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12900A - 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12900A
CN106512900A CN201611086324.7A CN201611086324A CN106512900A CN 106512900 A CN106512900 A CN 106512900A CN 201611086324 A CN201611086324 A CN 201611086324A CN 106512900 A CN106512900 A CN 106512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hole
transfer block
transverse holes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863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12900B (zh
Inventor
姚松年
朱燕
严加高
朱天红
谢春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SHANJIAN ANTICORROSIV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SHANJIAN GRAPHITE EQUIP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SHANJIAN GRAPHITE EQUIP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SHANJIAN GRAPHITE EQUIP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863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12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12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12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12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12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049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2219/00051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 B01J2219/00074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by indirect heating or cooling employing heat exchange fluids
    • B01J2219/00076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by indirect heating or cooling employing heat exchange fluids with heat exchange elements inside the rea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049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2219/00051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 B01J2219/00074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by indirect heating or cooling employing heat exchange fluids
    • B01J2219/00087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by indirect heating or cooling employing heat exchange fluids with heat exchange elements outside the reactor
    • B01J2219/00094Jack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包括石墨反应釜本体、换热块,反应釜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夹套,反应釜中设置有搅拌器;换热块固定设置在反应釜本体中,换热块的中心开设有中心通孔,搅拌器的搅拌轴穿过中心通孔设置,换热块上还开设有横向孔、纵向孔和过流通道。换热介质经换热介质入口进入夹套中,再经横向孔一端进入换热块,从横向孔的另一端流出,再次进入夹套中,最后从夹套下端的换热介质出口排出;纵向孔作为物料孔,通过在反应釜本体的中间设置换热块,换热介质的能量经横向孔传递给纵向孔中的物料,提高了物料的接触面积,使换热介质热量利用的更加充分。

Description

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当需要对反应过程中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时,一般采用夹套式反应釜,由夹套内的传热介质(如蒸汽或冷却水)通过反应釜主体对釜内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此时因传热面积较小使传热效率降低,延长了反应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墨反应釜换热面积小,反应釜内物料受热不均,反应速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包括:
