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7309A - 导电性薄膜、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电性薄膜、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7309A
CN106537309A CN201580038567.0A CN201580038567A CN106537309A CN 106537309 A CN106537309 A CN 106537309A CN 201580038567 A CN201580038567 A CN 201580038567A CN 106537309 A CN106537309 A CN 106537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r
methyl
conductive layer
touch panel
c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85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多博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537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73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 B32B23/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comprising 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vinyl (co)polymers, e.g. styren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32B27/32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comprising polycyclo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B32B9/00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comprising one layer of ceramic material, e.g. porcelain, ceramic tile
    • B32B9/007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comprising one layer of ceramic material, e.g. porcelain, ceramic tile comprising carbon, e.g. graphite, composite carb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B32B9/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comprising such particular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9/04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comprising such particular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4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carbon-silicon compounds, carbon or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14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or films on insulating-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634Production of filters
    • B29D11/00644Production of filters polari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44Number of layers variable across the lamin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particles
    • B32B2264/0214Particles made of 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32B2264/0228Vinyl resin particles, e.g. polyvinyl acetate,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or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s
    • B32B2264/0235Aromatic vinyl resin, e.g. styren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particles
    • B32B2264/0214Particles made of 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32B2264/0228Vinyl resin particles, e.g. polyvinyl acetate,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or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s
    • B32B2264/0242Vinyl halide, e.g. PVC, PVDC, PVF or PVDF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particles
    • B32B2264/0214Particles made of 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32B2264/025Acrylic resin particles, e.g.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or ethylene-acrylate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particles
    • B32B2264/0214Particles made of 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32B2264/0278Polyester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10Inorganic particles
    • B32B2264/102Oxide or hydr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10Inorganic particles
    • B32B2264/105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2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electrical or magnetic properties, e.g. piezoelectric
    • B32B2307/202Condu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2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electrical or magnetic properties, e.g. piezoelectric
    • B32B2307/21Anti-sta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8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16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conduct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20Carbon compounds, e.g. carbon nanotubes or fullerenes
    • H10K85/211Fullerenes, e.g. C6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20Carbon compounds, e.g. carbon nanotubes or fullerenes
    • H10K85/221Carbon nanotub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因湿热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偏振器的破裂的同时抑制偏振器的性能劣化,且包含偏振器的导电性薄膜及具有导电性薄膜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具有偏振器和配置在偏振器上且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

Description

导电性薄膜、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性薄膜及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便携式液晶终端、及其他液晶显示装置中搭载有触摸面板功能。关于搭载有这种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往主要为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安装有触摸面板的外置型。
外置型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在分别制造液晶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之后将它们进行一体化,因此厚度和重量增加。
为了解决这种外置型的问题(厚度和重量),推出了一种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单元与偏振器之间安装触摸面板用导电层的所谓外嵌型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偏振片上配置触摸面板用导电层的方式,并公开了作为触摸面板用导电层的ITO(氧化铟锡)层。
并且,近年来要求将液晶显示装置的薄膜化及降低成本,因此尤其对在如智能手机等中小型市场中所使用的部件的薄膜化、部件削减进行了研究。现有的偏振片的结构为将保护薄膜贴合于偏振器的表面与背面,从上述要求考虑,开发有去除了一侧或两面的保护薄膜的产品(例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097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69120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另一方面,制造ITO层时,通常采用伴随高温加热处理的真空蒸镀或溅射等干燥工艺,但若欲通过干燥工艺在偏振片上制造ITO层,则容易产生偏振片的翘曲或分解、偏振片中所包含的低分子成分的挥发,并容易产生偏振器的透射率或偏振度等的劣化。
并且,如专利文献2,在偏振器的一侧或两侧无保护薄膜的偏振片中存在有因湿热环境的变化而容易产生破裂(龟裂)的问题。因此,在与如专利文献1的触摸面板用导电层进行组合时,期待这种问题得到抑制。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提供一种抑制因湿热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偏振器的破裂的同时抑制偏振器的性能劣化,且包含偏振器的导电性薄膜。
并且,本发明课题在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导电性薄膜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对以往技术中的问题点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可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以下构成可解决上述课题。
(1)一种导电性薄膜,其具备:偏振器及导电层,配置在偏振器上,且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
(2)根据(1)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进一步具有配置在导电层上的硬涂层。
(3)根据(1)或(2)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表面电阻值为10~150Ω/□。
(4)根据(1)至(3)中任一个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偏振器的厚度为5~30μm。
(5)根据(1)至(4)中任一个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进一步在偏振器与导电层之间具有λ/4板。
(6)根据(1)至(5)中任一个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进一步在偏振器的与导电层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具有保护薄膜。
(7)根据(1)至(6)中任一个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使用于触摸面板。
(8)一种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其具有(7)所述的导电性薄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抑制因湿热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偏振器的破裂的同时抑制偏振器的性能劣化,且包含偏振器的导电性薄膜。
并且,根据本发明,可提高一种包含上述导电性薄膜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图2为触摸面板的示意俯视图。
图3为沿图2的切割线A-A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图5为层叠体X的示意俯视图。
图6为层叠体Y的示意俯视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图8为表示带触摸面板的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图9为表示带触摸面板的有机EL显示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及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记载于“~”前后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含。并且,本发明中的图为示意图,各层的厚度关系或位置关系等并不一定与实际情况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的特征之一,可举出使用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的情况。如在后述内容中详细说明,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包含与碳纳米管共价键合的一种或多种富勒烯和/或富勒烯系分子。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为除了源自碳纳米管的机械柔软性,还进一步作为富勒烯官能团的效果而显示比碳纳米管更高的导电性的材料。导电层中,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彼此缠绕的同时容易形成网络结构,而且富勒烯官能团与相邻的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接触,结果成为显示优异的导电特性的导电层。
并且,如后述,在制作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时,无需在高温真空条件下进行。因此,与通过干燥工艺来制作ITO层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偏振器的性能变差。
而且,如上述,在一侧或两侧无保护薄膜的偏振器因湿热环境的变化而容易产生破裂,作为其主要理由之一,可举出因湿热环境的变化而偏振器反复进行膨胀、收缩。相对于此,导电层内部中缠绕有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因此导电层本身很难膨胀、收缩。因此,若组合这种导电层与偏振器,则可抑制偏振器的膨胀、收缩,作为结果,可推测偏振器的破裂的产生得到了抑制。
即,关于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可抑制偏振器的性能劣化的同时配置在偏振器上,并且可抑制因湿热环境的变化而偏振器中产生破裂。
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至少具有偏振器、及配置在偏振器上,且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
以下,对导电性薄膜中所包含的部件(偏振器、导电层)进行详细说明。
<偏振器>
偏振器为具有将光转换为特定的直线偏振光的功能的部件即可,可利用吸收型偏振器及反射型偏振器。
作为吸收型偏振器,可使用碘系偏振器、利用二色性染料的染料系偏振器、及多烯系偏振器等。作为碘系偏振器及染料系偏振器,有涂布型偏振器和拉伸型偏振器,该些均可应用,但优选将碘或二色性染料吸附于聚乙烯醇,且通过拉伸而制作的偏振器。
