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3914B - 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63914B CN106463914B CN201480078671.8A CN201480078671A CN106463914B CN 106463914 B CN106463914 B CN 106463914B CN 201480078671 A CN201480078671 A CN 201480078671A CN 106463914 B CN106463914 B CN 1064639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ion
- opposite electrode
- wind
- power rece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22—Ionis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3/00—Oxygen; Ozone;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10—Preparation of ozone
- C01B13/11—Preparation of ozone by electric dischar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01T19/04—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having pointed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9/13—Dispensing or storing means for active compounds
- A61L2209/134—Distributing means, e.g. baffles, valves, manifolds, nozz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20—Method-related aspects
- A61L2209/21—Use of chemical compounds for treating air or the like
- A61L2209/212—Use of ozone, e.g. generated by UV radiation or electrical dischar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范围产生离子/臭氧风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使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具有:线状且环状的放电部,通过在成为放电基准的基准线上连续配置放电点而形成;以及线状且环状的受电部,通过在成为受电基准的基准线上连续配置受电点而形成。放电部和受电部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且放电部配置在受电部的内周侧,或者,放电部和受电部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且受电部配置在放电部的内周侧。所配置的放电部和受电部隔离开,并构成为,从放电部朝向受电部产生电晕放电,由此至少朝向受电部中的不与放电部对置的一侧的开放部产生离子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离子风的装置,更详细而言是产生风量更大的离子风的离子风产生装置。此外,在某个侧面,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垃圾等对象物进行杀菌、除臭的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在与配置有对象物的空间不同的空间进行电晕放电而产生离子和臭氧,并向配置有对象物的空间供给离子/臭氧风,从而进行杀菌、除臭的装置及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环境装置,其目的在于,安装在气密性高的箱子,例如,厨房垃圾、尿布等污物箱、用于容纳厨房垃圾处理机的处理残渣、鞋子、长筒靴等箱子、马桶和马桶水箱、气密性高的带冷冻/冷藏装置的集装箱和带冷冻/冷藏装置的车辆、冷库、室内/车辆内的空调装置等,进行杀菌、除臭。
背景技术
伴随着高龄化社会,与需要护理的人口成比例地对尿布等的污物箱的需求也增大,但是每次打开时都会释放难闻的气味,因此会对护理人员和周围造成负担、不快感,而且不卫生。此外,虽然在各家庭、餐饮店等也具有厨房垃圾的保管箱,但是每次打开时都会伴随着杂菌增殖而释放难闻的气味,因此对主妇等/从业人员的负担大。虽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厨房垃圾处理机也在增加,但是在运转过程中向处理机周边释放的难闻的气味成为很大问题。除此以外,在国外/国内的冷冻/冷藏/常温品等的物流中利用运输用集装箱和卡车等进行的运输是主流,且多数为带空调装置的海运集装箱/陆运集装箱/集装箱型卡车等,其中装载货物的残余气味、空调装置内的霉味成为问题。进而,仓库/冷库/室内/车辆等的空调装置也存在由于保管物质等使用状况而产生异味的问题。
在此,作为上述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以前提出了喷洒式等简易型的杀菌除臭剂。然而现实情况是,在使用于污物箱、厨房垃圾的保管箱的情况下,当打开该容器时会释放难闻的气味。此外,在使用于空调装置(例如,散布、循环杀菌方式)的情况下,在空调装置内部存在无法清洗的部位或者即使进行了清洗仍留有异臭味、霉味的情况下,存在异味转移到下一批装载货物等的问题。进而,作为另一种解决方法,提出了从成为杀菌除臭的对象的空间吸入空气并通过过滤器吸附或除去污染物质的方法、使用高价的除臭催化剂的方法。然而,长期使用时必须进行更换过滤器等维护,而且过滤器的性能也不充分,因此多数情况下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性能,或者即使性能好,也需要使用大型且高价的催化剂主体,进而维持、管理费高昂。
可是,近年来为了净化、更新室内的空气,正在普及产生负离子、臭氧的空气净化机、空调等。而且,提出了多种使用同时产生具有除臭效果的负离子和臭氧的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来对对象空间进行除臭等的技术。
首先,专利文献1涉及的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是设想安装在房间的天花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为正电极位于负电极的下方。由此,即便不使用风扇、电机,也能够产生包含负离子和臭氧的向下的气流。
其次,专利文献2涉及的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前端为针状的负电极和与该负电极平行且设置为同心圆状的圆筒型的接地电极,能够使负电极和接地电极相对移动,通过对负电极施加高电压并调整负电极的前端部与接地电极的端面的距离,从而产生负离子或臭氧。
再次,专利文献3涉及的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是如下的装置,即,在针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而在针电极尖端部引起电晕放电,从而产生臭氧和负离子。
接下来,专利文献4涉及的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由金属板构成的正电极,该金属板具备在周围具有竖起部的一处或多处孔,负电极的前端位于所述正电极的孔附近。通过如此构成,从而通过放电产生充分的气流,因此即使不另外使用风扇、泵等送风装置也能够产生使所产生的负离子和臭氧扩散到空间内的气流。
专利文献1~4涉及的发明记载了产生离子和臭氧并应用于对象物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以配置在例如垃圾箱的内部等成为杀菌或去臭的对象的空间内进行放电为前提。例如,如果是垃圾箱之中,有时释放难闻的气味的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而生成甲烷气体等易燃性气体,在这种状况下进行放电时,存在由于产生火花而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因此,为了消除这种危险性,正在探讨在配置有对象物的空间外进行放电来产生离子/臭氧并将这些生成物导入到配置有对象物的空间内的外置型杀菌/除臭装置的开发(专利文献5)。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00754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420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83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383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5554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5涉及的发明中,虽然能够产生离子和臭氧,却不能使产生的该离子和臭氧遍布到大范围内,难以构成为使离子和臭氧遍布到整个房间。更具体地,在这些技术中,包含产生的该离子和臭氧的离子风的风力本身弱且只能在特定的方向产生,因此为了使离子和臭氧遍布到整个房间,需要另外设置送风机等来推送离子风,其结果是,虽然一方面能够推送离子风,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包含的离子和臭氧被稀释的难题。
本发明是从这样的观点出发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强包含离子和臭氧的离子风的风力本身且大范围地产生离子/臭氧风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方式(1)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放电点与受电点之间产生电位差来产生电晕放电,
具有:线状且环状的放电部,通过在成为放电基准的基准线上连续配置放电点而形成;以及线状且环状的受电部,通过在成为受电基准的基准线上连续配置受电点而形成,
放电部和受电部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且放电部配置在受电部的内周侧,或者,放电部和受电部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且受电部配置在放电部的内周侧,
所配置的所述放电部和受电部隔离开,
构成为,从放电部朝向受电部产生电晕放电,由此至少朝向受电部中的不与放电部对置的一侧的开放部产生离子风。
本方式(2)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是根据本方式(1)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具有与一个放电部对应的多个受电部,该多个受电部配置在与配置有该一个放电部的平面大致同一平面或者与该同一平面隔开并平行的多个平面中的任一平面上,并且,该多个受电部分别配置在互不相同的平面上。
本方式(3)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是根据本方式(2)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受电部成为主受电部和副受电部中的任一个,
从所述一个放电部中的某个放电点到主受电部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为止的距离,比从该某个放电点到副受电部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为止的距离短。
本方式(4)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是根据本方式(2)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从所述一个放电部中的某个放电点到某个受电部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为止的距离,和从该某个放电点到与该某个受电部不同的受电部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为止的距离大致相同。
本方式(5)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是根据本方式(1)~(4)中的任一个方式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在剖面观察的情况下,放电部是外周朝向受电部成锐角的形状。
<附记>
另外,以下列举与上述的本方式不同的概念,但是在实施上述的本方式时,能够丝毫不限定于这些概念来实施。
本发明(1)是一种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放电点(例如,图24中的放电点322、图32中的放电点322)与受电点(例如,图24中的受电点332、图32中的受电点332)之间产生电位差来产生电晕放电,
在成为放电基准的基准线上连续配置放电点,从而形成放电线(例如,图24中的放电部321、图32中的放电部321),在成为受电基准的基准线上连续配置受电点,从而形成受电线(例如,图24中的受电部331、图32中的受电部331),
放电线和受电线隔离开配置,
构成为,从放电线朝向受电线产生电晕放电,由此至少朝向受电线中的不与放电线对置的一侧的开放部产生离子风。
本发明(2)是根据本发明(1)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具有与一个放电线(例如,图29中的放电部321、图34中的放电部321)对应的多个受电线(例如,图29中的受电部331a~331c、图34中的受电部331a~331c),该多个受电线配置在与配置有该一个放电线的平面同一平面或者与该同一平面平行的多个平面中的任一平面上,并且,该多个受电线分别配置在互不相同的平面上。
本发明(3)是根据本发明(2)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受电线(例如,图29中的受电部331a~331c)成为主受电线(例如,图29中的受电部331a)和副受电线(例如,图29中的受电部331b和331c)中的任一个,
从所述一个放电线(例如,图29中的放电部321)中的某个放电点(例如,图29中的放电点322)到主受电线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例如,图29中的受电点332a)为止的距离,比从该某个放电点到副受电线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例如,图29中的受电点332b或332c)为止的距离短。
本发明(4)是根据本发明(2)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从所述一个放电线(例如,图4中的放电部321)中的某个放电点(例如,图4中的放电点322)到某个受电线(例如,图4中的受电部331A)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例如,图4中的受电点332A)为止的距离,和从该某个放电点到与该某个受电线不同的受电线(例如,图4中的受电部331D)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例如,图4中的受电点332D)为止的距离大致相同。
本发明(5)是根据本发明(1)~(4)中的任一个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放电线(例如,图32中的放电部321)和受电线(例如,图32中的受电部331)为线段。
本发明(6)是根据本发明(5)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线段是曲线,放电线(例如,图32中的放电部321)和受电线(例如,图32中的受电部331)向同一方向弯曲。
本发明(7)是根据本发明(1)~(4)中的任一个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放电线(例如,图24中的放电部321)和受电线(例如,图24中的受电部331)是环状。
本发明(8)是根据本发明(7)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放电线(例如,图24中的放电部321、图29中的放电部321)与受电线(例如,图24中的受电部331、图29中的受电部331)相似。
<附记>
另外,以下列举与关于前述的本发明的事项相关的事项,但是本发明能够丝毫不限定于此来实施。
其他方式的发明(1)是一种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具备多组具有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电极对,在各电极对之间产生电位差而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离子、臭氧以及离子风,
各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为平面状且为环状或螺旋状,
构成为,具备:主电极对,是一组电极对;以及多组副电极对,是以规则且彼此邻接或靠近的形式将对置电极设置为沿着主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的外周围绕主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的电极对,至少在副电极对中相邻的对置电极的外周间的最短距离为对置电极的直径以下,且全部的对置电极中的平面状的法线矢量为大致同一方向,
主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和副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通过平板状的导电构件中的贯通孔进行成型,在该平板状的导电构件沿着副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的外周进一步成型有贯通孔。
其他方式的发明(2)是根据所述其他方式的发明(1)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置电极具有平面状的主环状对置电极和包围主环状对置电极的平面状的副环状对置电极,
某个电极对中的针状电极的前端与该某个电极对中的主环状对置电极的最长距离,比该某个电极对中的针状电极的前端与该某个电极对中的副环状对置电极的最短距离短。
