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4773A - 脱气器 - Google Patents

脱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4773A
CN106474773A CN201610797742.0A CN201610797742A CN106474773A CN 106474773 A CN106474773 A CN 106474773A CN 201610797742 A CN201610797742 A CN 201610797742A CN 106474773 A CN106474773 A CN 106474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esse
room
supply pip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77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4773B (zh
Inventor
崔荣俊
李应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osan Heavy Industries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osan Heavy Industries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501234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76347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501243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78578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501258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73025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Doosan Heavy Industries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osan Heavy Industries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74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4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4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4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9/00Auxiliary system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F28B9/08Auxiliary system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collecting and removing condens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042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modifying the liquid flow
    • B01D19/0047Atomizing, spraying, trick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005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with one or more auxiliary substan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005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with one or more auxiliary substances
    • B01D19/001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with one or more auxiliary substances by bubbling steam through the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9/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condensers arranged or modifi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engines
    • F01K9/003Plants characterised by condensers arranged or modifi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engines condenser coolin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9/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condensers arranged or modifi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engines
    • F01K9/02Arrangements or modifications of condensate or air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1/00Feed-water supply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40/00Safety or protection arrangements of solar heat collectors; Preventing malfunction of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40/40Preventing corrosion; Protecting against dirt or contamination
    • F24S40/48Deaerating or degassing the working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3/00Condensers in which the steam or vapour comes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cooling mediu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9/00Auxiliary system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F28B9/10Auxiliary system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extracting, cooling, and removing non-condensable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egassing, i.e. liberation of dissolved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0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 F22D1/5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incorporating thermal de-aeration of feed-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以在容器的内部空间使从蒸气供给单元喷射的蒸气根据设置喷雾单元的空间来向与从喷雾单元喷射的水的喷射方向相同的方向和相反的方向喷射的方式形成蒸气供给单元,从而增加蒸气的滞留时间及蒸气与水的接触表面积,使脱气效果极大化,并防止锅炉管道被腐蚀,提高火力发电厂的效率的火力发电厂用脱气器。

Description

脱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气器(deaerator),更详细地,涉及可在容器的内部空间,通过使从蒸气供给单元喷射的蒸气的方向与从喷雾单元喷射的水的方向相同或相异,从而增加脱气效果的火力发电厂用脱气器。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为将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并重新利用汽轮机产生电能的装置。
上述汽轮机在接收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之后,使上述过热蒸气的压力降低至低压,并产生汽轮机的轴动力,从而转动发电机来产生电。
在上述过程中的最后步骤使空气流入。
在蒸气冷凝器中,使用真空泵或喷射器去除所流入的空气。
但是,在发生冷凝水过冷现象的情况下,一部分空气将溶解于水。
图1示出以往火力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在火力发电厂的发电过程中,水以高温高压的蒸气形态从锅炉1中排出。
所排出的高温高压的蒸气流入汽轮机2,从而在蒸气的热能被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中,蒸气变为低温低压的蒸气并被排出。
此时,在轮机的轴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电。
此时,低温低压的水蒸气将反复进行在冷凝器3中变为水的过程。
由于无机物等的杂质堆积于锅炉,因此,排出约4~5%的水并投入新的水。
由于新的水中含有氧气,因此,若要在发电过程中投入较多的水,则在冷凝器的后端设置冷凝水容器4。
此时,为了去除溶解于所投入的水中的氧气而使用脱气器5。
在所投入的水流向脱气器5的过程中,在水经过供水加热器的情况下,水的温度会上升,溶解于水中的氧气与以活性气体状态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物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变为杂质。
如此而成的杂质的一部分将附着于热交换器的表面。
并且,杂质将附着于锅炉表面,促进铁被氧化腐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将补充水输送到冷凝水容器之前,通过使用脱气器来去除溶解于补充水中的氧气,之后将去除氧气的补充水输送到冷凝水容器。
即,通常,脱气器是指用于去除溶解于水中的气体的装置,尤其是指去除氧气的装置。
通常,在以往的火力发电厂使用喷雾盘形态的脱气器。
但是,以往的脱气器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仅向一个方向喷射从蒸气供给单元供给的蒸气,因此导致蒸气的滞留时间短、无法增加水和蒸气的接触面积,因而为了增加脱气效果,需增加脱气器的容量或大小,从而无法谋求脱气器的小型化。
并且,以往的脱气器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无法提高脱气效果,因而导致向锅炉供给的水中含有氧气等的气体,从而导致锅炉的热交换器管道被腐蚀。
