线阵元,采用均匀线阵方式,则第m个天线阵元上的发射信号载波频率为
fm=f0+(m-1)·Δf,m=1,2,…,M
f0为参考载波频率,Δf为一固定的载波频率偏移;
导向矢量计算单元,用于一个目标到达该天线阵列的距离为r,到达角为θ,则该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目标处的导向矢量为
a ( θ , r ) = { 1 exp [ - j 2 π ( d s i n θ λ 0 + Δ f r c ) ] ... exp [ - j 2 π ( d s i n θ λ 0 + Δ f r c ) ] }
d为相邻两阵元间的间距,λ0为参考信号的波长,c代表光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值响应条件生成单元具体包括:
范围估计单元,用于根据空间谱估计算法估计频率分集阵列天线发射信号到达待定位的目标处的角度范围Θs和距离范围Rs;存在干扰时,估计干扰信号到达目标处的角度范围和距离范围,分别记为ΘI和RI
幅值响应约束条件生成单元,用于采用幅值响应条件使卫星信号在角度范围Θs和距离范围Rs内能够被无失真的接收,同时在角度范围ΘI和距离范围RI内形成零陷来抑制干扰信号,其中幅值响应约束条件为
L≤|wHa(θ,r)|≤U,θ∈Θs,r∈Rs
|wHa(θ,r)|≤ε,θ∈ΘI,r∈RI
|·|为绝对值操作,w为天线阵列权值,(·)H表示共轭转置;当θ∈Θs,r∈Rs时,L和U分别为幅值响应|wHa(θ,r)|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当θ∈ΘI,r∈RI时,ε为幅值响应|wHa(θ)|的上限值。
CN201611122145.4A 2016-12-08 2016-12-08 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6597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2145.4A CN106597480B (zh) 2016-12-08 2016-12-08 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22145.4A CN106597480B (zh) 2016-12-08 2016-12-08 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7480A true CN106597480A (zh) 2017-04-26
CN106597480B CN106597480B (zh) 2018-12-14

Family

ID=58598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22145.4A Active CN106597480B (zh) 2016-12-08 2016-12-08 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97480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3542A (zh) * 2018-03-15 2018-10-23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基准站频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270557A (zh) * 2018-11-05 2019-01-25 金华航大北斗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nss前向散射特性的多基站目标航向反演方法
WO2020108167A1 (zh) * 2018-11-29 2020-06-04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tk基站装置、信号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2152696A (zh) * 2019-06-29 2020-12-29 亚洲卫星有限公司 用于高通量卫星的上行干扰地理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2731486A (zh) * 2020-12-24 2021-04-30 深圳大学 信号角度和信号频率的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5107A (zh) * 2021-09-22 2021-12-24 深圳大学 阵列卫星导航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4396943A (zh) * 2022-01-12 2022-04-26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定位方法与终端
CN115184897A (zh) * 2022-09-14 2022-10-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rcs近场多站阵列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15184863A (zh) * 2022-09-13 2022-10-14 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36185A (zh) * 2022-06-30 2022-11-11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DE102022203260A1 (de) 2022-03-28 2023-09-28 FH Münster, Körperschaft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Empfangssystem für ein globales Satellitennavigations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2664A (zh) * 2016-03-03 2016-08-10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导向矢量迭代校正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及系统
CN105929369A (zh) * 2016-04-18 2016-09-07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确定和不确定集约束的波束形成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2664A (zh) * 2016-03-03 2016-08-10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导向矢量迭代校正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及系统
CN105929369A (zh) * 2016-04-18 2016-09-07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确定和不确定集约束的波束形成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O ZHAO ET AL.: "SAR deception jamming identification via differential feature enhancement", 《2016 CI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DAR (RADAR)》 *
徐艳红 等: "频率分集阵列稳态波束形成方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3542B (zh) * 2018-03-15 2020-10-2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基准站频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693542A (zh) * 2018-03-15 2018-10-23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基准站频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270557A (zh) * 2018-11-05 2019-01-25 金华航大北斗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nss前向散射特性的多基站目标航向反演方法
CN109270557B (zh) * 2018-11-05 2022-12-02 金华航大北斗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nss前向散射特性的多基站目标航向反演方法
WO2020108167A1 (zh) * 2018-11-29 2020-06-04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tk基站装置、信号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2152696B (zh) * 2019-06-29 2022-10-28 亚洲卫星有限公司 用于高通量卫星的上行干扰地理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2152696A (zh) * 2019-06-29 2020-12-29 亚洲卫星有限公司 用于高通量卫星的上行干扰地理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2731486B (zh) * 2020-12-24 2023-07-04 深圳大学 信号角度和信号频率的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34762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深圳大学 信号角度和信号频率的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31486A (zh) * 2020-12-24 2021-04-30 深圳大学 信号角度和信号频率的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5107A (zh) * 2021-09-22 2021-12-24 深圳大学 阵列卫星导航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3835107B (zh) * 2021-09-22 2023-09-29 深圳大学 阵列卫星导航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4396943A (zh) * 2022-01-12 2022-04-26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定位方法与终端
DE102022203260A1 (de) 2022-03-28 2023-09-28 FH Münster, Körperschaft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Empfangssystem für ein globales Satellitennavigationssystem
CN115336185A (zh) * 2022-06-30 2022-11-11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5336185B (zh) * 2022-06-30 2024-04-23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5184863A (zh) * 2022-09-13 2022-10-14 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55473A1 (zh) * 2022-09-13 2024-03-21 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84897A (zh) * 2022-09-14 2022-10-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rcs近场多站阵列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15184897B (zh) * 2022-09-14 2022-12-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rcs近场多站阵列测量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7480B (zh)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7480A (zh) 用于卫星导航rtk发射电台的抗干扰定位方法及系统
Ertel et al. Overview of spatial channel models for antenna array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80024220A1 (en) Direction finding using signal power
CN103746757A (zh) 一种基于星载多波束天线的单星干扰源定位方法
CN103245956A (zh) 一种基于稳健波束形成算法的gps抗多径方法
CN108919174B (zh) 非规则天线阵列结构的短波无线电测向系统和方法
CN108880647B (zh) 一种基于频率分集阵列天线的波束控制方法
CN113472429B (zh) 分布式卫星系统协同星间链路频谱感知方法
CN105445709A (zh) 一种稀布阵列近场无源定位幅相误差校正方法
CN112162266B (zh) 一种基于凸优化理论的共形阵二维波束优化方法
CN103513250A (zh) 一种基于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原理的模基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5061156A (zh) 一种基于组合导航的阵列天线抗卫星导航欺骗方法及系统
CN113992290A (zh) 一种面向轨道角动量无线通信的几何随机信道建模方法
CN107121665A (zh) 一种基于稀疏阵的近场相干源的无源定位方法
Huang et al. 3-D localiza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odes using near-field magnetic-induction communications
CN102546049A (zh) 天线指标计算方法及装置
Egarguin et al. Adaptive beamforming using scattering from a drone swarm
Salunke et al. Analysis of LMS, NLMS and MUSIC algorithms for adaptive array antenna system
JP2004336390A (ja) 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ーおよび測位装置
Eskandari et al. SLAPS: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Phase Shift for a RIS-equipped UAV in 5G/6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ang et al. Self-calibration method of sensors array errors based on rotation measurement
Liu et al. Beamforming of joint polarization-space matched filtering for conformal array
CN109412710A (zh) 一种天线传输性能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9474549B (zh) 一种基于三维波束图案的三维信道估计方法
Wang et al. Arpap: A novel antenna-radiation-pattern-aware power-based positioning in rf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