其他方式的发明(3)是根据所述其他方式的发明(1)或(2)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全部的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的形状大致相同。
其他方式的发明(4)是一种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具备多组具有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电极对,在各电极对之间产生电位差而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离子、臭氧以及离子风,
各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为平面状且为环状或螺旋状,
构成为,具备:主电极对,是一组电极对;以及多组副电极对,是以规则且彼此邻接或靠近的形式将对置电极设置为沿着主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的外周围绕主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的电极对,至少在副电极对中相邻的对置电极的外周间的最短距离为对置电极的直径以下,且全部的对置电极中的平面状的法线矢量为大致同一方向,
对置电极具有平面状的主环状对置电极和包围主环状对置电极的平面状的副环状对置电极,
某个电极对中的针状电极的前端与该某个电极对中的主环状对置电极的最长距离,比该某个电极对中的针状电极的前端与该某个电极对中的副环状对置电极的最短距离短。
其他方式的发明(5)是根据所述其他方式的发明(4)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主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和副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通过平板状的导电构件中的贯通孔进行成型,在该平板状的导电构件沿着副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的外周进一步成型有贯通孔。
其他方式的发明(6)是根据所述其他方式的发明(4)或(5)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全部的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的形状大致相同。
其他方式的发明(7)是一种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例如,图15以及图17~20所示的方式),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具备多组具有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电极对,在各电极对之间产生电位差而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离子、臭氧以及离子风,
各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为平面状且为环状或螺旋状,
构成为,具备:主电极对,是一组电极对;以及多组副电极对,以规则且彼此邻接或靠近的形式将对置电极设置为沿着主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的外周围绕主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的电极对,至少在副电极对中相邻的对置电极的外周间的最短距离为对置电极的直径以下,且全部的对置电极中的平面状的法线矢量为大致同一方向。
其他方式的发明(8)是根据其他方式的发明(7)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例如,图43的右图所示的方式),其特征在于,
主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和副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通过平板状的导电构件中的贯通孔进行成型,在该平板状的导电构件沿着副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的外周进一步成型有贯通孔。
其他方式的发明(9)是根据其他方式的发明(7)或(8)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例如,图15以及图17~20、或图15所示的方式),其特征在于,
对置电极具有平面状的主环状对置电极和包围主环状对置电极的平面状的副环状对置电极,
某个电极对中的针状电极的前端与该某个电极对中的主环状对置电极的最长距离,比该某个电极对中的针状电极的前端与该某个电极对中的副环状对置电极的最短距离短。
其他方式的发明(10)是根据其他方式的发明(7)~(9)中的任一个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例如,图15所示的方式),其特征在于,
全部的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的形状大致相同。
在此,对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各用语进行说明。“杀菌、除臭对象物”是指,繁殖细菌的对象物或释放难闻的气味的对象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生鲜食品等的厨房垃圾、屎尿、尿布等污物、积蓄的水等具体例子。“配置有杀菌、除臭对象物的空间”是指,配置有所述杀菌、除臭对象物的空间,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气密性高的箱子,更具体地,可举出厨房垃圾、尿布等的污物箱、气密性高的带冷冻/冷藏装置的集装箱以及带冷冻/冷藏装置的车辆等。“环状”广泛地表示中心部开口的、由直线和/或曲线构成的闭曲面,特别是,优选为三角形以上(优选为六边形以上)的多边形或圆形或大致圆形。“螺旋状”是指,例如三角形以上(优选为六边形以上)的多边形或圆形或大致圆形且朝向中心形成螺旋的形状,螺旋的方式(例如,螺旋数、螺旋宽度或有无终点)没有特别限定。“平面状”一般是指,在环状电极中厚度相对于环内的总面积小至可以看作是平面的程度的电极。更具体地,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厚度(mm)]/[环内总面积(cm2)]为1.5以下,更优选为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以下。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0.0001。另外,翘曲(相对于平面的歪曲)可以是厚度程度。更具体地,更优选主环状对置电极的总面积为7cm2,厚度为7mm以下,翘曲也为7mm以下。某个平面状与另一个平面状为“同一平面”是指,某个平面状与另一个平面状的距离为一般可视为同一平面的程度。例如,在从侧面观察某个平面状与另一个平面状的情况下,某个平面状与另一个平面状平行且存在厚度重叠的部分的情况等。“所述针状电极的前端与主环状对置电极的最长距离”是指,针状电极的前端与主环状对置电极的在环的内端且在厚度方向上最近的部分的距离中的最长的距离。“所述针状电极的前端与副环状对置电极的最短距离”是指,针状电极的前端与副环状对置电极的在环的内端且在厚度方向上最近的部分的距离中的最短的距离。“主离子风”是指,从主环状对置电极的中心的开口部吹出的离子风。“副离子风”是指,从副环状对置电极吹出的离子风。关于“在电极对之间产生电位差”,例如能够举出在对针状电极施加电压并将对置电极接地的情况下产生的电位差,在该情况下,对于针状电极的极性(阳极、阴极)没有特别限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方式(1)~(5)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能够大范围地产生离子/臭氧风,且能够增强包含离子和臭氧的离子风的风力本身。
<附记>
以下列举与上述的概念对应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1)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设置有连续地形成有放电点的放电线和连续地形成有受电点的受电线,并从该放电线向该受电线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能够在该受电线中的不与该放电线对置的一侧大范围地产生离子/臭氧风,且能够增强包含离子和臭氧的离子风的风力本身。
根据本发明(2)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从多个受电线产生离子风,从而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能够使离子风遍布到更大范围。
根据本发明(3)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从主受电线产生的离子风以被从副受电线产生的离子风推送的形式向前表面推出,因此达到即使将该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中的电极对小型化也能够尽量不削弱由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4)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从放电线中的某个放电点到某个受电线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为止的距离,和从该某个放电点到与该某个受电线不同的受电线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为止的距离大致相同,从而从各受电点产生风量大致相同的离子风,能够产生立体且遍及到大范围的离子风。
根据本发明(5)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通过将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放电部和受电部做成为线段,从而能够在将该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设置在房间的角落等情况下做成为合适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6)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通过将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放电部和受电部做成为曲线状的线段并使该放电部与该受电部向同一方向弯曲,从而能够在将该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设置在房间的角落的情况下做成为合适的形状,并且能够遍及大范围均等地产生离子/臭氧风。
根据本发明(7)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通过将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放电部和受电部做成为环状,从而能够在该受电部的周围360度产生离子/臭氧风,并且能够在将该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设置在房间的天花板中央等的情况下使离子/臭氧风遍布到整个房间。
根据本发明(8)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通过使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放电部与受电部相似,从而能够使该放电部的放电点与该受电部的受电点的距离均匀地接近,并且能够使从该受电部产生的离子/臭氧风的风量均匀地接近。
附图说明
图1是该装置的电极对的概念主视图。
图2是该装置的电极对的概念主视图。
图3是该装置的电极对的概念剖视图。
图4是该装置的电极对的概念剖视图。
图5(a)是该装置的对置电极的概念主视图,图5(b)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侧视图。
图6(a)是使用位于最内部的环状电极131的剖面来示出环状电极131与针状电极120的前端部P的位置关系的图,图6(b)是示出环状电极132与前端P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a)是该装置的对置电极130的概念主视图,图7(b)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侧视图。
图8(a)是该装置的对置电极的概念主视图,图8(b)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侧视图。
图9(a)是该装置的对置电极的概念主视图,图9(b)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侧视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能够作为对置电极使用的板状对置电极的概略图。
图11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俯视图。
图12(a)是该装置的对置电极130的概念主视图,图12(b)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侧视图。
图13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俯视图。
图14(a)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概念俯视图,图14(b)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概念侧视图,图14(c)是从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喷出口侧观察的概念主视图。
图15是其他方式中的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16是其他方式中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概念作用图。
图17是其他方式中的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18是其他方式中的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19是其他方式中的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20是其他方式中的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21是其他方式中的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22是其他方式中的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23是其他方式中的针状电极的概念图。
图24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极对的概念图。
图25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离子/臭氧产生装置100-2的使用例涉及的图。
图26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极对的概念图。
图27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极对的概念图。
图28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极对的概念图。
图29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30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31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32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极对的概念图。
图33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离子/臭氧产生装置100-3的使用例涉及的图。
图34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35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36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图37是实验装置中的对置电极的构造图1。
图38是实验装置中的对置电极的构造图2。
图39是实验装置中的对置电极的构造图3。
图40是实验装置中的对置电极的构造图4。
图41是实验装置中的对置电极的构造图5。
图42是使用了实验装置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43是对置电极中的变形例的概念图。
图44是其他方式中的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之前,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后面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概要进行说明。
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所具有的电极对310的一个例子,如图1和图2所示,可举出由具有线状的放电部(放电线)321的放电电极320和具有线状的受电部(受电线)331的对置电极330构成的电极对310(关于电极对、放电电极、放电部、放电线、放电点、对置电极、受电部、受电线、受电点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更详细地,构成为,放电部321和受电部331为环状,受电部331的直径比放电部321的直径大,在与配置有放电部321的平面平行的平面配置了受电部331。