尤其,以往的脱气器存在导致热交换器的性能下降的问题,即,存在火力发电厂的效率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火力发电厂用脱气器,上述火力发电厂用脱气器可增加从蒸气供给单元喷射的蒸气滞留在容器内的时间及蒸气与水的接触表面积,使脱气效果极大化、防止锅炉管道被腐蚀、提高火力发电厂的效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脱气器可包括:容器;喷雾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上部,用于供给水;蒸气供给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内侧,用于供给蒸气;抽气单元,以与上述喷雾单元相邻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容器的上部,用于抽出上述容器内部的空气;以及排出管,用于向上述容器的外部排出去除空气的水。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喷雾单元可包括:供水管,一侧与供水部相连接,另一侧与上述容器的内侧上部相连接;分配管,与上述供水管的另一侧相连通,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以及多个喷嘴部,以朝向上述容器的内侧下部喷射液滴形态的水的方式沿着上述分配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于上述分配管。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抽气单元可包括:抽气管,一侧与上述容器内部相连接,另一侧与上述容器的外部相连通;以及抽气阀,设置于上述抽气管的一部分。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蒸气供给单元可包括:第一蒸气供给管,在上述容器的内部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向与从上述多个喷嘴部供给的水的供给方向相同的方向供给蒸气的方式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第一排出孔;连接管,一侧与上述第一蒸气供给管相连通,用于划分上述容器的内部;以及第二蒸气供给管,一侧与上述连接管相连通,在上述容器的内部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向与上述多个第一排出孔互不相同的方向供给蒸气的方式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第二排出孔。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蒸气供给单元还可包括隔断板,上述隔断板设置于连接上述第一蒸气供给管和上述连接管的位置的上部。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还包可括隔板,上述隔板设置于上述容器的内部,上述隔板用于划分上述容器的内部。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在上述容器的内部使得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及第四隔板以相互相邻的隔板之间具有不同高度的方式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及第四隔板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将上述容器划分为第一室、第二室、第三室、第三室、第四室及第五室等五个区域,设置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抽气单元的上述容器的各个区域与形成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排出孔的上述容器的各个区域相异。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管的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抽气单元分别可设置于上述容器的第一室的上部及第三室的上部,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排出孔沿着设置于上述容器的第二室和第四室的主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形成。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各个上述喷雾单元可包括:供水管,一侧与供水部相连接,另一侧与上述容器的内侧上部相连接;分配管,与上述供水管的另一侧相连通,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以及多个喷嘴部,以朝向上述容器的内侧下部喷射液滴形态的水的方式沿着上述分配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于上述分配管。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各个上述抽气单元可包括:抽气管,一侧与上述容器内部相连接,另一侧与上述容器的外部相连通;以及抽气阀,设置于上述抽气管的一部分。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可在脱器气的上述第一隔板和上述第三隔板中,上述第一隔板的上端部和第三隔板的上端部的位置高于储存于上述容器的内部的水的最高水位,上述第一隔板的下端部和上述第三隔板的下端部以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比上述第二隔板的上端部和上述第四隔板的上端部更位于下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容器的内部。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上述第一室和第二室可借助形成于上述第一隔板的下端部和上述主蒸气供给管之间的第一连通口相连通,上述第三室和第四室可借助形成于上述第三隔板的下端部和上述主蒸气供给管之间的第二连通口相连通。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储存于脱气器的上述容器的水可从上述第一室朝向上述第五室的方向以上下方向相反的方式循环。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可设置与设置于上述容器的第二室和第四室的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相连通并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沿着上述容器的宽度方向延伸而成的第一辅助蒸气供给管,上述第一辅助蒸气供给管可沿着上述容器的宽度方向形成多个第一辅助排出孔。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排出管可设置于上述第五室。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脱气器可追加包括喷洒单元,上述喷洒单元与上述喷雾单元相向,通过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相连通来供给蒸气。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喷洒单元可包括:垂直连接管,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相连通,以垂直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方式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以及辅助蒸气供给管,与上述垂直连接管相连通,以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平行的方式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沿着上述辅助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形成多个辅助排出孔。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喷洒单元还可包括隔断板,上述隔断板用于包围上述辅助蒸气供给管。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可在脱气器的上述容器的内部,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从而以上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为中心,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将上述容器划分为作为三个区域的第一室、第二室及第三室,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抽气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第一室的上部,上述主蒸气供给管设置于上述第一室及第二室,上述喷洒单元与上述喷嘴单元相向,上述喷洒单元以位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上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第一室。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上述第一隔板可以以上述第一隔板的上端部位于比上述第二隔板的上端部更高的位置的方式设置。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还可包括多孔板,在上述容器的上述第二室中,上述多孔板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设置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上部。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在脱气器的多孔板有规则或不规则地形成多个贯通孔,上述贯通孔具有可使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排出的蒸气经过的大小。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排出管可设置于第三室。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可设置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相连通并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沿着上述容器的横向方向延伸而成的扩张蒸气供给管,上述扩张蒸气供给管可沿着上述容器的横向方向形成多个扩张排出孔。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的脱气器可包括:容器;隔板,设置于上述容器的内部,用于划分上述容器的内部;喷雾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上述,用于供水;主蒸气供给管,沿着上述容器的内侧下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用于供给蒸气,上述主蒸气供给管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多个排出孔;抽气单元,以与上述喷雾单元相邻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容器的上部,用于抽出上述容器内部的空气;洗涤单元,用于搅拌从上述喷雾单元所供给的水和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所供给的蒸气;以及排出管,用于向上述容器的外部排出去除空气的水。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另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喷雾单元可包括:供水管,一侧与供水部相连接,另一侧与上述容器的内侧上部相连接;分配管,与上述供水管的另一侧相连通,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以及多个喷嘴部,以朝向上述容器的内侧下部喷射液滴形态的水的方式沿着上述分配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于上述分配管。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另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洗涤单元可包括:接水部,用于捕集从上述喷雾单元喷射的水;洗涤器,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相连通;以及连接管,一侧与上述接水部相连接,另一侧与上述洗涤器相连接,用于向上述洗涤器供水。