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6586B - 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6586B
CN106556586B CN201610901972.7A CN201610901972A CN106556586B CN 106556586 B CN106556586 B CN 106556586B CN 201610901972 A CN201610901972 A CN 201610901972A CN 106556586 B CN106556586 B CN 106556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er
graphene oxide
particle
shaped silver
gold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019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6586A (zh
Inventor
张丛筠
郝锐
刘晓宇
刘亚青
赵贵哲
张慧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6109019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56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56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6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6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6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5Raman scattering
    • G01N21/658Raman scattering enhancement Raman, e.g. surface plasm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拉曼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该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是由单粒花状银粒子的核层、氧化石墨烯的中间包覆层以及金纳米星粒子的最外层构成的;该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作为SERS活性基底。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可用于高效单粒子SERS检测。本发明首次将金纳米星粒子与花状银粒子有机结合,金纳米星与花状银粒子之间优异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效应使得基底具有相比于单层粒子更优异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

Description

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拉曼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子检测技术,在化学传感、生物传感、生物成像、污染物检测、癌症诊断等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增强机理主要分为电磁增强 (EM) 和化学增强 (CM)。电磁增强取决于纳米粒子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化学增强取决于检测分子与SERS基底间的电荷转移。电磁增强与化学增强的总和能够产生约 109-1011的拉曼增强信号,在一些局域间隙和尖端可以产生 1014 的拉曼增强信号。目前,利用相关材料制备不同结构、不同阵列的SERS基底并进行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已成为SERS研究的一大热点。
氧化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片层结构,其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研究与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氧化石墨烯具有化学增强效应;其次,其含有丰富的大π键,可以通过π-π相互作用吸附富集芳香族检测分子,提高SERS检测的灵敏性与重复性;此外,将其包覆在银粒子表面可阻止银粒子与外界环境接触,减少氧化,起到钝化保护的作用,提高银粒子的稳定性。将氧化石墨烯与纳米粒子结合制备复合材料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具有独特而不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将氧化石墨烯与金、银粒子各自的优势有机结合,构造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还鲜有报道。本发明将具有众多尖端金枝的金纳米星、花状银粒子、氧化石墨烯进行复合,结合金纳米星与花状银粒子之间优异的等离子体共振耦合效应以及氧化石墨烯的化学增强、分子富集、钝化保护作用,制备出一种具有优异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良好的灵敏性、稳定性、可重复性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高、可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SERS活性基底。该基底将金纳米星、花状银粒子、氧化石墨烯有机结合,构造出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其SERS性能优异,灵敏性与可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在SERS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该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是由单粒花状银粒子的核层、氧化石墨烯的中间包覆层以及金纳米星粒子的最外层构成的;该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作为SERS活性基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次将金纳米星粒子与花状银粒子有机结合,金纳米星与花状银粒子之间优异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效应使得基底具有相比于单层粒子更优异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
(2)本发明所制备的核壳结构复合粒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可进行精确定位,单个核壳三明治复合粒子即可作为SERS基底进行检测分析,大大提高SERS检测的可重复性。相对于单金属粒子和二元复合粒子,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具有更优异的SERS效应。
(3)本发明将金纳米星作为核壳结构的最外层。金纳米星粒子具有众多尖细的金枝,等离子体性能可调,具有比其它形貌的金粒子(金纳米球、金纳米棒等)更优异的等离子体共振耦合效应以及更丰富的“热点”,使其核壳结构复合粒子具有更优异的SERS效应。
(4)本发明将具有化学增强、分子富集和钝化保护作用的氧化石墨烯加入到三明治复合结构中,进一步提高了SERS 检测的灵敏性,稳定性与可重复性。
为了更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 活性基底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1)花状银粒子的制备:以1 M 抗坏血酸为还原剂,1 M 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花状银粒子;
