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35536A - 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及后盖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及后盖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35536A
CN106535536A CN201610971186.4A CN201610971186A CN106535536A CN 106535536 A CN106535536 A CN 106535536A CN 201610971186 A CN201610971186 A CN 201610971186A CN 106535536 A CN106535536 A CN 106535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net
button bit
bonnet body
bit suppor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711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35536B (zh
Inventor
张道
黄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7118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35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35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5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35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35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4Metal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及后盖制备方法。其中,后盖制备方法包括:先由冲压机台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冲压成型,再通过对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进行激光镭雕,将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的待连接端表面雕刻成立体网格结构,并对经过激光镭雕形成的所述立体网状结构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以增加表面能,以便于将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成电子设备的后盖。由于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均可由冲压成型,因此具有工艺简单、尺寸稳定、量产性高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而且由于可以采用两种不同金属通过点胶实现组合,因此可以兼具不同金属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及后盖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工程技术领域中,结构件表示具有一定形状结构、并能够承受载荷的作用的构件。例如电子设备中的后盖就是一种典型的结构件,电子设备的后盖通过扣位固定至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
结构件的传统制造方法通常是对金属板进行多次CNC(Computer NumericalControl,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加工,以得到所需结构件的特征结构及对应的结构件产品。虽然CNC加工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然而通过多次CNC加工将铝板加工成结构件产品所花的时间和成本较高,加工过程较为繁琐;另外,铝合金薄板虽然具有良好的外观表现,被广泛作为外观结构件使用,但由于强度较弱,用铝合金薄板制成的扣位很容易出现变形或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及后盖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制造方法加工过程较为繁琐、成本高,制造的后盖整体强度较弱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该后盖包括: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
扣位支架包括连接扣位,其中,连接扣位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
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通过冲压成型,其中,后盖本体由第一金属制成,扣位支架由第二金属制成;
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
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的连接端表面为经过活化处理的立体网状结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上所述的后盖。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制备方法,包括:
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冲压成型,其中,后盖本体由第一金属制成,扣位支架由第二金属制成;
通过对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进行激光镭雕,将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的待连接端表面雕刻成立体网格结构;
对经过激光镭雕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
将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成后盖。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冲压机台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冲压成型,再通过对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进行激光镭雕,将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的待连接端表面雕刻成立体网格结构,并对经过激光镭雕形成的所述立体网状结构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以增加表面能,以便于将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成电子设备的后盖。由于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均可由冲压成型,因此具有工艺简单、尺寸稳定、量产性高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而且由于可以采用两种不同金属通过点胶实现组合,因此可以兼具不同金属的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后盖制造方法加工过程较为繁琐、成本高,且制造的后盖整体强度较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后盖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后盖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后盖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计算机、电视等设备。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该后盖包括: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
