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94171B - 一种汽车底盘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底盘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94171B
CN106494171B CN201611130076.1A CN201611130076A CN106494171B CN 106494171 B CN106494171 B CN 106494171B CN 201611130076 A CN201611130076 A CN 201611130076A CN 106494171 B CN106494171 B CN 106494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axle housing
hole
connect
automobile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300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94171A (zh
Inventor
于铁勇
屈小飞
袁红武
廖伟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300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94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94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94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94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94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7/00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 B60G17/015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 B60G17/016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responsiveness, when the vehicle is travelling, to specific motion, a specific condition, or driver input
    • B60G17/0165Resilient suspensions hav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spring or vibration-damper characteristics, for regula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a supporting surface and a sprung part of vehicle or for locking suspension during us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surface conditions, e.g. due to speed or load the regulating means compri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responsiveness, when the vehicle is travelling, to specific motion, a specific condition, or driver input to an external condition, e.g. rough road surface, side wi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5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regulated action or device
    • B60G2500/30Height or ground cl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和汽车,汽车底盘包括车桥装置、驱动半轴装置、液压装置和车架,油缸的底部分别连接左轴承的外圈以及右轴承的外圈,油缸的杆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车桥装置通过连杆与所述车架连接。本发明通过设于左右轴承外圈与车架之间的油缸,当油缸伸出或收缩时,带动车架上升或下降,进而带动车桥装置和中间轴上升和下降,从而提高汽车的通过性,以及汽车底盘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底盘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底盘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大部分汽车的底盘高度是固定的,且不可升降的,对于某些特殊的路况,例如山地路况,由于底盘过低,而不能通过的过高的障碍,从而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可见,现有的汽车底盘存在不可升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和汽车,解决了汽车底盘不可升降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包括:
车桥装置、驱动半轴装置、液压装置和车架,其中:
所述车桥装置包括左桥壳、中桥壳和右桥壳,在所述中桥壳两端设有锁销总成,在所述中桥壳两端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左桥壳的一端与所述中桥壳连接,所述左桥壳的另一端用于与左轮毂连接,且所述左桥壳与所述中桥壳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右桥壳的一端与所述中桥壳连接,所述右桥壳的另一端用于与右轮毂连接,且所述右桥壳与所述中桥壳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中桥壳两端通过所述锁销总成分别与所述左桥壳与所述右桥壳锁合;
所述驱动半轴装置包括左半轴、中间轴、右半轴、第一万向节、第二万向节、左轴承、右轴承、中轴承、左输出轴以及右输出轴,所述中间轴通过所述中轴承与所述中桥壳连接,所述中间轴的两端与所述左半轴和所述右半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左半轴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与所述左输出轴连接,所述右半轴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节与所述右输出轴连接,所述左输出轴通过所述左轴承固定在所述左轮毂上,所述右输出轴通过所述右轴承固定在所述右轮毂上;
所述液压装置包括通过液压管道依次连接且形成回路的油箱、液压泵、溢流阀、单向阀、换向阀以及所述油缸;
