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4297A - 使用电梯系统的方法以及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使用电梯系统的方法以及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4297A
CN106414297A CN201480079793.9A CN201480079793A CN106414297A CN 106414297 A CN106414297 A CN 106414297A CN 201480079793 A CN201480079793 A CN 201480079793A CN 106414297 A CN106414297 A CN 106414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passenger
lift car
car
d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97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4297B (zh
Inventor
I.海普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e Corp filed Critical K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14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4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4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4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1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 B66B5/024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where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 is caused by an accident, e.g. fi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1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在由电梯系统、特别是由电梯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垂直行进的电梯轿厢(C1,C2)服务的具有多个垂直间隔的楼层的建筑物中的电梯系统的方法,所述楼层至少包括第一楼层(F1)、第二楼层(F2)以及垂直地位于第一与第二楼层(F1,F2)之间的多个中间楼层(Fi,Fii),电梯系统被配置为具有多个模式,至少包括正常操作模式和疏散操作模式,在正常操作模式下,电梯系统的轿厢(C1)用于服务第一组楼层,并且在疏散操作模式下,所述电梯轿厢(C1)用于服务与所述第一组楼层不同的第二组楼层;该方法包括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疏散到第二楼层(F2),该疏散包括将电梯系统的模式从正常操作模式改变为疏散操作模式;以及确定第二组楼层以包括第一楼层(F1)以及来自多个中间楼层(Fi,Fii)或者其子集中的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利用所述电梯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从第一楼层(F1)运送乘客载荷;以及在一次或多次所述运送之后,利用电梯轿厢(C1,C2)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本发明还涉及实现该方法的电梯系统。

Description

使用电梯系统的方法以及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电梯系统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电梯系统用于建筑物中的疏散,并且涉及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梯轿厢并实现所述方法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系统通常包括安装在建筑物中以在井道中垂直行进的一个或多个电梯轿厢。在较大的建筑物中,通常存在服务建筑物的楼层的多个电梯轿厢。存在电梯轿厢可以相对于彼此布置的许多不同的配置。一般来说,存在在平行井道中行进的多个电梯轿厢,但是电梯轿厢在公共井道中行进的配置也是已知的。建筑物越高,人离开建筑物时需要经过的距离越长。特别是在塔式建筑物中,来自最上楼层的人离开建筑物需要经过长的路。
在建筑物的一个或多个楼层着火的情况下,人需要从该楼层并且通常也从接近它的楼层疏散。在一些情况下,需要疏散建筑物的大部分,或者甚至整个建筑物。在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已用于将人从(多个)疏散楼层直接运送到(多个)安全出口楼层。已知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如果要疏散的楼层远离安全楼层,诸如建筑物的出口楼层(通常为底层),则电梯从疏散楼层到安全楼层并返回的往返时间可能对于安全并及时地疏散所有人而言太长。建筑物越高,往返时间通常越长。长的往返时间容易导致普通的容量。此外,位于最有风险的楼层的最后那些人(也称为乘客)为了电梯将其接起并运走可能需要等待相对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解决已知解决方案的前述缺点和稍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所讨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介绍一种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电梯系统,其中可以使建筑物的一个或多个楼层的疏散更有效。一个目的特别是使建筑物的最有风险/危险的区域(诸如最有风险/危险的楼层或多个楼层)能够可以非常快速地疏散。尤其提出了特别是在火灾或者一些其他威胁是局部的(例如仅一个楼层或几个楼层)的情况下可以非常快速地疏散最有风险/危险的楼层的实施例。
提出一种使用电梯系统的新方法,在该方法中,电梯系统用于在具有多个垂直间隔的楼层的建筑物中的疏散,该楼层由电梯系统、特别是由电梯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垂直行进的电梯轿厢服务,或者可以被设置为由电梯系统、特别是由电梯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垂直行进的电梯轿厢服务。所述楼层至少包括第一楼层、第二楼层以及垂直地位于第一与第二楼层之间的多个中间楼层。电梯系统被配置为具有多个模式,至少包括正常操作模式和疏散操作模式,在正常操作模式下,电梯系统的轿厢用于服务第一组楼层,并且在疏散操作模式下,所述电梯轿厢用于服务与所述第一组楼层不同的第二组楼层。该方法包括将乘客从第一楼层疏散到第二楼层,疏散包括将电梯系统的模式从正常操作模式改变为疏散操作模式;以及确定第二组楼层以包括第一楼层以及来自多个中间楼层或者其子集中的中间停靠楼层;以及利用所述电梯轿厢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以及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从第一楼层运送乘客载荷;以及在一次或多次所述运送之后,利用电梯轿厢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运送到第二楼层。利用该方法实现一个或多个目的。在该方法中,可以在该方法期间确定在人要从其疏散的疏散楼层(第一楼层)与人要疏散到的安全楼层(第二楼层)之间的中间停靠楼层。第二组楼层中的楼层可以被选择为最适于考虑到主要情况的每个单独的紧急情况。因此,该方法适应于针对不同的疏散情况提供最佳结果。