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6271B - 车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6271B
CN106536271B CN201580040155.0A CN201580040155A CN106536271B CN 106536271 B CN106536271 B CN 106536271B CN 201580040155 A CN201580040155 A CN 201580040155A CN 106536271 B CN106536271 B CN 106536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stick
side cover
auto use
use chair
position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01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36271A (zh
Inventor
伊泽启史
竹内亮
栗原彬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36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6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36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6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60Removable protective coverings
    • B60N2/6009Removable protective coverings covering more than only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0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61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0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61Rods
    • B60N2/1615Parallelogram-lik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5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7Ratchet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and provided with brak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备使座椅主体升降操作的高度装置,并能抑制高度装置错位的车用座椅。车用座椅(S)具备构成就座部骨架的衬垫框架(2a)、使衬垫框架(2a)升降操作的高度装置(10)和侧罩(40),该侧罩(40)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覆盖衬垫框架(2a)以及高度装置(10)。操作杆(30)和制动单元(20)作为高度装置(10)的构成要素,被配置在相互分离的位置。操作杆(30),在与定位部件(50)相卡合的状态被定位,该定位部件(50)被容纳在侧罩(40)的外侧面。

Description

车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高度装置的车用座椅,该高度装置相对于车身地板可升降地连结座椅主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备高度装置的车用座椅已广为人知,该高度装置相对于车身地板可升降地连结构成座椅主体就座部的座椅衬垫。
高度装置一般安装于座椅衬垫和车身地板之间,具备位于座椅前方侧的一对前连杆和位于座椅后方侧的一对后连杆,后连杆为驱动连杆,为可调整座椅主体高度的构成。
并且,驱动连杆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安装有操作高度装置驱动的操作杆,驱动连杆和操作杆之间,设置有限制高度装置驱动的制动单元(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用座椅,主要具备座椅衬垫、相当于高度装置的升降装置、从座椅宽度方向外侧覆盖座椅衬垫及升降装置的树脂制装饰件。
并且,升降装置的操作杆和制动单元,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分离的位置,从操作杆向制动单元的动力传递机构以平行四节连杆机构构成。
根据上述构成,提高乘客对操作杆的操作性的同时,由于操作杆的配置自由度有所增加,所以操作杆和高度装置的共用变得容易。
专利文献1:特开2009-125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具备高度装置的车用座椅中,组装高度装置时,由于各构成配件的尺寸公差、组装公差、以及焊接公差等影响,组装成的高度装置可能会产生错位。并且随着操作杆的错位,可能会影响座椅的外观。
尤其是,在专利文献1这样的车用座椅中,操作杆和制动单元配置在分离的位置,所以操作杆的操作性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平行四节连杆机构等的构成配件会增多,高度装置容易产生错位。
因此,期待一种组装高度装置时高度装置的定位容易且能抑制错位的技术。
另外,在具备高度装置的车用座椅中,为了从座椅宽度方向外侧保护座椅衬垫及高度装置,一般树脂制侧罩安装在座椅衬垫的外侧面。
侧罩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由长条部件构成,为了稳定安装需要多个安装用部件。
尤其,在专利文献1这样的车用座椅中,操作杆和制动单元配置在分离的位置,侧罩覆盖这些高度装置的构成部件,侧罩的形状变得复杂,因此进一步需要多个安装用部件。
因此,期待一种技术,既能稳定安装从外侧保护座椅主体及高度装置的侧罩,又能抑制配件数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该车用座椅具备用于使座椅主体升降操作的高度装置,且该高度装置容易定位,并能抑制高度装置的错位。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该车用座椅确保了包含高度装置的操作杆在内的座椅整体的美观性。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该车用座椅在操作杆和制动单元配置在分离位置的高度装置的构造中,抑制高度装置的错位,同时确保了座椅整体的美观性。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既能稳定安装从外侧保护座椅主体及高度装置的侧罩,又能抑制构成配件的数量。
