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4616B -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4616B
CN106464616B CN201480079016.4A CN201480079016A CN106464616B CN 106464616 B CN106464616 B CN 106464616B CN 201480079016 A CN201480079016 A CN 201480079016A CN 106464616 B CN106464616 B CN 1064646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eference signal
frequency re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90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4616A (zh
Inventor
刘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464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4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4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4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2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4Circuits using the same frequency for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6Circuits using the same frequency for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with provision for simultaneous communication in two dir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12Channel estimation of impulse respon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1Suppression of signals in the return path, i.e. bidirectional contro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对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进行消除。该方法包括:获取根据发射信号生成的射频参考信号;通过主接收天线获取射频接收信号;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并生成第一处理信号;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和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采样获取的第一数字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本发明用于干扰消除。

Description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蜂窝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固定无线接入(FWA,Fixed Wireless Access)系统等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BS,Base Station)或接入点(AP,Access Point)、中继站(RS,Relay Station)以及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等通信节点通常具有发射自身信号和接收其它通信节点信号的能力。由于无线信号在无线信道中的衰减非常大,与自身的发射信号相比,来自通信对端的信号到达接收端时信号已非常微弱,例如,移动蜂窝通信系统中一个通信节点的收发信号功率差达到80dB~140dB甚至更大,因此,为了避免同一收发信机的发射信号对接收信号的自干扰,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通常采用不同的频段或时间段加以区分。例如,在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使用相隔一定保护频带的不同频段进行通信,在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则使用相隔一定保护时间间隔的不同时间段进行通信,其中,FDD系统中的保护频带和TDD系统中的保护时间间隔都是为了保证接收和发送之间充分地隔离,避免发送对接收造成干扰。
无线全双工技术不同于现有的FDD或TDD技术,可以在相同无线信道上同时进行接收与发送操作,这样,理论上无线全双工技术的频谱效率是FDD或TDD技术的两倍。显然,实现无线全双工的前提在于尽可能地避免、降低与消除同一收发信机的发射信号对接收信号的强干扰(称为自干扰,Self-interference),使之不对有用信号的正确接收造成影响。
图1为现有无线全双工系统的干扰抑制原理的示意性框图。其中,发射通道的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数模转换器)、上变频及功率放大,以及接收通道的低噪声放大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下变频及ADC(模数转换器)等是现有收发信机的中射频单元的功能模块。对发射信号造成的自干扰抵消是通过图中所示空间干扰抑制、射频前端模拟干扰抵消、数字干扰抵消等单元来完成的。
经过空间干扰抑制的接收信号中自干扰信号的强度仍远远高于有用信号的强度,会造成接收机前端LNA等模块的阻塞。因此,在LNA之前,射频前端模拟干扰抵消模块将从发射端功放之后耦合的射频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利用估计的本地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信道参数如幅度与相位等,调节参考信号使之尽可能地接近接收信号中的自干扰信号成份,从而在模拟域抵消接收天线收到的本地自干扰信号。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无线全双工系统中,射频模拟自干扰抑制是在LNA之前完成的。除了发射信号从发射天线经视距(Light-of-sight,LOS)传播到达接收天线形成的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外,发射信号在空间传播经过散射体发射后也会进入接收天线,这样,自干扰信号还将包括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以及远区反射自干扰信号等其它分量。
图2示出了自干扰信号的组成,如图2所示,远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分量功率很小,不会对LNA之后的接收通道造成影响,可以在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之后在基带通过数字滤器进行干扰抵消,但是,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分量功率较大,可能造成LNA之后接收机的饱和。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技术,能够对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进行消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及方法,能够对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进行消除。
第一方面,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包括:
主接收天线(110),用于接收射频接收信号,并将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发送给主径干扰消除器(130);
分路器(120),用于获取根据发射信号生成的射频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发送给主径干扰消除器(130)和近区干扰消除器(140);
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用于接收分路器(120)发送的射频参考信号和主接收天线(110)发送的射频接收信号,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所述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主径干扰消除获取第一处理信号;
近区干扰消除器(140),用于接收分路器(120)发送的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和主径干扰消除器(130)获取的第一处理信号,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和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采样获取的第一数字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近区干扰消除器(140)包括:
第一模数转换器(1401),用于接收主径干扰消除器(130)获取的所述第一处理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数字采样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并将第一数字信号发送至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
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用于接收第一模数转换器(1401)发送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并获取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和所述数字基带参考信号进行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并将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发送至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
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用于接收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获取的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和分路器(120)发送的所述射频参考信号,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1401)具体用于:
采样速率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采样,得到所述第一数字信号:
其中f为载波频率,θ为初始相位,si(t)和sq(t)分别是数字基带参考信号s0(t)=si(t)+jsq(t)的I/Q分量;ck和τk分别代表每条路径的信号幅度和延迟,K为总的多径数,其中P为正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具体用于:
由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得到2M元线性方程组:
通过最小二乘法解所述2M元线性方程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其中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Nk=m、第一幅相参数ak和第二幅相参数bk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区干扰消除器(140)还包括:
第二模数转换器(1404),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并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数字采样获取所述数字基带参考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区干扰消除器(140)还包括:
第一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用于放大所述接收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区干扰消除器(140)还包括:
第二放大器,用于放大发送至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的所述射频参考信号;
第三放大器,用于放大进行干扰抵消处理前的第一处理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
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包括:功率分配器、第一射频选择开关、设置在所述功率分配器和所述第一射频选择开关之间的第一延时器组、第一幅相调节器组及第一合路器;
功率分配器,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将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分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延时器组,包括至少一个延时器,其中每个延时器用于对一路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形成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一射频选择开关,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参数在所有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选择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一幅相调节器组,包括至少一个幅相调节器,其中每个幅相调节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所述第一射频选择开关选择的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
第一合路器,用于对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合路处理生成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
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包括:
至少第二延时器组、第二射频选择开关、第二幅相调节器组及第二合路器;
