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60269A - 纤维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纤维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60269A
CN106460269A CN201580033565.2A CN201580033565A CN106460269A CN 106460269 A CN106460269 A CN 106460269A CN 201580033565 A CN201580033565 A CN 201580033565A CN 106460269 A CN106460269 A CN 106460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sheet material
grain
fiber grain
fibr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335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60269B (zh
Inventor
荒井正
荒井正一
荒井泰博
大薮裕贵
荒井稔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ste Well
Original Assignee
Waste Wel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ste Well filed Critical Waste Well
Publication of CN106460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0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60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60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42Adhesive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2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ibrous inlays, e.g. made of wool, of cott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02Cotton wool; Wad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纤维片材1,其包含多个纤维颗粒2,每个纤维颗粒2由缠结的纤维3制成。多个纤维颗粒2通过从其突出的纤维3a彼此三维地缠结。多个纤维颗粒2通过包含在所述多个纤维颗粒2中的热熔接纤维彼此粘附。纤维片材1通过包括如下的方法制造:使纤维3缠结来形成多个纤维颗粒2,将多个纤维颗粒2三维地布置,以及加热多个纤维颗粒2以使多个纤维颗粒2与热熔接纤维粘附。

Description

纤维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公开了纤维片材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公开了包含纤维颗粒的纤维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形成颗粒的纤维被称为纤维颗粒。这样的纤维颗粒也被称为纤维球。纤维球可用于垫子等。例如,JPH3-45134B(在下文中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其中纤维球填充在覆盖物中的床垫。
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床垫中,由于纤维球在覆盖物中四处移动,因此纤维球聚集在一侧,这可导致缓冲性能不足。此外,由于纤维球是小颗粒,除非填充在覆盖物等中,否则难以处理纤维球,因此纤维球的用途有限。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旨在提供使用纤维颗粒的新材料。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纤维片材包含多个纤维颗粒,每个所述多个纤维颗粒由缠结的纤维形成。所述多个纤维颗粒包含向外突出的纤维和热熔接纤维。所述多个纤维颗粒通过向外突出的纤维彼此三维地缠结。所述多个纤维颗粒通过热熔接纤维彼此粘附。
制造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纤维片材的方法包括:通过使纤维缠结成颗粒而形成多个纤维颗粒的步骤;将所述多个纤维颗粒三维地布置成片材的步骤;以及通过加热三维地布置的多个纤维颗粒通过包含于所述多个纤维颗粒中的热熔接纤维而使多个纤维颗粒彼此粘附的步骤。
由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纤维片材包含纤维颗粒,故所述纤维片材具有优异的弹性和高缓冲性能。由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纤维片材可保留空气,故所述纤维片材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由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纤维片材是包含纤维颗粒的片材,故所述纤维片材不仅可适用于床上用品和衣服,而且可适用于交通工具中的垫子以及医疗和农业领域中的基底基材。制造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纤维片材的方法允许容易地制造包含纤维颗粒的纤维片材。
附图说明
图1的图1A和图1B是示出了纤维片材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图1A是透视图而图1B是放大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了纤维颗粒的一个实例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3是示出了制造纤维片材的方法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4的图4A和图4B是示出了纤维颗粒布置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概要框图。图4A是侧视图而图4B是前视图。
图5的图5A是纤维颗粒的一个实例的图片。图5的图5B是纤维片材的一个实例的图片。
图6是示出了纤维颗粒的四个实例中的灰度值的标准差的图。
图7的图7A、图7B、图7C和图7D是不同纤维颗粒的实例的图片。图7A是实施例1的纤维颗粒(2p),图7B是实施例2的纤维颗粒(2q),图7C是实施例3的纤维颗粒(2r),而图7D是实施例4的纤维颗粒(2s)。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图1B示意性地示出了纤维片材1的实例。图1A和图1B示出了纤维片材1中存在多个纤维颗粒2。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纤维片材1的纤维颗粒2的实例。为了更容易理解,图1A、图1B和图2示意性地示出,而实际的纤维片材和纤维颗粒可与图中示出的纤维片材和纤维颗粒不同。
如图1A所示,纤维片材1包含多个纤维颗粒2。如图1B所示,多个纤维颗粒2中的每一个由缠结的纤维3形成。多个纤维颗粒2包含向外突出的纤维3a和热熔接纤维。多个纤维颗粒2通过向外突出的纤维3a彼此三维地缠结。多个纤维颗粒2通过热熔接纤维彼此粘附。由于纤维片材1包含纤维颗粒2,因此纤维片材1具有优异的弹性和高缓冲性能。由于纤维片材1可保留空气,故纤维片材1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由于纤维片材1是包含纤维颗粒2的片材,故纤维片材1不仅可适用于床上用品和衣服,而且可适用于交通工具中的垫子以及医疗和农业领域中的基底基材。
