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4095B - 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34095B CN106134095B CN201480076861.6A CN201480076861A CN106134095B CN 106134095 B CN106134095 B CN 106134095B CN 201480076861 A CN201480076861 A CN 201480076861A CN 106134095 B CN106134095 B CN 1061340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interference
- self
- baseband
- local oscil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1—Suppression of signals in the return path, i.e. bidirectional control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能够提高自干扰消除的性能,装置包括:本地振荡器,用于生成本振信号;第一分路器,用于对本振信号进行分路处理,以将本振信号分别传输至上变频器和延迟器;上变频器,用于获取基带发射信号,并根据本振信号,对基带发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以生成发射信号;延迟器,用于根据预设的目标时延对本振信号进行延迟处理;第一下变频器,用于获取接收信号和经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并基于经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并将基带接收信号传输至自干扰消除器;自干扰消除器,用于对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蜂窝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固定无线接入(FWA,Fixed Wireless Access)等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BS,Base Station)或接入点(AP,Access Point)、中继站(RS,Relay Station)以及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等通信节点通常具有发射自身信号和接收其它通信节点信号的能力。由于无线信号在无线信道中的衰减非常大,与自身的发射信号相比,来自通信对端的信号到达接收端时信号已非常微弱,例如,移动蜂窝通信系统中一个通信节点的收发信号功率差达到80dB~140dB甚至更大,因此,为了避免同一收发信机的发射信号对接收信号的自干扰,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通常采用不同的频段或时间段加以区分。例如,在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中,发送和接收使用相隔一定保护频带的不同频段进行通信,在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中,发送和接收则使用相隔一定保护时间间隔的不同时间段进行通信,其中,FDD系统中的保护频带和FDD系统中的保护时间间隔都是为了保证接收和发送之间充分地隔离,避免发送对接收造成干扰。
无线全双工技术不同于现有的FDD或TDD技术,可以在相同无线信道上同时进行接收与发送操作,这样,理论上无线全双工技术的频谱效率是FDD或TDD技术的两倍。显然,实现无线全双工的前提在于尽可能地避免、降低与消除同一收发信机的发射信号对接收信号的强干扰(称为自干扰,Self-interference),使之不对有用信号的正确接收造成影响。
图1为现有无线全双工系统的干扰抑制原理的示意性框图。其中,发射通道的DAC(数字模拟转换器)、上变频及功率放大,以及接收通道的低噪声放大器(LNA,Low NoiseAmplifier)、下变频及ADC(模拟数字转换器)等是现有收发信机的中射频单元的功能模块。对发射信号造成的自干扰抵消是通过图中所示空间干扰抑制、射频前端模拟干扰抵消、数字干扰抵消等单元来完成的。
如图1所示,数字干扰抵消单元将发射机的数字基带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利用估计的本地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信道参数如幅度与相位等,调节参考信号使之尽可能地接近接收信号(具体地说,是经下变频处理后的数字域的接收信号)中的自干扰信号成份,从而在数字域抵消接收天线收到的本地自干扰信号。
由于如上所述的数字基带部分的自干扰信号抵消,通常在接收机下变频之后进行,因此其自干扰抵消性能受系统中射频通道的相位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如果不消除这些影响的情况下,将严重影响自干扰抵消性能。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技术,能够提高自干扰消除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能够提高自干扰消除的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本地振荡器110、第一分路器120、上变频器130、延迟器140、第一下变频器150和自干扰消除器190,该第一本地振荡器110的输出端与该第一分路器120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一分路器120的第一输出端122与该上变频器130的第一输入端132相连,该上变频器130的输出端与发射天线相连,该第一分路器120的第二输出端124与该延迟器140的输入端相连,该延迟器140的输出端与该第一下变频器150的第一输入端152相连,该第一下变频器150的第二输入端154与接收天线相连,该第一下变频器150的输出端154与该自干扰消除器190的第一输入端192相连,其中,本地振荡器110,用于生成本振信号,并将该本振信号传输至第一分路器120;该第一分路器120,用于对该本振信号进行分路处理,以将该本振信号分别传输至上变频器130和延迟器140;该上变频器130,用于获取基带发射信号,并根据该本振信号,对该基带发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以生成射频发射信号;该延迟器140,用于确定目标时延,并根据该目标时延对该本振信号进行延迟处理;该第一下变频器150,用于获取该射频接收信号和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并基于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该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并将该基带接收信号传输至该自干扰消除器190,其中,该延迟处理的延迟值是该基带发射信号与基带接收信号之间的时延;该自干扰消除器190,用于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自干扰消除器190具体用于获取该基带发射信号,并基于该基带接收信号,对该基带发射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和相位调节,并将经该幅度调节和该相位调节后的基带发射信号与该基带接收信号结合,以生成目标信号,其中,该目标信号的能量低于该基带接收信号的能量。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分路器160、第三分路器170和第二下变频器180,该延迟器140的输出端经由该第二分路器160而与该第一下变频器150的第一输入端152间接相连,该延迟器140的输出端与该第二分路器160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二分路器160的第一输出端162与该第一下变频器150的第一输入端152相连,该第二分路器160的第二输出端164与该第二下变频器180的第一输入端182相连,该上变频器130的输出端经由该第三分路器170而与该发射天线间接相连,该上变频器130的输出端与该第三分路器170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三分路器170的第一输出端172与该发射天线相连,该第三分路器170的第二输出端174与该第二下变频器180的第二输入端184相连,该自干扰消除器190的第二输入端194与该第二下变频器180的输出端相连,其中,第二分路器160,用于从该延迟器140获取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并对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进行分路处理,以将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分别传输至该第一下变频器150和第二下变频器180;第三分路器170,用于从该上变频器130获取该射频发射信号,根据该射频发射信号,获取射频参考信号,并将该射频发射信号发送至该发射天线,将该射频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二下变频器180;该第二下变频器180,用于基于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该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并将该基带参考信号发送至该自干扰消除器190;该自干扰消除器190,具体用于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自干扰消除器190具体用于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该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时延是根据第一时延、第二时延和第三时延确定的,其中,该第一时延是发射支路中该上变频处理之后的处理时延,该第二时延是接收支路中该下变频处理之前的处理时延,该第三时延是从该发射天线到该接收天线的多径信号的平均时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本地振荡器210、第一分路器220、第二分路器230、第一下变频器240,第二下变频器250和自干扰消除器260,该本地振荡器210的输出端与该第一分路器220的输入端相连,该第一分路器220的第一输出端222与该第一下变频器240的第一输入端242相连,该第一分路器220的第二输出端224与该第二下变频器250的第一输入端252相连,该第一下变频器240的第二输入端244与接收天线相连,该第一下变频器240的输出端与该自干扰消除器260的第一输入端262相连,该第二分路器230的第一输出端232与发射天线相连,该第二分路器230的第二输出端234与该第二下变频器250的第二输入端254相连,该第二下变频器250的输出端与该自干扰消除器260的第二输入端264相连,其中,本地振荡器210,用于生成本振信号,并将该本振信号传输至第一分路器220;该第一分路器220,用于对该本振信号进行分路处理,以将该本振信号分别传输至第一下变频器240和第二下变频器250;该第一下变频器240,用于获取来自接收天线的射频接收信号,并基于该本振信号,对该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并将该基带接收信号发送给自干扰消除器260;该第二分路器230、用于根据射频发射信号,获取射频参考信号,并将该射频发射信号发送至该发射天线,将该射频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二下变频器250;该第二下变频器250,用于基于该本振信号,对该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并将该基带参考信号发送至该自干扰消除器260;该自干扰消除器260用于根据该基带参考信号,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自干扰消除器260具体用于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该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本振信号;获取基带发射信号,并根据该本振信号,对该基带发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以生成射频发射信号;确定目标时延,并根据该目标时延对该本振信号进行延迟处理;获取射频接收信号,并基于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该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其中,该目标时延是该基带发射信号与该基带接收信号之间的时延;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包括:基于该基带发射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该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射频发射信号,获取射频参考信号;
