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60669A - 白雾消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白雾消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60669A
CN106560669A CN201510925011.5A CN201510925011A CN106560669A CN 106560669 A CN106560669 A CN 106560669A CN 201510925011 A CN201510925011 A CN 201510925011A CN 106560669 A CN106560669 A CN 106560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llecting
frame
collecting part
housing
white ha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250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60669B (zh
Inventor
朴在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tthew Praz (strain)
Original Assignee
Matthew Praz (stra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thew Praz (strain) filed Critical Matthew Praz (strain)
Publication of CN106560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0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60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60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5/00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 F28F25/02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for distributing, circulating, and accumulating liq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白雾消除装置。本发明的白雾消除装置包括:壳体,使白雾从下部流入并从上部排出;集尘部,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并且包括沿着壳体的上下方向形成的多个格子空间;放电部,包括在集尘部的格子空间沿着壳体的上下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电极棒;支撑部,支撑所述电极棒以使电极棒与集尘部分隔地布置于格子空间;绝缘部,使集尘部和放电部绝缘,支撑部包括:主框架,布置于集尘部的上部;上部副框架,被主框架支撑且布置于集尘部的上部,并且与电极棒的一侧连接;下部副框架,布置于集尘部的下部并与电极棒的另一侧连接,绝缘部包括:与主框架连接的至少一个上部绝缘子;与下部副框架连接的至少一个下部绝缘子。

Description

白雾消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雾消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改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布置结构,具有牢固的组装结构,从而可以防止振动噪音并提高耐久性的白雾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白雾现象(White Plume Phenomenon)指的是含有水分的气体被排出后与大气混合并扩散时,因温度的下降而气体中的水蒸气的温度降到露点(Dew Point)以下,因而结露并且成为微细的液体状态,从而看上去像雾的现象。该白雾不仅会引起可视污染,还可能因含有污染物质的冷凝水分降落到排出口周围从而引起居民的诸多不满。在将湿式洗涤器(wet scrubber)、水急冷器(water quencher)等作为湿式白雾脱硫设备或者排气处理设备而使用的垃圾销毁设备、发电设备等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经常引发上述白雾现象,并且虽然一般的锅炉的湿度低所以没那么严重,但是也会发生白雾现象。
虽然没有对白雾现象的法律规定,但是消除白雾现象的理由在于:防止排出气体内的水分与氧化物产生反应而腐蚀烟囱内部;通过提高排出气体的温度,提高排出气体的通风力,从而使排出气体容易扩散到大气中;并且确保航空器在机场附近起降时的视野;并且防止城市与景点的美观被损坏;防止湿式洗涤器中排出的白雾中没有被完全气化的酸性物质以及中和反应的副产物,即液体状态的水蒸气没能扩散而落到烟囱周围而与周围的车辆、建筑、人体等接触并带来负面影响。
现有的白雾消除装置大致分为:通过加热排出的空气而将其变成高温干燥状态后排出的加热方式;通过冷却排出的空气而使水蒸气冷凝并消除的冷凝方式;以及混合该加热方式和冷凝方式的混合方式。其中,加热方式或冷凝方式的现有白雾消除装置存在白雾消除效果不彻底的问题,并且混合方式的现有白雾消除装置存在构造复杂导致维修费用以及初始设置费用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韩国授权专利第0548503号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弧放电来消除排出气体中的包括污染物质的水分,从而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的白雾消除装置。所述韩国授权专利第0548503号中公开的白雾消除装置中,利用电弧放电使包含于排出气体的水蒸气带电,并且通过捕获它而消除白雾,所以可以使装置小型化并且可以设置于排气管内,从而可以在使现有设备的改变最小的状态下设置该装置。
