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9087B -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 - Google Patents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9087B
CN106489087B CN201680001609.8A CN201680001609A CN106489087B CN 106489087 B CN106489087 B CN 106489087B CN 201680001609 A CN201680001609 A CN 201680001609A CN 106489087 B CN106489087 B CN 106489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ss applying
core
cores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applying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16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9087A (zh
Inventor
林和幸
井添克昭
爱川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89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9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9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9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 G02B6/02042Multicore optical fib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 G02B6/02295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bre
    • G02B6/02314Plurality of longitudinal structures extending along optical fibre axis, e.g. ho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 G02B6/024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with polarisation maintaining propert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res, And Optical Fiber Bundle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具备:多个纤芯(11);包围多个纤芯(11)的包层(12);以及在由包层(12)的外周包围的区域内以将多个纤芯(11)分别夹入的方式设置的多个应力赋予部(15),应力赋予部(15)的剖面积比纤芯(11)的剖面积大,多个应力赋予部(15)沿着一个方向配置有多个,并且沿着与该一个方向不同的其他方向配置有多个。

Description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纤芯的偏振保持光纤。
背景技术
目前,被用于日常普及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光纤形成为1条纤芯的外周由包层包围的构造,通过使光信号沿该纤芯传输来传送信息。此外,近年来,伴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普及,传送的信息量明显在增大。为了实现该光纤通信系统的传送容量增大,已知有使用由一个包层包围多个纤芯的外周的多芯光纤来通过沿各个纤芯传输的光传送多个信号的技术。
另外,作为用于实现传送容量增大的相干光通信用线路,已知有偏振保持光纤。偏振保持光纤是指通过对相互正交的偏波间的传输常量赋予差值,而能够原样地保持光的偏波状态地进行传输的光纤。作为这样的偏振保持光纤,例如,存在具备剖面形状为椭圆形的纤芯的椭圆纤芯型的偏振保持光纤(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通过一对应力赋予部夹持纤芯而对纤芯赋予应力、形成具有有效折射率互不相同的正交轴的纤芯的应力赋予型(以下,称为“PANDA型”。)的偏振保持光纤(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01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2-178909号公报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椭圆纤芯型的偏振保持光纤通常与PANDA型相比偏振保持力较小。另外,通常在单芯的PANDA型偏振保持光纤中,存在偏振保持光纤的外形容易变形的趋势。这认为是由于应力赋予部不仅对纤芯赋予了应力,还对包层赋予了应力。即,在应力赋予部仅沿着一个方向配置的偏振保持光纤中,认为从应力赋予部施加给包层的应力容易向一个方向集中,偏振保持光纤的外形容易变形。当上述专利文献2的第1图以及第2图所记载的3个以上的应力赋予部仅沿着一个方向配置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偏振保持光纤的外形变形的趋势更为明显。在像这样外形变形的光纤中,当进行连接器加工时,存在难以进入插芯的孔中的情况,当插入至插芯并由粘合剂填充于缝隙中时,又存在凝固后的粘合剂的缺损致使对纤芯施加的应力变化,纤芯的偏振保持力变化的情况。
本发明人们发现通过使多芯偏振保持光纤中的应力赋予部的配置最优化,能够抑制PANDA型的偏振保持光纤的外形的变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抑制外形的变形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纤芯;包层,该包层包围上述多个纤芯;以及多个应力赋予部,上述多个应力赋予部在由上述包层的外周包围的区域内以将上述多个纤芯分别夹入的方式设置,上述应力赋予部的剖面积比上述纤芯的剖面积大,上述应力赋予部在与上述包层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中沿着一个方向配置有多个,并且沿着与上述一个方向不同的其他方向配置有多个。