其中,扣位支架102包括连接扣位1021,该连接扣位1021用于将后盖连接至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具体的,连接扣位1021通过与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对应的扣位进行卡扣连接,实现后盖与电子设备本体的装配。例如,若电子设备为手机,则该后盖为手机的电池盖,电池盖通过连接扣位1021便可以实现相对于手机主体的自由拆卸,进而可以对电池进行更换。
由于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为分开独立制备成型,因此对于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均可以通过冲压成型,而且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可以由不同金属制成,即后盖本体101可以由第一金属制成,扣位支架102可以由第二金属制成。从而可以根据不同部件的不同特性需求,选择更适合的金属制成对应部件。
例如,铝合金的金属质感较强,具有较好的外观表现,而且通过阳极处理,可以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并通过电解着色染以需要的多种颜色,因此较为适合制成用于体现外观效果的后盖本体101。再如,不锈钢具有较强的强度,若以不锈钢制成扣位支架102,尤其是以不锈钢制成扣位支架102的连接扣位1021,可以有效提升后盖中连接扣位1021的强度,从而避免连接扣位1021在制成或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折甚至裂缝。
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通过冲压分别制备成型后,再通过热熔胶水将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其中,热熔胶水为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分的固体可熔性聚合物,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融到一定温度变为能流动,且有一定粘性的液体,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
具体的,为了实现后盖本体101与扣位支架102之间的固定连接,需要对后盖本体101与扣位支架102的连接端表面进行雕刻,以使后盖本体101和/或扣位支架102在连接端的表面呈立体网状结构,并通过等离子活化工艺处理提高后盖本体101与扣位支架102的连接端表面的表面能。从而增加金属点胶的粘结力。进而使后盖本体101与扣位支架102可以实现固定连接。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后盖包括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该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可以通过冲压分别成型,因此可以使用不同金属分别制成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而且由于对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待连接表面进行雕刻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并经过等离子活化工艺处理,因此使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作为两种金属可以通过热熔胶水实现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对该后盖的制成具有工艺简单、尺寸稳定、量产性高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同时由于可以采用两种不同金属通过点胶实现组合,因此可以兼具不同金属的优点。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电子设备后盖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后盖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优选实施例。
该后盖具体包括: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本实施例中,后盖本体101包括溢胶槽1011和孔洞1012。
其中,溢胶槽1011为通过蚀刻形成的凹槽,位于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的连接端表面,该溢胶槽1011的深度取决于后盖本体的厚度。当对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进行点胶时,该溢胶槽1011可以用于限制热熔胶水覆盖的区域,防止点胶时处于高温状态的液态热熔胶水溢出,避免非连接区域覆盖热熔胶水产生不必要的粘连。可选的,在扣位支架102对应位置也可以设置溢胶槽,以强化限制热熔胶水覆盖区域的作用。
孔洞1012为在对后盖本体101进行冲压的过程中成型,即也为通过冲压成型,因此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尺寸稳定、量产性高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该孔洞1012包括摄像头孔、闪光灯孔和扬声孔中至少一种,用于匹配电子设备相关部件。
为了使后盖本体101具有较好的外观表现,可以使用具有较高光泽度的金属,即用于制备后盖本体101的第一金属的光泽度可以高于用于制备扣位支架102的第二金属的光泽度。例如,铝合金的光泽度高于不锈钢的光泽度,具有较好的外观表现,而且铝合金通过阳极处理,可以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并通过电解着色染以需要的多种颜色,因此可以选用铝合金作为制成后盖本体101的第一金属。
扣位支架102包括连接扣位1021,该连接扣位1021用于将后盖连接至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具体的,连接扣位1021通过与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对应的扣位进行卡扣连接,实现后盖与电子设备本体的装配。由于该连接扣位1021需要经常受力,所以需要较高的强度。例如,不锈钢具有较强的强度,若以不锈钢制成扣位支架102,尤其是以不锈钢制成扣位支架102的连接扣位1021,可以有效提升后盖中连接扣位1021的强度,从而避免连接扣位1021在制成或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折甚至裂缝。而且由于扣位支架102的连接扣位1021也为在对扣位支架102进行冲压的过程中成型,因此使得制备工艺简单、尺寸稳定、量产性高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更为突出。
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通过冲压分别制备成型后,可以通过热熔胶水将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其中,热熔胶水为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分的固体可熔性聚合物,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融到一定温度变为能流动,且有一定粘性的液体,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