如图2所示,纤维颗粒2由多根纤维3构成。多根纤维3缠结成颗粒以形成纤维颗粒2。纤维3的一部分从纤维颗粒2向外突出。纤维3的突出部分被定义为纤维3a。纤维3a的末端可位于纤维颗粒2的团的外部。纤维3a使得多个纤维颗粒2可以彼此粘附同时保持颗粒形式。
纤维颗粒2优选地具有基本上球形的形状,这使得更容易三维地且更均匀地布置纤维颗粒2。基本上球形的形状可包括在视觉上被认为是圆形的形状。纤维颗粒2可具有无边缘的圆形形状。
纤维颗粒2的平均粒径优选在1mm至50mm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弹性。纤维颗粒2的平均粒径更优选在2mm至30mm的范围内,平均粒径进一步优选在2mm至20mm的范围内,并且平均粒径特别优选在3mm至10mm的范围内。应注意,平均粒径仅基于除了向外突出的纤维3a之外的圆形纤维测量。平均粒径可通过对一定数目(例如,一百)的纤维颗粒2的实际测量尺寸取平均值来计算。实际测量的尺寸可包括使用卷尺测量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纤维颗粒2的图片可用于测量尺寸。
纤维颗粒2包含内部的空气层。由于多个纤维3是三维缠结的,故空气存在于纤维3之间的空间中,这有助于提高弹性。此外,存在于纤维颗粒2中的空气向纤维片材1提供了独特的舒适质地。此外,由于存在于纤维颗粒2中的空气,故纤维颗粒2较轻。另外,由于纤维颗粒2是颗粒,故纤维颗粒2具有膨松性和高耐久性。此外,纤维颗粒2具有保湿性能。另外,纤维颗粒2具有优异的流动性。
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中的任一种可用作纤维3。合成纤维的实例可包括: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丙烯酸纤维、聚酰胺纤维、纤维素纤维和聚苯硫醚(PPS)纤维。聚酯纤维优选用作纤维3。可通过使用聚酯纤维容易地制造具有优异弹性的纤维片材1。聚酯的实例可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天然纤维的实例可包括羊毛。由羊毛制成的纤维片材1和纤维颗粒2具有高的绝热性能。另外,使用羊毛可向纤维片材1提供舒适的质地。可将两种或更多种纤维混合并用作纤维3。可通过混合两种或更多种纤维获得混合棉。使用混合棉可改善纤维片材1的功能性。例如,可通过使用包含丙烯酸纤维的混合棉容易地制造具有除臭特性的纤维片材1。另外,使用混合棉使得可以调整纤维片材1的弹性等。可混合羊毛和合成纤维。每个内部具有中空空间的纤维也可用作纤维3,这可进一步提高弹性。
纤维颗粒2包含热熔接纤维。由于热熔接纤维,纤维颗粒2可容易地彼此粘附。热熔接纤维起粘合剂的作用。相对于纤维3的总含量,热熔接纤维的含量优选在0.1重量%至50重量%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粘合性而不丧失优异的弹性。相对于纤维3的总含量,热熔接纤维的含量更优选在1重量%至40重量%的范围内。构成纤维颗粒2的纤维3除了热熔接纤维之外还可包含非热熔接纤维或几乎不热熔接的纤维。应注意,只要不损害纤维片材1的性能,纤维颗粒2可仅由热熔接纤维构成。
纤维颗粒2优选地包含彼此具有不同熔点的两种或更多种聚酯纤维。多种聚酯纤维可分为具有高熔点的聚酯纤维和具有低熔点的聚酯纤维。具有高熔点的聚酯纤维的熔点比具有低熔点的聚酯纤维的熔点高。具有低熔点的聚酯纤维可用作热熔接纤维。在热熔接纤维具有低熔点的情况下,可获得高强度的粘合性。热熔接聚酯纤维的熔点可以例如在100℃至160℃的范围内,这促进纤维颗粒2彼此粘附。具有低熔点的聚酯纤维的熔点还可在例如110℃至150℃的范围内。具有高熔点的聚酯纤维的熔点可以例如比具有低熔点的聚酯纤维的熔点高10摄氏度或以上,这导致纤维颗粒2的高可成形性。具有高熔点的聚酯纤维的熔点可以例如在130℃至300℃的范围内。具有高熔点的聚酯纤维的熔点还可以例如在150℃至250℃的范围内。
纤维3优选为短纤维。当纤维3为短纤维时,可容易地形成纤维颗粒2。纤维3的纤维长度优选在2mm至100mm的范围内。当使用的纤维3的纤维长度在上述范围内时,纤维片材1可获得良好的弹性。纤维3的纤维长度更优选在3mm至80mm的范围内,并且进一步优选在5mm至50mm的范围内。纤维3的厚度(旦尼尔)优选在1旦尼尔至40旦尼尔的范围内。使用厚度在上述范围内的纤维3向纤维片材1提供良好的弹性。旦尼尔是表示9000米长纤维的以克计的质量的单位。纤维3的实际测量直径可在10μm至200μm的范围内,但其不限于此。微尺寸纤维被称为微纤维。使用微纤维可有助于高的功能性。
纤维3优选地涂覆有硅酮。在纤维3涂覆有硅酮的情况下,纤维3的光滑性提高,这使得纤维3更容易彼此缠结成颗粒。因此,可容易地制造纤维片材1。用于硅酮涂层的硅酮的量可很少。例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纤维,硅酮的量可为0.0001质量份至1质量份。当硅酮的量在上述范围内时,纤维的缠结性提高。
纤维颗粒2优选地包含其中纤维3稠密缠结的芯。在芯中,纤维3稠密地排列并占芯的大部分。其中存在较芯中更少的纤维的外部部分围绕芯。凭借芯,纤维颗粒2硬化并且不太可能塌陷。在图2中,示出了芯2P和外部部分2Q。此外,纤维3可均匀地存在于纤维颗粒2中。
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纤维片材1中,纤维颗粒2通过向外突出的纤维3a彼此粘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颗粒形式。纤维片材1包含由纤维颗粒2形成的颗粒状部分2A和位于颗粒状部分2A周围的棉状部分2B。在图1A中,为了更容易理解结构,将纤维颗粒2绘制成圆形,但是纤维颗粒2可以是纤维3的块。将由纤维颗粒2形成的部分定义为颗粒状部分2A。另外,在图1A中,为了更容易理解结构,将纤维颗粒2之间的空间绘制成空白,但如图1B所示,从纤维颗粒2突出的纤维3a在纤维颗粒2之间的空间中彼此缠结并粘附,从而固定纤维颗粒2。纤维片材1的存在于纤维颗粒2之间的空间中的部分构成棉状部分2B。
在纤维片材1中,纤维颗粒2中的每一个不作为单独颗粒存在,而是粘附到位于其附近的另一纤维颗粒2上。在颗粒状部分2A中,纤维3为圆形的和缠结的。在棉状部分2B中,纤维3不为圆形的而是无定形地缠结的。棉状部分2B呈棉状形式。颗粒状部分2A中的纤维的量大于棉状部分2B中的纤维的量。例如,当通过纤维片材1从纤维片材1的一侧看存在于另一侧的物体时,棉状部分2B中的可见性可以比颗粒状部分2A中的更高。可通过棉状部分2B看到物体。棉状部分2B中的缠结的纤维3通过热熔接纤维彼此粘附。由于此,颗粒状部分2A和棉状部分2B彼此稠密地缠住,从而抑制纤维颗粒2与纤维片材1分离。因此,可以获得具有高粘合性和优异强度的纤维片材1。从一个纤维颗粒2突出的纤维3a可侵入另一个纤维颗粒2,这导致粘合性增加。纤维3通过纤维颗粒2内的热熔接纤维而彼此粘附,这导致强度增加。
由于纤维片材1包含颗粒状部分2A和棉状部分2B,故纤维片材1具有独特的弹性。当施加变形力时,可表现出纤维片材1的弹性。例如,当用强度不足以撕开纤维片材1的力在变宽的方向上拉伸纤维片材1时,棉状部分2B较颗粒状部分2A变宽得更多。另外,当挤压纤维片材1时,棉状部分2B比颗粒状部分2A收缩得更多。以这样的方式,由于纤维片材1包含颗粒状部分2A和棉状部分2B,故纤维片材1的变宽和收缩是不均匀的,这有助于优异的弹性。
颗粒状部分2A(即,纤维颗粒2)优选地基本上均匀地存在于纤维片材1中。例如,当从纤维片材1上切掉尺寸为100mm×100mm的样品时,样品彼此优选地包含基本上相同数量的颗粒状部分2A(即,纤维颗粒2)。基本上相同数目的颗粒状部分2A可意指多个样品中每一个的颗粒状部分2A的数目处在多个样品中的颗粒状部分2A的数目的平均值的±10%范围内。在长度为100mm、宽度为100mm且厚度为10mm的片材(称为“单位片材”)中,纤维片材1中的纤维颗粒2的数目例如优选在10至100000内。在这种情况下,纤维片材1可具有优异的弹性。在单位片材中,纤维片材1中的纤维颗粒2的数目例如更优选在100至10000内,并且进一步优选在200至1000内。
纤维片材1的厚度优选在5mm至100mm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纤维片材1变得更容易。纤维片材1的厚度更优选在10mm至50mm的范围内。纤维片材1优选等于或大于长300mm×宽300mm的尺寸,并且更优选等于或大于长500mm×宽500mm的尺寸。即使当将纤维片材1制成大的时,仍可获得优异的弹性。应注意,纤维片材1的厚度大于纤维颗粒2的尺寸。