基于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该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以及该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包括: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包括: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该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确定目标时延包括:根据第一时延、第二时延和第三时延确定该目标时延,其中,该第一时延是发射支路中该上变频处理之后的处理时延,该第二时延是接收支路中该下变频处理之前的处理时延,该第三时延是从该发射天线到该接收天线的多径信号的平均时延。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本振信号;获取射频接收信号,并基于该本振信号,对该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根据射频发射信号,获取射频参考信号,并基于该本振信号,对该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根据该基带参考信号,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基带参考信号,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包括: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该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基于同一振源产生的本振信号进行针对基带发射信号的上变频处理和射频接收信号的下变频处理,并根据基带发射信号或基带参考信号,对经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信号抵消;或,通过基于同一振源产生的本振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和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并根据经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参考信号,对经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信号抵消,能够有效消除系统中射频通道的相位噪声对自干扰抵消性能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自干扰消除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无线全双工系统的干扰抑制原理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附图标记:
110-本地振荡器
120-第一分路器
122-第一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
124-第一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
130-上变频器
132-上变频器的第一输入端
134-上变频器的第二输入端
140-延迟器
150-第一下变频器
152-第一下变频器的第一输入端
154-第一下变频器的第二输入端
160-第二分路器
162-第二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
164-第二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
170-第三分路器
172-第三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
174-第三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
180-第二下变频器
182-第二下变频器的第一输入端
184-第二下变频器的第二输入端
190-自干扰消除器
192-自干扰消除器的第一输入端
194-自干扰消除器的第二输入端
210-本地振荡器
220-第一分路器
222-第一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
224-第一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
230-第二分路器
232-第二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
234-第二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
230-上变频器
232-上变频器的第一输入端
234-上变频器的第二输入端
240-第一下变频器
242-第一下变频器的第一输入端
244-第一下变频器的第二输入端
250-第一下变频器
252-第一下变频器的第一输入端
254-第一下变频器的第二输入端
260-自干扰消除器
262-自干扰消除器的第一输入端
264-自干扰消除器的第二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多个实施例,其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本文中的相同元件。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便于解释,给出了大量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很明显,也可以不用这些具体细节来实现所述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以方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结构和设备,以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可以设置于或本身即为采用无线全双工技术的接入终端。接入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电话、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处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还可以设置于或本身即为采用无线全双工技术的基站。基站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基站可以是WiFi的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或者是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或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中的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也可以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中的NB(NodeB,基站),还可以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的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演进型基站),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设备等。
此外,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CD(Compact Disk,压缩盘)、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通用盘)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100包括:
本地振荡器110、第一分路器120、上变频器130、延迟器140、第一下变频器150和自干扰消除器190,所述第一本地振荡器1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分路器12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分路器120的第一输出端122与所述上变频器130的第一输入端132相连,所述上变频器130的输出端与发射天线相连,所述第一分路器120的第二输出端124与所述延迟器14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延迟器14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下变频器150的第一输入端152相连,所述第一下变频器150的第二输入端154与接收天线相连,所述第一下变频器150的输出端154与所述自干扰消除器190的第一输入端192相连,其中,
本地振荡器110,用于生成本振信号,并将该本振信号传输至第一分路器120;
该第一分路器120,用于对该本振信号进行分路处理,以将该本振信号分别传输至上变频器130和延迟器140;
该上变频器130,用于获取基带发射信号,并根据该本振信号,对该基带发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以生成射频发射信号;
该延迟器140,用于根据预设的目标时延对该本振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该第一下变频器150,用于获取该射频接收信号和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并基于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该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并将该基带接收信号传输至该自干扰消除器190,其中,该延迟处理的延迟值是该基带发射信号与基带接收信号之间的时延;
该自干扰消除器190,用于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下面,分别对各器件的连接关系、结构及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A.本地振荡器110
本地振荡器110,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变频处理和下变频处理所使用本振源,用于生成本振信号(也称为载波信号)。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例如,可以采用例如电压控制振荡器(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作为该本地振荡器110。
本地振荡器110在生成本振信号后,通过其输出端口(图中未示出)将该本振信号发送至第一分路器120的输入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地振荡器110生成本振信号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B.第一分路器120
第一分路器120通过其输入端口(图中未示出)接收来自本地振荡器110的本振信号,并对该本振信号进行分路处理,以分成两路信号,一路信号作为用于上变频处理的本振信号(以下,为了便于理解,记做:本振信号1),通过第一分路器120的第一输出端122而被传输至上变频器130(具体地说,是上变频器130的第一输入端132),另一路信号作为用于下变频处理的本振信号(以下,为了便于理解,记做:本振信号2),通过第一分路器120的第二输出端124而被传输至延迟器140,从而在经延迟器140的延迟处理(随后详细说明)后,被传输至下变频器150(具体地说,是下变频器150的第一输入端15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可以采用例如,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作为该第一分路器1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经该第一分路器120的分路处理而生成的用于上变频处理的本振信号1和用于下变频处理的本振信号2的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并且,该第一分路器120的分路处理前后的本振信号的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C.上变频器13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变频器130,也可以称为上混频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口,即,第一输入端口132和第二输入端口134,其中,该上变频器130的第一输入端132与上述第一分路器120的第一输出端122相连,从而,能够接收来自该第一分路器120的本振信号1。
