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29727A - 无机房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机房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29727A
CN106429727A CN201510497339.1A CN201510497339A CN106429727A CN 106429727 A CN106429727 A CN 106429727A CN 201510497339 A CN201510497339 A CN 201510497339A CN 106429727 A CN106429727 A CN 106429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machine
machine body
counter weight
weight guide
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973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29727B (zh
Inventor
阮佳梦
朱维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tsubish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973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29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29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9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29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29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房电梯系统,包括电梯井道、轿厢、对重导轨、对重、曳引机本体、曳引轮,两根对重导轨均位于轿厢导轨横截面中心连线的同一边;曳引机本体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与对重导轨的横截面中心连线重叠;曳引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件;支撑件连接两根对重导轨;曳引机本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水平防倾斜件,水平防倾斜件具有垂直导向及防止曳引机前倾的作用。本发明仅利用两根对重导轨,就能够实现曳引机本体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与对重导轨的横截面中心连线重叠的布置方式,从而在高效利用井道设备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减小轿厢与对重侧井壁距离最小化,并且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不增加顶层高度要求。

Description

无机房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具体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在电梯轿顶上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发生跌落电梯井道的危险,电梯轿顶通常配置有防护栏。中国电梯标准GB7588-2003对于轿顶防护栏的高度也有明确的规定,其中8.13.3规定,离轿顶外侧边缘有水平方向超过0.3米的自由距离时,轿顶应装设防护栏。而对于轿顶防护栏的高度,电梯标准GB7588-2003同样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如8.13.3.2中,考虑护栏扶手外缘到井壁的水平自由距离,护栏扶手的高度至少为:
1、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米时,0.7米;
2、当自由距离大于0.85米时,1.1米。
与中国标准相比,欧洲标准EN81-20对于护栏的防坠落保护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将水平自由距离从0.85米减小到了0.5米,并且将测量位置从护栏扶手外缘改为扶手内缘。欧洲标准EN81-20的要求使得不少原本只需要配置0.7米高的防护栏的电梯现在必须配置1.1米高的防护栏。
将轿顶防护栏的高度从0.7米提高至1.1米后,建筑物的最小顶层高度可能需要增加,因而限制了电梯的使用场合。
如图1所示,为了尽量减少轿顶护栏3内缘到对重侧井壁1的距离,常将护栏3布置在尽量靠近轿厢2边缘的位置,电梯标准GB7588-2003中,护栏3外缘到井道内设备的距离需大于0.1米。同时,对于一般的电梯设计准则,井道内部件与轿厢之间应当留有间隙,此处取0.05米。
设轿厢2与电梯井道1内壁之间的设备/设备组(如曳引机本体4、曳引轮5、对重6、对重轮7)的厚度为a,设备/设备组(4、5、6、7)到电梯井道1内壁的距离为b,轿顶护栏3的宽度为c,轿顶护栏3外缘到轿厢2边缘的距离为d,轿厢2边缘到电梯井道1内壁的距离为e,则有:
e≤0.5-c-d…………………………………………………………(1)
e+d-b-a≥0.1…………………………………………………………(2)
e-b-a≥0.05…………………………………………………………(3)
(1)式限定了轿厢2到电梯井道1内壁之间的距离e不能过大,否则超过0.5米的限制;