具体的,为了实现后盖本体101与扣位支架102之间的固定连接,需要对后盖本体101与扣位支架102的连接端表面进行激光镭雕,以使后盖本体101和/或扣位支架102在连接端的表面呈立体网状结构,该立体网状结构可以增加比表面积,从而增加热熔胶水与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的接触面积。并通过等离子活化处理提高后盖本体101与扣位支架102的连接端表面的表面能。从而增加金属点胶的粘结力。进而使后盖本体101与扣位支架102可以实现固定连接。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后盖包括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其中,后盖本体101包括溢胶槽1011和孔洞1012,扣位支架102包括连接扣位1021。该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以及孔洞1012和连接扣位1021均可以通过冲压分别成型,因此可以使用具有不同硬度和光泽度的金属分别制成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从而使得对该后盖的制成具有工艺简单、尺寸稳定、量产性高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而且使得该后盖可以兼具不同金属的优点。另外,由于对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待连接表面进行雕刻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并经过等离子活化处理,因此使后盖本体101和扣位支架102作为两种金属可以通过热熔胶水实现固定连接。而且由于在连接端表面设置溢胶槽1011,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点胶时处于高温状态的液态热熔胶水溢出。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后盖。则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后盖,该后盖扣合在设备本体上。
该后盖包括: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
其中,扣位支架包括连接扣位,该连接扣位用于将后盖连接至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具体的,连接扣位通过与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对应的扣位进行扣合连接,实现后盖与设备本体的装配。
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为分开独立制备成型,因此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均可以通过冲压成型,而且可以由不同金属制成。
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通过冲压分别制备成型后,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的连接端表面还经过了镭雕和等离子活化工艺处理,再通过热熔胶水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通过使用该后盖,可以使用不同金属分别制成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而且由于对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待连接表面进行雕刻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并经过等离子活化工艺处理,因此使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作为两种金属可以通过热熔胶水实现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对该后盖的制成具有工艺简单、尺寸稳定、量产性高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同时由于可以采用两种不同金属通过点胶实现组合,因此可以兼具不同金属的优点。
实施例四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后盖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101,冲压机台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冲压成型。
具体的,该后盖包括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其中后盖本体起到对电子设备遮盖保护的作用,扣位支架用于与后盖本体组成一体后再通过连接扣位连接至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由于只需通过冲压机台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冲压成型,因此可以不需使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进行加工,便可以得到具有卡扣功能的后盖。
其中,冲压机台通过电动机驱动飞轮,并通过离合器传动齿轮来带动曲柄连杆机构使滑块上下运动,带动拉伸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形变,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作为一种高效的生产方法,与CNC加工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尺寸稳定、量产性高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作为独立的结构件,分别加工制成,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金属制成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例如,可以使用铝合金作为制成后盖本体的第一金属,使用不锈钢作为制成扣位支架的第二金属。
步骤102,对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进行激光镭雕,形成立体网状结构。
为了增加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的粘结强度,需要对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进行激光镭雕,将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的待连接端表面雕刻成立体网格结构。该立体网状结构可以增加比表面积,从而增加热熔胶水与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的接触面积,进而促使由不同金属制成的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能够粘贴在一起,组成牢固的固定连接结构。
其中,激光镭雕即激光加工是一种用光学原理进行表面处理的工艺,利用激光器发射的高强度聚焦激光束在焦点处,使材料氧化因而对其进行加工。并通过设定运行轨迹,将材料表面雕刻成特定形状。
步骤103,对经过激光镭雕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
为了增加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的粘结强度,还需要对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经过激光镭雕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以增加表面能,从而促使由不同金属制成的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能够粘贴在一起,组成牢固的固定连接结构。
其中,等离子活化处理是指先通过射频电源在一定的压力情况下起辉产生高能量的无序的等离子体,再通过等离子体轰击材料表面,从而实现对材料表面的清洁以及改性,进而提升材料表面的表面能,使材料具有更好的粘结性。
步骤104,将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成后盖。
具体的,为了将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成后盖,需要先通过治具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进行定位。定位后再采用点胶工艺对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进行点胶。最后将经过点胶的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通过治具压合,并在预置压力下保压预置时长,以制备成完整的后盖。