并且,基带发射信号被输入至该上变频器130的第二输入端134。
由此,上变频器130能够获取基带发射信号和本振信号1。
从而能够基于该本振信号1,对基带发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也可以称为混频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变频器130对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经该上变频器130的上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待发射的射频发射信号可以被送入例如,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等器件,进而被发射至外部空间,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带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天线对信号的处理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其他器件对上述待发射的射频发射信号进行处理,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D.延迟器140
延迟器140通过其输入端口接收来自第一分路器120(具体地说,是第一分路器120的第二输出端口124)的本振信号2。
由于对基带发射信号进行变频处理而获取射频发射信号的过程与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而获取基带接收信号的过程(随后对该基带接收信号的获取过程进行说明)之间存在时延,因此,在通过本振信号2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之前,需要通过该本振信号2进行延迟处理,其后,通过延迟器140的输出端口,将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2传输至下变频器150(具体地说,是下变频器150的第一输入端152)。
可选地,该目标时延是根据第一时延、第二时延和第三时延确定的,其中,该第一时延是发射支路中该上变频处理之后的处理时延,该第二时延是接收支路中该下变频处理之前的处理时延,该第三时延是从该发射天线到该接收天线的多径信号的平均时延。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该延迟器140的处理,使得本振信号2相对于本振信号1具有一定的相对时延,该相对时延等于发射支路中上变频之后的各器件(例如,包括功率放大器等射频器件)的延时、接收支路中下变频之前的各器件(例如,LNA等射频器件)的延迟、以及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多径信号的平均时延之和,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各器件的延时可以通过专业仪器测量出。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上变频处理之后的处理时延”可以是发射支路中上变频之后的各器件(例如,包括功率放大器等射频器件)的延时、“下变频处理之前的处理时延”可以是接收支路中下变频之前的各器件(例如,LNA等射频器件)的延迟。
E.第一下变频器15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下变频器150,也可以称为下混频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口,即,第一输入端口152和第二输入端口154,其中,该第一下变频器150的第一输入端152经由延迟器140而与上述第一分路器120的第二输出端124相连,从而,能够接收来自该第一分路器120并经延迟器140的延迟处理的本振信号2。
并且,接收信号被输入至该第一下变频器150的第二输入端15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射频接收信号是由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并且,该接收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中天线接收信号的过程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此外,该射频接收信号还可以是经LNA等射频器件处理后侧信号,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由此,第一下变频器150能够获取射频接收信号和本振信号2。
从而能够基于该本振信号2,对该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也可以称为混频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下变频器150对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经该第一下变频器150的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接收信号可以被送入例如,低通滤波器和ADC等器件,以获得数字域的基带接收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低通滤波器和ADC对信号的处理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其他器件对上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F.自干扰消除器19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干扰消除器190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对如上所述获得的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方式下的结构和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方式1
可选地,该自干扰消除器190具体用于基于该基带发射信号(具体的是,是基于该基带发射信号而获取的数字参考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该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这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该基带发射信号而获取数字参考信号的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将方式1下的自干扰消除器190记做自干扰消除器190’。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干扰消除器190’的第一输入端192’与第一下变频器150的输出端连接,并且,经由自干扰消除器190’的第二输入端194’而从发射支路获取基带发射信号(或者说,数字参考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基带发射信号为未进行上变频处理的数字域信号。从而,自干扰消除器190’可以采用信道估计技术(例如,基于导频的频域信道估计技术),估计出自干扰信道。将该基带发射信号输入至例如时域或频域数字滤波器等,利用估计出的自干扰信道,对基带发射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从而,可以用该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基带接收信号中的自干扰信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抵消可以是根据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与实际的自干扰信号之间的关系而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可以是相加,也可以是相减,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基于基带发射信号对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的方法和过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基于自干扰消除器190的输出,以使从自干扰消除器190输出的信号的强度(或者说,功率、能量)最小化的方式调节用于进行自干扰信道估计(或者说,自干扰信号估计)的各种参数,并且,以上列举的调节参数的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使自干扰消除器190输出的信号的强度小于所输入的基带接收信号,便能够起到自干扰消除的效果。
方式2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分路器160、第三分路器170和第二下变频器180,所述延迟器140的输出端经由所述第二分路器160而与所述第一下变频器150的第一输入端152间接相连,所述延迟器14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分路器16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分路器160的第一输出端162与所述第一下变频器150的第一输入端152相连,所述第二分路器160的第二输出端164与所述第二下变频器180的第一输入端182相连,所述上变频器130的输出端经由所述第三分路器170而与所述发射天线间接相连,所述上变频器13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分路器17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分路器170的第一输出端172与所述发射天线相连,所述第三分路器170的第二输出端174与所述第二下变频器180的第二输入端184相连,所述自干扰消除器190的第二输入端194与所述第二下变频器180的输出端相连,其中,
第二分路器160,用于从该延迟器140获取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2,并对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2进行分路处理,以将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分别传输至该第一下变频器150和第二下变频器180;
第三分路器170,用于从该上变频器130获取该射频发射信号,根据该射频发射信号,获取射频参考信号,并将该射频发射信号发送至该发射天线,将该射频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二下变频器180;
该第二下变频器180,用于基于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该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并将该基带参考信号发送至该自干扰消除器190;
该自干扰消除器190,具体用于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下面,结合图4,对方式2下,装置100中其他器件的连接关系、结构及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图4中,对与图1中相同的器件付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G.第二分路器160
