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88839B - X射线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X射线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8839B
CN106388839B CN201610539231.9A CN201610539231A CN106388839B CN 106388839 B CN106388839 B CN 106388839B CN 201610539231 A CN201610539231 A CN 201610539231A CN 106388839 B CN106388839 B CN 106388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unit
subject
implant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92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88839A (zh
Inventor
坂井友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Healthca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388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8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88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8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摄像装置,在本发明的X射线摄像装置中,不依存于基于问诊、手动的照射模式的切换,而可靠地防止植入设备的过感测。X射线摄像装置具备:摄像部,其具备X射线源和X射线检测器,取得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设备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与能够植入到被摄体中的设备有关的信息;控制部,其根据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控制摄像部,并控制透视时的X射线照射条件和/或摄影条件。设备信息取得部例如根据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或预先登记的被摄体的信息,取得与设备有关的信息。

Description

X射线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摄像装置,特别涉及对向体内植入了植入型心脏起搏器、植入型除颤器等设备的被摄体进行拍摄时,避免脉冲状X射线对设备的影响的技术。
背景技术
X射线摄像装置是向被摄体照射X射线,检测透过了被摄体的X射线并图像化的装置,与诊断的目的对应地适当地选择进行:取得X射线图像作为静止图像的摄影、以比较弱的X射线条件连续地照射X射线同时取得动画图像的透视。作为在透视中所使用的X射线,除了连续X射线以外,近年来为了降低辐射量,还广泛地使用了间断(间歇)地进行X射线照射的脉冲状的X射线(例如专利文献1)。
已知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等设备由于脉冲状X射线的照射而引起过感测,有可能不必要地抑制患者的脉搏。因此,在对植入了这些设备的被摄体进行X射线摄影时,事前进行问诊,确认设备的植入,由放射线技师、医生手动地选择为非脉冲状地照射X射线的模式,防止设备由于脉冲状X射线而过感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976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急救时、被摄体丧失了意识等的情况下,有时无法事前充分确认植入设备的有无。另外,放射线技师、医生也有可能忘记确认植入设备、变更X射线照射模式。在这些情况下,尽管植入了设备,然而以照射脉冲状X射线的模式进行透视,植入设备引起过感测,造成重大的结果。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不依存于这样的问诊、手动的照射模式的切换,而确实地防止植入设备的过感测。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通过使X射线摄像装置具备自动地取得与植入设备的有无相关的信息的功能,来解决上述问题。即,本发明的X射线摄像装置具备:摄像部,其包括X射线源和X射线检测器,取得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设备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与能够植入到上述被摄体的设备有关的信息;控制部,其根据上述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控制上述摄像部,并控制透视时的X射线照射条件和/或摄影条件。