可根据用途适当地调整纤维片材1的基重。可通过调整纤维片材1中的纤维颗粒2的密度来调整纤维片材1的基重。纤维片材1的基重可以例如在10g/m2至10000g/m2的范围内。由于纤维片材1包含空气,故可减轻纤维片材1的重量,并因此可提高纤维片材1的可操作性。可根据用途适当地调整纤维片材1的透气性。可通过调整纤维片材1中的纤维3的密度来调整纤维片材1的透气性。纤维片材1的透气性(当向片材施加一定量的压紧力时在1秒内通过1cm2表面的空气量)可以例如在1cm3/cm2·s至500cm3/cm2·s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例如,当纤维片材1的透气性小于或等于5cm3/cm2·s时,可提供具有较小透气性的片材。另外,例如,当纤维片材1的透气性大于或等于50cm3/cm2·s时,可提供具有高透气性的片材。此外,当可在纤维片材1内形成空气层时,可提高绝热性能。可使用Frazier型透气性测试仪测量纤维片材1的透气性。优选地,即使在沿厚度的方向压纤维片材1以使纤维片材1收缩至原始厚度的50%的厚度之后,一旦释放收缩力,纤维片材1也可以恢复到原始厚度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可获得具有优异弹性的纤维片材1。纤维片材1的拉伸强度可根据用途而适当地调整片材。可通过改变热熔接纤维的种类或量来调整纤维片材1的拉伸强度。纤维片材1的拉伸强度可以例如在1N/5cm至1000N/5cm的范围内。当拉伸强度高时,防止纤维片材1断裂和纤维颗粒2脱落,并且可获得具有高强度的纤维片材1。
纤维片材1可形成为长的形状。纤维片材1可形成为卷曲的片材。当纤维片材1可卷曲时,可制造性提高。当纤维片材1形成为长的形状时,纤维片材1的宽度(横向方向的长度)例如优选大于或等于500mm,并且优选大于或等于1000mm。纤维片材1的宽度可以例如小于或等于3000mm。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容易地制造纤维片材1。
纤维片材1包含颗粒状部分2A和棉状部分2B中的空气层。由于多个纤维3彼此三维缠结,故纤维片材1内部的空间中存在空气,导致弹性提高。此外,由于颗粒状部分2A和棉状部分2B中的纤维3的量彼此不同,故纤维片材1可具有独特的弹性。另外,由于颗粒状部分2A和棉状部分2B包含空气,故纤维片材1可获得独特的舒适质地。例如,可获得如羽毛的质地。此外,纤维片材1轻且具有膨松性和高耐久性。此外,纤维片材1具有保湿性能。另外,由于纤维颗粒2彼此粘附,故纤维颗粒2不在一侧聚集,导致纤维片材1具有优异的形状保持性。
纤维片材1具有高的耐压分散性。由于纤维颗粒2受到压力,而存在于纤维颗粒2之间的纤维3的缠结部分吸收压力,故纤维片材1具有较其中纤维彼此简单地三维缠结的片材更高的耐压分散性。因此,纤维片材1是用于床上用品和垫子的优异材料。纤维片材1为膨松的并且同时具有优异的弹性。在纤维片材1中,纤维颗粒2彼此牢固地粘附。另外,纤维片材1即使当受挤压时也倾向于恢复其原始形状。此外,纤维片材1具有优异的可干燥性。因此,可以用家用洗衣机洗涤纤维片材1。
在下文中说明制造纤维片材1的方法。
制造纤维片材1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纤维3缠结成颗粒而形成多个纤维颗粒2的步骤;
将多个纤维颗粒2三维地布置成片材的步骤;
通过加热三维地布置的多个纤维颗粒2,通过包含在多个纤维颗粒2中的热熔接纤维使多个纤维颗粒2彼此粘附的步骤。
制造纤维片材1的方法使得可以容易地制造具有如上所述优异特性的纤维片材1。另外,可高效地制造纤维片材1。
在制造纤维片材1的方法中,将多个纤维颗粒2三维地布置成片材的步骤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保持多个纤维颗粒2的步骤;
从空隙16排出多个纤维颗粒2的步骤。
图3是示出了制造纤维片材1的方法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在下文中参照图3更详细地说明制造纤维片材1的方法。在图3中,用轮廓箭头指示步骤的流程。另外,用实心粗箭头指示纤维3的流动。另外,为了容易感知纤维3和纤维颗粒2,相应地绘制了容器的内部。
在制造纤维片材1的方法中,首先制备原棉10。原棉是作为原材料的棉。当使用化学合成纤维时,使用呈棉状形式的合成纤维作为原棉。原棉10可由短纤维制成。然后使原棉10开松。原棉10的开松导致缠结的纤维松开。当纤维呈纤维束时,原棉10的开松导致纤维分离。注意,纤维不必完全分离成单独的纤维。在使原棉10开松至一定程度后,可进行下一步骤。经分离的纤维3可以呈膨松棉的形式。
应注意,作为原棉10,可制备主原棉10和次原棉10。主原棉10构成纤维片材1中的主纤维3。主原棉10可包含比次原棉10更多的纤维。次原棉10可由热熔接纤维构成。主原棉10可由非热熔接纤维或几乎不热熔接的纤维构成。然后将由主原棉10开松的纤维3和由次原棉10开松的纤维3混合。这些纤维3优选地基本上均匀地混合。由于此,将热熔接纤维以合适的量混入纤维3中。其中混合有多种纤维3的纤维被称为混合棉。应注意,可使用其中预先共混有热熔接纤维的原棉作为原棉10。在这种情况下,可省去混合纤维的过程。另外,可在不使用次原棉的情况下添加预先开松的热熔接纤维。
还可使用包含涂覆有硅酮的纤维3的原棉10。硅酮粘附到纤维3的表面上。当纤维3涂覆有硅酮时,纤维3的可操作性提高。使用由预先涂覆有硅酮的纤维制成的原棉10导致高的效率。应注意,硅酮可粘附到开松的纤维3上。当使用液体硅酮时,硅酮可通过喷洒粘附到纤维3上。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在混合纤维3的同时喷洒硅酮使其更均匀地粘附到纤维3上。可使用硅油作为硅酮。
可使用纤维混合装置11来混合纤维3。纤维混合装置11通过搅拌混合纤维3。纤维混合装置11能够进行混合。可使用桨叶或空气流动进行搅拌。应注意,如果必要的话,可使用纤维混合装置11进行硅酮的混合。
将纤维3送至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由于开松的纤维3轻,故可以通过空气流动来输送纤维3。使用空气流动送出纤维3的管可在从纤维混合装置11到纤维颗粒布置装置14的每个装置之间连接。
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包括两个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按纤维3的流动顺序被定义为第一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A和第二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B。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包括截锥形容器。空气在截锥形容器中循环。空气可螺旋地循环。空气可以以像龙卷风一样的方式循环。纤维3从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的顶部进入其中。然后,随着空气流动输送的纤维3由于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内的空气循环而三维地循环并且变成颗粒。纤维3可获得基本上球形的形状。在容器中,可旋转搅拌桨叶。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可产生空气对流。从顶部移动到底部的纤维3可以重复地移动到顶部。在阻力下纤维3趋向于容易变圆。纤维3可与容器壁碰撞。以这种方式,从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离开的纤维3变成纤维颗粒2。纤维颗粒2从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的底部离开。
从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离开的纤维颗粒2优选一次进入保持塔13。在保持塔13中,纤维颗粒2沿垂直方向堆积并暂时保持在其中。保持塔13被认为是颗粒保持器。通过如上所述的暂时保持,可将稳定量的纤维颗粒2送至下一装置。因此,可获得具有均匀形状的纤维颗粒的有利的纤维片材1。纤维颗粒2从保持塔13的顶部进入其中。纤维颗粒2从保持塔13的底部离开。在保持塔13中,纤维颗粒2从顶部进入并从底部离开,并且使纤维颗粒2一直堆积。保持塔13用作储存器。