另外,图1涉及的电极对310构成为,呈同心圆状配置有放电部321和受电部331,从而在该放电部321与受电部331之间大致均匀地产生电晕放电。另一方面,图2涉及的电极对310构成为,放电部321为在圆外周形成有突起(刺)的形状,容易在该突起的前端集中产生电晕放电。另外,图1涉及的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与图2涉及的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是相同的形状,无论哪一方的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其外周均成为尖锐状(朝向受电部331成锐角的形状)。
此外,电极对310构成为,在散布于放电部(放电线)321上的放电点322与散布于受电部(受电线)331上的受电点332之间产生电位差,从而在多点同时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离子/臭氧以及离子风。即,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极对310中,当在多点同时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离子/臭氧以及离子风时,离子风会在受电部(受电线)331的周围360度向大范围吹散。因此,例如将电极对310做成为可收于掌中的程度的尺寸(最大的直径为10~20cm左右)并将其设置在方形的六块榻榻米面积的房间的天花板中央,从而能够使离子风吹散到整个房间,通过吹散出的该离子风所包含的臭氧的氧化能力,能够除去(去臭、除菌)滞留在房间内的难闻的气味成分。另外,在将电极对310中的放电部321和受电部331反过来配置的情况(放电部321位于受电部331的外侧的情况)下,离子风会向受电部(受电线)331的中心汇集,因此,例如通过将电极对310做成为可收于掌中的程度的尺寸(最大的直径为10~20cm左右)并将其设置在垃圾箱的开口部等,从而能够防止从垃圾箱漏出难闻的气味成分。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基本概念是,具有电极对,该电极对具有成为放电部(放电线)321的放电电极和成为受电部(受电线)331的对置电极,沿着放电时产生的离子的流动方向(矢量)而产生的气流成为离子风,但是在本申请发明中,还着眼于通过由该空气流产生的负压和外部气体向产生了该负压的空间的吸气流来增大离子风的效果。即,在环状的对置电极中的内周边缘部与存在于对置电极的内周侧的放电电极之间产生了电晕放电时,在该内周边缘部附近产生的离子风向环状的对置电极中的不与放电电极对置的一侧释放,此时,在对置电极的环状部外周侧(不与放电电极对置的一侧)产生负压。而且,特别是围绕对置电极的外周的外部气体被朝向产生了该负压的空间吸引,从而通过该被吸引的外部气体使得向环状的对置电极中的不与放电电极对置的一侧推出的离子风的风力增大。
接着,图3是示出图1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或图2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具体的使用例的概念剖视图。图3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具有图1或图2涉及的1个放电电极320、4个对置电极330。此外,图3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构成为,通过固定构件380固定到天花板400,并且从天花板400供给电力。另外,覆盖单元350成为对从对置电极330产生的离子风进行引导的引导构件,并且发挥保护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作用。此外,该覆盖单元350在下部的开口部具有吸气口,通过从该吸气口进行吸气,从而能够使产生的离子风增大。
在此,在图3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中,4个对置电极330A~330D(受电部331A~331D)的形状、内径相同,并且大致平行地配置在不同的平面上。因此,配置在靠近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的位置处的对置电极{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中的受电点(受电点332B、332C)距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中的放电点322的距离,比配置在远离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的位置处的对置电极{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对置电极330D(受电部331D)}中的受电点(受电点332A、受电点332D)距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中的放电点322的距离要短。因此,该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与对置电极{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之间的电晕放电的产生比例最大,从对置电极330B和330C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最大。而且,该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与其他的对置电极{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对置电极330D(受电部331D)}之间的电晕放电的产生比例相对低,从对置电极330A和对置电极330D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也相对弱。通过如此构成,由对置电极330B和对置电极330C产生的离子风以被由对置电极330A和对置电极330D产生的离子风的顺风推送的形式向对置电极330B和对置电极330C中的不与放电电极320对置的一侧推出。因此,即使将图3涉及的电极对310小型化,也可达到在尽量不削弱由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的情况下使离子风遍布到大范围的效果。另外,虽然在图3中未将对置电极330与放电电极320配置在同一平面上,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将对置电极330与放电电极320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接着,图4是示出图1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或图2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与图3不同的方式的使用例的概念剖视图。与图3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不同点在于,构成为4个对置电极330A~330D(受电部331A~331D)的内径不均,在图4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情况下,放电点322与各受电点(332A~332D)的距离全部是均匀的距离。通过如此构成,从各受电点(332A~332D)产生风量大致相同的离子风,能够产生立体且遍及大范围的离子风。另外,在图4中,也与图3同样地可以构成为将放电电极320和对置电极330配置在同一平面。
关于本发明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虽然作为例子而举出了如前所述的结构,但是直到实现这种结构为止,创作了各种方式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以下,将这样的一个例子作为本实施方式,并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从而首先进行产生离子风的原理上的说明,并对直到想到本发明为止创作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方式依次进行说明。然后,在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基于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理论进行创意思考后创作出前述的电极对310的方面、以及成为前述的电极对310的周边技术的其他结构依次进行说明。
首先,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具有包括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电极对,在所述针状电极与所述对置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通过电晕放电来产生离子、臭氧以及离子风。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对置电极具有平面状的主环状对置电极和包围所述主环状对置电极的平面状的副环状对置电极,所述针状电极的前端与所述主环状对置电极的最长距离比所述针状电极的前端与所述副环状对置电极的最短距离要短。
通过该结构可得到大风量的离子风。在单纯的筒状或一个平面圆形的对置电极的情况下,关于放电,将沿着位于最短距离的对电极的筒状电极内侧、平面圆形电极的内侧呈圆环状进行放电,产生圆环型离子风,因此离子风中心的圆环中心部为无风状态。因此,吹出的离子风存在使用使无风中心部产生风的能量的损耗,其结果是,离子风减弱。通过像本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主环状对置电极和副环状对置电极,从而可解决该问题。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具有包括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电极对,在所述针状电极与所述对置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通过电晕放电来产生离子/臭氧以及离子风。另外,一般认为,离子风是电晕放电时从针状电极释放的离子在向对置电极进行电泳的期间内与空气分子反复碰撞而从针状电极向对置电极产生的空气流。即,是沿着放电时产生的离子的流动方向而产生的气流。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
在图5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概略构造。在此,图5(a)是该装置的对置电极的概念主视图,图5(b)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侧视图。本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具有包括针状电极120和对置电极130的电极对110。在此,对置电极130具有:配置在针状电极120的延长线轴上的位于最内部的圆形环状电极131、和与该电极配置在同一轴上的半径不同的外侧圆形环状电极132。即,这些环状电极配置为位于与环状平面垂直且通过该环的重心(圆中心)的轴上。在环状的对置电极之中,通过使用像这样具有圆形形状的对置电极,从而从针状对置电极的前端到对置电极的各部分的距离大致相等,因此可减少放电不均。此外,通过像这样将针状电极配置在环的轴上,从而特别是从主环状对置电极产生的离子风增强。
这些环状电极131和132优选通过桥139等连结构件桥接为能够通电,通过如此构成,从而能够使各环状电极为等电位,并且容易调整这些电极的位置关系。例如,在用波浪状构件进行连结的情况下,会在主环状对置电极与副环状对置电极之间形成具有大致三角形的形状的部分,因此电晕放电会产生不均,从而无法大量地向前方推出离子风。因此,优选将连结构件配置为,使得将连结构件与副环状对置电极的连接部和连结构件与主环状对置电极的连接部连结起来的概念直线通过所述主环状对置电极的重心,以使得不会妨碍产生离子风。通过像这样进行连结,从而不易产生由放电不均引起的离子风的产生不均。
构成对置电极的主环状对置电极和副环状对置电极优选配置在同一平面内。之所以优选,是因为,使副环状对置电极的放电效率比主环状对置电极的放电效率逐渐减弱的是距离,因此通过配置在同一平面,从而容易给出该距离的变化。此外,即使三维的距离比正确,当例如是圆顶状等形状时,离子风的吹出方向相对于主离子风吹出的直线前进风也不会是平行风,因此效率变差。
另外,针状电极120和对置电极130分别与电压施加单元或地线连接,使用时使该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来进行放电。在此,优选针状电极120的前端部P与最内部的主环状对置电极131的位置关系为最适合吹出离子风的位置关系,通过配置为这样的距离,从而随着成为位于对置电极的更靠中心的半径小的环状对置电极而吹出较强的离子风,其结果是,能够得到大风量的离子风。只要处于这样的位置关系即可,环状对置电极可以配置在同一平面上,也可以配置在不同平面上。另外,图中,从前端部P指向环状对置电极的虚线箭头表示电晕放电所引起的离子的电泳方向。
使用图6的示意图对适合吹出离子风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在图6(a)中,使用位于最内部的环状对置电极131的剖面来示出环状对置电极131与针状电极120的前端部P的位置关系,在图6(b)中示出环状对置电极132与前端部P的位置关系。
首先,在处于前端部P与环状对置电极131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离子朝向电极按照箭头的方向进行电泳。即,理论上从前端部P产生具有θ1的角度的离子风。因此,整体来看,从将前端部P作为顶点的圆锥的顶点向连结底面的端部的母线方向产生离子风。即,虽然朝向环状对置电极的外方向也会产生离子风,但是作为整体主要是从环状对置电极的中心向前表面方向推出离子风。另一方面,在像图6(b)所示的环状对置电极132那样是具有比较大的半径的环状电极的情况下,理论上从前端部P产生具有θ2的角度的离子风。即,该角度变得更大,因此在来自该电极的离子风中吹向环状对置电极的外侧方向的成分增多,向前表面方向推出的离子风的风量减小。
此外,电晕放电容易对处于靠近针状电极的位置的对置电极产生。随着环状对置电极的位置趋向中心,距针状电极的前端部P的距离变近。即,位于中心的环状对置电极产生电晕放电的概率也更高,因此位于中心的环状对置电极产生的离子风的绝对风压也更大。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位于最内部的环状对置电极131不仅作为产生离子风的方向有利,而且离子风产生的绝对风压也大。因此,如图5所示的对置电极处于配置为从环状对置电极吹出的离子风随着环状电极的半径减小而增强的状态。通过如此配置,由于从外部的电极吹出的离子风而不会引起滞留,而是会被卷进从中心吹出的离子风,因此风量增大,并且可得到通过离子风将通过放电产生的离子和臭氧向前表面推出的作用,因此杀菌、除臭的效果也提高。此外,更优选位于最内部的环状对置电极131与前端部P的距离保持为在电晕放电中最容易良好地放电的距离。但是,当只是将对置电极的环状部的直径做成为大的直径时,虽然放电反应增大,但是呈圆环状进行放电,因此由于在对置电极的环状中心不具有对置电极部而造成无风中心部也增大,造成放电不均而产生圆环状离子风,其结果是,所产生的离子风的外周和中心部成为无风状态,圆环状离子风为使无风区域产生风而不会吹出强风。当环状部的直径小时,虽然会吹出风压强的离子风,但是产生量少,因此通过在主环状对置电极的外周配置作为二次产生极的副环状对置电极,从而中心以小直径吹出风压强的主流风,并且外周以大直径吹出风压弱但风量大的副流风。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对置电极解决了当直径大时风压弱但风量多、当直径小时风压强但风量少的现有的问题,成为以等电位产生兼顾了大风压和大产生量的离子风的形状。
通过将对置电极做成为平面状,从而从对置电极产生的离子风不会由于壁面等障碍物和离子风的反作用的影响而减速,从主环状对置电极产生的主离子风和从副环状对置电极产生的副离子风立即被合成,因此主离子风在产生之后马上会通过周围的副离子风而迅速得到顺风的叠加效果,因此能够得到风量更大的离子风。另一方面,在对置电极例如为筒状等的情况下,由于在对置电极内存在壁面,因此从对置电极产生的离子风会由于壁面和离子风的反作用的影响而减速。像这样,通过将对置电极做成为平面状,从而与做成为筒状等的情况不同,能够得到大风量的离子风。此外,通过将对置电极的形状做成为平面状,而不是筒状等,从而能够使装置小型化,即使像这样将装置小型化,也不会像以往那样降低离子风的风量。此外,通过做成为平面状,从而容易清洗对置电极。另外,例如在像上述的专利文献9中那样做成为金属网状的对置电极的情况下,因为各对置电极不是环状且各对置电极中的平面状的法线矢量不是大致相同方向,所以容易在各对置电极中产生放电不均且从对置电极吹出的离子风的风力未被均匀化等,受此影响,从对置电极产生的离子风会减速(在各对置电极中产生的离子风未被最佳地合成),因此也不优选。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中,所述针状电极的前端与所述主环状对置电极的最长距离比所述针状电极的前端与所述副环状对置电极的最短距离要短。通过将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配置为这样的距离关系,由此从形成在主环状对置电极的中心的开口部产生风压最强的离子风,从周边的副环状对置电极产生风压弱的离子风,因此能够得到大量的离子风。当针状电极与对置环状电极偏离这种位置关系时,主要从主环状对置电极与副环状对置电极之间的空间产生离子风,离子风成为均等风,因此向空中释放的离子风减弱,在进一步设置了引导构件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反作用。
构成对置电极130的环状对置电极并非像图5所示那样限定为两个,可以像如图7所示的环状对置电极131~133那样设置许多环状对置电极。另外,图7(a)是该装置的对置电极130的概念主视图,图7(b)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侧视图。虽然在此对使用了3个环状对置电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像这样构成对置电极的环状对置电极只要满足与针状电极的距离关系即可,可以设置几个。通过像这样设置许多电极,从而即使一个电极被弄脏而不再放电,也能够由其他电极进行放电,因此能够提高装置的动作稳定性。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对置电极也可以是多边形。在该情况下,各针状电极与对置电极也配置在如下位置,即,所述针状电极的前端与所述主环状对置电极的最长距离比所述针状电极的前端与所述副环状对置电极的最短距离要短的位置。另外,图8(a)是该装置的对置电极的概念主视图,图8(b)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侧视图。即使像这样是三角形的形状,从主环状对置电极产生的离子风也比从副环状对置电极产生的离子风小,也能够得到大风量的离子风。此外,虽然在此将主环状对置电极表示为圆形,但是也可以是三角形以上的多边形。此外,在环状对置电极为多边形的情况下,边数越多,与针状电极成为最短距离的点就越多,因此不易产生放电不均,故此是有利的。