其中,热熔胶水为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分的固体可熔性聚合物,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融到一定温度获得流动性且有一定粘性的液体,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冲压机台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冲压成型,再通过对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进行激光镭雕,将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的待连接端表面雕刻成立体网格结构,并对经过激光镭雕形成的所述立体网状结构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以增加表面能,以便于将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成后盖。由于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均可由冲压成型,因此具有工艺简单、尺寸稳定、量产性高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而且由于可以采用两种不同金属通过点胶实现组合,因此可以兼具不同金属的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后盖制造方法加工过程较为繁琐、成本高,且制造的后盖整体强度较弱的问题。
实施例五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电子设备后盖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201,冲压机台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冲压成型。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作为独立的结构件分别加工制成。因此冲压机台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冲压成型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2011,冲压机台将第一金属冲压成后盖本体,其中,后盖本体包括孔洞,该孔洞包括摄像头孔、闪光灯孔和扬声孔中至少一种。
由于后盖本体需要具备较好的外观表现,而且由于暴露于外界环境,需要具备很好的稳定性,即需要具备抗腐蚀等特性。因此可以采用具有较高光泽度和稳定性的金属作为第一金属制成后盖本体。例如,可以采用铝合金作为第一金属制成后盖本体。铝合金具有良好的金属质感,而且通过阳极作用,在铝及铝合金表面镀一层致密氧化铝,并电解着色加以染色,不仅可以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具备绚丽的颜色,从而使得后盖本体具有优异的外观表现。
具体的,可以使用预设压力的冲压机台将铝合金冲压成后盖本体,例如可以使用200吨压力的冲压机台,将型号为5252-H32、厚度为0.4~0.8毫米(优选为0.6毫米)的铝合金薄板冲压成后盖本体。
步骤2012,冲压机台将第二金属冲压成扣位支架,其中,扣位支架包括连接扣位,该连接扣位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
由于扣位支架需要通过连接扣位与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对应的扣位进行卡扣连接,实现后盖与电子设备本体的装配。因此该连接扣位需要较高的强度,以避免在制成和反复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或断裂。例如,可以采用不锈钢作为第二金属制成扣位支架。不锈钢虽然外观表现不如铝合金,但具有很高的强度,以不锈钢制成的扣位支架,可以有效提升后盖中连接扣位的强度,从而避免连接扣位在制成或使用过程中发生弯折甚至裂缝,有效提升了使用的可靠性。由于该扣位支架贴合于后盖本体内部,因此无需关注不锈钢的外观表现。从而充分利用不锈钢的优点。具体的,可以使用预设压力的冲压机台将不锈钢冲压成扣位支架,例如可以使用50吨压力的冲压机台,将型号为SUS304-3/4H的不锈钢薄板冲压成扣位支架。
步骤202,利用腐蚀液蚀刻后盖本体形成溢胶槽。
通过冲压制成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后,为了防止后续进行点胶工艺时热熔胶水溢出,需要利用腐蚀液蚀刻后盖本体以形成可以容置热熔胶水的溢胶槽。蚀刻深度可以根据产品厚度确定。例如,可以通过碱性氢氧化钠腐蚀液对后盖本体进行蚀刻,蚀刻深度为0.1毫米。可选的,在扣位支架对应位置也可以利用上述腐蚀液蚀刻后设置溢胶槽,以强化限制热熔胶水覆盖区域的作用。
步骤203,对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进行激光镭雕,形成立体网状结构。
具体的,为了增加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的粘结强度,需要对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进行激光镭雕,将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的待连接端表面雕刻成立体网格结构。优选的,可以将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两部分都进行激光镭雕,以最大程度提高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的粘结强度。例如,可以采用功率为50~100千瓦、频率为10~40千瓦的激光,以0~0.5毫米的网格间距、1000~3000mm/s的速度以及0.01~0.5毫米的光斑直径,将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的对应位置雕刻成立体网格形状。该立体网状结构可以增加比表面积,从而增加热熔胶水与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的接触面积,进而促使由不同金属制成的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能够粘贴在一起,组成牢固的固定连接结构。
步骤204,对经过激光镭雕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
具体的,为了增加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的粘结强度,还需要对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经过激光镭雕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以增加表面能,从而促使由不同金属制成的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能够粘贴在一起,组成牢固的固定连接结构。
步骤205,通过打磨、抛光、喷砂和阳极中至少一种工艺,对成型的后盖本体进行精加工处理。
为了增强后盖本体的外观表现,在通过冲压机台将后盖本体冲压成型后,还需要对成型的后盖本体进行精加工处理。具体的,精加工的操作包括打磨、抛光、喷砂和阳极等工艺。
其中,打磨与抛光是相近似的工艺。打磨即通过相对较粗的磨料使后盖本体表面平整,抛光即通过相对较细的磨料进一步提升后盖本体的光泽度。例如,可以使用300~1000号的砂纸,借助机械手或打磨轮对后盖本体进行打磨抛光。
喷砂工艺是为阳极工艺做准备的工艺,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后盖本体表面的过程。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高速喷射到后盖本体表面,使后盖本体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提高了后盖本体的抗疲劳性,从而可以增加该后盖本体与后续阳极处理形成的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层的耐久性。
阳极工艺是在电解液中通过化学反应,使得铝合金表面镀一层致密氧化铝以提升后盖本体的抗氧化性,并通过电解着色加以染色,从而使后盖本体可以具备绚丽的颜色。进而制成具有良好外观表现的后盖本体。
步骤206,将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成后盖。
为了使经过上述处理的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最终结合为一体结构的后盖,该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2061,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通过治具定位。
步骤2062,使用热熔胶水对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进行点胶。