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提供第一保持塔13A和第二保持塔13B。第一保持塔13A位于第一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A与第二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B之间。第二保持塔13B位于第二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B与纤维颗粒布置装置14之间。第一保持塔13A使送至第二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B的纤维颗粒2的量保持稳定。第二保持塔13B使送至纤维颗粒布置装置14的纤维颗粒2的量保持稳定。
应注意,纤维3通过经历多个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而倾向于容易固化。由于此,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两个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来获得形状均匀的纤维颗粒2。纤维颗粒2的芯倾向于在第一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A中形成。第一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A可压皱单片纤维3以形成纤维颗粒2。纤维颗粒2可通过使纤维3缠结来形成。应注意,从第一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A离开的纤维颗粒2可为软的且具有模糊的表面。因此,第二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B赋予纤维颗粒2阻力以使纤维颗粒2变紧。第二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B可增强纤维颗粒2中的纤维3的缠结。还可通过第二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B使纤维3压缩。当纤维颗粒2内部的纤维被牢固地紧固时,纤维颗粒2被强化。与进入第二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B之前的纤维颗粒2相比,从第二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B离开的纤维颗粒2更具刚性。纤维颗粒2可变得紧固。纤维颗粒2中的纤维3的密度可变大。纤维颗粒2中的缠结的纤维可增加。纤维颗粒2的粒径可变小。从第二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B离开的纤维颗粒2中的纤维3的密度为例如进入第二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B之前的纤维颗粒2中的纤维3的密度的1.5至5倍。使用多个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可增加纤维颗粒2的弹性。注意,可使用三个或更多个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多个纤维颗粒2通过使纤维3缠结成颗粒而形成。纤维颗粒2中的纤维的一部分可向外突出。从第二纤维颗粒形成装置12B离开的纤维颗粒2进入第二保持塔13B,然后被送至随后的步骤。
顺便提及,纤维颗粒2不限于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纤维颗粒2。呈颗粒形式的合适的纤维3可用作纤维颗粒2。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纤维球可用作纤维颗粒2。纤维颗粒2可以是纤维球。
然后将纤维颗粒2送至纤维颗粒布置装置14。纤维颗粒布置装置14将纤维颗粒2三维地布置成片材。由于纤维颗粒2轻,故可以用空气流动来输送纤维颗粒2。当用空气流动输送纤维颗粒2时,纤维颗粒2暴露于空气,因此纤维颗粒2中的纤维倾向于突出到颗粒的外部同时保持纤维颗粒2的颗粒形状。由于此,纤维颗粒2可容易地彼此粘附。
纤维颗粒布置装置14包括布置容器15。间隙16设置在布置容器15内的底部部分。间隙16可为槽状间隙。间隙16形成为具有长而窄的形状。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间隙16形成在多个辊17之间。在图3中,绘出了由辊17a和辊17b组成的成对辊。可使用三个或更多个辊17。多个辊17彼此平行地设置。辊17的延伸方向可与由待形成的纤维颗粒2构成的片材的宽度方向相同。间隙16可沿与由待形成的纤维颗粒2构成的片材的宽度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当然,间隙16可沿待形成的片材的纵向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可设置多个间隙16。形成间隙16以使纤维颗粒2通过。辊17a和辊17b可以以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可旋转辊17使得辊17在两个辊17之间的间隙16中向下流动(参见虚线箭头)。多个辊17可起进料器的作用以推出纤维颗粒2。进料器可推出纤维颗粒2。由于间隙16,纤维颗粒2在布置容器15中下落而不停止受到抑制,从而可以促进纤维颗粒2的均匀的三维布置。应注意,辊17是使纤维颗粒2通过间隙16的进料器的一个实例,并且可使用具有不同结构的装置作为进料器。
在纤维颗粒布置装置14中,纤维颗粒2从布置容器15的顶部进入。在该过程中,空气可推动纤维颗粒2流动。进入布置容器15的纤维颗粒2由于重力而向下落。然后落下的纤维颗粒2达到接近辊17。然后纤维颗粒2通过间隙16均匀地向下落。由于纤维颗粒2通过间隙16,故纤维颗粒2可以均匀地向下落,这使得可以均匀地三维布置纤维颗粒2。当辊17以促进纤维颗粒2向下落的方向旋转时,纤维颗粒2更容易向下落。然后通过间隙16的纤维颗粒2从布置容器15的底部离开。
间隙16优选地具有使得平均粒径的纤维颗粒2被捕获在间隙16中的尺寸。当间隙16太宽以致纤维颗粒2通过间隙16而不停止时,可降低纤维颗粒2布置的均匀性。在另一方面,当间隙16太窄时,纤维颗粒2进入间隙16可能变得困难。纤维颗粒2可能由于突出的纤维或由于物理力(例如静电力)而被间隙16捕获。间隙16的宽度(即,辊17之间的间隙的尺寸)优选为纤维颗粒2的平均粒径的50%至200%。当间隙16的宽度处于该范围内时,纤维颗粒2布置的均匀性提高。间隙16的宽度更优选为纤维颗粒2的平均粒径的70%至150%。
应注意,优选地,在多个纤维颗粒2在被暂时地保持之后,多个纤维颗粒2从间隙16离开。如果不保持纤维颗粒2,则纤维颗粒2由于来自管道系统的空气流动而被向下输送,这可导致纤维颗粒2的布置不均匀。然而,当纤维颗粒2在被保持之后从间隙16离开时,可以容易地将稳定量的纤维颗粒2从间隙16送至布置容器15的外部。纤维颗粒2可以保持在间隙16附近。例如,如图3中所示,当设置辊17时,可使纤维颗粒2一度保持在辊17上。可使纤维颗粒2保持在布置容器15内部。可使纤维颗粒2保持在间隙16的上方。纤维颗粒2可沿垂直方向堆积。然后,存在于辊17附近的从被保持的纤维颗粒2离开的纤维颗粒2通过间隙16向下落,通过辊17的旋转促进落下。布置容器15中的保持纤维颗粒2的区域被定义为保持部18。保持部18位于间隙16和辊17的上方。应注意,可向下推动保持在保持部18中的纤维颗粒2。在这种情况下,施加推力,这使得纤维颗粒2更容易通过间隙16。可使用空气压力或推辊来推动纤维颗粒2。可将纤维颗粒2从间隙16推出。
可将从布置容器15离开的多个纤维颗粒2三维地布置成片材。可将从布置容器15的底部离开的多个纤维颗粒2按待形成的片材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基本上均匀地布置。然后,多个纤维颗粒2的流动使得能够以流动方向基本上均匀地布置多个纤维颗粒2。经三维布置的多个纤维颗粒2形成纤维片材1的前体。将三维地布置成片材的多个纤维颗粒2定义为纤维颗粒片材2S。