如图9所示,也可以像针状电极121~123那样设置有多个针状电极。在该情况下,全部的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被设在如下的位置,即,所述针状电极的前端与所述主环状对置电极的最长距离比所述针状电极的前端与所述副环状对置电极的最短距离要短。另外,图9(a)是该装置的对置电极的概念主视图,图9(b)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侧视图。通过像这样设置多个针状电极,从而与单极的情况相比,会产生更多的绝缘击穿,更容易引起分子的碰撞,更能够提高推出能力,因此能够产生大量的臭氧。
图10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对置电极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在此,通过在板上设置孔,由此来形成对置电极。图10(c)是具有圆形的对置电极的板状对置电极130c的概念图。该对置电极具有第一对置电极130c-1和第二对置电极130c-2。第一对置电极130c-1在中心形成有圆形的主环状对置电极131c-1,在主环状对置电极131c-1的周围形成有圆形的副环状对置电极132c-1,进而,在副环状对置电极132c-1的外周形成有副环状对置电极133c-1、134c-1、135c-1。此外,在这些对置电极之间形成有连结构件139c-1。此外,同样地,第二对置电极也在中心形成有圆形的主环状对置电极131c-2,在主环状对置电极131c-2的周围形成有圆形的副环状对置电极132c-2,进而,在副环状对置电极132c-2的外周形成有副环状对置电极133c-2、134c-2。此外,在这些对置电极之间形成有连结构件139c-2。相对于这些板状对置电极在合适的位置配置针状电极来进行使用。
图10(b)是示出板状对置电极130b的概略结构的图。在板状对置电极130b中,主环状对置电极的形状为圆形,周围的副环状对置电极的形状为六边形。板状对置电极130b具有第一对置电极130b-1和第二对置电极130b-2。在第一对置电极130b-1的中心部形成有圆形的主环状对置电极131b-1,在主环状对置电极131b-1的周围形成有六边形的副环状对置电极132b-1,进而,在副环状对置电极132b-1的外周形成有副环状对置电极133b-1、134b-1、135b-1。此外,这些对置电极之间通过连结构件139b-1连结。
同样地,第二对置电极130b-2也在中心形成有圆形的主环状对置电极131b-2,在主环状对置电极131b-2的周围形成有六边形的副环状对置电极132b-2~134b-2,这些电极通过连结构件139b-2连结。
图10(a)是示出板状对置电极130a的概略结构的图。在板状对置电极130a中,形成有圆形的主环状对置电极,并在主环状对置电极的周边形成有环状的副环状对置电极。板状对置电极130a具有第一对置电极130a-1和第二对置电极130a-2。在第一对置电极130a-1的中心部形成有圆形的主环状对置电极131a-1,在主环状对置电极131a-1的周边形成有多个副环状对置电极132a-1。在图10(a)中示出了副环状对置电极132a-1的代表性的一个例子,但是形成在主环状对置电极131a-1的周边的132a-1也同样是副环状对置电极。通过如此形成,从而形成在副环状对置电极之间的构件成为从主环状对置电极呈辐射线状扩展的状态,因此除了从主环状对置电极产生的离子风以外,随着远离该主环状对置电极而离子风的风量连续减小。第二对置电极132a-2也与第一对置电极同样地在中心具有主环状对置电极131a-2和副环状对置电极132a-2。
另外,图10(d)是上述的板状对置电极130a~130c的共同的侧视图。
如图11所示,优选具有多个本方式涉及的电极对110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另外,图11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俯视图。优选配置为,在配置于中心的电极对的左右配置有两个电极对,所述配置于左右的两个电极对的离子风产生方向分别与配置于中心的电极对的离子风产生方向相交。此外,更优选配置为从各电极对产生的离子风集中于一点。通过使用这样的装置,从而能够使从各电极对吹出的离子风合流,能够得到风量更大的离子风。
如图12所示,优选设置有截圆锥状的离子风引导构件140。另外,图12(a)是该装置的对置电极130的概念主视图,图12(b)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念侧视图。使从位于外侧的环状对置电极产生的离子风相对于从位于对置电极130的最内部的环状对置电极131产生的离子风进行汇集(合流)并送往离子风喷出口141,从而向前表面推出的离子风的风量增大。此外,即使像这样设置了引导构件,在外侧产生的离子风也比在最内部产生的离子风小,因此不会滞留,会如被导入到中心的离子风那样向前方推出。引导构件具有开口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形状。在设置了具有这种形状的引导构件的情况下,如果从对置电极产生的离子风是均等风、中心不产生风压的圆环风,则因为是相对于送风作用而截面面积减小的形状,所以直线前进的离子风与引导构件的内壁碰撞而产生湍流,在引导构件内部产生反作用而成为微风,但是,当主离子风强且副离子风弱时,即使在引导构件收缩为小直径时,因为副离子风弱,所以对引导构件内壁的碰撞当然也弱,主离子风将副离子风卷进来汇集喷出离子风。
此外,优选在引导构件140的喷出口141设置有送风路径150。在此,送风路径只要能够调整喷出的离子风的风向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与喷出口141具有相同的直径的管状构件。在此,送风路径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软管、氯乙烯管等。在像后面说明的那样设置有多个电极对的情况下,能够使用该送风路径,使得从这些电极对产生的离子风容易汇集。此外,在单独使用该电极对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该送风路径将离子和臭氧送入到杀菌、除臭对象空间等。
如图13所示,优选设置多个设有这些引导构件140的电极对110。在设置有3个电极对110的情况下,配置为,在配置于中心的电极对的左右配置了两个电极对,使得配置于左右的两个电极对的离子风产生方向分别与配置于中心的电极对的离子风产生方向相交。此外,优选配置为使得从各电极对产生的离子风集中于一点。通过如此构成,从而能够使得从各电极对产生的离子风合流,由此得到大风量的离子风。
如图14所示,优选设置6个设有引导构件140的电极对110(在此,为了简化附图而省略针状电极)。图14(a)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概念俯视图,图14(b)是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概念侧视图,图14(c)是从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喷出口侧观察的概念主视图。在该情况下,将电极对按每3个为一组设为上下的两级结构,并按照前面示出的3个电极对时的配置法对这上下级分别进行配置{图14(a)},将这3个电极对的组配置为使得从该电极对的组产生的离子风合流{图14(b)}。在此,优选配置为使得从各电极对产生的离子风集中于一点。即,配置为如汇聚从位于上下级的中心的电极对产生的离子风的角度,从而能够使得来自各电极对的离子风合流,能够得到大风量的离子风。
根据上述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虽然可得到风量充足的离子风,但是在小型化、便携化方面仍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因此,对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杀菌、除臭装置的其他方式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进行详细说明,该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与上述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相比,能够以更低的电压产生离子风(即,能够进一步小型化),并且能够稳定地产生更强的离子风。另外,本实施方式是一个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他方式或各种变更例也属于本实施方式的技术范围(对于具体的变更例将在后面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作为一个例子举出的实施方式、变更例不应限定地解释为针对特定的实施方式、变更例进行应用,还可以是任何组合。例如,对某个实施方式的变更例应理解为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此外,即使独立地记载了某个变更例和另一个变更例,也应理解为还记载了该某个变更例和该另一个变更例的组合。进而,在实施方式、变更例中示出的作为具体的一个例子的数值{例如,放电电极、对置电极的直径、长度/厚度、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的电压差、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的隔开距离等}只是一个例子,应理解为,只要与各实施方式、变更例的主旨脱离不大,就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在图15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概略构造。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主要由一个主电极对和设置为围绕主电极对的6个副电极对构成。如前所述,电极对是指,具有放电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针状电极)和对置电极的一组电极,主电极对作为其对置电极而具有环状对置电极130a(以下,称为第一对置电极130a。),6个副电极对作为其对置电极而具有环状对置电极130b~130g(以下,称为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等。)。此外,任一个对置电极均由板状构件和/或线状构件构成。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中,第一对置电极130a和6个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全都做成为相等的形状(直径相等的大致环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中,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配置为沿着第一对置电极130a的外周且彼此邻接。其结果是,可在这些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的外侧形成与这些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内切的假想圆S(在图15中用虚线表示的部分)。
更具体地,在假定为大致正六边形时,将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设置为彼此邻接,使得6个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的中心分别成为该大致正六边形的各顶点。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中,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配置为使得彼此邻接的对置电极的外周彼此抵接。例如,第二对置电极130b的外周分别和与该第二对置电极130b邻接的第二对置电极130c及130g的外周抵接。进而,能够将第一对置电极130a定义为,设置为进一步与该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的每一个相接(即,配置在由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假定的大致正六边形的中心)。另外,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未必与相邻的对置电极邻接(抵接),也可以是靠近的状态,但是当过于隔离时,从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产生的风力会降低。因此,各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优选相邻的对置电极的外周间的距离(特别是,最短的距离)为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的直径以下(或者直径的1/n以下;n为自然数)。此外,第一对置电极130a未必与全部的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相接,也可以是靠近的状态,但是优选与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中的至少一部分相接(在该情况下,也优选外周间的最短的距离为第一对置电极130a、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的直径以下或直径的1/n以下;n为自然数)。
此外,对于第一对置电极130a和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作为成对的放电侧的电极而设置有针状电极120(特别是,成为各对置电极的放电部的针状电极120a和120b~120g),从而构成主电极对和副电极对。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各对置电极(第一对置电极130a和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是如前所述的二重环状构造,主环状电极和设置为围绕主环状电极的副环状电极通过桥固定为导通的状态。在此,各电极对中的主环状电极、副环状电极以及桥各自的作用、由具有这些电极的二重环状电极产生离子风的原理如前所述,因此省略。另外,各对置电极(第一对置电极130a和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不限定于二重环状构造,可以使一部分或者全部为一重环状环状构造(或者,具有三重以上的环的多重环状构造)、螺旋状构造(对于螺旋状构造的具体的方式将在后面说明)。
接着,参照图16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的产生离子风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在图16中,存在图示为各对置电极位于不同的平面上的情况,使得容易想象作用和效果,但是即使各对置电极位于相同的平面上的情况下,也能带来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通过做成为将第一对置电极130a作为大致中心(假想圆S的中心附近)并将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设置为围绕第一对置电极130a的周围的结构,从而在主电极对产生的离子风以被在副电极对产生的离子风的顺风推送的形式向前表面推出,因此能够在不削弱在主电极对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的情况下吹送至对象物(副电极对的保护效果)。即,即使在将各电极对做成为更小的形状的情况下{例如,对置电极的直径为1cm左右(优选的范围为5mm~5cm)、针状电极与对置电极的隔开距离为1~2cm左右(优选的范围为1mm~2cm)、针状电极与对置电极的电位差为3~100伏左右},也能够得到风量充足的离子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中,做成为由邻接的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围绕第一对置电极130a的周围的结构(设置为尽可能使第二对置电极与第一对置电极130a邻接的结构)。通过做成为这样的结构,由各电极对产生的离子风与由邻接的电极对产生的离子风接触的比例比与静止的外部气体接触的比例增大(即,产生的离子风不易与静止的外部气体接触,由与外部气体的摩擦造成的阻力减小)。
进而,特别是,在第一对置电极130a中产生的离子风其周围全部被其他离子风包围,因此更不易与外部气体接触,前述的副电极对的保护效果进一步提高。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中,从喷出的离子风整体来看,从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喷出的离子风与静止的外部气体接触的区域减少,不易受到与外部气体的摩擦的影响,并且可得到中心的离子风(在主对置电极对中产生的离子风)被周围的离子风(在副对置电极对中产生的离子风)保护的效果,因此能够将更强的离子风吹送到远处的对象物。另外,通过像这样使各对置电极邻接以尽可能减小各对置电极之间存在的间隙,从而能够在有限的空间设置更大的对置电极(或者增加对置电极的数目),从而也能够产生风量更大的离子风。
此外,通过像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那样将对置电极(第一对置电极130a和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全部做成为相等的形状,从而在主电极对和副电极对中的各电极对中产生的离子风的风量分别大至某种程度(不会局部地产生风量少的位置等)。进而,通过将这些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做成为相等的形状,从而在副电极对(特别是,各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中产生的离子风与外部气体接触的区域和副电极对的设置位置无关,均大致相等,因此离子风整体中的局部风量的不均进一步减少。因此,通过做成为这样的结构,从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整体来看,也能够得到更稳定且风量更大的离子风。
另外,像图15那样,在本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中,使主电极对和副电极对中的各对置电极彼此邻接,使得分别能够导通(同样地,使各针状电极120a~120g也分别能够导通)。通过做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各对置电极(各针状电极)为等电位,容易控制杀菌、除臭装置整体的电压,并且能够稳定地产生离子风{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各对置电极(各针状电极)不能导通}。
