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5770A - 一种冰普洱凉茶饮料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普洱凉茶饮料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5770A
CN106465770A CN201510508899.2A CN201510508899A CN106465770A CN 106465770 A CN106465770 A CN 106465770A CN 201510508899 A CN201510508899 A CN 201510508899A CN 106465770 A CN106465770 A CN 106465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beverage
ice
antipyretic
herba menth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88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088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657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65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5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普洱凉茶饮料生产方法。它是由普洱茶和薄荷混合而成。其生产方法特点是用螯合剂和抗氧化剂解决了茶饮料生产中茶多酚氧化反应和“冷后浑浊”技术难题。该饮料加蔗糖,柠檬酸和食用冰红茶香精调和而成。具有冰红茶酸,甜,苦,醇爽,冰红茶香气和薄荷的清凉口感,有解渴和保健功能。外观澄明,保质期10个月,适宜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冰普洱凉茶饮料生产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普洱凉茶饮料。是一种具有冰红茶酸,甜,苦,醇爽,冰红茶香气和薄荷清凉口感,外观澄明的传统新型凉茶。
二技术背景
普洱茶在我国民间广泛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产品生产在云南,除畅销西藏,西北,内蒙,港澳广东等地外,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欧美等国也有一定市场[1]。薄荷是一种我国传统的凉茶。冰普洱凉茶是由普洱茶和薄荷混合制成的一种新型传统调和凉茶饮料。
由于生产技术上的难题,本人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局专利检索与查询,目前还没有冰普洱凉茶饮料工业化生产技术专利报道。是一种创新的茶饮料。
要研发冰普洱凉茶生产技术,首先必须了解普洱茶和薄荷浸出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及各种成分在水中的化学反应,并作相应的技术处理,使冰普洱凉茶饮料的颜色,口感及香气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以利于冰普洱凉茶饮料的工业化生产,存储和销售。
(一)薄荷的主要化学成分
薄荷中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性成分,非挥发性成分两大类[2]
1,挥发性成分有65种,主要有薄荷油,左旋薄荷酮,异薄荷酮,左旋薄荷醇,胡薄荷酮,胡椒酮等。
2,非挥发性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氨基酸和有机酸等成分。
薄荷中挥发性成分是产生清凉口感的主要物质。我们在冰普洱茶饮料试验中薄荷浸出物澄明,长时间存储无浑浊现象,其化学成分较稳定。
(二)茶叶中的主要成分
在茶的鲜叶中,水分约占75%,干物质为25%左右。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0-96.5%的有机物组成。已知化合物有700多种,无机物主要有氮,磷,钾,镁,钙,钠,硫等元素,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20%-30%):主要有谷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精蛋白。氨基酸(1%-4%):主要是茶氨酸,它是茶汤中鲜爽的主要物质。生物碱(3%-5%):主要是咖啡碱,茶叶碱,它是茶汤中苦味的主要物质。茶多酚(18%-36%):主要是儿茶素,占总量的70%以上,它是茶汤中涩味的主要物质。糖类(20%-25%):主要是纤维素,果胶,淀粉,葡萄糖,果糖。维生素(0.6%-1.0%):主要是维生素C。芳香物质(0.005%-0.03%):主要是醇类,醛类,酸类等物质。
(三)茶叶的分类