通过将多个应力赋予部沿着多个方向配置而非沿着一个方向配置,从而能够抑制从应力赋予部对包层赋予的应力向一个方向集中。即,能够使从应力赋予部向包层赋予的应力的方向向多个方向分散,因此能够抑制多芯偏振保持光纤的外形变形。
另外,优选为,上述一个方向与上述其他方向正交。通过将多个应力赋予部沿正交的方向分别进行配置,从应力赋予部施加给包层的应力也向正交的方向分别作用,因此容易抑制多芯偏振保持光纤的外形变形。
另外,优选为,上述多个应力赋予部沿着平行的多个列的配置有多个。即使将多个应力赋予部沿着多列配置,也容易使从应力赋予部施加给包层的应力的方向分散,因此容易抑制多芯偏振保持光纤的外形变形。
另外,优选为,上述多个应力赋予部配置在以上述包层的中心为基准的90°旋转对称的位置。即便如此配置多个应力赋予部,也容易使从应力赋予部施加给包层的应力的方向分散,因此容易抑制多芯偏振保持光纤的外形变形。
另外,优选为,上述多个应力赋予部中的一个上述应力赋予部被配置在上述包层的中心。通过形成为这样的方式,容易将配置于包层的中心的应力赋予部与配置于包层的外周侧的应力赋予部配置为成对地夹入纤芯。此外,通过如此配置纤芯以及应力赋予部,配置于包层的中心的应力赋予部将介于相邻的纤芯之间。其结果,能够抑制相邻的纤芯间的交扰。
另外,优选为,在彼此相邻的上述应力赋予部间全部配置上述纤芯。通过如此配置纤芯,能够在一个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内高效地配置大量的纤芯,因此容易增大信息的传送容量。
另外,优选为,包括由上述应力赋予部夹入的方向彼此相差90°的上述纤芯。由应力赋予部夹入的方向彼此相差90°的纤芯在快轴以及慢轴的方向彼此相差90°。像这样,如果在快轴以及慢轴的方向不同的纤芯的各自的快轴以及慢轴传送信号,则传输常量变化,因此能够减少纤芯间的交扰。
另外,优选为,包括具有互不相同的截止波长的上述纤芯。由于包括截止波长不同的纤芯,由此抗弯曲、干扰变强,能够作为即便在被施加弯曲、外部应力的状态下仍具有宽波长的单模光纤使用。即,能够在各纤芯中通过不同波长的光,因此实质上能够增宽每一根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的波段。另外,能够减少纤芯间的交扰。
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具有互不相同的截止波长的上述纤芯具有互不相同的双折射率的方式。如果改变对纤芯赋予应力的一对应力赋予部的间隔、该应力赋予部的大小以及该应力赋予部的热膨胀系数中的至少任一个,则能够改变纤芯的双折射率。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可抑制外形的变形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的样子的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的样子的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的样子的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的样子的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的样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存在各图中的比例尺和以下的说明中所记载的比例尺不同的情况。
(第1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的样子的图。
如图1所示,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具备:多个纤芯11、无缝隙地包围纤芯11的外周面的包层12、在由包层12的外周包围的区域内以夹入纤芯11的方式设置的多个应力赋予部15、覆盖包层12的外周面的内侧保护层13、以及覆盖内侧保护层13的外周面的外侧保护层14。此外,在图1中,例示出纤芯11以及应力赋予部15各具备4个的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具备的4个纤芯11被配置在以包层12的中心为中心的正方形的各顶点的位置。另外,全部的纤芯11的折射率都比包层12的折射率高。例如,当纤芯11由添加提高折射率的锗等的掺杂剂的石英构成的情况下,包层12由纯石英构成。另外,例如,当纤芯11由纯石英构成的情况下,包层12由添加了降低折射率的氟等的掺杂剂的石英构成。
优选为,在4个纤芯11中包含至少2个具有互不相同的截止波长的纤芯11。通过在一个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中包含截止波长不同的纤芯11,使得抗弯曲、干扰变强,能够作为即便在被施加弯曲、外部应力的状态下仍具有宽波长的单模光纤使用。即,能够使各纤芯11传输不同波长的光,因此能够实质上增宽每一根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的波段。
当如上所述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所具备的纤芯11具有互不相同的截止波长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形成为具备以截止波长为1.44μm的波长1.55μm成为单模的纤芯11、以截止波长为1.28μm的波长1.31μm为单模的纤芯11、以截止波长为0.94μm的波长0.98μm成为单模的纤芯11、以截止波长为0.8μm的波长0.85μm成为单模的纤芯11的方式。例如,可以形成为纤芯11与包层12的比折射率差为0.4%、通过相互改变纤芯11的直径而具备具有上述的互不相同的截止波长的纤芯11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弯曲径变小损失也不易增加,在以φ30mm卷绕10圈时的损失增加为0.1dB以下。
为使一个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具备截止波长不同的纤芯11,除了如上所述对于每个纤芯11改变其直径以外,还举出针对每个纤芯11改变包层12的比折射率差。为了针对每个纤芯11改变纤芯11与包层12的比折射率差,例如,可以针对每个纤芯11改变向纤芯11添加的锗等的掺杂剂的量。
接下来,对于应力赋予部15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所具备的4个应力赋予部15以将4个纤芯11分别夹入的方式配置在以包层12的中心为中心的正方形的顶点的位置。因此,各个纤芯11被配置在通过将各个应力赋予部15的中心连结而获得的该正方形的各边上。通过如此配置应力赋予部15以及纤芯11,如后所述从一对应力赋予部15对纤芯11赋予应力。