设备信息取得部例如根据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或预先登记的被摄体的信息,取得与设备有关的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根据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来控制透视时的X射线照射条件,因此能够避免紧急时、因不注意的操作造成的向植入设备的脉冲状X射线照射,确实地防止过感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X射线摄像装置的控制部和图像处理部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更例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5(a)~(c)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部的处理的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8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显示装置的显示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应用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变更例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12是说明X射线光圈的运动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14是表示X射线图像和X方向线轮廓(line profile)的图。
图15是表示X射线图像和Y方向线轮廓的图。
图16是表示X射线光圈和X射线照射范围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7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变更例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18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19是表示工作台位置和X射线照射范围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0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21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的图。
图22是X射线摄像装置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具备:摄像部,其具备X射线源和X射线检测器,取得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设备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与能够植入到被摄体的设备有关的信息;判定部,其根据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判定植入到被摄体的设备的有无;控制部,其根据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控制摄像部,并控制透视时的X射线照射条件和/或摄影条件。
设备信息取得部具备:判定部,其根据上述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判定被摄体中是否植入了上述设备,或者,取得来自测量被摄体的状态的外部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判定被摄体中是否植入了上述设备。在判定部判定为被摄体中植入了上述设备时,控制部将透视时的X射线照射条件设定为非脉冲照射模式。或,控制对被摄体的X射线照射位置和/或X射线照射范围。
设备信息取得部也可以从存储被摄体的信息的存储部取得被摄体中是否植入了设备的信息。
以下,参照图1、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具体结构。此外,根据具体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一定具备图1所示的要素中的一部分要素。
作为主要要素,该X射线摄像装置具备:X射线源1、X射线检测器4、控制部10、图像处理部20、显示装置30、承载被摄体100的工作台5。包括X射线源1、X射线检测器4、以及支持(支撑)它们的机构(未图示)地构成摄像部。另外,X射线摄像装置也可以具备用于向操作者通知控制部10的自动控制的结果的通知装置(图2:40)。通知方法有:基于灯点亮的通知、基于声音或语音的通知、向显示装置30的消息显示等,与该方法对应地,具备灯、蜂鸣器等装置。
进而,X射线摄像装置可以与用于共享医院内信息或患者信息的服务器80(HI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RIS:放射学信息系统(RadiologyInformation System)、PACS: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Communication System))、测量检查中的被摄体100的状态的设备类例如心电图仪71等外部测量装置70或异常通知装置72等外部设备连接。
X射线源1具备阳极旋转X射线源等X射线源,通过被从高电压发生装置(X射线发生器)2供给电力,而产生X射线。X射线源1具备限制向被摄体100照射的X射线的照射区域的X射线光圈3。另外,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附加用于选择X射线的射线种类的领结式过滤器(bowtie filter)等。