茶叶的鲜叶都要经过杀青,发酵或渥堆等热加工的生产过程。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酶(PD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酶促反应,茶多酚迅速减少。
根据热加工的程度和时间的长短分成不发酵,半发酵和发酵茶,分别是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三大类。其中的茶多酚含量,绿茶最多,乌龙茶其次,红茶最少。
以红茶和普洱茶的生产工艺比较,普洱茶杀青后渥堆工艺,使茶多酚大大量氧化而减少,渥堆工艺称为后发酵,可归为发酵茶类。
普洱茶和红茶生产工艺比较
1,普洱茶制作工艺
普洱茶制作工艺云南大叶种茶(茶鲜叶)→杀青→揉捻→晒干(普洱毛茶)→渥堆→晾干→筛分→蒸压成型→普洱茶[3]
2,红茶的制作工艺
茶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渥堆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最关键的一道工序,试验表明:渥堆过程中儿茶素,茶红素,水溶性糖,氨基酸,茶多酚,原果胶7种化学成分随着翻堆次数的增加呈减少之势。而茶褐素,茶红素,,茶黄素,水溶性果胶和咖啡碱物质则增加。
普洱熟茶中茶多酚含量30-50μg/g,茶多糖在茶叶中含量为21%左右,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分别占0.03%,0.05%和2.87%,咖啡碱约占2-5%。洛伐他汀61.8mg/kg。
茶饮料生产中有很多技术问题,主要有茶多酚的氧化和“冷后浑浊”问题。其中“冷后浑浊”问题是茶饮料生产中的难题,也是困扰中小饮料厂不能生产茶饮料的技术瓶颈问题。
红茶的主要化学成分[4]
1多酚类物质: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黄酮苷类。
2糖类:多糖和可融性糖类,前者有纤维素,淀粉和果胶物质等;后者包括果糖(0.73%)葡萄糖(0.5%),阿拉伯糖(0.4%),蔗糖(0.64-2.52%)等。
3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在干物的16%-19%。氨基酸以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也是茶汁中醇爽的主要物质。
4芳香物质:茶鲜叶中芳香物质约80多种,制成红茶后芳香油约为0.01%-0.03%。包括醇,醛,酮,酸,酯,内酯,酚酸,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杂氧化合物等。
5咖啡碱。
6维生素C等物质。
(四)茶饮料生产中的“冷后浑浊”和茶多酚的氧化问题
因为茶叶界对红茶浸出物的生物化学反应研究资料较多,其红茶与普洱茶的化学成分相似,它们的浸出物都出现“冷后浑”现象,其产生的生物化学机制也比较清楚,也是茶饮料生产技术难题,故我们以红茶为例说明普洱茶饮料生产方法技术问题。
在我们饮用茶汁的过程中年,哪怕是经过严密过滤后的茶汤,冷却后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仍会出现乳酪状不溶物,这种不溶物俗称“茶乳酪”或“冷后浑浊”。著名茶叶生物化学家罗伯滋(E.A.H.Roberts)和勃哈蒂(Bhatia)等人分别在1963年和1964年报道了茶黄素,茶红素和咖啡碱是构成红茶茶乳酪的主要成分,其构成比例为17%∶66%∶17%(4)
桑德森(Sanderson,1972)等进一步研究发现茶乳酪还含有类黄酮,果胶,可可减,茶碱,咖啡酸,金属离子(特别是Ca2+)等成分。
目前,对茶乳酪形成的化学本质基本上有了一致看法,即茶提取液在温度较高时,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生物碱,蛋白质,脂质等物质均以游离状态存在,但随着温度的下降,多酚类,蛋白质等物质会通过分子间(或)分子内的氢键缔合形成络合物,其他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及疏水作用等。随着氢键缔合度的不断提高,络合物的粒径随之增大,当络合物粒径达到1-10nm时,茶汤表现出胶体特征。随着络合物粒径继续增大,胶粒就会絮凝甚至沉淀。同时由于共沉淀作用或直接参与络合,也将果胶,脂质,多糖,矿物质及少量其他成分一起沉淀下来,即“冷后浑浊”现象。
影响茶乳酪形成的主要因素
茶乳酪的形成是目前茶饮料生产中最大的技术难题。大量研究表明,茶叶原料,浸提与冷却温度,茶汤浓度,茶汤的化学组成,金属离子(特别是Ca2+),水质及酸碱度是茶乳酪形成的主制约因素。
(五)茶汁中“冷后浑浊”现象的生物化学机制
1咖啡碱的化学性质
根据Mulliken的电荷迁移理论,在电性差别比较大的两个分子间,多电子的分子向缺电子的分子转移电子,这两个分子之间产生电荷迁移,由这种结合而成的分子络合物,叫做传荷络合物。下面以苯-碘络合物为例来说明传荷络合反应的基本概念[5]
咖啡碱型络合物属于杂环化合物的传荷络合物,根据HMO法测定咖啡碱的供电子性和受电子性分别是λh0=0.637,-λle=0.687,二者均接近0.7[6]。它既可以作为中等强度的电子受体,又可作为中等强度的电子供体,具有较强的络合物形成能力。
