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5822B - 复合天线与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天线与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5822B
CN106575822B CN201580044353.4A CN201580044353A CN106575822B CN 106575822 B CN106575822 B CN 106575822B CN 201580044353 A CN201580044353 A CN 201580044353A CN 106575822 B CN106575822 B CN 106575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element
coil
resin molding
base end
composite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43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5822A (zh
Inventor
大野贞夫
大泽贤吾
野崎高志
田中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w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w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w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w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75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5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5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58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21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within a radiating element or between connected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01Q1/525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between e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H01Q5/371Branching cur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32Vertical arrangement of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0Element having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复合天线,该复合天线能够用于多个频带中,而与常规AM/FM天线相比,不增大天线外部的直径尺寸。该复合天线设置有:线圈元件1,该线圈元件1形成为螺旋形状,并在包括在近端部分中的陷波线圈部3;圆柱形导电元件10,该圆柱形导电元件10电串联连接到线圈元件1的近端;连接适配件20,该连接适配件20电连接到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近端;以及绝缘芯构件30,该绝缘芯构件30被布置在导电元件10内,并且尖端侧从导电元件10突出。线圈元件1与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串联连接在作为第一频带的AM/FM广播的频带中操作,并且圆柱形导电元件10自身在作为高于AM/FM广播的频带的第二频带的TEL频带中操作。实现了第二频带的带宽的增加。

Description

复合天线与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天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该复合天线具有在第一频带中操作以接收AM/FM信号等的天线元件以及为了例如传输和接收数据而在高于第一频带的第二频带中操作的另一天线元件,并且该复合天线将用于车辆天线等中。
背景技术
作为常规车辆天线,下文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结构是已知的。在此状况下,在导电连接金属适配件电连接并机械连接到充当天线元件的导电线圈的状态中,将线圈的外周放置成与成型模具的内表面接触,并且接着在线圈从该表面暴露的状态中执行树脂成型。因此,通过树脂来固定线圈的节距,并且线圈被构造成在所需频率下共振的天线元件。此外,天线元件的外周的盖形状通过第二成型模具来树脂成型。连接金属适配件连接到天线底座。专利文献1中的车辆天线对应于由该一个天线元件限定的具体频带,并用于接收例如FM/AM广播。
最近,除用于接收FM/AM广播的频带之外,还要求车辆天线符合用于针对例如LTE等宽带而传输和接收移动电话的数据的频带(下文中,称为“TEL频带”)。因此,提出如下文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复合天线。复合天线具有如下结构,其中AM/FM天线元件和另一高频天线元件相互组合以便产生较少失真。即,用作TEL频带的第二频带的第二天线元件被放置成穿过用作在第一频带中操作以接收AM/FM广播的第一天线元件的螺旋线圈的内部,因此获得天线复合。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0-252733