并且,作为在基材上形成聚乙烯醇层的层叠薄膜的状态下,通过实施拉伸及染色而得到偏振器的方法,可举出日本专利第5048120号公报、日本专利第5143918号公报、日本专利第5048120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691205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751481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751486号公报,还可较佳地利用有关这些偏振器的公知的技术。
作为反射型偏振器,可使用层叠有双折射不同的薄膜的偏振器、线栅格型偏振器、组合具有选自反射区的胆甾醇型液晶和1/4波长板的偏振器等。
这些中,从与后述导电层的密合性更加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尤其,选自包括聚乙烯醇及乙撑-乙烯醇共聚物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偏振器。
关于偏振器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从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方面考虑,优选为35μm以下,更优选为3~30μm,进一步优选为5~30μm,尤其优选为5~20μm。
另外,上述厚度为平均值,且为对偏振器的任意10处的厚度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算术平均的值。
<导电层>
导电层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关于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在后段中进行详细说明。
关于导电层中的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制,从可抑制因湿热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偏振器的破裂的方面(以后,简称为“本发明的效果更加优异的方面”)和/或导电层的导电性更加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相对导电层总质量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关于上限,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100质量%。
另外,导电层中可以含有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以外的添加剂,关于其含量,并无特别限制,从本发明的效果更加优异的方面和/或导电层的导电性更加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相对导电层总质量为0.01~40质量%,更优选为0.1~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10质量%。
关于导电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从本发明的效果更加优异的方面和/或导电层的导电性进一步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0.1~15μm,更优选为1~10μm。另外,上述厚度为平均值,且为对任意10处的导电层的厚度进行测定,并对该些进行算术平均的值。
导电层可以配置于整个偏振器表面(主面),也可以配置于偏振器表面的一部分区域。尤其,如后述,应用于触摸面板的情况下,优选以规定的图案状配置导电层。
作为导电层的制作方法,若可制作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则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将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分散于溶剂中并涂布于偏振器上,且根据需要实施干燥处理的方法、或向偏振器喷吹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气溶胶的方法。
另外,在偏振器上直接制作导电层,除此以外,还可举出先在伪支撑体上制作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之后转印于偏振器上的方法。
如上述,可以以规定的图案状配置导电层。
作为将导电层形成为规定图案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在支撑体(例如,偏振器或临时支撑体)上以规定图案进行掩模,并将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堆积于支撑体上之后去除掩模,由此得到规定图案的导电层的方法、在导电层上准备规定图案的抗蚀剂,并通过强酸、氧化性或腐蚀性较大的药剂、强碱等的湿法蚀刻工艺进行蚀刻的方法、通过网版印刷而图案化的方法等,本发明中,优选通过干蚀刻工艺来进行图案化。
以下示出其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在导电层上形成成为掩模的铝膜,接着为了形成图案而在铝膜上涂布抗蚀剂。接着,结合图案对上述抗蚀剂进行曝光、显影。接着,以上述被图案化的抗蚀剂作为掩模来蚀刻铝膜。接着对抗蚀剂进行剥离。接着使用干蚀刻装置、例如O2等离子体灰化装置对露出于表面的导电层进行燃烧,由此去除该导电层。在此,燃烧是指不仅包括提高式样温度的情况,还包括通过在未提高基板温度的情况下被活化的O2等离子体及自由基进行氧化的方法、即灰化。最后,通过磷酸、尤其加热的磷酸对导电层上的铝膜进行湿式蚀刻来除去,由此可将导电层图案化。
另外,上述中利用O2等离子体灰化进行了说明,但除此之外还可进行其他干蚀刻方法、例如基于溅射蚀刻、化学蚀刻、反应性蚀刻、反应性溅射蚀刻、离子束刻蚀、反应性离子束刻蚀的蚀刻。
气体蚀刻或含自由基蚀刻通过使用反应性气体可去除以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或碳为主的纳米粒子,该反应性气体为可通过化学蚀刻或反应性蚀刻与碳反应并去除的氧、氢等。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粒子、覆盖催化剂金属表面的无定形碳的碳键可通过6元环或5元环构成,但与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相比,碳纳米粒子、覆盖催化剂金属表面的无定形碳的键中存在缺损且5元环较多,容易与反应性气体反应。
从而,将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图案化的情况下,气体蚀刻或包含自由基的蚀刻更加有效,该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包含碳纳米粒子、覆盖催化剂金属表面的无定形碳。而且,气体蚀刻或包含自由基的蚀刻为各向同性蚀刻,由此反应性气体不仅侵入进行图案化的纳米管的表面,还侵入表面附近的纳米管、纳米粒子侧壁或背面,并选择性的与碳反应,从而可去除催化剂金属以外的化合物。而且,附加仅去除催化剂金属的工序,由此可将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图案化,该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包含纳米粒子。关于反应生成物,例如为氧的情况下,由于成为CO或CO2等气体,因此不会再次附着于支撑体,且不存在表面污染的问题。尤其利用氧的燃烧较简便,因此优选。
接着,对利用离子溅射效果的情况进行研究。对图案化时欲保留的导电层,例如利用溅射或蒸镀来涂覆铝,但在导电层表面的凹凸较大的情况下,尤其在凹陷内部有时无法充分涂覆铝。利用反应性气体的情况下,存在气体的侵入,蚀刻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在未充分涂覆保护膜的部分对导电层进行蚀刻。另一方面,利用离子溅射蚀刻的情况下,离子种类的直线性较强,离子种类从上面进入,因此很难损伤位于较厚的涂覆膜的下部的导电层。而且,由于为各向异性蚀刻,因此可确切且以垂直的方式蚀刻掩模图案。从而,去除导电层时为优选,并且形成微细图案时为优选,该导电层包含在纳米粒子中尤其不含有催化剂金属的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
离子束刻蚀、反应性离子束刻蚀中在无掩模的情况下可进行蚀刻,但需要调制光束,且按每一面积需要工艺时间。与大面积显示器相比,更适合小型显示器。
并且,示出了作为上述O2等离子体灰化时的掩模而使用铝膜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用进行去除时不损伤导电层的金属、例如,钛、金、钼、钨、银等。使用钛时以硝酸、金时以王水、钼时以热浓硫酸或王水、钨时以氢氟酸与硝酸的混合液来可迅速去除。然而,在长时间的处理中,因硝酸、硫酸、氟化氢而导电层逐渐劣化,因此需要在不受损伤的条件下,尤其在温度、浓度及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处理。在室温中以硝酸65%、硫酸90%、氟化氢45%及它们的混合物在1小时以内进行处理,因此能够以无损伤的方式进行处理。与其他金属相比,铝的价格较低,并且导电层的涂覆状态、尤其铝的晶粒较密且涂覆率较高,而且相对作为蚀刻液的磷酸未发现导电层的劣化,与其他金属相比,更优选。
另一方面,原子量较大的金属的基于离子的溅射率较小,溅射效果为主要干蚀刻的情况下,作为掩模材料而适合。与铝、钛相比,尤其金、钨、钼相对溅射的耐性为两倍以上,且不易受掩模正下方的损伤,从而,去除导电层时为优选,并且形成微细图案时为优选,该导电层包含在纳米粒子中尤其不含有催化剂金属的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
并且,除了金属以外,若为O2等离子体灰化时也不受损伤,则去除时不会损伤导电层的物质、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等,则可使用。
(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
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本说明书中,还称为CBFFCNT)包含与碳纳米管共价键合的一种或多种富勒烯和/或富勒烯系分子。即,CBFFCNT为经共价键合而导入选自包括富勒烯及富勒烯系分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为通过碳原子制作的六元环网络(石墨烯片)成为单层或多层的同轴管状的物质。碳纳米管可以仅有碳原子构成,也可以包含碳原子和一种或多种其他原子(例如,杂原子)。碳纳米管可具有末端被开放和/或闭锁的圆筒状或管状结构。并且,还可以为其他碳纳米管结构。
富勒烯为包含碳原子,并且其结构实质上为球形、椭圆形或滚珠状的分子。富勒烯可以具有表面被闭锁的中空结构,或也可以具有未完全闭锁,且具有一个或多个断开键(open bonds)的实质上为球形的结构。富勒烯例如可具有实质上为如半球体的形状和/或任意其他形状。
富勒烯系分子是指,上述富勒烯的任意一个;分子内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被一个或多个、例如,碳原子以外的原子(例如,杂原子)、分子、基团和/或化合物取代的分子、或上述富勒烯分子的任意一个;一个或多个附加原子(例如,杂原子)、分子、基团和/或化合物被并入富勒烯内的分子、或上述富勒烯的任意一个;一个或多个附加原子(例如,杂原子)、分子、基团和/或化合物被粘附在富勒烯的表面的分子。
另外,还可涉及到可将一种或多种其他富勒烯粘附于碳纳米管表面的方面,但这仅为一个非限定例。
一种或多种富勒烯和/或富勒烯系分子可与碳纳米管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优选与外表面共价键合。富勒烯和/或富勒烯系分子可包含20~1000个原子。富勒烯和/或富勒烯系分子可以经由一种或多种交联原子团与碳纳米管共价键合,也可以直接与碳纳米管共价键合。
交联原子团是指为了可与碳纳米管共价键合而使用的任意原子、元素、分子、基和/或化合物。优选的交联原子团例如可包含元素周期表的第IV族、第V族、第VI族的任意元素。优选的交联原子团例如可包含氧、氢、氮、硫、氨基、硫醇基、醚基、酯基和/或羧酸基和/或其他任意优选基团和/或它们的衍生物。较佳的交联原子团可包含含碳基团。
并且,如上述,作为另一个选项,或者其以外,富勒烯和/或富勒烯系分子还可以直接与碳纳米管共价键合。例如,富勒烯和/或富勒烯系分子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碳键而直接共价键合。
碳纳米管可包含单壁、双壁、或多壁碳纳米管、或复合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可在气体、液体和/或固体的分散体、固体结构体、粉末、浆料和/或胶体悬浮液中进行配合和/或析出于表面和/或进行合成。
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富勒烯和/或富勒烯系分子与一个或多个碳纳米管和/或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键合。换言之,例如,可经由共同的富勒烯分子使两个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彼此附着。
(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制造方法)
作为一种或多种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制造方法,包含制造一种或多种碳纳米管的情况,该一种或多种碳纳米管包含使一种或多种催化剂粒子、碳源和/或试剂彼此接触,在反应器内加热而与一种或多种碳纳米管共价键合的一种或多种富勒烯和/或富勒烯系分子。
使一种或多种催化剂粒子、碳源和/或试剂彼此接触的步骤例如可通过使该些彼此接触的任意优选方法方法(例如,混合)来实施。该方法中,优选在反应器内实施。如此,制造一种或多种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
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可在如气溶胶的气相中和/或基材上制造。而且,该方法为连续子工艺,或批量工艺,又或者可设为批量子工艺和连续子工艺的组合。
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制造中,可使用各种含碳物质来作为碳源。并且,还可使用形成碳源的含碳前体。碳源可选自包括一种或多种烷烃、烯烃、炔烃、醇、芳香族烃及任意其他优选组合、化合物或材料的组。并且,碳源例如可选自包括气体碳化合物(甲烷、乙烷、丙烷、乙烯、乙炔、一氧化碳等)、液体挥发性碳源(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甲醇、乙醇、及辛醇等)及其他任意优选化合物和它们的衍生物的组。还使用噻吩来作为碳源。这些中,作为碳源而优选一氧化碳气体。
作为碳源可使用一种或多种。
使用碳前体的情况下,碳前体例如可使用已加热的细丝或等离子体来在反应器中的所希望的位置活性化。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或多种碳源作为一种或多种催化剂粒子源、试剂、试剂前体和/或附加试剂而发挥作用。
碳源为5~10000ccm,优选为50~1000ccm,例如能够以约300ccm的比例导入到反应器中。利用该方法的各种材料(例如,碳源)的压力为0.1~1000P a,优选为1~500Pa。
可将一种或多种试剂使用于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制造中。试剂可以为蚀刻剂。试剂可选自包括氢、氮、水、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二氧化氮及氧的组。而且,试剂例如可选自有机和/或无机含氧化合物(臭氧(O3)等)及各种氢化物。该方法中所使用的一种或多种试剂可选自一氧化碳、辛醇和/或噻吩。
优选试剂(一种或多种)为水蒸气和/或二氧化碳。并且其他任意优选试剂也可用于基于本发明的方法中。还可使用其他试剂和/或试剂前体来作为碳源,相反的情况也相同。作为这种试剂的例子,例如为酮、醛、醇、酯和/或醚和/或其他任意优选化合物。
可将这些一种或多种试剂和/或试剂前体例如与碳源一同或分别导入反应器中。可将一种或多种试剂/试剂前体,以1~12000ppm、优选为100~2000ppm的浓度导入反应器中。
可对与碳纳米管共价键合的一种或多种富勒烯和/或富勒烯系分子的浓度进行调整。该调整可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即通过对所使用的一种或多种试剂的量(例如,浓度)进行调整,通过调整加热温度,而且/或通过调整滞留时间来进行。调整可根据合成方法来进行。加热可通过250~2500℃的温度进行,优选可通过600~1000℃的温度进行。例如,将H2O及CO2用作试剂的情况下,可如下设定:试剂为水的情况下,试剂的浓度在45~245ppm之间,优选在125~185ppm之间,试剂为CO2的情况下,试剂的浓度在2000~6000ppm之间,优选为约2500ppm。由此可将富勒烯密度设为比1富勒烯/nm更高。可发现在一种或多种试剂的特定浓度中也存在加热温度的最佳范围。
可使用对碳源的分解/歧化的过程进行催化的各种催化材料(催化剂粒子)。
所使用的催化剂粒子例如可以包含各种金属和/或非金属材料。优选的催化剂粒子包含一种金属,优选包含一种过渡金属和/或金属(多种)和/或过渡金属(多种)的组合。优选催化剂粒子包含鉄、钴、镍、铬、钼、钯和/或其他任意类似元素。催化剂粒子可从化学前体(例如,二茂铁),例如通过二茂铁蒸汽的热分解而形成。催化剂粒子可通过对金属或含金属物质进行加热而制造。
可将催化剂粒子/催化剂前体,以10~10000ccm、优选为以50~1000ccm(例如,约100ccm)的比例导入反应器中。
基于本发明的方法中所使用的催化剂粒子可通过各种方法来制造。作为这种方法的例子,例如有催化剂前体的化学蒸汽分解(chemical vapor decompo sition)、物理蒸汽核形成(physical vapor nucleation)。并且,作为其他方法,催化剂粒子例如可通过电喷雾、超声波喷雾、空气喷雾等,由液滴制造,或可使用热干燥及分解和/或任意其他可应用的方法和/或工艺和/或材料而制造,该液滴例如可由金属盐溶液和胶体状金属纳米粒子溶液制作。用于制造粒子的其他任意步骤,例如在喷嘴内的隔热膨胀、电弧放电和/或电喷雾系统也可使用于催化剂粒子的形成中。还可将热线发生器(hot wire generato r)使用于催化剂粒子的制造中。根据本发明,为了产生金属蒸汽而可使用对含有金属的块体进行加热和/或使其蒸发的其他机构。
可预先合成催化剂粒子,然后可导入反应器。然而,通常在制造CBFFCNT时所需要的粒度范围的粒子很难操作和/或储存,因此作为制造工艺中的统合步骤而优选在反应器附近制造粒子。
可将气溶胶和/或表面负载的催化剂粒子使用于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制造中。可将催化剂粒子前体使用于催化剂粒子的制造中。