应力赋予部15例如由热膨胀系数比包层12大的材料构成。即,当对含有构成纤芯11、包层12以及应力赋予部15的材料的预成型品拉丝时,由于如上所述将应力赋予部15由热膨胀系数比包层12大的材料构成,从而在各材料冷却凝固的过程中应力赋予部15比包层12更大地收缩,因此由被配置为夹入纤芯11的一对应力赋予部15对纤芯11赋予应力。更具体地说,一对应力赋予部15对于配置在其间的纤芯11,沿该一对应力赋予部15排列的方向施加拉伸应力,并且沿着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施加压缩应力。另外,通过如上所述配置各纤芯11以及各应力赋予部15,各个应力赋予部15以该应力赋予部15的中心为基准对于位于互不相同的方向的2个纤芯施加应力。
被从一对应力赋予部15施加拉伸应力以及压缩应力的纤芯11通过光弹效应产生双折射率,在上述相互垂直的2个方向的偏波模式中具有不同传输常量。因此,沿纤芯11传输的光的应力赋予部15排列的方向形成为慢轴,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为快轴。这样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的偏振保持力的模式双折射率例如可以在各个纤芯11中为4×10-4以上。
作为构成这样的应力赋予部15的材料的例子,可以举出添加有硼等掺杂剂的石英玻璃。通过调整添加于石英玻璃的硼等的量,能够调整石英玻璃的热膨胀系数。通过如此适当地调整应力赋予部15与包层12的热膨胀系数差,或者调整将纤芯11夹入配置的一对应力赋予部15的设置间隔(从一对应力赋予部15中的一方的应力赋予部15与包层12的界面到另一方的应力赋予部15与包层12的界面的最短距离。以下,同样如此。)、该应力赋予部15的大小等,能够调整从一对应力赋予部15对纤芯11赋予的应力的强度,能够形成具有所希望的偏振保持力的纤芯11。
如上所述从容易通过一对应力赋予部15对纤芯11施加规定的应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一对应力赋予部15的形状、大小以及热膨胀系数彼此相同,优选为纤芯11配置于一对应力赋予部15间的中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为通过改变应力赋予部15的形状、大小以及热膨胀系数、纤芯11与应力赋予部15的间隔中的至少一个,而在一个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中具备具有互不相同的双折射率的纤芯11。
此外,内侧保护层13以及外侧保护层14分别由紫外线固化树脂等树脂构成,内侧保护层13以及外侧保护层14由互不相同的树脂构成。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中,沿着一个方向配置多个如上述那样配置的应力赋予部15,并且沿与该一个方向不同的其他方向也配置多个如上述那样配置的应力赋予部15。通过将多个应力赋予部15不只沿着一个方向,而沿多个方向进行配置,能够抑制从应力赋予部15对包层12施加的应力向一个方向集中。在应力赋予部15被如上述那样形成时,应力赋予部15不只对纤芯11施加应力,还对包层12施加应力。此时,通过如本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那样沿多个方向配置应力赋予部15,从应力赋予部15对包层12施加的应力的方向容易向多个方向分散,因此可抑制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的外形变形。
从如上所述使从应力赋予部15对包层12施加的应力的方向容易向多个方向分散的观点出发,作为多个应力赋予部15的配置被认为是优选的条件如下所述。即,优选将多个应力赋予部15沿着一个方向和与该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多个。通过将多个应力赋予部15沿正交的方向分别配置,从应力赋予部15对包层12施加的应力也在正交的方向上分别作用,容易抑制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的外形变形。
另外,优选为将多个应力赋予部15沿着平行的多列的各列配置多个。通过将多个应力赋予部15配置为多列,容易使从应力赋予部15向包层12施加的应力的方向分散,因此容易抑制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的外形变形。
进而,优选为多个应力赋予部15配置在以包层12的中心为基准的90°旋转对称的位置。通过如此配置多个应力赋予部15,也容易使从应力赋予部15对包层施加的应力的方向分散,因此容易抑制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的外形变形。
本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满足上述的多个应力赋予部15的全部的优选的配置的条件。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满足全部的上述条件的方式。关于其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在后文中叙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中,一个应力赋予部15被配置为分别对2个纤芯11施加必要的应力。即,通过将4个应力赋予部15形成为看作是4对的配置,这4个应力赋予部15能够对4个纤芯11赋予应力。通过如此配置应力赋予部15,能够减少在配置相同数量的纤芯11的情况下所需的应力赋予部15的数量,因此能够抑制包层12的直径变粗。由于能够抑制包层12的直径变粗,因此即便在狭小的空间对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布线时形成小的弯曲径,也能够抑制断裂概率升高。
此外,通过基于包层12的热膨胀系数与应力赋予部15的热膨胀系数的差适当地调整应力赋予部15的大小、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的设置间隔,也能够调整包层12的直径。
通过如上所述调整包层12的直径,例如,即便包层12的直径与以往的偏振保持光纤相同为125μm或者较之以往的偏振保持光纤为低于125μm的大小(例如,80μm程度),也能够将应力赋予部15配置为可对多个纤芯11赋予适当的应力,因此,得到包括多个具有所希望的偏振保持力的纤芯11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