专利文献2:JP-A-2009-27297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所使用的第二频带的范围将扩大时,第二天线元件必须尽可能加厚。然而,在专利文献2的构造中,薄的第二天线元件穿过螺旋线圈。因此,当第二天线元件将加厚时,螺旋线圈的外径必须增大。因此,存在问题在于,复合天线的外部的直径也增大。
已鉴于这些情形进行本发明。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天线,所述复合天线可用于多个频带中,而与常规AM/FM天线相比,不增大天线外部的直径尺寸,并且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制造该天线的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复合天线。该复合天线的特征在于包括:线圈元件,所述线圈元件形成为螺旋形状,并在基端部分中具有陷波线圈部;
管状导电元件,所述管状导电元件电串联连接到线圈元件的基端;以及
连接金属适配件,所述连接金属适配件电连接到导电元件的基端,其中
线圈元件与管状导电元件的串联连接在第一频带中操作,并且管状导电元件单独在高于第一频带的第二频带中操作。
在第一方面中,复合天线可以进一步包括绝缘芯构件,所述绝缘芯构件被放置在导电元件内,并在从导电元件突出的尖端侧中具有螺旋凹槽,并且陷波线圈部可与螺旋凹槽接合以保持陷波线圈部的节距恒定。
在第一方面中,复合天线可以进一步包括:内部树脂成型部,所述内部树脂成型部保持线圈元件和导电元件;和外部树脂成型部,所述外部树脂成型部比内部树脂成型部软,并且覆盖内部树脂成型部的外部。
在形成穿过外部树脂成型部的尖端部分而到达内部树脂成型部的尖端部分的预定深度的孔部的状况下,帽可被装配到孔部。
切口部可形成在导电元件的基端部分中,并且以带状方式环绕导电元件的基端部分的外部的厚部可形成在内部树脂成型部上。
通孔可形成在导电元件的外周表面中,并且内部树脂成型部可穿过通孔。
在第一方面中,复合天线可还以进一步包括绝缘芯构件,所述绝缘芯构件被放置在导电元件内,并从导电元件突出,线圈元件可粘着到绝缘芯构件的外周,并且线圈元件和导电元件可被外部绝缘体覆盖。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制造复合天线的方法。该制造复合天线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步骤,所述第一连接步骤将管状导电元件电连接到线圈元件的基端,该线圈元件形成为螺旋形状并在基端部分中具有陷波线圈部;
第二连接步骤,所述第二连接步骤将具有螺旋凹槽的绝缘芯构件的附接部附接到连接金属适配件,并使绝缘芯构件穿过导电元件的内部而突出,由此将连接金属适配件电连接到导电元件的基端;以及
成型步骤,所述成型步骤通过在陷波线圈部与从导电元件突出的绝缘芯构件的螺旋凹槽接合的状态中进行嵌入成型而形成树脂成型部。
上述部件的任意组合以及在方法、系统等中转换的本发明的表述作为本发明的方面也是有效的。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用形成为螺旋形状并在基端部分中具有陷波线圈部的线圈元件以及电串联连接到线圈元件的基端的管状导电元件,并且执行设定以使得线圈元件与管状导电元件的串联连接在第一频带中操作,并且管状导电元件单独在高于第一频带的第二频带中操作,由此可实现如下复合天线,、该复合天线可用于多个频带中,而与常规AM/FM天线相比,不增大天线外部的直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复合天线的实施例1的分解透视图及其制造方法。
图2图示制造实施例1的步骤,图2(A)是在第一成型步骤中覆盖线圈元件和导电元件的内部树脂成型部被嵌入成型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B)是该状态的侧视剖视图,图2(C)是覆盖内部树脂成型部的外部的外部树脂成型部被嵌入成型的完成状态的侧视图,并且图2(D)是该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线圈元件和导电元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1中的绝缘芯构件和连接金属适配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示出在导电元件焊接到线圈元件的基端之后,使暂时固定到连接金属适配件的绝缘芯构件穿过导电元件的内部而突出并将绝缘芯构件的螺旋凹槽拧到线圈元件的陷波线圈部中以拧到陷波线圈部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将连接金属适配件电阻焊接到导电元件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7示出实施例1,图7(A)是在第一成型步骤中覆盖线圈元件和导电元件的内部树脂成型部被嵌入成型的状态的透视图,图7(B)是覆盖内部树脂成型部的外部的外部树脂成型部的透视图,并且图7(C)是示出穿过外部树脂成型部的尖端部分而到达内部树脂成型部的尖端部分的预定深度的孔部由帽封闭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所示的相同或等同部件、构件、过程等由相同附图标记表示,并且重复描述被适当省略。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而是仅示范本发明,并且实施例所述的所有特征及其组合在本发明中未必是必需的。
实施例1
将参照图1到图7来描述针对根据本发明的复合天线的实施例1及其制造方法。复合天线用于车辆应用等中,并且作为整体具有杆状天线的外部形状。如图1到图2所示,复合天线包括:线圈元件1(充当第一天线元件),所述线圈元件1形成为螺旋形状,并在基端部分中具有陷波线圈(trap coil)部3;圆柱形导电元件10(充当第二天线元件),所述圆柱形导电元件10电串联连接到线圈元件1的基端;连接金属适配件20,所述连接金属适配件20电连接到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基端;以及绝缘芯构件(天线芯)30,所述绝缘芯构件30被放置在导电元件10内,并且其中尖端侧从导电元件10突出。线圈元件1与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串联连接在用作第一频带的AM/FM广播的频带中操作,并且圆柱形导电元件10单独在用作高于AM/FM广播的频带的第二频带的TEL频带中操作。