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另一实施例中,可在脱气器的上述容器的内部,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从而以上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为中心,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将上述容器划分为作为三个区域的第一室、第二室及第三室,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抽气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第一室的上部,上述主蒸气供给管设置于上述第一室及第二室的下部,上述洗涤单元以位于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主蒸气供给管之间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第一室。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另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上述第一隔板可以以上述第一隔板的上端部位于比上述第二隔板的上端部更高的位置的方式设置。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可在上述容器的内部的一侧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一个脱气器的上述隔板,由此以上述隔断板和上述隔板为中心,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将上述容器划分为作为三个区域的第一室、第二室、第三室,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抽气单元可设置于上述容器的第一室的上部,上述第一蒸气供给管可设置于上述第一室,上述连接管及第二蒸气供给管可设置于第二室。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蒸气供给单元的连接管还可包括多个第三排出孔,上述多个第三排出孔在上述连通管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形成,上述多个第三排出孔用于供给蒸气。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排出管可设置于第三室。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容器的上述第二室和第三室可借助形成于上述隔板的下端部和上述容器的下端部之间的连通口相连通。
本发明的脱气器可包括:容器;隔板,设置于上述容器的内部,用于划分上述容器的内部;喷雾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上部,用于供水;主蒸气供给管,沿着上述容器的内侧下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用于供给蒸气,上述主蒸气供给管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多个排出孔;抽气单元,以与上述喷雾单元相邻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容器的上部,用于抽出上述容器内部的空气;一个以上的多孔板,在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主蒸气供给管之间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及排出管,用于向上述容器的外部排出去除空气的水。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可在上述容器的内部中央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脱气器的一个隔板,从而以上述隔板为中心,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将上述容器划分为作为左右两个区域的第一室和第二室,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抽气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第一室的上部,上述主蒸气供给管设置于上述第一室及第二室,在上述第一室中,以使第一多孔板位于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主蒸气供给管之间的方式沿着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多孔板。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容器的上述第一室和第二室可借助形成于上述隔板的下端部和上述容器的下端部之间的第一连通口相连通。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排出管可设置于第二室。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可在脱气器的容器的内部,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从而以上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为中心,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将上述容器划分为作为三个区域的第一室、第二室及第三室,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抽气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第一室的上部,上述主蒸气供给管设置于上述第一室及第二室,在上述第一室中,以使第一多孔板位于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主蒸气供给管之间的方式沿着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多孔板。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容器的第一室和第二室可借助形成于上述第一隔板的下端部和上述主蒸气供给管之间的第一连通口相连通,上述第二室和第三室可借助形成于上述第二隔板的下端部和上述容器的下端部之间的第二连通口相连通。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的排出管可设置于第三室。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可在上述第二室中,以使第二多空板位于与上述第一多孔板高度相同的位置的方式沿着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多空板。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可在第一室中,以使脱气器的第三多孔板位于上述第一多孔板和上述喷雾单元之间并与上述第一多孔板平行的方式沿着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多空板。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可在脱气器的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分别有规则或不规则地形成多个贯通孔,上述贯通孔具有可使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排出的蒸气经过的大小。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可包括第一辅助蒸气供给管,上述第一辅助蒸气供给管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相连通,并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沿着上述容器的宽度方向延伸而成,上述第一辅助蒸气供给管沿着上述容器的宽度方向形成多个第一辅助排出孔。
并且,在本发明脱气器的一实施例中,脱气器可包括第二辅助蒸气供给管,上述第二辅助蒸气供给管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相连通,并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延伸而成,上述第二辅助蒸气供给管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形成多个第二辅助排出孔。
本发明的脱气器具有如下效果,通过以在容器的内部空间使从蒸气供给单元喷射的蒸气根据设置喷雾单元的空间来向与从喷雾单元喷射的水的喷射方向相同的方向和相反的方向喷射的方式形成蒸气供给单元,从而增加蒸气的滞留时间及蒸气与水的接触表面积,使脱气效果极大化。
本发明的脱气器具有如下效果,可沿着容器的长度方向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将容器的内部划分为共五个空间,在容器的各个空间分别相异地形成用于形成多个喷雾单元和主蒸气供给管的排出孔的空间,使得储存于容器内部的水形成乱流,使水向上下左右流动并被引导到排出管,从而使脱气效果极大化。
本发明的脱气器具有如下效果,可混合使用喷洒单元和喷雾单元,上述喷洒单元与喷雾单元相向并与主蒸气供给管相连通,上述喷洒单元用于供给蒸气,或者混合使用洗涤单元和喷雾单元,上述洗涤单元用于搅拌从喷雾单元供给的水和从主蒸气供给管供给的蒸气,增加从主蒸气供给管排出的蒸气的滞留时间,并增加蒸气和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脱气效果极大化。
并且,本发明的脱气器具有如下效果,在第二室中,可借助在主蒸气供给管的上部沿着容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孔板,增加从主蒸气供给管排出的蒸气的滞留时间,并增加蒸气和水的接触表面积,从而使脱气效果极大化。
本发明的脱气器具有如下效果,可借助在喷雾单元和主蒸气供给管之间沿着容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一个以上的多孔板,使得通过喷雾单元储存于容器内部的水发生乱流,增加从主蒸气供给管排出的蒸气的滞留时间,并增加蒸气和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脱气效果极大化。
并且,本发明的脱气器具有如下效果,可在使脱气器的容器大小维持现有的大小或比现有的大小缩小、增加脱气效果的情况下制造脱气器,从而可谋求脱气器的小型化。
尤其,本发明的脱气器具有如下效果,随着脱气效果的增加,可防止热交换器管道被腐蚀,并提高热交换性能,从而增加火力发电厂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以往火力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脱气器的主视图。
图3示出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
图5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脱气器的主视图。
图6示出图5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7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
图8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脱气器的主视图。
图9示出图8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0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
图11示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
图12示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
图13示出设置于上述实施例的多孔板的立体图。
图14示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脱气器的主视图。
图15示出图14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6示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
图17示出设置于本发明的脱气器的多孔板的立体图。
图18示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