应力赋予部15的大小能够根据包层12的热膨胀系数与应力赋予部15的热膨胀系数的差等适当地变更,不过例如在包层12的直径为125μm的情况下,可以将应力赋予部15的直径形成为20μm以上,优选为30μm以上。通过增大应力赋予部15,能够容易对纤芯11施加必要的应力。出于这样的观点,应力赋予部15的剖面积比纤芯11的剖面积大。另外,夹入纤芯11的一对应力赋予部15的设置间隔只要能够配置纤芯11即可,可以形成为10μm以下,优选为8μm以下。通过减小应力赋予部15的设置间隔,具有容易缩小包层12的直径的优点、容易对纤芯11施加必要的应力等的优点。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所有彼此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间配置纤芯11。“彼此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是指被配置为能够对纤芯11赋予必要的应力的一对应力赋予部15。通过如此配置纤芯11,能够在一个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高效地配置大量的纤芯11,因此增大了信息的传送容量。
纤芯11如上所述从成对的应力赋予部15接受压缩应力以及拉伸应力而具有双折射率,在加载压缩应力的方向具有慢轴,在加载拉伸应力的方向具有快轴。另外,在以一个应力赋予部15为基准相对于该应力赋予部15在相差90°的不同方向配置的2个纤芯11中,由一对应力赋予部15夹入的方向彼此相差90°。因此,该2个纤芯11被加载压缩应力以及拉伸应力的方向彼此相差90°。换句话说,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具有快轴以及慢轴的方向彼此相差90°的纤芯11。当如此在快轴以及慢轴的方向不同的纤芯11的各自的快轴以及慢轴传送信号时,传输常量变化,因此能够减少纤芯11间的交扰。
另外,如上所述多个纤芯11优选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截止波长,不过即便是具有互不相同的截止波长的纤芯11,如果对于各个纤芯11赋予应力的一对应力赋予部15的设置间隔、该应力赋予部15的大小以及该应力赋予部15的热膨胀系数相等,也将具有相同的双折射率。另一方面,当在各个纤芯11中改变双折射率的情况下,可以将从应力赋予部15对纤芯11施加的应力的强度如上所述调整。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关于与到此为止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的结构要素,除了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将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30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的样子的图。多芯偏振保持光纤30除了纤芯11以及应力赋予部15的数目以及配置以外,具有与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相同的结构。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30具备4个纤芯11与5个应力赋予部15。在5个应力赋予部15中,一个应力赋予部15配置于包层12的中心,其余4个应力赋予部15配置于以包层12的中心为中心的正方形的各顶点上。因此,应力赋予部15沿着一个方向(图2的纸面上下方向)配置,并且沿着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图2的纸面左右方向)配置。另外,多个应力赋予部15配置在以包层12的中心为基准的90°旋转对称的位置。通过如此配置多个应力赋予部15,能够如上所述抑制多芯偏振保持光纤30的外形的变形。
另外,在多芯偏振保持光纤30中,应力赋予部15配置在包层12的中心。通过形成为这样的方式,容易使配置于包层12的中心的应力赋予部15和配置于包层12的外周侧的应力赋予部15配置为成对地夹入纤芯11。此外,通过如此配置纤芯11以及应力赋予部15,在相邻的纤芯11之间夹入配置于包层12的中心的应力赋予部15。其结果,能够抑制相邻的纤芯11间的交扰。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30所具备的4个纤芯11被配置在配置于包层12的中心的一个应力赋予部15、与以包围该应力赋予部15的方式配置的其余4个应力赋予部15之间。即、通过将5个应力赋予部15形成为看作是4对的配置,从而从这5个应力赋予部15对4个纤芯11赋予适当的应力。
根据这样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30,各个纤芯11被配置为由一对应力赋予部15夹入,与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相同获得具有所希望的偏振保持力的纤芯1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有彼此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间配置纤芯11。通过如此配置纤芯11,在一个多芯偏振保持光纤30中高效地配置大量的纤芯11,因此信息的传送容量增大。
另外,多芯偏振保持光纤30与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相同,也可以将各纤芯11的截止波长分别变更。这样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30的模式双折射率例如可以在各个纤芯11中形成为4×10-4以上。另外,在以比各纤芯11的截止波长长的波长形成单模的波长中,在以φ30mm卷绕10圈的状态下损失仍为0.1dB以下。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3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关于与到此为止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的结构要素,除了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将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40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的样子的图。多芯偏振保持光纤40除了纤芯11以及应力赋予部15的数目以及配置以外,具有与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相同的结构。