(2)式限定了轿厢2到电梯井道1内壁之间的距离e不能过小,否则无法保证护栏3外缘到井道内设备/设备组(4、5、6、7)的距离间隔0.1米的要求;
(3)式限定了轿厢2到电梯井道1内壁之间的距离e不能过小,否则无法保证轿厢2到井道内设备/设备组(4、5、6、7)距离0.05米的设计需要;
上述变量中轿顶护栏3外缘到轿厢2边缘的距离d,以及护栏3宽度c不可能无限缩小,d值最小为0米,c值由于对于护栏3强度的要求,此处取0.03米;
井道内设备/设备组(4、5、6、7)到电梯井道1内壁之间应留有间隙,其距离b此处取0.03米;
为了同时满足(1)~(3)式,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小井道内设备/设备组(4、5、6、7)的厚度a。
欧洲标准EN81-20对于轿厢2与电梯井道1内壁的之间的设备/设备组(4、5、6、7)的厚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对于无机房电梯,其由曳引机本体4与曳引轮5组成的曳引机置于井道中,无机房电梯的对重6与曳引机同时布置于电梯轿厢2的侧面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布置方式。图1的布置方式是从曳引轮5下悬的对重侧钢丝绳28和轿厢侧钢丝绳27同时位于轿厢导轨10横截面中心连线的同一边的布置方式,即对重侧钢丝绳28从曳引轮5引至对重轮7,轿厢侧钢丝绳27从曳引轮5引至轿厢滑轮26。这种布置方式的好处在于:曳引钢丝绳27、28和对重6仅占据轿厢导轨10横截面中心连线单侧的区域,使得轿厢导轨10横截面中心连线另外一侧的空间可以用于控制屏29等等其他大体积部件的摆放。
该布置方式还有一个特点是:曳引机本体4在对重6的上方,这样布置的出发点正是在于尽可能让轿厢2与电梯井道1内壁的之间的设备/设备组(4、5、6、7)在井道横截面方向上的投影重叠,设备的投影相互重叠是最有效的减少投影厚度的方法。曳引机与对重6在井道横截面方向上的投影重叠时,曳引机与对重6的位置关系也可以表述为:曳引机本体4在井道横截面方向上的投影与对重导轨8、9的横截面的中心的连线重叠。
中国专利文献CN1430574公开的曳引机安装方式是将曳引机背向轿厢。如图2、图3所示,曳引轮5面向电梯井道1内壁,此时曳引轮5的投影位置不变,但是曳引机本体4不在对重导轨8、9之间。这种安装方式的缺点是:曳引机与对重6的投影基本不重叠,曳引机本体4的投影甚至与轿厢2的投影重合,为了保证轿顶护栏3与曳引机本体4之间有0.1米的间距,曳引机侧的轿顶护栏3必须远离轿厢2边缘。那么护栏内侧到井壁的距离L大致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
L=c+0.1(护栏外缘到电梯井道内设备的最小距离)+a+b
其中,c为护栏宽度,按照上文取0.03米;
a为曳引机本体4与对重6在井道横截面方向上投影的厚度之和,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曳引机厚度为0.2m,对重6的厚度一般也大于0.2m,此处均取0.2m;
b为井道内设备距离井壁的最小距离,按照上文取0.03米;
上述取值均为现有技术以及实际情况中可以预见的最小值或接近最小值,故具有可信度。
则L值为0.03+0.1+0.2+0.2+0.03=0.56米,已经超过了0.5米,因而必须配置1.1米高护栏,这就大幅增加了顶层高度的要求。另外,这种安装方式的缺点还在于其曳引轮5面向井壁侧,当维保人员站在轿厢2顶部时,无法方便地维护曳引轮5。
中国专利文献CN104355207公开的另一种曳引机安装方式如图4所示,其将2根对重导轨8、9中的一根从曳引机底部开始切断,从而实现曳引机本体4在井道横截面方向上的投影与对重导轨8、9的横截面的中心的连线重叠,此时被切断的对重导轨8位于曳引机本体4的下部,无法与曳引机上部连接以防止曳引机倾斜。此时,除了未被切断的一侧对重导轨9,还需要其他的井道内设备来连接曳引机上部。一般是使用与被切断的对重导轨距离较近的轿厢导轨10来实现这一功能。此时,为了固定曳引机,这种曳引机安装方式使用了三根导轨,其中包括两根对重导轨8、9,以及一根轿厢导轨10。被切断的对重导轨8仅发挥承重作用,而没有防倾斜作用。该安装方式也可以舍弃被切断的对重导轨8,仅使用一根对重导轨9以及一根轿厢导轨10来同时实现承重与防止曳引机倾斜的功能,但是该安装方式的缺点在于:必须引入一根轿厢导轨参与曳引机的安装,导致至少一根轿厢导轨要布置于曳引机附近,大大降低了井道布置的灵活度,同时还会将曳引机的震动通过轿厢导轨10传导至轿厢2,影响乘坐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系统,它可以实现曳引机本体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与对重导轨的横截面中心连线重叠的布置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无机房电梯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电梯井道1、轿厢2、对重导轨8、9、对重6、曳引机本体4、曳引轮5,电梯井道1内固定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轿厢2能够沿轿厢导轨上下运动;电梯井道1内还固定设置有一对对重导轨8、9,且两根对重导轨8、9均位于轿厢导轨横截面中心连线的同一边;对重6能够沿对重导轨8、9上下运动;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曳引机本体4和对重6位于电梯井道1的内壁与轿厢2投影面之间的空间内,且曳引轮5位于曳引机本体4与轿厢2投影面之间;曳引机本体4位于对重6的上方,且曳引机本体4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与对重导轨8、9的横截面中心连线重叠;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件14,曳引机本体4通过支撑件14实现支撑,支撑件14承受来自垂直方向上的负荷;支撑件14连接两根对重导轨8、9,从而将垂直方向上的负荷传递至对重导轨8、9;曳引机本体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水平防倾斜件16、17,水平防倾斜件16、17能够相对于支撑件14或对重导轨8、9上下运动,水平防倾斜件16、17具有垂直导向及防止曳引机前倾的作用。