制造基材负载的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情况下,可直接在基材上制造催化剂粒子和/或可通过扩散、热泳(thermophoresis)、电泳、惯性碰撞和/或其他任意机构而从气相中析出。
催化剂粒子的化学制造方法的情况下,可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和/或无机化合物、例如,茂金属化合物、羰基化合物、螯合化合物和/或其他任意优选化合物来作为催化剂前体。
催化剂粒子的物理制造方法中,例如,利用电阻加热、感应加热、等离子体加热、传导加热或辐射加热、或化学反应等各种能源来使纯金属或该金属的合金蒸发(其中,所生成的催化剂蒸汽的浓度比释放位置中的核形成时所需要的电平低),之后可通过过饱和蒸汽使进行核形成、冷凝和/或凝结。物理方法中,作为与催化剂粒子的形成有关的过饱和蒸汽的生成机构,例如有电阻加热的线周围的对流热传递、传导性热传递和/或辐射热传递和/或(例如,喷嘴内的)基于绝热膨胀的气体冷却。
催化剂粒子的热分解制造方法中,例如可使用各种金属和/或其他任意优选物质的硝酸盐、碳酸盐、氯化物和/或氟化物等无机盐。
本发明的方法可进一步包含导入一种或多种附加试剂的步骤。附加试剂在如下情况使用,即为了促进碳纳米管的形成,为了改变碳源的分解速度,为了於碳纳米管的制造中和/或制造后的无定形碳反应和/或为了与(例如,为了碳纳米管的提纯、掺杂和/或进一步官能化)碳纳米管反应而使用。可根据本发明而使用用于参与与催化剂粒子前体、催化剂粒子、碳源、无定形碳和/或碳纳米管(与一种或多种富勒烯和/或富勒烯系分子共价键合的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的附加试剂。一种或多种附加试剂可与碳源一同或分别导入。
作为基于本发明的CBFFCNT形成用促进剂(即,附加试剂),可使用硫、磷和/或氮元素和/或该些化合物(噻吩、PH3、NH3等)等附加试剂。附加促进剂试剂可选自H2O、CO2、NO和/或任意其他优选元素和/或化合物。
提纯工序中,根据情况,例如有可能需要去除并不优选的无定形碳涂层和/或被封入CBFFCNT内的催化剂粒子。本发明中,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被加热的个别反应器/反应器部分,一个反应器或反应器的一部分使用于CBFFCNT的制造中,剩余的(一个或多个)例如使用于进一步的提纯、进一步的官能化和/或掺杂。还可组合上述步骤。
作为用于去除无定形碳的化学物质,可使用任意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衍生物和/或该化合物的分解生成物(反应器中,在原位形成),但优选与无定形碳反应,而并非石墨化碳。作为这种试剂的例子,可使用一种或多种醇、酮、有机酸和/或无机酸。而且,可使用H2O、CO2和/或NO等的氧化剂。根据本,还可使用其他附加试剂。
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使CBFFCNT官能化而可使用一种或多种附加试剂。根据附着于CBFFCNT的化学基团和/或纳米粒子,所制造的CBFFCNT的性质发生变化。作为例子,若通过硼、氮、锂、钠和/或钾元素而对CBFFCNT进行掺杂,则CBFFCNT的传导率发生变化。即,可得到具有超导性的CBFFCNT。若通过富勒烯来使碳纳米管官能化,则可通过所附着的富勒烯而可使碳纳米管进一步官能化。本发明中,在CBFFCNT的形成前、其形成中和/或其形成后适当地导入试剂,由此可在原位进行官能化和/或掺杂。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或多种附加试剂可作为碳源、载气和/或催化剂粒子源而发挥作用。
一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一种或多种添加剂导入反应器来制造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步骤。例如,为了涂布所制造的CBFFCNT,和/或与CBFFCNT进行混合来制作CBFFCNT复合材料,可使用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添加剂的目的为例如增大附着于基体的CBFFCNT的催化效率和/或控制基体的性质(硬度、刚性、化学反应性、光学特性和/或导热率和/或导电率和/或膨胀系数等)。作为CBFFCNT复合材料料用涂层或气溶胶化粒子添加剂,优选可使用一种或多种含金属材料和/或有机材料(聚合物等)和/或陶瓷、溶剂和/或该些气溶胶。根据本发明,还可使用其他任意优选添加剂。
所得到的复合材料例如可直接回收,并使其附着于基体和/或附着于表面上。这可通过电力、热泳(thermophoretic)力、惯性力、扩散力、湍流移动(turbophoretic)力、重力和/或其他优选力而进行,例如可形成厚膜或薄膜、丝、结构体和/或层状材料。通过添加一种或多种固体或液体和/或固体或液体粒子来涂布CBFFCNT,从而可构成CBFFCNT复合材料。
关于添加剂,例如通过过饱和蒸汽的冷凝、与已附着的层的化学反应、浓液剂和/或官能团和/或通过其他机构可作为表面涂层而附着于CBFFCNT上,或者添加剂为粒子的情况下,在气相中进行混合及使其凝聚,从而可作为表面涂层而附着于CBFFCNT上。而且,可组合针对CBFFCNT的气体及粒子附着。
一实施方式中,将上述位置导入反应器时,可根据需要使用一种或多种载气。在所希望的情况下,载气可作为碳源、催化剂粒子源、试剂源和/或附加试剂源而发挥作用。
一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回收作为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分散体(dispersion)、固体结构体、粉末、浆料、胶体悬浮液,和/或作为表面附着物而制造的一种或多种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和/或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料的步骤
一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使所制造的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和/或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料的分散体、例如使气体分散体附着于表面上和/或基体和/或层状结构体和/或设备中的步骤。
通过各种机构(包括惯性碰撞、热泳和/或在电场内的移动,但并不限定于此)来控制所合成的材料的附着,从而可形成具有导电率和/或导热率、不透明度和/或机械强度、硬度和/或延展性等所希望的性质的所希望的形状(例如,丝、点、膜或三维结构体)。作为控制所合成的材料的附着的机构机构,进一步存在可形成具有导电率和/或导热率、不透明度和/或机械强度、硬度和/或延展性等所希望的性质的所希望的形状(例如,丝、点或膜)的、重力沉降、纤维及屏障过滤、惯性碰撞、热泳和/或在电场内的移动,但并不限定于此。
以下,对用于制造一种或多种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装置进行说明。该装置具备用于加热一种或多种催化剂粒子、碳源和/或试剂的反应器,该加热为了制造包含与一种或多种碳纳米管共价键合的一种或多种富勒烯和/或富勒烯系分子的一种或多种碳纳米管而进行。
所述装置可进一步具备催化剂粒子的制造机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粒子的导入机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粒子前体的导入机构、一种或多种碳源的导入机构、一种或多种碳源前体的导入机构、一种或多种试剂的导入机构,一种或多种试剂前体的导入机构、一种或多种附加试剂的导入机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的导入机构、所制造的一种或多种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和/或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料的回收机构、使所制造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和/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料的分散体(例如,气体体分散体)附着的机构、催化剂粒子的制造机构和/或向反应器供给能源的机构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为了将上述各种材料例如导入反应器和/或装置的其他任一部分而使用的机构例如可具备一个相同机构或各种机构。例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可使用一个相同机构来将一种或多种碳源及试剂导入反应器中。而且,装置可根据需要而在反应器内具备混合机构。
装置可具备一个或多个反应器,由此可连续制造和/或批量制造CBFFCNT、进一步被官能化的CBFFCNT、被掺杂的CBFFCNT和/或该些CBFFCNT的复合材料料。反关于应器的结构,设为串联和/或并联,由此可得到各种最终组合物。而且,反应器可通过完全批量步骤或部分批量步骤来操作。
反应器例如可具备管、例如包含陶瓷材料、铁、不锈钢和/或任意其他优选材料的管。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反应器的表面可通过包含如下材料而成,该材料为根据导入于反应器的(例如,上游)一种或多种试剂前体,将制造CBFFCNT时所需要的一种或多种试剂制造成催化剂的材料。
一实施方式中,管的内径例如为0.1~200cm,优选可设为1.5~3cm,管的长度例如为1~2000cm,优选可设为25~200cm。还可应用任意其他尺寸(例如,工业用途中所使用的尺寸)。
使用基于本发明的装置的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操作压力例如为0.1~10气压,优选可设为0.5~2气压(例如,约1气压)。而且,反应器内的温度为250~2500℃,例如可设为600~1000℃。
催化剂粒子的制造机构例如可具备预反应器(pre-reactor)。该机构例如可具备热线发生器。装置可进一步具备用于制造催化剂粒子的其他任意优选机构。该机构可与反应器隔开间隔而分离。或者,还可设为组装于反应器的一部分。使用基于本发明的装置之情况下,可将催化剂粒子的制造机构例如放置于反应器温度为250~2500℃,优选成为350~900℃的位置。
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预反应器(例如,热线发生器)的流体优选为氢和氮的混合物,其中氢的比率优选为1%至99%的范围,更优选为5至50%的范围,最优选为大致7%。关于流量,例如,通过热线发生器的流量为1~10000ccm,优选可设为250~600ccm。
根据本发明,通过利用各种能源例如可促进和/或防止如下、即例如,化学反应和/或CBFFCNT合成。作为例子,有电阻、传导、辐射和/或原子能和/或通过化学反应加热的反应器和/或预反应器,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将其他能源使用于反应器和/或预反应器。例如,可使用基于高频、微波、声音、激光的感应加热和/或其他任何能源(化学反应等)。
<其他部件>
上述导电性薄膜中,除了偏振器及导电性薄膜以外,还可以包含其他部件。以对任意结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硬涂层>
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可以进一步在导电层上(导电层的与偏振器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具有硬涂层来作为功能层。
本发明中,硬涂层是指通过形成该层而导电性薄膜的铅笔硬度提高的层。实际使用时,优选层叠硬涂层后的铅笔硬度(JIS K5400)为H以上,更优选为2H以上,最优选为3H以上。
优选硬涂层的厚度为0.4~35μm,更优选为1~30μm,进一步优选为1.5~20μm。
硬涂层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多层。硬涂层为多层的情况下,优选所有硬涂层的膜厚的合计在上述范围内。
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的硬涂层表面可以平坦也可以为凹凸。并且,根据需要,且为了赋予表面凹凸或内部散射而可在硬涂层含有透光性粒子。
关于硬涂层的形成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采用公知的方法,通常可举出将包含规定成分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导电层上,并根据需要实施固化处理(例如,加热处理和/或光照射处理)的方法。
关于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形态,在后段中详细说明。
作为涂布方法,可采用公知的涂布方法。例如,凹版涂布、辊涂布、反向涂布、刀式涂布、铸模涂布、模唇涂布、刮刀涂布、挤压涂布、滑动式涂布、绕线棒涂布、帘式涂布、挤出涂布、旋涂等。
涂布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之后,根据需要,为了去除溶剂而可以对组合物的涂布层实施干燥处理。关于干燥处理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风干处理或加热处理等。
关于使通过上述涂布而得到的组合物的涂布层聚合固化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加热处理或/和光照射处理等。
加热处理的条件根据所使用的材料而不同,但从反应效率更加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以40~200℃(优选为50~150℃)处理0.5分钟~10分钟(优选为1分钟~5分钟)。
关于光照射处理的条件,并无特别限制,优选如产生紫外线并照射而光固化的紫外线照射法。作为使用于这种方法中的紫外线灯,例如可举出金属卤化物灯、高压汞灯、低压汞灯、脉冲氙灯、氙/汞混合汞灯、低压杀菌灯、无电极灯。在这些紫外线灯中,优选使用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汞灯。
并且,照射条件根据各自的灯的条件而不同,照射曝光量通常在20~10000mJ/cm2的范围内即可,优选在100~3000mJ/cm2的范围内。
加热处理或光照射可以在工艺内逐步进行。并且,从控制温度观点考虑,可以在工艺内控制所接触的辊的温度。
以下,对为了形成硬涂层而使用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优选方式(其1)及(其2)进行详细说明。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其1)]
本发明中,硬涂层可通过将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聚合引发剂、根据需要而含有透光性粒子、含氟或硅酮系化合物、溶剂的组合物直接或经由其他层而涂布于导电层上并进行干燥、固化而形成。
以下,对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其1)中所包含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可含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可作为粘结剂而发挥作用,优选为具有两个以上的聚合性不饱和基的多官能单体。具有两个以上的聚合性不饱和基的多官能单体可作为固化剂而发挥作用,且可提高涂膜的强度或抗划伤性。更优选聚合性不饱和基为3个以上。该些单体可并用单官能或二官能单体和3官能以上的单体。
作为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可举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烯丙基等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酰基及C(O)OCH=CH2。尤其优选可使用在下述一分子内含有3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另外,“(甲基)丙烯酰基”为表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标记,同样地,后述“(甲基)丙烯酸”为表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标记,后述“(甲基)丙烯酸酯”为表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标记。
作为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亚烷基二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聚亚氧烷基乙二醇(polyoxyalkylene glycol)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环氧乙烯或环氧丙烷加成物的(甲基)丙烯酸二酯类、环氧(甲基)丙烯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类等。
这些中,优选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的酯类。例如,可举出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P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磷酸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2,3-环己烷四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酯聚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等。
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类还可使用市售的产品,可举出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NK酯A-TMMT、NIppon Kayak u Co.,Ltd.制KAYARADDPHA等。关于多官能单体,记载于日本特开2009-98658号公报的[0114]~[0122]段中,本发明中也相同。