2茶多酚的化学性质
茶汁中的茶多酚是一种多元酚,弱酸性,它的自动氧化始于O-H键的异裂,解离为苯氧负离子,进而氧化成相当稳定的苯氧自由基,反应极易进行。
在碱性介质下增多,并增大了苯环上电子密度,如存在金属(Fe3++e-Fe2+)则加速了苯氧自由基的生存。
在酸性介质下酚由于H+部分地形成氢键,从而减低了苯氧负离子的形成,削弱了-O-与苯环的Pπ共轭,相应地提高了抗氧化能力,不同介质下酚被氧化能力的顺序为:
酸羟基越多,还原性越强。
随着温度的降低,茶汁中首先单分子的咖啡碱与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缔合,随着缔合反应的不断增大,咖啡碱与茶多酚结合形成传荷络合物,在金属离子特别是钙离子的作用下,然后再与果胶等物质结合成混合物,即茶汁中的“冷后混浊物”。
(六)解决茶饮料生产中“冷后浑浊”的主要方法
目前,茶饮料生产中解决“冷后浑浊”的方法主要有:1,去除法,主要目的是去除产生茶汤浑浊的物质,包括低温去除法,pH法,离子去除法,沉淀剂法等。2,化学转溶法和氧化法。3,离子络合法和包埋法。4,酶法;膜分离法等。[7]
1去除法
添加Ca2+,明胶,硅胶,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酰胺树脂,清蛋白,番木瓜酶等,经搅拌后离心分离,可吸附茶多酚;用氯仿,石油醚,植物油,苯与液态CO2等溶剂萃取出茶汤中的咖啡碱;用乙醇可使茶汤中的蛋白质,果胶等物质沉淀而除去;用多聚糖除去蛋白质;用维生素C防氧化和柠檬酸络合Ca2+,Fe2+等均可降低茶乳酪的形成等方法。
用氯仿,石油醚,苯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方法,虽然可以去除茶汤中的沉淀物,但是,这些化学物质残留在茶汤中有强烈的异味,甚至无法入口。
2化学转溶法和氧化法
外源无可添加Na2SO3或强碱转溶。用聚磷酸盐分离转溶。它可促使茶汁沉淀,再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调节酸碱度。碱法转溶可促使茶多酚过度氧化,使产品颜色加深,香气降低,滋味变淡。化学转溶法和强碱转溶法(氧化法),理论上可促使茶汁促使沉淀,但是,用上述方法处理茶汁后,茶汁的味道大变,香气全无,根本失去了茶汁的风味。目前已经很少使用。
3离子络合法和包埋法
采用B-CD作为包埋剂处理茶汁中的茶多酚物质,防治茶多酚与咖啡碱产生络合反应,有效抑制茶汤中浑浊无的形成。EDTA是一种络合剂,对茶汤中形成沉淀的茶多酚有明显的络合作用。
4酶法澄清技术
目前已经开发的用于茶饮料的酶制剂有单宁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葡萄糖氧化酶,蛋白酶,淀粉酶等,酶法可使茶汁中大分子物质分解,促进茶汁的澄清。
5膜分离澄清技术
膜分离多采用超滤膜过滤,陶瓷膜过滤,生物膜过滤等技术。目的是将茶汤中“冷后浑浊”的物质过 滤掉,但是,“冷后浑浊”中的物质主要是茶多酚,咖啡碱,果胶,蛋白质等影响茶汤的主要物质,这些物质往往是茶汁中对身体有益的和茶汁形成涩口,醇爽,苦后甘甜口感的主要成分,如果将这些物质都过滤掉,那么,茶饮料就没有茶汁的风味了,也没有茶汁的香气了。
综上所述,上述各种方法有可能解决茶汁中的“冷后浑浊”问题。我们在8年多的试验中大部分方法已经尝试过。但是,各种方法有它不足的地方,有的方法成本较高,有的方法使除去了茶汁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等物质,失去了茶汁的风味和香气,有的用有机溶剂的方法,残留的有机溶剂产生的异味根本不能入口,有的方法不能解决茶汁“冷后浑浊”技术问题和茶多酚的氧化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我们的研发冰普洱凉茶饮料的设计理念。设计一种既要解决茶汁中茶多酚氧化和“冷后浑浊”技术难题,又要保留茶汁中的大部分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是生产工艺的基本思想。普洱茶与薄荷混合,加上蔗糖,柠檬酸和食用冰红茶香精的调和,使冰普洱凉茶具有解渴,甜,酸,醇爽,冰红茶,普洱茶的香气和薄荷的清凉口感,是传统普洱茶,薄荷茶更高层次的深加工,是一种创新生产工艺。
一种被广大群众受欢迎的饮料,必须具备解渴,可口,美味,清凉,香气,最好还有保健功能。全世界咖啡,茶,可可,具有上述功能,所以能长时期流行于全世界。工业化生产的可口可乐,冰红茶,咖啡,果汁及凉茶都具有这些功能。
根据人们的味觉生理功能原理分析。甜味是人生来就喜欢的味道。但是,单纯的蔗糖汁,特别是高浓度的蔗糖汁摄入后,使口腔,舌头细胞黏膜脱水产生口渴感和酸味。加酸味剂,茶汁中的涩味,可口可乐中二氧化碳的刺激使口腔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增加,减轻了含糖饮料摄入后产生口渴的问题。人们对苦味一般是不欢迎的。但是,人们对有些苦味并不排斥,甚至是喜欢而产生一种嗜好。如咖啡,茶汁,可可,啤酒中的苦味却普遍被人们喜欢。
可口可乐是风靡全球的饮料,它的甜,酸,苦,可乐的芳香和二氧化碳刺激口腔的口感及解渴的功能,被人们接受,甚至有人对可乐产生爱好。但是它是由糖,磷酸,咖啡碱,X原料和可口可乐香精组成,无清凉的口感,有人认为它由化学食品添加剂组成,不是天然饮料,故不被一部分人首选。