第二分路器160通过其输入端口(图中未示出)接收来自延迟器140的本振信号2,并对该本振信号2进行分路处理,以分成两路信号,一路信号作为用于对射频接收信号的下变频处理的本振信号(以下,为了便于理解,记做:本振信号2A),通过第二分路器160的第一输出端162而被传输至下变频器150(具体地说,是第一下变频器150的第一输入端152),另一路信号作为用于对射频参考信号(随后对该射频参考信号的获取过程进行详细说明)的下变频处理的本振信号(以下,为了便于理解,记做:本振信号2B),通过第二分路器160的第二输出端164而被传输至第二下变频器180(具体地说,是第二下变频器180的第一输入端18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可以采用例如,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作为该第二分路器16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经该第二分路器160的分路处理而生成的本振信号2A和本振信号2B的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并且,该第二分路器160的分路处理前后的本振信号的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并且,方式2中第一下变频器150基于本振信号2A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的过程与方式1中第一下变频器150基于本振信号2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的过程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H.第三分路器170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例如,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作为第三分路器170。
并且,可以将例如,图1中经上变频器130及功率放大器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射频发射信号,并输入至该第三分路器170。
从而,能够通过第三分路器170将该射频发射信号分成两路,一路信号作为待发射的信号,通过第三分路器170的第一输出端172而被传输至发射天线,另一路信号作为射频参考信号,通过该第三分路器170的第二输出端174被传输至后述第二下变频器180(具体地说,是第二下变频器180的第二输入端18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射频发射信号与上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通过将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作为第三分路器170,能够使从该第三分路器170输出的射频参考信号与待发射的信号的波形一致,从而有利于后述基于参考信号的主径干扰处理。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作为第三分路器170的耦合器和功率分配器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其他能够使参考信号的波形与发射信号的波形之间的相似度在预设范围内的装置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I.第二下变频器18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下变频器180,也可以称为下混频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口,即,第一输入端口182和第二输入端口184,其中,该第二下变频器180的第一输入端182与上述第二分路器160的第二输出端164相连,从而,能够接收来自该第一分路器160的本振信号2B。
并且,上述参考信号被输入至该第二下变频器180的第二输入端184。
由此,第二下变频器180能够获取射频参考信号和本振信号2B。
从而能够基于该本振信号2B,对该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也可以称为混频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下变频器180对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经该第二下变频器180的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参考信号可以被送入例如,低通滤波器和ADC等器件,以获得数字域的基带参考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低通滤波器和ADC对信号的处理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其他器件对上述基带参考信号进行处理,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可选地,该自干扰消除器190具体用于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该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将方式2下的自干扰消除器190记做自干扰消除器190”。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干扰消除器190”具有两个输入端。
其中,自干扰消除器190”的第一输入端192”与第一下变频器150的输出端连接,并且,经由自干扰消除器190”的第二输入端194”而获取上述基带参考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基带参考信号为经上述第二下变频器180的下变频处理后的数字域信号。
从而,自干扰消除器190”采用信道估计技术(例如,基于导频的频域信道估计技术),估计出自干扰信道。将该基带参考信号输入至例如,时域或频域数字滤波器等,进而,利用估计出的自干扰信道,对该基带参考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从而,可以用该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基带接收信号中的自干扰信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抵消可以是根据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与实际的自干扰信号之间的关系而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可以是相加,也可以是相减,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基于基带发射信号对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的方法和过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基于自干扰消除器190”的输出,以使从自干扰消除器190”输出的信号的强度(或者说,功率、能量)最小化的方式调节调节用于进行自干扰信道估计(或者说,自干扰信号估计)的各种参数,并且,以上列举的调节参数的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使自干扰消除器190”输出的信号的强度小于所输入的基带接收信号,便能够起到自干扰消除的效果。
在方式2中,通过获取来自发射支路的射频发射信号作为射频参考信号,并对该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能够直接获得包含了受功率放大器等非线性影响的基带参考信号,并通过该基带参考信号对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能够消除非线性影响。
根据上述方式1和方式2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设基带发射信号为s(t),经过上混频器及带通滤波器等器件的处理后,被调制到发射机本振LO1提供的射频载波上,此时,经上述调制而生成的射频发射信号为s1(t)的可表示为其中为发射机本振LO1的相位噪声,其后,该射频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后由发射天线发射至外部,此时,该发射至外部的发射信号s2(t)可表示为:
其中函数g(·)表征了功率放大的非线性。在无线全双工通信中,本地发射信号将经过接收天线进入接收机,构成对接收机的强干扰,如前所述,通过天线和射频环节的自干扰抵消处理后,剩余的射频自干扰信号经接收端LNA、下混频器与低通滤波器、ADC等器件等的处理而成为基带接收信号的自干扰成份s3(t),该s3(t)可表示为:
其中为接收机本振LO2的相位噪声,h(t)为无线信道的基带模型。
从式(2)可以看到,基带接收信号中自干扰信号并不是基带发射信号s(t)的时延副本,而受到系统中射频通道的非线性及相位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射频通道的非线性是收发通道固有的,随时间变化缓慢,较易估计和补偿,例如,可以利用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估计非线性函数g(·),从而获得g[s(t)]的估计。
但是,相位噪声是随机信号,特别在蜂窝移动通信频段,其相干时间数微秒量级(典型功率谱带宽在数百KHz量级)变化较快。例如,在LTE系统中,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约70微秒,因此每个OFDM符号相位噪声都是随机和不相关的,通常情况下,较难通过参考符号进行估计。
通常相位噪声的功率谱较窄,即,在射频频段,典型的相位噪声在数百KHz量级,也就是其相干时间数微秒量级。
由于通常干扰功率较大的经多径反射回接收端的自干扰信号的时延τi较小(如小于100ns),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使接收机本振LO2和发射机本振LO1来自同一本振源,近似有:因此,式(2)可以简化为:
从而,式(3)所示基带自干扰信号已不包含相位噪声。
由此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通过基于同一振源产生的本振信号进行针对基带发射信号的上变频处理和射频接收信号的下变频处理,并根据基带发射信号或基带参考信号,对经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信号抵消能够有效消除系统中射频通道的相位噪声对自干扰抵消性能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自干扰消除的性能。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2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200包括:
本地振荡器210、第一分路器220、第二分路器230、第一下变频器240,第二下变频器250和自干扰消除器260,所述本地振荡器21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分路器220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分路器220的第一输出端222与所述第一下变频器240的第一输入端242相连,所述第一分路器220的第二输出端224与所述第二下变频器250的第一输入端252相连,所述第一下变频器240的第二输入端244与接收天线相连,所述第一下变频器240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干扰消除器260的第一输入端262相连,所述第二分路器230的第一输出端232与发射天线相连,所述第二分路器230的第二输出端234与所述第二下变频器250的第二输入端254相连,所述第二下变频器250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干扰消除器260的第二输入端264相连,其中,
本地振荡器210,用于生成本振信号,并将该本振信号传输至第一分路器220;
该第一分路器220,用于对该本振信号进行分路处理,以将该本振信号分别传输至第一下变频器240和第二下变频器250;
该第一下变频器240,用于获取来自接收天线的射频接收信号,并基于该本振信号,对该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并将该基带接收信号发送给自干扰消除器260;
该第二分路器230、用于根据射频发射信号,获取射频参考信号,并将该射频发射信号发送至该发射天线,将该射频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二下变频器250;
该第二下变频器250,用于基于该本振信号,对该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并将该基带参考信号发送至该自干扰消除器260;