所述第二延时器组包含至少一个延时器,其中延时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延时器组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并通过延时器依次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形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二射频选择开关,用于接收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参数在所有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中选择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二幅相调节器组,包括至少一个幅相调节器,其中每个幅相调节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所述第二射频选择开关选择的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
第二合路器,用于对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合路处理生成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第七种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幅相调节器包括:
功率分配器、第三延时器组、射频开关组、衰减器组和第三合路器;
其中,功率分配器用于接收射频选择开关选择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将所述选择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分为四路分支信号;
第三延时器组,包含三个延时器,其中延时器用于对所述四路分支信号中任意三路进行延时处理;
射频开关组,包括两个射频选择开关,一个射频选择开关用于在对任意三路分支信号延时处理后,根据第一幅相参数在两路分支信号中选取一路分支信号,另一射频开关用于在对任意三路分支信号延时处理后,根据第二幅相参数在另两路分支信号中选取一路分支信号;
衰减器组,包括两个衰减器,其中衰减器用于对所述射频开关组选取的分支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第三合路器用于将幅度调节处理后的分支信号合路形成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第七种或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幅相调节器包括:衰减器和移相器;
衰减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接收到的射频选择开关发送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所述移相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衰减器幅度调节处理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移相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主径干扰消除器(13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包括:
获取根据发射信号生成的射频参考信号;
通过主接收天线获取射频接收信号;
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并生成第一处理信号;
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和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采样获取的第一数字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
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采样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具体包括:
采样速率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采样,得到所述第一数字信号:
其中f为载波频率,θ为初始相位,si(t)和sq(t)分别是数字基带参考信号s0(t)=si(t)+jsq(t)的I/Q分量;ck和τk分别代表每条路径的信号幅度和延迟,K为总的多径数,其中P为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和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采样获取的第一数字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具体为:
由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得到2M元线性方程组:
通过最小二乘法解所述2M元线性方程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其中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Nk=m、第一幅相参数ak和第二幅相参数bk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和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数字采样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前,还包括: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数字采样获取所述数字基带参考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放大所述第二处理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前,还包括:放大所述射频参考信号,以便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放大后的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前,还包括:放大所述第一处理信号,以便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放大后的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包括:
将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分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对每一路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形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参数在所有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选择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选择的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
对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合路处理生成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包括:
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至少一次延时处理,形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参数在所有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中选择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选择的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
对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合路处理生成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选择的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包括:
将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分为四路分支信号;
对所述四路分支信号中任意三路进行延时处理;
在对任意三路分支信号延时处理后,根据第一幅相参数在两路分支信号中选取一路分支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根据第二幅相参数在另两路分支信号中选取一路分支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将衰减处理后的分支信号合路形成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选择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幅度调节处理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移相处理。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者
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射频参考信号对主接收天线获取的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以消除射频接收信号的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对消除了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的射频接收信号,通过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及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进行近区干扰消除处理,能够实现对射频接收信号中的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的消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无线全双工系统的干扰抑制原理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表示自干扰信号的组成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主径干扰消除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近区干扰消除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近区干扰消除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近区干扰消除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幅相调节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幅相调节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消除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附图标记:
110-主接收天线
120-分路器
121-分路器的输入端
122-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
123-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
130-主径干扰消除器
131-主径干扰消除器的第一输入端
132-主径干扰消除器的第二输入端
133-主径干扰消除器的输出端
140-近区干扰消除器
141-近区干扰消除器的第一输入端
142-近区干扰消除器的第二输入端
143-近区干扰消除器的输出端
1401-第一模数转换器
1402-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
1403-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多个实施例,其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本文中的相同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便于解释,给出了大量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很明显,也可以不用这些具体细节来实现所述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以方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结构和设备,以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一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消除的装置可以设置于或本身即为采用无线全双工技术的接入终端。接入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电话、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处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消除的装置还可以设置于或本身即为采用无线全双工技术的基站。基站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基站可以是WiFi的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或者是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或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中的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也可以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中的NB(NodeB,基站),还可以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的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演进型基站),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设备等。
此外,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CD(Compact Disk,压缩盘)、DVD(Digital VersatileDisk,数字通用盘)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干扰消除可以是消除信号中的全部干扰分量(包括主径自干扰信号和近区干扰信号),也可以是消除信号中的部分干扰分量(包括主径自干扰信号的一部分和近区干扰信号的一部分)。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00包括:
主接收天线110、分路器120、主径干扰消除器130、近区干扰消除器140、其中,主接收天线110的输出端连接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的第一输入端131,分路器120的输入端121用于获取根据发射信号生成的射频参考信号,分路器120的第一输出端122连接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的第二输入端132,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的输出端133连接近区干扰消除器140的第一输入端141,分路器120的第二输出端123连接近区干扰消除器140的第二输入端142,近区干扰消除器140的输出端143输出第二处理信号。
其中,图3所示的实施例各器件作用综述为如下:
主接收天线110,用于接收射频接收信号,并将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发送给主径干扰消除器130;
分路器120,用于获取根据发射信号生成的射频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发送给主径干扰消除器130和近区干扰消除器140;
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用于接收分路器120发送的射频参考信号和主接收天线110发送的射频接收信号,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所述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主径干扰消除获取第一处理信号;
近区干扰消除器140用于接收分路器120发送的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和主径干扰消除器130获取的第一处理信号,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和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采样获取的第一数字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生成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得第二处理信号。
其中,对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器件的连接关系、结构及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1>、主接收天线110
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并将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作为射频接收信号,输入至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的第一输入端131,其中,主接收天线110接收无线信号的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中天线接收无线信号的过程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2>、分路器120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例如,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作为分路器120。
并且,由于射频参考信号根据来自发射机的发射信号获取,可以将例如,图1中经发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上变频模块及功率放大模块处理后的发射信号作为射频参考信号,并通过分路器120的输入端121输入至该分路器120。
从而,能够通过分路器120将该射频参考信号分成两路,一路信号,经过分路器120的第一输出端122传输至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的第二输入端132而被主径干扰消除器130接收,另一路信号,经过分路器120的第二输出端123传输至近区干扰消除器140的第二输入端142而被近区干扰消除器140接收。
通过将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作为分路器120,能够使从该分路器120输出的两路信号信号与射频参考信号的波形一致,从而有利于后述基于射频参考信号的干扰消除。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作为分路器120的耦合器和功率分配器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其他能够使参考信号的波形与发射信号的波形之间的相似度在预设范围内的装置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射频参考信号分成的两路信号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上变频模块及功率放大模块对信号的处理过程,以及发射天线对发射信号的发射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3>、主径干扰消除器130
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径干扰消除器130可以包含:分路器a、合路器a及合路器b,其中分路器a和合路器a之间包含至少一条由延时器、相位调节器和幅度调节器中至少一个器件串联构成的传输路径,其中合路器a的输出端连接合路器b的一个输入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径干扰消除器130具有两个输入端。分路器a可以为功率分配器、合路器a及合路器b可以为耦合器。
其中,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的第一输入端131(即,合路器b的一个输入端口)与主接收天线11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从主接收天线110的输出端获取射频接收信号;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的第二输入端132(即,分路器a的输入端口)与分路器120的第一输出端122,用于从分路器120接收一路射频参考信号。
可选地,该主径干扰消除器13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将经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后的射频参考信号合路并与射频接收信号结合。
具体地说,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的第二输入端132与该分路器120的第一输出端122连接,并且,经由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的第二输入端132而从该分路器120的第一输出端122的信号(即,射频参考信号)被输入分路器a,其中分路器a可以为功率分配器,分路器a将射频参考信号分为若干路射频参考信号(其中该若干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功率可以相同或不同);以其中一路为例说明,分路器a一个输出端将一路射频参考信号输出至至由延时器、相位调节器和幅度调节器串联构成的调节电路,该调节电路用于通过延时、衰减和移相等方式,对信号的时延、幅度和相位进行调节,例如,将可以通过衰减,使该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接近上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即,主径干扰信号)的幅度,当然,最佳效果是幅度相同,但由于实际应用中存在误差,所以调整到近似相同也是可以的,并且,可以通过延时和/或可以通过移相,将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调节到与射频接收信号(具体地说,是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相差180°或近似相差180°。
或者,可以通过衰减,使该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上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的幅度方向相反,当然,最佳效果是幅度方向相反,但由于实际应用中存在误差,所以调整到近似相反也是可以的,并且,可以通过延时和/或可以通过移相,将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调节到与射频接收信号(具体地说,是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相同或近似相同。
以上仅是对分路器分成的其中一路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说明,当然由于分路器将射频参考信号分成了多路,最后又通过合路器a进行了合并,因此上述的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也可以是分别发生在分路器输出的每个支路上的作用,最后通过合路后达到对分路器的输入端输入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的目的,即分路器输出的每个支路上可以包含延时器、相位调节器和幅度调节器中的至少一种器件。
当然,幅度调节可以表述为衰减或增益,上述实施例中仅是以衰减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近似”可以是指二者之间的相似度在预设的范围之内,该预设范围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和需要任意确定,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以下为了避免赘述,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省略对相似描述的说明。
其后,分路器a输出的每个支路的射频参考信号经幅度和相位调节后通过合路器a合路,并输入至合路器的b另一个输入端口,从而,合路器b可以将该射频接收信号与经由上述幅度和相位调节并合路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结合(例如,相加或者相减),以抵消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从而实现对射频接收信号的主径干扰消除处理。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幅度调节器,可以是用例如,衰减器等。作为相位调节器可以适用例如,移相器等。作为延时器可以适用例如,延时线等。
从而,从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的输出端133(具体地说,是从合路器b的输出端)所输出的第一处理信号为从射频接收信号中消除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而生成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上述合路器b的输出,以使从合路器b输出的第一处理信号的强度最小化的方式调节延时器、相位调节器和幅度调节器。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实施方式,只要够根据射频参考信号使射频接收信号的强度减小(或者说,使第一处理信号的强度小于射频接收信号的强度),则能够起到干扰消除的效果。
4>、近区干扰消除器140
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近区干扰消除器140可以包含:第一模数转换器1401,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
第一模数转换器1401,用于接收主径干扰消除器130获取的所述第一处理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数字采样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并将第一数字信号发送至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
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用于接收第一模数转换器1401发送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并获取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和所述数字基带参考信号进行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并将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发送至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
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用于接收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获取的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和分路器120发送的所述射频参考信号,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其中,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其他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中的任意一种。可以理解的是近区干扰消除器140还包括:分路器b和合路器c,其中,分路器b的输入端(用作近区干扰消除器140的第一输入端141)连接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的输出端133,用于接收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生成的第一处理信号;第一模数转换器1401的输入端连接分路器b的一个输出端,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模数转换器1401的输出端,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的另一个输入端输入对应射频参考信号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的输出端连接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的一个输入端,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分路器120的第二输出端123(用于获取射频参考信号),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的输出端连接合路器c的一个输入端,分路器b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合路器c的另一个输入端,合路器c的输出端用于第二处理信号的输出端(即近区干扰消除器140的输出端143)。