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40具备12个纤芯11与9个应力赋予部15。9个应力赋予部15被等间隔地配置为纵向3个×横向3个的格子状。因此,应力赋予部15沿着一个方向(图3的纸面上下方向)配置,并且沿着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图3的纸面左右方向)配置。另外,9个应力赋予部15中的配置在中心的应力赋予部15被配置在包层12的中心。如此配置的多个应力赋予部15也可以认为是沿着相互平行的多列(图3的纸面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的各列进行多个配置,也可认为是配置在以包层12的中心为基准的90°旋转对称的位置。通过如此配置多个应力赋予部15,能够如上所述抑制多芯偏振保持光纤40的外形的变形。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40所具备的12个纤芯11被配置于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之间。通过如此将各个纤芯11配置为由一对应力赋予部15夹入,与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相同获得具有所希望的偏振保持力的纤芯11。另外,根据多芯偏振保持光纤40,由于在所有彼此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间配置纤芯11,因此在一个多芯偏振保持光纤40高效地配置大量的纤芯11,增大了信息的传送容量。另外,通过如此配置应力赋予部15,能够减少在配置相同数目的纤芯11的情况下所需的应力赋予部15的数目,因此能够抑制包层12的直径变粗。
另外,多芯偏振保持光纤40也与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相同,可以将各纤芯11的截止波长分别变更。这样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40的模式双折射率例如可以在各个纤芯11中形成为3×10-4以上。另外,在以接近各纤芯11的截止波长的波长形成单模的波长中,在以φ30mm卷绕10圈的状态下损失仍为0.1dB以下。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关于与到此为止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的结构要素,除了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将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50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的样子的图。多芯偏振保持光纤50除了纤芯11以及应力赋予部15的数目以及配置以外,具有与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相同的结构。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50具备17个纤芯11与12个应力赋予部15。12个应力赋予部15被等间隔低配置为纵向3个×横向4个的格子状。因此,应力赋予部15沿着一个方向(图4的纸面上下方向)配置,并且沿着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图4的纸面左右方向)配置。另外,如此配置的多个应力赋予部15也可以认为是沿着平行的多列(图4的纸面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的各列配置多个。通过如此配置多个应力赋予部15,能够如上所述抑制多芯偏振保持光纤50的外形的变形。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50所具备的17个纤芯11配置在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之间。通过如此将各个纤芯11配置为由一对应力赋予部15夹入,与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相同获得具有所希望的偏振保持力的纤芯11。另外,根据多芯偏振保持光纤50,由于在所有彼此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间配置纤芯11,因此在一个多芯偏振保持光纤50高效地配置大量的纤芯11,增大了信息的传送容量。另外,通过如此配置应力赋予部15,能够减少在配置相同数目的纤芯11的情况下所需的应力赋予部15的数目,因此能够抑制包层12的直径变粗。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50具备比到此为止说明的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多的应力赋予部15以及纤芯11,因此优选为将包层12的直径形成为比到此为止说明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大。通过增大包层12的直径,能够容易地配置大量具有所希望的偏振保持力的纤芯11。另外,通过增大包层12的直径,容易配置大的应力赋予部15,因此容易形成具有更高模式双折射率的纤芯11。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50所具备的包层12的直径例如可以形成为150μm。另外,应力赋予部15的直径例如可以形成为20μm以上,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的设置间隔例如可以形成为10μm以下。
另外,多芯偏振保持光纤50也与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相同,可以将各纤芯11的截止波长分别变更。这样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50的模式双折射率例如可以在各个纤芯11中形成为3×10-4以上。另外,在以接近各纤芯11的截止波长的波长形成单模的波长中,在以φ30mm卷绕10圈的状态下损失仍为0.1dB以下。