所述安全楼层可以是建筑物的出口楼层,但其替选地可以是人可以从其进一步疏散的某些其他楼层,诸如建筑物的空中大厅层。每个乘客可以利用该方法通过对其提供从第一楼层到第二楼层的行程而被疏散,该行程由两个行程段组成,乘客在该两个行程段之间访问中间停靠楼层的层站。从第一楼层到中间停靠楼层的运行由此形成第一行程段,并且从中间停靠楼层到第二楼层的运行形成两个行程段中的第二个。通过首先将乘客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而不是直接运送到第二楼层,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所述第一行程段,从而提供使乘客离开第一楼层(即,最有风险/危险的区域)的非常有效的疏散。中间停靠楼层优选地接近要疏散的楼层(第一楼层)以使得人的疏散花费尽可能短的时间,但另一方面足够远以使得在例如火灾从要疏散的楼层蔓延到中间停靠楼层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将所有人从中间停靠楼层运送到出口楼层(第二楼层)。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响应于诸如警报信号的信号而发起所述疏散。该信号可以以给出紧急情况(诸如火灾,举例而言)的警报的警报信号或者从操作者接收到的特定疏散命令信号的形式。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该确定包括从所述多个中间楼层或者其子集中选择中间停靠楼层。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垂直地位于第一楼层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之间的楼层中没有一个在第二组楼层中。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垂直地位于第一楼层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楼层在第一组楼层中,即,在电梯轿厢在正常操作模式下所服务的楼层的组中,而不在第二组楼层中,即,不在电梯轿厢在疏散操作模式下所服务的楼层的组中。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楼层和所述中间停靠楼层都在第二组楼层中,并且所述中间停靠楼层和第一楼层之一或二者不在第一组楼层中。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楼层是基本上到第一楼层比到第二楼层更接近的楼层。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停靠楼层是离开第一楼层不超过X层的楼层,X在五到十的范围内。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停靠楼层是离开第一楼层F1至少一层但优选地两层或更多层的楼层。优选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是离开第一楼层5到10层的楼层。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停靠楼层是在第一组楼层中的(即,所述电梯轿厢在正常模式期间所服务的楼层中的)楼层的最低与最高之间的楼层。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楼层是在第一组楼层中的(即,所述电梯轿厢在正常模式期间所服务的楼层中的)最低与最高楼层之间的楼层。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利用电梯轿厢将乘客从第一楼层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包括无中间停靠地将电梯轿厢从第一楼层移动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即使从第一楼层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楼层接收或已接收(多个)电梯呼叫。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利用电梯轿厢将乘客从第一楼层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包括无中间停靠地将电梯轿厢从第一楼层移动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即使从轿厢接收或已接收(多个)电梯呼叫。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该疏散包括获得表示要从第一楼层疏散的乘客的数量的乘客值;以及确定表示从第一楼层疏散所有乘客的最大允许时间的时间限制;以及所述确定第二组楼层包括基于所述时间限制和所述乘客值从所述多个中间楼层或者其子集中选择中间停靠楼层。该选择可以包括利用所述乘客的数量/乘客值来计算不同的中间楼层的预期时间的步骤。在所述选择中,中间停靠楼层Fi被选择为接近第一楼层F1以使所述预期时间不超过时间限制。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利用同一电梯轿厢连续进行以下:所述利用电梯轿厢将乘客从第一楼层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以及利用电梯轿厢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运送到第二楼层。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利用第一电梯轿厢进行所述利用电梯轿厢将乘客从第一楼层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以及利用第二电梯轿厢进行所述利用电梯轿厢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运送到第二楼层。优选地,第一和第二轿厢被布置为在彼此顶部上的同一井道中垂直行进,二者都被布置为服务所述中间停靠楼层。然后,井道应当从第一楼层的高度延伸到第二楼层的高度。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同时进行所述利用第一电梯轿厢将乘客从第一楼层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以及所述利用第二电梯轿厢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运送到第二楼层。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该疏散包括优选地通过在(多个)显示器上呈现信息和/或由(多个)扬声器发送(多个)通知来引导乘客。因此,乘客可以保持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以及要做什么。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包括引导乘客至少从紧邻第一楼层之上和/或之下的楼层移动到第一楼层以疏散。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包括优选地通过在(多个)显示器上呈现信息和/或由(多个)扬声器发送(多个)通知来至少在紧邻第一楼层之上和/或之下的(多个)楼层的电梯门附近呈现信息,该显示器/扬声器装配在从所考虑的楼层通向井道的楼层的电梯门附近处。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包括引导乘客从轿厢移出到中间停靠楼层。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包括优选地通过从装配在轿厢中的扬声器发送通知和/或在装配在轿厢中的显示器上呈现信息来在电梯轿厢内呈现信息。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包括优选地通过在(多个)显示器上呈现信息和/或由(多个)扬声器发送(多个)通知、优选地通过至少在第一楼层的电梯门附近呈现信息来引导位于第一楼层的乘客,该显示器/扬声器装配在从第一楼层通向井道的楼层的电梯门附近处。