所述曳引轮5中心高度H处的宽度TA大于两根对重导轨8、9的间距WG,且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宽度TB小于两根对重导轨8、9的间距WG;对重导轨8、9向上延伸至曳引机本体4底部以上的两侧,且对重导轨8、9的顶端与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之间的距离h1满足以下条件:0<h1<H;其中,H为曳引轮5的中心高度。
所述支撑件14包括两根悬挂侧板11、12,悬挂侧板11、12的上部固定连接上部压板22,两根悬挂侧板11、12的上部压板22分别位于对重导轨8、9的顶端;悬挂侧板11、12的中部通过导轨压块15固定连接对重导轨8、9;两根悬挂侧板11、12之间位于曳引轮5中心高度H处的的开档W大于曳引轮5中心高度H处的宽度TA,悬挂侧板11、12的顶部高度大于曳引轮5的中心高度H。
所述两根悬挂侧板11、12的底部架设有横梁25,两根悬挂侧板11、12的顶部架设有顶部连接梁20;所述顶部连接梁20、两根悬挂侧板11、12及横梁25形成一个牢固的框架结构。
所述横梁25为对重侧的绳头梁。
所述悬挂侧板11、12的底部焊接有钩板23;从侧面看,钩板23与曳引轮5中线重合。
所述悬挂侧板11、12的侧面固定连接拉杆19的一端,拉杆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梯井道1的内壁;位于悬挂侧板11、12中部的拉杆19与导轨压块15固定连接。
所述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曳引机座13,曳引机座13的底部两端通过减震橡胶18连接支撑件14。
所述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直接通过减震橡胶18连接支撑件14。
所述悬挂侧板11、12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板24,导向板24的两侧为导向面,导向板24的导向面与水平防倾斜件16、17的导向槽相配合。
所述水平防倾斜件16、17包括固定板17-1,固定板17-1固定连接于曳引机本体4的侧面;固定板17-1上固定设置有导向体17-2,导向体17-2的一侧开口,形成与导向板24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橡胶,导向板24与导向槽之间通过导向橡胶实现力的缓冲。
或者,所述曳引机本体4的最大宽度小于两根对重导轨8、9的间距WG;对重导轨8、9的顶端与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之间的距离h1满足以下条件:h1>H;其中,H为曳引轮5的中心高度。
所述支撑件14为两个支撑座,分别固定于对重导轨8、9的中部;所述曳引机本体4通过曳引机座13和/或减震橡胶18安装在支撑件14上,由支撑件14承受来自垂直方向上的负荷。
所述对重导轨8、9直接与水平防倾斜件16、17的导向槽相配合。
所述水平防倾斜件16、17包括固定板17-1,固定板17-1固定连接于曳引机本体4的侧面;固定板17-1上固定设置有导向体17-2,导向体17-2的一侧开口,形成与对重导轨8、9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橡胶,对重导轨8、9与导向槽之间通过导向橡胶实现力的缓冲。
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仅利用两根对重导轨,就能够实现曳引机本体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与对重导轨的横截面中心连线重叠的布置方式,从而在高效利用井道设备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减小轿厢与对重侧井壁距离最小化,并且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不增加顶层高度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电梯在井道内的布置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电梯曳引机的安装示意图,其特点是曳引机仅由两根对重导轨支撑,其曳引机本体朝向轿厢,曳引轮朝向井壁,且曳引机本体在井道横截面方向上的投影与对重导轨中心线不重叠;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另一现有技术电梯曳引机的安装示意图,其特点是将其中一根对重导轨上部截去,垫于曳引机下方,再以轿厢导轨与曳引机上部相连,其曳引机本体在井道横截面方向上的投影与对重导轨中心线重叠,但是必须引入轿厢导轨参与安装曳引机;
图5是本发明无机房电梯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无机房电梯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电梯井道, 2为轿厢,
3为轿顶护栏, 4为曳引机本体,
5为曳引轮, 6为对重,
7为对重轮, 8、9为对重导轨,
10为轿厢导轨, 11、12为悬挂侧板,
13为曳引机座, 14为支撑件,
15为导轨压块, 16、17为水平防倾斜件,
18为减震橡胶,
19为拉杆, 20为顶部连接梁,
21为对重绳头, 22为上部压板,
23为钩板, 24为导向板,
25为横梁, 26为轿厢滑轮,
27为轿厢侧钢丝绳, 28为重侧钢丝绳,