茶汁是二千多年中国人饮料,它的涩口,醇爽,苦后甘甜的口感和特殊的香气,被人们喜爱,它也是是天然的饮料。茶汁中的茶多酚使口腔表面黏膜蛋白轻微凝固而产生涩味,刺激口腔唾液腺分泌唾液产生解渴作用。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维生素,茶氨酸等物质有保健,有益人们身体健康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是中国人的主要饮料。茶叶的国际贸易和种植技术传到国外后,茶成为全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
冰红茶是美国开发的茶饮料,它将红茶的原汁稀释后加上甜,酸,和食用柠檬香型冰红茶香精调和在一起,产生了柠檬香气和红茶完美结合的一种饮料,它在茶饮料市场成为了主流饮料,但是,冰红茶无清凉的口感。
中国的凉茶近年异军突起,它的清凉口感受到人们的欢迎。以王老吉和加多宝为代表,由于加多宝强大的广告宣传,加多宝成为凉茶的主要品种。以加多宝和王老吉为代表的凉茶,有清凉的口感,但是,它缺乏甜,酸,苦,鲜爽和香气的特点,它的解渴功能和香气不如冰红茶和可口可乐。
上述饮料都有优点,却有待改进的地方。
普洱茶饮料是我国民间较广泛饮用的饮料。我们研发的改良的冰普洱凉茶饮料,由普洱茶和薄荷浸出物,蔗糖,柠檬酸,冰红茶食用香精调和制成,具有解渴,甜,酸,醇爽,冰红茶口感及香气和薄荷清凉的口感,综合了冰红茶和加多宝凉茶两大饮料的优点,进行工业化生产,必然会受到人们喜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冰普洱凉茶饮料通过8年多的反复试验,中间试验和批量试生产,产品保持了普洱茶和薄荷茶的保健功能,外观澄明,保质期达10个月。
本发明是一套综合的措施,既要解决茶饮料生产中的“冷后浑浊”和茶多酚的氧化问题,又要保持普洱茶和薄荷茶原有的风味。冰普洱凉茶饮料具有解渴,酸,甜,苦,醇爽的冰红茶风味和薄荷清凉的凉茶口感。
(二)技术方案
影响茶汤中的“冷后浑浊”和茶多酚的氧化的主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茶叶原料,浸提与冷却温度,茶汤浓度,茶汤的化学组成,金属离子(特别是Ca2+),水质及酸碱度是茶乳酪形成的主制约因素。
由于上述因素,本生产方法通过以下一套冰普洱凉茶饮料技术方案,解决了普洱凉茶饮料中茶多酚的氧化和“冷后浑浊”技术难题。
我们用浅黄色的聚酯瓶解决冰普洱茶饮料避光问题,用维生素C抗氧化反应,金属离子浓度,特别是铜离子,镁离子是多种酶的催化剂,用去离子水,和螯合剂依地酸二钠(EDTA-Na)减少茶饮料中的游离金属离子,加强辅助抗氧化作用,用柠檬酸降低茶汁中pH值降低“冷后浑浊”反应,用高温瞬时灭菌技术(HTST)和无菌冷灌装减慢因高温加速氧化反应过程,通过上述方法尽可能减慢普洱茶,薄荷浸出液氧化反应速度和茶饮料生产中的“冷后浑浊”反应,达到保持普洱茶和薄荷浸出液化学成分的稳定和原有风味。实现了冰普洱茶饮料具有的解渴,酸,甜,苦,醇爽的冰红茶风味和薄荷清凉的凉茶口感。外观澄明,保质期10个月。
(三)有益效果
薄荷对人体的药理作用[8]
1,薄荷中含薄荷油有清凉止痒,口服少量薄荷油可通过中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发汗解热作用。还有抗真菌,抗病毒作用。
2,薄荷非挥发性成分有保肝利胆及抗肿瘤作用。
茶汁的保健功能
现代医学证明,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主要有茶多酚,茶色素,咖啡碱,,茶多糖,黄酮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300多种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都有保健功能。
一,茶多酚
茶多酚也称茶鞣质,茶单宁,是茶叶中儿茶素,酚酸类,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茶多酚在茶叶中含量一般在15%-20%,在茶饮料中含量为50-80mg/mL。
1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人体有害自由基,阻止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2,防止高脂血症引起的疾病,增强微血管强韧性,降血脂,预防冠状动脉硬化,降血糖,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防止脑中风。抗血栓。
3,抗癌,抗突变作用。
4,提高人体的综合免疫功能。
5,对金属盐和生物碱中毒的抗解作用。防辐射作用。
二,茶多糖
具有抗辐射,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降血糖,抗凝血,抗血栓,减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生理功能。
三,生物碱
