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0414B - 用于机动车的锁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的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0414B
CN106460414B CN201580023820.5A CN201580023820A CN106460414B CN 106460414 B CN106460414 B CN 106460414B CN 201580023820 A CN201580023820 A CN 201580023820A CN 106460414 B CN106460414 B CN 106460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locking device
lock
resting position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38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0414A (zh
Inventor
F·德布鲁克
L·迪里耶
C·拉米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 Xin Co Of France
Original Assignee
You Xin Co Of Fra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1430702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3032011A1/fr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 Xin Co Of France filed Critical You Xin Co Of France
Publication of CN106460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0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0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04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4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E05B77/06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by means of inertial for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4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8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of pedestri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0894Spring arm
    • Y10T292/089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0898Ca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0908Emergency opera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51Spring projec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51Spring projected
    • Y10T292/1052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56Cam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动车门扇的锁(1),包括:‑所述门扇的打开杆(10),旨在允许打开门扇;‑锁定装置(12),被构造为具备一个活动锁定位置,在该活动锁定位置中所述锁定装置(12)锁止所述打开杆(10),以及一个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中所述锁定装置(12)允许打开杆(10)运动;‑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被构造为使所述锁定装置(12)从静止位置到活动锁定位置;以及‑触发装置(16),被构造为具备一个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中所述触发装置(16)将锁定装置(12)锁止在其静止位置,以及一个活动解锁位置,在该活动解锁位置中所述触发装置(16)释放所述锁定装置(12)以使得锁定装置从静止位置到活动锁定位置;打开杆(10)包括一个驱动装置(11c),被构造为在打开杆(10)向着门扇的打开方向转动时,将锁定装置(12)从活动锁定位置到静止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的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锁。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锁旨在安装在机动车门扇上,其通常包括一个锁闩,该锁闩旨在围绕固定在机动车结构体上的卡板转动,以确保门扇闭合。通过锁闩逆向转动实现门扇打开。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通过外部手柄的移位实现逆向转动,即“门扇的打开方向”,其中外部手柄通过操控装置与锁连接,所述操控装置作用于外部打开杆,以使后者旋转,继而通过钩挂装置(dispositif d’accrochage)沿希望的方向释放锁闩。