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电梯轿厢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包括将电梯轿厢移动到第一楼层;以及此后从第一楼层接收乘客载荷到电梯轿厢中;以及此后无中间停靠地将电梯轿厢移动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以及此后将从第一楼层接收到的乘客载荷卸载到中间停靠楼层。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利用电梯轿厢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运送到第二楼层,包括将电梯轿厢移动到中间停靠楼层,轿厢是前述的电梯轿厢或者第二电梯轿厢;以及此后从中间停靠楼层接收乘客载荷到所述电梯轿厢中;以及此后将所述轿厢移动到第二楼层;以及此后将从中间停靠楼层接收到的乘客载荷卸载到第二楼层。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该疏散包括重复所述利用电梯轿厢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运送到第二楼层。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楼层是建筑物的出口楼层,或者至少是离开围绕建筑物的地面最多2层的楼层,或者是建筑物的空中大厅。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停靠楼层在第一楼层之下,并且第二楼层在中间停靠楼层之下。
在其他的细化实施例中,所述建筑物是塔式建筑物。
还提出一种新的电梯系统,包括安装在具有多个垂直间隔的楼层的建筑物中的一个或多个垂直行进的电梯轿厢,所述楼层至少包括第一楼层、第二楼层以及垂直地位于第一与第二楼层之间的多个中间楼层;以及具有多个模式,至少包括正常操作模式和疏散操作模式;以及包括电梯控制器,被配置为将该电梯系统的模式从正常操作模式改变为疏散操作模式,该电梯系统被配置为在正常操作模式下使用轿厢来服务第一组楼层,并且在疏散操作模式下使用轿厢来服务与所述第一组楼层不同的第二组楼层;以及将该电梯系统的模式从正常操作模式改变为疏散操作模式;以及确定第二组楼层以包括第一楼层以及来自多个中间楼层中的中间停靠楼层;以及利用所述电梯轿厢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以及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从第一楼层运送乘客载荷;以及利用电梯轿厢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运送到第二楼层;以及从而将乘客从第一楼层疏散到第二楼层。电梯系统还优选地被配置为进行以上描述的或者在本申请的其他地方描述的任何一个步骤或者这样的步骤的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借助于示例并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图示出从侧面观看的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示出根据优选实施例的电梯系统。电梯系统10安装在具有多个垂直间隔的楼层F1、F2、Fi、Fii的建筑物中。电梯系统包括在井道H中垂直行进的一个或多个电梯轿厢C1、C2。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梯轿厢C1、C2中的每一个具有适于接收乘客或多个乘客的内部空间,并且轿厢优选地设有用于形成可关闭的内部空间的门。
电梯系统10包括用于控制电梯系统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轿厢的移动的电梯控制器100。电梯控制器100优选地以控制单元的形式,其包括根据某些逻辑(诸如存储在计算机上的一个或多个算法)执行程序的计算机。电梯系统10被配置为具有多个不同的操作模式,至少包括正常操作模式和疏散操作模式。电梯控制器100被配置为在这些不同的模式下不同地控制电梯轿厢(例如基于不同的算法)。电梯控制器100被配置为在预定情况下,诸如响应于诸如从操作者接收到的特定疏散命令信号或者给出紧急情况(诸如火灾,举例而言)的警报的警报信号的信号,将电梯系统的模式从正常操作模式切换到疏散操作模式。为了控制所述(多个)电梯轿厢C1、C2的移动,电梯控制器100连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轿厢中的每一个的电源(未示出),诸如连接到用于移动所考虑的轿厢的电动机。用于控制具有多个模式的(多个)电梯轿厢的移动的许多不同的电梯控制器同样是众所周知的,由此在此不进一步描述电梯控制器100的结构。
图1中所示的电梯系统根据下文实现使用电梯系统10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电梯系统10用于在具有多个垂直间隔的楼层的建筑物中的疏散,该楼层由电梯系统、特别是由一个或多个垂直行进的电梯轿厢C1、C2服务,或者可以被设置为由电梯系统、特别是由一个或多个垂直行进的电梯轿厢C1、C2服务,所述楼层至少包括要疏散的楼层F1和乘客要被疏散到的楼层F2,以及垂直地位于这些楼层F1、F2之间的多个中间楼层Fi、Fii。如较早所描述的,电梯系统被配置为至少具有正常操作模式和疏散操作模式。在该方法中,在正常操作模式下,电梯系统的轿厢C1用于服务第一组楼层,即,轿厢C1被限制为仅服务形成第一组楼层的某些楼层。在疏散操作模式下,所述电梯轿厢C1用于服务第二组楼层,该第二组楼层与所述第一组楼层不同,即,轿厢C1被限制为仅服务形成第二组楼层的某些楼层,该组与第一组不同。因此,轿厢C1的移动可以被优化为在正常操作模式下具有与在疏散操作模式下不同的目的,特别是优先考虑使乘客离开最危险的(多个)楼层的快速运送。特别地,为了在该方法中实现使乘客离开最危险的(多个)楼层的快速运送而进行某些动作。在此所描述的实施例中,要疏散的楼层是第一楼层F1。
在该方法中,响应于需要疏散至少一个楼层F1而发起疏散。该方法包括将乘客从所述要疏散的楼层F1(下文中称为第一楼层)疏散到被认为是安全的和/或是建筑物的出口楼层的另一楼层F2(下文中称为第二楼层F2)。图1图示出实施例,其中存在位于所述第一楼层F1与所述第二楼层F2之间的多个中间楼层Fi、Fii,由此第一和第二楼层彼此远离,并且用于疏散的有效方法对于确保安全是有用的。优选地响应于诸如警报信号的信号而发起所述疏散。该信号可以以给出紧急情况(诸如火灾,举例而言)的警报的警报信号或者从操作者接收到的特定疏散命令信号的形式。该信号优选地包括指示要疏散的特定楼层(在这种情况下为第一楼层F1)的标识信息。
所述疏散包括将电梯系统的模式从正常操作模式改变为疏散操作模式。
疏散包括确定第二组楼层以包括所述第一楼层F1以及来自多个中间楼层Fi、Fii中的或者来自所述多个中间楼层Fi、Fii的子集中的中间停靠楼层Fi。因此,第二组楼层中的楼层可以被选择为最适于考虑到主要情况的每个单独的紧急情况。因此,该方法可以适应于针对不同的疏散情况提供最佳结果。所述中间楼层Fi优选是基本上到第一楼层F1比到第二楼层F2更接近的楼层。在所述确定之后,该方法包括利用所述电梯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并且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运送(即,所述利用所述电梯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
在进行至少一次但可能多次所述运送之后,该方法包括利用电梯轿厢C1、C2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利用根据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方法,每个乘客通过对其提供从第一楼层F1到第二楼层F2的行程而被疏散,该行程包括两个行程段,乘客在该行程段之间访问中间停靠楼层Fi的层站。从第一楼层F1到中间停靠楼层Fi的运行由此形成第一行程段,并且从中间停靠楼层Fi到第二楼层F2的运行形成两个行程段中的第二个。通过首先将乘客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Fi而不是直接运送到第二楼层F2,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所述第一行程段,从而提供使乘客离开第一楼层F1的非常有效的疏散。因此,乘客不被直接运送到其最终目的地(第二楼层F2),尽管这可以是可能的,这可能增加一些个别乘客的总行程时间。然而,所有乘客从第一楼层F1到第二楼层F2的平均行程时间仍然可以至少保持合理。最重要的是,第一楼层F1可以非常有效地撤空,从而快速排除最大威胁。该方法的一个优点是,对于从楼层F1疏散的所有乘客,特别是当与从第一楼层到第二楼层的直接疏散(仅具有一个行程段)相比时,该方法提供相对平等的对待。箭头a1示出电梯轿厢C1在第一楼层F1与中间停靠楼层Fi之间的经过,而箭头a2示出电梯轿厢(C1或C2)在中间停靠楼层Fi与第二楼层F2之间的经过。