生物碱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等,茶饮料中咖啡碱的含量为15-25mg/100ml。咖啡碱具有兴奋神经,解除大脑疲劳;加强肌肉收缩,消除疲劳;强心利尿,减轻酒精,烟碱的毒害,残及有害物质等作用。
四,多种维生素,茶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维生素C为细胞间基质及胶原的形成和维持所必需,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坏血症。B族维生素是维持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的机能,治疗多发性神经炎,心脏活动失调和胃肠功能障碍。
五,微量元素
茶叶中含锌,它是许多酶类必需的微量元素。茶叶中的硒元素是人体内重要的抗过氧化酶辅基,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茶叶中的氟元素对儿童常见病龋齿及老年常见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有利。
茶饮料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饮料,销售量2009年销售量700万吨,并以每年30%的增长速度增长。已经占饮料市场半壁江山,冰红茶以“康师傅”,“统一”品牌已经成为一种主流饮料。
凉茶增长速度也很快,“王老吉”凉茶,2010年销售金额达150亿元,是一种高速发展的茶饮料。
凉茶是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区对某些煮好的中药液体的通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老吉凉茶,2005年底,凉茶已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凉茶销量已超过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的销量。2007年产销量达600万吨,销售范围已覆盖大陆全国及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德国,新西兰等近20个国家,凉茶已经成为中华茶饮料的一个重要品种[9]
薄荷茶在我国南方地区有悠久的饮用历史,主要产区在贵州,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当地人都喜欢饮。
冰普洱凉茶饮料的研发是中国植物饮料的一种,是一种植物饮料的深加工。我们检索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局专利检索与查询,目前无冰普洱凉茶饮料生产方法的专利报道。是中国茶和薄荷的一种创新茶饮料。它集合了茶饮料和凉茶的优点,具有解渴,酸,甜,醇爽,苦味,冰红茶的味道,薄荷清凉口感和香气,为我国工业化产生的凉茶提供一个新的品种。由于普洱茶在群众中有悠久的历史和上述保健作用,如果市场营销有力,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在凉茶饮料市场上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正如美国人将土豆加工成薯片一样,薯片已经成为一种广大群众的休闲食品,形成了一种产业。
附图说明
图1是冰普洱凉茶生产工艺流程图。并对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1)将蔗糖用去离子水融化成50%的糖水,水温100℃杀菌,过滤后备用。
(2)普洱茶饮料原液的制作:普洱茶叶20g加去离子水1000ml,水温100℃浸泡30分钟,过滤,制成普洱茶茶卤。茶卤与水按1∶3的比例混合,制成普洱茶饮料原液。
(3)薄荷茶饮料原液的制作:薄荷20g加去离子水1000ml,水温100℃浸泡30分钟,过滤,制成薄荷茶卤。茶卤与水按1∶3的比例混合,制成薄荷茶饮料原液。
(4)冰普洱凉茶调配工艺(1):普洱茶原液∶薄荷茶原液以70%∶30%的比例混和成冰普洱凉茶。
(5)冰普洱凉茶调配工艺(2):以1000ml冰普洱凉茶饮料为例,加蔗糖100g,依地酸二钠200mg,维生素C200mg,柠檬酸2g,冰红茶香精0.5ml混合制成冰普洱凉茶饮料。
(6)冰普洱凉茶饮料制成后,经瞬时高温杀菌后,无菌冷灌装入无菌的聚酯瓶,贴上标签制成成品,检验合格后出厂,待销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冰普洱茶饮料生产中的“冷后浑浊”和茶多酚的氧化问题,实现冰普洱茶饮料外观澄明,具有的解渴,酸,甜,苦,醇爽的冰红茶风味和薄荷清凉的凉茶口感。下面是本生产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步 为了使普洱茶和薄荷浸出率更高,将普洱茶和薄荷轧碎。
第二步 50%蔗糖糖浆的制作。
第三步 普洱茶,薄荷原浆的制作。
第四步 冰普洱凉茶饮料的调配工艺。
第五步 增香工艺:用冰红茶食用香精增加茶饮料的香气。
第六步 冰普洱凉茶饮料杀菌,灌装和检验。
下面是具体的实施方式。
(1)将蔗糖用去离子水融化成50%的糖水,水温100℃杀菌,过滤后备用。