然而,如果是侧面碰撞,施加在门扇上的惯性力可能对操控装置施加足够的拉力并且作用在打开杆上,引起锁的打开,从而释放门扇。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存在一些被构造为在撞击时不会传动运动或者有阻止运动效果的锁。因此,提出了一些方案,通过阻力(例如弹簧)或者通过锁定(blocage)阻止传动链。后一方案使得锁在面对各种碰撞时表现出较好的坚固性。
锁的锁定可通过由于短暂或长时间的惯性运动而引起形变的外部障碍物而实现,在第二种情况下,撞击之后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由外部障碍物造成的锁定通常通过这样一种系统实现,所述系统通过门的形变起作用。如果变形超过了一个阈值,就会向锁产生一个外部障碍物、阻止打开链的运动。
通常锁定指令来自于所述车辆钢板的变形。该板的变形可以使障碍要么定位在锁、要么定位在金属板,面对着外部打开杆。所述杆直接参与锁的打开,而后者不能这样做。
然而,这样的系统必须匹配门的几何形状,使所述门变形,对手柄的运动不敏感,并且在撞击之后不能打开门。
由于响应于锁的非正常加速的系统所产生的惯性运动,出现临时锁定。如果加速值和加速时间超过了阈值,那么连接杆(biellette)就会移动以阻止打开或者断开运动。
这些设计中,通常会使带有弹簧的锁闭垫块(une cale de condamnation)连接到外部打开杆上。这样在所述杆运动时,惯性力会使旁边的所述垫块移动。沟槽容纳垫块,并且防止其使激活外部打开杆的时间减少。外部打开杆不能被激活,就没有打开。这些设计中,打开杆回到静止位置的同时垫块回到初始位置。
然而,该系统需要对撞击有较好的认知,特别是撞击情况下的手柄运动以及对同步校准运动(la synchronisation des mouvements de réglage)的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锁,该锁能够阻止车祸时在施加到锁上的惯性力(无论是一个还是多个)作用下的外部或者内部打开,而一旦惯性力变为零时,锁又能重新打开,而没有现有技术所述的缺点。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门扇的锁,包括:
-所述门扇的打开杆,旨在允许打开门扇,
-锁定装置,被构造为具备一个活动锁定位置,在该活动锁定位置中所述锁定装置锁止打开杆,以及一个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中所述锁定装置允许所述杆运动,
-锁定弹性返回装置,被构造为使锁定装置从静止位置到活动锁定位置,以及
-触发装置,被构造为具备一个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中所述触发装置将锁定装置锁止在其静止位置,以及一个活动解锁位置,在该活动解锁位置中所述触发装置释放所述锁定装置以使后者从静止位置到达活动锁定位置,
打开杆包括一个驱动装置,被构造为在打开杆向着门扇的打开方向转动时,使锁定装置从活动锁定位置到静止位置。
本发明的锁因此使得门有效锁定,并且避免由于打开杆运动使锁打开。所述锁具有的优点是撞击之后,在打开杆简单的拉力操作的作用下,使得锁定系统重新处于初始位置。
有利地,这样的锁定系统不受门几何形状以及手柄运动的影响,对传动链不产生压力,不需要精细的调整,并且不受几何应力的影响。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的锁包括一个或多个下列特征,以单独或组合的方式:
-打开杆的凸轮(came)支撑呈凸起(excroissance)形式的驱动装置;
-打开杆的凸轮包括这样一个凸起,其呈钩型,由这样一个结构的挡块形成,该结构限定了一个用于在锁定装置处于活动锁定位置时接收锁定装置的一部分的凹口(renfoncement),从而锁止打开杆的运动;
-锁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性臂,该弹性臂被构造为改变锁定装置的长度,以使弹性返回装置相对于锁定装置脱离;
-锁定弹性返回装置包括一个适于在隶属于所述锁定装置的挡块下面的第一端部、以及一个适于固定在锁的一个固定元件的第二端部;
-锁定装置包括一个斜坡,其使得锁定弹性返回装置在所述锁定装置回到静止位置时、特别是当所述锁定装置从活动锁定位置到静止位置时回到挡块下,这使得锁定弹性返回装置相对于锁定装置重新激活;
-凸起被构造为接收锁定弹性返回装置的端部并且驱动后者在锁定装置到达静止位置时在锁定装置的挡块下;
-锁定装置包括一个柔性舌(patteélastique),其为挡块的形式,抵靠于锁的一个固定元件,并且旨在当锁定装置处于活动锁定位置时对锁定装置施加恢复力;
-触发装置与解锁弹性返回装置关联,后者被构造为使触发装置从活动解锁位置到静止位置;
-触发装置是借助于弹性返回装置(例如压缩弹簧)可平移移动的,所述弹性返回装置被固定在触发装置和锁的一个固定元件上;
-触发装置包括一个凸起,所述凸起大致在锁定装置提供的互补槽(encochecomplémentaire)之中或之上;
-锁定装置以静止位置被布置在锁中,以使每次打开杆在门的打开方向转动并且当锁定装置处于静止位置时,锁定装置和打开杆相互接触,这使每次打开时,锁定装置、锁定弹性返回装置、触发装置以及触发装置的弹性返回装置都轻微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一种机动车,其包括门扇和旨在打开和关闭所述门扇的锁。
附图说明
在阅读本发明的以实例方式给出的描述以及下面的附图时,另一些优点和特征将显现,在附图中:
-图1是车辆遭受侧面撞击的局部俯视图;
-图2到图4是本发明的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前视图和透视图;
-图5是图2到图4的实施方案的一个变体的前视局部示意图,包括一个作用于锁定装置的柔性舌;
-图6a到6f是图2到图4的实施方案工作时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锁包括两种打开杆:中间打开杆和外部打开杆。外部打开杆通过缆线——例如鲍登线(Bowden)——或者拉杆连接到外部手柄,中间打开杆连接到位于所述车辆内部的机动车的其他传动元件,例如内部手柄。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锁1适于打开所有机动车的门扇,尤其是侧门2。