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的车用座椅,具备衬垫框架和高度装置,该衬垫框架构成就座部骨架,该高度装置相对于车身地板侧可升降地连结该衬垫框架;所述高度装置,通过支持轴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衬垫框架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面,且具备使所述衬垫框架升降操作的操作杆;在比所述衬垫框架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操作杆的定位部。
如上所述,高度装置的操作杆被定位在定位部,该定位部设置在比衬垫框架更靠外侧,因此能实现一种车用座椅,在组装高度装置时可抑制操作杆的错位。
并且,向座椅主体外侧露出的操作杆被定位在该定位部,因此能确保包含操作杆在内的座椅整体的美观性。
此时,优选的是,具备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覆盖所述衬垫框架以及所述高度装置的侧罩;所述操作杆,以比所述侧罩更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侧罩。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侧罩的外侧面。
如上所述,利用侧罩,高度装置的操作杆被定位于设置在侧罩外侧面的定位部,因此能抑制操作杆的错位。
此时,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是与所述侧罩分开设置,且为以被该侧罩支持的状态安装的定位部件;所述操作杆,以在设置于该操作杆内侧面的卡合部和设置于所述定位部件的被卡合部相卡合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定位部件转动的方式配置。
如上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侧罩分开设置,因此能自由决定定位部件的形状和配置。
并且,操作杆,以在与定位部件卡合的状态下,相对于该定位部件转动的方式配置,因此能进一步抑制操作杆的错位。
此时,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件,容纳于设置在所述侧罩外侧面的容纳凹部。
根据上述构成,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能实现车用座椅的小型化。另外,定位部件被侧罩稳定支持。
此时,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所述侧罩和所述操作杆之间,且与该操作杆同轴地安装。
根据上述构成,能进一步抑制操作杆的错位,并能确保操作杆的美观性。
此时,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件,由可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构成。
如上所述,定位部件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因此操作杆在与定位部件卡合的状态下转动时,对定位部件的滑动性变得优良。
此时,优选的是,所述卡合部,是从所述操作杆的内侧面向所述定位部件侧突出的卡合突起;所述被卡合部,贯通所述定位部件的侧面而形成,为沿着以所述支持轴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延伸的卡合孔;所述卡合突起,以与所述操作杆的旋转操作相对应而在所述卡合孔的内部移动的方式配置。
根据上述构成,在被定位部件保持的状态下,操作杆能更良好地以支持轴为中心进行转动操作。
此时,优选的是,在所述卡合孔上形成有阶梯部,该阶梯部以在以所述支持轴为中心的径向上比所述卡合突起更窄幅的方式形成;该阶梯部,设置于所述卡合孔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周边;所述卡合突起,以与所述操作杆的旋转操作相对应,以所述支持轴为中心在转动范围转动的方式设置,并以位于所述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时,与所述阶梯部抵接的方式配置。
根据上述构成,操作杆位于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时,操作杆的卡合突起为与位于定位部件卡合孔处的阶梯部相抵接的状态,因此操作杆在作为基准位置的中间位置被稳定地支持。
并且,一般座椅主体,使高度装置的操作杆移动到转动范围的上端位置时上升操作,使其移动到转动范围的下端位置时下降操作。因此,使操作杆从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移动时,由于卡合突起与卡合孔的阶梯部抵接,所以产生咔哒触感,增强乘客的操作感觉。
此外,在定位部件的卡合孔部,中央部周边与端部周边相比容易挠曲,因此若在中央部周边设置阶梯部,则可增强操作杆的操作感觉。
此时,优选的是,所述阶梯部,是具备在所述延伸方向上配置于不同位置的第1阶梯部和第2阶梯部;所述卡合突起,是位于所述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时,在所述延伸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1阶梯部和第2阶梯部之间。
根据上述构成,操作杆位于中间位置时,操作杆的卡合突起为被夹在处于卡合孔的第1阶梯部和第2阶梯部之间的状态,因此操作杆在中间位置上被更加稳定地支持。
并且,由于使操作杆从中间位置移动时,卡合突起与卡合孔的第1阶梯部或第2阶梯部抵接,因此进一步产生咔哒触感,进一步增强乘客的操作感觉。
此时,优选的是,所述支持轴为连杆支持轴;所述高度装置具备制动单元,该制动单元通过制动转动轴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衬垫框架的侧面,且对所述衬垫框架的升降操作施加阻力;所述连杆支持轴与所述制动转动轴,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制动单元,以相互对应操作的方式连结。
根据上述构成,在操作杆和制动单元配置在分离位置的高度装置的构造中,能抑制操作杆的错位,同时能确保座椅整体的美观性。
此时,优选的是,在所述操作杆上,所述卡合突起和与所述制动单元以对应操作的方式而连结的部分,隔着所述连杆支持轴,被配置在相反侧。
根据上述构成,在操作杆的周边部分上,能抑制车用座椅构成配件彼此之间的干涉。
此时,优选的是,所述操作杆,位于以所述支持轴为中心的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时,配置于相对于所述侧罩的上面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或下方位置。