此外,根据本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做成为如下结构,即,与一个对置电极(二重环状对置电极)对应地存在一个针状电极(一一对应地存在),能够在每个电极对中进行电晕放电(能够在多个电极对中产生离子风),因此能够保持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整体的动作稳定性,并且在每个电极对中得到风量大的离子风,它们进一步相加,因此能够稳定地得到大风量的离子风。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具备主电极对和多组副电极对,设想能够吹出离子风的假想圆,所述多组副电极是对置电极以在该假想圆的圆周上彼此邻接或靠近的形式位置的电极对,所述主电极对是对置电极位于该假想圆的圆周内的电极对,从而能够更稳定地产生更强的离子风。在此,在图15中是如下的结构,即,使主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和副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的大小全部相等,并且将副电极对中的6个环状对置电极设置为与主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外切,但是各对置电极对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不限定于此,作为能够发挥前述的效果(例如,副电极对的保护效果)的结构,可考虑各种结构。
例如,也可以如图17所示,使副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的直径(环径)比主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的直径(环径)小,并且将副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配置为与主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外切(使得各环状对置电极彼此邻接)。
另一方面,也可以如图18所示,使副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的直径(环径)比主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的直径(环径)大,并且将副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配置为与主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外切(使得各环状对置电极彼此邻接)。
另外,也可以如图19所示,不将多个副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做成为分别相同的形状,而是使一部分的副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的直径(环径)大,并使其他副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的直径(环径)更小。
此外,也可以如图20所示,做成为如下结构,即,将主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和副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配置在不同的平面上{例如,在图20中,配置为主电极对比副电极对更靠前表面侧(离子风的吹出方向侧)},而不是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包含主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那样的平面)。
进而,如图21所示,主电极对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做成为设置了多个主电极对的结构(例如,在图20中,第一对置电极130a为3个)。
在此,如图22所示,主电极对和/或副电极对中的对置电极不限于多边形、圆形以及大致圆形,也可以是做成为螺旋状的方式(螺旋数、螺旋宽度仅是一个例子)。在此,如图22(a)所示的螺旋状与如图22(b)所示的螺旋状的不同点在于,在朝向中心形成螺旋状时螺旋有无终点。特别是,在将各对置电极做成为如图22(b)所示的螺旋状的情况下,具有容易使各对置电极彼此导通的优点。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在将对置电极做成为这样的螺旋状的情况下,与多重环状构造的情况相比,电晕放电可能产生不均,但是,对置电极本身越小型化(例如,对置电极的直径为1cm左右),成为产生该不均的原因的螺旋状的导线各部分与针状电极的距离误差(从多重环状构造的剥离)就变得越小,因此越容易得到与多重环状构造同等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如图23所示,将放电侧的电极(例如针状电极)做成为环状放电电极120{图23(b)},或者单纯做成为针状电极呈环状桥接的环状放电电极120{图23(a)}。
对于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成为小型化(便携化)=离子风的小风力化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商品化方面,至关重要的是进行能够在尽量不削弱由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的情况下将离子风吹送到对象物那样的某些考量。但是,既然以小型化(便携化)为目标,自然希望不设置送风装置、升压型变换器等附加装置,而将想法集中在作为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的必要结构的电极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将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小型化(便携化)也能够良好地产生离子风的方案。
<第二实施方式>
根据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虽然可得到风量充足的离子风,但是在产生的离子风为大致一个方向的方面仍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具体地,因为产生的离子风吹向特定的方向,所以例如在将上述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设置在密闭的房间内的任意的场所的情况下,产生的离子风可能不能有效地遍布整个房间(因为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强,所以虽然离子/臭氧分子会在密闭的房间内回流,但是其回流效率低)}。因此,作为第二实施方式,对与上述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相比能够在更宽的范围产生离子风的、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杀菌、除臭装置的其他方式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进行详细说明。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例示只是一个例子,对于属于本实施方式的技术范围的具体的变更例,将在后面的第三实施方式等中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作为一个例子举出的实施方式、变更例不应限定地解释为针对特定的实施方式、变更例进行应用,还可以是任何组合。例如,对某个实施方式的变更例应理解为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此外,即使独立地记载了某个变更例和另一个变更例,也应理解为还记载了该某个变更例和该另一个变更例组合在一起的情形。进而,在实施方式、变更例中示出的作为具体的一个例子的数值{例如,放电电极、对置电极的直径、长度、厚度、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的电压差、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的隔开距离,等}只是一个例子,应理解为,只要与各实施方式、变更例的主旨脱离不大,就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首先,作为第二实施方式和后面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基本概念,在具有包括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的电极对的方面与本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将放电电极做成为线状的放电部(放电线),将对置电极也做成为线状的受电部(受电线)。即,在散布于放电部(放电线)上的放电点与散布于受电部(受电线)上的受电点之间产生电位差,并在多点同时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离子/臭氧以及离子风。另外,如前所述,一般认为,离子风是在电晕放电时从放电点释放的离子在向受电点进行电泳的期间内与空气分子反复碰撞而从放电点向受电点产生的空气流。即,沿着放电时产生的离子的流动方向(矢量)产生的气流成为离子风,但是在本申请发明中,还着眼于通过由该空气流产生的负压和外部气体向产生了该负压的空间的吸气流来增大离子风的效果。例如,根据图5所示的离子风的产生位置可知,在环状的对置电极中的内周边缘部产生电晕放电时,从该内周边缘部附近向前表面方向(不与针状电极对置的一侧的方向)释放离子风,此时,在对置电极的环状部背面侧(不与针状电极对置的一侧的面)会产生负压。而且,特别是围绕对置电极的外周的外部气体会被吸引向产生了该负压的空间,通过该被吸引的外部气体使向前表面方向推出的离子风的风力增大。这在散布于放电部(放电线)上的放电点与散布于受电部(受电线)上的受电点之间产生电位差而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离子/臭氧以及离子风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在受电部(受电线)中的不与放电部(放电线)对置的一侧的开放部由于该负压而产生增大的离子风。以下,基于这样的基本概念,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详细的构造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24中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的概略构造。图24(a)是该装置的电极对310的概念主视图,图24(b)是电极对310的概念侧视图。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由具有放电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环状电极)和对置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环状电极)的一组电极对构成。在此,对置电极和放电电极(特别是,放电电极)由线状构件(但是,不仅包括将线状的电极成型为围成环状的电极,还包括进行穿孔而成型为圆盘状的电极的外周留下的电极)构成,从而构成由线状且环状的放电电极320和线状且环状的对置电极330构成的电极对310。此外,在放电电极320为线状的情况下,作为放电电极320的环的外周边缘(与对置电极330对置的一侧的环缘)的放电部321也为线状,因此,以下有时将放电电极320和放电部321记述为同一构件(即,作为同一构件,但是特别将产生放电的部位称为放电部321)。另外,在对置电极330为线状的情况下也一样,有时将对置电极330和受电部331记述为同一构件(在该情况下,作为同一构件,但是特别将产生受电的部位称为受电部331)。在此,在本例中构成为,电极对310中的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和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在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和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之中,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的周长更短。此外,在本例中构成为,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与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相似且配置为同心圆状,从而从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中的放电点322到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中的受电点332(处于距放电点322最短距离的受电点)的距离在任一位置都大致相等,因此放电不均减少。
通过如此构成,当在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与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之间产生电位差时,能够在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的外周{不与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对置的一侧的开放部}的全方向(360度方向)上产生离子风(图中的闪电线是电晕放电的示意图,粗箭头线是关于所产生的离子风中的一部分的产生方向的示意图)。另外,关于本例涉及的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和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在图24(b)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对存在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的平面和存在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的平面设置了距离(隔离开)进行图示,但是,实际上优选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和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存在于同一平面上{即,意味着,只要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与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存在于大致同一平面上,就能实现这样的作用,但是从“使放电效率最大化=使从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中的放电点322到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中的受电点332的距离最小化”方面考虑,优选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和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另外,虽然在本例中将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设置在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的环的外侧,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将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设置在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的环的外侧(即,双方的配置可以颠倒)。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朝向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的环的内侧中心方向产生离子风。即,在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的外周{不与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对置的一侧的开放部}的全方向(360度方向)上产生离子风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离子风向某个特定的空间汇集。需要补充的是,这对于在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全部的结构也是一样的。
接着,图25例示了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的使用时和清扫时的一个例子。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的使用时,如图25(a)所示,将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安装在天花板400(例如,方形的六块榻榻米面积的房间的天花板中央附近)进行使用。另外,该安装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只要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被固定在天花板400即可(例如,只要使用利用螺丝进行组装等众所周知的方法即可)。在本例中,构成为覆盖单元350覆盖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的电极对310的方式,覆盖单元350由在设置到天花板400时会被固定到天花板400的覆盖构件360、和成为覆盖构件360的盖的盖构件370构成。此外,在覆盖构件360与盖构件370之间设置有喷出口340,从电极对310产生的离子风从该喷出口340向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的外部喷出。另外,喷出口340的形状只要是能够使产生的离子风通过的形状即可,例如,可以是狭缝状,也可以是挖空覆盖单元350而形成孔的形状。