作为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从与导电层的密合性、低卷曲、后述含氟或硅酮系化合物的固定性方面考虑,优选为具有氢键合性取代基的化合物。氢键合性取代基是指由氮、氧、硫、卤素等的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与氢键通过共价键合而结合的取代基,具体而言,可举出OH-、SH-、-NH-、CHO-、CHN-等,优选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类或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还可使用市售的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可举出Shin-Nakamura Ch emical Co.,Ltd.制NK低聚U4HA、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NK酯A-TMM-3、NIppon Kayaku Co.,Ltd.制KAYARAD PET-30等。
为了通过提供充分的聚合率来赋予硬度等,优选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含量相对去除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无机成分的总固体成分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99质量%,进一步优选为70~99质量%,尤其优选为80~99质量%。
还优选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使用在分子内具有环状脂肪族烃和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通过使用这种化合物可对硬涂层赋予低透湿性。为了提高硬涂性,更优选使用在分子内具有两个以上的环状脂肪族烃和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含有在分子内具有环状脂肪族烃和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情况下,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中,优选在分子内具有环状脂肪族烃和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为1~90质量%,更优选为2~8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70质量%。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含有在分子内具有环状脂肪族烃和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情况下,优选进一步含有5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进一步含有5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情况下,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中,优选5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为1~70质量%,更优选为2~60质量%,尤其优选为5~50质量%。
(透光性粒子)
在硬涂层中含有透光性粒子,由此可向硬涂层表面赋予凹凸形状,或者赋予内部雾度(internal haze)。
作为可使用於硬涂层的透光性粒子,可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折射率1.49)、交联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粒子(折射率1.54)、三聚氰胺树脂粒子(折射率1.57)、聚碳酸酯粒子(折射率1.57)、聚苯乙烯粒子(折射率1.60)、交联聚苯乙烯粒子(折射率1.61)、聚氯乙烯粒子(折射率1.60)、苯并胍胺-三聚氰胺甲醛粒子(折射率1.68)、二氧化硅粒子(折射率1.46)、氧化铝粒子(折射率1.63)、氧化锆粒子、二氧化钛粒子或者中空或具有细孔的粒子等。
这些中,可优选使用交联聚((甲基)丙烯酸酯)粒子、交联聚(丙烯酸-苯乙烯)粒子,根据选自这些粒子中的各透光性粒子的折射率来调整粘结剂的折射率,由此可实现适合于硬涂层的表面凹凸、表面雾度、内部雾度、总雾度。优选粘结剂(透光性树脂)的折射率为1.45~1.70,更优选为1.48~1.65。
并且,透光性粒子与硬涂层的粘结剂的折射率之差(“透光性粒子的折射率”-“去除透光性粒子的硬涂层的折射率”)作为绝对值,优选小于0.05,更优选为0.001~0.030,进一步优选为0.001~0.020。若将硬涂层中的透光性粒子与粘结剂的折射率之差设为小于0.05,则基于透光性粒子的光的折射角度变小,散射光不会扩散至广角,且不存在恶化作用,因此优选。
为了实现上述粒子与粘结剂的折射率差,可以调节透光性粒子的折射率,也可以调节粘结剂的折射率。
作为优选的第1方式,优选组合使用以3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主成分的粘结剂(固化后的折射率为1.50~1.53)和丙烯酸含率为50~100质量比的包含交联聚(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聚合物的透光性粒子。对低折射率的丙烯酸成分和高折射率的苯乙烯成分的组成比进行调节,由此可轻松地将透光性粒子与粘结剂的折射率差设为小于0.05。优选丙烯酸成分与苯乙烯成分的比率以质量比为50/50~100/0,更优选为60/40~100/0,最优选为65/35~90/10。作为包含交联聚(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聚合物的透光性粒子的折射率,优选为1.49~1.55,更优选为1.50~1.54,最优选为1.51~1.53。
作为优选的第2方式,相对以3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主成分的粘结剂并用平均粒子尺寸为1~100nm的无机微粒子,由此调节单体与包含无机微粒子的粘结剂的折射率,并调节与现有的透光性粒子的折射率差。无机粒子为选自硅、锆、钛、铝、铟、锌、锡、锑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的氧化物,作为具体例,可举出SiO2、ZrO2、TiO2、Al2O3、In2O3、ZnO、SnO2、Sb2O3、ITO等。优选可举出SiO2、ZrO2、Al2O3等。这些无机粒子可在相对单体的总量为1~90质量%的范围内进行混合而使用,优选为5~65质量%。
在此,去除透光性粒子的硬涂层的折射率可通过阿贝折射仪直接测定,或可通过的顶部分光反射光谱或分光椭偏仪等而进行定量评价。透光性粒子的折射率可通过如下方式来测定,即将透光性粒子以等量分散于通过改变折射率不同的两种溶剂的混合比而改变折射率的溶剂中来测定浑浊度,利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浑浊度变为极小时的溶剂的折射率。
优选透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0~12μm,更优选为3.0~12μm,进一步优选为4.0~10.0μm,最优选为4.5~8μm。将折射率差及粒子尺寸设定在上述范围内,由此光的散射角度分布不会扩散至广角,且很难引起显示器的文字模糊、对比度降低。从无需将所添加的层的膜厚设为较厚,且很难产生如卷曲或成本上升的问题的方面考虑,优选为12μm以下。从抑制涂敷时的涂布量,干燥迅速,且很难产生干燥不均等的面状缺陷的方面考虑,优选进一步设定在上述范围内。
若透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为测定粒子的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则可应用任意测定方法,优选以透射型电子显微镜(倍率50万~200万倍)观察粒子,且观察100个粒子并求出其平均值,且可将该平均值作为平均粒径。
关于透光性粒子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除了圆球状粒子,还可以并用其他形状的粒子(例如,非圆球状粒子)等形状不同的透光性粒子。尤其若将非圆球状粒子的短轴沿硬涂层的法线方向对齐,则与圆球粒子相比,可使用粒径较小的粒子。
优选以硬涂层总固体成分中含有0.1~40质量%的方式配合透光性粒子。更优选为1~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20质量%。通过将透光性粒子的配合比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可将内部雾度控制在优选范围内。
并且,优选透光性粒子的涂布量为10~2500mg/m2,更优选为30~2000mg/m2,进一步优选为100~1500mg/m2
作为透光性粒子的制造方法,可举出悬浮聚合法、乳化聚合法、无皂乳化聚合法、分散聚合法、种子聚合法等,可以通过任意方法来制造。这些制造法例如可参考“高分子合成的实验法”(大津隆行、木下雅悦共著,Kagaku-Doj in Publishing Company,INC.)130页及146页至147页的记载、“合成高分子”1卷、p.246~290、“合成高分子”3卷、p.1~108等中所记载的方法、及日本专利第2543503号明细书、日本专利第3508304号明细书、日本专利第2746275号明细书、日本专利第3521560号明细书、日本专利第3580320号明细书、日本特开平10-156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290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29750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145919号公报等中所记载的方法。
从雾度值的扩散性的控制、涂布面状的均匀性考虑,优选透光性粒子的粒度分布为单分散性粒子。优选表示粒径的均匀度的CV值为15%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而且将粒径比平均粒径大20%以上的粒子规定为粗大粒子的情况下,优选该粗大粒子的比例为总粒子数的1%以下,更优选为0.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以下。制备具有这种粒度分布的粒子或对其进行合成反应后,进行分级的情况也为有效方法,提高分级的次数或强化该程度,由此可得到以所希望的的方式分布的粒子。
优选分级时可使用风力分级法、离心分级法、沉淀分级法、过滤分级法、静电分级法等的方法。
(光聚合引发剂)
优选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含有光聚合引发剂。
从如下理由考虑,优选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总固体成分为0.5~8质量%,更优选为1~5质量%,即将量设定为可充分聚合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所包含的可聚合化合物,并且设定为充分少,以免起点过度增加。
(紫外线吸收剂)
导电性薄膜可使用于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部件等,从防止液晶等劣化的观点考虑,硬涂层中以不阻碍UV(紫外线)固化的范围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由此可对导电性薄膜赋予紫外线吸收性。
(溶剂)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可含有溶剂。作为溶剂,考虑到单体的溶解性、透光性粒子的分散性、涂敷时的干燥性等,可使用各种溶剂。作为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二丁醚、二甲氧基乙烷、二乙氧基乙烷、环氧丙烷、1,4-二噁烷、1,3-二氧戊环、1,3,5-三噁烷、四氢呋喃、茴香醚、苯乙醚、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碳酸二乙酯、丙酮、甲基乙基酮(MEK)、二乙基酮、二丙基酮、二异丁基酮、环戊酮、环己酮、甲基环己酮、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戊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γ-丁内酯、2-甲氧基乙酸甲酯、2-乙氧基乙酸甲酯、2-乙氧基乙酸乙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乙醇、2-丙氧基乙醇、2-丁氧基乙醇、1,2-二乙酰氧基丙酮、乙酰丙酮、二丙酮醇、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等、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环己醇、乙酸异丁酯、甲基异丁基酮(MIBK)、2-辛酮、2-戊酮、2-己酮、乙二醇乙基醚、乙二醇异丙醚、乙二醇丁基醚、丙二醇甲基醚、乙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等,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优选以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浓度成为20~80质量%的范围的方式使用溶剂,更优选为30~7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70质量%。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其2)]
接着,对使用于抗静电反射防止薄膜的(抗静电性)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进行说明。
以下,对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其2)中所包含的各种成分进行详细说明。
(具有季铵盐基团的化合物)
本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含有具有季铵盐基团的化合物。
作为具有季铵盐基团的化合物,可使用低分子型或高分子型的任意一个,但由于不会因渗漏等而改变抗静电性,因此更优选使用高分子型阳离子化合物。
作为具有高分子型季铵盐基团的阳离子化合物,可适当从公知化合物中选择并使用,从离子传导性较高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含季铵盐基团的聚合物,优选为具有以下述通式(I)~通式(III)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至少一个单元的聚合物。
[化学式1]
通式(I)
通式(I)中,R1表示氢原子、烷基、卤素原子或CH2COO-M+。Y表示氢原子或COO-M+。M+表示质子或阳离子。L表示-CONH-、-COO-、-CO-或O-。J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将它们进行组合而成的基团。Q表示选自下述组A的基团。
[化学式2]
式中,R2、R2’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J表示亚烷基、亚芳基、或将它们进行组合而成的基团。X-表示阴离子。p及q分别独立地表示0或1。
[化学式3]
通式(II)
[化学式4]
通式(III)
通式(II)中,R3、R4、R5及R6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R3与R4及R5与R6可以分别彼此键合而形成含氮杂环。
通式(II)中的A和B、及通式(III)中的D分别独立地表示亚烷基、亚芳基、亚烯基、亚芳基亚烷基、-R7COR8-、-R9COOR10OCOR11-、-R12OCR13COOR14-、-R15-(OR16)m-、-R17CONHR18NHCOR19-、-R20OCONHR21NHCOR22-或-R23NHCONHR24NHCONHR25-。
通式(III)中的E表示单键、亚烷基、亚芳基、亚烯基、亚芳基亚烷基、-R7COR8-、-R9COOR10OCOR11-、-R12OCR13COOR14-、-R15-(OR16)m-、-R17CONHR18NHCOR19-、-R20OCONHR21NHCOR22-、-R23NHCONHR24NHCONHR25-或-NHCOR26CONH-。R7、R8、R9、R11、R12、R14、R15、R16、R17、R19、R20、R22、R23、R25及R26表示亚烷基。R10、R13、R18、R21及R24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亚烷基、亚烯基、亚芳基、亚芳基亚烷基及亚烷基亚芳基的连接基。m表示1~4的正整数。
X表示阴离子。
Z1、Z2表示与-N=C-基一同形成5元或6元环时所需的非金属原子团,且可以以成为≡N+[X-]-的季铵盐的形状与E连结。
n表示5~300的整数。
对通式(I)~通式(III)的基团进行说明。
作为卤素原子,可举出氯原子、溴原子,优选为氯原子。
优选烷基为碳原子数1~4的支链或直链烷基,更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
优选亚烷基为碳原子数1~12的亚烷基,更优选为亚甲基、乙烯基、丙烯基,尤其优选为乙烯基。
优选亚芳基为碳原子数6~15的亚芳基,更优选为亚苯基、二亚苯基、苯基亚甲基、苯基二亚甲基、亚萘基,尤其优选为苯基亚甲基,这些基团可以具有取代基。
优选亚烯基为碳原子数2~10的亚烯基,优选为亚芳基亚烷基为碳原子数6~12的亚芳基亚烷基,该些基团可以具有取代基。
作为可以被各基团取代的取代基,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等。
通式(I)中,优选R1为氢原子或甲基。
优选Y为氢原子。
优选L为-COO-。
优选J为苯基亚甲基、亚甲基、乙烯基、丙烯基。
Q为以下述通式(VI)表示的基团,R2、R2,及R2,,分别为甲基。
作为X-,可举出卤素离子、磺酸阴离子、羧酸阴离子等,优选为卤素离子,更优选为氯离子。
优选p及q为0或1,更优选p=1、q=1。
[化学式5]
通式(VI)
通式(II)中,优选R3、R4、R5及R6为碳原子数1~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更优选为甲基、乙基,尤其优选为甲基。
优选通式(II)中的A和B、及通式(III)中的D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2~1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亚芳基、亚烯基、亚芳基亚烷基,优选为苯基二亚甲基。
作为X-,可举出卤素离子、磺酸阴离子、羧酸阴离子等,优选为卤素离子,更优选为氯离子。
优选E表示单键、亚烷基、亚芳基、亚烯基、亚芳基亚烷基。
Z1、Z2作为与-N=C-基一同形成的5元或6元环,可例示二氮鎓双环辛烷环等。
以下,举出具有以通式(I)~通式(III)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另外,下述具体例中的下标(m、x、y、r及实际数值)中,m表示各单元的重复单元数,x、y、r表示各个单元的摩尔比。
[化学式6]
[化学式7]