(第5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关于与到此为止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同等的结构要素,除了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之外,将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60的与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的样子的图。多芯偏振保持光纤60除了纤芯11以及应力赋予部15的数目以及配置以外,具有与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相同的结构。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60具备3个纤芯11与3个应力赋予部15。3个应力赋予部15配置在三角形的各顶点的位置,3个纤芯11配置在该三角形的各边上。这样应力赋予部15沿着一个方向(图5的纸面左右方向)配置,并且也沿着其他方向配置,由此如上所述抑制多芯偏振保持光纤60的外形的变形。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60所具备的3个纤芯11配置在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之间。通过如此将各个纤芯11配置为由一对应力赋予部15夹入,与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0相同获得具有所希望的偏振保持力的纤芯11。另外,根据多芯偏振保持光纤60,由于在所有彼此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间配置纤芯11,因此在一个多芯偏振保持光纤60高效地配置大量的纤芯11,增大了信息的传送容量。另外,通过如此配置应力赋予部15,能够减少在配置形同数目的纤芯11的情况下所需的应力赋予部15的数目,因此能够抑制包层12的直径变粗。
以上,关于本发明以第1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本发明中,纤芯11以及应力赋予部15的数目以及设置位置并不局限于到此为止说明的实施方式,只要一个多芯偏振保持光纤所具备的多个纤芯11分别被配置为由一对应力赋予部15夹入的位置,并且多个应力赋予部沿着一个方向配置多个并且沿着与该一个方向不同的其他方向也配置多个即可。
另外,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等中,列举在与正方形的各顶点对应的位置配置应力赋予部的例子,不过本发明也可以是应力赋予部配置于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多边形等的各顶点对应的位置的方式。其中,通过将应力赋予部配置在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各顶点对应的位置,能够容易配置大量的纤芯11,并且容易对纤芯11施加适当的应力。
另外,在到此为止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在所有彼此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间配置纤芯11的方式,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方式,在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间也可以存在不配置纤芯11的部分。其中,出于抑制信息的传送容量的增大、包层12的直径的增大等的观点,优选为在所有彼此相邻的应力赋予部15间配置纤芯11。
(制造方法)
到此为止说明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例如可以按照如下说明的方式制造。
首先,准备如下例示的材料制成预成型品。
作为构成包层12的材料,例如,准备纯石英棒或添加了氟的石英棒。另外,作为构成纤芯11的材料,例如,在包层12为纯石英的情况下准备添加了锗的石英棒,在包层12由添加了氟的石英构成的情况下,准备纯石英棒。
接下来,以拉丝时纤芯11配置于所希望的位置的方式,在作为包层12的材料的石英棒开孔并插入作为构成纤芯11的材料的石英棒,对它们加热形成一体化。
接下来,在含有构成如上所述制作的包层12以及纤芯11的材料的棒上开设用于插入构成应力赋予部15的材料的孔。在应力赋予部15中使用热膨胀系数比包层12大的材料。作为构成应力赋予部15的材料,例如使用添加有硼的石英棒。
制成具备如上所述构成纤芯11、包层12以及应力赋予部15的材料的预成型品,将其在拉丝炉中形成一体化且形成光纤化,由此能够获得本发明的多芯偏波光纤。形成内侧保护层13以及外侧保护层14的方法不受特别限定。
此外,当配置具有不同截止波长的纤芯11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直径相同且折射率不同的石英棒形成纤芯11,或者使用预先使纤芯11的直径与包层12的直径针对每个纤芯11变化的、直径不同的石英棒形成纤芯11。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抑制外形的变形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期待在加工用的光纤激光装置等的技术领域中的利用。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30、40、50、60:多芯偏振保持光纤;11:纤芯;12:包层;13:内侧保护层;14:外侧保护层;15:应力赋予部。

Claims (8)

1.一种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具备:
多个纤芯;
包层,该包层包围所述多个纤芯;以及
多个应力赋予部,所述多个应力赋予部在由所述包层的外周包围的区域内以将所述多个纤芯分别夹入的方式设置,
所述应力赋予部的剖面积比所述纤芯的剖面积大,
所述应力赋予部在与所述包层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剖面中沿着一个方向配置有多个,并且沿着与所述一个方向不同的其他方向配置有多个,
以能够对所述纤芯赋予保持在所述纤芯传输的光的偏波的应力的方式,在沿着所述一个方向彼此相邻配置的应力赋予部之间配置有一个所述纤芯,并且在沿着所述其他方向彼此相邻配置的应力赋予部之间配置有与所述一个纤芯不同的一个所述纤芯,
各个所述应力赋予部兼任沿着所述一个方向配置的彼此相邻的应力赋予部之一与沿着所述其他方向配置的彼此相邻的应力赋予部之一,
所述一个方向与所述其他方向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应力赋予部沿着相互平行的多个列配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应力赋予部配置在以所述包层的中心为基准的90°旋转对称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应力赋予部中的一个所述应力赋予部被配置在所述包层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其特征在于,