根据上述构成,操作杆位于作为基准位置的中间位置时,不会比侧罩更向上方突出,因此能确保包含操作杆在内的座椅整体的美观性。
此时,优选的是,具备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覆盖所述衬垫框架及所述高度装置的侧罩;所述支持轴,以从所述衬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侧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且为贯通设置于所述侧罩侧面的轴孔的状态,并以支持所述侧罩的方式配置。
如上所述,利用支持高度装置操作杆的支持轴,该支持轴支持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覆盖衬垫框架的侧罩,因此能实现一种车用座椅,既能稳定安装侧罩,又能抑制安装用配件的数量。
另外,由于向座椅主体外侧露出的侧罩被支持轴支持,所以能抑制侧罩的晃动和错位等,并能确保包含侧罩在内的座椅整体的美观性。
此时,优选的是,在所述侧罩上形成了所述轴孔的周边部分,为向座椅宽度方向凹陷的凹部。
根据上述构成,在侧罩上刚性增强的凹部部分被支持轴支持,因此能更加稳定地安装侧罩。
根据本发明,高度装置的操作杆被定位在比衬垫框架更靠外侧的定位部,因此能实现一种可抑制操作杆错位的车用座椅。
并且,由于向座椅主体外侧露出的操作杆被定位在该定位部,所以能确保包含操作杆在内的座椅整体的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利用侧罩,高度装置的操作杆被定位于位于侧罩外侧面的定位部,因此能抑制操作杆的错位。
根据本发明,定位部件被分开设置,因此能自由决定定位部件的形状和配置等。另外,能抑制操作杆的错位。
根据本发明,操作杆在与定位部件卡合的状态下转动时,对定位部件的滑动性变得良好。
根据本发明,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能实现车用座椅的小型化。另外,定位部件被侧罩稳定地支持。
根据本发明,在被定位部件保持的状态下,操作杆能以连杆支持轴为中心更加良好地进行转动操作。
根据本发明,操作杆在作为基准位置的中间位置上被稳定地支持。另外,可增强乘客对操作杆的操作感觉。
根据本发明,在操作杆和制动单元配置在分离位置的高度装置的构造中,能抑制操作杆的错位,并能确保座椅整体的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在操作杆的周边部分能抑制车用座椅构成配件彼此之间的干涉。
根据本发明,能确保包含操作杆在内的座椅整体的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能实现一种车用座椅,既能稳定地安装侧罩,又能抑制安装用配件的数量。另外,能抑制侧罩的晃动和错位等,能确保包含侧罩在内的座椅整体的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能更加稳定地安装侧罩。另外,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能实现车用座椅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图1主要部分的扩大图,且为高度装置周边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作为高度装置的构成配件的四节连杆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A为高度装置的操作杆的立体图。
图4B为从另一角度看操作杆的立体图。
图5A为操作杆相对于定位部件转动操作的说明图,且为从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看定位部件周边的纵断面的图。
图5B为操作杆相对于定位部件转动操作的说明图。
图5C为操作杆相对于定位部件转动操作的说明图。
图6A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图5的说明图。
图6B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图5的说明图。
图6C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图5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用座椅的发明,该车用座椅的特征是,为高度装置的操作杆和制动单元配置在分离位置的车用座椅;利用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覆盖衬垫框架及高度装置的侧罩,操作杆在与容纳在侧罩外侧面的定位部件卡合的状态下被定位。
此外,相对于车用座椅的座椅靠背,就座者就座侧为前方侧。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S,主要由作为靠背部的座椅靠背1、作为就座部的座椅衬垫2、倾斜装置3、导轨装置4、及高度装置10构成,该倾斜装置3相对于座椅衬垫2可转动地连结座椅靠背1,该导轨装置4相对于车身地板可前后移动地支持包含座椅靠背1及座椅衬垫2的座椅主体,该高度装置10相对于车身地板可升降地连结座椅主体。
另外,座椅衬垫2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安装有从外侧保护倾斜装置3、导轨装置4及高度装置10的侧罩40。
如图1所示,座椅靠背1,在作为骨架的未图示的靠背框架上载置缓冲垫1b,且被表皮材料1c覆盖而构成。
座椅衬垫2,在作为骨架的图2所示的衬垫框架2a上载置缓冲垫2b,且被表皮材料2c覆盖而构成。
倾斜装置3为公知装置,可在锁定座椅靠背1的转动操作的锁定状态和解除锁定状态之间切换,通过操作操作手柄3a,可从以立起姿势锁定座椅靠背1的状态解除锁定状态,进而调整座椅靠背1的立起姿势。
如图1所示,操作手柄3a,从形成于侧罩40外表面的未图示的貫通孔突出且露出在外部。
如图2所示,导轨装置4为公知装置,固定于车身地板,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的下部导轨4a与沿下部导轨4a可滑动地支持的左右的上部导轨4b构成。
左右的上部导轨4b的上面通过高度装置10架设有衬垫框架2a。
如图2所示,高度装置10,安装于衬垫框架2a与导轨装置4之间,具备配置在座椅前方侧的一对前连杆11与配置在座椅后方侧的未图示的一对后连杆,后连杆为驱动连杆,为可调整座椅主体高度的高度连杆装置。
此外,驱动连杆中,在衬垫框架2a侧的连结部分中,其外周部分的一部分,作为齿轮形成有未图示的扇形齿轮部,与设置在后述制动单元20的左右内侧的未图示的小齿轮啮合。
另外,如图2、图3所示,高度装置10主要具备从衬垫框架2a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侧面向外侧突出的连杆支持轴12及制动转动轴14、通过连杆支持轴12可转动地安装且使衬垫框架2a升降操作的操作杆30、通过制动转动轴14可转动地安装且限制衬垫框架2a升降操作的制动单元20。