29为控制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本发明无机房电梯系统,包括电梯井道1、轿厢2、对重导轨8、9、对重6、曳引机(包括曳引机本体4及固定设置于其上的曳引轮5),电梯井道1内固定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轿厢2能够沿轿厢导轨上下运动;轿厢2与电梯井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0.5m;
轿厢导轨的同一侧固定设置有一对对重导轨8、9,以使两根对重导轨8、9均位于轿厢导轨横截面中心连线的同一边(即从曳引轮5下悬的对重侧钢丝绳和轿厢侧钢丝绳同时位于轿厢导轨横截面中心连线的同一边,如图1中所示的对重导轨8、9与轿厢导轨10的相对位置),对重6能够沿对重导轨8、9上下运动;
轿厢2通过钢丝绳连接对重6,钢丝绳绕过曳引机本体4上的曳引轮5,通过曳引轮5的旋转带动轿厢2沿电梯井道1的轿厢导轨上下运动,与此同时,对重6沿对重导轨8、9反向运动;
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件14,曳引机本体4通过支撑件14实现支撑,支撑件14承受来自垂直方向上的负荷;
支撑件14连接两根对重导轨8、9,从而将垂直方向上的负荷传递至对重导轨8、9;
曳引机本体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水平防倾斜件16、17,能够相对于支撑件14或对重导轨8、9上下运动,水平防倾斜件16、17具有垂直导向及防止曳引机前倾的作用;
曳引机本体4与曳引轮5的总厚度小于曳引机本体4的宽度或高度(即曳引机本体4与曳引轮5所组成的曳引机为薄型曳引机);且曳引轮5中心高度H处的宽度TA大于两根对重导轨8、9的间距WG,曳引机本体4的宽度往下逐渐收窄,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宽度TB小于两根对重导轨8、9的间距WG;
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即垂直地从上方看电梯井道1),曳引机本体4和对重6位于电梯井道1的内壁与轿厢2投影面之间的空间内,且曳引轮5位于曳引机本体4与轿厢2投影面之间(即曳引轮5面向轿厢2);
曳引机本体4与对重6的相对位置关系为:曳引机本体4位于对重6的上方,且曳引机本体4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与对重导轨8、9的横截面中心连线重叠(即曳引机本体4位于两根对重导轨8、9之间)。
如图6所示,对重导轨8、9向上延伸至曳引机本体4底部以上的两侧,且对重导轨8、9的顶端与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之间的距离h1满足以下条件:
0<h1<H;
其中,H为曳引轮5的中心高度;
支撑件14包括两根悬挂侧板11、12,悬挂侧板11、12的上部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上部压板22,两根悬挂侧板11、12的上部压板22分别位于对重导轨8、9的顶端;悬挂侧板11、12的中部通过导轨压块15固定连接对重导轨8、9,并贴附于对重导轨8、9的背面;
为了进一步增加支撑件14的结构稳定性,悬挂侧板11、12的侧面固定连接拉杆19的一端,拉杆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梯井道1的内壁;拉杆19的数量可根据受力需要增减,本实施例中每根悬挂侧板11、12设置有两根拉杆19;
位于悬挂侧板11、12中部的拉杆19通过螺栓组件与导轨压块15固定连接,使得结构更为牢固;
两根悬挂侧板11、12之间位于曳引轮5中心高度H处的的开档W大于曳引轮5中心高度H处的宽度TA,悬挂侧板11、12的顶部高度大于曳引轮5的中心高度H;
悬挂侧板11、12的顶部焊接有导向板24,导向板24的两侧为导向面,导向板24的导向面与水平防倾斜件16、17的导向槽相配合;
本发明通过上部压板22和导轨压块15实现悬挂侧板11、12与对重导轨8、9的固定连接,能够确保悬挂侧板11、12牢固固定于对重导轨8、9,从而将曳引机受力传递至对重导轨8、9的顶部。
两根悬挂侧板11、12的底部架设有横梁25,横梁25通过螺栓组件与悬挂侧板11、12的侧面连接;横梁25作为对重6的绳头梁,固定安装对重绳头21;
两根悬挂侧板11、12的顶部固定连接同一顶部连接梁20;顶部连接梁20、两根悬挂侧板11、12及横梁25形成一个牢固的框架结构;
在安装过程中,安装水平防倾斜件16、17之前,顶部连接梁20还能够起到防止曳引机后翻的作用。
悬挂侧板11、12的底部焊接有钩板23,从侧面看,钩板23与曳引轮5中线重合,从而保证从曳引机传递的压力主要作用在钩板23上;
该结构的好处是将主要受力直接通过钩板23传递至悬挂侧板11、12,横梁25仅承受来自对重绳头21的拉力以及一小部分曳引机受力,其主要目的是参与形成框架结构而非承受主要载荷,这样仅通过少量螺栓来连接横梁25与悬挂侧板11、12,并且能够减小横梁25的截面尺寸,起到节省材料,简化结构的作用。
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曳引机座13,曳引机座13具有一定高度,对重绳头21安装于曳引机座13的下方;曳引机座13的宽度小于两根对重导轨8、9的间距WG,以便放入对重导轨8、9之间的空间中;
曳引机座13的底部两端通过减震橡胶18连接支撑件14的钩板23。
或者,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直接通过减震橡胶18连接支撑件14的钩板23。