图19示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首先,在对各个附图中的结构要素赋予附图标记的过程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脱气器的主视图,图3示出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4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
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的定义如下。“长度方向X”意味着容器的横向,即,意味着从容器的一侧至另一侧的直线距离上的方向。“高度方向Z”意味着容器的纵向,即,意味着从地面向容器的上部垂直的直线距离上方向。“宽度方向Y”意味着垂直于容器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意味着附图中的从容器的前方至容器的后方的直线距离上的方向。
参照图2至图3,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脱气器10。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脱气器10包括容器100、喷雾单元200、蒸气供给单元300、抽气单元400及排出管500。
并且,如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10还包括隔板600。
容器100具有规定的长度、高度及宽度。即,容器100具有规定的体积,并形成脱气器10的外形。
如图2至图4所示,容器100呈圆筒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容器100可呈正六面体形状。
隔板600设置于容器100的内部,隔板600用于划分容器100的内部。
喷雾单元200设置于容器100的上部140。借助喷雾单元200,向容器100的内部供给液滴形态的水。
蒸气供给单元300沿着容器100的长度方向X延伸而成。主蒸气供给管400位于容器100内部的最高水位的下部,以在容器100的内部被水淹没的状态设置主蒸气供给管400,但并不局限于此。
抽气单元400以与喷雾单元300相邻的方式设置于容器100的上部140。
通过抽气单元400向容器100的外部排出从水中所去除的空气。
为了向容器100的外部排出去除空气的水,排出管400设置于容器100的一部分。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10的蒸气供给单元300包括第一蒸气供给管310、连接管320及第二蒸气供给单元330。
并且,如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脱气器10的蒸气供给单元300还可包括隔断板340。
在容器100的内部,第一蒸气供给管310在规定高度沿着容器100的长度方向X延伸而成。
第一蒸气供给管310以向与从后述的喷雾单元200的喷嘴部230供给的水的供给方向相同的方向供给蒸气的方式沿着容器100的长度方向X形成多个第一排出孔311。
即,与喷嘴部230相同,多个第一排出孔311以朝向容器100的下部150的方式沿着第一蒸气供给管310的长度方向形成。
以此,通过第一蒸气供给管310的第一排出孔311,从容器100的上部140朝向容器100的下部150来向与水的供给方向相同的方向供给蒸气。
连接管320划分容器100内部的一部分,连接管320的一侧与第一蒸气供给管310的前端相连通。
在连接管320形成多个第三排出孔321,上述第三排出孔321以供给蒸气的方式沿着容器100的高度方向Z形成。
即,多个第三排出孔321沿着连接管320的高度方向形成。第三排出孔321以朝向容器100的宽度方向排出蒸气的方式形成于连接管320的一侧面或两侧面。
第二蒸气供给管330与连接管320的另一侧相连通,在容器100的内部,上述第二蒸气供给管330以与第一蒸气供给管310高度不同方式沿着容器100的长度方向X延伸而成。
即,第二蒸气供给管330沿着容器100的高度方向Z,在与第一蒸气供给管310高度不同的位置以与第一蒸气供给管210平行的方式形成。
在第二蒸气供给管330形成多个第二排出孔332,上述第二排出孔332以向与第一排出孔311相反的方向供给蒸气的方式沿着容器100的长度方向X形成。
即,与喷嘴部230及第一排出孔311不同,多个第二排出孔331以朝向容器100的上部140的方式沿着第二蒸气供给管310的长度方向形成。
以此,通过第二蒸气供给管320的第二排出孔321,从容器100的下部150朝向容器100的上部140供给蒸气。
隔断板340设置于第一蒸气供给管310和连接管320相连接的位置的上部,借助隔断板340和连接管320,沿着容器100的长度方向X将容器100的内部划分为第一室110和第二室120。
如上所述,无需另外设置隔板,可借助隔断板340和连接管320来将容器的内部划分为两个区域,从而可缩减脱气器的制作费用及制造时间,并可谋求脱气器的小型化。
如图3至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10的喷雾单元包括供水管210、分配管220及多个喷嘴部230。
供水管210的一侧与水源或水储存场所等的供水部相连接,供水管210的另一侧与容器100的内侧上部140相连接。借助供水管210向容器100的内部供水。
分配管220与供水管210的另一侧相连通,并沿着容器100的长度方向X延伸而成。
随着分配管220沿着容器100的长度方向X延伸而成,可增加水和蒸气的接触表面积和滞留时间。
多个喷嘴部230以朝向容器100的内侧下部150喷射液滴形态的水的方式沿着容器100的长度方向X形成于分配管220。
随着借助多个喷嘴部230向容器100的较大范围供给液滴形态的水,可增加蒸气和水的接触表面积。
如图3至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10的抽气单元400包括抽气管410及抽气阀420。
抽气管410呈在内部具有空洞的管形态。抽气管410的一侧与容器100内侧上部140相连接,抽气管410的另一侧以与容器的外部相连通的方式与喷雾单元200相邻。
抽气阀420设置于抽气管410的一部分。上述抽气阀420可呈止回阀、比例减压阀等多种形态,根据需要,可通过发电厂控制单元来控制抽气阀420的开放和关闭,但并不局限于此。
随着抽气单元400与喷雾单元200相邻,可迅速向容器100的外部排出从水中脱气的空气。
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脱气器10中,隔板600以一个隔板200在容器100的内部中央沿着容器100的高度方向Z设置的方式形成,从而以隔断板340和隔板200为中心,沿着容器100的长度方向,将容器100划分为作为三个区域的第一室110、第二室120及第三室130。
此时,喷雾单元200和抽气单元400设置于第一室110的上部140,第一蒸气供给管310设置于第一室110。
连接管320和第二蒸气供给管330设置于第二室。
如上所述,随着在第一室110设置喷雾单元200和第一蒸气供给管310,使喷雾单元200的喷嘴部230和第一排出孔311朝向容器100的下部150,使得储存于第一室110的水朝向容器100的下部150下降。
并且,随着在第二室120设置连接管320和第二蒸气供给管330,连接管320的第三排出孔321朝向容器100的宽度方向,第二排出孔331朝向容器100的上部140,使得储存于第二室120的水朝向容器100的上部140上升。
如上所述,随着储存于容器100的第一室110和第二室120的水向相反方向流动,将增加乱流的发生,从而提高脱气效率。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10中,第二室120和第三室130借助形成于隔板600的下端部和容器100的下端部之间的连通口160相连通。
以此,在容器100的内部,使水发生乱流,从而,因水充分被混合,而增加脱气效率。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10的排出管500设置于容器100的第三室120的下部150。
以此,可通过增加水滞留在容器100内部的时间来提高脱气效率。
图5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脱气器的主视图,图6示出图5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7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
参照图5至图6,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脱气器1010。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脱气器1010包括容器1100、多个隔板1200、多个喷雾单元1300、主蒸气供给管1400、多个抽气单元1500及排出管1600。
容器1100具有规定的长度、高度及宽度。即,容器1100具有规定的体积,并形成脱气器1010的外形。
如图5至图7所示,容器1100呈圆筒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容器1100可呈正六面体形状。
多个隔板1200设置于容器1100的内部,上述多个隔板1200用于划分容器1100的内部。
多个喷雾单元1300设置于容器1100的上部1160。借助各个喷雾单元1300向容器1100的内部供给液滴形态的水。
主蒸气供给管1400沿着容器1100的内侧下部1170的长度方向1X延伸。本发明的脱气器1010的主蒸气供给管1400位于容器1100内部的最高水位1H的下部,以在容器1100的内部被水淹没的状态设置上述主蒸气供给管1400,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主蒸气供给管1400设置多个排出孔1410,上述多个排出孔1410以沿着主蒸气供给管1400的长度方向朝向喷嘴部1330的方式设置,从而,通过主蒸气供给管1400从容器1100的下部1170朝向容器1100的上部1160供给蒸气。
多个抽气单元1500以与各个喷雾单元1330相邻的方式设置于容器1100的上部1160。
通过各个抽气单元1500向容器1100的外部排出从水中去除的空气。
为了向容器1100的外部排出去除空气的水,排出管1600设置于容器1100的一部分。
如图6至图7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1010的多个喷雾单元1300分别包括供水管1310、分配管1320及多个喷嘴部1330。
供水管1310的一侧与水源或水储存场所等的供水部相连接,供水管1310的另一侧与容器1100的内侧上部1160相连接。借助供水管1310向容器1100的内部供水。
分配管1320与供水管1310的另一侧相连通,并沿着容器1100的长度方向1X延伸而成。
随着分配管1320沿着容器1100的长度方向1X延伸,可增加水和蒸气的接触表面积和滞留时间。
多个喷嘴部1330以朝向容器1100的内侧下部1170喷射液滴形态的水的方式在分配管1320沿着容器1100的长度方向1X形成。
随着借助多个喷嘴部1330向容器1100的较大范围供给液滴形态的水,可增加蒸气和水的接触表面积。
如图6至图7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1010的多个抽气单元1500分别包括抽气管1510及抽气阀1520。
抽气管1510呈在内部具有空洞的管形态。抽气管1510的一侧与容器1100的内侧上部1510相连接,抽气管1510的另一侧以与容器1100的外部相连通的方式与喷雾单元1300相邻。
抽气阀1520设置于抽气管1510的一部分。上述抽气阀1520可呈止回阀、比例减压阀等多种形态,根据需要,可通过发电厂控制单元来控制抽气阀1520的开放和关闭,但并不局限于此。
随着各个抽气单元1500与各个喷雾单元1300相邻,可迅速向容器1100的外部排出从水中脱气的空气。
如图6及图7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1010中,在容器1100的内部,第一隔板1210、第二隔板1220、第三隔板1230及第四隔板1240以相互相邻的隔板之间具有不同高度的方式沿着容器1100的长度方向1X设置。
即,第一隔板的高度和与第一隔板1210相邻的的第二隔板1220的高度相异。并且,第二隔板1220的高度和与第二隔板1220相邻的第一隔板1210的高度及第三隔板1230的高度相异。并且,与接近于第三隔板1230的第二隔板1220和第四隔板1240相比,第三隔板1230具有不同高度。
并且,如图6及图7所示,在容器1100的内部,设置喷雾单元1300和抽气单元1500的容器110的各个区域(即,容器内部的第一室、第二室、第三室、第四室、第五室)和形成主蒸气供给管1400的多个排出孔1410的容器的各个区域(即,容器内部的第一室、第二室、第三室、第四室、第五室)相异。
如图6及图7所示,在优选的脱气器1010的一实施例中,喷雾单元1300和抽气单元1500分别设置于容器1100的第一室1110的容器1100的上部1160和第三室1130的容器1100的上部1160。以此,水主要向第一室1110和第三室1130喷射,储存于第一室1110和第三室1130的水从第一室1110和第三室1130朝向容器1100的下部1170下降。