该自干扰消除器260用于根据该基带参考信号,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下面,分别对各器件的连接关系、结构及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J.本地振荡器110
本地振荡器210,也称为振荡器,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变频处理所使用本振源,用于生成本振信号(也称为载波信号)。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例如,可以采用例如电压控制振荡器(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作为该本地振荡器210。
本地振荡器110在生成本振信号后,通过其输出端口(图中未示出)将该本振信号发送至第一分路器220的输入端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地振荡器210生成本振信号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K.第一分路器220
第一分路器220通过其输入端口(图中未示出)接收来自本地振荡器210的本振信号,并对该本振信号进行分路处理,以分成两路信号,一路信号作为用于接收信号(随后对该信号的获取过程进行说明)的下变频处理的本振信号(以下,为了便于理解,记做:本振信号A),通过第一分路器220的第一输出端222而被传输至第一下变频器240(具体地说,是第一下变频器250的第一输入端242),另一路信号作为用于参考信号(随后对该信号的获取过程进行说明)的下变频处理的本振信号(以下,为了便于理解,记做:本振信号B),通过第一分路器220的第二输出端224而被传输至第二下变频器250(具体地说,是第二下变频器250的第一输入端25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可以采用例如,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作为该第一分路器2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经该第一分路器220的分路处理而生成的本振信号A和本振信号B的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并且,该第一分路器220的分路处理前后的本振信号的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L.第一下变频器24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下变频器240,也可以称为上混频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口,即,第一输入端口242和第二输入端口244,其中,该第一下变频器240的第一输入端242与上述第一分路器220的第一输出端122相连,从而,能够接收来自该第一分路器120的本振信号A。
并且,射频接收信号被输入至该第一下变频器240的第二输入端24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射频接收信号是由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并且,该接收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中天线接收信号的过程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此外,该射频接收信号还可以是经LNA等射频器件处理后侧信号,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由此,第一下变频器240能够获取接收信号和本振信号A。
从而能够基于该本振信号A,对该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也可以称为混频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下变频器240对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经该第一下变频器240的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接收信号可以被送入例如,低通滤波器和ADC等器件,以获得数字域的基带接收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低通滤波器和ADC对信号的处理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其他器件对上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M.第二分路器230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例如,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作为第二分路器230。
并且,可以将例如,发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上变频模块及功率放大模块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射频发射信号,并输入至该第二分路器230。
从而,能够通过第二分路器230将该射频发射信号分成两路,一路信号作为待发射的信号,通过第二分路器230的第一输出端232而被传输至发射天线,另一路信号作为射频参考信号,通过该第二分路器230的第二输出端234被传输至后述第二下变频器250(具体地说,是第二下变频器250的第二输入端25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待发射的信号与上述射频参考信号的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通过将耦合器或功率分配器作为第二分路器230,能够使从该第二分路器230输出的射频参考信号与待发射的信号的波形一致,从而有利于后述基于参考信号的主径干扰处理。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作为第二分路器230的耦合器和功率分配器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其他能够使参考信号的波形与发射信号的波形之间的相似度在预设范围内的装置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N.第二下变频器25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下变频器250,也可以称为下混频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口,即,第一输入端口252和第二输入端口254,其中,该第二下变频器250的第一输入端252与上述第一分路器220的第二输出端224相连,从而,能够接收来自该第一分路器220的本振信号2B。
并且,上述参考信号被输入至该第二下变频器180的第二输入端184。
由此,第二下变频器180能够获取参考信号和本振信号2B。
从而能够基于该本振信号2B,对该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也可以称为混频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下变频器250对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经该第二下变频器250的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参考信号可以被送入例如,低通滤波器和ADC等器件,以获得数字域的基带参考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低通滤波器和ADC对信号的处理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其他器件对上述基带参考信号进行处理,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可选地,该自干扰消除器(260)具体用于基于该基带接收信号,对该基带参考信号进行幅度调节和相位调节,并将经该幅度调节和该相位调节后的基带参考信号与该基带接收信号结合,以生成目标信号,其中,该目标信号的能量低于该基带接收信号的能量。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干扰消除器260的第一输入端262与第一下变频器240的输出端连接,并且,经由自干扰消除器260的第二输入端264而获取上述基带参考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基带参考信号为经上述第二下变频器250的下变频处理后的数字域信号。
从而,自干扰消除器260采用信道估计技术(例如,基于导频的频域信道估计技术),估计出自干扰信道。将该基带参考信号输入至例如,时域或频域数字滤波器等,进而,利用估计出的自干扰信道,对该基带参考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从而,可以用该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基带接收信号中的自干扰信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抵消可以是根据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与实际的自干扰信号之间的关系而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可以是相加,也可以是相减,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基于基带发射信号对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的方法和过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基于自干扰消除器260的输出,以使从自干扰消除器260输出的信号的强度(或者说,功率、能量)最小化的方式调节调节用于进行自干扰信道估计(或者说,自干扰信号估计)的各种参数,并且,以上列举的调节参数的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使自干扰消除器260输出的信号的强度小于所输入的基带接收信号,便能够起到自干扰消除的效果。
通过参考信号接收支路,获取来自相应的发射支路的发射信号,能够直接获得包含了受功率放大器等非线性影响的参考信号,并通过参考信号对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能够消除非线性影响。
设基带发射信号为s(t),经过上混频器及带通滤波器等器件的处理后,被调制到发射机本振LO1提供的射频载波上,此时,调制后射信号为s1(t)的可表示为其中为发射机本振LO1的相位噪声,其后,该射频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后由发射天线发射至外部,此时,该发射至外部的发射信号s2(t)可表示为:
其中函数g(·)表征了功率放大的非线性。在无线全双工通信中,本地发射信号将经过接收天线进入接收机,构成对接收机的强干扰,如前所述,通过天线和射频环节的自干扰抵消处理后,剩余的射频自干扰信号经接收端LNA、下混频器与低通滤波器、ADC等器件等的处理而成为基带接收信号的自干扰成份s3(t),该s3(t)可表示为:
其中为接收机本振LO2的相位噪声,h(t)为无线信道的基带模型。
从式(2)可以看到,基带接收信号中自干扰信号并不是基带发射信号s(t)的时延副本,而受到系统中射频通道的非线性及相位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射频通道的非线性是收发通道固有的,随时间变化缓慢,较易估计和补偿,例如,可以利用参考符号进行估计非线性函数g(·),从而获得g[s(t)]的估计。
但是,相位噪声是随机信号,特别在蜂窝移动通信频段,其相干时间数微秒量级(典型功率谱带宽在数百KHz量级)变化较快。例如,在LTE系统中,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约70微秒,因此每个OFDM符号相位噪声都是随机和不相关的,通常情况下,较难通过参考符号进行估计。
通常相位噪声的功率谱较窄,即,在射频频段,典型的相位噪声在数百KHz量级,也就是其相干时间数微秒量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机本振LO2的输出经过功率分配单元分为两路等功率同相位的信号,分别用于参考信号接收支路与天线信号接收支路下变频,由于参考信号接收支路是直接从发射端获得出来的,其信道特性近似为常数,因此该基带参考信号可以表示为:
从而,能够得到以下式(5),
天线信号接收支路所接收的基带接收信号如式(2)所示,可进一步写为以下式(6):
从而,利用式(4)所示信号sref(t)作为基带参考信号,发射机本振的相位噪声已经不再对天线接收信号中的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有影响。通常干扰功率较大的经多径反射回接收端的自干扰信号的时延τi较小(如小于100ns),因此近似有:则式(6)进一步简化为:
这样,接收端本振的相位噪声及收发通道非线性对天线接收信号中自干扰信号估计的影响可以忽略。
由此可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通过基于同一振源产生的本振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和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并根据经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参考信号,对经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信号抵消,能够有效消除系统中射频通道的相位噪声对自干扰抵消性能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自干扰消除的性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至4所示实施例中,示出了收发采用不同的天线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于收发采用同一天线的情况。
以上,结合图1至图4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下面,结合图5和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300包括:
S310,生成本振信号;
S320,获取基带发射信号,并根据该本振信号,对该基带发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以生成射频发射信号;
S330,根据预设的目标时延对该本振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S340,获取射频接收信号,并基于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该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其中,该目标时延是该基带发射信号与该基带接收信号之间的时延;
S350,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可选地,该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该基带发射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该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在具体实现中,“基于该基带发射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可以是采用信道估计技术(例如,基于导频的频域信道估计技术),估计出自干扰信道。将该基带发射信号输入例如时域或频域数字滤波器等,利用估计出的自干扰信道,对基带发射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从而,可以用该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基带接收信号中的自干扰信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抵消可以是根据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与实际的自干扰信号之间的关系而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可以是相加,也可以是相减,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可选地,该方法300还包括:
根据该射频发射信号,获取射频参考信号;
基于经该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该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以及
该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可选地,该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该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在具体实现中,“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可以是采用信道估计技术(例如,基于导频的频域信道估计技术),估计出自干扰信道。将该基带参考信号输入例如时域或频域数字滤波器等,利用估计出的自干扰信道,对基带发射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从而,可以用该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基带接收信号中的自干扰信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抵消可以是根据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与实际的自干扰信号之间的关系而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可以是相加,也可以是相减,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可选地,该目标延时是根据第一时延、第二时延和第三时延确定的,其中,该第一时延是发射支路中该上变频处理之后的处理时延,该第二时延是接收支路中该下变频处理之前的处理时延,该第三时延是从该发射天线到该接收天线的多径信号的平均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上变频处理之后的处理时延”可以是发射支路中上变频之后的各器件(例如,包括功率放大器等射频器件)的延时、“下变频处理之前的处理时延”可以是接收支路中下变频之前的各器件(例如,LNA等射频器件)的延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300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2所示的装置100,各步骤分别与装置100中的各器件的处理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通过基于同一振源产生的本振信号进行针对基带发射信号的上变频处理和射频接收信号的下变频处理,并根据基带发射信号或基带参考信号,对经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信号抵消,能够有效消除系统中射频通道的相位噪声对自干扰抵消性能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自干扰消除的性能。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400包括:
S410,生成本振信号;
S420,获取射频接收信号,并基于该本振信号,对该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
S430,根据射频发射信号,获取射频参考信号,并基于该本振信号,对该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
S440,根据该基带参考信号,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可选地,该根据该基带参考信号,对该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该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在具体实现中,“基于该基带参考信号,获取该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可以是采用信道估计技术(例如,基于导频的频域信道估计技术),估计出自干扰信道。将该基带参考信号输入例如时域或频域数字滤波器等,利用估计出的自干扰信道,对基带发射信号进行处理,而获得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从而,可以用该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基带接收信号中的自干扰信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抵消可以是根据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与实际的自干扰信号之间的关系而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可以是相加,也可以是相减,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400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图4所示的装置200,各步骤分别与装置200中的各器件的处理相对应,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通过基于同一振源产生的本振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和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并根据经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参考信号,对经下变频处理而生成的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信号抵消,能够有效消除系统中射频通道的相位噪声对自干扰抵消性能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自干扰消除的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本地振荡器(110),用于生成本振信号,并将所述本振信号传输至第一分路器(120);
所述第一分路器(120),用于对所述本振信号进行分路处理,以将所述本振信号分别传输至上变频器(130)和延迟器(140);
所述上变频器(130),用于利用所述本振信号对基带发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以生成射频发射信号;
所述延迟器(140),用于根据预设的目标时延,对所述本振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第一下变频器(150),用于基于经所述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其中,所述延迟处理的延迟值是所述基带发射信号与基带接收信号之间的时延;
自干扰消除器(190),用于对所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干扰消除器(19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基带发射信号,获取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所述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分路器(160),用于从所述延迟器(140)获取经所述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并对经所述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进行分路处理,以将经所述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第一下变频器(150)和第二下变频器(180);
第三分路器(170),用于从所述上变频器(130)获取所述射频发射信号,根据所述射频发射信号,获取射频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下变频器(180);
所述第二下变频器(180),用于基于经所述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基带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自干扰消除器(190);