上述上部压板22-悬挂侧板11、12-导轨压块15的组合以及悬挂侧板11、12-钩板23-横梁25的组合而成的支撑件14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通过支撑件14承受来自垂直方向上的负荷的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具体部件间的连接方式,悬挂侧板11、12、上部压板22、钩板23、横梁25以及顶部连接梁20的形状/结构/材料等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上述曳引机本体4与对重导轨8、9,以及悬挂侧板11、12之间的宽度关系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一般来说薄型曳引机为了控制其厚度尺寸,其曳引机本体4的宽度都是比较大的,常常大于对重导轨8、9的间距。那么为了实现曳引机本体4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与对重导轨8、9的横截面中心连线重叠的布置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了这种情况下的一种解决方案,但是在不脱离曳引机本体4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与对重导轨8、9的横截面中心连线重叠的条件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具体部件的安装、连接方式,均应视为在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如图7所示,水平防倾斜件16、17包括固定板17-1,固定板17-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曳引机本体4的侧面;固定板17-1上固定设置有导向体17-2,导向体17-2的一侧开口,形成与导向板24相配合的导向槽;
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橡胶,导向板24与导向槽之间通过导向橡胶实现力的缓冲;
当曳引机本体4上下震动时,在导向槽的垂直导向作用下,导向板24能够相对水平防倾斜件16、17上下运动;同时,当曳引机本体4负载时,水平防倾斜件16、17能够起到防止曳引机前倾的作用。
上述水平防倾斜件16、17与支撑件14上的导向板24的组合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通过安装在曳引机本体4两侧的水平防倾斜件16、17与对重导轨8、9或安装在对重导轨8、9上的导向机构完成导向与定位的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具体部件间的连接方式,水平防倾斜件16、17与导向板24的形状/结构/材料等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如图8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曳引机本体4的最大宽度小于两根对重导轨8、9的间距WG,此时对重导轨8、9可以向上延伸至曳引机本体4的顶部;即对重导轨8、9的顶端与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之间的距离h1满足以下条件:
h1>H;
其中,H为曳引轮5的中心高度;
支撑件14为两个支撑座,分别固定于对重导轨8、9的中部;
曳引机本体4通过曳引机座13,以及减震橡胶18安装在支撑件14上,由支撑件14承受来自垂直方向上的负荷;
此时,对重导轨8、9直接与水平防倾斜件16、17的导向槽相配合,同样起到垂直导向及防止曳引机前倾的作用。
以上通过两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支撑件14以及水平防倾斜件16、17的形状/材料/结构以及其与曳引机本体4,对重导轨8、9之间的固定方式等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本发明与现有的几种主流的无机房曳引机布置相比,以较少的两根对重导轨,实现牢固、稳定地固定曳引机;并且,本发明以最节省轿厢与井壁之间空间的方式安装曳引机,曳引机本体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与对重导轨的横截面中心连线重叠,使得轿厢与井壁之间的设备的厚度最小化,不仅满足标准要求,而且不增加顶层高度,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利用井道空间的无机房曳引机安装方式。

Claims (15)

1.一种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道(1)、轿厢(2)、对重导轨(8、9)、对重(6)、曳引机本体(4)、曳引轮(5),电梯井道(1)内固定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和一对对重导轨(8、9),且两根对重导轨(8、9)均位于轿厢导轨横截面中心连线的同一边;
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曳引机本体(4)和对重(6)位于电梯井道(1)的内壁与轿厢(2)投影面之间的空间内,且曳引轮(5)位于曳引机本体(4)与轿厢(2)投影面之间;
曳引机本体(4)位于对重(6)的上方,且曳引机本体(4)在井道横截面的投影方向上与对重导轨(8、9)的横截面中心连线重叠;
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连接支撑件(14),曳引机本体(4)通过支撑件(14)实现支撑,支撑件(14)承受来自垂直方向上的负荷;支撑件(14)连接两根对重导轨(8、9),从而将垂直方向上的负荷传递至对重导轨(8、9);
曳引机本体(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水平防倾斜件(16、17),水平防倾斜件(16、17)能够相对于支撑件(14)或对重导轨(8、9)上下运动,水平防倾斜件(16、17)具有垂直导向及防止曳引机前倾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轮(5)中心高度H处的宽度TA大于两根对重导轨(8、9)的间距WG,且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宽度TB小于两根对重导轨(8、9)的间距WG;对重导轨(8、9)向上延伸至曳引机本体(4)底部以上的两侧,且对重导轨(8、9)的顶端与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之间的距离h1满足以下条件:
0<h1<H;
其中,H为曳引轮(5)的中心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4)包括两根悬挂侧板(11、12),悬挂侧板(11、12)的上部固定连接上部压板(22),两根悬挂侧板(11、12)的上部压板(22)分别位于对重导轨(8、9)的顶端;悬挂侧板(11、12)的中部通过导轨压块(15)固定连接对重导轨(8、9);
两根悬挂侧板(11、12)之间位于曳引轮(5)中心高度H处的开档W大于曳引轮(5)中心高度H处的宽度TA,悬挂侧板(11、12)的顶部高度大于曳引轮(5)的中心高度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悬挂侧板(11、12)的底部架设有横梁(25),两根悬挂侧板(11)、12的顶部架设有顶部连接梁(20);所述顶部连接梁(20)、两根悬挂侧板(11、12)及横梁(25)形成一个牢固的框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5)为对重侧的绳头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侧板(11、12)的底部焊接有钩板(23);从侧面看,钩板(23)与曳引轮(5)中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侧板(11、12)的侧面固定连接拉杆(19)的一端,拉杆(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梯井道(1)的内壁;位于悬挂侧板(11、12)中部的拉杆(19)与导轨压块(15)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曳引机座(13),曳引机座(13)的底部两端通过减震橡胶(18)连接支撑件(14)。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直接通过减震橡胶(18)连接支撑件(14)。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侧板(11、12)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板(24),导向板(24)的两侧为导向面,导向板(24)的导向面与水平防倾斜件(16、17)的导向槽相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防倾斜件(16、17)包括固定板(17-1),固定板(17-1)固定连接于曳引机本体(4)的侧面;固定板(17-1)上固定设置有导向体(17-2),导向体(17-2)的一侧开口,形成与导向板(24)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橡胶,导向板(24)与导向槽之间通过导向橡胶实现力的缓冲。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本体(4)的最大宽度小于两根对重导轨(8、9)的间距WG;对重导轨(8、9)的顶端与曳引机本体(4)的底部之间的距离h1满足以下条件:
h1>H;
其中,H为曳引轮(5)的中心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4)为两个支撑座,分别固定于对重导轨(8、9)的中部;
所述曳引机本体(4)通过曳引机座(13)和/或减震橡胶(18)安装在支撑件(14)上,由支撑件(14)承受来自垂直方向上的负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导轨(8、9)直接与水平防倾斜件(16、17)的导向槽相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防倾斜件(16、17)包括固定板(17-1),固定板(17-1)固定连接于曳引机本体(4)的侧面;固定板(17-1)上固定设置有导向体(17-2),导向体(17-2)的一侧开口,形成与对重导轨(8、9)相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橡胶,对重导轨(8、9)与导向槽之间通过导向橡胶实现力的缓冲。
CN201510497339.1A 2015-08-13 2015-08-13 无机房电梯系统 Active CN106429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7339.1A CN106429727B (zh) 2015-08-13 2015-08-13 无机房电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97339.1A CN106429727B (zh) 2015-08-13 2015-08-13 无机房电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9727A true CN106429727A (zh) 2017-02-22
CN106429727B CN106429727B (zh) 2019-02-01

Family

ID=58092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97339.1A Active CN106429727B (zh) 2015-08-13 2015-08-13 无机房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297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7357A (zh) * 2018-12-24 2019-04-12 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减震降噪曳引机的无机房电梯