主蒸气供给管1400的多个排出孔1410仅沿着设置于容器1100的第二室1120和第四室1140的主蒸气供给管1400的长度方向形成,从而仅在第二室1120和第四室1140供给蒸气。
以此,储存于第二室1120和第四室1140的蒸气从第二室1120和第四室1140朝向容器1100的上部1160上升。
如图6及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第一隔板1210和第三隔板1230沿着容器1100的高度方向1Z设置于高度相同的位置,第二隔板1220和第四隔板1240沿着容器1100的高度方向1Z设置于高度相同的位置。
第一隔板1210、第三隔板1230沿着容器1100的高度方向1Z设置于比第二隔板1220、第四隔板1240更高的位置。
借助上述第一隔板1210、第二隔板1220、第三隔板1230、第四隔板1240,沿着容器1100的长度方向,将容器110的内部划分为作为五个区域的第一室1110、第二室1120、第三室1130、第四室1140及第五室1150。
如上所述,随着容器1100的内部被上述第一隔板1210、第二隔板1220、第三隔板1230、第四隔板1240划分为五个区域,储存于容器1100的内部的水在流动过程中会增加乱流的发生,从而提高脱气效率。
并且,以使第一隔板1210的上端部1211和第三隔板1230的上端部1231位于比储存于容器1100内部的水的最高水位1H更高的位置的方式在容器1100的内部设置第一隔板1210和第三隔板1230。
并且,以使第一隔板1210的下端部1212和第三隔板1230的下端部1232沿着容器的高度方向1Z比第二隔板1220的上端部1221和第四隔板1240的上端部1241更位于下部的方式在容器1100的内部设置第一隔板1210和第三隔板1230。
如图6及图7所示,脱气器1010的容器1100的第一室1110和第二室1120借助形成于第一隔板1210的下端部1212和主蒸气供给管1400之间的第一连通口1180相连通。
并且,脱气器1010的容器1100的第三室1130和第四室1140借助形成于第三隔板1230的下端部1232和主蒸气供给管1400之间的第二连通口1190相连通。
以此,形成使水在容器1100的内部沿着容器1100的长度方向从第一室1110向第五室1150的方向流动1W的流路。
并且,随着在第一室1110和第三室1130中,上述水的流动1W借助喷雾单元1300所喷射的水下降,并在第二室1120和第四室1140中,上述水的流动1W借助通过主蒸气供给管1400的排出孔140喷射的蒸气上升,从而使从第一室1110向第五室1150的方向流动的水以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相反的方式循环。
因此,随着容器1100的内部被第一隔板1210、第二隔板1220、第三隔板1230、第四隔板1240沿着容器1100的长度方向1X划分为共五个空间(第一室、第二室、第三室、第四室、第五室),形成多个喷雾单元1300和主蒸气供给管1400的排出孔1410的空间(第一室、第二室、第三室、第四室、第五室)在容器的各个空间以不同的方式形成,从而使储存于容器1100内部的水发生乱流,随着在水向(图6及图7中的附图标记W)上下左右方向流动的过程中被引向排出管,使脱气效果极大化。
如图6及图7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1010的排出管1600设置于容器1100的第五室1150的下部1170。
以此,通过增加水滞留在容器1100的内部的时间来提高脱气效率。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脱气器1010包括第一辅助蒸气供给管1420,上述第一辅助蒸气供给管1420与主蒸气供给管1400相连通,上述第一辅助蒸气供给管1420从主蒸气供给管1400沿着容器1100的宽度方向1Y延伸而成。
多个第一辅助排出孔1421沿着容器1100的宽度方向1Y形成于第一辅助蒸气供给管1420。
以此,随着从容器1100的内部排出蒸气的面积增加,增加容器内部的水的乱流,从而进一步增加脱气效果。
如上所述,可随着本发明的脱气器1010使储存于容器内部的水发生乱流,且使水在向上下左右流动的过程中被引向排出管,使脱气效果极大化,由此,可在维持容器的现有大小或者比现有的大小缩小、增加脱气效果的情况下制造脱气器,从而可谋求脱气器的小型化。
图8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脱气器的主视图,图9示出图8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10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图11示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图12示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图13示出设置于上述实施例的多孔板的立体图。
参照图8至图9,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包括容器2100、隔板2200、喷雾单元2300、主蒸气供给管2400、抽气单元2500、喷洒单元2600及排出管2900。
容器23100具有规定的长度、高度及宽度。即,容器2100具有规定的体积,并形成脱气器2010的外形。
如图8至图12所示,容器2100可呈圆筒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容器2100可呈正六面体形状。
隔板2200设置于容器2100的内部,上述隔板2200用于划分容器2100的内部。
喷雾单元2300设置于容器2100的上部2140。借助喷雾单元2300,向容器2100的内部供给液滴形态的水。
主蒸气供给管2400沿着容器2100的内侧下部2150的长度方向2X延伸而成。主蒸气供给管2400位于容器2100内部的最高水位2H的下部,以在容器的内部被水淹没的状态设置上述主蒸气供给管2400,但并不局限于此。
主蒸气供给管2400沿着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长度方向以使多个排出孔2410朝向后述的喷嘴部2330的方式设置,以此,通过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排出孔2410,从容器2100的下部2150朝向容器2100的上部2140供给蒸气。
抽气单元2500以与喷雾单元2300相邻的方式设置于容器2100的上部2140。
通过抽气单元2500向容器2100的外部排出从水中去除的空气。
为了向容器2100的外部排出去除空气的水,排出管2900设置于容器2100的一部分。
因此,可混合使用以与喷洒单元相向并与主蒸气供给管相连通的方式供给蒸气的喷洒单元和喷雾单元来使脱气效果极大化。
如图9及图10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的喷洒单元2600包括垂直连接管2610、辅助蒸气供给管2620、多个辅助排出孔2630。
并且,如图9及图10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的喷洒单元2600还可包括隔断板2640
以使垂直连接管2610与主蒸气供给管2400相连通,并垂直于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方式沿着容器2100的高度方向2Z设置垂直连接管2610。
即,垂直连接管2610的一侧与设置于后述的容器2100的第一室2110的主蒸气供给管2400相连接,上述垂直连接管2610垂直于主蒸气供给管2400。
辅助蒸气供给管2620以使辅助蒸气供给管2620与垂直连接管2610相连通,并垂直于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方式沿着容器2100的长度方向2X延伸而成。
即,辅助蒸气供给管2620与垂直连接管2610相连通,并与主蒸气供给管2400平行,在容器2100的内部,辅助蒸气供给管2620沿着容器2100的高度方向2X位于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上部。
多个辅助排出孔2630沿着辅助蒸气供给管2620的长度方向形成,即,沿着容器2100的长度方向2X形成。
多个辅助排出孔2630以方向与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排出孔2410的方向相同的方式设置。
以此,辅助排出孔2630使蒸气从容器2100的下部2150向容器2100的上部2140供给。
隔断板2640包围辅助蒸气供给管2620。以此,可增加水和蒸气的接触表面积,来增大脱气效果。
如图9至图1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的喷雾单元2300包括供水管2310、分配管2320及多个喷嘴部2330。
供水管2310的一侧与水源或水储存场所等的供水部相连接,供水管2310的另一侧与容器2100的内侧上部2150相连接。借助供水管2310向容器2100的内部供水。
分配管2320与供水管2310的另一侧相连通,并沿着容器2100的长度方向2X延伸而成。
随着分配管2320沿着容器2100的长度方向2X延伸而成,可增加水和蒸气的接触表面积和滞留时间。
多个喷嘴部2330以朝向容器2100的内侧下部2150喷射液滴形态的水的方式在分配管2320沿着容器2100的长度方向2X形成。
随着借助多个喷嘴部2330向容器2100的较大范围供给液滴形态的水,可增加蒸气和水的接触表面积。
如图9至图1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的抽气单元2500包括抽气管2510及抽气阀2520。
抽气管2510呈在内部具有空洞的管形态。抽气管2510的一侧与容器2100内侧上部2510相连接,抽气管2510的另一侧以与容器的外部相连通的方式与喷雾单元2300相邻。
抽气阀2520设置于抽气管2510的一部分。上述抽气阀2520可呈止回阀、比例减压阀等多种形态,根据需要,可通过发电厂控制单元来控制抽气阀2520的开放和关闭,但并不局限于此。
随着抽气单元2500与喷雾单元2300相邻,可迅速向容器2100的外部排出从水中脱气的空气。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中,隔板2200,尤其,第一隔板2210和第二隔板2220沿着容器2100的高度方向2Z设置,从而以第一隔板2210和第二隔板2220为中心,沿着容器2100的长度方向2X将容器2100划分为作为三个区域(两个空间)的第一室2110、第二室2120及第三室2130。
此时,喷雾单元2300和抽气单元2500设置于容器2100的第一室2110的上部2140,主蒸气供给管2400设置于第一室2110至第二室2120。
喷洒单元2600以与喷雾单元2300相向,并位于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上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室2110。
如图9及图10所示,第一隔板2210以使第一隔板2210的上端部位于比第二隔板2220的上端部2221更高的位置的方式设置于容器2100的内部。
即,第一隔板2210在容器2100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隔板2220在容器2100的高度方向2Z上的长度。
以此,在容器2100的第一室2110中,优先通过喷洒单元2600和喷雾单元2300进行脱气,并在第二室2120中追加进行脱气,从而增加脱气效率。
一个以上的多孔板2800在第二室2120的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上部沿着容器2100的长度方向2X设置。
因此,本发明的脱气器2010可借助在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上部沿着容器2100的长度方向2X设置的一个以上的多孔板2600使储存于容器2100的第二室2120内部的水追加发生乱流,并增加从主蒸气供给管2400排出的蒸气的滞留时间,且增加蒸气和水的接触表面积,从而增加脱气效果。
以此,可借助从喷雾单元2300以液滴形态供给的水进行第一次脱气,并在主蒸气供给管2400被水淹没的状态下,随着借助多个排出孔2410排出蒸气,通过蒸气和水的接触进行第二次脱气,借助喷洒单元2600进行第三次脱气,借助多空板2800进行第四次脱气,从而使脱气效果极大化,并可制造比现有的脱气器更小型化的脱气器。
如图9及图10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的排出管2900设置于容器2100的第三室2120的下部2150。
以此,可通过增加水滞留在容器2100的内部的时间来提高脱气效率。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包括扩张蒸气供给管2420,上述扩张蒸气供给管与主蒸气供给管2400相连通,上述扩张蒸气供给管2400从蒸气供给管2400沿着容器2100的宽度方向2Y延伸而成。
多个扩张排出孔2421沿着容器2100的宽度方向2Y形成于扩张蒸气供给管2420。
以此,随着从容器2100的内部排出空气的位置增加,来增加容器内部的水的乱流,从而增加脱气效率。