[化学式8]
[化学式9]
[化学式10]
上述例示的导电性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并且,抗静电剂的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抗静电化合物可提高抗静电层的抗划伤性(膜强度),因此优选。
作为具有季铵盐基团的化合物,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产品名“LIGH T ESTERDQ-100”(Kyoeisha chemical Co.,Ltd.制)、产品名“Lioduras L AS-1211”(TOYO INKCO.,LTD.制)、产品名“紫光UV-AS-102”(Nippon S 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NK低聚U-601、201」(Shin-Na kamura Chemical Co,Ltd.制)等。
除了以上述通式(I)~通式(III)表示的结构单元(离子性结构单元)以外,含季铵盐基团聚合物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具有季铵盐基团的化合物具有离子性结构单元以外的结构单元,由此可提高制造组合物时针对溶剂的溶解性、与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或光聚合引发剂的相溶性。
作为为了导入以上述(I)~(III)表示的结构单元以外的结构单元而使用的重合性化合物,并无特别限定,可举出选自如下化合物的聚合性化合物及其组合,即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丁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四亚甲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四亚甲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甲醚、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丁醚、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辛醚、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苄醚、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苯醚、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癸醚、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十二烷基醚、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十四烷基醚、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十六烷基醚、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单十八烷基醚、聚(乙二醇-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辛基醚、聚(乙二醇-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十八烷基醚、聚(乙二醇-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基醚等具有环氧烷链的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2-乙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十八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等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等羟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苄基(甲基)丙烯酸酯、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烯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烯基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乙基卡必醇(甲基)丙烯酸酯、丁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氰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各种(甲基)丙烯酸酯或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等。
从可充分赋予抗静电性且很难减损膜硬度的观点考虑,优选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具有季铵盐基团的化合物含量相对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总固体成分为1~30质量%,更优选为3~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15质量%。
(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可含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作为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与通过上述“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其1)”进行说明的化合物定义相同。
为了通过给予充分的聚合率来赋予硬度等,优选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含量相对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总固体成分为40~98质量%,更优选为60~95质量%。
(光聚合引发剂)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可含有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举出苯乙酮类、苯偶姻类、二苯甲酮类、氧化膦类、缩酮类、蒽醌类、噻吨酮类、偶氮化合物、过氧化物类、2,3-二烷基二酮化合物类、二硫化合物类、氟代胺化合物类、芳香族硫鎓类、洛粉碱二聚体类、鎓盐类、硼酸盐类、活性酯类、活性卤素类、无机络合物、香豆素类等。光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及优选方式、市售品等记载于日本特开2009-098658号公报的[0133]~[0151]段中,同样地在本发明中也可较佳地使用。
“最新UV固化技术”{Technic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Co.,Ltd.}(1991年)、p.159、及“紫外线固化系统”加藤清视著(平成元年、综合技术中心发行)、p.65~148中也记载有各种例子,其在本发明中也有用。
从如下理由考虑,优选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总固体成分为0.5~8质量%,更优选为1~5质量%,即将量设定为可充分聚合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所包含的可聚合化合物,并且设定为充分少,以免起点过度增加。
(溶剂)
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可以含有各种有机溶剂。
本发明中,从得到与离子导电性化合物的相溶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含有亲水性溶剂。作为亲水性溶剂,可举出醇系溶剂、碳酸酯系溶剂、酯系溶剂等,例如可举出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环己醇、2-乙基-1-己醇、2-甲基-1-己醇、2-甲氧基乙醇、2-丙氧基乙醇、2-丁氧基乙醇、二丙酮醇、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二异丙基碳酸酯、甲基乙基碳酸酯、甲基正丙基碳酸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戊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2-甲氧基乙酸甲酯、2-乙氧基乙酸甲酯、2-乙氧基乙酸乙酯、丙酮、1,2-二乙酰氧基丙酮、乙酰丙酮等,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并且,还可以使用上述以外的溶剂。例如,可举出醚系溶剂、酮系溶剂、脂肪族烃系溶剂、芳香族烃系溶剂等。例如,可举出二丁醚、二甲氧基乙烷、二乙氧基乙烷、环氧丙烷、1,4-二噁烷、1,3-二氧戊环、1,3,5-三噁烷、四氢呋喃、茴香醚、苯乙醚、甲基乙基酮(MEK)、二乙基酮、二丙基酮、二异丁基酮、环戊酮、环己酮、甲基环己酮、甲基异丁基酮、2-辛酮、2-戊酮、2-己酮、乙二醇乙基醚、乙二醇异丙醚、乙二醇丁基醚、丙二醇甲基醚、乙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等,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优选以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浓度成为20~80质量%的范围的方式使用溶剂,更优选为30~75质量%,最优选为40~70质量%。
(表面活性剂)
还优选在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中使用各种表面活性剂。通常表面活性剂可抑制因基于干燥风的局部分布的干燥不均而引起的膜厚不均等,或者可改善抗静电层的表面凹凸或涂布物的凹陷。而且,通过提高抗静电化合物的分散性,有时可显示更稳定且较高的导电性,因此优选。
作为表面活性剂,具体而言优选氟系表面活性剂、或硅酮系表面活性剂。并且,作为表面活性剂,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更优选为低聚物或聚合物。
若添加表面活性剂,则表面活性剂迅速移动至所涂布的液膜表面而偏在化,表面活性剂在膜干燥后直接偏在于表面,因此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硬涂层的表面能因表面活性剂而降低。从防止硬涂层的膜厚不均匀性或凹陷、不均的观点考虑,优选膜的表面能较低。
作为氟系表面活性剂,尤其从防止由凹陷、不均等引起的点缺陷的观点考虑,优选含氟代脂肪族基共聚物,该含氟代脂肪族基共聚物包含源自含有以下述通式(F1)表示的氟代脂肪族基的单体的重复单元和包含源自并不包含以下述通式(F2)表示的氟代脂肪族基的单体的重复单元。
通式(F1)
[化学式11]
(式中,R0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甲基。L表示2价连接基。n表示1以上且18以下的整数。)
通式(F2)
[化学式12]
(式中,R1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甲基。L1表示2价连接基。Y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基。)
优选含有以通式(F1)表示的氟代脂肪族基的单体为含有以下述通式(F1-1)表示的氟代脂肪族基的单体。
通式(F1-1)
[化学式13]
(式中,R1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甲基。X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N(R2)-。m表示1以上且6以下的整数。n表示1以上且18以下的整数。R2表示可以具有氢原子或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
关于上述含氟代脂肪族基共聚物的优选方式、及具体例,记载于日本特开2007-102206号公报的[0023]~[0080]段中,在本发明中也相同。
作为硅酮系表面活性剂的优选例子,可举出作为重复单元而包含多个二甲基硅氧基单元且在化合物链的末端和/或侧链具有取代基的化合物。作为重复单元而包含二甲基硅氧基的化合物链中还可以含有二甲基硅氧基以外的结构单元。取代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为多个。作为优选的取代基的例子,可举出包含聚醚基、烷基、芳基、芳氧基、芳基、肉桂酰基、氧杂环丁基、氟代烷基、聚氧化烯基等的基团。
关于分子量,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10万以下,更优选为5万以下,尤其优选为1000~30000,最优选为1000~20000。
作为优选的硅酮系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X-22-174DX”、“X-22-2426”、“X22-164C”、“X-22-176D”(以上为产品名);CHISSO CORPORATION制“FM-7725”、“FM-5521”、“FM-6621”(以上为产品名);Gelest,Inc制“DMS-U22”、“RMS-033”(以上为产品名);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SH200”、“DC11PA”、“ST80PA”、“L7604”、“FZ-2105”、“L-7604”、“Y-7006”、“SS-2801”(以上为产品名);Momentive PerformanceMaterials Inc.制“TSF400”(产品名)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优选表面活性剂在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中含有0.01~0.5质量%,更优选为0.01~0.3质量%。
另外,除了上述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其1)及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其2)以外,例如还可使以用日本特开2012-78528号公报的感光性组合物来作为上述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
<保护薄膜(偏振器保护薄膜)>
保护薄膜在偏振器的与导电层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任意配置,且具有保护、偏振器的功能。
作为保护薄膜,可使用公知的透明支撑体,例如,作为形成透明支撑体的材料,可使用以三乙酰纤维素为代表的纤维素酰化物树脂、环烯烃系树脂(ZE ON CORPORATION制的ZEONEX、ZEONOR、JSR CORPORATION制的ARTON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酯系树脂。
关于保护薄膜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从可将厚度设为较薄等理由考虑,优选为40μm以下,更优选为25μm以下。
<λ/4板>
λ/4板为配置在偏振器与导电性薄膜之间的任意层。配置λ/4板,由此可通过偏振器和λ/4板形成圆偏振片。圆偏振片可应用于所谓外光反射防止用途中。
λ/4板(具有λ/4功能的板)为具有将一特定波长的直线偏振光变换为圆偏振(或,将圆偏振变换为直线偏振光)的功能的板。更具体而言,规定波长λnm下的面内延迟值为表示λ/4(或,其奇数倍)的板。
关于λ/4板的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值(Re(550)),以理想值(137.5nm)为中心,可以存在25nm左右的误差,例如,优选为110~160nm,更优选为120~150nm,进一步优选为130~145nm。
偏振器和λ/4板作为圆偏振片而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使用单层结构的λ/4板时,优选由偏振器的吸收轴与λ/4板的面内慢轴所成的角度θ在45±10°的范围内。换言之,优选角度θ在35~55°的范围内。
另外,上述角度是指从偏振器表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由偏振器的吸收轴与λ/4板的面内慢轴所成的角度。
λ/4板可以为多层结构。作为多层结构的例子,例如可举出通过层叠λ/2板和λ/4板而成的宽频带λ/4板。例如,层叠偏振器和宽频带λ/4(从偏振器侧包含λ/2板和λ/4板)板的情况下,由偏振器的透射轴与λ/2板的面内慢轴所成的角度角度在15±10°的范围内,由偏振器的透射轴与λ/4板的面内慢轴所成的角度在75±10°的范围内。
若构成λ/4板的材料显示上述特性,则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包含液晶化合物的方式(例如,包含均匀取向的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或聚合物薄膜等。这些中,从容易控制上述特性的方面考虑,优选包含液晶化合物。更具体而言,优选λ/4板为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液晶化合物(棒状液晶化合物或圆盘状液晶化合物)通过聚合等而固定并形成的层,这种情况下,在形成层之后不再需要显示液晶性。
<导电性薄膜及其用途>
导电性薄膜至少包含偏振器、及配置在偏振器上,且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
关于导电性薄膜的表面电阻值,并无特别限制,从导电性更加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为10~150Ω/□,更优选为10~100Ω/□。
表面电阻值为利用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Loresta-GP(MCP-T600),通过四探针法并依据JIS K 7194进行测定的值。
上述导电性薄膜可应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可举出触摸面板等。
以下,对将导电性薄膜应用于触摸面板的情况下的优选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触摸面板及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上述导电性薄膜可较佳地使用于触摸面板(优选为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更具体而言,可作为构成触摸面板的部件来应用,导电层可较佳地应用于感知静电电容的变化的检测电极(传感器电极)或用于对检测电极施加电压的引出配线(周边配线)等。