X射线检测器4由FPD(平板检测器)等平面检测器构成,被配置在夹着被摄体100而与X射线源1相对的位置。
控制部10具备:控制上述X射线发生器2的X射线控制装置12、控制X射线光圈3的X射线光圈控制装置13、控制X射线检测器4的X射线检测器控制装置14、控制工作台5的工作台控制装置15、以及对包括各控制装置12~15、图像处理部20的装置整体的动作进行统一地控制的系统控制装置11。
系统控制装置11具备未图示的外部存储装置、鼠标、键盘、触摸屏等操作装置60。操作者能够经由操作装置60来输入控制部10的控制所需要的指令、参数等。
系统控制装置11除了进行基于预先设定的程序的控制、以及基于经由操作装置60而输入的指令的控制以外,还根据从图像处理部20、服务器80、或外部测量装置70取得的信息,判断被摄体100中是否安装(佩戴)有植入设备(设备信息取得部19和判定部16的功能)。另外,依照判定结果控制X射线控制装置12。
X射线控制装置12依照预先设定的或从操作装置60输入的摄像条件,控制X射线发生器2使得对X射线源1施加的管电流、管电压成为预定的值,并且控制从X射线源1照射的X射线的模式为连续模式或脉冲模式。另外,在照射模式是脉冲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脉冲速率(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ate)等。进而,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控制装置12依照从系统控制装置11发送的与植入设备的有无有关的信息,切换照射模式。后面详细说明照射模式的切换控制。
X射线光圈控制装置13根据被摄体100的位置、SID等,控制构成X射线光圈3的铅叶片的位置,使得被摄体100的照射位置成为适当的位置。
X射线检测器控制装置14控制从X射线检测器4的X射线信号的读出,并且有时也进行图像处理部20处理X射线信号所需要的数据变换等处理。
工作台控制装置15控制工作台5所具备的水平方向或上下方向的驱动机构(未图示),并进行控制使得将承载在工作台5上的被摄体100配置在适当的摄影位置。
包含在控制部10中的各控制装置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装置构成,也可以由一个统一的装置构成,另外还可以利用CPU和组装到CPU中的软件来实现这些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利用ASIC、FPGA等硬件来实现一部分。
图像处理部20使用由X射线检测器4检测出的X射线信号,制作X射线图像(包括静止图像和基于透视的动画),并显示在显示装置30上。另外,图像处理部20从外部的服务器(HIS、RIS)80取得患者信息,根据需要将这些信息显示在显示装置30上,或者进行与X射线图像重叠等的处理。
图像处理部20也可以使用所制作的X射线图像,进行提取与植入到被摄体100中的设备有关的信息的处理、X射线图像的轮廓制作等。
图像处理部20既可以与构成控制部10的一部分或全部的CPU一起组装到同一个计算机中,也可以构筑为与其独立的工作站。另外,也可以用软件以外的硬件实现该功能的一部分。
简单地说明这样的结构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普通动作。首先,基于X射线控制装置12的控制,在预定的摄影条件(X射线条件、摄像技法)、照射模式下从X射线源1向被摄体100照射X射线,通过X射线检测器4检测透过了被摄体100的X射线。图像处理部20输入与从X射线检测器4输出的检出X射线量相当的X射线信号,根据需要进行预处理、伽马修正等修正,制作X射线图像,与必要的附带信息(例如患者信息、日期等)一起输出到显示装置30。在摄像技法是透视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20以预定的帧速率(帧率,frame rate)输入X射线信号,将制作的X射线图像作为透视图像(动画)显示在显示装置30上。在将透视时的照射模式设定为脉冲模式的情况下,动画的帧速率是脉冲速率。另外,在摄像技法是摄影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20在每次摄影时都制作X射线图像,但有时也连续多次地进行摄影,在该情况下,连续地制作多次量的图像。
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上述动作为基本,根据被摄体100中是否安装(佩戴)了植入设备来进行X射线照射的控制的处理,植入设备的有无的判断方法和X射线照射的控制方法可以采用各种形式。以下,说明这些方法及其组合为不同的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X射线图像判断植入设备的有无,由此将透视时的X射线照射条件变更为非脉冲照射模式。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中,设备信息取得部19具备根据被摄体100的X射线图像来判定被摄体100中是否植入有设备的判定部16,控制部10在判定部16判定为被摄体100中植入有设备时,将透视时的X射线照射条件设定为非脉冲照射模式。图像处理部20具备根据被摄体100的X射线图像来计算设备的特征量的特征量计算部23,判定部16使用由特征量计算部23计算出的特征量,判定被摄体100中是否植入有设备。
以下,参照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部20和控制部10的功能框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此外,图2是总括地表示本说明书所包含的多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部20和控制部10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省略其一部分要素(用虚线所示的模块)。