如图3所示,在线圈元件1中,整体螺旋形缠绕,并且以从尖端开始的顺序形成用于接收AM/FM广播的螺旋线圈部2、陷波线圈部3和绕组紧密缠绕的连接部4。陷波线圈部3以较小节距缠绕。螺旋线圈部2以比陷波线圈部3的节距略大的节距缠绕,并且特别地说,在螺旋线圈部2的基端侧中,绕组以较大节距形成。位于相对于陷波线圈部3的基端一侧上并且在其中绕组以较小节距缠绕的连接部4形成为装配到线圈附接部11的外部上,所述线圈附接部11将是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小直径部分。线圈元件1例如由具有卓越耐腐蚀性的不锈钢丝构造而成。
圆柱形导电元件10通过轧制例如铁板的金属板(导体板)而形成。如图3所示,尖端侧形成为线圈附接部11,其中所述线圈附接部11外径减小以便附接线圈元件1的连接部4。线圈元件1的连接部4位于(被装配到)导电元件10的线圈附接部11的外部以与其固定。连接部4与线圈附接部11之间的电连接与固定例如通过焊接来执行。
绝缘芯构件30在旋转的同时穿过的空间被设置在圆柱形导电元件10内,并且被设定成使得绝缘芯构件30可通过将该绝缘芯构件30拧到线圈元件1中来固定。
此外,外径为窄并且位于导电元件10的尖端侧上的线圈附接部11由间隙划分为多段(在所图示的状况下,四段)。在为了布置图2(A)和图2(B)所示的内部树脂成型部40而执行并将在下文描述的第一成型步骤中,处于熔融状态树脂将穿过间隙流动到导电元件10的内部中。此外,多个通孔12形成在导电元件10的外周表面中,并且在第一成型步骤中流动到导电元件10的内部中的处于熔融状态树脂将穿过通孔12而突出到外部,并由于内部树脂成型部40而形成突出部41。在为了布置图2(C)和图2(D)所示的外部树脂成型部50而执行并将在下文描述的第二成型步骤中,突出部41充当用于防止内部树脂成型部40脱落并旋转的突出部。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基端侧中,将与连接金属适配件20一起用于焊接(例如,电阻焊接)中的切口部13形成为不处于相对于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中心轴正相反的位置处,并且导电元件10和连接金属适配件20被使能由电阻焊接器的焊接电极竖直地夹持。即,电阻焊接器的焊接电阻中的一个被使能与导电元件10接触,并且另一个焊接电极被使能与从切口部13暴露的连接金属适配件20接触,使得可容易地使焊接条件稳定化。
如图4和图5所示,大直径连接部21形成在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中间附近,并且其直径形成为约等于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内径,使得该大直径连接部21能够被装配到导电元件10的内部中。按压插入孔22形成在尖端表面中,绝缘芯构件30的附接部31将被按压插入在该按压插入孔22中。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基端侧形成为公螺纹部23以附接到附接基座。
如图4所示,在绝缘芯构件30中,附接部31形成在基端侧中,所述附接部31将被按压插入到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按压插入孔22中,并且螺纹部33形成在尖端侧中,所述螺纹部33具有节距等于陷波线圈部3的节距的螺旋凹槽32。在基端侧中的附接部31被按压插入到连接金属适配件20中的绝缘芯构件30被放置在圆柱形导电元件10内的状态中,螺纹部33从导电元件10的尖端侧的开口突出。在绝缘芯构件30中,在基端侧和中间的附近中的每一个中,在外周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34或35以规则间隔在周边上形成在多个位置(在所图示的状况下,四个位置)中。这些突出部34、35充当用于相对于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内表面而形成间隙的间隔物,使得在第一成型步骤中,将形成为内部树脂成型部40的熔融树脂可流动到该间隙中。
接着,将描述组装构件的过程以及第一成型步骤和第二成型步骤。首先,将线圈元件1的连接部4装配到图3所示的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线圈附接部11的外部,并且通过焊接等来执行连接部4与线圈附接部11之间的电连接和固定。除此之外,如图4所示,将绝缘芯构件30的附接部31插入(按压插入)到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按压插入孔22中,并且绝缘芯构件30暂时由连接金属适配件20保持。
如图5所示,连接金属适配件20所附接到的绝缘芯构件30在箭头的方向上旋转以在拧旋的同时插入到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内部中,因此将具有螺旋凹槽32的部分拧到陷波线圈部3中。因此,陷波线圈部3的丝状构件与螺旋凹槽32接合,并被保持,使得螺旋节距不改变。
如图6所示,接着,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连接部21被电阻焊接到圆柱形导电元件10。在此状况下,当切口部13形成在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基端中时,电阻焊接器的焊接电极中的一个可与导电元件10接触,另一个焊接电极可与从切口部13暴露的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连接部接触,并且得以实现稳定焊接。