参照图11至图12,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及第八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及第八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包括容器2100、隔板2200、喷雾单元2300、主蒸气供给管2400、抽气单元2500、洗涤单元2700及排出管2900。
容器2100、隔板2200、喷雾单元2300、主蒸气供给管2400、抽气单元2500及排出管2900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相同,以下,重点说明与第一实施例及第六实施例之间的差异点。
为了搅拌从喷雾单元2300供给的水和主蒸气供给管2400供给的蒸气,洗涤单元2700设置于第一室2110。
如图11及图12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及第八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的喷雾单元的多个喷嘴部2330以朝向容器内侧上部2140喷射液滴形态的水的方式沿着分配管2320的长度方向设置。
即,与第一实施例及第六实施例中的喷雾单元2300不同,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及第八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的喷雾单元2300的多个喷嘴部2330中,多个喷嘴部2300以方向与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排出孔的方向相同的方式形成。
如图11及图12所示,洗涤单元2700包括接水部2710、洗涤器2720及连接管2730。
接水部2710用于捕集从多个喷嘴部2330喷射的水。
洗涤器2720与主蒸气供给管2400相连通。
连接管2730用于连接接水部2710和主蒸气供给管2400。
即,连接管2730的一侧与接水部2710相连接,连接管2730的另一侧与洗涤器2720相连接,从而向洗涤器2720供水。
以此,在洗涤器2720的内部搅拌水和蒸气。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中,隔板2200,尤其,第一隔板2210和第二隔板2220沿着容器2100的高度方向2Z设置,从而以第一隔板2210和第二隔板2220为中心,沿着容器2100的长度方向2X将容器2100划分为作为三个区域(两个空间)的第一室2110、第二室2120及第三室2130。
此时,喷雾单元2300和抽气单元2500设置于容器2100的第一室2110的上部2140,主蒸气供给管2400设置于从第一室2110至第二室2120。
洗涤单元2700以位于喷雾单元2300和主蒸气供给管2400之间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室2110。
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一隔板2210以使第一隔板2210的上端部2211位于比第二隔板2220的上端部2221更高的位置的方式设置于容器2100的内部。
即,第一隔板2210在容器2100的高度方向2Z上的长度大于第二隔板2220在容器2100的高度方向2Z上的长度。
以此,在容器2100的第一室2110中,优先通过洗涤单元2700和喷雾单元2300进行脱气,并在第二室2120中追加进行脱气,从而提高脱气效率。
一个以上的多孔板2800在第二室2120的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上部沿着容器2100的长度方向2X设置。
因此,本发明的脱气器2010可借助在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上部沿着容器2100的长度方向2X设置的一个以上的多孔板2600使储存于容器2100的第二室2120内部的水追加发生乱流,并增加从主蒸气供给管2400排出的蒸气的滞留时间、增加蒸气和水的接触表面积,从而提高脱气效果。
以此,可借助从喷雾单元2300以液滴形态供给的水进行第一次脱气,并在主蒸气供给管2400被水淹没的状态下,随着借助多个排出孔2410排出蒸气,通过蒸气和水的接触进行第二次脱气,借助洗涤单元2700进行第三次脱气,借助多空板2800进行第四次脱气,使脱气效果极大化,并可制造比现有的脱气器更小型化的脱气器。
如图11及图12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脱气器2010的排出管2900设置于容器2100的第三室2120的下部2150。
以此,可通过增加水滞留在容器2100的内部的时间来提高脱气效率。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孔板2800分别有规则或不规则地形成多个贯通孔2810,上述贯通孔2810具有可使从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排出孔2410排出的蒸气经过的大小。
即,以可增加从主蒸气供给管2400的排出孔2410排出的蒸气滞留在储存于容器2100的水的时间的方式形成多个贯通孔2810。
多孔板2800呈平板形状,在上述多孔板2800形成多个贯通孔2810。
并且,根据需要,上述多空板也可呈网状(mash type)。
因此,随着本发明的脱气器使用喷洒单元或者混合使用洗涤单元和喷雾单元,可增加脱气效率,可在维持容器的现有大小或者比现有的大小缩小、增加脱气效果的情况下制造脱气器,从而可谋求脱气器的小型化。
图14示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脱气器的主视图,图15示出图14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16示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图17示出设置于本发明的脱气器的多孔板的立体图。图18示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图19示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剖视图。
参照图14至图15,说明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
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包括容器3100、隔板3200、喷雾单元3300、主蒸气供给管3400、抽气单元3500、多孔板3600及排出管3700。
容器3100具有规定的长度、高度及宽度。即,容器3100具有规定的体积,并形成脱气器3010的外形。
如图14至图19所示,容器3100可呈圆筒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容器3100可呈正六面体形状。
隔板3200设置于容器3100的内部,上述隔板3200用于划分容器3100的内部。
喷雾单元3300设置于容器3100的上部3140。借助喷雾单元3300向容器3100的内部供给液滴形态的水。
主蒸气供给管3400沿着容器3100的内侧下部3150的长度方向3X延伸而成。本发明的脱气器3010的主蒸气供给管3400形成于容器3100的内部最高水位3H的下部,以在容器3100的内部被水淹没的状态设置上述主蒸气供给管3400,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主蒸气供给管3400中,多个排出孔3410沿着主蒸气供给管3400的长度方向以朝向后述的喷嘴部3330的方式设置,以此,通过主蒸气供给管3400,从容器3100的下部3150朝向容器3100的上部3140供给蒸气。
抽气单元3500以与喷雾单元3300相邻的方式设置于容器3100的上部3140。
通过抽气单元3500,向容器3100的外部排出从水中去除的空气。
一个以上的多孔板3600在喷雾单元3300和主蒸气供给管3400之间沿着容器3100的长度方向3X设置。
为了向容器3100的外部排出去除空气的水,排出管3700设置于容器3100的一部分。
因此,本发明的脱气器3010可借助在喷雾单元3300和主蒸气供给管3400之间沿着容器3100的长度方向3X设置的一个以上的多孔板3600,来使通过喷雾单元3300储存于容器3100内部的水发生乱流,并增加从主蒸气供给管3400排出的蒸气的滞留时间,增加蒸气和水的接触表面积,从而使脱气效果极大化。
如图15至图16及图18至图19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的喷雾单元3300包括供水管3310、分配管3320及多个喷嘴部3330。
供水管3310的一侧与水源或水储存场所等的供水部相连接,供水管3310的另一侧与容器3100的内侧上部3140相连接。借助供水管3310向容器3100的内部供水。
分配管3320与供水管3310的另一侧相连通,并沿着容器3100的长度方向3X延伸而成。
随着分配管3320沿着容器3100的长度方向3X延伸而成,可增加水和蒸气的接触表面积和滞留时间。
多个喷嘴部3330以朝向容器3100的内侧下部3150喷射液滴形态的水的方式在分配管3320沿着容器3100的长度方向3X形成。
随着借助多个喷嘴部3330向容器3100的较大范围供给液滴形态的水,可增加蒸气和水的接触表面积。
如图15至图16及图18至图19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的抽气单元3500包括抽气管3510及抽气阀3520。
抽气管3510呈在内部具有空洞的管形态。抽气管3510的一侧与容器3100内侧上部3510相连接,抽气管3510另一侧以与容器的外部相连通的方式与喷雾单元3300相邻。
抽气阀3520设置于抽气管3510的一部分。上述抽气阀3520可呈止回阀、比例减压阀等多种形态,根据需要,可通过发电厂控制单元控制抽气啊3520的开放和关闭,但并不局限于此。
随着抽气单元3500与喷雾单元3300相邻,可迅速向容器3100的外部排出从水中脱气的空气。
如图15所示,可在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中,隔板3200在容器的内部中央沿着容器3100的高度方向3Z设置,从而以隔板3200为中心,沿着容器3100的长度方向3X将容器3100划分为作为左右两个区域的第一室3110和第二室3120。
此时,喷雾单元3300和抽气单元3500设置于容器3100的第一室3110的上部3140,主蒸气供给管3400设置于第一室3110至第二室3120。
第一多孔板3610以在第一室3110中位于喷雾单元3300和主蒸气供给管3400之间的方式沿着主蒸气供给管3400的长度方向设置,即,沿着容器的长度方向3X设置。
即,借助从喷雾单元3300以液滴形态供给的水进行第一次脱气,随着在主蒸气供给管3400被水淹没的状态下,借助多个排出孔3410排出蒸气,通过蒸气和水的接触进行第二次脱气,借助多孔板3600进行第三次脱气。
如图15所示,在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中,第一室3110和第二室3120借助形成于隔板3100的下端部和容器3100的下端部之间的第一连通口3160相连通。
以此,在容器3100的内部,水发生乱流,从而,因水被充分混合,可增加脱气效率。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的排出管3700设置于容器3100的第二室3120的下部3150。
以此,可通过增加水滞留在容器3100的内部的时间来提高脱气效率。
如图16所示,在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中,第一隔板3210和第二隔板3220在容器3100的内部沿着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从而以第一隔板3210和第二隔板3220为中心,沿着容器3100的长度方向3X将容器3100划分为作为三个区域的第一室3110、第二室3120及第三室3130。
此时,喷雾单元3300和抽气单元3500设置于容器3100的第一室3110的上部3140,主蒸气供给管3400设置于第一室3110至第二室3120。
第一多孔板3610以在第一室3110位于喷雾单元3300和主蒸气供给管3400之间的方式沿着主蒸气供给管3400的长度方向设置,即,沿着容器的长度方向3X设置。
即,借助从喷雾单元3300以液滴形态供给的水进行第一次脱气,随着在主蒸气供给管3400被水淹没的状态下,借助多个排出孔3410排出蒸气,借助蒸气和水的接触进行第二次脱气,借助多孔板3600进行第三次脱气。
随着容器3100的内部可被第一隔板3210、第二隔板3220划分为三个区域,使储存于容器3100的内部的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乱流增加,从而提高脱气效率。
如图16所示,在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中,第一室3110和第二室3120借助形成于第一隔板3110的下端部和容器3100的下端部之间的第一连通口3160相连通,第二室3120和第三室3130借助形成于第二隔板3120的下端部和容器3100的下端部之间的第二连通口3180相连通。