(2)普洱茶饮料原液的制作:普洱茶叶20g加去离子水1000ml,水温100℃浸泡30分钟,过滤,制成普洱茶茶卤。茶卤与水按1∶3的比例混合,制成普洱茶饮料原液。
(3)薄荷茶饮料原液的制作:薄荷20g加去离子水1000ml,水温100℃浸泡30分钟,过滤,制成薄荷 茶卤。茶卤与水按1∶3的比例混合,制成薄荷茶饮料原液。
(4)冰普洱凉茶调配工艺(1):普洱茶原液:薄荷茶原液以70%∶30%的比例混和成冰普洱凉茶。
(5)冰普洱凉茶调配工艺(2):以1000ml冰普洱凉茶饮料为例,加蔗糖100g,依地酸二钠200mg,维生素C200mg,柠檬酸2g,冰红茶香精0.5ml混合制成冰普洱凉茶饮料。
(6)冰普洱凉茶饮料制成后,经瞬时高温杀菌后,无菌冷灌装入无菌的聚酯瓶,贴上标签制成成品,检验合格后出厂,待销售。
参考文献:
[1]陶忠,赵丽萍,邵宛芳.云南普洱茶研究进展现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8,(10):18
[2]束雅春,徐丽娟,蔡皓,蔡宝昌.薄荷化学成分及采收加工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6):1233
[3]薛水英,张勇.普洱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保健作用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8(10):71
[4]宛晓春主编.茶叶生物化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92-195
[5]沈建明,伍振卿.药物结构与制剂[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9:366
[6]沈建明,伍振卿.药物结构与制剂[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9:376
[7]阮美娟,徐怀德主编.饮料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08-211
[8]沈梅芳,李小萌,单琪嫒.薄荷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学刊,2012(4):1484
[9]百度文库:智研咨询,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机构,《凉茶》2014-2019年中国凉茶的市场调查与投资前景报告。

Claims (2)

1.一种冰普洱凉茶饮料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2项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冰普洱凉茶饮料生产工艺及其原理
为了解决冰普洱茶饮料生产中的“冷后浑浊”和茶多酚的氧化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一系列抗氧化和抗“冷后浑浊”措施,一套冰普洱茶饮料配方技术方案实现的:我们用浅黄色的聚酯瓶解决冰普洱茶饮料避光问题,用维生素C抗氧化反应,金属离子浓度,特别是铜离子,镁离子是多种酶的催化剂,用去离子水,和螯合剂依地酸二钠(EDTA-Na)减少茶饮料中的游离金属离子,加强辅助抗氧化作用,用柠檬酸降低茶汁中pH值降低“冷后浑浊”反应,用高温瞬时灭菌技术(HTST)和无菌冷灌装减慢因高温加速氧化反应过程,通过上述方法尽可能减慢普洱茶,薄荷浸出液氧化反应速度和茶饮料生产中的“冷后浑浊”反应,达到保持普洱茶和薄荷浸出液化学成分的稳定和原有风味。实现冰普洱茶饮料具有的解渴,酸,甜,苦,醇爽的冰红茶风味和薄荷清凉的凉茶口感。外观澄明,保质期10个月。
2.权利要求2:冰普洱凉茶饮料配方
(1)将蔗糖用去离子水融化成50%的糖水,水温100℃杀菌,过滤后备用。
(2)普洱茶饮料原液的制作:普洱茶叶20g加去离子水1000ml,水温100℃浸泡30分钟,过滤,制成普洱茶茶卤。茶卤与水按1∶3的比例混合初步制成普洱茶饮料原液。
(3)薄荷茶饮料原液的制作:薄荷20g加去离子水1000ml,水温100℃浸泡30分钟,过滤,制成薄荷茶卤。茶卤与水按1∶3的比例混合初步制成薄荷茶饮料原液。
(4)冰普洱凉茶调配工艺(1):普洱茶原液∶薄荷茶原液以70%∶30%的比例混和成冰普洱茶。
(5)冰普洱凉茶调配工艺(2):以1000ml冰普洱茶饮料为例,加蔗糖100g,依地酸二钠200mg,维生素C200mg,柠檬酸2g,冰红茶香精0.5ml混合制成冰普洱茶饮料。
(6)冰普洱凉茶饮料制成后,经瞬时高温杀菌后,无菌冷灌装入无菌的聚酯瓶,贴上标签制成成品,检验合格后出厂,待销售。