优选在布置容器15的底部设置倾斜部19。倾斜部19可通过使纤维颗粒2在其上流动的路径倾斜来形成。倾斜部19可通过使板倾斜来形成。倾斜部19使得纤维颗粒片材2S可以流动而不失去三维形式。当片材沿着倾斜部19滑动和流动时连续地形成纤维颗粒片材2S。可适当地调整倾斜部19的倾斜角度以使得纤维颗粒片材2S中的纤维颗粒2不个别分离并使得促进纤维颗粒片材2S向下流动。倾斜部19可由例如金属制成。
在纤维颗粒片材2S中,向外突出的纤维可彼此缠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容易地形成具有高粘合性的纤维片材1。应注意,由于纤维的缠结,从布置容器15离开的多个纤维颗粒2(即,纤维颗粒片材2S)呈三维形式;然而,颗粒之间的连接较弱,因此纤维颗粒2在被拉动时容易个别分离。
优选地,测量纤维颗粒片材2S的重量。通过测量纤维颗粒片材2S的重量使纤维颗粒片材2S中纤维的量保持稳定。测量每单位表面的纤维颗粒片材2S的重量。在测量纤维颗粒片材2S的重量时可设定预定标准。例如,具有足够质量的产品可被定义为其重量在标准重量的预定范围(例如,±10%)内的产品,并且具有不足质量的产品可被定义为其重量在预定范围之外的产品。通过测量重量,可容易地获得其中纤维颗粒2更均匀地布置的纤维片材1。在纤维颗粒布置装置14和加热装置20之间进行测量。优选在送出纤维颗粒片材2S的同时进行测量。例如,可通过在纤维颗粒片材2S在其上流动的路径下设置秤22来进行连续测量。秤22可设置在例如倾斜部19的下方。秤22还可以设置在倾斜部19的中部。在图3中,示出了使用秤22测量纤维颗粒片材2S。应注意,纤维颗粒片材2S中的纤维颗粒2不彼此粘附并且可以容易地个别分离。因此,当所获得的纤维颗粒片材2S的一部分被确定为具有不足的质量时,可取出纤维颗粒片材2S的一部分以单独地分离其中的纤维颗粒2,并且可以使经分离的纤维颗粒2回到将纤维颗粒2布置成纤维颗粒片材2S的步骤,从而避免材料的浪费。另外,优选地进行反馈控制以调整纤维颗粒布置装置14中的纤维颗粒2的供应量,以使得在重量测量时纤维颗粒片材2S的重量在预定范围内。例如,当纤维颗粒片材2S的重量小于预定重量时,增加从纤维颗粒布置装置14离开的纤维颗粒2的量,而当纤维颗粒片材2S的重量大于预定重量时,减少从纤维颗粒布置装置14离开的纤维颗粒2的量。这样的反馈控制提高了纤维颗粒片材2S被送出方向上的均匀性,并且可获得具有较高均匀性的纤维片材1。
然后将纤维颗粒片材2S送至加热装置20。纤维颗粒片材2S可通过在路径上推动其进行输送,或者通过输送机进行输送。加热装置20将纤维颗粒片材2S加热至热熔接纤维表现出可焊性的温度。因此,纤维通过热熔接纤维粘附,并且多个纤维颗粒2彼此粘附成片材。在加热装置20中,纤维颗粒片材2S可在被加热的同时通过由辊21形成的空间。通过改变由辊21形成的空间的大小来调整纤维片材1的厚度。由辊21形成的空间可在彼此面对的辊21之间或在辊21和输送机之间形成。在图3中,示出了彼此面对的辊21的一个实例。应注意,由于纤维颗粒2软,故由辊21施加的压紧力可能较弱。应注意,可压制纤维颗粒片材2S,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由压制形成的空间来调整纤维片材1的厚度。应注意,可对纤维颗粒片材2S进行加热而不施加任何物理力(例如没有辊21且没有压制)。以这种方式,对三维布置的多个纤维颗粒2进行加热并使其通过热熔接纤维彼此粘附。粘附可发生在纤维3a的向外突出与其他纤维接触的部分上。纤维颗粒2中的纤维3可彼此粘附。当彼此接触的纤维3中至少一种包含热熔接纤维时,可发生粘附。如上所述,进行三维成形以形成纤维片材1。
在连续形成纤维片材1的情况下,纤维片材1可以形成为合适的形状。可卷起或切割纤维片材1。例如,相对薄的纤维片材1可被送出并卷起。在图3中,示出了作为卷起的纤维片材1的卷绕纤维片材1R。卷绕纤维片材1R可用于需要可变形性和弹性的用途,例如,衣服。由于纤维片材1中纤维颗粒2彼此牢固地粘附,即使当卷起纤维片材1时,纤维颗粒2不倾向于容易脱离。当纤维片材1可被卷起时,生产率提高。另外,可将相对厚的纤维片材1切割成适当的尺寸。经切割的纤维片材1可具有板状形状。在图3中,示出了作为被切割的纤维片材1的板状纤维片材1B。可使用板状纤维片材1B例如作为用于床垫等的芯材。由于纤维片材1中纤维颗粒2彼此牢固地粘附,故即使当切割纤维片材1时,纤维颗粒2也不倾向于容易脱落。当纤维片材1具有板形状时,可操作性提高。
在上述用于制造纤维片材1的方法中,可由原棉10连续地制造纤维片材1,这导致生产率和效率提高。可由原棉10连续地形成开松的纤维3。可由纤维3连续地形成纤维颗粒2。可由纤维颗粒2连续地形成纤维颗粒片材2S。可由纤维颗粒片材2S连续地形成纤维片材1。以这种方式,所有步骤可连续进行,这使得可以从上游到下游连续生产。当然,每个步骤可单独地进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每个步骤中,进行连续操作,这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参照图4A和图4B,说明纤维颗粒布置装置的另一优选实例。图4A和图4B是示出了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的概要框图。图4A是侧视图且图4B是前视图。在下文说明的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可替代上述纤维颗粒布置装置14。因此,图4A和图4B中的对应于上述部件的部件在括号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例如,写成为“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14)”。应注意,在图4A和图4B中,用轮廓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用阴影线表示的框箭头表示纤维颗粒的流动,并用箭头表示机器部件(例如辊)的运动。
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将多个纤维颗粒2三维地布置成片材。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包括供应管道51、排气管道52、储存部53、供应辊55、分配辊56、保持部57、输送辊60、输送板61、风扇62、控制器63和输入/输出部64。
供应管道51是其中从上游保持塔13(见图3)送来的纤维颗粒2流动的空气通道。排气管道52是排出来自供应管道51的空气的空气通道。在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中,作为整体,空气从供应管道51流入并流出至排气管道52。应注意,一部分空气流向分配辊56。来自供应管道51的纤维颗粒2向下流动以储存在储存部53中。储存部53暂时储存(保持)纤维颗粒2,这导致纤维颗粒2的供应量稳定。另外,储存部53可通过阻断来自供应管道51的空气压力来防止对纤维颗粒2的三维布置产生负面影响。储存部53设置有上部空气排出口54。上部空气排出口54由例如穿孔板组成。由于上部空气排出口54,故供应的空气顺利地排出并且可以抑制装置内部的过大的压力。
通过供应辊55将进入储存部53的纤维颗粒2向下游输送。纤维颗粒2由于供应辊55的旋转而向分配辊56流动。供应辊55电连接至控制器63。由于控制器63操作的控制,故可以调整供应辊55的旋转速度。控制器63可包括电路。通过改变供应辊55的旋转速度,可调整从供应辊55送出的纤维颗粒2的量。当旋转速度高时,送出的纤维颗粒2的量增加,而当旋转速度低时,送出的纤维颗粒2的量减少。供应辊55可设置有刮除部55a。刮除部55a可刮取并送出纤维颗粒2。刮除部55a可包括形成于供应辊55圆周上的尖锐突出部分。另外,刮除部55a可通过例如在供应辊55上设置金属丝来形成。
分配辊56具有在纤维片材1的宽度方向上分配从供应辊55送出的多个纤维颗粒2的功能。纤维片材1的宽度方向对应于分配辊56的轴向方向(纵向方向)。分配辊56可以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分配辊56的直径可大于供应辊55的直径。纤维颗粒2可通过经过分配辊56在分配辊56的轴向方向上进行分布,这使得可以均匀地布置纤维颗粒2。分配辊56包括多个突出杆56a。多个突出杆56a沿圆周方向以均匀的间隔布置在分配辊56的圆周上(图4A),并且另外,在分配辊56的轴向方向以均匀的间隔布置(图4B)。在沿着分配辊56的轴向方向的方向上的纤维颗粒2的量由于突出杆56a而变得更均匀。由于由分配辊56分配的纤维颗粒2倾向于流向流动阻力低的区域,故由分配辊56分配的纤维颗粒2自动地流向保持部57中存在较少量的纤维颗粒2的区域。