这里,可选的,参照图6所示,近区干扰消除器140还包括第二模数转换器1404,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并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数字采样获取所述数字基带参考信号。近区干扰消除器140还包括分路器c,其中分路器c的输入端连接分路器120的第二输出端123,分路器c的一个输出端通过第二模数转换器1404连接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的另一个输入端(即获取数字基带参考信号的输入端),分路器c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的另一个输入端(此时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的另一个输入端通过间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分路器120的第二输出端123,以获取射频参考信号)。
进一步的,参照图5所示,所述近区干扰消除器(140)还包括:
第一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用于放大所述第二处理信号。其中,第一放大器设置合路器c输出端的传输线路上(图5中第一放大器以LNA为例),此时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输出端用作近区干扰消除器(140)的输出端143,通过第一放大器对第二处理信号进行放大可以降低发射机侧对射频发射信号的功率需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参照图7所示,所述近区干扰消除器(140)还包括:
第二放大器,用于放大发送至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的所述射频参考信号;
第三放大器,用于放大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前的第一处理信号。
其中,第二放大器设置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和分路器c之间的传输线路上,第三放大器设置于分路器b与合路器c之间的传输线路上(图7中第二放大器和第三放大器均以LNA为例),通过第三放大器对干扰消除处理前的第一处理信号进行放大,第二放大器对进入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的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放大,这样可以降低对射频参考信号的功率要求,进而降低发射机侧对射频发射信号的功率需求,其中图6对应的近区干扰消除器(140)也可以设置为具有两个放大器的方式,具体为对应图7的变形不在赘述。
进一步的,一种可选的方式为: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
参照图8所示,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包括:功率分配器,第一射频选择开关,设置在所述功率分配器和所述第一射频选择开关之间的第一延时器组,第一幅相调节器组及第一合路器;
其中,功率分配器,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将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分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延时器组,包括至少一个延时器,其中每个延时器用于对一路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形成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一射频选择开关,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参数在所有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选择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一幅相调节器组,包括至少一个幅相调节器,其中每个幅相调节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所述第一射频选择开关选择的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
第一合路器,用于对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合路处理生成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理解的是,功率分配器可以将射频参考信号分配为M路,第一延时器组包含M个延时器可以形成的延时抽头数为M,第一射频选择开关可以为M×K的射频选择开关,即可以在接收的M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中,根据第一延时参数在M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选择K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输出。
或者,可选的,参照图9所示,
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包括:
至少第二延时器组、第二射频选择开关、第二幅相调节器组及第二合路器;
所述第二延时器组包含至少一个延时器,其中延时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延时器组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并通过延时器依次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形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二射频选择开关,用于接收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参数在所有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中选择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二幅相调节器组,包括至少一个幅相调节器,其中每个幅相调节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所述第二射频选择开关选择的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
第二合路器,用于对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合路处理生成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此外参照图9并结合以上描述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延时器组中的延时器通过耦合器连接,并且通过耦合器输出每次延时形成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即上一级的延时器的输出端连接耦合器的一个输入端,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二射频选择开关的输入端,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下一级的延时器的输入端,(上一级和下一级仅仅是为了描述清楚射频参考信号在第二延时器组中的传递顺序,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制),第二延时器组中可以包括M个延时器,用于将射频参考信号进行M次时延并形成M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第二延时器组包含M个延时器可以形成的延时抽头数为M,第二射频选择开关可以为M×K的射频选择开关,即可以在接收的M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中,根据第一延时参数在M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选择K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输出。
进一步的,幅相调节器可以通过至少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方式为参照图10所示,所述幅相调节器包括:
功率分配器、第三延时器组、射频开关组、衰减器组和第三合路器;
其中,功率分配器用于接收射频选择开关选择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将所述选择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分为四路分支信号;
第三延时器组,包含三个延时器,其中延时器用于对所述四路分支信号中任意三路进行延时处理;
射频开关组,包括两个射频选择开关,一个射频选择开关用于在对任意三路分支信号延时处理后,根据第一幅相参数在两路分支信号中选取一路分支信号,另一射频开关用于在对任意三路分支信号延时处理后,根据第二幅相参数在另两路分支信号中选取一路分支信号;
衰减器组,包括两个衰减器,其中衰减器用于对所述射频开关组选取的分支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第三合路器用于将幅度调节处理后的分支信号合路形成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二种方式为参照图11所示,所述幅相调节器包括:衰减器和移相器;
衰减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接收到的射频选择开关发送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所述移相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衰减器幅度调节处理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移相处理。
以下,对近区干扰消除器140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说明进一步的,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在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通信对端不发射信号,接收机所接收的信号只包含自干扰信号,由于没有来自通信对端的信号,接收机可以在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其中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可以包括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的传输路径时延、相位、幅度参数;在数据传输时隙,接收机所接收的信号为包含自干扰信号和数据信号,接收机可以在数据传输时隙,根据射频参考信号和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重构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其中,通信对端的发射信号可以表示为下式:
s(t)=si(t)cos(ωt+θ)+sq(t)sin(ωt+θ),
其中ω=2πf,f为载波频率,θ为初始相位,si(t)和sq(t)分别是数字基带参考信号s0(t)=si(t)+jsq(t)的I/Q(In-phase/Quadrature同相正交)分量,在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发射信号只包含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第一处理信号可以表示为以下多径时延信号:
其中ck和τk分别代表每条路径的信号幅度和延迟,K为总的多径数。用射频ADC(第一模数转换器)以采样速率式(1)所示信号,其中,P为正整数,这里优选采用P=1或2,得到第一数字信号:
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由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得到2M元线性方程组,具体若τk=NkT+τk′,其中0≤τk′<T,上式可近似为:
其中:为分别表示将x(nT)、si(nT)和sq(nT)简写为x(n)、si(n)和sq(n)。令即:则式(2)进一步写为:
假定多径分布在时延范围MT内,其中M>K,则式(4)可进一步写为:
即得到2M元的线性方程组:
通过最小二乘法即可得到上述方程的解,从而得到第一延时参数Nk=m、第一幅相调节参数ak和第二幅相调节参数bk的估计值。
同时,将τk=NkT+τk′代入式(1),得到:
若初相为零的射频发射信号为s0(t)=si(t)cosωt+sq(t)sinωt,则将s0(t)延迟(即1/4波长)的信号为:则有:
将式(8)代入式(7),即可得到:
因此可利用得到的参数Nk、ak和bk的估计值,通过式(9)即可重构出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其中,通过调节射频发射信号s(t)=si(t)cos(ωt+θ)+sq(t)sin(ωt+θ)的时延,即可获得初相θ为零的射频参考信号s0(t)和s1(t)。
由于式(9)中的参数ak和bk可能为负值,但实际的无源射频信号幅度控制器件,如衰减器等,并不能实现信号反相(负值)的功能,因此,可取正的幅度值|ak|和|bk|,而当ak和bk为负值时,可近似对相应的信号延迟半个波长,即相移180°来实现。
以上分析中假定ADC的采样速率为若采样速率为则式(1)所示信号的采样信号为:
其中φ=θ-NkPπ-2πfτk′,可以看到,当P不是整数时,cos(nPπ+φ)和sin(nPπ+φ)是随采样时间变化的量,因此无法得到式(5)所示的线性方程组。因此,ADC的采样速率为其中P为正整数。
因此,图5、图6和图7中所示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通过求解式(6)所示线性方程组,得到参数Nk、ak和bk的估计值,而图5、图6和图7中所示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则根据式(9),利用射频参考信号s0(t)和s1(t),以及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获得的参数Nk、ak和bk的估计值,重构出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具体的,参照图8所示的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的一个实施例,图中包含一个K支路延迟选择电路,产生M路间隔为T的整数倍的延迟信号,再由M路选K路射频选择开关,根据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估计得到的参数Nk值,选择对应的K路延迟信号,分别经相应的幅相调节支路后,由合路器合并,得到重构的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示例性的,若射频参考信号的载波频率f=2GHz,取P=2,则T=0.5ns,若延迟抽头数M=40,K=8,则最大可重构延迟为MT=20ns的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这相当于距离发射源3米的反射体反射的信号。