另外,在图2中,作为用户接口将控制部10与操作者进行收发信息的装置表示为一个模块,并作为存储装置50将存储数据等的装置表示为一个模块,但模块内的各部或装置也可以分别独立。另外,包含在存储装置50中的各部有时也能够包含在图像处理部20、控制部10的内部存储器中。
如图2所示,图像处理部20具备:修正部21,其对输入的X射线信号实施伽马修正或频率增强处理等;特征量计算部23,其根据X射线图像计算与植入设备有关的特征量;以及显示图像制作部27,其制作在显示装置30中显示的图像。另外,图像处理部20具备存储X射线图像、在显示图像制作部27制作显示图像时使用的字符或消息的图像的存储部29,作为内部存储器或附带的存储装置50。
控制部10(系统控制装置11)具备:设备信息取得部19,其从图像处理部20等取得与植入设备有关的信息;判定部16,其根据由图像处理部20的特征量计算部23计算出的与植入设备有关的特征量来判断植入设备的有无;照射模式切换部17,其根据判定部16的结果,向X射线控制装置12指示照射模式的切换。
图像处理部20进行的处理中的、由修正部21和显示图像制作部27进行的处理,在现有的X射线摄像装置中是公知的技术,在此省略说明。以下,以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性的特征量计算部23、判定部16、以及照射模式切换部17的处理为中心,说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在图3中表示动作的流程。
首先,当经由操作装置60选择了透视模式时,则X射线控制装置12控制X射线源1,在透视模式下进行X射线照射(S101)。在该情况下,设照射模式的初始设定为脉冲模式。
图像处理部20使用通过最初的脉冲X射线照射而由X射线检测器4检测出的X射线信号(输入图像),调查在X射线图像中是否存在植入设备。因此,首先,特征量计算部23根据X射线图像计算与植入设备有关的特征量(S102)。作为特征量,有设备主体和引线的外形的特征、植入部位和周边部位的像素值的不同等。一般,心脏起搏器、心脏除颤器不透过X射线,因此该部分的像素值是0,因此通过提取像素值是0的情况作为植入设备的特征量,能够高速并且简便地提取植入设备。也可以在提取植入设备之前,提取被摄体区域,并在提取的被摄体区域中提取像素值为0的区域。
接着,特征量计算部23例如计算像素值为0的区域的面积或连续的长度作为特征量。例如通过计数像素值为0的像素,来计算面积。这时,以像素值为0的像素中的预定的像素为基准,依次计数在上下、左右、以及斜方向上与之相邻的像素的个数,计算相互相邻的像素的个数的总和,作为面积。通过计数连续与基准像素相邻的像素值为0的像素的个数,来计算长度。
经由设备信息取得部19将特征量计算部23计算出的特征量发送到判定部16。判定部16根据特征量计算部23计算出的特征量,判断植入设备的有无(S103)。具体地说,在计算出的特征量(面积或长度)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有植入设备,并向照射模式切换部17和显示图像制作部27、或通知装置40发送作为该判定结果的控制信号。在计算出的面积或长度不足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存在植入设备。此外,判定部16为了判定而使用的阈值是用于除去由于误差而作为0像素值计数的区域,可以考虑设想的设备的大小、将设备和植入部位连接起来的导线的长度等,而设定为比其更小的预定的值。
在不存在植入设备的情况下,维持初始设定的照射模式即脉冲模式(S106)。在判断为存在植入设备的情况下,照射模式切换部17向X射线控制装置12发送切换照射模式的指令。X射线控制装置12控制X射线发生器2,将初始设定的照射模式从脉冲模式变更为连续模式(S104)。
另外,通知装置40向操作者通知X射线照射模式切换为连续模式的意旨(S105)。例如,在显示装置30兼作通知装置40的情况下,显示图像制作部27将预先存储在存储部29中的通知照射模式变更的消息显示在显示装置30中。也可以代替它,或与该显示一起,进行基于灯点亮、蜂鸣器的通知。也可以与照射模式变更的通知一起,显示在被摄体100中存在植入设备的信息例如消息、在判定中使用的X射线图像自身等来进行通知。
在从取得以上的X射线信号到照射模式变更,例如根据像素值来提取特征量的情况下,以约33ms来执行,在脉冲速率为30fps的情况下,一次或2次的脉冲照射即可,因此不会产生因脉冲照射造成的过感测的问题。
在以上的说明中,透视模式的初始设定为脉冲模式,但也可以将初始设定设为连续X射线模式。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103中判定为没有植入设备的情况下,将照射模式从初始设定的连续模式变更为脉冲模式,并通知该意旨。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过感测的可能性,同时能够迅速地切换到辐射量少的照射模式。因此,在图像处理部20的特征量提取(S102)和植入设备的有无的判定(S103)所花费的时间比脉冲间隔长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因脉冲照射造成的过感测。
另外,作为其他变形例子,也可以在选择了透视模式时,自动地进行使用了比较弱的X射线的预摄影的步骤,在根据通过该预摄影而拍摄所得的X射线图像判断了植入设备的有无后,在与有无对应的照射模式下开始透视模式。