连杆支持轴12通过大致コ字形状的安装托架13安装在衬垫框架2a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面,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且贯通侧罩40,并与操作杆30连结。
制动转动轴14,以贯通衬垫框架2a座椅宽度方向的侧面的方式安装,制动单元20安装在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部分,驱动连杆通过未图示的小齿轮连结于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的部分。
如图2、图3所示,连杆支持轴12和制动转动轴14,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通过四节连杆机构连结。
对四节连杆机构进行说明,使连杆支持轴12穿过的杆侧板15与、使制动转动轴14穿过的制动侧板16,通过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连结连杆17,以可相互转动的方式连结。
如图3所示,杆侧板15,由可以连杆支持轴12为中心转动的板构成,比连杆支持轴12更靠上方的外缘部分设置有切口形成的一对转动限制部15a,15b。比连杆支持轴12更靠下方的部分,连杆连结轴18穿过。
制动侧板16,由可以制动转动轴14为中心转动的板构成,制动转动轴14的周边部分螺栓固定或焊接在制动单元20的外侧面。比制动转动轴14更靠下方的部分,连杆连结轴19穿过。
连结连杆17,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由长条板构成,其前方部分通过连杆连结轴18与杆侧板15连结,其后方部分通过连杆连结轴19与制动侧板16连结。
此外,连结连杆17中,连杆连结轴18周边的上端部分形成有避让部17a,用于操作连结连杆17时抑制连杆支持轴12及定位部件50之间的干渉。
如图2所示,连杆连结轴18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并贯通侧罩40,且与操作杆30嵌合。
在上述构成中,杆侧板15以连杆支持轴12为中心从图2、图3所示的中间位置旋转到座椅前方侧的一定位置时,转动限制部15a与抵接部13a抵接,该抵接部13a从安装托架13的外侧面伸出。
同样地,杆侧板15从中间位置旋转到座椅后方侧的一定位置时,转动限制部15b与安装托架13的抵接部13a抵接。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随着杆侧板15的上述旋转操作,制动侧板16通过连结连杆17旋转操作。
制动侧板16,以制动转动轴14为中心,与制动转动轴14及制动单元20共同旋转操作,通过制动转动轴14及未图示的小齿轮向驱动连杆传递旋转动力。
制动单元20,对座椅主体的升降操作施加抵抗力,由公知构造构成,如图2、图3所示,安装在衬垫框架2a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面。
制动单元20,主要由制动主体21和安装板22构成,该制动主体21为大致圆柱形状,且以制动转动轴14为中心与制动转动轴14及制动侧板16共同旋转操作,该安装板22连结制动主体21和衬垫框架2a。
制动单元20,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以夹持侧罩40的方式,配置在与倾斜装置3的操作手柄3a相重叠的位置。另外,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以夹持衬垫框架2a的方式,配置在与未图示的小齿轮及驱动连杆相重叠的位置。
制动单元20和操作杆30,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分离的位置,抑制操作杆30与倾斜装置3的操作手柄3a相互干涉。因此,高度装置10及倾斜装置3的组装性能有所提高,相互配置自由度有所增加。
操作杆30,是乘客为了操作高度装置10而把持的部分,,如图2所示,以比侧罩40更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伸出的方式安装。
如图2、图4A、图4B所示,操作杆30,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由长条的纵断面倒L字形状体构成,以成为整体上大致均匀的厚壁的方式树脂成形。
操作杆30,为部分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形状,其突出的前方部分对乘客来说为可把持的把持部31。
另外,在操作杆30的后方部分形成有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贯通的大致圆形状的轴孔32,且为使连杆支持轴12插通的孔。
在操作杆30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面上,轴孔32的周边部分形成有卡合突起33、嵌合凹部34、嵌合凸部35,该卡合突起33为凸形状且向侧罩40侧突出,该嵌合凹部34向侧罩40侧相反侧凹陷,该嵌合凸部35向侧罩40侧突出。
卡合突起33、嵌合凹部34及嵌合凸部35,隔着轴孔32相互配置在相反侧,卡合突起33与设置在后述定位部件50处的卡合孔52卡合,嵌合凹部34及嵌合凸部35与连杆连结轴18嵌合。
此外,嵌合凹部34及嵌合凸部35与连杆连结轴18嵌合的部分,配置在比连杆支持轴12更靠下方的位置。
如图4A、图4B、图5A~图5C所示,嵌合凸部35由大致U字形状的凸部形成,以在连杆支持轴12侧的相反侧具有开口部分的方式形成。
嵌合凸部35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且贯通侧罩40,并与连杆连结轴18嵌合,以与连结连杆17的外侧面抵接的方式设置。
在上述构成中,如图5A所示,操作杆30在卡合突起33与卡合孔52卡合的状态下,相对于衬垫框架2a及连杆支持轴12转动操作。
此时,由于嵌合凹部34与连杆连结轴18嵌合,所以操作杆30以连杆支持轴12为中心转动操作时,杆侧板15连动操作。
其结果,乘客对操作杆30的转动操作,能通过平行四节连杆机构向制动单元20、制动转动轴14及驱动连杆传递动力,并使座椅主体升降。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如图5A所示,连杆连结轴18与大致U字形状的嵌合凸部35嵌合时,以形成略微间隙部的方式构成。
因此,连杆机构产生尺寸误差、组装公差等时也能通过该间隙部吸收。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嵌合凸部35沿连杆连结轴18的延伸方向而延伸,以从外侧包围连杆连结轴18的方式嵌合。
因此,嵌合凸部35不仅为连杆连结轴18的延伸端部,而且还延伸到末端部分嵌合,对连杆连结轴18的支持刚性有所提高。