石墨反应釜本体,所述石墨反应釜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夹套,夹套中流动传热介质,夹套上设置有放空口、传热介质进口、传热介质进出口、排料口和排污口,反应釜本体中设置有搅拌器;反应釜本体由浸渍石墨制造;
换热块,所述换热块固定设置在反应釜本体内,换热块的中心开设有中心通孔,搅拌器的搅拌轴穿过中心通孔设置,换热块上还开设有纵向孔、横向孔和过流通道,其中,纵向孔平行换热块轴线贯穿开设,横向孔的轴线与换热块轴线垂直,所述过流通道位于中心通孔的外周,为圆环形或圆弧形通道,横向孔和纵向孔不相通,纵向孔和过流通道不相通,横向孔、纵向孔以及过流通道都与中心通孔不相通;所述横向孔包括第一横向孔和第二横向孔,第一横向孔横向贯穿换热块其两端与夹套的内腔连通,第一横向孔和过流通道不相通,第一横向孔位于第二横向孔的两侧,第二横向孔位于中心通孔相对的两侧,第二横向孔将过流通道与夹套的内腔连通,位于中心通孔两侧的第二横向孔通过过流通道连通。
传热介质由夹套经横向孔一端进入换热块,从横向孔的另一端流出,再次进入夹套中,最后从夹套另一端的传热介质出口排出;传热介质的能量经横向孔传递给纵向孔中的物料,由于石墨换热块有较多的纵向孔和横向孔,加大了两流体的传热面积,使传热介质热量利用的更加充分;同时,搅拌器的对反应釜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加速反应,解决了反应釜上下部分物料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传热效率及反应速率。
通过在换热块中设置过流通道,流经第二横向孔的传热介质不流入中心通孔,而是通过过流通道流入到对侧的第二横向孔再流出,不造成传热介质断路,提高了换热效果和材料利用率,同时防止传热介质进入反应釜中。搅拌器的轴穿过中心通孔伸入到反应釜底部,防止搅拌器与换热块碰撞。
进一步改进,所述石墨反应釜本体釜底的石墨板中开设有换热孔,换热孔的两端均与夹套的内腔连通。对于容易结晶的物料,易在反应釜底部沉淀、结晶,影响产量,通过在反应釜本体釜底的石墨板中开设换热孔,使夹套中传热介质(如蒸汽)通过反应釜底对物料进行加热,避免了物料在釜底结晶的情况。
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套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旋板,螺旋板围绕反应釜本体外壁螺旋设置。通过设置螺旋板,将夹套内腔分隔成螺旋通道,对换热介质起到导流作用,使传热介质与反应釜外壁充分接触,提高传热介质能量利用率。
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块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上盖设有用于密封凹槽的端盖,凹槽与端盖之间形成的通道为过流通道。通过设置端盖,防止物料进入过流通道中,同时防止传热介质进入反应釜中。
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为环绕中心通孔设置的环形槽或C形槽。
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包括两个弧形槽,两个弧形槽位于中心通孔相对的两侧,且两个弧形槽不相通,防止传热介质对流,影响能量传递效果。
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成槽构件,所述成槽构件包括环形板和筒状件,筒状件与环形板垂直同轴设置,且筒状件的上端面与环形板内孔边缘密封连接,成槽构件的纵向截面为∏形;所述换热块的中心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贯穿换热块开设,成槽构件设置在阶梯孔中,筒状件的下端与阶梯孔的台阶面密封粘接,环形板与阶梯孔的边缘密封粘接,成槽构件与阶梯孔之间形成的通道为过流通道,筒状件与阶梯孔粘结后的中心孔为中心通孔。对于在换热块上开设凹槽,开设阶梯孔和加工成槽更容易操作、加工工艺简单。
进一步改进,所述筒状件与环形板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
进一步改进,所述筒状件的外壁上设置有一个隔板,隔板将过流通道隔开,使过流通道呈C形。
进一步改进,所述筒状件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过流通道隔开为两个弧形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传热介质进入夹套中,经横向孔一端进入换热块,从横向孔的另一端流出,再次进入夹套中,最后从夹套的传热介质出口排出;纵向孔作为物料孔,通过在反应釜中设置换热块,传热介质的能量经横向孔传递给纵向孔中的物料,加大了与物料的接触面积,使传热介质热量利用的更加充分;同时,搅拌器对反应釜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加速反应,解决了反应釜上下部分物料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传热效率。
2、通过在换热块中设置过流通道,流经第二横向孔的传热介质不流入中心通孔,而是通过过流通道流入到对侧的第二横向孔再流出,不造成传热介质断路,提高了换热效果和材料利用率,同时防止传热介质进入反应釜中。搅拌器的轴穿过中心通孔伸入到反应釜底部,防止搅拌器与换热块碰撞。
3、通过在反应釜釜底的石墨板中开设换热孔,使夹套中传热介质通过釜底对物料进行加热,避免了物料在釜底结晶的情况。
4、通过设置螺旋板,将夹套内腔分隔成螺旋通道,对传热介质起到导流作用,使传热介质与反应釜外壁充分接触,提高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釜结构示意图。
图2是石墨反应釜本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石墨换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5是图4的A部放大视图。
图6是图3的B部放大视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成槽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五的A部放大视图。
图12是实施例五的成槽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六成槽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六的B部放大视图。