CN201510508899.2A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冰普洱凉茶饮料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6465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8899.2A CN106465770A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冰普洱凉茶饮料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8899.2A CN106465770A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冰普洱凉茶饮料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5770A true CN106465770A (zh) 2017-03-01

Family

ID=58214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8899.2A Pending CN106465770A (zh) 2015-08-18 2015-08-18 一种冰普洱凉茶饮料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6577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2939A (zh) * 2018-06-09 2018-11-13 陈铭垲 一种具有绵细口感的冰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7615A (zh) * 2018-08-09 2018-12-11 陈建辉 一种凉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317047A (zh) * 2020-04-15 2020-06-23 西安艾默农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翅果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19791A (zh) * 2019-03-22 2020-07-17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抑制口服液沉淀生成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8103521A (zh) * 1987-06-09 1988-12-28 通用食品公司 不浑浊的浓缩的茶提取物的生产方法
CN101011094A (zh) * 2007-02-07 2007-08-08 周成灿 一种杨梅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0390A (zh) * 2008-10-14 2009-03-1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普洱熟茶标准提取物prc-001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262923A (zh) * 2012-04-25 2013-08-28 辽宁医学院 一种清凉普洱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8103521A (zh) * 1987-06-09 1988-12-28 通用食品公司 不浑浊的浓缩的茶提取物的生产方法
CN101011094A (zh) * 2007-02-07 2007-08-08 周成灿 一种杨梅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0390A (zh) * 2008-10-14 2009-03-1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普洱熟茶标准提取物prc-001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262923A (zh) * 2012-04-25 2013-08-28 辽宁医学院 一种清凉普洱保健茶及其制备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2939A (zh) * 2018-06-09 2018-11-13 陈铭垲 一种具有绵细口感的冰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7615A (zh) * 2018-08-09 2018-12-11 陈建辉 一种凉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419791A (zh) * 2019-03-22 2020-07-17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抑制口服液沉淀生成的方法
CN111419791B (zh) * 2019-03-22 2022-04-08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抑制口服液沉淀生成的方法