如图2所示,侧罩40,由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覆盖座椅衬垫2及高度装置10的树脂制的板构成,座椅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大致圆形状的轴孔41,用于使从衬垫框架2a侧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连杆支持轴12插通。
在侧罩40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面中,在轴孔41的周边部分,向内侧面侧凹陷的大致半圆形状的容纳凹部42和大致半圆形状贯通的贯通孔43形成在不同的位置。
容纳凹部42和貫通孔43隔着轴孔41相互配置在上下相反侧。
容纳凹部42容纳有用于定位操作杆30的定位部件50,容纳凹部42的外表面形成有向定位部件50侧突出的一对加强筋44。
具体而言,加强筋44配置在以轴孔41为中心的同一圆周方向上夹着定位部件50的位置,且支持定位部件50。
貫通孔43为用于使连杆连结轴18插通的孔,以连杆连结轴18能与操作杆30的以连杆支持轴12为中心的转动操作对应而转动操作的方式,形成为较大的大致半圆形状的孔。
此外,在侧罩40的外侧面上,容纳凹部42的周边部分形成有向操作杆30侧突出,且与操作杆30的内侧面可抵接的抵接筋45。
抵接筋45在以轴孔41为中心的同一圆周方向上延伸,空出一定间隔配置两个。
如此,成为乘客对操作杆30进行操作时,操作杆30在侧罩40中与抵接筋45先抵接滑动的构造,因此能抑制操作杆30的晃动和错位等。
另外,由于从乘客的角度来看,操作杆30和侧罩40抵接的部分是难以视觉识别的地方,因此,即使产生了划伤和变形等,对座椅美观性的影响会很小。
如图2所示,定位部件50,由大致扇形形状的树脂制板构成,具体而言,为可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由座椅可使用状态时难以热变形的材料形成。
定位部件50,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侧罩40和操作杆30之间,具体地,以被侧罩40的容纳凹部42支持的状态被容纳,且与操作杆30同轴地安装。
在定位部件50座椅宽度方向的侧面形成有支持孔51和卡合孔52,该支持孔51为大致圆形状,且在与操作杆30的轴孔32同轴上贯通,该卡合孔52沿以支持孔51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延伸。
支持孔51,以与操作杆30的轴孔32及侧罩40的轴孔41分别连通的状态,支持连杆支持轴12。
支持孔51的外周部分,形成有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大致环形形状的突出部51a,突出部51a嵌入在侧罩40的轴孔41内部。
因此,侧罩40与定位部件50的连结刚性有所提高。尤其,为稳定地支持连杆支持轴12,在轴孔41及支持孔51的周边部分刚性有所提高。
如图2、图5A所示,卡合孔52,与操作杆30的卡合突起33卡合,与操作杆30的转动操作对应,以卡合突起33能在卡合孔52的内部自由移动的方式形成。
具体而言,以卡合孔52与卡合突起33部分抵接的状态设置,以卡合突起33使卡合孔52弹性变形的同时,以在卡合孔52内部转动操作的方式配置。
如图5A所示,卡合孔52的周边部分,形成有阶梯部53,该阶梯部53以在连杆支持轴12为中心的径向上,以比卡合突起33宽度更窄的方式设置。
阶梯部53,在卡合孔52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周边分别设置,在该延伸方向上配置在不同位置的第1阶梯部53a和第2阶梯部53b构成。
第1阶梯部53a、第2阶梯部53b,以卡合孔52的外周部分,换言之,定位部件50的外周部分,向连杆支持轴12侧部分凹陷的方式形成。
如图5A所示,在上述构成中,操作杆30位于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时,操作杆30的卡合突起33为夹在位于定位部件50的卡合孔52处的第1阶梯部53a和第2阶梯部53b之间的状态。因此,操作杆30在作为基准位置的中间位置上被稳定支持。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一般座椅主体在使高度装置10的操作杆30移动到转动范围的上端位置时进行上升操作,移动到转动范围的下端位置时进行下降操作。
因此,使操作杆30从图5A所示的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移动到图5B所示的一端位置或图5C所示的另一端位置时,由于卡合突起33与卡合孔52的第1阶梯部53a或第2阶梯部53b抵接,所以产生咔哒感,提高乘客的操作感觉。
此外,操作杆30移动到图5B的一端位置或图5C的另一端位置时,卡合突起33与卡合孔52的延伸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部54,使其可超行程。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操作杆30在位于以连杆支持轴12为中心的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时,如图1所示,配置在比侧罩40的上面更靠下方。因此,操作杆30位于作为基准位置的中间位置时,不会比侧罩40更向上方伸出,所以能确保包含操作杆30在内的座椅整体的美观性。
<车用座椅的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车用座椅S的第2実施例,根据图6A~图6C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与上述车用座椅S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第2実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S中,定位部件150的卡合孔152的形状与定位部件50的卡合孔52的形状略微不同。
在定位部件150座椅宽度方向的侧面形成有支持孔151与卡合孔152,该支持孔151使连杆支持轴12穿过,该卡合孔152沿以支持孔151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延伸。
如图6A所示,卡合孔152的周边部分,在以连杆支持轴12为中心的径向上形成有与卡合突起33大致相同宽度的阶梯部153。