可选的,图9示出了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与图8不同的是所采用的K支路延迟选择电路不同,图9中采用模拟抽头延迟器(其中延时器具体可采用延时线)的方式,产生M路间隔为T的整数倍的延迟信号,即射频参考信号依次经M个延迟时间为T的延迟线,并在每个延迟线后通过耦合器耦合出每一路信号。
参照图10提供的幅相调节器,如前所述,由于第一幅相调节参数ak和第二幅相调节bk可能为负值,但实际中幅度控制器件,如衰减器等,并不能实现信号反相(负值)的功能,因此近似对相应的射频信号延迟半个波长,即相移180°来实现。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是:图10中无延迟器的支路和延迟器1(延迟器1能够实现1/2波长延时)支路,分别对应式(9)中的信号x0(t)和-x0(t),当参数ak为正数时,射频选择开关(该射频选择开关为2选1的射频选择开关,即可以根据参数ak在输入的两路信号中选择一路输出)选择无延迟支路的信号输出,而当参数ak为负数时,射频选择开关选择1/2波长延迟支路的信号输出;类似地,延时器2(1/4波长延时)和延时器3(3/4波长延迟)的支路,对应式(9)中的信号s1(t)和-s1(t),当参数bk为正数时,射频开关选择1/4波长延迟支路的信号输出,而当参数bk为负数时,射频开关选择3/4波长延迟支路的信号输出。
图11示出了幅相调节器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利用第一幅相调节参数ak和第二幅相调节bk的关系:可以直接得到幅度和相位值,从而可以采用图11所示的方式,根据ck的值,分别调节数控衰减器和数控移相器,来实现对每条支路的幅度和相位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全双工收发信机为多天线接收发送(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时情况下,每个接收天线对应的接收支路均需要一个与每个发射天线对应的近区干扰器,分别重构每个发射支路对应的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并逐一进行抵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消除的装置,通过射频参考信号对主接收天线获取的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以消除射频接收信号的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对消除了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的射频接收信号,通过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及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进行近区干扰消除处理,能够实现对射频接收信号中的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的消除。
以上结合图1-11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消除的装置,以下结合图1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干扰消除的方法。
图12示出一种用于干扰消除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101、获取根据发射信号生成的射频参考信号;
102、通过主接收天线获取射频接收信号;
103、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并生成第一处理信号;
104、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和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采样获取的第一数字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
105、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106、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
进一步的,步骤104中所述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采样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具体包括:
采样速率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采样,得到所述第一数字信号:
其中f为载波频率,θ为初始相位,si(t)和sq(t)分别是数字基带参考信号s0(t)=si(t)+jsq(t)的I/Q分量;ck和τk分别代表每条路径的信号幅度和延迟,K为总的多径数,其中P为正整数。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和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采样获取的第一数字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具体为:
由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得到2M元线性方程组:
通过最小二乘法解所述2M元线性方程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其中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Nk=m、第一幅相参数ak和第二幅相参数bk
上述的由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得到2M元线性方程组的具体过程参照上述实施例的额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最小二乘法解所述2M元线性方程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其中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Nk=m、第一幅相参数ak和第二幅相参数bk
具体地说,在步骤101中,可以将例如,图1中经发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上变频模块及功率放大模块处理后的发射信号作为射频参考信号,输入至例如,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从而,能够通过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将该射频参考信号分成两路,一路信号用于生成第一处理信号,另一路信号用于参考生成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可选的,步骤104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数字采样获取所述数字基带参考信号。
此外,通过使用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将射频参考信号分为两路,能够使两路信号与发射信号波形一致,其中,波形一致包括与发射信号波形相同或相似度在预设范围内,从而有利于后述基于射频参考信号的干扰消除(包括主径干扰消除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的消除)。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放大所述第二处理信号。
或者,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前,还包括:放大所述射频参考信号,以便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放大后的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前,还包括:放大所述第一处理信号,以便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放大后的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
以上对各种信号的放大均为采用低噪声放大器(LNA)进行放大,其中直接对第二处理信号进行放大可以降低发射机侧对射频发射信号的功率需求。或者采用分别对干扰抵消处理前的第一处理信号进行放大,及对进入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的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放大,这样也可以降低对射频参考信号的功率要求,进而降低发射机侧对射频发射信号的功率需求,
可选的,步骤103中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者
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由例如,延时器、相位调节器和幅度调节器串联构成的调节电路实施,从而,在步骤103中,可以通过该调节电路,采用延时、移相和衰减等方式,对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和相位进行调节,例如,可以通过衰减,使该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接近上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的幅度,当然,最佳效果是幅度相同,但由于实际应用中存在误差,所以调整到近似也是可以的,并且,可以通过移相和/或延时,将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调节到与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即,主径自干扰信号)相反或近似相反。
其后,可以将经延时、幅度和相位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与射频接收信号结合(例如,相加),以抵消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从而实现对射频接收信号的主径干扰消除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作为第一处理信号。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幅度调节器,可以是用例如,衰减器等。作为相位调节器可以适用例如,移相器等,作为延迟器可以适用延时线。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基于参考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主径干扰消除处理的方法和过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采用使第一处理信号的强度最小化的方式调节延时器、移相器和衰减器。
可选的,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步骤105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包括:
将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分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对每一路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形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参数在所有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选择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选择的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
对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合路处理生成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或者,可选的步骤105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包括:
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至少一次延时处理,形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参数在所有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中选择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选择的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
对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合路处理生成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进一步的,步骤105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选择的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方式一,包括:
将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分为四路分支信号;
对所述四路分支信号中任意三路进行延时处理;
在对任意三路分支信号延时处理后,根据第一幅相参数在两路分支信号中选取一路分支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根据第二幅相参数在另两路分支信号中选取一路分支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将衰减处理后的分支信号合路形成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方式二,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幅度调节处理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移相处理。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说明进一步的,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在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发射机侧不进行信号发射,接收机侧所接收的信号只包含自干扰信号,由于没有来自发射机侧的信号,接收机侧可以在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其中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可以包括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的传输路径时延、相位、幅度参数;在数据传输时隙,接收机侧所接收的信号为包含自干扰信号和数据信号,接收机侧可以在数据传输时隙,根据射频参考信号和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重构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具体实例参照装置实施例中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消除方法,通过射频参考信号对主接收天线获取的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以消除射频接收信号的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对消除了主径自干扰信号分量的射频接收信号,通过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及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进行近区干扰消除处理,能够实现对射频接收信号中的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的消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4)