根据本实施方式,自动地根据X射线图像判定被摄体100内的植入设备的有无,并与之对应地切换照射模式,因此在无法通过问诊而从被摄体100得到植入设备的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避免因对植入设备的脉冲照射造成的过感测。另外,操作者能够不用注意植入设备的有无地进行透视模式的摄影,因此能够减轻操作者的操作和心理负担。进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操作者能够得知照射模式自动地进行了变更的情况,由此,例如能够变更连续模式的摄影条件等而由操作者进行更加适当的透视。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更例>
本变更例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备信息取得部19具备判定部16,根据被摄体100的X射线图像来判定在被摄体100中是否植入有设备。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计算植入设备的特征量并判定其有无,与此相对,在本变更例中,其特征在于:根据被摄体100的X射线图像来监视设备的动作状态,由此控制X射线照射模式。本变更例应用于设备是心脏起搏器或除颤装置的情况。
即,在本变更例的X射线摄像装置中,判定部16根据被摄体100的X射线图像中的预定部位的位置变动,判定被摄体100中是否植入有设备。
具体地说,预定部位是心脏,在心脏起搏器或除颤装置正常工作时,伴随着心跳的心脏的运动(位置变动)是固定周期的。即,心跳数是固定的。但是,在这些设备引起了过感测时,设备会不必要地抑制心脏的运动。因此,通过根据X射线图像来解析周期的变动,并计算心动周期或心跳数,能够判断设备的存在。
关于本变更例的图像处理部20的结构,将图2的特征量计算部23置换为心跳数计算部24或心动周期计算部,因此省略说明,以下适当地引用图2说明本变更例的处理的流程。在图4中表示动作的流程。
首先,当选择透视模式时,则X射线控制装置12控制X射线源1,在透视模式下进行X射线照射(S201)。在该情况下,照射模式的初始设定为脉冲模式。
图像处理部20根据通过透视取得的多个帧的图像,在能够监视心脏的运动的部位、例如如图5(a)所示为左侧的肋骨的最下端设定ROI501,监视该部分的变动,计算心跳数(S202)。能够通过图案匹配等图像处理技术来检测位置的变动。在此,只知晓变动的周期即可,因此可以根据ROI内的像素值(平均值)的变动502(图5(b))来检测变动的周期。
判定部16监视图5(c)所示那样的心跳数的变化,例如判断心跳数计算部24计算出的心跳数是否出现过度地减少(S203)。是否出现过度地减少的判断,例如,以相对于根据最初的第二个帧图像的心动周期计算出的心跳数的比例是否为预定的比例(例如50%)以下为基准。或者,以心跳数是否为预定的值(例如40)以下为基准。
判定部16在判断为有过度的减少时,向X射线控制装置12和通知装置40或异常通知装置72输出控制信号。X射线控制装置12接收到该控制信号,控制X射线发生器2,将照射模式从脉冲模式切换为非脉冲模式(S204)。同时,通知装置40向操作者通知照射模式的变更(S205)。也可以与该照射模式变更一起,一并通知:存在植入型设备、产生了该过感测或心跳数减少。在没有过度的减少的情况下,维持初始设定的照射模式即脉冲模式(S206)。
根据本变更例,通过检测当前产生的过感测,在根据设备的规格而能够允许的X射线脉冲的情况下,能够不进行不必要的照射模式切换,而只处理当前产生的过感测。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够不依存于外部测量装置,而与透视的开始联动地,自动地进行植入设备的有无的判定和适当的照射模式的设定。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构成为设备信息取得部的判定部根据被摄体100的X射线图像来判定被摄体100中是否植入有设备,但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判定部使用来自外部测量装置的信息来判定植入设备的有无。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判定部判定为被摄体100中植入有上述设备时,控制部将透视时的X射线照射条件设定为非脉冲照射模式。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中,设备信息取得部具备:判定部,其取得来自测量被摄体100的状态的外部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判定被摄体100中是否植入有设备。外部测量装置是心率计、心电图仪、脉冲扫描仪等测量被摄体100的心跳信息的测量仪器,判定部根据心跳数的变化,判定被摄体100中是否植入有设备。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0和图像处理部2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图2所示的功能框图中,代替图像处理部20的特征量计算部23,而具备心跳数计算部24,另外,设备信息取得部19取得来自外部测量装置70的信息作为设备信息。
以下,以控制部10的处理为中心,说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在图6中表示动作的流程。
首先,透视开始(S301),设备信息取得部19从心电图仪71等外部测量装置70取得心电图波形、心跳数(S302)。判定部16将设备信息取得部19取得的心跳数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S303),在心跳数为阈值以下时,向X射线控制装置12发送X射线照射模式切换部17切换照射模式的信号。由此,X射线控制装置12将X射线发生部2从脉冲模式变更为非脉冲模式(S304)。另外,判定部16向通知装置40发送信号,通知装置40向操作者通知照射模式被切换为非脉冲模式(S305)。还同时向操作者通知心跳数出现了减少。