(第1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对应用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另外,图1为便于理解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层结构而示意性表示的图,而并非正确表示各层的配置的附图。
如图1中所例示,本发明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10具有:触摸面板16,由偏振器12和第1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A构成;液晶单元22,具有一对液晶单元用基材18A、液晶单元用基材18B、及形成在一对液晶单元用基材18A、液晶单元用基材18B之间的液晶层20;及偏振器24,位于上述液晶单元22的与触摸面板16侧相反一侧。图1中所例示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10具有外嵌结构,该外嵌结构中第1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A配置在偏振器12与液晶单元用基材18B之间。并且,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可以进一步在偏振器24的与液晶单元22侧相反一侧的配置背光源(未图示)。并且,各部件之间可以配置有未图示的粘合层。而且,在偏振器12的视认侧的表面(与第1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A侧相反一侧的表面),可以根据需要而配置上述保护薄膜(例如,树脂基板、玻璃基板)。
该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若手指接近、接触到偏振器12表面(触摸面),则手指与触摸面板16中的检测电极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在此,未图示的位置检测驱动器一直检测手指与检测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该位置检测驱动器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时,将检测到静电电容的变化的位置作为输入位置而进行检测。如此,触摸面板16可检测出输入位置。
图2为表示使用于图1中所例示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触摸面板16的一例的示意俯视图。图3为沿图2的切割线A-A线的放大剖视图,且为表示第1电极排列与第2电极排列的交叉部分的图。
触摸面板16中,在偏振器12上配置有第1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A,第1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A具有第1电极30、第2电极32、第1连接部34、第2连接部36、绝缘层38、及引出配线40。
第1电极30、第2电极32及引出配线40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即,第1电极30、第2电极32及引出配线40相当于上述导电层。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方式,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为具有上述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导电层即可,第1电极30、第2电极32及引出配线40以外的第1连接部34、及第2连接部36中也可以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
另外,以下对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中所包含的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详细而言,多个(图2中为4个)第1电极30沿x方向(图2中为横向)以直线状排列,且分别与第1连接部34相连结而构成第1电极排列。而且,该第1电极排列在偏振器12上平行地排列有多个列(图2中为4列)。该第1电极排列相当于所谓的检测电极。
并且,多个(图2中为4个)第2电极32沿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图2中为纵向)以直线状排列,且分别通过第2连接部36相连结而构成第2电极排列。而且,该第2电极排列在偏振器12上平行地排列有多列(图2中为4列)。该第2电极排列相当于所谓的检测电极。
而且,上述第1电极排列与上述第2电极排列相交叉配置,以使第1连接部34与第2连接部36重叠,因此第1电极30与第2电极32以格子状配置在偏振器12上。
而且,第1连接部34与第2连接部36重叠,因此为了防止与第1连接部34正交的第2连接部36的导通并进行绝缘,在第1连接部34与第2连接部36之间插装有绝缘层38。
而且,分别与第1电极排列和第2电极排列连接的引出配线40配置在偏振器12上,该些第1电极30及第2电极32与未图示的控制电路通过引出配线40而相连接。
另外,第1电极30及第2电极32所在的区域构成可通过操作者进行输入操作的输入区域EI(可检测到物体的接触的输入区域(检测部)),位于输入区域E I的外侧的外侧区域EO中配置有引出配线40、及挠性印刷配线板。
液晶单元22至少包含一对液晶单元用基材18A、液晶单元用基材18B及液晶层20,还可以包含其他部件(例如,滤色器、TFT Backplane等)。
并且,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10可以进一步包含光源。
(第2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4对应用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4中所例示,本发明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110具有偏振器12、第2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B、粘合层42、第3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C、具有一对液晶单元用基材18A、液晶单元用基材18B及形成在一对液晶单元用基材18A、液晶单元用基材18B之间的液晶层20的液晶单元22、及偏振器24。偏振器12、第2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B、粘合层42、及第3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C构成触摸面板116。如后述,第2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B包含导电层,该导电层包含上述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即,包含偏振器12和第2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B的导电性薄膜相当于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
除了触摸面板116方面以外,图4中所示出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110具有与图1中所示出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10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以下,主要对触摸面板116进行详细说明。
图5中示出包含从视认侧(偏振器12侧)观察到的偏振器12和第2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B的层叠体X的俯视图。并且,图6中示出包含从视认侧观察到的第3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C和液晶单元22的层叠体Y的俯视图。
如图5所示,层叠体X具有偏振器12及配置在偏振器12的背面侧的第2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B,第2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B具有第1检测电极50及第1引出配线52。
第1检测电极50及第1引出配线52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即,第1检测电极50及第1引出配线52相当于上述导电层。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方式,可以仅第1检测电极50为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的上述导电层。
另外,第1检测电极50具有检测出接近输入区域EI的操作者的手指的Y方向中的输入位置的作用,并具有在与手指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的功能。第1检测电极50为向Y方向延伸,且在与Y方向正交的X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而排列的电极。
并且,第1引出配线52配置在外侧区域EO的偏振器12上,并其一端与相对应的第1检测电极50电连接,其另一端与未图示的挠性印刷配线板电连接。
如图6所示,层叠体Y具有液晶单元22和配置在液晶单元22的表面侧的第3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C,第3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C具有第2检测电极54及第2引出配线56。
第2检测电极54及第2引出配线56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
第2检测电极54具有检测出接近输入区域EI的操作者的手指的X方向中的输入位置的作用,并具有在与手指之间产生静电电容的功能。第2检测电极54为向X方向延伸,且沿Y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而排列的电极。
第2引出配线56配置在外侧区域EO的液晶单元22上,其一端与相对应的第2检测电极54电连接,其另一端与未图示的挠性印刷配线板电连接。
如图5及图6所示,从视认侧观察时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110以与第1检测电极50及第2检测电极54彼此正交的方式配置。
第1电极50及第2电极54所在的区域构成可通过操作者进行输入操作的输入区域EI(可检测到物体的接触的输入区域(检测部)),位于输入区域EI的外层的外侧区域EO中配置有第1引出配线52及第2引出配线56。
另外,粘合层42为连接各部件之间的层,可使用公知的粘合层。
(第3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7对应用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210具有偏振器12、第2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B、一对液晶单元用基材18A、液晶单元用基材18B、形成在一对液晶单元用基材18A、液晶单元用基材18B之间的液晶层20和第3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C、及偏振器24。偏振器12、第2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B、及第3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C构成触摸面板。
除了各层的配置不同方面以外,图7中所示出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210具有与图4中所示出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110相同的结构,因此对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210中,与图4所示的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110相同地,第2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B中的第1检测电极50与第3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C中的第2检测电极54以彼此正交的方式配置。
(针对其他用途的应用)
如上述,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可以包含λ/4板。该情况下,所得到的导电性薄膜还作为所谓圆偏振片而发挥作用,例如通过配置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上而成为触摸面板的构成要件,并且还作为防止外光反射的圆偏振片而发挥作用。
作为具体方式,可举出如图8所示具有偏振器12、λ/4板60、第1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A、及有机EL显示装置70的带触摸面板的有机EL显示装置80。偏振器12、λ/4板60及第1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A构成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偏振器12的透射轴与λ/4板60的面内慢轴所成的角度为45°。
并且,作为其他具体方式,可举出如图9所示具有偏振器12、λ/4板60、第2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B、粘合层42、第3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C、及有机EL显示装置70的带触摸面板的有机EL显示装置180。偏振器12的透射轴与λ/4板60的面内慢轴所成的角度为45°。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实施例1>
(带保护薄膜的偏振器的制作)
将市售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FUJITAC TJ25UL、Fujifilm Corporation.制)在保持55℃的1.5mol/L的NaOH水溶液(皂化液)中浸渍两分钟之后对薄膜进行水洗。然后,在25℃的0.05mol/L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渍30秒钟之后,进一步经30秒钟在流水中进行冲洗,由此薄膜成为中性状态。而且,反复进行3次基于气刀的沥干,并沥干之后在70℃的干燥区滞留15秒钟来进行干燥,从而得到已进行皂化处理的薄膜。
使用聚乙烯醇系粘结剂将已进行皂化处理的薄膜贴合于膜厚8μm的偏振器(含聚乙烯醇系树脂(PVA)的偏振器)的一面,于70℃下干燥10分钟以上来制作了带保护薄膜的偏振器。在此,偏振器的透射轴以与薄膜的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
(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CBFFCNT)的合成)
作为催化剂粒子源而使用二茂铁,且作为试剂(一种或多种)而使用水蒸气和/或二氧化碳,从而以来自作为碳源的一氧化碳合成CBFFCNT。以下,对该条件进行详细说明。
碳源:CO。催化剂粒子源:二茂铁(反应器内的蒸汽分压为0.7Pa)。使用炉温:800℃、1000℃、及1150℃。使用流量:300ccm的CO内部流(包含二茂铁蒸汽)及100ccm的CO外部流。试剂:水蒸气(150ppm及270ppm)和/或二氧化碳(1500~12000ppm)。
该合成以日本特表2009-515804的图3(a)所示的方式实施。该实施方式中,催化剂粒子在原位通过二茂铁蒸汽分解而生长。使室温下的CO从储气瓶(2)(以300ccm的流量)通过装满二茂铁粉末的滤筒(4),由此使前体蒸发。之后,使包含二茂铁蒸汽的流体通过水冷探测器(5)而导入陶瓷管反应器的高温区域,并与以100ccm流量添加的CO流体(1)进行混合。
接着,将氧化蚀刻剂(例如,水和/或二氧化碳)与碳源一起导入。而且,将反应器内的二茂铁的蒸汽分压保持在0.7Pa。之后,将反应器壁面的设定温度从800℃改变为1150℃。
通过银圆板状过滤器或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的栅格的任意一个来在反应器的下游回收气溶胶生成物。这些气溶胶生成物中,确认到有碳纳米管与富勒烯共价键合而成的CBFFCNT。
使用直径2.45cm的硝化纤维素过滤器对所得到的气溶胶进行过滤,由此在过滤器上制作了包含CBFFCNT的导电层。另外,进行过滤时的过滤器表面的温度为45℃。
接着,将配置在过滤器上的导电层转印于带保护薄膜的偏振器的偏振器表面上,从而将导电层(厚度:10μm)配置在偏振器上。
接着,在所得到的导电层上,通过以下所记载的方法制作硬涂层(厚度:6μm),从而得到了导电性薄膜。
(硬涂层制作步骤)
将IRGACURE184(光聚合引发剂、BASF JAPAN LTD.制)4质量份添加于甲基乙基酮(MEK)/甲基异丁基酮(MIBK)的混合溶剂中来进行搅拌并使其溶解,从而制备了最终固体成分为40质量%的溶液。作为树脂成分,以固体成分比成为25质量份:25质量份:40质量份:10质量份的方式向该溶液添加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U-4HA(4官能氨基甲酸酯低聚物、重均分子量600、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U-15HA(15官能氨基甲酸酯低聚物、重均分子量2300、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及聚合物(7975-D41、丙烯酸双键当量250、重均分子量15000、Hitachi Chemical Co.,Ltd.制)并进行搅拌。向该溶液添加以固体成分比为0.2质量份的流平剂(产品名:MEGAFAC F-477、DIC CORPORATION制)并进行搅拌,从而制备了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
将该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通过狭缝反向涂布而涂布于导电层上,由此形成了涂膜。将所得到的涂膜于70℃下干燥一分钟之后,以紫外线照射量150mJ/cm2照射紫外线来使涂膜固化,从而形成了厚度6μm的硬涂层。