通过分配辊56的纤维颗粒2进入保持部57。保持部57保持从分配辊56送出的纤维颗粒2。保持部57对应于图3中的保持部18。纤维颗粒2被暂时保持在保持部57中,这使得可以稳定地布置纤维颗粒2。保持部57设置有下部空气排出口58。下部空气排出口58由例如穿孔板组成。由于下部空气排出口58,故进入保持部57的空气被顺畅地排出并且可以抑制保持部57中的过大的压力。下部空气排出口58与内部空气通道59连接,因此空气流向内部空气通道59。
如图4B所示,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还包括片材宽度调整部件66。在保持部57上设置片材宽度调整部件66。片材宽度调整构件66促进纤维片材1宽度的调整。片材宽度调整构件66包括一对片材宽度调整部件66a。所述一对片材宽度调整部件66a可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当一对片材宽度调整部件66a彼此靠近时,可使纤维片材1的宽度变小,而当一对片材宽度调整部件66a彼此远离时,可使纤维片材1的宽度变大。片材宽度调整构件66可形成为使得保持部57内部的空间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变窄。
保持在保持部57中的纤维颗粒2通过经过成对的输送辊60之间而从保持部57输送。输送辊60对应于图3中的辊17。在成对的输送辊60之间设置与如上所述相同的间隙16,这使得可以有利地三维地有效布置纤维颗粒2。在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中,间隙16限定纤维片材1的近似厚度。间隙16的厚度可以在例如5mm至100mm的范围内。
应注意,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包括使空气循环的内部空气通道59。内部空气通道59连接至保持部57的顶部和底部二者。内部空气通道59设置有风扇62。风扇62可在内部空气通道59内部产生空气流动。风扇62电连接至控制器63。控制器63控制风扇62的旋转。风扇62的旋转改变空气在内部空气通道59中流动的速度,从而改变保持部57内的压力。通常,在内部空气通道59中,从保持部57出来的空气可通过下部空气排出口58,然后可以向上升从其顶部(分配辊56的底部)进入保持部57。
控制器63可控制保持部57中的纤维颗粒2的量。控制器63可将保持部57中的压力调整为预定压力。控制器63电连接至供应辊55并且可以控制供应辊55的旋转速度。另外,控制器63电连接至设置在保持部57和风扇62中的压力传感器65。因此,控制器63可基于由压力传感器65检测到的压力来控制风扇62以使保持部57内的压力取得预定值(设定值)。此外,控制器63电连接至输送辊60并且可控制输送辊60的旋转速度。由于此,可调整纤维颗粒2的输送量,导致纤维颗粒2的有利布置。或者,输送辊60可设置成自由旋转。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部57的空气压力推动纤维颗粒2向下,这使得纤维颗粒2可以在输送辊60之间通过。可通过控制器63监测输送辊60的旋转速度。以这种方式,控制器63可基于压力信息和旋转速度信息调整供应辊55的旋转速度和保持部57的压力,从而调整进入和离开的纤维颗粒2的量。例如,当保持部57内的压力过高时,控制器63可控制供应辊55的旋转速度更慢,从而防止过量的纤维颗粒2进入保持部57。以这种方式,使保持部57的压力降低至适当值。另外,当输送辊60的旋转速度变快时,即,当纤维颗粒2的输送量变大时,控制器63可控制供应辊55的旋转速度更快,从而将纤维颗粒2供应给保持部57。以这种方式,可抑制保持部57中纤维颗粒2的不足。如所描述的,凭借控制器63,适当量的纤维颗粒2可进入保持部57并从保持部57离开,导致纤维颗粒2的有利布置。
输入/输出部64涉及在内部和外部之间交换信息。输入/输出部64包括输入部和输出部。输入部可包括开关、按钮、旋钮、通道等。输出部可包括仪表、数字显示器、显示器等。例如,通过输入预定旋转速度,供应辊55以预定旋转速度旋转并向下送出纤维颗粒2。
从输送辊60送出的纤维颗粒2成为位于输送板61上的纤维颗粒片材2S。输送板61具有倾斜部19。然后,将纤维颗粒片材2S送至加热装置20(参见图3)。
如上所述,优选使用秤22测量纤维颗粒片材2S的重量(参见图3)。然后,优选地进行反馈控制以调整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中纤维颗粒2的供应量,以使得在重量测量时纤维颗粒片材2S的重量在预定范围内。例如,当纤维颗粒片材2S的重量小于预定重量时,可通过提高供应辊55和/或输送辊60的旋转速度来增加从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出来的纤维颗粒2的量。另外,当纤维颗粒片材2S的重量大于预定重量时,可通过降低供应辊55和/或输送辊60的旋转速度来减少从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出来的纤维颗粒2的量。反馈控制有助于获得具有更高均匀性的纤维片材1。
如上所述,纤维颗粒布置装置50至少包括:储存多个纤维颗粒2的储存部53;送出储存的多个纤维颗粒2的供应辊55;将从供应辊55送出的多个纤维颗粒2沿着纤维片材的宽度方向分配的分配辊56;保持从分配辊56送出的多个纤维颗粒2的保持部57;以及输送保持在保持部57中的多个纤维颗粒2的成对的输送辊60。另外,在成对的输送辊60之间设置有间隙16。因此,可均匀地布置纤维颗粒2,导致形成良好的纤维片材。
由于纤维片材1不是织造织物,故纤维片材1可被认为是归类为非织造织物;然而,纤维片材1具有与常规非织造织物完全不同的特性。纤维片材1包含大量空隙。在纤维片材1中,存在类似于颗粒的区域(颗粒状部分2A)和类似于棉的区域(棉状部分2B),这两个区域通过熔接稠密地粘附。因此,如上所述,可获得常规纤维不能获得的独特效果。
纤维片材1可用于床上用品、垫子等。例如,可通过用覆盖物覆盖作为芯材的纤维片材1来提供床上用品。纤维片材1具有良好的耐压分散性。此外,纤维片材1可用于衣服。此外,由于纤维片材1在其内部具有纤维颗粒2,故纤维片材1可应用于多种用途。例如,纤维片材1可用于交通工具(例如汽车、火车、船和飞机)的坐椅垫。由于上述纤维片材1轻且牢固,故纤维片材1适用于需要尽可能轻的材料的交通工具。另外,例如,纤维片材1可用于农业用途,例如将纤维片材1置于水中并在其中播撒植物种子的水栽培。另外,例如,纤维片材1可用于医疗用途。此外,由于纤维片材1具有绝热性能和优异的吸音性能,故纤维片材1可用于例如建筑材料。
(实施例)根据上述方法,使用短聚酯纤维制备纤维颗粒。将纤维颗粒布置成片材,并加热所述片材以获得纤维片材。
图5A是纤维颗粒的图片。图5B是纤维片材的图片。如图5B所示,纤维片材包含多个纤维颗粒。证实了,纤维片材表现出与其中纤维仅三维地缠结的片材不同的弹性。
应注意,在上述纤维颗粒制造中,制备了四种纤维颗粒:一个实例是高排斥纤维颗粒(实施例1);一个实例是低排斥纤维颗粒(实施例2);一个实例是用常规方法制造的纤维颗粒(实施例3);以及一个实例是市售的纤维颗粒(实施例4),并且使用以下方法比较其结构(每个纤维颗粒中纤维的情况)。
首先,任意选择二十个纤维颗粒。将二十个纤维颗粒中的一个放置在样品台上的白色树脂板上,并且将载片放置在其上。应注意,白色树脂板用于使透射光漫射。向纤维颗粒发射光,使用显微镜(由KEYENCE公司制造,VHX-900)用透射光和20倍的放大倍率获取纤维颗粒的图片,并且保存所获得的图像。对二十个纤维颗粒中的每一个进行图像保存。接着,通过图像处理使纤维颗粒的图像灰度化。将每个灰度图像拟合成二维单元矩阵,并且将通过由黑色0到白色255组成的256阶颜色表示的灰度确定的值(灰度值)分配给每个单元。对于分配的灰度值,使用列和行的平均值来计算列和行的平均值的标准差,并进一步计算标准差的平均值。
表1示出了通过上述方法确定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纤维颗粒的标准差的结果。图6是示出了纤维颗粒的4个实施例的灰度值的标准差的图。可以说,平均标准差越小,纤维颗粒中的纤维布置越均匀。实施例1、实施例2的平均标准差为9或更小并且是均匀的纤维颗粒。在另一方面,实施例3的平均标准差大于9并且与实例1、实施例2相比是不太均匀的纤维颗粒。此外,实施例4的平均标准差大于11因此是更加不均匀的纤维颗粒。纤维颗粒越均匀,纤维片材越具有更有利的弹性。使用四种纤维颗粒制造纤维片材。实施例1、实施例2的纤维片材具有比实施例3、实施例4的纤维片材更好的弹性。