所述自干扰消除器(19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基带参考信号,对所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干扰消除器(19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基带参考信号,获取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所述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延是根据第一时延、第二时延和第三时延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一时延是发射支路中所述上变频处理之后的处理时延,所述第二时延是接收支路中所述下变频处理之前的处理时延,所述第三时延是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多径信号的平均时延。
6.一种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本地振荡器(210),用于生成本振信号,并将所述本振信号传输至第一分路器(220);
所述第一分路器(220),用于对所述本振信号进行分路处理,以将所述本振信号分别传输至第一下变频器(240)和第二下变频器(250);
所述第一下变频器(240),用于基于所述本振信号,对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并将所述基带接收信号发送给自干扰消除器(260);
第二分路器(230)、用于根据射频发射信号,获取射频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射频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下变频器(250);
所述第二下变频器(250),用于基于所述本振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并将所述基带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自干扰消除器(260);
所述自干扰消除器(260)用于根据所述基带参考信号,对所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干扰消除器(26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基带参考信号,获取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所述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8.一种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本振信号;
获取基带发射信号,并根据所述本振信号,对所述基带发射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以生成射频发射信号;
根据预设的目标时延对所述本振信号进行延迟处理;
获取射频接收信号,并基于经所述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所述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时延是所述基带发射信号与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之间的时延;
对所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基带发射信号,获取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所述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射频发射信号,获取射频参考信号;
基于经所述延迟处理后的本振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以及
所述对所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基带参考信号,对所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基带参考信号,对所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基带参考信号,获取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所述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延是根据第一时延、第二时延和第三时延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一时延是发射支路中所述上变频处理之后的处理时延,所述第二时延是接收支路中所述下变频处理之前的处理时延,所述第三时延是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多径信号的平均时延。
13.一种用于自干扰消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本振信号;
获取射频接收信号,并基于所述本振信号,对所述射频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接收信号;
根据射频发射信号,获取射频参考信号,并基于所述本振信号,对所述射频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获取基带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基带参考信号,对所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带参考信号,对所述基带接收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处理,包括:
基于所述基带参考信号,获取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并利用所述基带自干扰信号的估计抵消所述基带接收信号中的基带自干扰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4/073775 WO2015139266A1 (zh) | 2014-03-20 | 2014-03-20 | 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34095A CN106134095A (zh) | 2016-11-16 |
CN106134095B true CN106134095B (zh) | 2019-08-23 |
Family
ID=5414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76861.6A Active CN106134095B (zh) | 2014-03-20 | 2014-03-20 | 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79666B2 (zh) |
CN (1) | CN106134095B (zh) |
WO (1) | WO201513926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63135B (zh) * | 2014-03-07 | 2019-04-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
WO2015196404A1 (zh) | 2014-06-26 | 2015-12-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
CN106464284B (zh) * | 2014-06-26 | 2019-08-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
SG11201610674QA (en) | 2014-06-26 | 2017-02-27 | Huawei Tech Co Ltd |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9973326B2 (en) * | 2014-11-17 | 2018-05-15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inband full duplex system |
WO2016128048A1 (en) * | 2015-02-12 | 2016-08-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Full duplex radio with adaptive reception power reduction |
WO2017022961A1 (ko) * | 2015-07-31 | 2017-02-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Fdr 방식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장치가 비선형 자기간섭 신호의 채널 추정을 위한 참조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
US10404315B2 (en) * | 2015-08-25 | 2019-09-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FDR mode |
US10567150B2 (en) * | 2015-08-26 | 2020-02-1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changing RS mode in environment where operation is done by FDR scheme, and device therefor |
US9774364B2 (en) * | 2015-09-04 | 2017-09-26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Interference phase estimate system and method |
US10666305B2 (en) | 2015-12-16 | 2020-05-26 | Kumu Network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earized-mixer out-of-b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
FR3052311B1 (fr) * | 2016-06-06 | 2019-08-02 | Airbus Ds Slc | Dispositif et procede pour le traitement d'un signal recu par un recepteur perturbe par un emetteur |
US10666370B2 (en) * | 2016-06-10 | 2020-05-26 | Apple Inc. | Multiple modulated spur cancellation apparatus |
US10389429B2 (en) * | 2017-02-11 | 2019-08-20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Full-duplex, bi-directional, analog relay |
US10142137B2 (en) | 2017-03-02 | 2018-11-27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full duplex transmission |
US10050664B1 (en) | 2017-03-27 | 2018-08-14 | Kumu Networks, Inc. | Enhanced linearity mixer |
US10587349B2 (en) * | 2017-03-30 | 2020-03-10 | Apple Inc. | Frequency domain based digital cancellation of modulated spur interference in LTE-CA transceivers |
TWI638533B (zh) * | 2017-07-10 | 2018-10-11 |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無線通訊裝置 |