优选地,该确定包括选择中间停靠楼层Fi。所述选择优选地从所述多个中间楼层Fi、Fii或者其子集中进行。该选择于是遵循预定逻辑,优选地以在电梯控制器100上编程的算法的形式。
在第一替选中,该确定包括从中间楼层Fi、Fii的子集中选择中间停靠楼层Fi。在这种情况下,电梯系统10、特别是遵循所述预定逻辑的电梯控制器100被配置为选择中间停靠楼层Fi为离开第一楼层F1不超过X层的楼层,X优选地为不多于十,更优选地在五到十的范围内。电梯系统10、特别是遵循所述预定逻辑的电梯控制器100优选地还被配置为限定中间停靠楼层Fi为离开第一楼层F1至少Y层的楼层,优选地离开第一楼层F1至少一层但优选地两层或更多层。在任何情况下,优选地,所述中间楼层Fi是基本上到第一楼层F1比到第二楼层F2更接近的楼层。在这种情况下,子集中包括的所有楼层将基本上到第一楼层F1比到第二楼层F2更接近。
在第二替选中,电梯系统10、特别是遵循所述预定逻辑的电梯控制器100被配置为从所述多个中间楼层Fi、Fii或者其子集中动态地选择中间停靠楼层Fi。在这种情况下,该确定优选地包括基于时间限制和乘客值从所述多个中间楼层Fi、Fii或者其子集中选择中间停靠楼层Fi,该时间限制表示从第一楼层疏散所有乘客的最大允许时间,并且该乘客值表示要从第一楼层F1疏散的乘客的数量。为此目的,疏散包括以下步骤:获得表示要从第一楼层F1疏散的乘客的数量的乘客值,以及获得表示从第一楼层疏散所有乘客的最大允许时间的时间限制。所述数量优选地包括为了疏散而从其他楼层到达第一楼层F1的这样的乘客的数量。该选择可以包括利用所述乘客的数量/乘客值来计算不同的中间楼层的预期时间的步骤。在所述选择中,中间停靠楼层Fi被选择为接近第一楼层F1以使所述预期时间不超过时间限制。该替选可以与前述第一替选一起同时使用,在该情况下,从所述多个中间楼层Fi、Fii的子集中进行基于时间限制和乘客值的选择,该中间楼层落入优选范围内,诸如以上定义的一个(例如不超过X,至少Y,Y到X,其中X为5到10,并且Y至少为1,优选地为2或更多)。
在该方法中,在所述确定第二组楼层的中,优选地确定第二组楼层以使垂直地位于第一楼层F1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之间的楼层Fii中没有一个在第二组楼层中。因此,电梯轿厢不服务这些楼层。电梯系统于是被配置为拒绝从第一楼层F1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之间的楼层接收到的电梯呼叫。然而,优选地,一个或多个所述楼层(即,垂直地位于第一楼层F1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之间的楼层Fii)在第一组楼层中,即,在电梯轿厢在正常操作模式下所服务的楼层的组中,而不在第二组楼层中,即,不在电梯轿厢在疏散操作模式下所服务的楼层的组中。在这种情况下,正常与疏散操作模式之间的差异很大。还可能的是,第一楼层F1和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都在第二组楼层中,并且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和第一楼层之一或二者不在第一组楼层中。
可能的是,所述中间停靠楼层是在第一组楼层中的(即,所述电梯轿厢C1在正常模式期间所服务的楼层中的)楼层的最低与最高之间的楼层。因此,它不是电梯轿厢C1的极限楼层。还可能的是,所述第一楼层F1是所述电梯轿厢C1在正常模式期间所服务的最低与最高楼层之间的楼层。在这些情况下,正常与疏散操作模式之间的差异很大。
图1图示出用于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疏散到第二楼层F2的两个可选配置。可以利用一个轿厢C1或者利用如图1中标记的两个轿厢C1、C2来执行该方法。
在一个轿厢选项中,利用同一电梯轿厢C1连续进行以下:所述利用所述电梯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随后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利用所述电梯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1,以及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1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1运送到第二楼层F2
更具体地,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1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包括将电梯轿厢C1移动到第一楼层F1;以及此后从第一楼层F1接收乘客载荷到电梯轿厢C1中;以及此后无中间停靠地将电梯轿厢C1移动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以及此后将从第一楼层F1接收到的乘客载荷卸载到中间停靠楼层。在此之后,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从第一楼层F1运送乘客载荷的步骤。所述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从第一楼层F1运送乘客载荷中的每次重复包括重复所述移动接收移动和卸载,以便将更多的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每次所述重复包括从第一楼层F1接收更多的(新的)乘客载荷到第一电梯轿厢中,并且在每次重复的卸载中,接收到的更多的载荷被卸载到中间停靠楼层。所述卸载至少包括打开从轿厢到所考虑的楼层的门口。在每次将电梯轿厢重复移动到第一停靠楼层中,电梯轿厢在其移动到第一停靠楼层时是空的。
在执行多次(至少两次,但优选地甚至更多次)所述运送之后(运送被重复一次或多次),疏散包括利用所述同一电梯轿厢C1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进一步运送到第二楼层F2,其包括将所述电梯轿厢C1移动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以及此后从中间停靠楼层接收乘客载荷到所述电梯轿厢C1中;以及此后将所述轿厢C1移动到第二楼层F2,以及此后将从中间停靠楼层接收到的乘客载荷卸载到第二楼层(F2)。在此之后,所述运送的步骤包括重复一次或多次利用电梯轿厢C1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然而,该重复可能不是必要的,例如在第二轿厢比第一轿厢大得多并且所有疏散的乘客能装进第二轿厢的情况下。一些乘客也可能已经走楼梯向第二楼层F2前进,这也可能使重复不必要。每次重复包括所述移动接收移动和卸载,以便将更多的乘客载荷从中间停靠楼层运送到第二楼层F2。在每次重复的接收中,将来自中间楼层Fi的更多的(新的)乘客载荷接收到所述电梯轿厢C1中,并且在每次重复的卸载中,将接收到的更多的载荷卸载到第二楼层F2。在每次所述将电梯轿厢C1重复移动(返回)到中间停靠楼层Fi中,电梯轿厢C1在其移动(返回)到中间停靠楼层Fi时是空的。轿厢C1在其中行进的井道从第一楼层的高度延伸到第二楼层的高度。
在两个轿厢选项中,存在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C2,其被布置为在彼此顶部上的同一井道H中垂直行进,二者都被布置为服务所述中间停靠楼层。轿厢在其中行进的井道H从第一楼层F1的高度延伸到第二楼层F2的高度。
在该选项中,利用第一电梯轿厢C1进行所述利用所述电梯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随后重复所述利用所述电梯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1中的每次重复,并且(优选同时地)利用第二电梯轿厢C2进行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1将乘客从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