<实施例2~实施例14>
对在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带保护薄膜的偏振器的种类进行变更,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得到了导电性薄膜。
另外,实施例2~实施例10中,对保护薄膜的种类及偏振器的厚度进行变更,并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导电性薄膜。
并且,实施例11~实施例12中,替代带保护薄膜的偏器分别使用作为后段中详细说明的含涂布型PVA偏振器的层叠体的包含丙烯酸薄膜和偏振器(厚度:5μm)的层叠体Z、及包含丙烯酸薄膜和偏振器(厚度:3μm)的层叠体W,除此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导电性薄膜。
而且,实施例13~实施例14中,替代带保护薄膜的偏振器而分别使用作为后段中详细说明的含涂布型PVA偏振器的层叠体的包含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和偏振器(厚度:5μm)的层叠体V、及包含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和偏振器(厚度:3μm)的层叠体P,除此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导电性薄膜。
(含涂布型PVA偏振器的层叠体的制作)
日本专利第4691205号的实施例5(0161段)中,替代三乙酰纤维素(TAC)薄膜而使用丙烯酸薄膜(TECNOLOY S001G,Sumitomo Chemical Co.,Ltd.制),除此以外,按照相同的步骤制作了丙烯酸薄膜与偏振器(厚度:5μm)的层叠体(层叠体Z)。并且,将上述偏振器的厚度从5μm变更为3μm,并按照相同的步骤制作了丙烯酸薄膜与偏振器(厚度:3μm)的层叠体(层叠体W)。
并且,替代上述丙烯酸薄膜使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TJ25UL、Fujifilm Corporation.制)来制作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与偏振器(厚度:5μm)的层叠体(层叠体V)。而且,将上述偏振器的厚度从5μm变更为3μm,并按照相同的步骤制作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与偏振器(厚度:3μm)的层叠体(层叠体P)。
利用上述中所得到的各实施例的导电性薄膜,实施了以下评价。另外,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总结并示于表1。
另外,关于比较例1及比较例2,准备上述层叠体Z及层叠体W来实施了后述耐湿热性试验。
<耐湿热性试验>
从所制作的导电性薄膜切取50mm×50mm的样品,并使用粘合剂将导电性薄膜中的硬涂层(在比较例1及比较例2中为偏振器)贴合于玻璃板。反复进行了200次将所制作的样品于-30℃下处理30分钟之后,以5℃/分的速度升温至70℃,接着于70℃下处理30分钟,并且以-5℃/分钟的速度降温至-30℃的一系列操作。一系列操作结束之后,通过肉眼观察导电性薄膜,将偏振器中无破裂的情况设为“A”,并将偏振器中有破裂的情况设为“B”。
<透射率、偏振度测定>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JASCO Corporation.制V7100)对所制作的导电性薄膜的单体透射率T(%)、平行透射率Tp(%)、正交透射率Tc(%)进行了测定。该些的T、Tp、Tc为依据JIS Z 8701的2度视场(C光源)进行测定并进行可见度校正的Y值。
接着,使用上述透射率,并根据下式求出偏振度P。
偏振度P(%)={(Tp-Tc)/(Tp+Tc)}1/2×100
另外,后段的表1中的“透射率(%)”相当于上述“单体透射率(%)”。并且,上述平行透射率为准备两个导电性薄膜,并以导电性薄膜中的偏振器的透射轴成平行的方式对两个导电性薄膜进行层叠而得到的样品的透射率。而且,上述正交透射率为准备两个导电性薄膜,并以导电性薄膜中的偏振器的透射轴成正交的方式对两个导电性薄膜进行层叠而得到的样品的透射率。
<表面电阻值测定>
从所制作的导电性薄膜切取80mm×50mm的样品,利用Mitsubishi Chemica lCorporation Loresta-GP(MCP-T600),通过四探针法并依据JIS K 7194测定了表面电阻值。
表1中,“PVA”是指聚乙烯醇系树脂。
表1中“HC层”是指硬涂层。
以下示出以表1中的“保护薄膜”栏中所记载的个记号表示的支撑体的种类。
·TJ25:纤维素酰化物薄膜(FUJITAC TJ25UL、Fujifilm Corporation制)
·样品A:参照下述内容
·TG40:纤维素酰化物薄膜(FUJITAC TG40UL、Fujifilm Corporation制)
·ZRD40:纤维素酰化物薄膜(FUJITAC ZRD40、Fujifilm Corporation制)
·环烯烃:环烯烃薄膜(ZF14、ZEON CORPORATION制)
·丙烯酸:丙烯酸薄膜(TECNOLOY S001G、Sumitomo Chemical Co.,Ltd.制)
(样品A的制作)
(芯层纤维素酰化物浓液的制作)
将下述组合物投入搅拌罐来进行搅拌,并溶解各成分来调制了乙酸纤维素溶液。
(酯系低聚物A)
芳香族二羧酸(己二酸:邻苯二甲酸比率3:7)与二醇(乙二醇)的共聚物(末端为乙酰基)。分子量1000。
(添加剂B)
[化学式14]
(紫外线吸收剂C)
[化学式15]
(外层纤维素酰化物浓液的制作)
向90质量份的上述芯层纤维素酰化物浓液添加10质量份的下述成分的消光剂溶液来调制了外层乙酸纤维素溶液。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制作)
芯层纤维素酰化物浓液与其两侧的外层纤维素酰化物浓液、即将3层同时从流延口流延于20℃的滚筒上。溶剂含率为大致20质量%的状态下进行剥离,利用拉幅机夹具固定薄膜的宽度方向两端,残余溶剂为3~15%的状态下,沿横向拉伸1.1倍的同时进行干燥。之后,通过在热处理装置的辊之间进行传送来使其进一步干燥,从而制作了厚度40μm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样品A)。
[表1]
如表1所示,本发明的导电性薄膜中,在湿热耐久试验中偏振器的破裂得到抑制,并且未产生偏振器的性能劣化。
另一方面,未配置导电层的比较例1及比较例2中,确认到在湿热耐久试验中产生了偏振器的破裂。
另外,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14中,使用包含硬涂层的导电性薄膜来进行了各种评价,但在无硬涂层的导电性薄膜中,在湿热耐久试验中偏振器的破裂也得到抑制,并且也未产生偏振器的性能劣化。
<实施例15:触摸面板的制作>
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将导电层配置在带保护薄膜的偏振器上。之后,按照后述步骤,仅留下如图5所示的位于第1检测电极及第1引出配线的一部分导电层,并通过蚀刻去除了其他导电层。之后,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将硬涂层分别配置于图案状导电层上来得到了导电性薄膜。另外,第1检测电极的长度为170mm,且其数量为32个。
接着,参照实施例1的步骤,准备如图6所示在第2检测电极及第2引出配线的位置具有包含CBFFCNT的导电层的第3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C。另外,第3触摸面板用导电层中所包含的第2检测电极的长度为300mm,且其数量为56个。
接着,使用所得到的导电性薄膜及液晶单元,并按照如图4所示的层叠顺序对各种部件进行贴合来得到了如图4所示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导电层的蚀刻方法)
在配置于偏振器上的导电层,通过利用紫外线激光的激光蚀刻法(例如,参照WO2013/176155)来形成了所希望的图案。
另外,上述中,将导电层配置于偏振器上来实施蚀刻处理之后,将硬涂层配置在图案状导电层上,除此以外,还在将导电层及硬涂层配置在偏振器上之后,通过上述蚀刻方法制作规定图案状的导电层,并按照上述步骤制作了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并且,在偏振器的一个表面上配置导电层来改变上述导电层的蚀刻图案,变更为图2中所示出的表示第1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A的图案来制作规定的导电层,并通过如图1所示的层叠步骤,贴合各种部件来得到了图1中所示出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而且,通过变更导电层的位置来得到了图7中所示出的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另外,上述中使用了在实施例1所使用的带保护薄膜的偏振器,但即使使用实施例2~实施例12中所使用的带保护薄膜的偏振器,也与上述同样地得到了各种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在实施例1中制作时,将λ/4板配置在偏振器与导电层之间,由此制作了包含λ/4板的导电性薄膜。另外,此时,将导电层调整为图2中所示出的表示第1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A的图案。
如图8所示,将所得到的包含λ/4板的导电性薄膜配置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上。
另外,λ/4板的制作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
(碱皂化处理)
使纤维素酰化物薄膜(TG40UL、Fujifilm Corporation.制)通过温度60℃的感应加热辊,并将薄膜表面温度升温至40℃之后,使用棒涂布机以涂布量14ml/m2将下述所示的成分的碱溶液涂布于薄膜的传送带面,并利用加热至110℃的蒸汽式远红外加热器(NORITAKE CO.,LIMITED制)传送10秒钟。其次,同样地使用的棒涂布机以3ml/m2涂布纯水。接着,反复进行3次基于喷注式涂布机的水洗和基于气刀的沥干之后,向70℃的干燥区传送10秒钟并进行干燥,从而制作了已进行碱皂化处理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
丙烯酸溶液成分
(取向膜的形成)
通过#14线棒将包含下述成分的取向膜涂布液(A)连续涂布于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已进行碱皂化处理的面。在60℃的温风中干燥60秒钟,进一步在100℃的温风中干燥120秒钟。所使用的改性聚乙烯醇的皂化度为96.8%。
取向膜涂布液(A)的成分
[改性聚乙烯醇-1]
[化学式16]
(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形成)
对上述所制作的取向膜连续实施摩擦处理。此时,细长形状的薄膜的长边方向与传送方向平行,将薄膜长边方向与摩擦辊的旋转轴所成的角度设为75°(顺时针)(将薄膜长边方向设为90°时,摩擦辊的旋转轴为15°)。
通过#5.0线棒将包含下述成分的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涂布液(A)连续涂布于上述所制作的取向膜上,并通过下述条件进行处理来制作了包含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H)的相位差板(F1)。另外,将薄膜的传送速度(V)设为26m/min。为了涂布液的溶剂的干燥及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熟化,在130℃的温风中加热90秒钟,接着在100℃的温风中加热60秒钟,并在80℃下进行UV照射,从而固定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H)的厚度为2.0μm。确认到DLC化合物(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圆盘面相对薄膜面的平均倾斜角为90°,且DLC化合物相对薄膜面,垂直取向。并且,在与摩擦辊的旋转轴平行,且将薄膜长边方向设为90°(将薄膜宽度方向设为0°)时,慢轴的角度为15°。
光学各向异性层涂布液(A)的成分
盘状液晶-1
[化学式17]
盘状液晶-2
[化学式18]
取向膜界面取向剂-1
[化学式19]
取向膜界面取向剂-2
[化学式20]
含氟化合物(FP-1)
[化学式21]
相位差板(F2)的制作
(剥离性支撑体的制作)
并不对上述纤维素酰化物薄膜进行碱皂化处理,且如以下实施取向膜的制作,除此以外,根据与制造取向膜时相同的步骤制造了剥离性支撑体。
(取向膜的形成)
通过#14线棒将下述成分的取向膜涂布液(B)连续涂布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在60℃的温风中干燥60秒钟,进一步在100℃的温风中干燥120秒钟。
取向膜涂布液(B)的成分
[改性聚乙烯醇-2]
[化学式22]
(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Q)的形成)
对上述所制作的取向膜连续实施摩擦处理。此时,细长形状的薄膜的长边方向与传送方向平行,且将薄膜长边方向与摩擦辊的旋转轴所成的角度设为75°(顺时针)(若将薄膜长边方向设为90°,则摩擦辊的旋转轴为15°)。
通过#2.2线棒将包含下述成分的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涂布液(B)涂布于上述所制作的取向膜上,并通过下述条件进行处理来制作了包含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Q)的相位差板(F2)。将薄膜的传送速度(V)设为26m/min。为了涂布液的溶剂的干燥及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熟化,在60℃的温风下加热60秒钟,并在60℃下进行UV照射,从而固定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Q)的厚度为0.8μm。确认到与棒状液晶化合物的长轴相对薄膜面的平均倾斜角为0°,且液晶化合物相对薄膜面沿水平方向取向。并且,在与摩擦辊的旋转轴正交,且将薄膜长边方向设为90°(将薄膜宽度方向设为0°)时,慢轴的角度为105°。
光学各向异性层涂布液(B)的成分
[棒状液晶化合物-1]
[化学式23]
[棒状液晶化合物-2]
[化学式24]
[含氟化合物(FP-2)]
[化学式25]
(λ/4板的制作)
利用粘结剂连续贴合上述相位差板(F1)的涂设有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H)的面和上述相位差板(F2)的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Q)的面,同时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T1)与取向膜之间剥离上述剥离性支撑体。如此制作了细长形状的圆偏振片(P2)。另外,导电性薄膜中的偏振器的吸收轴与偏振片的长边方向一致,偏振器的吸收轴与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Q)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15°。
另外,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H)的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为275nm,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Q)的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为137.5nm。并且,导电性薄膜中,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H)配置在偏振器侧。
符号说明
10、110、210-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12、24-偏振器,14A-第1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B-第2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4C-第3触摸面板用导电层,16、116-触摸面板,18A、18B-液晶单元用基材,20-液晶层,22-液晶单元,30-第1电极,32-第2电极,34-第1连接部,36-第2连接部,38-绝缘层,40-引出配线,42-粘合层,50-第1检测电极,52-第1引出配线,54-第2检测电极,56-第2引出配线,60-λ/4板,70-有机EL显示装置,80、180-带触摸面板的有机EL显示装置。

Claims (8)

1.一种导电性薄膜,其具备:
偏振器、及
导电层,其配置在所述偏振器上,且包含富勒烯官能化碳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进一步具备配置在所述导电层上的硬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所述导电性薄膜的表面电阻值为10~150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所述偏振器的厚度为5~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进一步在所述偏振器与所述导电层之间具有λ/4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进一步在所述偏振器的与所述导电层侧相反一侧的表面上具有保护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薄膜,其中,所述导电性薄膜被用于触摸面板。
8.一种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性薄膜。
CN201580038567.0A 2014-07-17 2015-07-08 导电性薄膜、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65373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7205 2014-07-17
JP2014147205A JP6250490B2 (ja) 2014-07-17 2014-07-17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PCT/JP2015/069647 WO2016009915A1 (ja) 2014-07-17 2015-07-08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7309A true CN106537309A (zh) 2017-03-22