所述油缸的底部分别连接所述左轴承的外圈以及所述右轴承的外圈,所述油缸的杆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车桥装置通过连杆与所述车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销总成包括电磁铁、弹簧和销柱,所述中桥壳两端通过所述销柱分别与所述左桥壳与所述右桥壳锁合。
优选的,在所述油缸的杆端一侧与所述换向阀之间的所述液压管道上设有低压蓄能器,在所述油缸的底部一侧与所述换向阀之间的所述液压管道上设有高压蓄能器。
优选的,所述油箱和所述液压泵之间的所述液压管道上设有放气阀。
优选的,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优选的,所述车桥装置通过连杆与车架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汽车底盘还包括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方向盘、转向柱以及转向拉杆,所述转向拉杆包括左转向拉臂与右转向拉臂,且所述左转向拉臂与所述左轮毂花键连接,所述右转向拉臂与所述右轮毂花键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轮毂上设有第一花键孔,所述左转向拉臂设有与所述第一花键孔对应的第一花键轴,所述右轮毂上设有第二花键孔,所述右转向拉臂设有与所述第二花键孔对应的第二花键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汽车底盘。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汽车底盘,包括车桥装置、驱动半轴装置、液压装置和车架,油缸的底部分别连接左轴承的外圈以及右轴承的外圈,油缸的杆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车桥装置通过连杆与所述车架连接。本发明通过设于左右轴承外圈与车架之间的油缸,当油缸伸出或收缩时,带动车架上升或下降,进而带动车桥装置和中间轴上升和下降,从而提高汽车的通过性,以及汽车底盘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半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包括:
车桥装置1、驱动半轴装置2、液压装置3和车架4,其中:
所述车桥装置1包括左桥壳11、中桥壳12和右桥壳13,在所述中桥壳12两端设有锁销总成14,在所述中桥壳12两端设有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孔122,所述左桥壳11的一端与所述中桥壳12连接,所述左桥壳11的另一端用于与左轮毂连接,且所述左桥壳11与所述中桥壳12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21对应的第三通孔111,所述右桥壳13的一端与所述中桥壳12连接,所述右桥壳13的另一端用于与右轮毂连接,且所述右桥壳13与所述中桥壳12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122对应的第四通孔131,所述中桥壳12两端通过所述锁销总成14分别与所述左桥壳11与所述右桥壳13锁合;
所述驱动半轴装置2包括左半轴20、中间轴21、右半轴22、第一万向节23、第二万向节24、左轴承25、右轴承26、中轴承27、左输出轴28以及右输出轴29,所述中间轴21通过所述中轴承27与所述中桥壳12连接,所述中间轴21的两端与所述左半轴20和所述右半轴22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左半轴20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23与所述左输出轴28连接,所述右半轴22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节24与所述右输出轴29连接,所述左输出轴28通过所述左轴承25固定在所述左轮毂上,所述右输出轴29通过所述右轴承26固定在所述右轮毂上;
所述液压装置3包括通过液压管道30依次连接且形成回路的油箱31、液压泵32、溢流阀33、单向阀34、换向阀35以及油缸36。
所述油缸36的底部361分别连接所述左轴承25的外圈以及所述右轴承26的外圈,所述油缸36的杆端362与所述车架4连接,所述车桥装置1通过连杆15与所述车架4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车桥装置1处于低位,左桥壳11的第三通孔111与中桥壳12的第一通孔121相对,右桥壳13的第四通孔131与中桥壳12的第二通孔122相对,此时电磁铁141处于失电状态,销柱143在弹簧142的压力下,插入第一通孔121与第三通孔111以及第二通孔122与第四通孔131,同时将中桥壳12与左桥壳11以及右桥壳13连接在一起。其中左桥壳11与中桥壳12连接的一端采用间隙配合,右桥壳13与中桥壳12连接的一端也采用间隙配合,方便中桥壳12与左桥壳11以及右桥壳13之间的相对滑动。
当汽车遇到障碍物时,由于汽车底盘离地高度不够,需要提高通过性,设于中桥壳12上的锁销总成14,在电磁铁141的作用下,使销柱143脱离中桥壳12的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从而使中桥壳12与左右桥壳可以产生位移,以便于汽车底盘提升。
如图4所示,电磁换向阀35位于左侧,液压泵32将液压油通向油缸36的底部361一侧,推动油缸36的杆端362上升,进而顶起整个车架4,车架4带动中桥壳12上升,中桥壳12与左桥壳11及右桥壳13产生位移。由于中间轴21与左半轴20以及右半轴22的花键配合有一定的长度,因此中桥壳12的提升带动中间轴21上升的同时,中间轴21与左半轴20以及右半轴22可以沿花键产生位移,从而使汽车底盘抬高,提升了汽车底盘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如图5所示,通过障碍物后,电磁换向阀35在电磁铁的作用下移至右侧位置,此时液压泵32将液压油通向油缸36的杆端362一侧,使油缸36的杆端362收缩,进而带动车架4下降,当车架4复位到正常行驶位置后,锁销总成14的销柱143插入中桥壳12与左桥壳11的通孔以及中桥壳12与右桥壳13的通孔,然后锁紧桥壳,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的时候,车桥装置1基本稳定。汽车正常行驶的时候,电磁换向阀位于图3所示的中位。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于驱动半轴装置2与车架4之间的油缸,当油缸36举升或下降车架4时,就可以带动车桥装置1和中间轴21上升和下降,提高整车的通过性,进而提升汽车底盘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锁销总成14包括电磁铁141、弹簧142和销柱143,所述中桥壳12两端通过所述销柱143分别与所述左桥壳11与所述右桥壳13锁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锁销总成14设有中桥壳12的两端,可选的,锁销总成14在中桥壳12两端的周向各均分布有四个,其中锁销总成14包括电磁铁141、弹簧142和销柱143。在正常行车时,车桥装置1处于低位,左桥壳11的第三通孔111与中桥壳12的第一通孔121相对,右桥壳13的第四通孔131与中桥壳12的第二通孔122相对,此时电磁铁141处于失电状态,销柱143在弹簧142的压力下,插入第一通孔121与第三通孔111以及第二通孔122与第四通孔131,同时将中桥壳12与左桥壳11以及右桥壳13连接在一起。其中左桥壳11与中桥壳12连接的一端采用间隙配合,右桥壳13与中桥壳12连接的一端也采用间隙配合,方便中桥壳12与左桥壳11以及右桥壳13之间的相对滑动。