更具体地,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1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包括将电梯轿厢C1移动到第一楼层F1;以及此后从第一楼层F1接收乘客载荷到电梯轿厢C1中;以及此后无中间停靠地将电梯轿厢C1移动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以及此后将从第一楼层F1接收到的乘客载荷卸载到中间停靠楼层。在此之后,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从第一楼层F1运送乘客载荷的步骤。所述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从第一楼层F1运送乘客载荷中的每次重复包括重复所述移动接收移动和卸载,以便将更多的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每次所述重复包括从第一楼层F1接收更多的(新的)乘客载荷到第一电梯轿厢中,并且在每次重复的卸载中,将接收到的更多的载荷卸载到中间停靠楼层。所述卸载至少包括打开从轿厢到所考虑的楼层的门口。在每次将电梯轿厢重复移动到第一停靠楼层中,电梯轿厢C1在其移动到第一停靠楼层时是空的。
在一次或多次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1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之后,疏散包括利用第二电梯轿厢C2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乘客。第二电梯轿厢C2可以早在第一轿厢C1已在中间停靠楼层卸载其第一乘客载荷之后就从该楼层运送乘客载荷,并且离开返回以从第一楼层运送更多的载荷。
利用第二电梯轿厢C2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包括将所述电梯轿厢C2移动到中间停靠楼层,以及此后从中间停靠楼层接收乘客载荷到所述第二电梯轿厢C2中;以及此后将所述轿厢C2移动到第二楼层F2,以及此后将从中间停靠楼层接收到的乘客载荷卸载到第二楼层(F2)。在此之后,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2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的步骤。然而,该重复可能不是必要的,例如在第二轿厢比第一轿厢大得多并且所有疏散的乘客能装进第二轿厢的情况下。一些乘客也可能已经走楼梯向第二楼层F2前进,这也可能使重复不必要。每次重复包括所述移动接收移动和卸载,以便将更多的乘客载荷从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在每次重复的接收中,将来自中间楼层Fi的更多的(新的)乘客载荷接收到第二电梯轿厢中,并且在每次重复的卸载中,将接收到的更多的载荷卸载到第二楼层。在每次所述将电梯轿厢重复移动(返回)到中间停靠楼层中,电梯轿厢在其移动到中间停靠楼层时是空的。当第一楼层F1是空的时,两个轿厢C1、C2都可以用于将乘客从中间楼层Fi向第二楼层F2运送。
疏散优选地还包括引导乘客。引导优选地包括在(多个)显示器上呈现信息和/或由(多个)扬声器发送(多个)通知。在图1中通过参考标号g1、g2、g3、g4和g5示出显示器/扬声器。引导是有利的,因为疏散过程涉及来自乘客的行为,其可能对于一些乘客是不熟悉的和/或违反一些乘客的本能。
引导优选地包括引导乘客至少从紧邻第一楼层F1之上和/或之下的楼层移动到第一楼层F1以疏散。为此目的,所述引导包括至少在紧邻所考虑的第一楼层F1之上和/或之下的(多个)楼层F的电梯门附近呈现信息,该门从所考虑的楼层通向电梯的井道。引导优选地包括在(多个)显示器g2、g3上呈现信息和/或由(多个)扬声器g2、g3发送(多个)通知,显示器/扬声器g2、g3装配在所考虑的楼层的从所考虑的(多个)楼层通向井道H的电梯门附近处。箭头a3和a4示出乘客例如通过走楼梯到中间停靠楼层Fi以疏散的经过。
引导优选地包括引导乘客至少从紧邻中间停靠楼层Fi之上和/或之下的楼层移动到中间停靠楼层Fi以疏散。为此目的,所述引导包括至少在紧邻中间停靠楼层Fi之上和/或之下的(多个)楼层的电梯门附近呈现信息,该门从所考虑的楼层通向电梯的井道H。引导优选地包括在(多个)显示器g4上呈现信息和/或由(多个)扬声器g4发送(多个)通知,显示器/扬声器g4装配在所考虑的楼层的从所考虑的(多个)楼层通向电梯井道H的电梯门附近处。箭头a5示出乘客例如通过走楼梯到中间停靠楼层Fi以疏散的经过。箭头a6示出乘客通过走楼梯从中间停靠楼层Fi向第二楼层F2的经过,由此对于通过轿厢从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提供替选和平行路线。
引导优选地包括优选地通过在(多个)显示器g1上呈现信息和/或由(多个)扬声器g1发送(多个)通知、优选地通过至少在第一楼层F1的电梯门附近呈现信息来引导位于第一楼层的乘客,显示器/扬声器g1装配在第一楼层F1的从第一楼层F1通向井道H的电梯门附近处。
如上所述,疏散包括从第一楼层F1接收乘客载荷到电梯轿厢C1中。为了确保正确的后续行为,引导优选地包括引导从第一楼层F1接收到的乘客从轿厢C1移出到中间停靠楼层Fi。引导乘客是有利的,因为疏散过程涉及在不是出口楼层的楼层Fi离开轿厢C1。为了确保这些乘客的安全并节省容量,应当确保乘客不会行进返回到第一楼层F1。该引导优选地包括在电梯轿厢C1里呈现信息。所述在电梯轿厢C1里呈现信息包括从装配在轿厢C1中的扬声器g5发送通知和/或在装配在轿厢C1中的显示器g5上呈现信息。
在两个所述选项中,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1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包括无中间停靠地将电梯轿厢C1从第一楼层F1(轿厢C1包含从第一楼层接收到的乘客载荷)移动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电梯系统被配置为至少拒绝从第一楼层F1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之间的楼层接收到的电梯呼叫到这样的量,以使在所述移动轿厢C1中,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从第一楼层(包含从第一楼层接收到的乘客载荷)移动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即使从第一楼层F1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楼层接收或已接收(多个)电梯呼叫,即,在所述移动期间不进行中间停靠,尽管从第一楼层F1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楼层有(多个)电梯呼叫。相应地,电梯系统被配置为至少拒绝从轿厢C1接收到的电梯呼叫(例如所谓的目的地呼叫)到这样的量,以使在所述移动轿厢C1中,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从第一楼层(包含从第一楼层接收到的乘客载荷)移动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即使从电梯轿厢C1接收或已接收(多个)电梯呼叫(诸如以识别所述第一楼层F1与中间停靠楼层Fi之间的楼层的(多个)目的地呼叫的形式的(多个)特定电梯呼叫)。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被配置为实现所描述的方法。特别地,电梯系统包括安装在具有多个垂直间隔的楼层的建筑物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根据以上关于一个轿厢选项和两个轿厢选项所描述的一个或两个)垂直行进的电梯轿厢C1、C2,所述楼层至少包括第一楼层F1、第二楼层F2以及垂直地位于第一与第二楼层F1、F2之间的多个中间楼层Fi、Fii;以及具有多个模式,至少包括正常操作模式和疏散操作模式;以及包括电梯控制器100,电梯控制器100被配置为将电梯系统的模式从正常操作模式改变为疏散操作模式,电梯系统被配置为在正常操作模式下使用轿厢C1来服务第一组楼层,并且在疏散操作模式下使用轿厢C1来服务与所述第一组楼层不同的第二组楼层,以及将电梯系统的模式从正常操作模式改变为疏散操作模式;以及确定第二组楼层以包括第一楼层F1以及来自多个中间楼层Fi、Fii或者其子集中的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利用所述电梯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从第一楼层F1运送乘客载荷;以及利用电梯轿厢C1、C2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该电梯轿厢C1、C2是曾用于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的电梯轿厢C1,或者是另一轿厢C2。通过进行这些步骤,电梯系统被配置为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疏散到第二楼层F2