CN111317047A (zh) * 2020-04-15 2020-06-23 西安艾默农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翅果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89212B2 (ja) プロアントシアニジン含有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法
EP2003988B1 (en) Natural plant extract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on and recovery of hyperlipidemia and stroke, natural tea containing the same as active ingredient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natural tea
Heong et al. Effect of fermentation on the composition of Centella asiatica teas
CN106465770A (zh) 一种冰普洱凉茶饮料生产方法
KR19980041687A (ko) 숙취해소용 천연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EA018249B1 (ru) Чай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улучшающая иммунитет, и способ е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KR101689652B1 (ko) 저장안정성이 우수한 음료 제조방법
Li et al. Effect of fermentation time on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kombucha produced from different teas and fruits: Comparative study
KR101001361B1 (ko) 오디즙을 이용한 천연탄산차음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701336B1 (ko) 강장 또는 강정용 한방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1874524A (zh) 人参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502721A (ja) 二日酔い解消用組成物
CN106490410B (zh) 一种椰水电解质补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useno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lemongrass, roselle, and ginger formulation herbal tea
CN107625018A (zh) 一种发酵生姜叶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317966C (zh) 一种用于茶叶食品的茶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215773C (zh) 一种金花茶提取液
TWI756464B (zh) 經脫色之綠茶葉萃取液之製造方法
CN105533332A (zh) 一种火参果富硒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90059536A (ko) 활성형 진노세사이드 함유 아로니아 음료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JP7244273B2 (ja) ルイボス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Tongsai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sory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ssam green teas under different pan‐firing and rolling time conditions
KR20020056781A (ko) 인진쑥 추출물 함유 기능성 음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si Said et al. Supplementation species effect on the phenolic content and biological bioactivities of the decocted green tea
JP2010514430A (ja) 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茶抽出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