但是,利用电弧放电的白雾消除装置中,随着装置的小型化等,因为内部构成要素的约束变得微小,所以可能因气流产生振动噪音,并且电极棒、放电板等可能因外部冲击等而受损。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0548503号(2006.02.02公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改善构成要素之间的布置结构,具有牢固的组装结构,从而可以防止振动噪音,并可以提高耐久性的白雾消除装置。
并且,可以提供一种通过利用双流体喷嘴微细地喷射清洗水,从而使水溶性气体粒子的大小变大,由此可以提高放电效率的白雾消除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下文中的记载明确地理解没有提到的其他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包括:壳体,使白雾从下部流入并从上部排出;集尘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包括沿着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形成的多个格子空间;放电部,包括在所述集尘部的所述格子空间沿着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电极棒;支撑部,支撑所述电极棒以使所述电极棒与所述集尘部分隔地布置于所述格子空间;绝缘部,使所述集尘部和所述放电部绝缘,并且所述支撑部包括:主框架,布置于所述集尘部的上部;上部副框架,被所述主框架支撑并且布置于所述集尘部的上部,并且与所述电极棒的一侧连接;下部副框架,布置于所述集尘部的下部并与所述电极棒的另一侧连接,并且所述绝缘部包括:与所述主框架连接的至少一个上部绝缘子;与所述下部副框架连接的至少一个下部绝缘子。
并且,还可以包括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喷射清洗水的清洗水喷射部。
并且,还可以包括使清洗水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微细地喷雾的双流体喷射部。
并且,所述双流体喷射部可以包括:空气供应管,供应空气并且通过末端的空气孔喷射空气;清洗水供应管,供应清洗水,并且借助于通过所述空气孔供应的空气而得以喷雾;双流体喷射喷嘴,使喷雾的所述清洗水从所述清洗水供应管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微细地喷雾。
并且,所述集尘部中,各个所述格子空间由六面体形状形成。
并且,所述放电部中每个所述格子空间可布置有一个所述电极棒。
并且,所述上部副框架以及下部副框架可以包括以预定的间距布置的多个横条和多个竖条。
并且,所述电极棒,在所述电极棒的一侧与所述上部副框架的横条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电极棒的另一侧可以与所述下部副框架的竖条连接,在所述电极棒的一侧与所述上部副框架的竖条连接副框架,所述电极棒的另一侧可以与所述下部副框架的横条连接。
本发明的其他具体的事项包含于详细的说明以及附图中。
根据本发明,通过改善白雾消除装置中构成要素之间的布置结构,具有牢固的组装结构并且可以防止振动噪音,并提高耐久性。
并且,组装结构使得制造及维修容易,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喷嘴的类型,所以可减少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的透视立体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的集尘部的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的放电部以及绝缘部的图。
图5至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的双流体喷射部的图。
符号说明
100:白雾消除装置 110:壳体
120:集尘部 140:支撑部
150:绝缘部 160:清洗水喷射部
170:双流体喷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下文中的附图以及实施例,可以明确本发明的优点以及特征、还有这些的实现方法。但是,本发明可以有多种形态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下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为了使本发明的公开完整,并且为了给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完整的介绍本发明的范围而提供。并且本发明的范围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界定,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符号指相同的构成要素。