图15是实施例七成槽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七的B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中传热介质为冷却水或水蒸汽。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包括:
反应釜本体11,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夹套10,夹套10中流动传热介质,夹套10的上端设置有放空口12和传热介质入口13,夹套10的下端设置有排污口15、排料口20和传热介质出口14,反应釜中设置有搅拌器16;
换热块18,所述换热块18固定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1中,换热块18的中心开设有中心通孔1,还开设有横向孔、纵向孔2和过流通道3,其中,纵向孔2贯穿换热块上下平面,其轴线与换热块轴线平行,横向孔的轴线与换热块18的轴线垂直,横向孔、纵向孔2和过流通道3及中心通孔1互相均不相通;
所述横向孔包括第一横向孔5和第二横向孔4,第一横向孔5水平贯穿换热块18两端与夹套10的内腔连通,第一横向孔5和过流通道3不相通,第一横向孔5位于第二横向孔4的两侧,第二横向孔4位于中心通孔1相对的两侧,第二横向孔4将夹套10的内腔与过流通道3连通,使位于中心通孔1两侧的第二横向孔4通过过流通道3连通。
传热介质经横向孔一端进入换热块18中,从横向孔的另一端流出,再次进入夹套10中,最后从夹套10的传热介质出口14排出;传热介质的能量经横向孔传递给纵向孔中的物料,由于换热块有较多的横向孔和纵向孔,加大了两流体的传热面积,使传热介质热量利用的更加充分;同时,搅拌器的对反应釜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加速反应,解决了反应釜上下部分物料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传热效率和反应速率。
通过在换热块18中设置过流通道3,流经第二横向孔4的传热介质不流入中心通孔1,而是通过过流通道3流入到对侧的第二横向孔4再流出,不造成传热介质断路,提高了换热效果和材料利用率,同时防止传热介质进入反应釜中。搅拌器16的轴穿过中心通孔1伸入到反应釜底部,防止搅拌器16与换热块18碰撞。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块呈圆柱状,中心通孔1为圆孔,所述换热块中心开设有凹槽,凹槽上盖设有用于密封凹槽的端盖6,凹槽与端盖6之间形成的通道为过流通道3。通过设置端盖6,防止物料进入过流通道中,同时防止传热介质进入反应釜中,所述端盖6为环形石墨板。端盖6与换热块与之间通过环氧树脂(或其它粘结剂)粘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环绕中心通孔1设置的环形槽,如图4、6所示。
将该换热块安装在反应釜中,搅拌轴穿过中心通孔设置,横向孔作为传热介质孔,纵向孔2作为料孔,流经第二横向孔4的换热介质不流入中心通孔1,而是通过过流通道3流入到对侧的第二横向孔4再流出,不造成传热介质断路,提高了换热效果和材料利用率。图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石墨反应釜11釜底的石墨板中开设有换热孔19,如图2所示,开设有三排换热孔19,换热孔19的两端均与夹套10的内腔连通。对于容易结晶的物料,易在反应釜底部沉淀、结晶,影响产量,通过在反应釜本体釜底的石墨板中开设换热孔,使夹套中传热介质通过反应釜底对物料进行加热,避免了物料在釜底结晶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套10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旋板17,螺旋板17围绕反应釜本体11外壁盘旋设置。通过设置螺旋板17,将夹套10内腔分隔成螺旋通道,对传热介质起到导流作用,使传热介质与反应釜外壁充分接触,提高传热介质能量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传热介质为水蒸汽。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两个弧形槽,两个弧形槽位于中心通孔1相对的两侧,两个弧形槽与端盖之间形成的通道即为过流通道3,两个弧形槽不相通,防止冷取水对流,影响冷却效果。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C形槽,C形凹槽围绕中心通孔1设置,C形槽与端盖之间形成的通道即为过流通道3,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
如图9、10所示,其主要结构特点与实施例一相同,只是中心通孔与过流通道的形成略有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成槽构件,所述成槽构件包括环形板8和筒状件7,筒状件7与环形板8垂直同轴设置,且筒状件7与环形板8密封粘接,成槽构件的纵向截面为∏形;所述换热块的中心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贯穿换热块开设,成槽构件设置在阶梯孔中,筒状件的下端与阶梯孔的台阶面密封粘接,环形板8与阶梯孔的边缘密封粘接,成槽构件与阶梯孔之间形成的通道为过流通道3,筒状件7与阶梯孔构成的中心孔为中心通孔1。相对于在换热块上开设凹槽,开设阶梯孔更容易加工。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块呈圆柱状,中心通孔1为圆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成槽构件中筒状件7与环形板8分体成型,均为石墨材质,成槽构件与换热块与之间通过环氧树脂粘结。
将该换热块安装在反应釜中,搅拌轴穿过中心通孔1设置,横向孔作为传热介质孔,纵向孔2作为料孔,流经第二横向孔4的换热介质不流入中心通孔1,而是通过过流通道3流入到对侧的第二横向孔4再流出,不造成传热介质断路,提高了换热效果和材料利用率。图中箭头表示传热介质流动的方向。
实施例五:
如图11、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筒状件的下端设置有凸起9,换热块的阶梯孔的阶梯面上开设有插槽,成槽构件设置在阶梯孔中,凸起9插入插槽中,保证筒状件7与换热块固定粘接,防止二者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其他部分与实施例四相同。
实施例六:
如图13、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状件7与环形板8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状件7的外壁上设置一个隔板10,隔板10将过流通道3隔开,使过流通道3呈C形。其他部分如实施例四相同。
实施例七:
如图15、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状件7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两个隔板10,两个隔板将过流通道3隔开为两个弧形通道。其他部分如实施例四相同。
本发明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发明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Claims (10)

1.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石墨反应釜本体,所述石墨反应釜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夹套,夹套中流动传热介质,夹套上设置有放空口、传热介质进口、传热介质进出口、排料口和排污口,反应釜本体中设置有搅拌器;
换热块,所述换热块固定设置在反应釜本体中,换热块的中心开设有中心通孔,搅拌器的搅拌轴穿过中心通孔设置,换热块上还开设有横向孔、纵向孔和过流通道,其中,纵向孔平行换热块轴线贯穿换热块开设,横向孔的轴线与换热块轴线垂直,横向孔和纵向孔不相通,纵向孔和过流通道不相通,横向孔、纵向孔和过流通道都与中心通孔不相通;所述横向孔包括第一横向孔和第二横向孔,第一横向孔横向贯穿换热块,且第一横向孔两端与夹套的内腔连通,第一横向孔和过流通道不相通,第一横向孔位于第二横向孔的两侧,第二横向孔位于中心通孔相对的两侧,位于中心通孔两侧的第二横向孔通过过流通道连通,且第二横向孔将过流通道与夹套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反应釜本体釜底的石墨板中开设有换热孔,换热孔的两端均与夹套的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旋板,螺旋板围绕反应釜本体外壁盘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块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上粘结有用于密封凹槽的端盖,凹槽与端盖之间形成的通道为过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环绕中心通孔设置的环形槽或C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两个弧形槽,两个弧形槽位于中心通孔相对的两侧,且两个弧形槽不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槽构件,所述成槽构件包括环形板和筒状件,筒状件与环形板垂直同轴设置,且筒状件的上端面与环形板内孔边缘密封粘接,成槽构件的纵向截面为∏形;
所述换热块的中心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贯穿换热块开设,成槽构件设置在阶梯孔中,筒状件的下端与阶梯孔的台阶面密封粘结,环形板与阶梯孔的边缘密封粘结,成槽构件与阶梯孔之间形成的通道为过流通道,筒状件与阶梯孔构成的中心孔为中心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件与环形板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件的外壁上设置有一个隔板,隔板将过流通道隔开,使过流通道呈C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件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过流通道隔开为两个弧形通道。
CN201611086324.7A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 Active CN106512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6324.7A CN106512900B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6324.7A CN106512900B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12900A true CN106512900A (zh) 2017-03-22
CN106512900B CN106512900B (zh) 2019-01-15

Family

ID=58354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86324.7A Active CN106512900B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1290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8855A1 (zh) * 2016-11-30 2018-06-07 南通山剑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可配搅拌桨轴的石墨换热块
CN114471411A (zh) * 2022-02-11 2022-05-13 成都灿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控精度的化工产品加工用反应釜
CN117753354A (zh) * 2024-02-22 2024-03-26 福建紫金选矿药剂有限公司 一种铜萃取药剂生产用原料酯化反应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4163Y (zh) * 2003-05-18 2004-07-07 南通华耐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三流道石墨换热块