图1给出了沿大体垂直于机动车5的主轴4的方向3的侧面撞击的一个实例。撞击可以由各种元件产生,这里给出的是机动车6。此撞击在手柄打开方向上沿着一种振动运动作用于手柄,所述振动运动包括一个或多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拉杆或者缆绳被拉紧,从而使锁打开。
如图2到图5所示,所述锁1包括一种锁定系统,其包括:
-一个打开杆10,旨在打开门扇2,
-一个锁定装置12,被构造为具备一个活动锁定位置,在该活动锁定位置中所述锁定装置12锁止所述打开杆10,以及一个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中所述锁定装置12允许打开杆10运动,
-一个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被构造为使所述锁定装置12从静止位置到活动锁定位置,以及
-一个触发装置16,被构造为具备一个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中所述触发装置16将锁定装置12锁止在其静止位置,以及一个活动解锁位置,在该活动解锁位置中所述触发装置16释放所述锁定装置12以使得锁定装置12从静止位置到活动锁定位置。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杆10通过鲍登线7连接到门扇2的手柄。如图2所示,杆10包括一个凸轮11,当向鲍登线7施加拉力时,凸轮11可沿转动轴线转动。
打开杆10还包括一个驱动装置,例如第一凸起或者挡块11c,当打开杆10朝着门扇2的打开方向旋转时,该驱动装置使锁定装置12从活动锁定位置到静止位置。
这样,在图2所示的第一变体方案中,驱动装置以至少一个凸起11c的形式支撑在凸轮11上,其使在静止位置的锁定装置12通过,甚至弹出。在图5所示的第二变体中,锁定装置12本身装有一个柔性舌12a,以确保通过。柔性舌12a通常是挡块的形式,抵靠着本发明的锁的一个固定元件12b,并且旨在当锁定装置12在活动锁定位置时,向锁定装置12施加恢复力。柔性舌12a具有大体上薄板的形状,其具有变形的特点,允许向锁定装置12施加恢复力朝向其静止位置。所述柔性舌12施加的力比锁止弹簧(ressort du bloqueur)小甚或小很多。
在这两种情况下,凸轮11具有适于与锁定装置12接触的支承面,以驱动锁定装置12在静止位置并且通过挡块11c重新配置弹性返回装置14。
当锁定装置12与凸轮的表面11a(即“等待凸起”(excroissance d’attente))接触时,锁定装置12处于等待位置。打开杆转动时,所述接触消失,这使得锁定装置12完成转动直至活动锁定位置。凸起11a使锁定装置12在返回静止位置时向着静止位置后退。在锁定位置的锁定装置12抵靠在凸起11上,这确保了对复原(recouvrement)的直接控制,使得第二凸起11b(又称“锁定凸起”(excroissance de blocage),在此呈钩形)捕捉住锁定装置12并且从而终止打开杆10的运动。
这样,凸轮11包括一个第二凸起11b,其呈钩型,由这样一个结构的挡块形成,该结构限定了一个用于在锁定装置12处于活动锁定位置时接收锁定装置12的一部分15的凹口,从而锁止打开杆10的运动。
凸起11可包括多于两个的凸起或者单独一个凸起,使锁定装置从锁定位置返回到静止位置。
触发装置16和锁定装置12各自可以旋转运动或平移运动。在所描述的实例的框架内,触发装置16是可平移运动的,特别是沿着大体上与凸轮11构成的平面的定向轴线方向共线的轴线。锁定装置12是沿着大体上与凸轮11的转动轴线共线的转动轴线可旋转运动的。
任何其他的组合都是可想到的。
因此,触发装置16被构造为锁止锁定装置12的运动。为此,触发装置16可包括一个保持凸起(excroissance de maintien)18,其是一个大体上直的挡块,在锁定装置12具有的互补槽20之中或者之上。这个几何形状免除了锁定装置和触发装置的制造游隙。在触发装置16和锁定装置12的静止位置中,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对保持凸起18施加一个持续的力矩,该力矩倾向于使锁定装置12重新回复到锁定位置。
触发装置可以一个部件或多个部件的形式实现。
根据所示实施方案,触发装置16与其自身的解锁弹性返回装置(例如压缩弹簧24)相关联,后者使得所述触发装置16平移运动。与触发装置16关联的解锁弹性返回装置24固定在本发明的锁1的一个固定部分上。由触发装置16与关联的弹性返回装置24构成的组件被布置为在侧面撞击对本发明的锁1产生惯性力时移动。换句话说,为了使触发装置16运动并且释放锁定装置12,门扇在撞击时受到的惯性力必须大于弹性返回装置24的刚度(raideur),典型地是大于触发装置16的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减去弹性返回装置24的刚度。
这样,所述解锁弹性返回24使所述触发装置16将锁定装置12约束在静止位置上。发生方向3上的撞击时,所述解锁弹性返回装置(例如弹簧24)于是被压缩,驱动触发装置16并且释放锁定装置12。由此,触发装置16到达活动解锁位置。在撞击结束时,弹簧24驱动触发装置26在静止位置。
锁定装置12与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关联,后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弹簧的形式,尤其是螺旋形弹簧的形式。在后一种情况中,螺旋形弹簧有一个转动轴线,其大体上与锁定装置12的转动轴线混同。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被构造为通过在触发装置16释放锁定装置12的情况下使锁定装置12从静止位置到达活动锁定位置而工作。
杆可包括一个接触面,特别是一个挡块(未示出),适于接收锁定弹性返回装置的端部并且驱动后者以使弹性返回装置回到工作位置。
根据图4的实施方案,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包括一个端部28,其适于在隶属于锁定装置12的挡块32下面。
