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4587A - 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94587A
CN106394587A CN201610806115.9A CN201610806115A CN106394587A CN 106394587 A CN106394587 A CN 106394587A CN 201610806115 A CN201610806115 A CN 201610806115A CN 106394587 A CN106394587 A CN 106394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et
rail vehicle
box
transferring box
collec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61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志会
熊剑春
欧阳立芝
肖淑梅
张国栋
张世俊
刘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061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94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94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4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5/00Sanitation
    • B61D35/005Toilet facilities
    • B61D35/007Toilet facilities comprising toilet waste receiving, treatment, storage, disposal or remov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Waterproofing, Decoration, And Sanitation Devices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一种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及轨道车辆,涉及污物收集技术。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包括:第一便器和第二便器,所述第一便器与污物箱连通,所述第二便器与第一中转箱连通,所述第一中转箱与所述污物箱连通,所述第一中转箱设有第一喷射器和排气阀;所述第一中转箱与所述第二便器之间设有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一中转箱与所述污物箱之间设有第二排污阀。所述轨道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安装有上述轨道车辆集便系统。通过在所述第二便器与所述污物箱之间设置所述第一中转箱,且所述第一中转箱设有独立的所述第一喷射器和排气阀,所述第一便器和第二便器分别具有自己的真空容积,能够同时使用、同时排污,消除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第一便器时第二便器的等待时间。

Description

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物收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及种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通常采用真空集便系统收集污物,真空集便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真空将便盆内的污物抽吸、输送并存储于污物箱中。污物箱一般位于车辆的底架下方区域。根据集便系统真空产生的位置不同,集便系统主要分为真空保持式、中转式、紧凑式和在线式四种类型。真空保持式和中转式集便系统因其抽吸力较强、不易堵塞等优点而被国内轨道车辆广泛使用。
然而,在真空保持式和中转式集便系统中,多个便器共用一个真空容器;因此,当一个便器在使用状态时,其他的便器不能使用而处于等待状态,直到一个便器使用完,系统在指定容器内再次达到预设的真空度,已在等待冲洗的便器才能完成冲洗循环,尤其是在便器使用高峰期,便器之间等待时间会造成便器利用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及种轨道车辆,第一便器和第二便器能够同时使用、同时排污,互不影响,消除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第一便器时第二便器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第一便器和第二便器的利用率。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包括:第一便器和第二便器,所述第一便器与污物箱连通,所述第二便器与第一中转箱连通,所述第一中转箱与所述污物箱连通,所述第一中转箱设有第一喷射器和排气阀;所述第一中转箱与所述第二便器之间设有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一中转箱与所述污物箱之间设有第二排污阀。
进一步地,所述污物箱设有第二喷射器,所述第一便器与所述污物箱之间设有第三排污阀。
进一步地,所述污物箱内设有第二中转箱,所述第二中转箱与所述污物箱连通,所述第二中转箱设有第三喷射器;所述第二中转箱分别与所述第二便器、第一中转箱连通,所述第一便器与所述第二中转箱之间设有第三排污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转箱上设有液位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转箱上设有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转箱上设有检修口。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安装有轨道车辆集便系统,所述轨道车辆集便系统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集便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及轨道车辆,通过在所述第二便器与所述污物箱之间设置所述第一中转箱,且所述第一中转箱设有独立的所述第一喷射器,所述第一便器和第二便器分别具有自己的真空容积,能够同时使用、同时排污,互不影响,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使用第一便器时第二便器的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第一便器和第二便器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轨道车辆集便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第一便器;12-第二便器;20-污物箱;21-第二喷射器;22-第二中转箱;22a-第三喷射器;30-第一中转箱;31-第一喷射器;41-第一排污阀;42-第二排污阀;43-第三排污阀;50-水箱;60-增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图1为本发明轨道车辆集便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包括:第一便器11和第二便器12,第一便器11与污物箱20连通,第二便器12与第一中转箱30连通,第一中转箱30与污物箱20连通,第一中转箱30设有第一喷射器31;中转箱与第二便器12之间设有第一排污阀41,中转箱与污物箱20之间设有第二排污阀42。