如上所述,可以理解,当选择预定数目(例如,二十)的任意纤维颗粒时,用光照射获取其图片,并用灰度色调分析所获得的图像时,灰度值的标准差优选为9或更小。应注意,标准差越小越好,并且灰度值的下限理想地为0,但考虑到现实可为1。
[表1]
图7的图7A、图7B、图7C和图7D是以上四种纤维颗粒的图片的实例。图7A示出了实施例1的纤维颗粒(2p)。图7B示出了实施例2的纤维颗粒(2q)。图7C示出了实施例3的纤维颗粒(2r)。图7D示出了实施例4的纤维颗粒(2s)。在实施例1、实施例2的纤维颗粒中,与实施例3、实施例4的纤维颗粒相比,纤维在中心更稠密。因此,可以说,实施例1、实施例2的纤维颗粒具有其中纤维稠密缠结的芯。就是说,具有芯的纤维颗粒不具有内部空心的结构(例如乒乓球)而具有内部具有芯材的结构(例如高尔夫球)。

Claims (7)

1.一种纤维片材,包含多个纤维颗粒,每个所述多个纤维颗粒由缠结的纤维形成,
所述多个纤维颗粒包含向外突出的纤维和热熔接纤维,
所述多个纤维颗粒通过所述向外突出的纤维彼此三维地缠结,并且
所述多个纤维颗粒通过所述热熔接纤维彼此粘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片材,其中
所述多个纤维颗粒的平均粒径在1mm至50m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片材,其中
所述纤维片材的厚度在5mm至100mm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片材,其中
所述多个纤维颗粒中的每一个包含其中纤维稠密缠结的芯。
5.一种制造纤维片材的方法,包括:
通过使纤维缠结成颗粒来形成多个纤维颗粒的步骤;
将所述多个纤维颗粒三维地布置成片材的步骤;以及
通过加热经三维地布置的所述多个纤维颗粒通过包含于所述多个纤维颗粒中的热熔接纤维使所述多个纤维颗粒彼此粘附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纤维片材的方法,其中
将所述多个纤维颗粒三维地布置成所述片材的步骤包括:
保持所述多个纤维颗粒的步骤;以及
将所述多个纤维颗粒从间隙排出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纤维片材的方法,其中:
将所述多个纤维颗粒三维地布置成所述片材的步骤通过纤维颗粒布置装置进行,
所述纤维颗粒布置装置包括:
储存部,所述储存部储存所述多个纤维颗粒;
供应辊,所述供应辊送出储存的所述多个纤维颗粒;
分配辊,所述分配辊将从所述供应辊送出的所述多个纤维颗粒沿所述纤维片材的宽度方向分配;
保持部,所述保持部保持从所述分配辊送出的所述多个纤维颗粒;以及
成对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输送保持在所述保持部中的所述多个纤维颗粒,以及
所述间隙设置在所述成对的输送辊之间。
CN201580033565.2A 2014-09-01 2015-08-05 纤维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4602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7048 2014-09-01
JP2014177048 2014-09-01
PCT/JP2015/003934 WO2016035255A1 (ja) 2014-09-01 2015-08-05 繊維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0269A true CN106460269A (zh) 2017-02-22
CN106460269B CN106460269B (zh) 2019-01-04

Family

ID=55439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33565.2A Active CN106460269B (zh) 2014-09-01 2015-08-05 纤维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2) JP5957162B1 (zh)
KR (1) KR101883419B1 (zh)
CN (1) CN106460269B (zh)
TW (1) TWI586506B (zh)
WO (1) WO201603525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7810A (zh) * 2018-03-29 2018-07-06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以枝丫材为原料生产重组木的方法
CN110257922A (zh) * 2019-07-19 2019-09-20 苏州盛天力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 羽毛洗涤脱水一体机
CN114340760A (zh) * 2019-08-30 2022-04-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过滤器滤材以及空气过滤器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6018B2 (ja) * 2016-06-24 2020-10-28 ダイワボウ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粒状綿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08218B2 (ja) * 2016-09-02 2021-01-06 パネフリ工業株式会社 クッション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6224251B4 (de) * 2016-12-06 2019-02-28 Adidas Ag Wärmedämmende Struktur
JP7212246B2 (ja) * 2018-09-27 2023-01-25 富士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音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074283A (ja) * 2019-11-09 2021-05-20 株式会社ユメロン黒川 姿勢矯正就寝パッド
US20210298486A1 (en) * 2020-03-25 2021-09-30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Pocketed Spring Assembly
CN116438340A (zh) * 2020-10-29 2023-07-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吸音材料
EP4124684B1 (en) * 2021-07-26 2024-04-03 Carl Freudenberg KG Fiberball padding with different fiberball shape for higher insulation
KR102540978B1 (ko) 2023-01-09 2023-06-13 주식회사 다올이엔지 태양광 단위셀 유닛 체결구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5377A (ja) * 1984-11-21 1986-06-13 日本エステル株式会社 詰綿体の製造方法
US4794038A (en) * 1985-05-15 1988-12-2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ester fiberfill
JPH02112471A (ja) * 1988-10-19 1990-04-25 Kanebo Ltd 遠赤外線放射性不織布の製法