电梯系统优选地还被配置为进行在本申请的其他地方描述的任何单个步骤或者几个步骤的组,该组在本申请的其他地方描述。
利用在同一井道中行进的所述轿厢C1和C2来描述所述两个轿厢选项。然而,这不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这些轿厢在平行的井道中行进,也可以实现该方法的至少一些优点。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电梯轿厢应当能够在(至少)一个公共楼层(Fi)停靠,这意味着它们的井道至少部分地并排。
所述建筑物优选地是塔式建筑物,优选地是高层塔式建筑物。电梯系统优选地使得所述中间停靠楼层在第一楼层F1之下,并且第二楼层F2在中间停靠楼层之下。
在所述确定中,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因素来选择中间停靠楼层。除了在本申请的其他地方提出的因素之外,这些因素可以包括以下因素:
-要从第一楼层疏散的乘客的数量,
-电梯的运动时间(从楼层到楼层),
-(多个)电梯轿厢的运送容量,
-每个大厅的人的最大容量,
-楼梯的容量。
在本申请中,当提及轿厢用于服务一个楼层或多个楼层时,意味着轿厢用于从所述楼层或多个楼层接收乘客和/或将乘客卸载到所述楼层或多个楼层。
应当理解,以上描述和附图仅旨在说明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的是,本发明构思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不限于以上描述的示例,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
第二楼层F2优选地是建筑物的出口楼层或者至少是离开围绕建筑物的地面最多2层的楼层。替选地,第二楼F2是建筑物的空中大厅。

Claims (27)

1.一种使用电梯系统的方法,所述电梯系统在具有多个垂直间隔的楼层(F1,F2,Fi,Fii)的建筑物中,所述电梯系统包括服务一个或多个所述楼层(F1,F2,Fi,Fii)的一个或多个垂直行进的电梯轿厢(C1,C2),所述楼层至少包括
-第一楼层(F1),
-第二楼层(F2),以及
-垂直地位于第一与第二楼层(F1,F2)之间的多个中间楼层(Fi,Fii),
所述电梯系统被配置为具有多个模式,至少包括正常操作模式和疏散操作模式,在正常操作模式下,所述电梯系统的轿厢(C1)用于服务第一组楼层,并且在疏散操作模式下,所述电梯轿厢(C1)用于服务与所述第一组楼层不同的第二组楼层;
所述方法包括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疏散到所述第二楼层(F2),所述疏散包括
将所述电梯系统的模式从正常操作模式改变为疏散操作模式;以及
确定第二组楼层以包括第一楼层(F1)以及来自多个中间楼层(Fi,Fii)或者其子集中的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
利用所述电梯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
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从第一楼层(F1)运送乘客载荷;以及
在一次或多次所述运送之后,利用电梯轿厢(C1,C2)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包括从所述多个中间楼层(Fi,Fii)或者其子集中选择中间停靠楼层(Fi)。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垂直地位于第一楼层(F1)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之间的楼层(Fii)中没有一个在第二组楼层中。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垂直地位于第一楼层(F1)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楼层(Fii)在第一组楼层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楼层(F1)和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都在第二组楼层中,并且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和第一楼层之一或二者不在第一组楼层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间楼层(Fi)是基本上到第一楼层(F1)比到第二楼层(F2)更接近的楼层。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间停靠楼层是离开第一楼层(F1)不超过X层的楼层,X在五到十的范围内。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间停靠楼层是在第一组楼层中的楼层的最低与最高之间的楼层。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楼层(F1)是在第一组楼层中的最低楼层与最高楼层之间的楼层。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1)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中间停靠(Fi)楼层包括无中间停靠地将电梯轿厢(C1)从第一楼层移动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即使从第一楼层(F1)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楼层接收或已接收一个或多个电梯呼叫。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1)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中间停靠(Fi)楼层包括无中间停靠地将电梯轿厢(C1)从第一楼层(F1)移动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即使从轿厢(C1)接收或已接收一个或多个电梯呼叫。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疏散包括
获得表示要从第一楼层(F1)疏散的乘客的数量的乘客值;以及
确定表示从第一楼层(F1)疏散所有乘客的最大允许时间的时间限制;以及