接着,在第一成型步骤中形成在图2(A)、图2(B)和图7(A)中示出并保持线圈元件1和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内部树脂成型部40。即,熔融树脂被倾注到第一树脂成型模具的成型空间中以在以下状态中执行嵌入成型:其中线圈元件1、圆柱形导电元件10、连接金属适配件20、绝缘芯构件30相互集成的结构被放置在第一成型模具的成型空间中(然而,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基端侧处于成型空间之外),并且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基端和线圈元件1的尖端部分的内部由第一树脂成型模具支撑。
在第一成型步骤中形成的内部树脂成型部40覆盖线圈元件1,部分覆盖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外周表面,并且具有:多个突出部41,所述多个突出部41从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通孔12向外突出;厚部42,所述厚部42以带状方式环绕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基端部分的外部;多个加强肋43,所述多个加强肋43形成在外径随着从导电元件10的外周朝向线圈元件1的外周进一步推进而减小的部分中;多个突出部44,所述多个突出部44被布置在线圈元件1的外周上;以及柱状凹部45,所述柱状凹部45在尖端表面中敞开。突出部41和44充当用于防止相对于外部树脂成型部50脱落和旋转的构件,所述外部树脂成型部50在将在下文描述的第二成型步骤中形成。此外,带状厚部42用作加强件,以在切口部13形成在圆柱形导电元件10中的状况下补偿强度的降低。柱状凹部45处于在成型工艺中插入用于支撑线圈元件1的尖端部分的内部的定位销的位置中。
线圈元件1的外周部在其由第一树脂成型模具保持的状态中树脂成型,并由内部树脂成型部40固定而不造成节距之间的短路。为了承受天线的重复弯曲,绝缘芯构件30由在熔点上等于或低于内部树脂成型部40的材料(树脂)构造,并且使得能够通过嵌入成型而紧固地粘着到内部树脂成型部40。
在第一成型步骤中形成内部树脂成型部40之后,在第二成型步骤中形成如图2(C)、图2(D)和图7(B)所示的覆盖内部树脂成型部40的外部的外部树脂成型部50。即,内部树脂成型部40如图2(A)和图7(A)所示而布置的结构46被放置在第二树脂成型模具的成型空间中(然而,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基端侧处于成型空间之外),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基端被支撑,并且熔融树脂在用于固定的模销被插入到柱状凹部45的内部中以支撑该柱状凹部45的状态中被倾注到成型空间中,由此执行嵌入成型。因此,外部树脂成型部50可在由成型压力或因翘曲所致的变形所导致的伸长的发生受到抑制的状态中成型,并且结构46被定位在成型空间中的中央处。
在第二成型步骤中形成的外部树脂成型部50覆盖内部树脂成型部40的外部,并且比内部树脂成型部40软(由较软材料构造而成)。采用此构造以便减轻可能在物品与天线接触时造成的冲击。如图7(C)所示,在第二成型步骤之后,穿过外部树脂成型部50的尖端部分而到达内部树脂成型部40的尖端部分的预定深度(穿过外部树脂成型部50的尖端部分而到达柱状凹部45)的孔部55被保持。当由树脂制成的帽56被装配到孔部55以封闭孔部55时,获得了如下复合天线,该复合天线可在AM/FM广播的频带与高于该AM/FM广播的频带的TEL频带两者中操作。在帽56的附接中,可结合帽使用粘着剂等。
根据实施例1中的复合天线,关于AM/FM广播的频带,用作第一天线元件的线圈元件1以及用作第二天线元件的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整个串联连接结构充当天线元件。
此外,在TEL频带中,线圈元件1的陷波线圈部3具有高阻抗,并且用以将线圈元件1与圆柱形导电元件10分开。因此,圆柱形导电元件10充当天线元件。在此状况下,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外径可增大,并且因此带宽可扩大。
根据实施例,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1)复合天线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圆柱形导电元件10(充当第二天线元件)电串联连接到线圈元件1(充当第一天线元件)的基端侧,并且被设定成使得线圈元件1和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串联连接在作为第一频带的AM/FM广播的频带中操作,并且圆柱形导电元件10单独在用作高于AM/FM广播的频带的第二频带的TEL频带中操作。在该结构中,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外径不受线圈元件1的内径限制。因此,可以使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外径充分大于线圈元件1的外径,而与常规AM/FM天线相比,不增大天线外部的直径尺寸,并且TEL频带的带宽可扩大。
(2)圆柱形导电元件10可通过例如锡板的金属板的钣金加工来制造,并被容易且经济地制造。
(3)在线圈元件使用成型模具而通过常规树脂成型保持的结构中,存在如下状况:其中线圈节距因树脂的成型压力而造成偏离,难以在例如陷波线圈部3的小节距区域中稳定地保持线圈元件,且有可能在线圈节距之间发生短路。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在有可能在线圈节距之间发生短路的状况下稳定地保持陷波线圈部3的小节距,绝缘芯构件30的螺旋凹槽32与陷波线圈部3拧旋(接合),并且因此内部树脂成型部40可在线圈节距间隔保持恒定的状态中嵌入成型。
(4)复合天线具有内部树脂成型部40和外部树脂成型部50,其中所述内部树脂成型部40覆盖线圈元件1和圆柱形导电元件10,并且所述外部树脂成型部50比内部树脂成型部40软,并且覆盖内部树脂成型部40的外部。因此,可减轻可能在物品与天线接触时造成的冲击。