WO1991014035A1 (en) * 1990-03-08 1991-09-19 Du Pont De Nemours International S.A. Wad ma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357064A (zh) * 1999-06-18 2002-07-03 纳幕尔杜邦公司 由膨松连续长丝工艺方法生产的短纤维及由这种纤维制造的纤维束
CN101016677A (zh) * 2006-12-06 2007-08-15 谢继华 非织造布及其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8196U (ja) * 1981-11-04 1983-05-09 帝人株式会社 羽毛状構造体
US6167593B1 (en) * 1998-06-12 2001-01-02 Tr{umlaut over (u)}tzschler GmbH & Co. KG Apparatus for varying the depth of a chute in a fiber feeder
WO2000047806A1 (fr) * 1999-02-09 2000-08-17 Kanebo Limited Structure de tissu non tisse et son procede de production
JP2000355865A (ja) 1999-04-15 2000-12-26 Kanebo Ltd ランダムな方向の短繊維から構成された繊維塊を用いた不織布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71538B2 (ja) * 2011-09-28 2016-03-0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繊維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5377A (ja) * 1984-11-21 1986-06-13 日本エステル株式会社 詰綿体の製造方法
US4794038A (en) * 1985-05-15 1988-12-2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ester fiberfill
JPH02112471A (ja) * 1988-10-19 1990-04-25 Kanebo Ltd 遠赤外線放射性不織布の製法
WO1991014035A1 (en) * 1990-03-08 1991-09-19 Du Pont De Nemours International S.A. Wad ma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357064A (zh) * 1999-06-18 2002-07-03 纳幕尔杜邦公司 由膨松连续长丝工艺方法生产的短纤维及由这种纤维制造的纤维束
CN101016677A (zh) * 2006-12-06 2007-08-15 谢继华 非织造布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7810A (zh) * 2018-03-29 2018-07-06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以枝丫材为原料生产重组木的方法
CN110257922A (zh) * 2019-07-19 2019-09-20 苏州盛天力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 羽毛洗涤脱水一体机
CN114340760A (zh) * 2019-08-30 2022-04-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过滤器滤材以及空气过滤器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6506B (zh) 2017-06-11
WO2016035255A1 (ja) 2016-03-10
TW201611976A (en) 2016-04-01
CN106460269B (zh) 2019-01-04
JP6156956B2 (ja) 2017-07-05
JP2016094692A (ja) 2016-05-26
KR20170004016A (ko) 2017-01-10
JP5957162B1 (ja) 2016-07-27
JPWO2016035255A1 (ja) 2017-04-27
KR101883419B1 (ko) 2018-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0269B (zh) 纤维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KR102406814B1 (ko) 단열 연신가능 솜깃털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5823830B2 (ja) 嵩高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21112B (zh) 不織布及其製造方法與製造設備
US10900156B2 (en) Volume nonwoven fabric
CN104602658B (zh) 包含纤维和超级吸收剂颗粒的熔融结合的吸收剂结构及用于制造这种结构的方法
EP0925398B1 (en) Nonwoven fabric having a pore size gradien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same
CN103458715B (zh) 一种无烟烟草产品以及其使用和制作方法
CN103069065B (zh) 图案化气纺非织造驻极体纤维网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US8753459B2 (en) Needling loops into carrier sheets
US8673097B2 (en) Anchoring loops of fibers needled into a carrier sheet
ES2270198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una tela no tejida para la fabricacion de filtros de la industria tabacalera, asi como dispositivo de fabricacion de varillas de filtro.
JP7220020B2 (ja) 混綿中綿
KR20160029821A (ko) 섬유 및 필라멘트의 힘방사
CN1348516A (zh) 含有微粒的熔喷纤维网
CN107429456A (zh) 层叠无纺布
JPH10510332A (ja) 不織性材料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調節装置を有するエアーレーイング形成ステーション
EP3234244B1 (en) Fiberball batting and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CN201805892U (zh) 串联式双筒烟片回潮机
CN107109741A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JP6614450B2 (ja) 不織布及び吸音材
JP2004218116A (ja) 網状構造体ループ形成装置、網状構造体製造装置、網状構造体製造方法及び網状構造体
CN101351315A (zh) 用于玻璃纤维颗粒的粒化涂布机
CA2993887C (en) Volume nonwoven fabric
CA2277472A1 (en) Flat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a non-woven fabr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331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