阶梯部153,以卡合孔152的外周部分向与连杆支持轴12侧相反侧部分伸出的方式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使操作杆30从图6A的中间位置移动到图6B的一端位置或图6C的另一端位置时,由于卡合突起33与卡合孔152的阶梯部153抵接,所以产生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咔哒感。其结果,提高乘客的操作感觉。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杆30作为用于操作高度装置10的杆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不限定高度装置10而适用。例如,像倾斜装置3和导轨装置4那样,可以作为调整座椅状态的座椅调整装置的操作杆来适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杆30的连杆支持轴12与制动单元20的制动转动轴14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配置在同轴上,也可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杆30的卡合部作为卡合突起33形成,定位部件50的被卡合部作为卡合孔52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操作杆30侧为卡合孔部,定位部件50侧为卡合突起33。另外,当然也可以代替卡合突起,适用卡合爪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连杆连结轴18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且贯通侧罩40,并与操作杆30的嵌合凹部34嵌合。
另一方面,如图4B、图5A所示,操作杆30的嵌合凸部35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突出且贯通侧罩40,并以从外侧包围连杆连结轴18的方式嵌合。
如此,通过在连杆机构和操作杆30之间设置至少从一方侧向另一方侧突出的嵌合突出部,不需要另外设置紧固螺栓等,组装作业效率显著提高。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定位部件50与侧罩40分开形成,但是当然也可以与侧罩40一体形成。
通过这样构成,能削减配件数量,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若定位部件50与侧罩40分别形成,则优选定位部件50由硬质材料构成,侧罩40由软质材料形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定位部件50,由可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形成,但是进一步优选由在座椅安装在车身地板,在可使用的状态时难以热变形的材料形成。
若这样构成,即使比如夏季炎热时期,操作杆30的定位性也会变得良好,还能抑制晃动。
另外,例如,定位部件50也可由金属材料形成,与一般的树脂材料等相比难以热变形,因此操作杆30的定位性变得良好,还能抑制晃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具体例子,对用于汽车的车用座椅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除了电车、公交车等车用座椅之外,也可作为飞机、船等交通工具用座椅使用。另外,若为具备像高度装置那样的座椅调整装置的座椅,则可广泛适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要就本发明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了说明。
但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一个例子而已,并不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进行变更、改良的同时,本发明包含其等价物,这是毋庸置疑的。
尤其,关于高度装置10、操作杆30、侧罩40及定位部件50的形状、配置、及构成,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仅仅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
符号说明
S 车用座椅
1 座椅靠背
1b,2b 缓冲垫
1c,2c 表皮材料
2 座椅衬垫
2a 衬垫框架
3 倾斜装置
3a 操作手柄
4 导轨装置
4a 下部导轨
4b 上部导轨
10 高度装置
11 前连杆
12 连杆支持轴
13 安装托架
13a 抵接部
14 制动转动轴
15 杆侧板
15a,15b 转动限制部
16 制动侧板
17 连结连杆
17a 避让部
18,19 连杆连结轴
20 制动单元
21 制动主体
22 安装板
30 操作杆
31 把持部
32 轴孔
33 卡合突起
34 嵌合凹部
35 嵌合凸部
40 侧罩
41 轴孔
42 容纳凹部
43 贯通孔
44 加强筋
45 抵接筋
50,150 定位部件
51,151 支持孔
51a 突出部
52,152 卡合孔
53,153 阶梯部
53a 第1阶梯部
53b 第2阶梯部
54 间隙部

Claims (15)

1.一种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备衬垫框架和高度装置及侧罩,该衬垫框架构成就座部骨架,该高度装置相对于车身地板侧可升降地连结该衬垫框架,该侧罩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覆盖所述衬垫框架以及所述高度装置;
所述高度装置,通过支持轴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衬垫框架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面,且具备使所述衬垫框架升降操作的操作杆;
在比所述衬垫框架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操作杆的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与所述侧罩分开设置,且为以被该侧罩支持的状态安装的定位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杆,以比所述侧罩更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侧罩的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杆,以在设置于该操作杆内侧面的卡合部和设置于所述定位部件的被卡合部相卡合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定位部件转动的方式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件,容纳于设置在所述侧罩外侧面的容纳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件,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所述侧罩和所述操作杆之间,且与该操作杆同轴地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件,由可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为从所述操作杆的内侧面向所述定位部件侧突出的卡合突起;