锁定装置12还可具有一个斜坡34,其形成在挡块32上,以使得端部28置于挡块32下。杆还可包括一个挡块13,当锁定装置到达静止位置时,其使得端部28压缩并且就位。
锁定装置12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或借助于柔性舌12a产生的力矩从活动锁定位置到静止位置。打开杆10的挡块11c允许锁定装置12在静止位置的返回完成以及通过触发装置使其重新配置,同时使弹簧位于在表面28下。借助于凸轮11的11d部分,弹性返回装置14位于锁定装置12的斜坡34下。锁定装置12从锁定位置返回到静止位置,伴随着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借助于挡块13在拉力下的恢复。锁定装置12可包括至少一个弹性臂39,其被构造为改变锁定装置12的长度。该锁定装置12的伸长使得能够相对于挡块32释放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从而,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不再对锁定装置12施加力矩。该弹性臂39的伸长可以发生在当锁定装置12从活动锁定位置到静止位置、特别是当所述锁定装置受到打开杆10的拉力大于用户正常打开门扇的拉力时。
每个弹性臂39都具有变形的特征,使在锁定装置12的锁定位置时在伸长后可以恢复其原状。因此,为了使锁定弹性返回装置的端部28出来,需要对打开杆10施加一个大于对应于所有弹性臂39的刚度总和的刚度的拉力。
因此,在活动锁定位置,当打开杆10向打开方向转动时,即当用户为打开门扇2而作用于缆线以驱动所述杆时,锁定装置在伸出弹性臂39的凸轮11的凸起处会受到压力。锁定装置具有较大的长度,弹性返回装置的端部28从挡块32释放。于是,借助于隶属于打开杆10的挡块13(其使所述端部28经过斜坡34恢复到挡块32下面)完成重新配置。
锁定装置12可被布置在锁中,以使杆每次沿着门扇打开的方向旋转时——此时所述锁定装置12处于静止位置——,弹性返回装置14都受到压缩。锁定装置12的持久性激活避免了由于锁的老化卡住锁定装置。为此,锁定装置12可布置为远离打开杆10,并在打开杆受门扇正常打开的作用下旋转时与其接触。
锁定装置12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乙缩醛树脂,以允许变形和伸长。触发元件由达到能实现惯性触发所需重量的材料来制成。
随侧面撞击的传动,例如沿方向3的侧面撞击,将会更加详细地描述。
在图6a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锁定装置12与触发装置16都处于静止位置。在这个位置中,拉杆或缆线7可转动凸轮11并且允许本发明的锁1的打开,而不受锁定装置12方面的限制。如上所述,根据一个实施方案,锁定装置12可与凸轮11接触,以发生轻微压缩但并不妨碍凸轮的转动,从而保证锁定装置的正常运作以及避免牵绊后者,这使得锁可能被打开。
在这个位置中,触发装置的保持凸起18锁定于槽20中。
弹性返回装置14保持锁定装置12抵靠在所述触发装置16。
在图6b中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锁1受到沿方向3的侧面碰撞。在本实施方案中,在施加到触发装置16的且大于弹性返回装置24的刚度的惯性力的作用下,触发元件16移位并释放锁定装置16,其会通过在弹性返回装置14的作用下绕转动轴线旋转而与打开杆的凸轮11接触。
还可以给打开杆10一个加速,使其在鲍登线40的压力下开始转动并打开门扇2,而后者在一旦锁定装置12到达锁定位置时即被锁定装置12停止。因此,借助于凸轮11在门扇打开的方向运动,锁定装置12的部分15会钩在挡块11c中。
根据图6c所示的实施方案,锁定装置12停留在凸起11b的凹口中且锁止打开杆10。杆10由此停止由锁定装置12引起的转动。
如果撞击3引发振动,使打开杆10沿门扇2的打开方向转动,通常振动的强度会低于弹性臂39的刚度,从而杆不会转动且门扇不会打开。
然而,在力大于弹性臂39的刚度的情况下,锁定装置12可在打开杆10的拉力下伸长,直到到达隶属于本发明锁的固定部分的一个挡块100。
所述挡块100可尺寸加工为能承受较大的并以异乎寻常的方式施用的力。
根据图6d的实施方案,一旦加速度变为零时,触发装置16即借助于弹性返回装置24保持在锁定位置在凸轮11下。这确保无论锁经受几次连续撞击都会一直锁定。
为了使锁定装置12从锁定位置返回并恢复到静止位置,在线7上施加一个拉力以用一个大于锁定装置的弹性臂39的刚度的力转动凸轮11。
由此,所述锁定臂39通过增加锁定装置12的长度而延伸,到达工作位置。
端部28锁止在挡块32下面的弹性返回装置14摆脱挡块32。所述端部于是抵靠于凸轮11的挡块13。
因此,锁定装置12拉伸到杆10的对面并且停在凸起11b的凹口处。
如图6e所示,一旦杆10沿门扇2的打开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则由于臂39重新回到静止位置,锁定装置12不再处于拉伸位置。锁定装置12处于可重新回到静止位置并且可通过等待凸起11a开始回到静止位置的状态。
如在图6f中所示,沿缆线7的拉力驱动凸轮11尤其是第二凸起11b旋转,后者驱动所述锁定装置12在静止位置。此运动可被柔性舌12a辅助。
如图6f所示,借助于凸起11b,锁定装置12通过将保持凸起18置于互补槽20中而处于静止位置。弹性返回装置的端部28也置于锁定装置的挡块32下,从而弹性返回装置14重新回到为下一次撞击的压缩状态。为此,所述弹性返回装置的端部28由斜坡34引导,直至卡在挡块32下面。
因此,有利的是,本发明的锁包括一个触发触发元件的阶段,所述触发元件在惯性力的推动下释放锁定装置元件;一个锁定原理,其防止由于打开杆锁定而打开;一个静止位置的复位原理;以及一个运动时的安置原理以避免牵绊。
本发明的锁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一个独立于锁环境的锁定装置,锁止在惯性撞击时打开杆的缆线受到拉力的情况下的打开,
-通过避免与门扇其他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锁止在锁内部的锁的传动链,
-触发是在源于或不源于撞击的惯性作用下,