优选的,如图3所示,在所述油缸36的杆端362一侧与所述换向阀35之间的所述液压管道30上设有低压蓄能器37,在所述油缸36的底部361一侧与所述换向阀35之间的所述液压管道30上设有高压蓄能器38。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液压装置3的换向阀35处于中位时,此时油缸36保持不变,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低压蓄能器37与高压蓄能器38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给油缸36缺油的一侧补油,同时还能对压缩一侧有一定的阻力,如此就可以保证汽车轮胎有一定的弹跳高度,还能限制弹跳高度,提升汽车行驶的平稳性。
优选的,所述油箱31和所述液压泵32之间的所述液压管道30上设有放气阀39。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液压管道30上设有放气阀39可以有效的排出积蓄在液压管道30里面的空气,以防止液压管道30破裂,提升液压装置3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换向阀35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本发明实施例中,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具有换位准确,稳定性强的特点,可以提升汽车底盘在通过障碍物时候换向阀35换位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车桥装置1通过连杆15与车架4螺栓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车桥装置1通过连杆15与车架4螺栓连接可以提升汽车底盘的稳定性。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汽车底盘还包括转向装置5,其中,所述转向装置5包括方向盘51、转向柱52以及转向拉杆53,所述转向拉杆53包括左转向拉臂531与右转向拉臂532,且所述左转向拉臂531与所述左轮毂6花键连接,所述右转向拉臂532与所述右轮毂7花键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左转向拉臂531与右转向拉臂532分别通过花键与左轮毂6以及右轮毂7连接,且设于左转向拉臂531与右转向拉臂532上的花键轴可以在设于左轮毂6以及右轮毂7的花键孔内上下滑动,因此当车架4提升的时候,也能带动转向装置5的提升,进而提升汽车底盘的通过性能。
优选的,所述左轮毂6上设有第一花键孔,所述左转向拉臂531设有与所述第一花键孔对应的第一花键轴,所述右轮毂7上设有第二花键孔,所述右转向拉臂532设有与所述第二花键孔对应的第二花键轴。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花键孔对应的第一花键轴,第二花键孔对应的第二花键轴,且设于左转向拉臂531与右转向拉臂532上的花键轴可以在设于左轮毂6以及右轮毂7的花键孔内上下滑动,因此当车架4提升的时候,也能带动转向装置5的提升,进而提升汽车底盘的通过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底盘,包括车桥装置、驱动半轴装置、液压装置和车架,油缸的底部分别连接左轴承的外圈以及右轴承的外圈,油缸的杆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车桥装置通过连杆与所述车架连接。本发明通过设于左右轴承外圈与车架之间的油缸,当油缸伸出或收缩时,带动车架上升或下降,进而带动车桥装置和中间轴上升和下降,从而提高汽车的通过性,以及汽车底盘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汽车底盘。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桥装置、驱动半轴装置、液压装置和车架,其中:
所述车桥装置包括左桥壳、中桥壳和右桥壳,在所述中桥壳两端设有锁销总成,在所述中桥壳两端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左桥壳的一端与所述中桥壳连接,所述左桥壳的另一端用于与左轮毂连接,且所述左桥壳与所述中桥壳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右桥壳的一端与所述中桥壳连接,所述右桥壳的另一端用于与右轮毂连接,且所述右桥壳与所述中桥壳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中桥壳两端通过所述锁销总成分别与所述左桥壳与所述右桥壳锁合;
所述驱动半轴装置包括左半轴、中间轴、右半轴、第一万向节、第二万向节、左轴承、右轴承、中轴承、左输出轴以及右输出轴,所述中间轴通过所述中轴承与所述中桥壳连接,所述中间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半轴和所述右半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左半轴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与所述左输出轴连接,所述右半轴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节与所述右输出轴连接,所述左输出轴通过所述左轴承固定在所述左轮毂上,所述右输出轴通过所述右轴承固定在所述右轮毂上;
所述液压装置包括通过液压管道依次连接且形成回路的油箱、液压泵、溢流阀、单向阀、换向阀以及油缸;
所述油缸的底部分别连接所述左轴承的外圈以及所述右轴承的外圈,所述油缸的杆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车桥装置通过连杆与所述车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总成包括电磁铁、弹簧和销柱,所述中桥壳两端通过所述销柱分别与所述左桥壳与所述右桥壳锁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缸的杆端一侧与所述换向阀之间的所述液压管道上设有低压蓄能器,在所述油缸的底部一侧与所述换向阀之间的所述液压管道上设有高压蓄能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和所述液压泵之间的所述液压管道上设有放气阀。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装置通过连杆与车架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还包括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方向盘、转向柱以及转向拉杆,所述转向拉杆包括左转向拉臂与右转向拉臂,且所述左转向拉臂与所述左轮毂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右转向拉臂与所述右轮毂通过花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毂上设有第一花键孔,所述左转向拉臂设有与所述第一花键孔对应的第一花键轴,所述右轮毂上设有第二花键孔,所述右转向拉臂设有与所述第二花键孔对应的第二花键轴。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底盘。