在设备信息取得部19取得的心跳数比阈值大的情况下,维持初始设定的脉冲模式(S306)。
对于心跳数减少的原因,除了因植入设备造成的过感测以外,还有可能存在其他的心跳数减少的原因,但根据本实施方式,考虑到过感测的可能性,通过切换为非脉冲模式,能够从过感测状态迅速地恢复。另外,通过与照射模式的切换一起通知心跳数的降低,操作者能够迅速地进行包含被摄体100的异常的可能性的对应。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关于判定部16判定植入设备的有无的定时,设为在X射线照射的开始后立即进行,然而判定的定时不仅可以在X射线照射开始后立即进行,也可以例如按照固定周期重复实施判定。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应用于具备存储被摄体100的信息的存储装置的X射线摄像装置、与HIS或RIS等医院内服务器连接的X射线摄像装置,从这些存储装置或医院内服务器判断被摄体100中是否植入有设备,并控制X射线。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中,设备信息取得部19根据预先登记的被摄体100的信息,取得被摄体100中是否植入有上述设备的信息。预先登记被摄体100的信息的介质既可以是X射线摄像装置所具备的存储装置50,也可以是X射线摄像装置所连接的外部存储装置。
以下,以控制部10的处理为中心,参照图2和图7的流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
首先,当经由操作装置60输入对被摄体100进行确定的信息例如ID等,并且选择透视或摄影的开始时,则设备信息取得部19使用被摄体100的确定信息检索医院内服务器80或存储装置50,取得该被摄体100的信息(S401)。在该被摄体信息中包含有“有植入设备”的信息的情况下,将透视的照射模式变更为非脉冲模式(S402、S403),并且通知向非脉冲模式的变更(S404)。在被摄体信息中包含有“无植入设备”的信息的情况下,照射模式维持初始设定的脉冲模式(S405)。然后,在选择出的X射线条件下开始透视(S406)。
此外,也可以代替从操作装置60的输入,而由设备信息取得部19经由读取装置(未图示)从被摄体100的病历、被摄体100中安装的存储特定信息的介质读入对被摄体100进行确定的信息
此外,上述的例子是在被摄体100的信息中包含“有植入设备”或“无植入设备”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但也可能有在被摄体信息中没有与植入设备有关的信息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进行与“有植入设备”相同的处理。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预先知晓对被摄体100进行确定的信息等的情况下,根据该信息判断“植入设备的有无”,自动地在有植入设备的情况下从脉冲模式切换为非脉冲模式,能够防止过感测。另外,针对即使没有植入设备的信息也有可能存在植入设备的情况,能够防止过感测。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功能以外,追加了对透视时的X射线照射速率、摄影技法施加限制的功能,也能够应用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及其组合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任意一个。
即,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具备对摄影条件的限制进行设定/解除的摄影条件限制部18,摄影条件限制部18在判定部判定为被摄体100中植入有设备时,设定摄影条件的限制。
摄影条件限制部18既可以根据经由操作装置60的操作者的指令进行限制的设定/解除,也可以预先登记每个植入设备的X射线允许条件,根据该登记的植入设备允许条件来进行限制的设定/解除。
在后者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0和图像处理部20的结构是,在图2所示的功能框图中,在控制部10中追加摄影条件限制部18。另外,能够在存储装置50中追加登记了植入设备的X射线允许条件的植入设备登记部53。
根据植入设备的种类、制造商、型号等,能够允许的X射线照射模式、脉冲速率、X射线照射条件不同。植入设备登记部53是对每个植入设备登记了这样的根据植入设备而不同的X射线允许条件的存储装置。摄影条件限制部18参照经由操作装置60的操作者的操作或植入设备登记部53的登记内容,设定或解除适合于植入设备的条件。
以下,参照图2和图8的流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
首先,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任意一个的动作相同地,当选择透视的开始时,则根据图像的特征量、图像、或从外部测量装置70得到的心跳数的变化、或被摄体信息,判断植入设备的有无,并根据植入设备有无而变更照射模式(S501~S503)。在初始设定是脉冲模式的情况下,在有植入设备的情况下,将照射模式变更为非脉冲模式,在初始设定是非脉冲模式的情况下,在没有植入设备的情况下,将照射模式变更为脉冲模式。
在步骤S502中将照射模式切换为非脉冲模式即连续照射的情况下,摄影条件限制部18对X射线条件施加(追加)限制(步骤S504)。X射线条件的限制例如是考虑到连续照射时的辐射量的管电流、管电压等X射线条件的上限值,既可以设定为非脉冲模式时的初始值,也可以由操作者经由操作装置60设定。在预先设定为初始值的情况下,与连续照射的切换联动地自动地设定。