虽然为了叙述多种元件、构成要素以及/或者部分使用了第一、第二等术语,但是这些元件、构成要素以及/或者部分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只用于区分一个元件、构成要素或者部分与其他元件、构成要素或者部分。所以,下文中提到的第一元件、第一构成要素或者第一部分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也可以是第二元件、第二构成要素或者第二部分。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举例说明,并且不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中,单数型在语句中没有特别提及的时候也包括复数型。说明书中,提到“包括(comprises)”以及/或者“由…组成(made of)”时,提到的构成要素、步骤、操作以及/或者元件不排出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步骤、操作以及/或者元件的存在或者附加。
在没有其他定义时,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以及科学术语)以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具有一般只是的人能够共同地理解的意思而被使用。并且,通常被使用并且词典中具有定义的术语在没有明确的特别的定义的情况下,不应被理想地,或者过度地解释。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并且,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的透视立体图。
参考图1以及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100可以包括:壳体110,使白雾从下部流入并从上部排出;集尘部120,设置于壳体110的内部,并且包括沿着所述壳体110的上下方向形成的多个格子空间;放电部,包括在集尘部120的格子空间沿着壳体110的上下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电极棒132;支撑部140,支撑电极棒132使其与集尘部120分离而布置于格子空间内;绝缘部150,使集尘部120和放电部绝缘。并且,白雾消除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清洗水喷射部160,向壳体110的内部喷射清洗水;双流体喷射部170,使清洗水向壳体110的内部微细地喷雾。
此时,支撑部140可以包括:主框架142,布置于集尘部120的上部、上部副框架144,被所述主框架142支撑,并且布置于所述集尘部120的上部而与电极棒132的一侧连接;下部副框架146,布置于所述集尘部120的下部并且与所述电极棒132的另一侧连接。并且绝缘部150可以包括:与主框架142连接的至少一个上部绝缘子(insulator)154;与下部副框架146连接的至少一个下部绝缘子158。据此,放电部不仅可以被主框架142支撑,还可以被与下部副框架146连接的下部绝缘子158支撑,并且通过所述下部绝缘子158的增设而可以提高白雾消除装置100的绝缘性能。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10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再次参考图1以及图2,壳体110在下部形成流入口(未图示)并且上部形成排出口(未图示),以使白雾从下部流入并从上部排出。该壳体110可以以内部中空的圆筒形状或四边形等的多边形筒形状形成。并且,在壳体110的内部布置有集尘部120、放电部等。并且,壳体110的侧面可以设有上部绝缘子空间152、下部绝缘子空间156、清洗水喷射部160的清洗喷嘴162、双流体喷射部170等。
并且,壳体110可以一体地形成,也可以为了方便修理以及替换而大体上由三个部分组成。例如,如图1所示,壳体110可以由三个部分模块112、114、116组成,并且三个部分可以可分离地形成。具体地,下部模块116是用于使通过洗涤器(scrubber)等的气体流入的地方,其可以设置清洗水喷射部160、双流体喷射部170、下部绝缘子空间156等。并且,中间模块114设有集尘部120、放电部等,从而使水蒸气、微细粒子等带电而得以被集尘。并且,上部模块112是用于排出消除微细粒子等之后的气体的地方,其可以设有清洗水喷射部160、上部绝缘子空间152等。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的集尘部的图。
参考图3,集尘部120设置于壳体110的内部,并且可以包括沿着所述壳体110的上下方向形成的多个格子空间124。尤其,集尘部120可以位于壳体110的中间模块114。根据集尘部120位于壳体110的中间模块114,清洗水被设置于下部模块116的双流体喷射部170微细地喷射,并与微细粒子结合,使所述微细粒子的大小变大,从而在流入集尘部120之前,大小变大的微细粒子会掉落到下部。因此,可以提高集尘部120的捕集效率。
并且,集尘部120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格子空间124的格子框架122。格子框架122可以由耐腐蚀性强的材料构成。并且,格子框架122可以由导电性材料构成。
所述格子框架122可以有多种形状,但是为了空间的利用效率以及设置的方便等,所述格子框架122的截面可以是四边形,据此各个格子空间124可以以六面体形状形成。这样的格子空间124可以使电极棒132以预定的间距分隔布置。格子空间124的宽度可以有多种长度,如果使宽度较窄,则可以设置更多个电极棒132。格子框架122和电极棒132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运行频率以及运行电压通过试验而确定。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的放电部以及绝缘部的图。
参考图2以及图4,放电部包括布置于集尘部120的格子空间124的至少一个电极棒132,并且每个格子空间124中可以布置一个所述电极棒132。据此,多个电极棒132以预定的间距被分隔而布置。电极棒132可以由耐腐蚀性强的材料构成,并且整体上由导电性材料构成。