具体的,可以使用与金属表面能匹配的热熔胶水,在预设温度下预热预设时间后,通过点胶机对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进行点胶;例如,采用特配成分的热熔胶水,先在110~130摄氏度温度下预热15~25分钟,然后将预热后的热熔胶水装入点胶机内,采用0.4~0.6毫米直径出胶针头,在0.4~0.6兆帕点胶气压下,以25~35毫米每秒的速度进行点胶。优选地,可以使用富乐301热熔胶水,先在120摄氏度温度下预热20分钟,然后将预热后的热熔胶水装入点胶机内,采用0.5毫米直径出胶针头,在0.5兆帕点胶气压下,以30毫米每秒的速度进行点胶。采用上述特配成分的的热熔胶水和上述点胶工艺,可使铝合金和不锈钢之间的粘接度达到8kg/cm2,可以媲美焊接的粘接度。
步骤2063,将经过点胶的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通过治具压合并保压。
其中,用于压合的治具可以使用电木治具,通过该治具进行压合,并在预置压力下保压预置时长,以制备成完整的后盖。例如,以5~40公斤(优选为以20公斤)的压力进行压合,并保压6小时,以将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成后盖。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冲压机台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冲压成型,再通过对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进行激光镭雕,将后盖本体和/或扣位支架的待连接端表面雕刻成立体网格结构,并对经过激光镭雕形成的所述立体网状结构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以增加表面能,以便于将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成后盖。由于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均可由冲压成型,因此具有工艺简单、尺寸稳定、量产性高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而且由于可以采用两种不同金属通过点胶实现组合,因此可以兼具不同金属的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后盖制造方法加工过程较为繁琐、成本高,且制造的后盖整体强度较弱的问题。此外,由于采用点胶的工艺使后盖本体与扣位支架结合,因此对于制成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品,可以通过脱胶的方式返修处理,从而使得良率得到提升,成本随之进一步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包括: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
所述扣位支架包括连接扣位,其中,所述连接扣位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
所述后盖本体和所述扣位支架通过冲压成型,其中,所述后盖本体由第一金属制成,所述扣位支架由第二金属制成;
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
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扣位支架的连接端表面为经过活化处理的立体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盖本体包括溢胶槽;
其中,所述溢胶槽通过蚀刻形成,用于限制所述热熔胶水覆盖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盖本体还包括孔洞;
其中,所述孔洞通过冲压成型,所述孔洞包括摄像头孔、闪光灯孔和扬声孔中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二金属的强度;
所述第一金属的光泽度高于所述第二金属的光泽度。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后盖。
6.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冲压成型,其中,所述后盖本体由第一金属制成,所述扣位支架由第二金属制成;
通过对所述后盖本体和/或所述扣位支架进行激光镭雕,将所述后盖本体和/或所述扣位支架的待连接端表面雕刻成立体网格结构;
对经过激光镭雕形成的所述立体网状结构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
将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成所述后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冲压成型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金属冲压成所述后盖本体,其中,所述后盖本体包括孔洞,所述孔洞包括摄像头孔、闪光灯孔和扬声孔中至少一种;
将所述第二金属冲压成所述扣位支架,其中,所述扣位支架包括连接扣位,所述连接扣位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二金属的强度;
所述第一金属的光泽度高于所述第二金属的光泽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后盖本体和扣位支架冲压成型之后,还包括:
利用腐蚀液蚀刻所述后盖本体,形成溢胶槽;
其中,所述溢胶槽用于限制所述热熔胶水覆盖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成所述后盖之前,还包括:
通过打磨、抛光、喷砂和阳极中至少一种工艺,对成型的后盖本体进行精加工处理,获得待连接的后盖本体。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后盖本体与所述扣位支架通过热熔胶水固定连接成所述后盖,包括:
将所述后盖本体和所述扣位支架通过治具定位;
使用热熔胶水对所述后盖本体和所述扣位支架进行点胶;
将经过点胶的所述后盖本体和所述扣位支架通过治具压合并保压。
CN201610971186.4A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及后盖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535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1186.4A CN106535536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及后盖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1186.4A CN106535536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及后盖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5536A true CN106535536A (zh) 2017-03-22
CN106535536B CN106535536B (zh) 2019-10-15

Family

ID=58326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1186.4A Active CN106535536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及后盖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3553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4943A (zh) * 2017-04-18 2017-07-21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壳体制作方法及金属壳体和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07030532A (zh) * 2017-04-06 2017-08-11 东莞市华茂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五金壳直线点胶喷砂工艺
CN110596932A (zh) * 2019-10-22 2019-12-20 江苏利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前框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005488A (nl) * 1980-10-03 1982-05-03 Atag Bv Apparatenfab Aanrechtblad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daarvan.