在彼此相邻的所述应力赋予部间全部配置一个所述纤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其特征在于,
包括由所述应力赋予部夹入的方向彼此相差90°的所述纤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其特征在于,
包括具有互不相同的截止波长的所述纤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芯偏振保持光纤,其特征在于,
具有互不相同的截止波长的所述纤芯具有互不相同的双折射率。
CN201680001609.8A 2015-07-02 2016-05-12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 Active CN1064890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3964A JP6692128B2 (ja) 2015-07-02 2015-07-02 マルチコア偏波保持ファイバ
JP2015-133964 2015-07-02
PCT/JP2016/064194 WO2017002460A1 (ja) 2015-07-02 2016-05-12 マルチコア偏波保持ファイ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9087A CN106489087A (zh) 2017-03-08
CN106489087B true CN106489087B (zh) 2020-12-25

Family

ID=57608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1609.8A Active CN106489087B (zh) 2015-07-02 2016-05-12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97751B2 (zh)
EP (1) EP3163339B1 (zh)
JP (1) JP6692128B2 (zh)
CN (1) CN106489087B (zh)
DK (1) DK3163339T3 (zh)
WO (1) WO20170024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95932B1 (en) * 2014-09-09 2019-02-27 Heraeus Quarzglas GmbH & Co. KG Optical fiber with a hollow channel along the center of the fiber core for receiving a sample
JP6340342B2 (ja) * 2015-05-27 2018-06-0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
WO2020136428A1 (es) * 2018-12-28 2020-07-02 Instituto Tecnologico Metropolitano Conversor modal sintonizable
CN110261955A (zh) * 2019-06-20 2019-09-20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偏多芯光纤
CN110261956B (zh) * 2019-06-20 2021-02-26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型保偏多芯光纤
JP7389644B2 (ja) * 2019-12-26 2023-11-30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光コネクタ
CN116783525A (zh) * 2021-02-12 2023-09-19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保偏光纤及保偏光纤的制造方法
CN113075763B (zh) * 2021-03-11 2022-07-15 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芯熊猫结构保偏光纤及其耦合连接装置
CN113568091A (zh) * 2021-08-06 2021-10-2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轴向保偏多芯光纤
US11675123B2 (en) * 2021-09-09 2023-06-13 Cisco Technology, Inc. Radiation-induced birefringence in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fiber
EP4180775A1 (en) 2021-10-22 2023-05-17 Inphotech Spolka Z ograniczona Odpowiedzialnoscia Method of measuring a parameter and optical measurement system
CN115712167B (zh) * 2022-10-21 2023-06-20 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纤芯复合型保偏光纤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49114A (ja) * 1986-04-22 1987-10-3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定偏波フアイバカプ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39880A (zh) * 2008-02-07 2011-01-05 Imra美国公司 大功率平行光纤阵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9304U (ja) 1982-07-09 1984-01-21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偏波面保存光フアイバ
JPS62178909A (ja) 1986-02-03 1987-08-0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マルチコア定偏波光フアイバ