具体地,对第一便器11和第二便器12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一便器11为座便器,第二便器12为蹲便器;或者,第一便器11为蹲便器,第二便器12为座便器。第一便器11与污物箱20、第二便器12与第一中转箱30、第一中转箱30与污物箱20都是通过排污管路连通;第一排污阀41和第二排污阀42也都是安装在相应的排污管路上。
污物箱20通常设置在车体的下部,用于储存污物,直至到站排空。第一中转箱30设置在车内,可以包括一个密闭箱体,该密闭箱体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密闭箱体的底部为易于排污的结构,比如锥形结构,以在清空第一中转箱30时,第一中转箱30内的污物尽可能多的转移至污物箱20内。对第一中转箱30的容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其中,第一喷射器31用于对第一中转箱30抽真空,以便于吸入第二便器12的污物;排气阀用于使第一中转箱30恢复常压或者变为正压,以便于将第一中转箱30的污物排入污物箱20。
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集便系统的具体使用过程可以为:第一排污阀41打开,在第一中转箱30内的真空作用下,第二便器12的污物进入第一中转箱30,同时第一中转箱30内的真空度下降,第一排污阀41关闭,第二便器12恢复至可使用的初始状态。与此同时,第一便器11也可以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同时按下第一便器11和第二便器12的冲洗按钮,第一便器11触发污物箱20进行排污,第二便器12触发第一中转箱30排污,两者可同时进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集便系统,通过在第二便器12与污物箱20之间设置第一中转箱30,且第一中转箱30设有独立的第一喷射器31,第一便器11和第二便器12分别具有自己的真空容积,能够同时使用、同时排污,互不影响,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使用第一便器11时第二便器12的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第一便器11和第二便器12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污物箱20设有第二喷射器21,第一便器11与污物箱20之间设有第三排污阀43。具体地,第二喷射器21用于对污物箱20抽真空;在使用第一便器11之后,第三排污阀43打开,在污物箱20真空作用下,第一便器11中的污物被吸入污物箱20,同时,污物箱20内的真空度下降;第三排污阀43关闭,等待预设时间例如5秒后,第二喷射器21启动抽真空,直至污物箱20内达到预设真空度,第一便器11恢复至可使用的初始状态。
图2为本发明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进一步地,污物箱20内设有第二中转箱22,第二中转箱22与污物箱20连通,第二中转箱22设有第三喷射器22a;第二中转箱22分别与第二便器12、第一中转箱30连通,第一便器11与第二中转箱22之间设有第三排污阀43。
具体地,第三喷射器22a用于对第二中转箱22抽真空;在使用第一便器11之后,第三排污阀43打开,在第二中转箱22真空作用下,第一便器11中的污物被吸入第二中转箱22,同时,第二中转箱22内的真空度下降;第三排污阀43关闭,第一便器11恢复至可使用的初始状态,待再次使用第一便器11时,第二喷射器21启动抽真空达到预设真空度后进行排污。
具体地,第一排污阀41打开,在第一中转箱30内的真空作用下,第二便器12的污物进入第一中转箱30,同时第一中转箱30内的真空度下降,第一排污阀41关闭,第二便器12恢复至可使用的初始状态。与此同时,第一便器11也可以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第一中转箱30上设有液位开关。具体地,当第一中转箱30内的液位达到限定值时,开始对第一中转箱30清空,从而大大提高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累计第二便器12冲洗次数,例如可以将极限次数设定为3次,其中,极限次数可以根据第一中转箱30的容量、第二便器12本身的耗水量及污物量灵活确定,当第二便器12的冲洗次数达到极限次数之后,对第一中转箱30进行清空,从而大大提高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对第一中转箱30的清空过程可以为:
排气阀打开,第一中转箱30内恢复至常压或者变为正压;第二排污阀42打开,通过污物箱20或第二中转箱22内的真空作用将第一中转箱30内的污物吸入污物箱20或第二中转箱22;第二排污阀42关闭,排气阀关闭,第一便器恢复使用。
为了使第一中转箱30内的压力与外界相同,进一步地,第一中转箱30上设有排气阀。
进一步地,第一中转箱30上设有检修口,便于对第一中转箱30的检修。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车体上安装有轨道车辆集便系统,轨道车辆集便系统为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轨道车辆集便系统。
其中,轨道车辆集便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前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通过在第二便器与污物箱或第二中转箱之间设置第一中转箱,且第一中转箱设有独立的第一喷射器,第一便器和第二便器分别具有自己的真空容积,能够同时使用、同时排污,互不影响,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使用第一便器时第二便器的等待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便器和第二便器,所述第一便器与污物箱连通,所述第二便器与第一中转箱连通,所述第一中转箱与所述污物箱连通,所述第一中转箱设有第一喷射器和排气阀;所述第一中转箱与所述第二便器之间设有第一排污阀,所述中转箱与所述污物箱之间设有第二排污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物箱设有第二喷射器,所述第一便器与所述污物箱之间设有第三排污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物箱内设有第二中转箱,所述第二中转箱与所述污物箱连通,所述第二中转箱设有第三喷射器;所述第二中转箱分别与所述第二便器、第一中转箱连通,所述第一便器与所述第二中转箱之间设有第三排污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转箱上设有液位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转箱上设有排气阀。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转箱上设有检修口。