CN107231168B (zh) * | 2017-08-11 | 2019-10-01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一种自干扰信号的消除装置及消除方法 |
US11941516B2 (en) | 2017-08-31 | 2024-03-26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Cooperative learning neural networks and systems |
US10554375B2 (en) * | 2017-09-11 | 2020-02-04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Full duplex device-to-device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
US11206050B2 (en) | 2018-02-06 | 2021-12-21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Self interference noise cancellation to support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
EP3866422B1 (en) * | 2018-11-08 | 2023-11-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elimination |
US10979097B2 (en) | 2019-09-05 | 2021-04-13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full duplex transmission using neural networks or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
CN112543037B (zh) * | 2019-09-20 | 2022-05-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设备、射频干扰消除方法及装置 |
CN111245464B (zh) * | 2020-01-10 | 2021-06-08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校正相位噪声的多接收通道全双工收发装置与方法 |
CN112235055B (zh) * | 2020-03-27 | 2022-04-26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基于数字希尔伯特变换的外差式自适应干扰对消装置 |
US11245430B1 (en) * | 2020-08-14 | 2022-02-08 | Apple Inc. | Wireless transmitters having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ircuitry |
CN112332895B (zh) * | 2020-11-26 | 2024-03-05 | 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接收机双通路通信方法及装置 |
US11811440B2 (en) * | 2021-05-21 | 2023-11-07 | Rockwell Collin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ncelation of internally generated spurious signals in a broadband radio receiver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25823A (zh) * | 2007-11-01 | 2009-05-06 | 西门子公司 | 自干扰信号消除装置和方法以及射频识别读写器 |
US7580691B1 (en) * | 2005-08-02 | 2009-08-25 | Rf Micro Devic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elf interference |
CN102769487A (zh) * | 2012-05-28 | 2012-11-07 | 北京大学 | 一种基于多接收天线的自干扰消除系统及消除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68408A (ja) * | 1997-12-05 | 1999-06-22 | Fujitsu Ltd | 干渉キャンセラ装置 |
CN100382439C (zh) * | 2004-12-02 | 2008-04-1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直接变频收信机的自干扰信号消除方法 |
US8004686B2 (en) * | 2004-12-14 | 2011-08-23 | Luna Innovations Inc. | Compensating for time varying phase changes in interferometric measurements |
EP2041888A4 (en) * | 2006-07-03 | 2013-03-20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ULTI-ANTENNA RELAY WITH SELF-LOCKOUT CANCELLATION |
US7515276B2 (en) * | 2006-07-26 | 2009-04-07 | Luna Innovations Incorporated | High resolution interferometric 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 (OFDR) beyond the laser coherence length |
US7626544B2 (en) * | 2006-10-17 | 2009-12-01 | Ut-Battelle, Llc | Robust low-frequency spread-spectrum navigation system |
US8285153B2 (en) * | 2007-02-27 | 2012-10-09 | Celight, Inc. | Single chip two-polarization quadrature synthesizer, analyser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the same |
WO2011010314A2 (en) * | 2009-07-24 | 2011-01-27 | Techn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 Ltd. | Ultra-high-speed photonic-enabled adc based on multi-phase interferometry |
US8837652B2 (en) * | 2010-12-31 | 2014-09-16 | Raytheon Company | Receiver synchronization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employing transmit diversity |
CN103095351B (zh) * | 2013-01-17 | 2015-05-2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单载波全双工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
-
2014
- 2014-03-20 CN CN201480076861.6A patent/CN106134095B/zh active Active
- 2014-03-20 WO PCT/CN2014/073775 patent/WO201513926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
- 2016-09-19 US US15/269,313 patent/US1007966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80691B1 (en) * | 2005-08-02 | 2009-08-25 | Rf Micro Devic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elf interference |
CN101425823A (zh) * | 2007-11-01 | 2009-05-06 | 西门子公司 | 自干扰信号消除装置和方法以及射频识别读写器 |
CN102769487A (zh) * | 2012-05-28 | 2012-11-07 | 北京大学 | 一种基于多接收天线的自干扰消除系统及消除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005773A1 (en) | 2017-01-05 |
US10079666B2 (en) | 2018-09-18 |
WO2015139266A1 (zh) | 2015-09-24 |
CN106134095A (zh) | 2016-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34095B (zh) | 用于自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6464616B (zh) | 一种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 |
US10673479B2 (en) | Range-based transmission parameter adjustment | |
US10084584B2 (en) |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9160584B1 (en) | Spur cancellation using auxiliary synthesizer | |
TWI499224B (zh) | 多模式射頻存取技術裝置中可消除干擾之接收器及其方法 | |
US9143244B2 (en) |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9391667B2 (en) | Cancellation of spurious responses from local oscillator cross-coupling | |
US8326246B2 (en) | Super regenerative (SR) apparatus having plurality of parallel SR amplifiers tuned to distinct frequencies | |
CN106063135B (zh) | 用于干扰消除的装置和方法 | |
RU2664393C2 (ru) | Способ и радиоузел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диопередачей | |
US9041444B1 (en) | Time-to-digital convertor-assisted phase-locked loop spur mitigation | |
US11146276B2 (en) | Noise reduction and spur and distortion cancellation techniques | |
EP2815510B1 (en) | Reduction of small spurs in transmitters | |
US10396839B2 (en) | Enhanced receive sensitivity for concurrent communications | |
CN105099576B (zh) | 在拥挤环境中增强内部测量的可能性的系统和方法 | |
US10128795B2 (en) | Polar loop modulatio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JP5390780B2 (ja) | パルス発生方法、パルス発生装置およびレーダ装置 | |
KR102170631B1 (ko) | 직접변환 방식 통신 rf칩을 활용한 계단 주파수 방식 광대역 레이더의 분해능 향상을 위한 신호처리 방법 | |
Seguin et al. | Hardware-in-the-loop radar waveform optimization using radiated emissions | |
US20240097724A1 (en) | Injecting a Frequency-Modulated Signal into a Receiv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