(5)在第二成型步骤中,外部树脂成型部50通过在以下状态中将熔融树脂倾注到成型空间中而成型:其中布置有内部树脂成型部40的结构46被放置在第二树脂成型模具的成型空间中,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基端被支撑,并且用于固定的模销被插入到柱状凹部45的内部中。因此,由成型压力或因翘曲所致的变形而导致的伸长的发生可受到抑制,并且外部树脂成型部50可在结构46被定位在成型空间中的中央处的状态中成型。此外,当由树脂制成的帽56被装配到保持在外部树脂成型部50的尖端部分中的孔部55并封闭孔部55时,外观可保持令人满意。
(6)当切口部13形成在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基端部分中时,在连接金属适配件20被装配并电阻焊接到基底部分的状况下,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连接部21从切口部13暴露。因此,可稳定地执行电阻焊接工作。
(7)此外,因为内部树脂成型部40具有以带状方式环绕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基端部分的外部的厚部42,所以可以使强度因切口部13的形成而降低的导电元件10的基端部分得以加强。
(8)通孔42形成在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外周表面中,并且内部树脂成型部40穿过通孔12而在导电元件10的外周上形成突出部41。因此,导电元件10和内部树脂成型部40可整体旋转,而不导致位置移位。
实施例2
将参照图8来描述针对根据本发明的复合天线的实施例2及其制造方法。在上述实施例1中,内部树脂成型部40和外部树脂成型部50通过在第一成型步骤和第二成型步骤中嵌入成型而形成。在实施例2中,与之不同的是,代替通过嵌入成型形成内部树脂成型部40和外部树脂成型部50,使绝缘芯构件60从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尖端突出以便略长于线圈元件1的整个长度,线圈元件1缠绕在绝缘芯构件60的外周表面周围,并通过粘着与其固定,并且另一外部绝缘体70被放在线圈元件1和圆柱形导电元件10上以便覆盖两者,并且粘着性地固定到导电元件10的外周表面。优选地,外部绝缘体70由类似于外部树脂成型部50的软树脂制成。其它构造可与图1的构造相同。
同样,在实施例2中,可以使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外径充分大于线圈元件1的外径,而与常规AM/FM天线相比,不增大天线外部的直径尺寸,并且TEL频带的带宽可扩大。因为线圈元件1缠绕在绝缘芯构件60的外周表面周围并与其粘着,所以可防止线圈节距改变。
虽然已参照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所述实施例中的部件和处理过程可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用不同方式来修改。下文中,将描述修改。
在实施例中,出于在圆柱形导电元件10和连接金属适配件20的电阻焊接中的便利考虑,切口部13被布置在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基端中。可替代地,可采用未达到导电元件10的基端的边缘的窗口状结构作为切口部13。
此外,可采用圆柱形导电元件10和连接金属适配件通过电阻焊接以外的方式相互电连接和机械紧固的结构。
在实施例中,绝缘芯构件30或60暂时固定到的连接金属适配件20被紧固到圆柱形导电元件10。可替代地,可采用绝缘芯构件30或60被直接定位并固定到圆柱形导电元件10的结构。
虽然在实施例中,圆柱形导电元件10用作第二天线元件,但可使用具有除圆柱形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长方形管状形状)的管状导电元件。并且在此状况下,所使用的频带的带宽可扩大。
附图标记列表
1:线圈元件
2:螺旋线圈部
3:陷波线圈部
4:连接部
10:圆柱形导电元件
11:线圈附接部
12:通孔
13:切口部
20:连接金属适配件
21:连接部
22:按压插入孔
23:公螺纹部
30、60:绝缘芯构件
31:附接部
32:螺旋凹槽
33:螺纹部
34、35、41、44:突出部
40:内部树脂成型部
42:厚部
43:加强肋
45:柱状凹部
46:结构
50:外部树脂成型部
70:外部绝缘体

Claims (12)

1.一种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元件,所述线圈元件形成为螺旋形状,并在基端部分中具有陷波线圈部;
管状导电元件,所述管状导电元件电串联连接到所述线圈元件的基端;以及
连接金属适配件,所述连接金属适配件电连接到所述导电元件的基端,其中
所述线圈元件与所述管状导电元件的串联连接在第一频带中操作,并且
所述管状导电元件单独在高于所述第一频带的第二频带中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绝缘芯构件,所述绝缘芯构件被放置在所述导电元件内,并且在从所述导电元件突出的尖端侧中具有螺旋凹槽,其中
所述陷波线圈部与所述螺旋凹槽接合以保持所述陷波线圈部的节距恒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内部树脂成型部,所述内部树脂成型部保持所述线圈元件和所述导电元件;和外部树脂成型部,所述外部树脂成型部比所述内部树脂成型部软,并且覆盖所述内部树脂成型部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外部树脂成型部的尖端部分而到达所述内部树脂成型部的尖端部分的预定深度的孔部被形成,并且帽被装配到所述孔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切口部形成在所述导电元件的基端部分中,并且以带状方式环绕所述导电元件的基端部分的外部的厚部形成在所述内部树脂成型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切口部形成在所述导电元件的基端部分中,并且以带状方式环绕所述导电元件的基端部分的外部的厚部形成在所述内部树脂成型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通孔形成在所述