-触发是由这样一种惯性力阈值实现,所述阈值由触发装置的弹性返回装置所选择的刚度以及触发装置的质量决定,
-锁定装置的移动时间由于取决于弹性返回装置而是恒定的,所述弹性返回装置的刚度可以根据所期望的移动时间来选择,
-锁定装置和触发装置的就位具有较高容限,因为锁定通过与自动配合一致的区域接触完成,这使得能够限制运行链,
-恢复静止位置由用户可实现的额外的力以简单、可靠的方式完成,
其上固定有锁定装置和触发装置的支撑物的体积减小,这同时使制造成本、重量降低并且优化了锁的实际体积。

Claims (14)

1.用于机动车门扇(2)的锁(1),包括:
-所述门扇(2)的打开杆(10),旨在允许打开门扇(2),
-锁定装置(12),被构造为具备一个活动锁定位置,在该活动锁定位置中所述锁定装置(12)锁止所述打开杆(10),以及一个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中所述锁定装置(12)允许打开杆(10)运动,
-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被构造为使所述锁定装置(12)从静止位置到活动锁定位置,以及
-触发装置(16),被构造为具备一个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中所述触发装置(16)将锁定装置(12)锁止在其静止位置,以及一个活动解锁位置,在该活动解锁位置中所述触发装置(16)释放所述锁定装置(12)以使得锁定装置从静止位置到活动锁定位置,所述触发装置(16)被布置为在事故期间在施加到该锁的惯性力的作用下移动,
打开杆(10)包括一个驱动装置(11c),被构造为在打开杆(10)向着门扇(2)的打开方向转动时,将锁定装置(12)从活动锁定位置到静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1),其中凸轮(11)支撑呈凸起(11c)形式的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1),其中凸轮(11)包括这样一个凸起(11b),其呈钩型,由这样一个结构的挡块形成,该结构限定了一个用于在锁定装置(12)处于活动锁定位置时接收锁定装置(12)的一部分(15)的凹口,从而锁止打开杆(10)的运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1),其中锁定装置(12)包括至少一个弹性臂,该弹性臂被构造为改变锁定装置的长度,以使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相对于锁定装置(12)脱离。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1),其中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包括一个适于在隶属于锁定装置(12)的挡块(32)下的第一端部(28)以及一个适于固定在锁的一个固定元件的第二端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1),其中锁定装置(12)包括一个斜坡(34),其使得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在所述锁定装置(12)从活动锁定位置到静止位置时回到挡块(32)下。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1),其中凸起被构造为接收锁定弹性返回装置(14)的端部(28)并且驱动后者在锁定装置(12)到达静止位置时在锁定装置(12)的挡块(32)下。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1或2所述的锁(1),其中锁定装置包括一个柔性舌(12a),其为挡块的形式,抵靠于锁(1)的一个固定元件(12b),并且旨在当锁定装置(12)处于活动锁定位置时对锁定装置(12)施加恢复力。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1),其中触发装置(16)与一个解锁弹性返回装置(24)关联,后者被构造为使触发装置(16)从活动解锁位置到静止位置。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1),其中触发装置(16)是借助于弹性返回装置可平移移动的,所述弹性返回装置被固定在触发装置(16)和锁的一个固定元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1),其中所述弹性返回装置是压缩弹簧(24)。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1),其中触发装置16包括一个凸起(18),所述凸起大致在锁定装置(12)提供的互补槽(20)之中或之上。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1),其中锁定装置(12)以静止位置被布置在锁(1)中,以使每次打开杆(10)在门扇(2)的打开方向转动并且当锁定装置(12)处于静止位置时,锁定装置(12)和打开杆(10)都相互接触。
14.机动车,包括一个门扇(2)和一个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旨在打开和关闭所述门扇(2)的锁(1)。
CN201580023820.5A 2014-05-28 2015-05-28 用于机动车的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604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305807.1 2014-05-28
EP14305807 2014-05-28
EP14307021.7 2014-12-12
EP14307021.7A EP3032011A1 (fr) 2014-12-12 2014-12-12 Serrure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PCT/EP2015/061893 WO2015181319A1 (fr) 2014-05-28 2015-05-28 Serrure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0414A CN106460414A (zh) 2017-02-22