并且,电极棒132和集尘部120的两个极性可根据是否为正电荷方式或者负电荷方式而改变。例如,通过放电部和集尘部120的电晕放电,使白雾的水蒸气、微粒子等带电从而在集尘部120中进行捕集。被集尘的水蒸气等因重力降落到壳体110的底面侧,据此可以消除白雾。
具体地说,电极棒132中释放的电子使流入壳体110的气体中包含的水蒸气带电,并且带电的水蒸气因引力而向处于阳极状态的集尘部120侧移动,并且被吸附到集尘部120的格子框架122的表面。然后,水蒸气被液化后因重力而沿着格子框架122表面流到壳体110的底面侧。
再次参考图2以及图4,支撑部140可以包括:主框架142,布置于集尘部120的上部;上部副框架144,被所述主框架142支撑,并且布置于所述集尘部120的上部而与电极棒132的一侧连接;下部副框架146,布置于所述集尘部120的下部,并且与所述电极棒132的另一侧连接。
各个电极棒132的两端可分别插入结合于上部副框架144和下部副框架146,并且所述上部副框架144以及下部副框架146使各个电极棒与集尘部120的集尘框架122分离的同时主要地支撑它们。为此,所述上部副框架144以及下部副框架146可以包括分别以预定的间隔布置的多个横条144a、146a和多个竖条144b、146b。特别是,在各个电极棒132的一侧与上部副框架144的横条144a连接的情况下,使各个电极棒132的另一侧与下部副框架146的竖条146b连接,并且在各个电极棒132的一侧与上部副框架144的竖条144b连接的情况下,使各个电极棒132的另一侧与下部副框架146的横条146a连接,从而可以减少振动等引起的电极棒132的晃动。
并且,因为上部副框架144被主框架142支撑,所以可以支撑与多个电极132棒连接的上部以及下部副框架144、146。并且,主框架142与位于上部绝缘子空间152的上部绝缘子154连接,从而支撑上部绝缘子154。支撑部140以及放电部通过上部绝缘子154与集尘部120电绝缘。
此时,通过使下部副框架146与下部绝缘子158连接,可以更牢固地支撑下部副框架146以及电极棒132,并且可以提高支撑部140以及放电部与集尘部120之间的绝缘性能。即,下部绝缘子158除了绝缘功能之外,因为与下部副框架146连接,所以还发挥牢固地支撑支撑部140以及被支撑部140支撑的电极棒132的功能。其中,壳体110的截面为四边形时,下部绝缘子158可以与四个边角对应地与至少4个下部副框架146连接。
再次参考图2以及图4,绝缘部150可以包括:与主框架142连接的至少一个上部绝缘子154、与下部副框架146连接的至少一个下部绝缘子158。此时,上部绝缘子154可以位于上部绝缘子空间152,并且下部绝缘子158可以位于下部绝缘子空间156。所述上部绝缘子空间152以及下部绝缘子空间156可以分别设置于壳体110的上部部模块112以及下部模块116。通过使上部绝缘子154以及下部绝缘子158位于作为使白雾通过的通路的中间模块114的集尘部120的外侧,可以使气体的流动更流畅,还可以相对地增加用于消除白雾的集尘部120以及放电部的空间,从而可以提高白雾的消除效率。
各个下部绝缘子158可以通过连接条159而连接于下部副框架146的横条146a以及/或者竖条146b。并且,主框架142可以沿长度方向延伸到上部绝缘子空间152以使上部绝缘子154位于上部绝缘子空间152,并且上部绝缘子154可以与位于上部绝缘子空间152的主框架142的部分结合。例如,主框架142的两端可以具有从沿横向形成的条状的部分上沿垂直延伸的叉子形状的延伸部分。并且,上部以及下部绝缘子154、158可以由耐火的防火材料的绝缘体构成。
再次参考图1以及图2,清洗水喷射部160可以向壳体110的内部喷射清洗水。清洗水喷射部160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喷射清洗水,从而实现清洗壳体110的内部的作用。例如,清洗水喷射部160可以每两个小时喷射一次清洗水。
清洗水喷射部160可以包括:清洗水供应喷嘴162,贯通壳体110以使清洗水喷射到壳体110的内部;清洗水分歧管164,为了使通过清洗水供应喷嘴162供应的清洗水均匀地喷射到壳体110的内部,使清洗水分流后喷射。
这样的清洗水喷射部160可以分别设置于壳体110的上部以及下部。具体地,至少一个清洗水供应喷嘴162和清洗水分歧管164可设置于壳体110的上部模块112,并且至少一个清洗水供应喷嘴162和清洗水分歧管164可设置于壳体110的下部模块116。此时,设置于上部模块112的清洗水分歧管164可以向壳体110的底面侧喷射清洗水,并且设置于下部模块116的清洗水分歧管164可以向壳体110的上面侧喷射清洗水。即,通过从壳体110的上部以及下部分别喷射清洗水,可以提高壳体110内部的清洗效果。
图5至图7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白雾消除装置的双流体喷射部的图。
参考图5至图7,双流体喷射部170可以使清洗水向壳体110的内部微细地喷雾。通过在双流体喷射部170使清洗水微细地喷雾,可以使白雾中包含的微细粒子凝聚成长,从而在流入集尘部120之前初次地消除微细粒子,并且使流入到集尘部120的微细粒子的大小变大,从而可以通过放电而更容易地被集尘部120捕集。并且因为流入集尘部120的微细粒子的量初次得到了消除,所以可以提高集尘部120的集尘性能。
具体地,所述双流体喷射部170可以包括:空气供应管172,供应空气并通过末端的空气孔1721喷射空气;清洗水供应管174,供应清洗水并且借助于通过所述空气孔1721供应的空气而进行喷雾;双流体喷射喷嘴176,使喷雾的所述清洗水从所述清洗水供应管174向壳体的内部微细地喷雾。
例如,压缩空气通过空气供应管172流入,并且清洗水通过清洗水供应管174流入。空气供应管172的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孔1721的同时使清洗水供应管174的清洗水碰撞喷雾,并且初次喷雾的清洗水再次通过双流体喷射喷嘴176的喷嘴孔1761后被更微细地喷雾。即,使清洗水初次与压缩空气碰撞而初次喷雾后,通过双流体喷射喷嘴176而二次喷雾。通过这样的两个步骤的喷雾可以使清洗水微细地喷雾,并且可以使清洗水粒子的大小比微细粒子的大小更小。通过使清洗水粒子的的大小比微细粒子的大小更小,可以使所要提高的微细粒子的凝聚成长变得容易。