1.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接收天线(110),用于接收射频接收信号,并将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发送给主径干扰消除器(130);
分路器(120),用于获取根据发射信号生成的射频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发送给主径干扰消除器(130)和近区干扰消除器(140);
主径干扰消除器(130),用于接收分路器(120)发送的射频参考信号和主接收天线(110)发送的射频接收信号,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所述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主径干扰消除获取第一处理信号;
近区干扰消除器(140),用于接收分路器(120)发送的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和主径干扰消除器(130)获取的第一处理信号,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和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采样获取的第一数字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生成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得第二处理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近区干扰消除器(140)包括:
第一模数转换器(1401),用于接收主径干扰消除器(130)获取的所述第一处理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数字采样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并将第一数字信号发送至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
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用于接收第一模数转换器(1401)发送的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并获取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和所述数字基带参考信号进行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并将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发送至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
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用于接收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获取的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和分路器(120)发送的所述射频参考信号,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1401)具体用于:
采样速率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采样,得到所述第一数字信号:
其中f为载波频率,θ为初始相位,si(t)和sq(t)分别是数字基带参考信号s0(t)=si(t)+jsq(t)的I/Q分量;ck和τk分别代表每条路径的信号幅度和延迟,K为总的多径数,其中P为正整数,t=n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具体用于:
由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得到2M元线性方程组:
通过最小二乘法解所述2M元线性方程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其中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Nk=m、第一幅相参数ak和第二幅相参数bk;在所述2M元线性方程组中,am即为ak,bm即为bk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区干扰消除器(140)还包括:
第二模数转换器(1404),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并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数字采样获取所述数字基带参考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区干扰消除器(140)还包括:
第一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用于放大所述第二处理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区干扰消除器(140)还包括:
第二放大器,用于放大发送至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的所述射频参考信号;
第三放大器,用于放大进行干扰抵消处理前的第一处理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
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包括:功率分配器、第一射频选择开关、设置在所述功率分配器和所述第一射频选择开关之间的第一延时器组、第一幅相调节器组及第一合路器;
功率分配器,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将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分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延时器组,包括至少一个延时器,其中每个延时器用于对一路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形成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一射频选择开关,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参数在所有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选择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一幅相调节器组,包括至少一个幅相调节器,其中每个幅相调节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所述第一射频选择开关选择的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
第一合路器,用于对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合路处理生成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
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模块(1403),包括:
第二延时器组、第二射频选择开关、第二幅相调节器组及第二合路器;
所述第二延时器组包含至少一个延时器,其中延时器串联连接,所述第二延时器组用于接收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并通过延时器依次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形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二射频选择开关,用于接收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参数在所有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中选择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第二幅相调节器组,包括至少一个幅相调节器,其中每个幅相调节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所述第二射频选择开关选择的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
第二合路器,用于对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合路处理生成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幅相调节器包括:
功率分配器、第三延时器组、射频开关组、衰减器组和第三合路器;
其中,功率分配器用于接收射频选择开关选择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将所述选择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分为四路分支信号;
第三延时器组,包含三个延时器,其中延时器用于对所述四路分支信号中任意三路进行延时处理;
射频开关组,包括两个射频选择开关,一个射频选择开关用于在对任意三路分支信号延时处理后,根据第一幅相参数在两路分支信号中选取一路分支信号,另一射频开关用于在对任意三路分支信号延时处理后,根据第二幅相参数在另两路分支信号中选取一路分支信号;
衰减器组,包括两个衰减器,其中衰减器用于对所述射频开关组选取的分支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第三合路器用于将幅度调节处理后的分支信号合路形成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幅相调节器包括:衰减器和移相器;
衰减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接收到的射频选择开关发送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所述移相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衰减器幅度调节处理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移相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5、8、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径干扰消除器(13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径干扰消除器(13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径干扰消除器(13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径干扰消除器(13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径干扰消除器(13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17.根据权利要求1-5、8、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模块(1402)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央处理器CPU或其他专用集成电路ASIC。
24.一种干扰抵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根据发射信号生成的射频参考信号;
通过主接收天线获取射频接收信号;
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并生成第一处理信号;
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和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采样获取的第一数字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
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采样获取第一数字信号具体包括:
采样速率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采样,得到所述第一数字信号:
其中f为载波频率,θ为初始相位,si(t)和sq(t)分别是数字基带参考信号s0(t)=si(t)+jsq(t)的I/Q分量;ck和τk分别代表每条路径的信号幅度和延迟,K为总的多径数,其中P为正整数,t=nT。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和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采样获取的第一数字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具体为:
由所述第一数字信号得到2M元线性方程组:
通过最小二乘法解所述2M元线性方程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其中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Nk=m、第一幅相参数ak和第二幅相参数bk;在所述2M元线性方程组中,am即为ak,bm即为bk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应的数字基带参考信号和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的数字采样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道估计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前,还包括: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数字采样获取所述数字基带参考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放大所述第二处理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前,还包括:放大所述射频参考信号,以便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放大后的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第一处理信号进行消干扰抵消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前,还包括:放大所述第一处理信号,以便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对所述放大后的第一处理信号进行干扰抵消处理获取第二处理信号。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包括:
将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分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对每一路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形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参数在所有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选择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选择的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
对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合路处理生成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包括:第一延时参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分量参数与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重构获取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包括:
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至少一次延时处理,形成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延时参数在所有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中选择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选择的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
对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合路处理生成所述近区反射自干扰信号。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选择的至少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包括:
将一路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分为四路分支信号;
对所述四路分支信号中任意三路进行延时处理;
在对任意三路分支信号延时处理后,根据第一幅相参数在两路分支信号中选取一路分支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根据第二幅相参数在另两路分支信号中选取一路分支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将衰减处理后的分支信号合路形成幅相调节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
33.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选择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相调节,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处理;
根据所述第一幅相参数和第二幅相参数对幅度调节处理后的射频参考信号的延时信号移相处理。
34.根据权利要求24-27、30、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者
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者
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3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者
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3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者
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方向相反或近似相反,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同或接近相同;或者
所述射频接收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幅度调节处理和相位调节处理,以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幅度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幅度相同或近似相同,使所述射频参考信号的相位与所述射频接收信号中的主径自干扰信号的相位相差180°或接近相差180°。
39.根据权利要求24-27、30、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4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4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42.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43.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44.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信号包括间隔设置的近区反射信道侦测时隙和数据传输时隙。
CN201480079016.4A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64646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0800 WO2015196404A1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4616A CN106464616A (zh) 2017-02-22
CN106464616B true CN106464616B (zh) 2019-10-22

Family

ID=54936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9016.4A Active CN106464616B (zh) 2014-06-26 2014-06-26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0812B2 (zh)
EP (1) EP3139556B1 (zh)
CN (1) CN106464616B (zh)
WO (1) WO20151964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5436A (zh) * 2015-07-15 2018-04-17 思科技术公司 全双工电缆网络环境中的干扰抑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357813B (es) * 2014-06-26 2018-07-25 Huawei Tech Co Ltd Aparato y método de cancelación de interferencia.
EP3151438B1 (en) 2014-06-26 2019-04-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EP3139556B1 (en) 2014-06-26 2018-10-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9942024B2 (en) 2015-07-15 2018-04-10 Cisco Technology, Inc. Full duplex network architecture in cable network environments
US9912464B2 (en) 2015-07-15 2018-03-06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ference relationship characterization in full duplex cable network environments
US10033542B2 (en) 2015-07-15 2018-07-24 Cisco Technology, Inc. Scheduling mechanisms in full duplex cable network environments
WO2017034106A1 (ko) * 2015-08-26 2017-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Fdr 방식으로 동작하는 환경에서 rs 모드를 변경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797750B2 (en) 2016-02-24 2020-10-06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supporting digital pre-distortion and full duplex in cable network environments
FR3052311B1 (fr) * 2016-06-06 2019-08-02 Airbus Ds Slc Dispositif et procede pour le traitement d'un signal recu par un recepteur perturbe par un emetteur
US10649067B1 (en) * 2016-10-26 2020-05-12 Northrop Grumman Systems Corporation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STAR) subsystem with external noise canceller
CN107863936A (zh) * 2017-12-15 2018-03-30 成都爱科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相位噪声频率源电路及其制造方法
KR102304192B1 (ko) * 2018-01-15 2021-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 안테나 구조의 통신 장치가 자기간섭 제거를 수행하는 방법
CN109039394A (zh) * 2018-08-07 2018-12-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规模天线系统的自适应天线阵列结构
CN111277300B (zh) * 2018-12-18 2021-10-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2401868A (zh) * 2019-08-21 2021-02-26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呼吸检测装置、方法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CN110687960B (zh) * 2019-09-24 2020-08-25 天津大学 一种可编程的幅相可调功率分配单元及可调功率分配网络
WO2022046551A1 (en) * 2020-08-28 2022-03-03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dressing interference by configuring or adapting antenna structures
US11303347B1 (en) * 2020-11-24 2022-04-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Low-power, self-referenced receiver
CN113206677B (zh) * 2021-04-28 2022-09-2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一种自干扰抵消器
CN113783531A (zh) * 2021-09-10 2021-12-10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 数控矢量调制器
WO2023107645A1 (en) * 2021-12-09 2023-06-15 Kumu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13964549B (zh) * 2021-12-22 2022-04-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干扰对消的空间取样天线的设计方法及装置
US11476574B1 (en) 2022-03-31 2022-10-18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riving polarization shifting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CN115276686B (zh) * 2022-06-22 2024-03-0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低频射电频谱仪干扰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956058B1 (en) 2022-10-17 2024-04-09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SINR) improvement via polarization adjusting/optimization
US11949489B1 (en) 2022-10-17 2024-04-02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beam isolation via alternating polarization
US11990976B2 (en) 2022-10-17 2024-05-21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larization adaptation to reduce propagation loss for a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antenna
US11985692B2 (en) 2022-10-17 2024-05-14 Isco International,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tenna integrated radio (AIR) downlink and uplink beam polarization adaptation