CN106460414B true CN106460414B (zh) 2018-10-16

Family

ID=53365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382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60414B (zh) 2014-05-28 2015-05-28 用于机动车的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7837B2 (zh)
EP (1) EP3149262B1 (zh)
CN (1) CN106460414B (zh)
WO (1) WO20151813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4105005U1 (de) * 2014-10-20 2016-01-22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G Sperrwerk für eine Kraftfahrzeugkomponente
EP3034723B1 (fr) * 2014-12-18 2017-06-21 U-Shin France Serrure pour un ouvra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P3467239B1 (en) * 2017-10-03 2020-07-08 Volvo Car Corporation Hood latch crash opening prevention
DE102018116325A1 (de) * 2018-07-05 2020-01-09 Kiekert Ag Schloss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1651A1 (de) * 1994-04-15 1995-10-19 Volkswagen Ag Schließsystem für eine Fahrzeugtür mit einer durch Massenträgheit wirkenden Einrichtung
US5865481A (en) * 1996-06-20 1999-02-02 Kiekert Ag Impact-safe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EP1371799A2 (en) * 2002-06-13 2003-12-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 latch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DE102011010815A1 (de) * 2011-02-09 2012-08-09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CN102791943A (zh) * 2010-03-10 2012-11-21 开开特股份公司 机动车门锁装置
CN103124824A (zh) * 2010-07-23 2013-05-29 开开特股份公司 机动车门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225Y2 (ja) * 1989-10-18 1995-02-22 株式会社ニフコ 車載移動体の閉位置係止装置
JPH10196179A (ja) * 1996-12-27 1998-07-28 Ansei:Kk ドアロック装置
DE19919765A1 (de) * 1999-04-29 2000-11-09 Bosch Gmbh Robert Kraftfahrzeug-Türschloß o.dgl. mit elektrischer Öffnungshilfe und Schließhilfe
DE10340673A1 (de) * 2003-09-04 2005-03-31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Sicherheits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Behältnis in einem Fahrzeug
US20060261603A1 (en) * 2005-05-20 2006-11-23 Roman Cetnar Safety mechanism for vehicle door latch systems
US20070085349A1 (en) * 2005-10-13 2007-04-19 Ford Motor Company Inertia-actuated locking device
US7845691B2 (en) * 2006-04-05 2010-12-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llision safety system for use with a motor vehicle
KR100925825B1 (ko) * 2007-08-06 2009-11-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트레이용 관성하중 열림방지 장치
US8152209B2 (en) * 2008-03-31 2012-04-1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Delay apparatus for opening of vehicle door
KR100893442B1 (ko) * 2008-05-07 2009-04-17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오픈 방지 구조를 갖는 차량용 트레이