以此,在容器3100的内部,水发生乱流,从而,因水充分被混合,从而可进一步增加脱气效率。
如图16所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的排出管3700设置于容器3100的第三室3130的下部3150。
如图18所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包括第一辅助蒸气供给管3420,上述第一辅助蒸气供给管3420与主蒸气供给管3400相连通,并从主蒸气供给管3400沿着容器3100的宽度方向3Y延伸而成。
多个第一辅助排出孔3421沿着容器3100的宽度方向3Y形成于第一辅助蒸气供给管3420。
以此,随着从容器3100的内部排出蒸气的位置增加,将增加容器内部水的乱流,从而增加脱气效率。
如图19所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包括第二辅助蒸气供给管3430,上述第二辅助蒸气供给管3430与主蒸气供给管3400相连通,并从主蒸气供给管沿着容器3100的高度方向3Z延伸而成。
多个第二辅助排出孔3431沿着容器3100的高度方向3Z形成于第二辅助蒸气供给管3430。
以此,随着从容器3100的内部排出蒸气的位置增加,将增加在容器内部的各个室中的水的乱流,从而增加脱气效率。
如图15至图16及图18至图19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及第十二实施例的脱气器3010还可包括第二多孔板3620和第三多孔板3630。
第二多孔板3620以在第二室3120位于与第一多孔板3610高度相同的位置的方式沿着主蒸气供给管3400的长度方向设置,即,沿着容器3100的长度方向3X设置。
以此,随着不仅可在第一室3110中增加蒸气的滞留时间、增加水和蒸气的接触表面积,而且在第二室3120中也可增加蒸气的滞留时间、增加水和蒸气的接触表面积,从而可进一步增加脱气效果。
第三多孔板3630以在第一室3110中位于第一多孔板3610和喷雾单元3300之间,并与第一多孔板3610平行的方式沿着主蒸气供给管3400的长度方向设置。即,第三多孔板3630在第一室3110中以多阶的方式沿着容器3100的长度方向3X设置。
以此,随着在第一室3110中借助第三多孔板3630进行第四次脱气,可使脱气效率极大化。
因此,随着本发明的脱气器借助脱气器的第一多孔板3610、第二多孔板3620、第三多孔板3630执行第三次、第四次的脱气以及在更广泛的区域执行脱气,将增加脱气效率,在维持容器的现有大小或者比现有的大小缩小、增加脱气效果的情况下制造脱气器,从而可谋求脱气器的小型化。
并且,在本发明的脱气器中,随着脱气效率增加,可防止锅炉热交换器管道被腐蚀,来减少火力发电厂的维护费用,并提高热交换性能,从而增加火力发电厂的效率。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多孔板3610、第二多孔板3620、第三多孔板3630分别有规则或不规则地形成多个贯通孔3640,上述贯通孔3640具有可使从主蒸气供给管3400的排出孔3410排出的蒸气经过的大小。
即,在第一多孔板3610、第二多孔板3620、第三多孔板3630形成多个贯通孔3640,从而可增加从主蒸气供给管3400的排出孔3410排出的蒸气滞留在储存于容器3100的水中的时间。
第一多孔板3610、第二多孔板3620、第三多孔板3630呈平板形状,在第一多孔板3610、第二多孔板3620、第三多孔板3630形成多个贯通孔3640。
并且,根据需要,第一多孔板3610、第二多孔板3620、第三多孔板3630可呈网状。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脱气器,通过以在容器的内部空间使从蒸气供给单元喷射的蒸气根据设置喷雾单元的空间来向与从喷雾单元喷射的水的喷射方向相同的方向和相反的方向喷射的方式形成蒸气供给单元,从而增加蒸气的滞留时间及蒸气与水的接触表面积,使脱气效果极大化,并防止锅炉管道被腐蚀,提高火力发电厂的效率。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变形例和在上述中所说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可扩展至属于所附的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的其他实施例。

Claims (22)

1.一种脱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
喷雾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上部,用于供给水;
蒸气供给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内侧,用于供给蒸气;
抽气单元,以与上述喷雾单元相邻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容器的上部,用于抽出上述容器内部的空气;以及
排出管,用于向上述容器的外部排出去除空气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喷雾单元包括:
供水管,一侧与供水部相连接,另一侧与上述容器的内侧上部相连接;
分配管,与上述供水管的另一侧相连通,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以及
多个喷嘴部,以朝向上述容器的内侧下部喷射液滴形态的水的方式沿着上述分配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于上述分配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抽气单元包括:
抽气管,一侧与上述容器内部相连接,另一侧与上述容器的外部相连通;以及
抽气阀,设置于上述抽气管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蒸气供给单元包括:
第一蒸气供给管,在上述容器的内部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向与从上述多个喷嘴部供给的水的供给方向相同的方向供给蒸气的方式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第一排出孔;
连接管,划分上述容器的内部,并且一侧与上述第一蒸气供给管相连通;以及
第二蒸气供给管,一侧与上述连接管相连通,在上述容器的内部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向与上述多个第一排出孔互不相同的方向供给蒸气的方式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第二排出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以上的隔板,上述隔板设置于上述容器的内部,上述隔板用于划分上述容器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的内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及第四隔板以相互相邻的隔板之间具有不同高度的方式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及第四隔板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将上述容器划分为第一室、第二室、第三室、第三室、第四室及第五室等五个区域,
设置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抽气单元的上述容器的各个区域与形成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排出孔的上述容器的各个区域相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抽气单元分别设置于上述容器的第一室的上部及第三室的上部,
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排出孔沿着设置于上述容器的第二室和第四室的主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隔板和上述第三隔板中,
上述第一隔板的上端部和第三隔板的上端部的位置高于储存于上述容器内部的水的最高水位,
上述第一隔板的下端部和第三隔板的下端部以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比上述第二隔板的上端部和上述第四隔板的上端部更位于下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容器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室和第二室借助形成于上述第一隔板的下端部和上述主蒸气供给管之间的第一连通口相连通,
上述第三室和第四室借助形成于上述第三隔板的下端部和上述主蒸气供给管之间的第二连通口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追加包括喷洒单元,上述喷洒单元与上述喷雾单元相向,通过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相连通来供给蒸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洒单元包括:
垂直连接管,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相连通,以垂直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方式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以及
辅助蒸气供给管,与上述垂直连接管相连通,以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平行的方式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
沿着上述辅助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形成多个辅助排出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喷洒单元还包括隔断板,上述隔断板用于包围上述辅助蒸气供给管。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追加包括洗涤单元,上述洗涤单元用于搅拌从上述喷雾单元供给的水和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供给的蒸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洗涤单元包括:
接水部,用于捕集从上述喷雾单元喷射的水;
洗涤器,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相连通;以及
连接管,一侧与上述接水部相连接,另一侧与上述洗涤器相连接,用于向上述洗涤器供水。
15.一种脱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
隔板,设置于上述容器的内部,用于划分上述容器的内部;
喷雾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上部,用于供水;
主蒸气供给管,沿着上述容器的内侧下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用于供给蒸气,上述主蒸气供给管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多个排出孔;
抽气单元,以与上述喷雾单元相邻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容器的上部,用于抽出上述容器内部的空气;
一个以上的多孔板,在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主蒸气供给板之间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及
排出管,用于向上述容器的外部排出去除空气的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的内部中央,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一个上述隔板,从而以上述隔板为中心,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将上述容器划分为作为左右两个区域的第一室和第二室,
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抽气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第一室的上部,