US5372671A (en) * 1992-10-08 1994-12-13 Jorde; Edward P. Portable groove gluing machine
US5396746A (en) * 1994-01-07 1995-03-14 Whitmer; Bruce F. Molding construction
CN102223772A (zh) * 2010-04-14 2011-10-1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复合壳体及应用该复合壳体的电子装置
CN103079367A (zh) * 2011-10-25 2013-05-01 毅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壳体具有塑胶机构的复合件
CN204119297U (zh) * 2014-10-27 2015-01-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电池盖结构及手机
CN104618532A (zh) * 2014-12-30 2015-05-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金属底壳的加工方法
CN105376930A (zh) * 2015-12-09 2016-03-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005488A (nl) * 1980-10-03 1982-05-03 Atag Bv Apparatenfab Aanrechtblad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daarvan.
US5372671A (en) * 1992-10-08 1994-12-13 Jorde; Edward P. Portable groove gluing machine
US5396746A (en) * 1994-01-07 1995-03-14 Whitmer; Bruce F. Molding construction
CN102223772A (zh) * 2010-04-14 2011-10-1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复合壳体及应用该复合壳体的电子装置
CN103079367A (zh) * 2011-10-25 2013-05-01 毅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壳体具有塑胶机构的复合件
CN204119297U (zh) * 2014-10-27 2015-01-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电池盖结构及手机
CN104618532A (zh) * 2014-12-30 2015-05-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金属底壳的加工方法
CN105376930A (zh) * 2015-12-09 2016-03-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0532A (zh) * 2017-04-06 2017-08-11 东莞市华茂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五金壳直线点胶喷砂工艺
CN106964943A (zh) * 2017-04-18 2017-07-21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壳体制作方法及金属壳体和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CN110596932A (zh) * 2019-10-22 2019-12-20 江苏利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前框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CN110596932B (zh) * 2019-10-22 2022-03-29 江苏利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前框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35536B (zh) 201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6958A (zh) 一种终端后盖及终端后盖制备方法
CN106304707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外壳及外壳制备方法
CN103362913B (zh) 一种点胶工艺
CN106535536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后盖及后盖制备方法
CN105458496A (zh) 一种激光冲击金属箔板同步焊接和成形方法及装置
CN107489679A (zh) 一种保压夹具
CN106746540A (zh) 一种复杂曲面外壳及其制备方法
JP2011143683A (ja) 複合構造部材
CN110479832A (zh) 一种包覆型镁合金多层结构件成形与复合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14375114A (zh) 铝镁双合金系复合体、终端金属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31590A (zh) 电子装置金属外壳的成型方法及该金属外壳
CN108274199A (zh) 一种复合壳体的制备方法
CN106550068A (zh) 一种终端后盖及终端后盖制备方法
TW201347971A (zh) 金屬與玻璃複層材料的製備方法及其系統
CN102049838A (zh) 具有视窗口的金属件与塑胶成型品成型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56097A (zh) 复合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
CN210683612U (zh) 制备复合盖板的系统
CN106145631A (zh) 一种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玻璃盖板及移动终端
CN106378715A (zh) 一种自蔓延金刚石雕刻磨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45628A (zh) 一种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玻璃盖板及移动终端
CN106145642A (zh) 一种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玻璃盖板及移动终端
CN104972096B (zh) 铝碳化硅质复合体成型装置及利用其的制造方法
CN106550564A (zh) 一种终端后盖及终端后盖制备方法
CN210457982U (zh) 制备复合壳体的系统
CN209906873U (zh) 制造平面锂靶材组件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