所述被卡合部,贯通所述定位部件的侧面而形成,为沿着以所述支持轴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延伸的卡合孔;
所述卡合突起,以与所述操作杆的旋转操作相对应而在所述卡合孔的内部移动的方式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合孔上形成有阶梯部,该阶梯部以在以所述支持轴为中心的径向上比所述卡合突起更窄幅的方式形成;
该阶梯部,设置于所述卡合孔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周边;
所述卡合突起,以与所述操作杆的旋转操作相对应,以所述支持轴为中心在转动范围转动的方式设置,并以位于所述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时,与所述阶梯部抵接的方式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部,具备在所述延伸方向上配置于不同位置的第1阶梯部和第2阶梯部;所述卡合突起,位于所述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时,在所述延伸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1阶梯部和第2阶梯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轴为连杆支持轴;
所述高度装置具备制动单元,该制动单元通过制动转动轴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衬垫框架的侧面,且对所述衬垫框架的升降操作施加阻力;
所述连杆支持轴与所述制动转动轴,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不同的位置;
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制动单元,以相互对应操作的方式连结。
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杆上,所述卡合突起和与所述制动单元以对应操作的方式而连结的部分,隔着所述连杆支持轴,被配置在相反侧。
1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杆,位于以所述支持轴为中心的转动范围的中间位置时,配置于相对于所述侧罩的上面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或下方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备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覆盖所述衬垫框架及所述高度装置的侧罩;
所述支持轴,以从所述衬垫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侧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且为贯通设置于所述侧罩侧面的轴孔的状态,并以支持所述侧罩的方式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罩上形成了所述轴孔的周边部分,为向座椅宽度方向凹陷的凹部。
CN201580040155.0A 2014-07-23 2015-07-22 车用座椅 Active CN1065362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0165A JP6393105B2 (ja) 2014-07-23 2014-07-23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4-150165 2014-07-23
PCT/JP2015/070787 WO2016013564A1 (ja) 2014-07-23 2015-07-22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6271A CN106536271A (zh) 2017-03-22
CN106536271B true CN106536271B (zh) 2019-04-02

Family

ID=55163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0155.0A Active CN106536271B (zh) 2014-07-23 2015-07-22 车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2506B2 (zh)
JP (1) JP6393105B2 (zh)
CN (1) CN106536271B (zh)
WO (1) WO20160135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58315B1 (ko) * 2015-05-20 2016-10-04 주식회사다스 리클라이너 레버 장치
CN108284776A (zh) * 2018-03-14 2018-07-17 浙江耀欧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汽车座靠背左侧板
JP6984534B2 (ja) 2018-04-27 2021-12-2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リフタ装置
JP6984535B2 (ja) * 2018-04-27 2021-12-2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リフタ装置
JP7088756B2 (ja) * 2018-06-22 2022-06-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操作装置
JP2020141541A (ja) * 2019-03-01 2020-09-03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給電経路付きの軸受構造
US11186204B2 (en) * 2020-02-18 2021-11-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ing arrangement having remote fold-flat capabilities