所述确定第二组楼层包括基于所述时间限制和所述乘客值从所述多个中间楼层(Fi,Fii)或者其子集中选择中间停靠楼层(Fi)。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同一电梯轿厢(C1)连续进行以下: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1)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利用电梯轿厢(C1,C2)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第一电梯轿厢进行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1)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利用第二电梯轿厢(C2)进行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1,C2)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轿厢(C1,C2)被布置为在彼此顶部上的同一井道(H)中垂直行进,二者都被布置为服务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4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同时进行所述利用第一电梯轿厢(C1)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所述利用第二电梯轿厢(C2)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疏散包括优选地通过在一个或多个显示器(g1,g2,g3,g4,g5)上呈现信息和/或由一个或多个扬声器(g1,g2,g3,g4,g5)发送一个或多个通知来引导乘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导包括引导乘客至少从紧邻第一楼层(F1)之上和/或之下的楼层移动到第一楼层(F1)以疏散。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7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导包括优选地通过在一个或多个显示器(g1,g2,g3,g4,g5)上呈现信息和/或由一个或多个扬声器(g1,g2,g3,g4,g5)发送一个或多个通知来至少在紧邻第一楼层(F1)之上和/或之下的一个或多个楼层的电梯门附近呈现信息,所述显示器/扬声器(g1,g2,g3,g4,g5)装配在从所考虑的楼层通向井道的楼层的电梯门附近处。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导包括引导乘客从轿厢(C1)移出到中间停靠楼层(Fi)。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导包括优选地通过从装配在轿厢C1中的扬声器发送通知和/或在装配在轿厢C1中的显示器上呈现信息来在电梯轿厢(C1)内呈现信息。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用所述电梯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包括
将电梯轿厢(C1)移动到第一楼层(F1);以及此后
从第一楼层(F1)接收乘客载荷到电梯轿厢(C1)中;以及此后
无中间停靠地将电梯轿厢(C1)移动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此后
将从第一楼层(F1)接收到的乘客载荷卸载到中间停靠楼层(Fi)。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用电梯轿厢(C1,C2)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运送到第二楼层(F2),包括
将电梯轿厢(C1,C2)移动到中间停靠楼层(Fi),轿厢(C1,C2)是前述的电梯轿厢(C1)或者第二电梯轿厢(C2);以及此后
从中间停靠楼层(Fi)接收乘客载荷到所述电梯轿厢(C1,C2)中;以及此后
将所述轿厢(C1,C2)移动到第二楼层(F2);以及此后
将从中间停靠楼层(Fi)接收到的乘客载荷卸载到第二楼层(F2)。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楼层(F2)是建筑物的出口楼层或者至少是离开围绕建筑物的地面最多2层的楼层,或者是建筑物的空中大厅。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在第一楼层(F1)之下,并且第二楼层(F2)在中间停靠楼层(Fi)之下。
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建筑物是塔式建筑物。
27.一种电梯系统(10),包括安装在具有多个垂直间隔的楼层的建筑物中的一个或多个垂直行进的电梯轿厢(C1,C2),所述楼层至少包括第一楼层(F1)、第二楼层(F2)以及垂直地位于第一与第二楼层(F1,F2)之间的多个中间楼层(Fi,Fii);以及具有多个模式,至少包括正常操作模式和疏散操作模式;以及包括电梯控制器(100),被配置为将所述电梯系统(10)的模式从正常操作模式改变为疏散操作模式,所述电梯系统(10)被配置为
在正常操作模式下使用轿厢(C1)来服务第一组楼层,并且在疏散操作模式下使用轿厢(C1)来服务与所述第一组楼层不同的第二组楼层;以及
将所述电梯系统(10)的模式从正常操作模式改变为疏散操作模式;以及
确定第二组楼层以包括第一楼层(F1)以及来自多个中间楼层(Fi,Fii)中的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
利用所述电梯轿厢(C1)无中间停靠地将乘客载荷从第一楼层(F1)运送到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以及
重复一次或多次所述从第一楼层(F1)运送乘客载荷;以及
利用电梯轿厢(C1,C2)将乘客从所述中间停靠楼层(Fi)运送到第二楼层(F2);
以及从而将乘客从第一楼层(F1)疏散到第二楼层(F2)。
CN201480079793.9A 2014-06-12 2014-06-12 使用电梯系统的方法以及电梯系统 Active CN1064142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FI2014/050472 WO2015189458A1 (en) 2014-06-12 2014-06-12 Method for using an elevator system and elevator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4297A true CN106414297A (zh) 2017-02-15
CN106414297B CN106414297B (zh) 2021-11-19

Family

ID=54832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9793.9A Active CN106414297B (zh) 2014-06-12 2014-06-12 使用电梯系统的方法以及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3221B2 (zh)
EP (1) EP3154889B1 (zh)
CN (1) CN106414297B (zh)
WO (1) WO201518945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5602A (zh) * 2017-12-04 2019-07-16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人员疏散的电梯群管理
CN114314220A (zh) * 2018-03-29 2022-04-12 奥的斯电梯公司 目的地调度分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86598A1 (en) * 2016-09-29 2018-03-29 Otis Elevator Company Group coordination of elevators within a building for occupant evacuation
US10379237B2 (en) * 2017-06-15 2019-08-13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Multi facility earthquake auto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3763653A1 (en) * 2019-07-12 2021-01-13 KON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9607A (en) * 1998-03-31 1999-11-09 Allen; Thomas H. Multiple level building with an elevator system operable as a means of emergency egress and evacuation during a fire incident
CN1509974A (zh) * 2002-12-23 2004-07-0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建筑物住户紧急疏散的方法和系统