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的清扫时,如图25(b)所示,从覆盖构件360卸下盖构件370。另外,如该图所示,只要构成为覆盖构件360与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固定并且盖构件370与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固定,就能够从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同时卸下盖构件370和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能够简单地对容易附着污垢的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天花板400周边进行清扫。另外,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的使用方法、设置场所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在桌子上使用,或者挂在墙上使用{在该情况下,只要根据用途适当地变更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和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的内径即可}。
以上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的一个例子,但放电电极、对置电极的形状、数目以及位置关系不限定于此,作为能够大范围产生离子风的结构,可考虑各种结构。因此,以下示出这样的各种结构的一个例子。
首先,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电极320和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可以是多边形,例如,可以如图26所示为三角形。另外,图26(a)是该装置的电极对310的概念主视图,图26(b)是该装置的电极对310的概念侧视图。如该图所示,即使电极对310是三角形的形状,也可在三角形的各边进行大致均匀的放电,因此能够遍及全周产生离子风(图中的闪电线是电晕放电的示意图,粗箭头线是关于所产生的离子风中的一部分的产生方向的示意图)。另外,虽然在在本例中将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和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做成为三角形,但是也可以是三角形以上的多边形(此外,可以不是多边形,而是具有许多凹凸的形状,该凹凸也可以为波浪状)。但是,如果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是三角形,则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也为三角形,像这样,优选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和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的顶点的数目相同,此外,更优选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和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为相似关系。此外,在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和对置电极330为相似关系的情况下,优选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的环的重心位置和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的环的重心位置大致一致。通过做成为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均匀地拉近电极彼此的距离(特别是,放电点322与受电点332的距离),因此不易产生放电不均(能够遍及全周产生离子风)。另外,在将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和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做成为多边形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边数,从而能够更均匀地拉近彼此的距离(特别是,放电点322与受电点332的距离),更不易产生放电不均(因此,电极形状特别优选为圆形)。
另外,如图2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的放电部321(放电电极320的外侧360度)也可以是在作为边缘部分的放电部321设置有小的凹凸的形状(例如,像锯齿形状那样具有许多凹凸的形状)。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也会在放电部321的凸部(放电点322)与受电部331(受电点332)之间产生放电,因此与放电部321不设置该小的凹凸的情况同样地,能够产生均匀的离子风(即,意味着,在可得到大致均匀的离子风的范围内,在放电部321设置有小的凹凸的结构也能够视为与在放电部321不设置小的凹凸的结构相同)。
此外,如图2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的放电电极320和对置电极330的形状也可以为板状。通过如此构成,能够提高放电电极320和对置电极330的强度,不易损坏。另一方面,特别是,通过将放电电极320的形状做成为环状(例如,做成为仅由放电部321构成的线状电极,或者以留下该图所示的放电电极320的外周的形式进行穿孔),而不是板状,从而环的开口部成为吸气口,因此能够产生更强的离子风。另外,作为放电电极320和对置电极330的形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一方做成为板状并将另一方做成为线状等(即,只要存在放电部321和受电部331即可)。
接着,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中的放电电极320和/或对置电极330可以设置多个,例如,如图29所示,可以设置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3个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此外,如图30所示,在设置有3个对置电极的情况下,当如图所示地将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和各对置电极{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配置为多层并产生电位差时,会从各对置电极330(对置电极330a、对置电极330b、对置电极330c)同时产生离子风(图中的闪电线是电晕放电的示意图,粗箭头线是关于所产生的离子风中的一部分的产生方向的示意图)。即,在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中的放电点322与各对置电极{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中的、处于距放电点322最短距离的各受电点(受电点332a、受电点332b、受电点332c)之间同时产生电晕放电。
在此,在本例中,3个对置电极330a~330c(受电部331a~331c)的形状、内径相同,因此配置在与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大致同一平面上的对置电极{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中的受电点(受电点332a)距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中的放电点322的距离,比其他对置电极{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中的受电点(受电点332b、受电点332c)距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中的放电点322的距离短。因此,该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与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之间的电晕放电的产生比例最大,从对置电极330a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也最大。而且,该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与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以及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之间的电晕放电的产生比例相对低,从对置电极330b和对置电极330c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也相对弱。因此,通过如此构成,由对置电极330a产生的离子风以被由对置电极330b和对置电极330c产生的离子风的顺风推送的形式向前表面推出(关于该效果,如前面本实施方式所述)。因此,即使将本例所示的电极对小型化,也可达到在尽量不削弱由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的情况下遍布到大范围的效果。
另外,对置电极330a~330c的3个对置电极也可以不是相同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使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的直径)最大,并使对置电极330b和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的直径)比对置电极330a小,从而使一个放电电极320中的放电部到各对置电极的受电部的距离均匀。在做成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从各对置电极产生风量相同的离子风(因此,能够产生立体且遍及大范围的离子风)。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中的放电电极320可以不是一个,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多个,例如,如图31所示,可以设置3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放电电极320a(放电部321a)、放电电极320b(放电部321b)、放电电极320c(放电部321c)}、3个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在该情况下,可以如图所示地配置为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互不相同(在该图的例示中,能够例示在对置电极间的中间层设置一个放电电极的方式)。通过如此构成,从而即使在某个放电电极或对置电极附着有污垢等而变得不能产生电晕放电,也能够通过该某个放电电极或对置电极以外的放电电极或对置电极的电晕放电产生离子风。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电极320和对置电极330的形状不限定于多边形、圆,只要是环状即可(例如,即使是星型的形状,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此外,该放电电极320的环状内可以是平板状,但是因为该环状内发挥吸气口的作用,所以放电电极320优选为在平板打孔的形状或用线状构件(例如,金属丝)做成环状的形状。此外,从减少放电不均的观点出发,优选环状的放电电极320的放电部321(放电部的边缘)的形状为锐角。
<第三实施方式>
另外,虽然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电极320和对置电极330的形状构成为环状,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做成为将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电极320和对置电极330的一部分用通过重心(放电电极320和对置电极330的大致一致的重心)的两条射线进行剪切的那样的形状。因此,作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杀菌、除臭装置的其他形态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第三实施方式对这样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其基本概念也是将放电电极做成为线状的放电部(放电线),并将对置电极也做成为线状的受电部(受电线),这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首先,如图32所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和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成为将图24所示的圆的形状用通过重心的两条射线剪切为四分之一的形状{即,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和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是图24所示的圆的四分之一圆弧}。另外,图32(a)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电极对310的概念主视图,图32(b)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电极对310的概念侧视图。通过如此构成,虽然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相比产生离子风的范围变窄(在本例中为90度),但是能够使形状更小,并且像在后面说明的那样适合于在房间的角落使用等的使用方法或设置方法(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不同的使用方法或设置方法)。另外,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形状只要是将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环状)用通过重心的两条射线进行剪切的形状即可,剪切的范围(大小、角度)如何无关紧要(例如,圆的二分之一、八分之一等),只要配合使用方法(设置场所)适当地变更即可。
接着,图33例示了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使用时的一个例子。另外,图33(a)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顶视图。在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使用时,如图33(a)所示,将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安装在墙壁500(例如,方形的六块榻榻米面积的房间的天花板角附近)进行使用。如该图所示,将电极对310的形状做成为从环状用通过重心的两条射线剪切为四分之一的形状,从而成为适合于设置在房间的四角的形状。此外,通过设置在房间的四角,从而即使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和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的形状不是环状,也能使强离子风遍布整个房间。此外,通过将放电电极320和对置电极330做成为曲线状,从而能够在更大范围产生均匀的离子风(图中的粗箭头线是关于所产生的离子风中的一部分的产生方向的示意图)。此外,图33(b)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侧视图。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同样地,设置有喷出口340,并从该喷出口340向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外部喷出离子风(图中的粗箭头线是关于所产生的离子风中的一部分的产生方向的示意图)。另外,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安装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33(b)所示,可以固定在天花板400、墙壁500。此外,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构成为由覆盖单元350覆盖电极对310的方式。覆盖单元350由在设置到天花板400和墙壁500时会被固定到天花板400和墙壁500的覆盖构件360、和成为覆盖构件360的盖的盖构件370构成。此外,在覆盖构件360与盖构件370之间设置有喷出口340,从电极对310产生的离子风从该喷出口340向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的外部喷出。另外,喷出口340的形状只要是能够使产生的离子风通过的形状即可,例如,可以是狭缝状,也可以是挖空覆盖单元350而形成孔的形状。
另外,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中的放电电极320和/或对置电极330可以设置有多个,例如,如图34所示,可以设置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3个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此外,如图35所示,在设置有3个对置电极的情况下,当在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与各对置电极{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之间产生电位差时,从各对置电极330{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同时产生离子风(图中的闪电线是电晕放电的示意图,粗箭头线是关于所产生的离子风中的一部分的产生方向的示意图)。即,在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中的放电点322与各对置电极{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中的、处于距放电点322最短距离的各受电点(受电点332a、受电点332b、受电点332c)之间同时产生电晕放电。