上述主蒸气供给管设置于上述第一室及第二室,
在上述第一室中,以使第一多孔板位于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主蒸气供给管之间的方式沿着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多孔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室中,以使第二多空板位于与上述第一多孔板高度相同的位置的方式沿着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多孔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室中,以使第三多孔板位于上述第一多孔板和上述喷雾单元之间并与上述第一多孔板平行的方式沿着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多孔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的内部,沿着上述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从而以上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为中心,沿着上述容器的长度方向将上述容器划分为作为三个区域的第一室、第二室及第三室,
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抽气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的第一室的上部,
上述主蒸气供给管设置于上述第一室及第二室,
在上述第一室中,以使第一多孔板位于上述喷雾单元和上述主蒸气供给管之间的方式沿着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多孔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室和第二室借助形成于上述第一隔板的下端部和上述容器的下端部之间的第一连通口相连通;
上述第二室和第三室借助形成于上述第二隔板的下端部和上述容器的下端部之间的第二连通口相连通,
在上述第二室中,以使第二多孔板位于与上述第一多孔板高度相同的位置的方式沿着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多孔板。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室中,以使第三多孔板位于上述第一多孔板和上述喷雾单元之间并与上述第一多孔板平行的方式沿着上述主蒸气供给管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多孔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脱气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多孔板、第二多孔板、第三多孔板分别有规则或不规则地形成多个贯通孔,上述贯通孔具有能够使从上述主蒸气供给管排出的蒸气经过的大小。
CN201610797742.0A 2015-09-01 2016-08-31 脱气器 Active CN1064747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23418 2015-09-01
KR1020150123417 2015-09-01
KR10-2015-0123417 2015-09-01
KR1020150123418A KR101763473B1 (ko) 2015-09-01 2015-09-01 탈기기
KR10-2015-0124302 2015-09-02
KR1020150124302A KR101785787B1 (ko) 2015-09-02 2015-09-02 탈기기
KR10-2015-0125809 2015-09-04
KR1020150125809A KR101730252B1 (ko) 2015-09-04 2015-09-04 탈기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4773A true CN106474773A (zh) 2017-03-08
CN106474773B CN106474773B (zh) 2020-08-04

Family

ID=56855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7742.0A Active CN106474773B (zh) 2015-09-01 2016-08-31 脱气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05533B2 (zh)
EP (1) EP3153792B1 (zh)
CN (1) CN1064747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1295A (zh) * 2017-07-14 2018-05-22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灰水除氧器
CN110040805A (zh) * 2019-04-04 2019-07-23 嘉兴学院 一种用于含氰液体脱氰及有价物回收的脱气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0256B (zh) * 2020-04-29 2022-03-22 周利杰 一种除氧器用增效除氧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54307A (ja) * 1991-12-10 1993-06-22 Toshiba Corp 脱気装置
US5310417A (en) * 1993-03-15 1994-05-10 Martin Bekedam Atmospheric deaerator
CN1104551A (zh) * 1993-07-29 1995-07-05 株式会社东芝 脱气装置
US6079372A (en) * 1998-10-28 2000-06-27 Bekedam; Martin Triple effect, pressurized deaeration system for boilers
CN2713304Y (zh) * 2004-06-04 2005-07-27 泰安市利德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内置式除氧器
CN2933522Y (zh) * 2006-07-29 2007-08-15 汕头市华天富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超声波脱气装置
WO2009068616A1 (en) * 2007-11-30 2009-06-04 Termochimica Impianti S.R.L. Degasser
CN102439264A (zh) * 2009-02-06 2012-05-02 西门子能源公司 具有惰性气体除气器的发电设备及相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8604A (ja) 1992-09-09 1994-03-29 Toshiba Corp 脱気器
JPH0788470A (ja) 1993-07-29 1995-04-04 Toshiba Corp 脱気装置
JPH07190306A (ja) 1993-12-27 1995-07-28 Toshiba Corp 脱気装置
US5405435A (en) * 1994-03-01 1995-04-11 Bekedam; Martin Deaerator unit with gravity circulation
JP2003285049A (ja) 2002-03-28 2003-10-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脱気器
JP5645538B2 (ja) 2010-08-10 2014-12-2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脱気器
EP2574387A1 (en) * 2011-09-27 2013-04-03 Stork Thermeq B.V. Spray type deaerato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54307A (ja) * 1991-12-10 1993-06-22 Toshiba Corp 脱気装置
US5310417A (en) * 1993-03-15 1994-05-10 Martin Bekedam Atmospheric deaerator
CN1104551A (zh) * 1993-07-29 1995-07-05 株式会社东芝 脱气装置
US6079372A (en) * 1998-10-28 2000-06-27 Bekedam; Martin Triple effect, pressurized deaeration system for boilers
CN2713304Y (zh) * 2004-06-04 2005-07-27 泰安市利德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内置式除氧器
CN2933522Y (zh) * 2006-07-29 2007-08-15 汕头市华天富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超声波脱气装置
WO2009068616A1 (en) * 2007-11-30 2009-06-04 Termochimica Impianti S.R.L. Degasser
CN102439264A (zh) * 2009-02-06 2012-05-02 西门子能源公司 具有惰性气体除气器的发电设备及相关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1295A (zh) * 2017-07-14 2018-05-22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灰水除氧器
CN110040805A (zh) * 2019-04-04 2019-07-23 嘉兴学院 一种用于含氰液体脱氰及有价物回收的脱气塔
CN110040805B (zh) * 2019-04-04 2021-07-16 嘉兴学院 一种用于含氰液体脱氰及有价物回收的脱气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53792A1 (en) 2017-04-12
US20170059251A1 (en) 2017-03-02
EP3153792B1 (en) 2020-11-04
CN106474773B (zh) 2020-08-04
US10605533B2 (en) 202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6472A (zh) 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回收系统
CN106474773A (zh) 脱气器
CN201052425Y (zh) 一种膜式除氧器
CN102759225A (zh) 一种制冷空调用立管旋流式降膜蒸发器
CN101391784B (zh) 全强制循环蒸发器
CN215403595U (zh) 一种泡沸式高压旋膜式除氧器
CN110332819B (zh) 汞蒸汽冷凝回收装置及方法
JP2009052867A (ja) 多段圧復水器
JP5197602B2 (ja) 復水器
CN103754971B (zh) 高效节能热力除氧器
KR101763473B1 (ko) 탈기기
JP2849083B2 (ja) ヒートパイプ蒸気凝縮器用一体式脱気装置
JP3068244B2 (ja) 発電所における蒸気を用いて補給水を加熱および多工程脱ガス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761090B1 (ko) 탈기기
CN105485658A (zh) 卧式恒速弹簧喷嘴加鼓泡管进汽装置的除氧器及除氧方法
KR101785787B1 (ko) 탈기기
CN105217729A (zh) 补给水氧气及二氧化碳去除装置
CN101504258B (zh) 高效蒸发式冷却器
KR101730252B1 (ko) 탈기기
KR101718647B1 (ko) 증기 터빈 플랜트
RU265097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акуумной деаэрации (варианты)
CN211724984U (zh) 一种卧式双筒段塞流分离器
KR20130123887A (ko) 고효율 진공 탈기기
CN111826221B (zh) 一种天然气脱水处理方法
RU81186U1 (ru) Деаэрато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