导电元件的外周表面中,并且所述内部树脂成型部穿过所述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通孔形成在所述导电元件的外周表面中,并且所述内部树脂成型部穿过所述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通孔形成在所述导电元件的外周表面中,并且所述内部树脂成型部穿过所述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通孔形成在所述导电元件的外周表面中,并且所述内部树脂成型部穿过所述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天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绝缘芯构件,所述绝缘芯构件被放置在所述导电元件内,并从所述导电元件突出,其中
所述线圈元件粘着到所述绝缘芯构件的外周,并且所述线圈元件和所述导电元件被外部绝缘体覆盖。
12.一种制造复合天线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步骤,所述第一连接步骤将管状导电元件电连接到线圈元件的基端,所述线圈元件形成为螺旋形状并在基端部分中具有陷波线圈部;
第二连接步骤,所述第二连接步骤将具有螺旋凹槽的绝缘芯构件的附接部附接到连接金属适配件,并且使所述绝缘芯构件穿过所述导电元件的内部而突出,由此将所述连接金属适配件电连接到所述导电元件的基端;以及
成型步骤,所述成型步骤通过在所述陷波线圈部与从所述导电元件突出的所述绝缘芯构件的所述螺旋凹槽接合的状态中进行嵌入成型而形成树脂成型部。
CN201580044353.4A 2014-08-19 2015-07-13 复合天线与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5758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6625A JP6334313B2 (ja) 2014-08-19 2014-08-19 複合アンテ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66625 2014-08-19
PCT/JP2015/070043 WO2016027591A1 (ja) 2014-08-19 2015-07-13 複合アンテ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5822A CN106575822A (zh) 2017-04-19
CN106575822B true CN106575822B (zh) 2020-01-03

Family

ID=55350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435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575822B (zh) 2014-08-19 2015-07-13 复合天线与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3863B2 (zh)
JP (1) JP6334313B2 (zh)
CN (1) CN106575822B (zh)
WO (1) WO20160275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69732B2 (en) * 2016-07-20 2019-04-2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Info package with integrated antennas or inductors
US10332841B2 (en) 2016-07-20 2019-06-2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ystem on integrated chip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KR101807774B1 (ko) * 2016-08-17 2017-12-13 박동수 트랩 코일을 사용하여 송신 안테나를 구현한 도플러 센서
CN110581338B (zh) * 2019-08-15 2020-12-29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设备用具有散热功能的天线
US20240195055A1 (en) * 2022-12-08 2024-06-13 Motorola Solutions, Inc. External antenna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8957A (zh) * 1997-09-10 2001-01-03 艾利森公司 1/4-1/4波可收缩的天线及其相关的电话机
JP2003324305A (ja) * 2002-04-30 2003-11-14 Sansei Denki Kk 3バンドアンテナの構成方法、および、3バンドアンテナ
CN202797258U (zh) * 2012-08-27 2013-03-13 良特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频率可调的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2053A (en) * 1978-11-03 1980-09-09 Butternut Electronics Co. Multi-band vertical antenna
JP4100804B2 (ja) 1999-02-26 2008-06-11 株式会社ヨコオ アンテナ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EP1291967B1 (en) 2001-02-26 2008-03-12 Nippon Antena Kabushiki Kaisha Multifrequency antenna