在此,在本例中,3个对置电极330a~330c(受电部331a~331c)的形状、内径相同,因此与图29的电极对310同样地,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与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之间的电晕放电的产生比例最大,从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也最大。而且,该一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与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以及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之间的电晕放电的产生比例相对低,从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和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也相对弱。因此,通过如此构成,由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产生的离子风以被由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和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产生的离子风的顺风推送的形式向前表面推出(关于该效果,如前面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因此,即使将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环状的电极对小型化,通过考虑设置场所,从而也可达到在尽量不削弱由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的风力的情况下使离子风遍布到大范围的效果。
另外,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与前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对置电极330a~330c这3个对置电极可以不是相同的形状,也可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同样的效果。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中的放电电极320可以不是一个,而是构成为设置有多个,例如,如图36所示,可以设置3个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放电电极320a(放电部321a)、放电电极320b(放电部321b)、放电电极320c(放电部321c)}、3个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对置电极330a(受电部331a)、对置电极330b(受电部331b)、对置电极330c(受电部331c)}。通过如此构成,从而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同样地,即使在某个放电电极或对置电极附着有污垢等而变得不能产生电晕放电,也能够通过该某个放电电极或对置电极以外的放电电极或对置电极的电晕放电产生离子风。
像这样,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3,虽然产生离子风的范围比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100-2产生离子风的范围窄,但是适合于配置在特定的位置的情况、仅在特定的范围(所需的范围)产生离子风的情况。
<关于其他变更例、用途>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中的放电电极的形状也可以是立体状(例如球形)(在该情况下,只要在用存在对置电极的受电部的平面剖开放电电极时,立体状的放电电极的剖面的外周的形状与对置电极的受电部大致相似即可)。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除了能够用作杀菌、除臭装置以外,还能够用作离子水/杀菌水生成装置。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装置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离子和/或臭氧,进而,产生大风量的离子风,因此能够通过离子风输送离子和/或臭氧并使其与杀菌、除臭对象物接触,从而作为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使用。此外,因为产生大风量的离子风,所以能够在不使用泵的情况下产生离子和臭氧并将它们送入到配置有杀菌、除臭对象物的空间,因此也能够作为外置型杀菌、除臭装置使用。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也能够用作基于气石/纳米气泡供气源的海水和淡水的杀菌、除臭用。即,纳米气泡产生器必须导入空气,因此通过结合离子风引导构件和传送路径来作为纳米气泡的空气供气源使用,从而能够使离子/臭氧风在水中反应而简易地制作离子水/杀菌水。由此,除了能够通过基于臭氧水和纳米气泡的叠加效果的对皮肤的杀菌清洗来除去毛孔深处的油脂、利用作为臭氧的特性的漂白作用得到美白效果等利用于美容、进行鱼贝类饲养水槽内的杀菌、除臭以外,还能够简易、廉价且安全地进行水耕栽培的培养液的杀菌等、在厨房等中以自来水的吐出压为动力源生成杀菌水进行有效的杀菌、除臭、利用臭氧水进行油脂的分解等。
进而,在以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小型化{例如,将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外形寸法小型化至长度7cm×宽度7cm×高度3cm左右,即,容易用单手把持的程度}为目的对电极结构进行节省空间化的情况{例如,将直径1cm左右的对置电极(优选的范围为5mm~5cm)配置为如图15所示,并使针状电极与对置电极的隔开距离为1~2cm左右(优选的范围为1mm~2cm)的情况}下,能够将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放入到衣服的口袋、包中进行携带,因此使用者能够在必要时(例如,想除去附着在自己的身体、衣服上的难闻的气味源时)容易地使用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或者能够尽可能靠近杀菌、除臭对象物使用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除此以外,在将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小型化的情况下,也容易采用以下用法,即,可以在餐饮店、游戏中心或弹珠游戏中心这样的娱乐设施中常设在设施设备(例如,餐饮店的柜台、娱乐设施中的游戏机设备之间的间隙),从而切断来自旁边的人的难闻的气味源(例如,二手烟),为每个客人提供私人的空气净化空间。
实施例
接着,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丝毫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
对于实施例1,使用具备图24所示的形状的电极对的离子风产生装置产生离子风,在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的外周以等间隔在从A点到H点的8个位置测定离子风的风速。此外,将产生离子风时的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的电位差(施加电压)设为7000[V](电流:500μA),作为测定环境,将温度设为摄氏25度,将湿度设为60%。而且,将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的内径设为3cm,将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的内径设为5cm。
在测定的离子风的风速为1.5m/s以上的情况下,将风速判定设为○标记,在不足1.5m/s的情况下,将风速判定设为×标记,并将测定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的测定结果)
如表1所示,风速在全部的测定场所均为1.5m/s以上,因此风速判定全部为○标记。因此,在使用了具备图24所示的形状的电极对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情况下,能够遍及360度全方向产生均匀且风量充足的离子风。
[表1]
测定场所 | 风速判定 |
A | ○ |
B | ○ |
C | ○ |
D | ○ |
E | ○ |
F | ○ |
G | ○ |
H | ○ |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
对于实施例2,使用具备图32所示的形状的电极对的离子风产生装置产生离子风,在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的一个端部与另一个端部之间设置从I点到K点的等间隔的3个点,并在该3个位置测定离子风的风速。此外,将产生离子风时的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的电位差(施加电压)设为7000[V](电流:500μA),作为测定环境,将温度设为摄氏25度,将湿度设为60%。而且,放电电极320(放电部321)设为内径为3cm的圆的四分之一圆弧,对置电极330(受电部331)设为内径为5cm的圆的四分之一圆弧。
在测定的离子风的风速为1.5m/s以上的情况下,设为○标记,在不足1.5m/s的情况下,设为×标记,并将测定结果示于表2。
[表2]
测定场所 | 风速判定 |
I | ○ |
J | ○ |
K | ○ |
《比较例1》
(比较例1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
对于比较例1,使用具备图5所示的形状的电极对的离子风产生装置产生离子风,并在对置电极130的周围360度每隔45度对从L点到S点的8个位置测定离子风的风速。此外,将产生离子风时的放电电极(针状电极)与对置电极的电位差(施加电压)设为7000[V](电流:500μA),作为测定环境,将温度设为摄氏25度,将湿度设为60%。而且,将对置电极130的内径设为3cm(圆形环状电极131)、5cm(外侧圆形环状电极132)。
在测定的离子风的风速为1.5m/s以上的情况下,将风速判定设为○标记,在不足1.5m/s的情况下,将风速判定设为×标记,将测定结果示于表3。
[表3]
测定场所 | 风速判定 |
L | × |
M | × |
N | × |
O | × |
P | × |
Q | × |
R | × |
S | × |
(比较例1的测定结果)
如表3所示,风速在全部的测定场所均不足1.5m/s,因此风速判定全部为×标记。因此,在使用了具备图5所示的形状的电极对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的情况下,在电极对的周围不产生离子风(或者,即使产生也微弱)。
[参考实施例和参考比较例]
以下,使用参考例和参考比较例对本发明涉及的离子风产生装置进行说明,但是丝毫不限定于此。
(参考实施例和参考比较例的测定方法及测定条件)
对于参考实施例1、参考实施例2、参考比较例1、参考比较例2、参考比较例3,使用具备图37~图41所示的对置电极的离子风产生装置产生离子风,并用图42所示的方法测定离子风的风速。各装置的电极尺寸如下述表4所示。此外,将产生离子风时的针状电极与对置电极的电位差(施加电压)设为7000[V](电流:500μA),并将载置了风速计的台的高度设为39mm。另外,作为测定环境,将温度设为摄氏25度,将湿度设为60%。
(参考实施例1)
如图37所示,参考实施例1的构造为,具有主电极对和设置为围绕该主电极对的多组副电极对,将各电极对做成为平面状且做成为环状等。
(参考实施例2)
如图38所示,参考实施例2的构造除了各对置电极具有主环状对置电极和副环状对置电极以外与实施例1具有同样的构造。
(参考比较例1)
如图39所示,参考比较例1的构造为,设置为使邻接的多组电极对围绕一组电极对。此外,对置电极为圆筒状。
(参考比较例2)
如图40所示,参考比较例2的构造为,设置有以串联方式配置的多组电极对。此外,对置电极为圆筒状。
(参考比较例3)
如图41所示,参考比较例3的构造为,设置有以串联方式配置的多组电极对。此外,各电极对为平面状且为环状。
[表4]
备装置的尺寸
(参考实施例和参考比较例的测定结果)
将上述的参考实施例和参考比较例的测定的结果示于下述表5。如表5所示,可知与在参考比较例1~3的离子风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离子风的风速相比,在参考实施例1的离子风产生装置中产生的离子风的风速显著增大。
此外,以下进行具体说明,根据本测定的结果,可以说很明显,通过像本申请发明那样(A)具有主电极对和设置为围绕该主电极对的多组副电极对、且(B)将各电极对做成为平面状且做成为环状等,从而才能够达到显著地放大风力的效果,无论缺少(A)、(B)中的任一个结构,风力的放大效果都小。
具体地,当对比参考比较例1和参考比较例2时,可知在对置电极为圆筒状的情况下,即使将多个电极对的配置从串联型配置变更为具有设置为围绕主电极对的多组副电极对的配置,风速也才增大0.1m/s,风力的放大效果小。另一方面,当对比参考实施例1和参考比较例3时,可知在将各电极对做成为平面状且做成为环状等的情况下,当将多个电极对的配置从串联型变更为具有设置为围绕主电极对的多组副电极对的配置时,风速大幅增大0.3m/s,风力的放大效果大。
此外,当对比参考比较例2和参考比较例3时,可知在多个电极对的配置为串联型配置的情况下,即使将对置电极的形状从圆筒状变更为平面状且环状等,风速也才增大0.1m/s,风力的放大效果小。另一方面,当对比实施例1和比较例1时,可知在多个电极对的配置为具有设置为围绕主电极对的多组副电极对的配置的情况下,当将对置电极的形状从圆筒状变更为平面状且环状等时,风速大幅增大0.3m/s,风力的放大效果大。
根据以上可知,本申请发明的参考实施例1涉及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与参考比较例1~3涉及的装置的情况相比,所产生的风力明显增大。此外还可知,通过将各电极对做成为平面状且环状等,从而由具有设置为围绕主电极对的多组副电极对的配置带来的离子风的放大效果变得显著。
进而,通过对比参考实施例1和参考实施例2可知,通过使各对置电极具有主环状对置电极和副环状对置电极,从而达到更显著的风力的放大效果。
[表5]
参考实施例以及参考比较例的风速
风速[m/s] | |
参考实施例1 | 1.0 |
参考实施例2 | 1.3 |
参考比较例1 | 0.7 |
参考比较例2 | 0.6 |
参考比较例3 | 0.7 |
(对置电极涉及的变更例)
另外,在至今为止的说明中作为概念图示出的对置电极(例如,图15)为如下方式,即,将第一对置电极130a和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的每一个作为单独的导电构件进行成型,使其为平面状且为环状,并将该单独的导电构件进行接合(例如,焊接),使其彼此邻接,由此进行加工(以下,将该加工方式称为接合加工)。另一方面,在实施例中作为构造图示出的对置电极(例如,图24~25)为在一个平板状的导电构件冲压环状的贯通孔来进行加工的方式(以下,将该加工方式称为穿孔加工)。像这样,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如本例所示,对置电极的整体构造会变得不同。然而,像在前面用图5进行说明的那样,当考虑产生电晕放电的根本机理时,在针状电极与对置电极的距离最接近的对置电极的部位(即,环状的对置电极中的内周边缘部)产生电晕放电的比例最高,因此无论是在用接合加工进行加工的对置电极中,还是在用穿孔加工进行加工的对置电极中,均在环状的对置电极中的内周边缘部产生良好的电晕放电,这是不变的。而且,在实际制造对置电极时,与接合加工相比,穿孔加工更容易成型对置电极,但这只是因为作为对置电极设想为平板状的对置电极(假如,在作为对置电极设想为圆筒状的对置电极的情况下,当通过穿孔加工来成型对置电极时,可以说容易产生对置电极本身大型化的弊端,且穿孔加工本身也变得困难)。即,可以说,在实際制造对置电极时,与将对置电极做成为圆筒状相比,将对置电极做成为平板状更为有利。
但是,在考虑基于电晕放电的离子风产生的机理的情况下,可以设想到,与通过接合加工来成型对置电极的情况相比,在通过穿孔加工来成型对置电极的情况下产生的离子风会减少。在此,作为离子风产生的机理,一般认为是在电晕放电时从针状电极释放的离子在向对置电极进行电泳的期间内与空气分子反复碰撞而从针状电极向对置电极产生的空气流,但是在本申请发明中,还着眼于通过由该空气流产生的负压和外部气体向产生了该负压的空间的吸气流来增大离子风的效果。例如,根据图5所示的离子风的产生位置可知,在环状的对置电极中的内周边缘部产生电晕放电时,从该内周边缘部附近向前表面方向推出离子风,此时,在对置电极的环状部背面侧(不与针状电极对置的一侧的面)会产生负压。而且,特别是,围绕对置电极的外周的外部气体会被吸引向产生了该负压的空间,通过该被吸引的外部气体使向前表面方向推出的离子风的风力增大(可以说,从这一点考虑,将对置电极做成为平板状也比将对置电极做成为圆筒状更为有利)。
基于对这样的离子风产生的机理的理解,对通过穿孔加工来成型对置电极的情况下的优选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图43(左)是通过穿孔加工来成型图15(b)所示的对置电极的情况下的概念图,如该图所示,对一个平板状的导电构件130冲压相当于第一对置电极130a和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的环状的贯通孔,从而成型整个对置电极。在此,在本例中,鉴于冲压环状的贯通孔时可能产生的误差,配置为第一对置电极130a和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分别隔开至少几mm(1~3mm)左右。此外,在本例中,将一个平板状的导电构件130做成为大致方形,从而例如构成为能够在该大致方形的四角设置用于对导电构件130进行轴支承的孔(用于组装如图24、图42所示的实验装置的孔)。