并且,可以在供应管172的具有空气孔1721的前端可装卸地设计空气喷射喷嘴部分。据此,可以改变空气孔1721的直径,所以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调节清洗水粒子的大小。
以上,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可以认识到,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的从业人员可以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者必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具体的形态实施。所以,上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只是例示性的,并且不具有限定作用。

Claims (8)

1.一种白雾消除装置,包括:
壳体,使白雾从下部流入并从上部排出;
集尘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包括沿着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形成的多个格子空间;
放电部,包括在所述集尘部的所述格子空间沿着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电极棒;
支撑部,支撑所述电极棒以使所述电极棒与所述集尘部分隔地布置于所述格子空间;
绝缘部,使所述集尘部和所述放电部绝缘,
所述支撑部包括:主框架,布置于所述集尘部的上部;上部副框架,被所述主框架支撑且布置于所述集尘部的上部,并且与所述电极棒的一侧连接;下部副框架,布置于所述集尘部的下部并与所述电极棒的另一侧连接,
所述绝缘部包括:与所述主框架连接的至少一个上部绝缘子;与所述下部副框架连接的至少一个下部绝缘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雾消除装置,其中,
还包括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喷射清洗水的清洗水喷射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雾消除装置,其中,
还包括使清洗水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微细地喷雾的双流体喷射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雾消除装置,其中,
所述双流体喷射部包括:
空气供应管,供应空气并且通过末端的空气孔喷射空气;
清洗水供应管,供应清洗水,并且借助于通过所述空气孔供应的空气而得以喷雾;
双流体喷射喷嘴,使喷雾的所述清洗水从所述清洗水供应管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微细地喷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雾消除装置,其中,
所述集尘部中,各个所述格子空间由六面体形状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雾消除装置,其中,
所述放电部中,每个所述格子空间布置有一个所述电极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雾消除装置,其中,
所述上部副框架以及下部副框架包括以预定的间距布置的多个横条和多个竖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雾消除装置,其中,
所述电极棒中,
在所述电极棒的一侧与所述上部副框架的横条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电极棒的另一侧与所述下部副框架的竖条连接,
在所述电极棒的一侧与所述上部副框架的竖条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电极棒的另一侧与所述下部副框架的横条连接。
CN201510925011.5A 2015-10-01 2015-12-14 白雾消除装置 Active CN1065606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38385 2015-10-01
KR1020150138385A KR101785421B1 (ko) 2015-10-01 2015-10-01 백연 제거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60669A true CN106560669A (zh) 2017-04-12
CN106560669B CN106560669B (zh) 2019-01-29

Family

ID=58485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25011.5A Active CN106560669B (zh) 2015-10-01 2015-12-14 白雾消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85421B1 (zh)
CN (1) CN1065606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62809B1 (ko) * 2019-07-03 2020-10-07 두산중공업 주식회사 냉각탑용 집진 장치
CN111947239B (zh) 2019-05-14 2022-06-21 斗山重工业建设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用集尘装置及包含该集尘装置的空调装置