Family

ID=55078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8567.0A Pending CN106537309A (zh) 2014-07-17 2015-07-08 导电性薄膜、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68289B2 (zh)
JP (1) JP6250490B2 (zh)
CN (1) CN106537309A (zh)
WO (1) WO20160099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6586A (zh) * 2017-08-18 2019-03-01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及其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33428B2 (en) * 2015-05-29 2018-11-2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flexible substrate having a bending part and a conductive pattern at least partially disposed on the bending part
CN108279456B (zh) 2017-01-05 2024-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偏振片、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JP6733693B2 (ja) * 2018-03-19 2020-08-05 Smk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6890161B2 (ja) * 2018-10-15 2021-06-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047A (zh) * 2003-01-17 2004-08-04 ����Sdi��ʽ���� 阳极基板包括由碳基材料制成的导电层的平板显示设备
TW200428268A (en) * 2002-07-15 2004-1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ternal touch panel,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595249A (zh) * 2000-06-19 2005-03-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使用该偏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JP2008009750A (ja) * 2006-06-29 2008-01-17 Casio Comput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液晶表示素子
CN101236897A (zh) * 2007-02-02 2008-08-0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1391498A (zh) * 2007-09-19 2009-03-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气体阻隔性薄膜及采用了该薄膜的有机器件
CN101408685A (zh) * 2007-10-10 2009-04-15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触控式液晶显示器
CN101430472A (zh) * 2007-11-09 2009-05-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装置、开关元件的制造方法、光电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1669177A (zh) * 2007-04-27 2010-03-10 株式会社可乐丽 透明导电膜及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
CN101842317A (zh) * 2007-10-30 2010-09-22 卡纳图有限公司 沉积物和包含该沉积物的电子器件
US20110291963A1 (en) * 2010-05-27 2011-12-01 Yoon-Hwan Wo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embedded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2281885U (zh) * 2011-10-26 2012-06-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电场式液晶显示面板和偏光片
CN102714074A (zh) * 2009-12-24 2012-10-03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静电容量式触摸传感器、电子设备和透明导电膜层压体的制造方法
CN102754235A (zh) * 2009-12-03 2012-10-24 诺基亚公司 包括被共价键合到纳米管的感光地功能化富勒烯的装置、方法和器件
CN102880334A (zh) * 2011-07-15 2013-01-1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触控面板一体型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93369A (zh) * 2010-03-05 2013-01-23 卡纳图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保形元件的方法、保形元件及其用途
CN103236443A (zh) * 2013-05-14 2013-08-07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93584A (zh) * 2013-05-15 2013-09-11 北京安通立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偏光板、液晶面板及偏光板制作方法
CN103576230A (zh) * 2012-07-23 2014-02-12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偏光片
CN103733169A (zh) * 2011-06-20 2014-04-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CN203658700U (zh) * 2013-12-04 2014-06-18 常州碳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全贴合触摸液晶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0195B (fi) * 2005-11-16 2009-07-31 Canatu Oy Hiilinanoputket, jotka on funktionalisoitu kovalenttisesti sidotuilla fullereeneilla,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niiden tuottamiseksi ja niiden komposiitit
FI121156B (fi) * 2008-06-27 2010-07-30 Canatu Oy Hiilinanonuppumolekyylin käyttö sähkömagneettisen säteilyn kanssa vuorovaikuttamiseksi laitteessa
JP4691205B1 (ja) 2010-09-03 2011-06-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薄型高機能偏光膜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249A (zh) * 2000-06-19 2005-03-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使用该偏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TW200428268A (en) * 2002-07-15 2004-1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nternal touch panel,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518047A (zh) * 2003-01-17 2004-08-04 ����Sdi��ʽ���� 阳极基板包括由碳基材料制成的导电层的平板显示设备
JP2008009750A (ja) * 2006-06-29 2008-01-17 Casio Comput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液晶表示素子
CN101236897A (zh) * 2007-02-02 2008-08-0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1669177A (zh) * 2007-04-27 2010-03-10 株式会社可乐丽 透明导电膜及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
CN101391498A (zh) * 2007-09-19 2009-03-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气体阻隔性薄膜及采用了该薄膜的有机器件
CN101408685A (zh) * 2007-10-10 2009-04-15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与触控式液晶显示器
CN101842317A (zh) * 2007-10-30 2010-09-22 卡纳图有限公司 沉积物和包含该沉积物的电子器件
CN101430472A (zh) * 2007-11-09 2009-05-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装置、开关元件的制造方法、光电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2754235A (zh) * 2009-12-03 2012-10-24 诺基亚公司 包括被共价键合到纳米管的感光地功能化富勒烯的装置、方法和器件
CN102714074A (zh) * 2009-12-24 2012-10-03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静电容量式触摸传感器、电子设备和透明导电膜层压体的制造方法
CN102893369A (zh) * 2010-03-05 2013-01-23 卡纳图有限公司 用于生产保形元件的方法、保形元件及其用途
US20110291963A1 (en) * 2010-05-27 2011-12-01 Yoon-Hwan Wo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with embedded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733169A (zh) * 2011-06-20 2014-04-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CN102880334A (zh) * 2011-07-15 2013-01-16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触控面板一体型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81885U (zh) * 2011-10-26 2012-06-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电场式液晶显示面板和偏光片
CN103576230A (zh) * 2012-07-23 2014-02-12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偏光片
CN103236443A (zh) * 2013-05-14 2013-08-07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93584A (zh) * 2013-05-15 2013-09-11 北京安通立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偏光板、液晶面板及偏光板制作方法
CN203658700U (zh) * 2013-12-04 2014-06-18 常州碳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全贴合触摸液晶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6586A (zh) * 2017-08-18 2019-03-01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31804A1 (en) 2017-05-11
JP6250490B2 (ja) 2017-12-20
JP2016024915A (ja) 2016-02-08
WO2016009915A1 (ja) 2016-01-21
US10268289B2 (en)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7310B (zh) 导电性薄膜、偏振片及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6537309A (zh) 导电性薄膜、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4395867B (zh) 透明层叠体、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2574388B (zh) 导电层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Li et al. Nanosphere lithography at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a general approach toward free-standing high-quality nanonets
US9315679B2 (e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CN104335078B (zh) 纳米结构化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27790B (zh) 触摸屏及触摸屏的制造方法
KR20110052656A (ko) 광학 필름, 반사 방지 필름,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582829B (zh) 防眩膜、其制造方法、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触摸面板用部件
CN104700927A (zh) 透明导体、制备其的方法以及包括其的光学显示器
JP5598308B2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2133079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Zhong et al. Hollow spheres: crucial building blocks for novel nanostructures and nanophotonics
CN106796317B (zh) 光学相位差构件、具备光学相位差构件的复合光学构件、及光学相位差构件的制造方法
JPWO2010016369A1 (ja) 光学フィルム、該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4508608A (zh) 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及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Wang et al. Self‐Assembled Colloidal Nanopatterns toward Unnatural Optical Meta‐Materials
Wang et al. Low-cost, robust pressure-responsive smart windows with dynamic switchable transmittance
Tsai et al. Growing invisible silica nanowires on fused silica plates provides highly transparent and superwetting substrates
Cho et al. Mechanoresponsive scatterers for high-contrast optical modulation
Khan et al. Spectral-selective plasmonic polymer nanocomposites across the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Li et al. Silica single-layer inverse opal films: large-area crack-free fabricat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transmittance in the visible region
CN106873053A (zh) 防眩性薄膜的制造方法、防眩性薄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Jiang et al. Colloidal self-assembly based ultrathin metasurface for perfect absorption across the entire visible spectr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