(2)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复合粒子的制备:以1mg/mL 的半胱胺溶液为连接剂,将其与0.01mg/mL 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步骤(1)制备的花状银粒子混合,温和搅拌1小时,得到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复合粒子;其中半胱胺溶液与氧化石墨烯溶液的体积比为1:20;
(3)银种子的制备: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1%柠檬酸钠溶液为保护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银种子;
(4)金纳米星粒子的制备:在步骤(3)制备的银种子溶液中加入0.1-0.25mM氯金酸,并同时迅速加入0.1M 抗坏血酸、1mM 硝酸银,制备获得金纳米星粒子;
(5)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的制备:以1M 2-巯基嘧啶作为修饰剂对步骤(2)制备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复合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再加入步骤(4)制备的金纳米星粒子,混合搅拌1小时,得到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三明治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中,温和搅拌指的是搅拌时仅液体表面有呈漩涡状态。本发明强调步骤(2)中必须采用温和搅拌,是由于强力搅拌会引起聚集。所谓强力搅拌是搅拌时液体整体自上而下呈漩涡状态。使用时,可通过控制氯金酸的用量来控制金纳米星的枝数(枝密度)及金枝的长径比(尖细程度)。具体实施时,当氯金酸的用量越来越大时,金纳米星的枝数越多,金枝的长径比越大。当然,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三明治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最外层的负载量可通过金纳米星的用量得到控制。上述调节手段或控制手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十分简便,反应条件温和,重现性好,为进一步的SERS检测提供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复合粒子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分别以花状银粒子、花状银@氧化石墨烯、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为基底,以浓度为10-5M的R6G为检测分子的拉曼光谱图。由图可以看出: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具有比单个银粒子、花状银@氧化石墨烯二元核壳粒子更优异的SERS效应。
图4为以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为基底,以浓度为10- 5M的R6G为检测分子,随机选取20个粒子的重复性检测拉曼光谱图。由图可以看出:20个随机点的拉曼信号强度基本一致,通过计算得到其相对标准偏差为5%,低于文献报道值10%,具说明其基底有很好的可重复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花状银粒子的制备:室温下,分别配置1M 硝酸银、1M 抗坏血酸、1M 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将配制好的0.3mL 硝酸银溶液与2mL 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到10mL 去离子水中,搅拌;随后将0.2mL 配制好的抗坏血酸溶液快速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15分钟,形成花状银粒子。将制备好的花状银粒子离心清洗3次,待下一步使用。
(2)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复合粒子的制备:用Hummers 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配制成0.01mg/mL 氧化石墨烯溶液。将步骤(1)制备的1mL花状银粒子加入到9mL 去离子水中,温和搅拌,加入50μL浓度为1mg/mL半胱胺溶液与1mL 浓度为0.01mg/mL 氧化石墨烯溶液继续温和搅拌1小时,得到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复合粒子。将产物离心清洗3次,待下一步使用。
实施例2:
金纳米星粒子银种子内核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下,分别配置50mM 硝酸银、1%柠檬酸钠溶液。将配置好的1mL 硝酸银溶液与1mL 柠檬酸钠溶液加入到48mL 去离子水中,强力搅拌,加入0.005g硼氢化钠,继续搅拌15分钟,得到银种子。将其离心(1200转/分,15分钟)取上层溶液,待下一步使用。
实施例3:
金纳米星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下,分别配置1mM 硝酸银、0.1M 抗坏血酸、0.1mM 氯金酸溶液。将10mL 氯金酸溶液加入到实施例2制备的0.1mL 银种子溶液中搅拌,并同时快速加入0.05mL 抗坏血酸溶液与0.5mL 硝酸银溶液继续搅拌1分钟,得到金纳米星。
实施例4:
金纳米星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下,分别配置1mM 硝酸银、0.1M 抗坏血酸、0.15mM 氯金酸溶液。将10mL 氯金酸溶液加入到实施例2制备的0.1mL 银种子溶液中搅拌,并快速同时加入0.05mL 抗坏血酸溶液与0.5mL 硝酸银溶液继续搅拌1分钟,得到金纳米星。
实施例5:
金纳米星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下,分别配置1mM 硝酸银、0.1M 抗坏血酸、0.2mM 氯金酸溶液。将10mL 氯金酸溶液加入到实施例2制备的0.1mL 银种子溶液中搅拌,并快速同时加入0.05mL 抗坏血酸溶液与0.5mL 硝酸银溶液继续搅拌1分钟,得到金纳米星。
实施例6:
金纳米星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下,分别配置1mM硝酸银、0.1M 抗坏血酸、0.25mM 氯金酸溶液。将10mL 氯金酸溶液加入到实施例2制备的0.1mL 银种子溶液中搅拌,并快速同时加入0.05mL 抗坏血酸溶液与0.5mL 硝酸银溶液继续搅拌1分钟,得到金纳米星。
实施例7:
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下,配置1M 2-巯基嘧啶溶液。将0.1mL 2-巯基嘧啶溶液加入到10mL实施例1步骤(2)制备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强力搅拌8小时,离心清洗,得到2-巯基嘧啶修饰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将1mL 2-巯基嘧啶修饰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加入到3mL实施例3制备的金纳米星溶液中,混合搅拌1小时,得到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复合粒子。
实施例8:
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下,配置1M 2-巯基嘧啶溶液。将0.1mL 2-巯基嘧啶溶液加入到10mL实施例1步骤(2)制备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强力搅拌8小时,离心清洗,得到2-巯基嘧啶修饰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将1mL 2-巯基嘧啶修饰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加入到3mL 实施例4制备的金纳米星溶液中,混合搅拌1小时,得到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复合粒子。