CN116054853A (zh) * 2023-01-13 2023-05-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鲁棒性相控阵自干扰数字域抑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9729A (zh) * 2006-10-17 2009-09-09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具有用于移除由发射机生成的噪声的混合型自适应干扰消除器的收发信机
CN103200140A (zh) * 2012-01-06 2013-07-10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预均衡的干扰消除系统及方法
CN103685098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675382A1 (en) 1977-08-01 1979-07-25 Vladimir K Volkov Noise suppressing device
GB9423027D0 (en) 1994-11-15 1995-01-04 Univ Bristol Full-duplex radio transmitter/receiver
US5691978A (en) 1995-04-07 1997-11-25 Signal Science, Inc. Self-cancelling full-duplex RF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217416B1 (ko) 1995-11-16 1999-09-01 윤종용 선형 증폭 장치 및 방법
KR100353709B1 (ko) 1997-12-31 2002-12-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혼변조신호의개별차수조정전치왜곡선형화장치및방법
KR20000009734U (ko) 1998-11-10 2000-06-05 서평원 전력증폭기의 다중 선형화 회로
JP3603714B2 (ja) 2000-01-06 2004-12-22 Kddi株式会社 符号分割多元接続方式用リピータ装置
US20030098806A1 (en) 2001-11-27 2003-05-29 Green Evan R. Rejecting interference for simultaneous received signals
CN1553601A (zh) 2003-06-03 2004-12-08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消除自生干扰的方法
US7804760B2 (en) 2003-08-07 2010-09-28 Quella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 emulation
WO2005050896A2 (en) 2003-11-17 2005-06-02 Quella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tenna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JP2008017341A (ja) 2006-07-07 2008-01-24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08056236A2 (en) 2006-11-06 2008-05-15 Nokia Corporation Analog signal path modeling for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1453228B (zh) 2007-12-04 2013-04-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共站址干扰消除系统和方法
US8526903B2 (en) 2008-03-11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linearity receiver with transmit leakage cancellation
US8249540B1 (en) 2008-08-07 2012-08-21 Hypres, Inc. Two stage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1656562B (zh) 2009-09-22 2012-07-18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直放站自激干扰消除的装置及方法
KR101386839B1 (ko) 2010-05-18 2014-04-18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Rfid 시스템의 송신누설신호 제거장치
US8630211B2 (en) 2010-06-30 2014-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radio architecture for repeaters using RF cancellation reference
US10284356B2 (en) 2011-02-03 2019-05-0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9019849B2 (en) 2011-11-07 2015-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space division duplex (SD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O2015048678A1 (en) 2013-09-27 2015-04-0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imo radios
US10243719B2 (en) 2011-11-09 2019-03-26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IMO radios
CN103139115B (zh) 2011-11-25 2016-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对齐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342760B1 (ko) 2011-12-01 2013-12-19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노드, 릴레이 노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WO2013173251A2 (en) 2012-05-13 2013-11-21 Invention Mine Llc Wireless transmission with channel state perturbation
US8842584B2 (en) * 2012-07-13 2014-09-2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 duplex cancellation
CN103595520B (zh) 2012-08-16 2017-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讯装置及其空分双工方法
CN104737456B (zh) 2012-10-17 2016-11-0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收发装置
US9654274B2 (en) * 2012-11-09 2017-05-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self-interference
US8964608B2 (en) 2013-01-11 2015-02-2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division free duplexing or full duplex operation
CN103297069B (zh) 2013-05-08 2015-05-2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全双工无线电射频干扰删除装置与方法
US9100110B2 (en) 2013-08-29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linea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ith multiple aggressors
CN103580720B (zh) * 2013-11-20 2015-07-08 东南大学 一种同频全双工自干扰抵消装置
EP3068055B1 (en) * 2013-11-29 2019-05-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self-interference signa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474549B (zh) 2013-12-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收发共用天线的自干扰消除方法、收发机和通信设备
CN103701480A (zh) 2013-12-31 2014-04-02 上海交通大学 无线全双工单输入单输出通信模拟自干扰信号消除装置
WO2015139266A1 (zh) 2014-03-20 2015-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MX357813B (es) 2014-06-26 2018-07-25 Huawei Tech Co Ltd Aparato y método de cancelación de interferencia.
EP3151438B1 (en) 2014-06-26 2019-04-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EP3139556B1 (en) 2014-06-26 2018-10-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9729A (zh) * 2006-10-17 2009-09-09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具有用于移除由发射机生成的噪声的混合型自适应干扰消除器的收发信机
CN103200140A (zh) * 2012-01-06 2013-07-10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预均衡的干扰消除系统及方法
CN103685098A (zh) * 2012-09-07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5436A (zh) * 2015-07-15 2018-04-17 思科技术公司 全双工电缆网络环境中的干扰抑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96404A1 (zh) 2015-12-30
EP3139556B1 (en) 2018-10-03
US20170085398A1 (en) 2017-03-23
CN106464616A (zh) 2017-02-22
EP3139556A1 (en) 2017-03-08
EP3139556A4 (en) 2017-06-14
US10050812B2 (en) 2018-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4616B (zh)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CN106464284B (zh)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Korpi et al. Adaptive nonlinear digital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obile inband full-duplex radio: Algorithms and RF measurements
CN106134095B (zh) 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JP6339702B2 (ja) 干渉除去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6063135B (zh) 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US10243719B2 (en)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MIMO radios
KR101792626B1 (ko) 통신 시스템의 자기 간섭 신호를 감소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11642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ull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skar et al. Active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chanism for full-duplex wireless transceivers
JP2017520192A5 (zh)
KR20150081050A (ko) I/q 미스매치 보상을 위한 방법 및 그 장치
ES2397853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estimar la hora de llegada en sistemas de banda ultra-ancha
Merwaday et al. USRP-based indoor channel sounding for D2D and multi-hop communications
Li et al. Multi-tap analog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s
Rogozhnikov et al. Full duplex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alog and digital cancellation, experimental research
Zhao et al. Polarization mismatch based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gainst power amplifier nonlinear distortion in full duplex systems
Gigl et al. UWB channel characterization using IEEE 802.15. 4a demonstrator system
Gigl et al. Pathloss and delay spread analysis of multipath intensive environments using IEEE 802.15. 4a UWB signals
Gao et al. A simplified RF model to investigate impacts of RF impairments on OFD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