CN201611130076.1A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汽车底盘和汽车 Active CN106494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30076.1A CN106494171B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汽车底盘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30076.1A CN106494171B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汽车底盘和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94171A CN106494171A (zh) 2017-03-15
CN106494171B true CN106494171B (zh) 2019-01-25

Family

ID=58330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30076.1A Active CN106494171B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汽车底盘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941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28952B2 (en) * 2018-12-04 2020-11-10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work vehicle
CN111469922A (zh) * 2020-04-08 2020-07-31 上海博观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总成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1051290A1 (sv) * 2010-12-07 2012-06-08 Hultdin System Ab Anordning och förfarande för nivellering av en konstruktionsdel hos ett terränggående fordon
CN204801450U (zh) * 2015-07-06 2015-11-25 张贵鑫 一种自适应主动悬架
CN105329061A (zh) * 2015-12-03 2016-02-17 管中林 实现车轮上下随地形变化的减震器承载压力互通转换系统
CN105946495A (zh) * 2016-06-06 2016-09-21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可自适应调整车架
CN106183678A (zh) * 2016-07-26 2016-12-07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商用车后驱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34725B2 (en) * 2005-08-29 2011-05-03 Mobile Intelligence Corporation Vehic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denied terrai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1051290A1 (sv) * 2010-12-07 2012-06-08 Hultdin System Ab Anordning och förfarande för nivellering av en konstruktionsdel hos ett terränggående fordon
CN204801450U (zh) * 2015-07-06 2015-11-25 张贵鑫 一种自适应主动悬架
CN105329061A (zh) * 2015-12-03 2016-02-17 管中林 实现车轮上下随地形变化的减震器承载压力互通转换系统
CN105946495A (zh) * 2016-06-06 2016-09-21 苏州市职业大学 一种可自适应调整车架
CN106183678A (zh) * 2016-07-26 2016-12-07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商用车后驱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94171A (zh)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5015B2 (en) Laterally tiltable, multitrack vehicle
CN106494171B (zh) 一种汽车底盘和汽车
CN104129294B (zh) 一种agv驱动独立悬挂减振机构
EP2944540A1 (en) Turning system and heavy-load wheeled vehicle having independent suspension
CN111942096B (zh) 一种水陆两栖车用的悬架提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40007A (zh) 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壳体总成及其装置
CN103832411A (zh) 一种汽车车身抬起装置
CN206086859U (zh) 一种重型循环球式双模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4879342B (zh) 一种汽车后轮转向液压缸
CN107140011A (zh) 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齿扇轴总成及其装置
CN206691191U (zh) 用于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的转向系统
CN201494494U (zh) 一种高压循环球动力转向器
CN105730146A (zh) 一种汽车车桥桥壳
CN201520281U (zh) 汽车轮胎升降结构
CN204077767U (zh) 一种车辆转向操纵装置
CN204020564U (zh) 一种agv驱动独立悬挂减振机构
CN108248280A (zh) 一种组合车轮及汽车
CN105059113A (zh) 一种车桥结构
CN211167084U (zh) 非公路自卸车全液压驱动双桥转向系统
CN203199016U (zh) 循环球式液压助力转向器转向螺母
CN205155072U (zh) 驱动桥滑动啮合套
CN106379404A (zh) 一种重型循环球式双模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10861707A (zh) 非公路自卸车全液压驱动双桥转向系统
CN206067877U (zh) 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齿扇轴总成及其装置
CN202952791U (zh) 底盘可升降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