CN201473311U (zh) * 2009-07-21 2010-05-19 南通华耐特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热回收型氯化氢合成装置
CN203810970U (zh) * 2013-12-20 2014-09-03 贵州远盛钾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钢换热器
US20160238330A1 (en) * 2015-02-08 2016-08-18 Ronald Keith Cummins Reinforced cross drilled block
CN206424934U (zh) * 2016-11-30 2017-08-22 南通山剑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4163Y (zh) * 2003-05-18 2004-07-07 南通华耐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三流道石墨换热块
CN201473311U (zh) * 2009-07-21 2010-05-19 南通华耐特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热回收型氯化氢合成装置
CN203810970U (zh) * 2013-12-20 2014-09-03 贵州远盛钾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钢换热器
US20160238330A1 (en) * 2015-02-08 2016-08-18 Ronald Keith Cummins Reinforced cross drilled block
CN206424934U (zh) * 2016-11-30 2017-08-22 南通山剑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8855A1 (zh) * 2016-11-30 2018-06-07 南通山剑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可配搅拌桨轴的石墨换热块
CN114471411A (zh) * 2022-02-11 2022-05-13 成都灿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控精度的化工产品加工用反应釜
CN114471411B (zh) * 2022-02-11 2023-12-22 九江前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控精度的化工产品加工用反应釜
CN117753354A (zh) * 2024-02-22 2024-03-26 福建紫金选矿药剂有限公司 一种铜萃取药剂生产用原料酯化反应釜
CN117753354B (zh) * 2024-02-22 2024-05-03 福建紫金选矿药剂有限公司 一种铜萃取药剂生产用原料酯化反应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12900B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2900A (zh) 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
CN104501632B (zh) 一种弧形板式换热器
CN206424934U (zh) 一种釜内有换热块传热的石墨反应釜
CN100516751C (zh) 双螺旋水流筒式高效冷却器
CN108212046A (zh) 一种蜂窝型通道微反应器
CN208419316U (zh) 一种水冷板
CN207085742U (zh) 一种乳化沥青搅拌冷却设备
CN100412036C (zh) 高塔造粒生产复合肥的制浆设备
CN105390460B (zh) Igbt混合散热器
CN204478886U (zh) 一种弧形板式换热器
CN110201624A (zh) 一种用于合成反应的连续分段进料反应器
CN206244744U (zh) 一种用于异辛烷生产线的脱丙烷系统
CN106423028B (zh) 一种中心可配搅拌桨轴的石墨换热块
CN206262534U (zh) 润滑油制备装置
CN108409780A (zh) 一种溶剂油热驱环流的有机硅水解物裂解方法及装置
CN213555428U (zh) 一种新型环氧氯丙烷制备组件
CN209597025U (zh) 一种料浆混合槽
CN210736210U (zh) 节能连续熔硫釜
CN202415191U (zh) 连续式镍粒溶解反应器
CN101658733B (zh) 高提浓闪蒸器
CN206240480U (zh) 一种中心可配搅拌桨轴的石墨换热块
CN105695279A (zh) 一种桑葚酒的蒸馏冷却生产系统的操作方法
CN211514438U (zh) 一种用于生产led封装用有机硅树脂的冷却装置
CN111477602B (zh) 一种逆流式均温型热沉及电子芯片
CN101830813B (zh) 连续化生产羟乙基乙二胺的生产工艺及其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4

Address after: Group 19, Changgang village, Shigang Town, Tongzhou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1

Patentee after: NANTONG SHANJIAN ANTICORROS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003, Jiangsu City, Nantong Province City Road No. 815 (Gangzha District gate, Xixiang center, village ten)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SHANJIAN GRAPHITE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