KR102251976B1 (ko) * 2019-09-05 2021-05-14 김영수 대기오염 방지용 집진기
KR102095316B1 (ko) 2019-12-27 2020-03-31 허만곤 세정장치를 구비한 2단 하전식 플라즈마 집진기
KR102307102B1 (ko) * 2020-12-01 2021-09-30 주식회사 정원이앤씨 습식 탈황 탈진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4891A (ja) * 2000-08-08 2002-02-20 Ebara Shinwa Ltd 冷却塔用の散水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冷却塔
CN201407953Y (zh) * 2009-06-04 2010-02-17 浙江联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塔出风口
KR20120091675A (ko) * 2011-02-09 2012-08-20 이선덕 일체형 백연 및 악취 처리장치
CN103822502A (zh) * 2014-02-26 2014-05-28 北京源深节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白烟冷却塔
KR20140110513A (ko) * 2013-03-08 2014-09-17 주식회사 엔아이티코리아 레인지 후드형 플라즈마 전기 집진 필터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48503B1 (ko) 2003-05-30 2006-02-02 (주)플라즈마텍 백연 제거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4891A (ja) * 2000-08-08 2002-02-20 Ebara Shinwa Ltd 冷却塔用の散水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冷却塔
CN201407953Y (zh) * 2009-06-04 2010-02-17 浙江联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塔出风口
KR20120091675A (ko) * 2011-02-09 2012-08-20 이선덕 일체형 백연 및 악취 처리장치
KR20140110513A (ko) * 2013-03-08 2014-09-17 주식회사 엔아이티코리아 레인지 후드형 플라즈마 전기 집진 필터 장치
CN103822502A (zh) * 2014-02-26 2014-05-28 北京源深节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白烟冷却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85421B1 (ko) 2017-10-17
CN106560669B (zh) 2019-01-29
KR20170039788A (ko)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0669A (zh) 白雾消除装置
CN102580439A (zh) 油烟净化系统
ES2196577T3 (es) Insecticidas que puedan mejorar la actuacion como dianas de insectos volantes, y aparato de carga de liquidos.
WO2006094174A2 (en) Dual flow 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CN105032611A (zh) 一种预荷电强化的湿式静电多种污染物深度控制系统
US20150135949A1 (en) 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and flue gas treatment method
KR101927473B1 (ko) 미세 먼지 저감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운송 장치
CN202446957U (zh) 油烟净化器
EP1572321A2 (de) Aerosolabscheider
CN104722403B (zh) 用于湿式静电除尘器的阴极系统及放电方法
EP3006100A1 (en) Gas-liquid contactor and co2-recover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CN106422630A (zh) 复合水雾电场净化器
CN107051742B (zh) 静电装置和油烟机
CN102784718A (zh) 一种带雾帘的高压静电除尘器
KR100818639B1 (ko) 습식전기이오나이져
CN108539591B (zh) 撞击式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CN206980991U (zh) 一种静电除湿装置
CN202620946U (zh) 锯齿形冲击式转轮脱硫除尘器
KR102063749B1 (ko) 오염 물질 및 미세 액적을 포함하는 배가스를 정화하는 미세 액적 제거 시스템
CN104741278A (zh) 高压静电水雾发生装置
CN204769363U (zh) 高压静电水雾发生装置
CN106731383A (zh) 一种锅炉废气中烟尘回收系统
CN104906908A (zh) 气水分离装置
CN209630888U (zh) 一种带脱水功能的烟气精除尘装置
KR100818638B1 (ko) 습식전기이오나이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