JP2004015623A (ja) * 2002-06-10 2004-01-15 Nippon Antenna Co Ltd 複共振アンテナおよび携帯無線機用アンテナ
JP4999189B2 (ja) 2008-05-09 2012-08-15 株式会社ヨコオ 複数周波数帯用アンテナ
US8130155B2 (en) * 2008-07-16 2012-03-06 R.A. Miller Industries, Inc. Marine multiband antenna
DE102009037722A1 (de) * 2009-08-17 2011-02-24 Heinz Prof. Dr.-Ing. Lindenmeier Antennenstab für eine Stabantenne für mehrere Funkdienste
US8786503B2 (en) * 2011-07-07 2014-07-22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Dual UHF dipole quadrafiler helix antenna
WO2013028050A1 (en) * 2011-08-24 2013-02-28 Laird Technologies, Inc. Multiband antenna assemblies including helical and linear radiating elements
US8988295B2 (en) * 2011-09-19 2015-03-24 Laird Technologies, Inc. Multiband antenna assemblies with matching networks
JP2014093623A (ja) * 2012-11-02 2014-05-19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アンテナ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アンテナ装置
US9786990B2 (en) * 2014-02-24 2017-10-10 R.A. Miller Industries, Inc. Integrated multiband antenn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8957A (zh) * 1997-09-10 2001-01-03 艾利森公司 1/4-1/4波可收缩的天线及其相关的电话机
JP2003324305A (ja) * 2002-04-30 2003-11-14 Sansei Denki Kk 3バンドアンテナの構成方法、および、3バンドアンテナ
CN202797258U (zh) * 2012-08-27 2013-03-13 良特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频率可调的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5822A (zh) 2017-04-19
US20170237167A1 (en) 2017-08-17
US10283863B2 (en) 2019-05-07
JP2016042683A (ja) 2016-03-31
JP6334313B2 (ja) 2018-05-30
WO2016027591A1 (ja) 2016-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5822B (zh) 复合天线与其制造方法
JP3669117B2 (ja) ヘリカルアンテ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94238A (ja) 端子取付方法及び端子付き同軸ケーブル
EP3171454A1 (en) Vehicle-mounted antenna device
JP2014093623A (ja) アンテナ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アンテナ装置
EP1143557A1 (en) Helical antenna
US6400327B1 (en) Loaded antenna
US6268830B1 (en) Antenna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3087031A (ja) アンテナ
JPH11261327A (ja) アンテナ
JP3595436B2 (ja) 携帯機器用アンテナ
JP4629879B2 (ja) ホイップアンテ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3260905A (en) Capacitor and terminal stud assembly therefor
JP2001274614A (ja) ヘリカルアンテ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35197B2 (ja) アンテナ
JP3264885B2 (ja) 移動通信機器用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05408B2 (ja) スリーブアンテナ
JP3055092B2 (ja) アンテナ
JPS5923407Y2 (ja) 複合電気部品
JP4152547B2 (ja) 携帯無線機用アンテナデバイス
JP2009005270A (ja) 携帯端末用アンテナ及び携帯端末
JP2001177325A (ja) ヘリカルアンテ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217707A (ja) インサートナット付きケ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25012A (ja) アンテナエレメント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無線機
JP2004153862A (ja) 携帯無線機用ア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