US11243555B2 (en) * 2020-03-20 2022-02-0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seat handle assembly for manually reclining a seat back and adjusting a vertical position of a seat botto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5844U (ja) * 1992-11-30 1994-06-21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リフター付車両用シートの構造
CN101370687A (zh) * 2006-01-27 2009-02-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座椅
CN101722879A (zh) * 2008-10-10 2010-06-0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的操作杆结构和操作杆结构的制造方法
WO2014077389A1 (ja) * 2012-11-19 2014-05-2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操作レバー、シート装置及び操作部構造
CN103917405A (zh) * 2011-11-07 2014-07-0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73871B1 (fr) * 1991-03-13 1995-03-10 Centre Nat Rech Scient Cordon pour revetement par projection au chalumeau et son utilisation pour deposer sur un substrat une phase quasi cristalline.
WO2006104288A1 (ja) 2005-03-31 2006-10-05 Ts Tech Co., Ltd. 自動車用シ-トの高さ調整装置
JP4899207B2 (ja) 2005-03-31 2012-03-2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高さ調整装置
JP2009012548A (ja) 2007-07-03 2009-01-22 Tachi S Co Ltd リフターの操作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5844U (ja) * 1992-11-30 1994-06-21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リフター付車両用シートの構造
CN101370687A (zh) * 2006-01-27 2009-02-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座椅
CN101722879A (zh) * 2008-10-10 2010-06-0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的操作杆结构和操作杆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03917405A (zh) * 2011-11-07 2014-07-0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WO2014077389A1 (ja) * 2012-11-19 2014-05-2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操作レバー、シート装置及び操作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22904A (ja) 2016-02-08
WO2016013564A1 (ja) 2016-01-28
CN106536271A (zh) 2017-03-22
US20170210252A1 (en) 2017-07-27
JP6393105B2 (ja) 2018-09-19
US10112506B2 (en) 2018-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6271B (zh) 车用座椅
KR101356136B1 (ko) 차량용 시트 백 래치
JP6068509B2 (ja) ヘッドレスト
JPWO2014103044A1 (ja) ヘッドレスト
US9216667B1 (en) Vehicle seat
KR101752242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워크인 장치
JP6039457B2 (ja) オットマン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6441048B2 (ja) 座席装置
JP6405205B2 (ja) 座席装置
JP6875946B2 (ja) オットマン及びオットマンを備える車両用シートシステム
EP3114967A1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skin and vehicle seat
CN105936226A (zh) 用于车辆中儿童安全座椅锚固件的增强的固定锚固件可接近性
JP631598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36521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18974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37550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133742B2 (ja) 操作レバー構造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6088963B2 (ja) 前倒式ヘッドレスト
KR20190109053A (ko) 차량용 수납식 풋레스트 장치
JP5640558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600722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271910B2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623388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26252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338376B2 (ja) 車両の乗降アシス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