7.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安装有轨道车辆集便系统,所述轨道车辆集便系统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集便系统。
CN201610806115.9A 2016-09-07 2016-09-07 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及轨道车辆 Pending CN106394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6115.9A CN106394587A (zh) 2016-09-07 2016-09-07 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6115.9A CN106394587A (zh) 2016-09-07 2016-09-07 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4587A true CN106394587A (zh) 2017-02-15

Family

ID=57999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6115.9A Pending CN106394587A (zh) 2016-09-07 2016-09-07 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9458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4424A (zh) * 2018-05-17 2018-08-14 无锡市万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中转式集便系统
CN110182236A (zh) * 2019-06-28 2019-08-30 青岛依德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转式真空集便系统及其变压计时体积测量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6455A (zh) * 2004-01-12 2004-12-22 罗康一 笔记本电脑键盘多键并击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200834C (zh) * 1999-03-10 2005-05-11 埃瓦克国际有限公司 真空用便器系统
CN201214423Y (zh) * 2008-05-16 2009-04-01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污物收集系统
CN201390260Y (zh) * 2009-04-09 2010-01-27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污水收集装置
CN103303328A (zh) * 2013-06-27 2013-09-18 宁波南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动车用集便系统气动控制单元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834C (zh) * 1999-03-10 2005-05-11 埃瓦克国际有限公司 真空用便器系统
CN1556455A (zh) * 2004-01-12 2004-12-22 罗康一 笔记本电脑键盘多键并击输入方法及装置
CN201214423Y (zh) * 2008-05-16 2009-04-01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污物收集系统
CN201390260Y (zh) * 2009-04-09 2010-01-27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污水收集装置
CN103303328A (zh) * 2013-06-27 2013-09-18 宁波南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动车用集便系统气动控制单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4424A (zh) * 2018-05-17 2018-08-14 无锡市万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中转式集便系统
CN110182236A (zh) * 2019-06-28 2019-08-30 青岛依德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转式真空集便系统及其变压计时体积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67140U (zh) 一种列车用真空集便系统
CN205675033U (zh) 一种新型列车用废水及污物集中收集装置
CN208755872U (zh) 扫地机器人的水循环系统
CN210339145U (zh) 一种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
WO2015188574A1 (zh) 特种真空集便排污处理系统
CN106394587A (zh) 轨道车辆集便系统及轨道车辆
CN106184054A (zh) 一种多级真空抽吸式集便系统及其集便方法
WO2020215653A1 (zh) 列车及列车供水系统
CN203902540U (zh) 一种地面固定式列车厕所卸污处理装置
CN206704196U (zh) 一种列车用餐车废水收集系统
CN205187047U (zh) 一种移动式真空卸污车
CN105292158A (zh) 作业车用灰水污物一体化污物箱
CN106516020B (zh) 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用水压平衡冲刷式厕所储容器装置
CN110539765A (zh) 一种新型紧凑型中转式真空集便器
CN206871087U (zh) 一种列车给排水系统
CN208801988U (zh) 一种组合式给水卫生系统
CN101785881A (zh) 一种带自动清洗、排放功能的负压吸引装置
CN205601842U (zh) 一种列车用真空集便装置
CN208526320U (zh) 废乳化液超滤处理的排空装置
CN209582613U (zh) 一种压缩式垃圾车污水收集装置
CN202952981U (zh) 高速铁路车辆废水污物收集装置
CN203601855U (zh) 一种内置污水槽式垃圾车厢
CN207493006U (zh) 一种血管外科防积液式创口冲洗器
CN106087826A (zh) 一种生活垃圾清理车
CN201049633Y (zh) 铁路车辆废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