WO2007042605A1 (en) * 2005-10-14 2007-04-19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system
CN101821186A (zh) * 2007-10-10 2010-09-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避难支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33735B1 (en) * 2002-12-23 2013-10-02 Inventio AG Method and system for emergency evacuation of building occupants
WO2006085386A1 (ja) * 2005-02-14 2006-08-1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の火災時管制運転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の火災時管制運転方法
JP5308662B2 (ja) * 2005-09-05 2013-10-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の火災時避難運転装置
KR100968311B1 (ko) * 2006-01-12 2010-07-08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의 피난시 관리 장치
WO2007083364A1 (ja) * 2006-01-18 2007-07-2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の避難支援装置
CN101300186B (zh) * 2006-02-23 2011-05-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避难支援装置
FI118465B (fi) * 2006-03-03 2007-11-30 Kone Corp Hissijärjestelmä
EP2072445A1 (de) * 2007-12-21 2009-06-24 Inventio Ag Betriebsverfahren für einen Aufzug mit zwei Aufzugskabinen und einem Gegengewicht
JP5452505B2 (ja) * 2009-01-19 2014-03-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DE102014201804A1 (de) * 2014-01-31 2015-08-06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Aufzug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9607A (en) * 1998-03-31 1999-11-09 Allen; Thomas H. Multiple level building with an elevator system operable as a means of emergency egress and evacuation during a fire incident
CN1509974A (zh) * 2002-12-23 2004-07-0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建筑物住户紧急疏散的方法和系统
WO2007042605A1 (en) * 2005-10-14 2007-04-19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system
CN101821186A (zh) * 2007-10-10 2010-09-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避难支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5602A (zh) * 2017-12-04 2019-07-16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人员疏散的电梯群管理
CN114314220A (zh) * 2018-03-29 2022-04-12 奥的斯电梯公司 目的地调度分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73188A1 (en) 2017-03-16
WO2015189458A1 (en) 2015-12-17
EP3154889B1 (en) 2024-03-13
US10633221B2 (en) 2020-04-28
CN106414297B (zh) 2021-11-19
EP3154889A1 (en) 2017-04-19
EP3154889A4 (en) 2018-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4297A (zh) 使用电梯系统的方法以及电梯系统
JP5924672B2 (ja) 複数台ロボット搬送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活用型ロボット並びに複数台のロボットの搬送を行うエレベータの制御方法
EP2349901B1 (en) Elevator system
KR100968311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피난시 관리 장치
CN102196981B (zh) 电梯系统
US20070039785A1 (en) Twin elevator systems
JP418901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668521A (zh) 用于控制电梯装置的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电梯装置
CN101092220A (zh) 电梯设备和操作电梯设备的方法
CN106414292A (zh) 电梯系统的控制系统、电梯系统和操作电梯系统的方法
KR20100051112A (ko) 더블 덱 엘리베이터의 피난 지원 시스템
JP2014114129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WO2005092762A1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590403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CN114014110B (zh)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340783B (zh) 电梯运转装置和电梯运转方法
WO2021009041A1 (en) Method and elevator arrangement
JP2011140381A (ja) 火災時避難運転用機能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TW200846269A (en)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a lift installation, and corresponding lift installation
KR20200041823A (ko) 다층 로봇 자동화
KR101339395B1 (ko) 화물운송기능을 구비한 승강기, 이를 이용하는 화물운송 시스템 및 화물운송방법
JP5132010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19034798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6993307B2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制御方法
JP2009166974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438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