实施例9:
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下,配置1M 2-巯基嘧啶溶液。将0.1mL 2-巯基嘧啶溶液加入到10mL实施例1步骤(2)制备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强力搅拌8小时,离心清洗,得到2-巯基嘧啶修饰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将1mL 2-巯基嘧啶修饰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加入到3mL 实施例5制备的金纳米星溶液中,混合搅拌1小时,得到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复合粒子。
实施例10:
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下,配置1M 2-巯基嘧啶溶液。将0.1mL 2-巯基嘧啶溶液加入到10mL实施例1步骤(2)制备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强力搅拌8小时,离心清洗得到2-巯基嘧啶修饰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将1mL 2-巯基嘧啶修饰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加入到3mL实施例6制备的金纳米星溶液中,混合搅拌1小时,得到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复合粒子。
实施例11:
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下,配置1M 2-巯基嘧啶溶液。将0.1mL 2-巯基嘧啶溶液加入到10mL实施例1步骤(2)制备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强力搅拌8小时,离心清洗得到2-巯基嘧啶修饰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将1mL 2-巯基嘧啶修饰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加入到2mL实施例6制备的金纳米星溶液中,混合搅拌1小时,得到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复合粒子。
实施例12:
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下,配置1M 2-巯基嘧啶溶液。将0.1mL 2-巯基嘧啶溶液加入到10mL实施例1步骤(2)制备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强力搅拌8小时,离心清洗,得到2-巯基嘧啶修饰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将1mL 2-巯基嘧啶修饰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加入到1mL实施例6制备的金纳米星溶液中,混合搅拌1小时,得到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复合粒子。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一些非本质的调整与改动,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3)

1.一种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其特征在于,该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是由单粒花状银粒子的核层、氧化石墨烯的中间包覆层以及金纳米星粒子的最外层构成的;该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作为SERS活性基底。
2.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方法,包括(1)花状银粒子的制备:以1 M抗坏血酸为还原剂,1 M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花状银粒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2)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复合粒子的制备:以1mg/mL的半胱胺溶液为连接剂,将其与0.01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花状银粒子混合,温和搅拌1小时,得到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复合粒子;其中半胱胺溶液与氧化石墨烯溶液的体积比为1:20;
(3)金纳米星粒子的制备: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1%柠檬酸钠溶液为保护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银种子;将所制备的银种子溶液中加入0.1-0.25mM氯金酸,并同时迅速加入0.1M抗坏血酸、1mM硝酸银,制备获得金纳米星粒子;
(4)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的制备:以1M 2-巯基嘧啶作为修饰剂对步骤(2)制备的花状银@氧化石墨烯复合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再加入步骤(3)制备的金纳米星粒子,混合搅拌1小时,得到花状银@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星核壳三明治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外层金纳米星粒子的枝数及尖细程度可通过调节氯金酸的用量得到调控。
CN201610901972.7A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556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1972.7A CN106556586B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1972.7A CN106556586B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6586A CN106556586A (zh) 2017-04-05
CN106556586B true CN106556586B (zh) 2019-04-19

Family

ID=58443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1972.7A Active CN106556586B (zh) 2016-10-18 2016-10-18 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565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2461A (zh) * 2016-09-08 2017-02-22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增强拉曼光谱效应检测双酚a的方法
CN107189317B (zh) * 2017-05-17 2019-06-18 宁波大学 一种银/聚合物/银/石墨烯核壳纳米蘑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89614B (zh) * 2017-08-16 2019-09-06 广西师范大学 用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催化共振散射光谱测定k+的方法