CA1302759C (en) * 1986-11-28 1992-06-09 Kuniharu Himeno Optical fiber coupler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H0426816A (ja) * 1990-05-23 1992-01-3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アイソレータ
JPH0545527A (ja) 1991-08-15 1993-02-23 Fujikura Ltd イメージフアイバ
JPH0659154A (ja) * 1992-08-11 1994-03-04 Fujitsu Ltd 偏波カプラの製造方法及び偏波カプラ
EP0637762B1 (en) * 1993-02-25 2000-05-24 Fujikura Ltd. Polarized wave holding optical fiber, 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connection method therefor, optical amplifier, laser oscillator and polarized wave holding optical fiber coupler
US6463195B1 (en) * 1999-05-31 2002-10-08 Fujikura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optical fiber coupler
US6813414B1 (en) * 2000-07-17 2004-11-02 Finisar Corporation Fiber optical pigtail geometry for improved extinction ratio of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s
US20060171426A1 (en) * 2005-02-02 2006-08-03 Andrei Starodoumov Fiber-laser with intracavity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coupler providing plane polarized output
CN103154790B (zh) * 2010-10-05 2016-03-02 株式会社藤仓 保偏光纤
JP2013080126A (ja) 2011-10-04 2013-05-0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偏波保持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
JP5921518B2 (ja) * 2013-11-18 2016-05-2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及びその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49114A (ja) * 1986-04-22 1987-10-3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定偏波フアイバカプ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39880A (zh) * 2008-02-07 2011-01-05 Imra美国公司 大功率平行光纤阵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92128B2 (ja) 2020-05-13
CN106489087A (zh) 2017-03-08
EP3163339A4 (en) 2018-04-25
WO2017002460A1 (ja) 2017-01-05
DK3163339T3 (da) 2021-10-04
US20170219768A1 (en) 2017-08-03
JP2017016002A (ja) 2017-01-19
EP3163339A1 (en) 2017-05-03
US9897751B2 (en) 2018-02-20
EP3163339B1 (en) 2021-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9087B (zh) 多芯偏振保持光纤
US9885825B2 (en) Pitch reducing optical fiber array and multicore fiber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hiral fiber grating
EP2806297B1 (en) Multi-core fiber
JP5819682B2 (ja) 通信用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
EP3171205B1 (en) Multicore fiber
US9128233B2 (en) Multi-core fiber
US9557476B2 (en) Multi-core fiber
US9529146B2 (en) Multicore fi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the same
JP5471776B2 (ja)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
US9366807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preform for coupled multi-core fiber, method of producing coupled multi-core fiber, and coupled multi-core fiber
US20110026890A1 (en) Holey fibers
WO2022085534A1 (ja)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
US8750663B2 (en) Coupled multicore fiber
US9470840B2 (en) Multicore fiber
JP5990616B2 (ja) 通信用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
CN117795388A (zh) 包含具有正-负掺杂包层的光纤的光子灯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