ITMI20101598A1 (it) * 2010-09-02 2012-03-02 Valeo Spa Maniglia di battente di veicolo comprendente una massa inerziale
DE102011010797A1 (de) * 2011-02-09 2012-08-09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US9145716B2 (en) * 2012-05-09 2015-09-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ployable hood latch for pedestrian head protection
DE102012025053A1 (de) * 2012-12-21 2014-06-26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schloss
US9920555B2 (en) * 2013-01-18 2018-03-20 Kiekert Ag Lock for a motor vehicle
US10570648B2 (en) * 2015-12-30 2020-02-25 Inteva Products, Llc Inertia locking device for vehicle latch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1651A1 (de) * 1994-04-15 1995-10-19 Volkswagen Ag Schließsystem für eine Fahrzeugtür mit einer durch Massenträgheit wirkenden Einrichtung
US5865481A (en) * 1996-06-20 1999-02-02 Kiekert Ag Impact-safe motor-vehicle door latch
EP1371799A2 (en) * 2002-06-13 2003-12-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 latch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CN102791943A (zh) * 2010-03-10 2012-11-21 开开特股份公司 机动车门锁装置
CN103124824A (zh) * 2010-07-23 2013-05-29 开开特股份公司 机动车门锁
DE102011010815A1 (de) * 2011-02-09 2012-08-09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81319A1 (fr) 2015-12-03
CN106460414A (zh) 2017-02-22
US20170198504A1 (en) 2017-07-13
US10577837B2 (en) 2020-03-03
EP3149262B1 (fr) 2018-04-11
EP3149262A1 (fr)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0414B (zh) 用于机动车的锁
US8727399B2 (en) Device for prevention of door opening during roll-over
US7188872B2 (en) Latch mechanism
KR102541353B1 (ko) 로터리 래치 및 보호 위치를 구비한 차량용 안전 장치
JP4791464B2 (ja) 慣性安全システムを備える自動車等を対象にしたドアハンドル
US7195090B2 (en) Vehicle hood latch release system for improved pedestrian protection
US4257626A (en) Device for tightening a safety belt for a motor vehicle
US8840156B2 (en) Handle for a door leaf of an automobile
JP2008524073A (ja) シートの背もたれ支持機構
JPH1075844A (ja) 自動車シートのヘッドレスト
US11214995B2 (en) Safety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 rotary latch and a pre-latching position and a main latching position
JP6695339B2 (ja) 自動車ドア用ラッチ
US20080267615A1 (en) Shutter device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09835227B (zh) 车辆座椅的头枕、车辆座椅及车辆
US20130067970A1 (en) Steering lock device
US7370393B2 (en) Seat belt buckle for use with pretensioner
CN111794614A (zh) 具有安全装置的手柄系统
CN107002429B (zh) 用于机动车辆门扇的锁闩
US5387029A (en) Buckle pretensioner for vehicle seat belt systems
EP2423056B1 (en) A safety device
WO2005030535A1 (en) Vehicles having shock-absorbing space extendable before crash occurs
EP4198227A1 (en) Inertial safety system for a vehicle door handle
CN112943069B (zh) 汽车卷帘碰撞锁止机构
CN109689999A (zh) 多向惯性锁定机构
JPH09236848A (ja) 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のブレーキ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