CN107607516B (zh) * 2017-09-11 2020-05-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拉曼增强的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57067B (zh) * 2017-09-26 2021-07-20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核—卫星结构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9084B (zh) * 2019-01-04 2021-05-18 安徽大学 半胱胺修饰金纳米棒方法及检测乙酰甲胺磷的基片和方法
CN109358033B (zh) * 2019-01-08 2019-04-30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一种核-卫星型金银复合纳米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6157B (zh) * 2019-04-10 2021-10-15 中国药科大学 谷胱甘肽功能化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08331A (zh) * 2022-09-02 2022-12-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光流控式微结构光纤与sers基底集成式快速检测新冠病毒拉曼传感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2404A (zh) * 2013-04-05 2013-06-26 浙江理工大学 三维金属-石墨烯复合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2404A (zh) * 2013-04-05 2013-06-26 浙江理工大学 三维金属-石墨烯复合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ano grapheme oxide-wrapped gold nanostars as ultrasensitive and stable SERS nanoprobes;Ghulam Jalani et al;《Nan scale》;20150501;第7卷;正文第9990-9997页
Nanocomposites of size-controlled gold nanoparticles and grapheme oxide: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SERS and catalysis;Jie Huang et al;《PAPER》;20101011;2.experimental details
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基底材料的研究现状;杜晓晴等;《材料导报》;20160530;第30卷(第5期);3.2三明治结构
金纳米颗粒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研究;王慧娟等;《传感技术学报》;20110131;第24卷(第1期);2.2.2 不同形貌颗粒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差异
金银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及其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研究;杨艳敏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20150215(第2期);摘要以及4.4 花状银纳米粒子的形貌表征及SERS特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6586A (zh)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6586B (zh) 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Shad et al. Solution growth of 1D zinc tungstate (ZnWO4) nanowires; design, morphology, an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abrication 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 chloramphenicol
CN106501232B (zh) 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复合粒子sers活性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illarene-based nanomaterial for label-free sensing and catalysis
CN104625086B (zh) 金纳米三角片的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制备金纳米圆盘及金纳米六角片的方法
CN106493381B (zh) 一种银/氧化亚铜微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100725A (zh) 一种银/碳量子点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46148A (zh) 一种基于自组装材料对癌细胞表面增强拉曼检测的方法
CN103646745B (zh) 一种负载贵金属量子点的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5937A (zh) 一种多孔银微纳米结构及其形貌及尺寸可控的制备方法
CN108250745A (zh) 一种杨梅状聚多巴胺核金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8442A (zh) 一维链状Au-Ag核壳纳米结构、自组装制备方法及SERS应用
CN105754095B (zh) 一种Fe3O4@PPy@Au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552157B (zh) 表层覆盖有贵金属的壳聚糖-聚丙烯酸复合纳米微球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09596822A (zh) 一种金核银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23935A (zh) 一种核-壳-卫星三维结构的磁性复合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31475A (zh) 一种金负载氧化铁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261932B (zh) 一种基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与量子点中激子强耦合的光源
CN104316585B (zh) 一种用于nadh电化学检测的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7455A (zh) 一种微量硫表面修饰的超薄钨酸铋纳米片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458705B (zh) 表面增强拉曼基片的制备方法
Stetciura et al. Nanoencapsulated and microencapsulated SERS platforms for biomedical analysis
Sabahat et 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based synthesis of gold nanorods for sensing applications
CN104922069B (zh) 一种纳米金球壳光敏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Pongsuchart et al. Effect of glutathione-stabi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in 3T3 fibroblast cel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