CN110817649A (zh) * 2019-12-09 2020-02-2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房曳引机无梁固定的一体式机架导轨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7916A (zh) * 1999-01-27 2002-02-27 通力股份公司 牵引轮式电梯
CN2892782Y (zh) * 2006-03-17 2007-04-25 许昌许继电梯有限公司 无机房电梯
CN101209794A (zh) * 2006-12-29 2008-07-02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无机房电梯装置
CN203158981U (zh) * 2013-03-18 2013-08-28 重庆迪康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
CN104555660A (zh) * 2015-01-13 2015-04-29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布置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7916A (zh) * 1999-01-27 2002-02-27 通力股份公司 牵引轮式电梯
CN2892782Y (zh) * 2006-03-17 2007-04-25 许昌许继电梯有限公司 无机房电梯
CN101209794A (zh) * 2006-12-29 2008-07-02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无机房电梯装置
CN203158981U (zh) * 2013-03-18 2013-08-28 重庆迪康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
CN104555660A (zh) * 2015-01-13 2015-04-29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布置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7357A (zh) * 2018-12-24 2019-04-12 上海爱登堡电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减震降噪曳引机的无机房电梯
CN110817649A (zh) * 2019-12-09 2020-02-2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房曳引机无梁固定的一体式机架导轨系统
CN110817649B (zh) * 2019-12-09 2024-05-07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机房曳引机无梁固定的一体式机架导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29727B (zh) 201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27598A1 (en) Elevator
CN104609281A (zh) 家用电梯
CN106429727A (zh) 无机房电梯系统
CN107555289B (zh) 无机房电梯的改装方法及无机房电梯
CN205527199U (zh) 一种无机房客梯轿架
EP2644811B1 (en) Elevator car
CN206814225U (zh) 轿厢吊架机构
WO2010018299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fixing the compensating ropes of an elevator
KR20060124845A (ko) 기계실이 없는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JP2008168979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06521189U (zh) 电梯对重装置
CN106348136B (zh) 一种双开门偏心导向轿架结构
CN214575532U (zh) 一种设置在连廊采光井位置的可提升式钢平台
CN104773634B (zh) 一种电梯曳引系统
CN110294392B (zh) 轿厢门机的安装结构、安装方法及主连接支架、辅连接支架
CN215326341U (zh) 一种内置可调钢带对重框架
CN105438936B (zh) 无机房电梯装置
CN110040606A (zh) 一种四轨式别墅电梯结构
CN205328410U (zh) 一种垂直电梯导轨无脚手架安装装置
CN202226508U (zh) 一体式无机房电梯顶层结构
JP2015157676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19971561U (zh) 一种电梯对重防脱装置
CN217732601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电梯安装的辅助设备
CN213622799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绳头装置及电梯
CN215666476U (zh) 一种新型轿厢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