当设置与这样成型的第一对置电极130a和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中的各对置电极对应的成为放电部的针状电极并使该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时,主要在第一对置电极130a和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中的内周边缘部产生电晕放电(在本例中为二重环状构造,在内侧的环状构造中的内周边缘部和外侧的环状构造中的内周边缘部这两者均产生电晕放电)。而且,在从该内周边缘部附近向前表面方向推出离子风时,在对置电极的环状部背面侧(不与针状电极对置的一侧的面)产生负压(到此为止与图16所示的作用相同)。然而,可以设想到,即使特别是围绕对置电极的周围S且存在于对置电极与针状电极之间的外部气体被吸引向产生了该负压的空间,也会被导电构件130遮挡。因此,如图43(右)所示,优选设置吸引孔130S,使得该应被吸引的外部气体能够通过导电构件130。另外,当吸引孔130S与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的外周间的距离过大时,该应被吸引的外部气体与产生了该负压的空间的距离增大,且离子风的产生方向与该应被吸引的外部气体的移动方向的偏离增大,因此,离子风的风力的增大效果有可能降低。因此,吸引孔130S与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的外周间的距离优选为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的直径以下(或者直径的1/n以下;n为自然数)。
根据以上,在通过穿孔加工来成型对置电极的情况下,将吸引孔130S设置为围绕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的外侧(在某个第二对置电极中不与其他对置电极邻接的一侧),从而基于本申请发明所关注的离子风产生的机理,可预见对围绕对置电极的外周的外部气体的吸引效果、和该吸引效果对从对置电极向前表面方向推出的离子风的风力的增大效果。此外,不仅是离子风的风力的增大效果,还因为包含臭氧的离子风被外部气体所稀释,所以还具有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危险性降低的优点。即,通过本变更例(特别是,通过将对置电极做成为平板状)能够达到如下效果,即,能够提供在不另外设置用于增大离子风的风力的装置、用于除去臭氧的装置的情况下即可良好地产生离子风(产生良好的离子风)的对置电极,且在实际制造对置电极时也容易成型对置电极。
另外,虽然在本例中仅对将吸引孔130S做成为圆周状的孔进行了例示,但是不限定于此。即,因为通过接合加工成型的对置电极的形状更优选,因此能够举出以接近该形状为主旨的各种成型方法。例如,在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中,也可以将吸引孔130S设置为沿着不与其他对置电极邻接的一侧的圆弧弯曲的形式。此外,可以设置为环绕包围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例如,可以构成为设置有多个沿着该圆弧的大致三角形的孔。除此以外,如果无需将导电构件130做成为方形,则可以采用如下的成型方法,即,可以将导电构件130本身做成为圆形(例如,除去图30中的吸引孔130S的外侧部分),并从该圆形进一步除去不需要的部分(在第二对置电极130b~130g中,沿着不与其他对置电极邻接的一侧的圆弧除去)。但是,在做成为如图30(右)所示的形状的情况下,与通过接合加工成型的对置电极的形状相比,也可预见如下的效果,即,能够使外部气体(特别是围绕对置电极的周围S且存在于对置电极与针状电极之间的外部气体)向对置电极的环状部背面侧(不与针状电极对置的一侧的面)中的产生了负压的空间的吸引通路变窄,因此能够增强该外部气体的吸引力(增加吸引的外部气体的风力)。因此,在通过穿孔加工来成型对置电极的情况下,期望在反映这样的效果的基础上设计为最佳的形状。
此外,如图44(a)和图44(b)所示,即使初看起来是具有多组主电极对并且围绕该多组主电极对配置有副电极对的结构{能够将该图(b)中用粗线图示的多个环状对置电极视作主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此外,将配置在外周的、用细线示出的环状对置电极视作副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的结构},有时也构成为具有一组主电极对并围绕该一组主电极对配置有副电极对的结构的集合体。即,需要补充的是,如该图下方包围区域内的“主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示意图”所示,在分别用粗线示出的环状对置电极之中,将位于中央的环状对置电极视作主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并将其周围的用粗线示出的环状对置电极视作副电极对中的环状对置电极,从而能够理解为是其集合体。因此,可以说,即使在沿着图44(b)所示的副电极对的外周设置有吸引孔130S的情况下,仍在“沿着具有一组主电极对并围绕该一组主电极对配置有副电极对的结构的外周设置有吸引孔130S”这样的概念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2、100-3: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
110、310:电极对;
120(120a~120g)、220:针状电极;
320(320a~320c):放电电极;
321(321a~321c):放电部;
322:放电点;
130(130a~130g)、230、330(330a~330c)(330A~330D):对置电极;
331(331a~331c)(331A~331D):受电部;
332(332A~332D):受电点;
131~133:环状对置电极;
139:桥;
140:离子风引导构件;
141、340:喷出口;
150:送风路径;
200:离子风产生装置;
210、310:电极对;
P:前端部;
350:覆盖单元;
360:覆盖构件;
370:盖构件;
380:固定构件;
400:天花板;
500:墙壁。
Claims (5)
1.一种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放电点与受电点之间产生电位差来产生电晕放电,
具有:线状且环状的放电部,通过在成为放电基准的基准线上连续配置放电点而形成;以及线状且环状的受电部,通过在成为受电基准的基准线上连续配置受电点而形成,
在具有一个放电部和一个受电部的情况下,放电部和受电部在大致同一平面上且放电部配置在受电部的内周侧,或者,放电部和受电部在大致同一平面上且受电部配置在放电部的内周侧,
所配置的所述放电部和受电部隔离开,
构成为,从放电部朝向受电部产生电晕放电,由此至少朝向受电部中的不与放电部对置的一侧的开放部产生离子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在具有一个放电部和多个受电部的情况下,该多个受电部配置在与配置有该一个放电部的平面大致同一平面或者与该同一平面隔开并平行的多个平面中的任一平面上,并且,该多个受电部分别配置在互不相同的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受电部成为主受电部和副受电部中的任一者,
从所述一个放电部中的某个放电点到主受电部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为止的距离,比从该某个放电点到副受电部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为止的距离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从所述一个放电部中的某个放电点到某个受电部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为止的距离,和从该某个放电点到与该某个受电部不同的受电部中的与该某个放电点的距离最小的受电点为止的距离大致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其中,
在剖面观察的情况下,放电部是外周朝向受电部成锐角的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98371A JP5613347B1 (ja) | 2014-05-12 | 2014-05-12 | イオン・オゾン風発生装置及び方法 |
JP2014-098371 | 2014-05-12 | ||
PCT/JP2014/074596 WO2015173977A1 (ja) | 2014-05-12 | 2014-09-17 | イオン・オゾン風発生装置及び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63914A CN106463914A (zh) | 2017-02-22 |
CN106463914B true CN106463914B (zh) | 2017-12-29 |
Family
ID=52574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78671.8A Active CN106463914B (zh) | 2014-05-12 | 2014-09-17 | 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613347B1 (zh) |
KR (1) | KR101808979B1 (zh) |
CN (1) | CN106463914B (zh) |
TW (1) | TWI543483B (zh) |
WO (1) | WO201517397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14430B1 (ja) | 2016-03-30 | 2017-04-12 | 株式会社 片野工業 | イオン風発生装置 |
JP3210591U (ja) * | 2017-03-07 | 2017-06-01 | エクレール株式会社 | 空気清浄機 |
CN108050598A (zh) * | 2017-12-26 | 2018-05-1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N108495441B (zh) * | 2018-05-23 | 2024-07-12 | 江苏大学 | 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 |
WO2019225017A1 (ja) * | 2018-05-25 | 2019-11-28 | 株式会社Mirai | イオン及びオゾンの少なくともいずれか一方を発生する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46267A (ja) * | 1984-08-07 | 1986-03-06 | Nippon Soken Inc | イオン風発生器 |
CN101088198A (zh) * | 2004-09-30 | 2007-12-12 | 离子系统公司 | 空气离子化模块及方法 |
JP2008287952A (ja) * | 2007-05-16 | 2008-11-27 | Shishido Seidenki Kk | 送風式イオン生成装置 |
JP2009224280A (ja) * | 2008-03-18 | 2009-10-01 | Shishido Seidenki Kk | 送風式イオン生成装置 |
JP2010022950A (ja) * | 2008-07-22 | 2010-02-04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排ガス処理装置 |
WO2011161992A1 (ja) * | 2010-06-22 | 2011-12-29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イオン風発生体、イオン風発生装置及びイオン風発生方法 |
CN102668285A (zh) * | 2010-01-26 | 2012-09-12 | 片野明夫 | 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及方法 |
JP2014507777A (ja) * | 2011-02-08 | 2014-03-27 | イリノイ トゥール ワー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コロナ放電式マイクロパルスバイポーライオナイザー及び方法 |
JP5461736B1 (ja) * | 2013-05-13 | 2014-04-02 | 株式会社 片野工業 | イオン・オゾン風発生装置及び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73322B2 (ja) | 1989-08-15 | 1999-03-24 |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ハロゲン化銀感光材料 |
JPH061461B2 (ja) | 1989-09-13 | 1994-01-05 | 理化工業株式会社 | Cpu制御方法 |
JP2003342005A (ja) | 2002-05-28 | 2003-12-03 |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 マイナスイオン及びオゾン発生装置 |
JP2004018348A (ja) | 2002-06-19 | 2004-01-22 | Tamachi Denki Kk | オゾンおよび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装置 |
JP4407174B2 (ja) | 2003-06-25 | 2010-02-03 | 有限会社アイ・テクノス | マイナスイオン・オゾン発生装置 |
-
2014
- 2014-05-12 JP JP2014098371A patent/JP5613347B1/ja active Active
- 2014-09-17 KR KR1020167031585A patent/KR10180897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9-17 WO PCT/JP2014/074596 patent/WO201517397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9-17 CN CN201480078671.8A patent/CN106463914B/zh active Active
- 2014-12-10 TW TW103142974A patent/TWI543483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46267A (ja) * | 1984-08-07 | 1986-03-06 | Nippon Soken Inc | イオン風発生器 |
CN101088198A (zh) * | 2004-09-30 | 2007-12-12 | 离子系统公司 | 空气离子化模块及方法 |
JP2008287952A (ja) * | 2007-05-16 | 2008-11-27 | Shishido Seidenki Kk | 送風式イオン生成装置 |
JP2009224280A (ja) * | 2008-03-18 | 2009-10-01 | Shishido Seidenki Kk | 送風式イオン生成装置 |
JP2010022950A (ja) * | 2008-07-22 | 2010-02-04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排ガス処理装置 |
CN102668285A (zh) * | 2010-01-26 | 2012-09-12 | 片野明夫 | 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及方法 |
WO2011161992A1 (ja) * | 2010-06-22 | 2011-12-29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イオン風発生体、イオン風発生装置及びイオン風発生方法 |
JP2014507777A (ja) * | 2011-02-08 | 2014-03-27 | イリノイ トゥール ワー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コロナ放電式マイクロパルスバイポーライオナイザー及び方法 |
JP5461736B1 (ja) * | 2013-05-13 | 2014-04-02 | 株式会社 片野工業 | イオン・オゾン風発生装置及び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173977A1 (ja) | 2015-11-19 |
KR20170003574A (ko) | 2017-01-09 |
CN106463914A (zh) | 2017-02-22 |
TW201543777A (zh) | 2015-11-16 |
JP2015216032A (ja) | 2015-12-03 |
KR101808979B1 (ko) | 2017-12-13 |
JP5613347B1 (ja) | 2014-10-22 |
TWI543483B (zh) | 2016-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53355B (zh) | 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以及方法 | |
CN106463914B (zh) | 离子/臭氧风产生装置及方法 | |
CN102668285B (zh) | 离子风产生装置 | |
CN109892019A (zh) | 自由基发生装置及其方法 | |
CN207733473U (zh) | 一种鱼塘增氧装置 | |
TWI579514B (zh) | 離子、臭氧風產生裝置 | |
CN206963751U (zh) | 一种茶刺蛾引诱处理装置 | |
CN111802354A (zh) | 一种园林除虫照明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8286260U (zh) | 一种粮食储存仓 | |
JP5778361B1 (ja) | イオン・オゾン風発生装置及び方法 | |
CN207589798U (zh) | 一种兔食槽 | |
CN209376511U (zh) | 一种灭虫除湿装置 | |
CN204047700U (zh) | 风泵式电击灭蚊器 | |
US20210047212A1 (en) | Liquid purifier | |
CN2394441Y (zh) | 水产养殖杀菌消毒给氧机 | |
TWI766679B (zh) | 有機循環廢料回收的處理系統 | |
CN205756713U (zh) | 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 |
CN207806147U (zh) | 一种化学品垃圾排风装置 | |
TWI822253B (zh) | 廚餘回收再利用處理設備 | |
CN212040550U (zh) | 一种生物样本解剖台 | |
CN215074909U (zh) | 一种清洁环保高效的农业除虫设备 | |
CN221488810U (zh) | 一种防风除蚊装置 | |
CN213713740U (zh) | 一种蜂花粉空气能干燥器 | |
CN207911912U (zh) | 一种电热集螨器 | |
CN205378730U (zh) | 太阳能智能风旋灭蚊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