当设定X射线条件(管电流、管电压)的限制时,则X射线控制装置以不向X射线源1供给上限值以上的管电流、管电压的方式控制X射线发生器2。由此,除了因脉冲照射造成的过感测以外,还能够排除因X射线照射造成的对植入设备的影响等(步骤S507)。
构成为,在与切换为连续照射同时地,自动地限制X射线条件的情况下,能够由操作者指示是否解除限制(步骤S505)。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设定X射线条件的限制,并且例如如图9所示,在显示装置(显示画面900A)中显示限制时的X射线条件。另外,也可以进行催促对“限制的承认”或“限制的解除”的操作者的意思进行确认的输入的显示。在图9的显示画面900A中表示以下的情况,即将照射模式变更为连续模式,显示这时的X射线条件和用于操作者的输入的GUI,并选择了限制的维持。
在操作者指示了“限制的解除”的情况下,摄影条件限制部18解除所设定的X射线条件(步骤S506)。另外,在没有“限制的解除”的指示、或进行了“限制的承认”的情况下,维持限制(步骤S507)。
此外,以上的说明是照射模式的初始设定是脉冲模式,而在步骤S502中将照射模式变更为非脉冲模式的情况,但也存在以下的情况,即将初始设定设为非脉冲模式,在步骤S502中在“无植入设备”的情况下变更为脉冲模式。在该情况下,作为在步骤S504中限制的X射线条件,也可能是脉冲模式下的帧速率、管电流和管电压等。即,在步骤S504中,对初始设定的脉冲模式时的帧速率、管电流和管电压来限制X射线条件。由此,如图9的显示画面900B所示那样,显示变更后的照射模式(脉冲模式)和此时的X射线条件,显示用于操作者的输入的GUI,接受操作者对限制的解除请求(步骤S505)。
在有限制的解除请求的情况下,解除限制(步骤S506),在没有限制的解除请求的情况下,维持限制(步骤S507),与上述的情况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设定了与照射模式对应的适当的X射线条件的限制的情况下,与照射模式的变更联动地,施加所设定的X射线条件的限制,由此,能够消除不必要的辐射,或进行适当的照射速率的透视。
此外,说明了限制透视时的X射线条件的情况,但也可以追加对摄影时的X射线条件设定限制或解除限制的结构。
<第四实施方式的应用例>
如上述那样,第四实施方式也能够应用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任意一个,在图8的流程中表示了汇总它们而得的处理的流程步骤,在图10中具体地表示应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第三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从被摄体信息得到植入设备的登记信息,判断植入设备的有无。因此,处理的流程首先取得被摄体信息(步骤S601),根据被摄体信息来调查是否登记有植入设备的信息(步骤S602)。在有植入设备的信息,并且判断为有植入设备的情况下(步骤S603),将照射模式从初始设定的脉冲模式变更为非脉冲模式(步骤S604)。在步骤S602中没有植入设备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前进到步骤S604而切换照射模式。在有植入设备的信息而没有植入设备的情况下,维持初始设定的脉冲模式(步骤S610)。
当判断为有植入设备,要变更为非脉冲模式时,则设定非脉冲模式下的X射线条件的限制(步骤S605),并且向操作者通知该意旨(步骤S606)。例如显示图9的画面900A。在此,当从操作者输入限制解除的请求时,则解除摄影条件限制部18所设定的X射线限制(步骤S607、步骤S608)。在没有来自操作者的限制解除请求的情况下,维持X射线限制(步骤S607、步骤S609)。
在上述应用例中,说明了从被摄体信息得到植入设备的登记信息而切换照射模式的情况,但在图2所示的存储装置50的植入设备登记部53中按照植入设备的种类、制造商、型号等登记了能够允许的X射线照射模式、摄影条件(射线量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取得这样的与植入设备有关的信息,设定在该植入设备中允许的X射线照射模式、摄影条件。
在图11中表示该情况下的动作的流程。首先,当开始检查时,则设备信息取得部19从存储装置50取得被摄体信息(步骤S611)。在被摄体信息中可知“没有植入设备”的情况下,维持初始设定的X射线照射模式(步骤S612、步骤S613)。在“有植入设备”的情况下,读入包含在被摄体信息中的植入设备的信息,在该信息中包含有所允许的X射线照射模式(在包含脉冲模式的情况下,为脉冲速率)、摄影条件的情况下,根据该允许的X射线照射模式和摄影条件,设定X射线照射模式、摄影条件(步骤S614、步骤S615),并且向操作者通知所设定的条件等(步骤S616)。
在此,在存在来自接收到通知的操作者经由图9所示那样的GUI的解除对设定的限制的请求的情况下,解除X射线照射的限制(步骤S617、步骤S618)。如果没有解除请求,则维持限制(步骤S619)。
根据该变更例,能够自动地设定为适合于植入设备的照射模式、摄影条件。
<第五实施方式>
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检测植入设备的有无而控制X射线条件的实施方式,但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控制X射线照射范围。
即,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具备:摄像部,其具备X射线源和X射线检测器,取得被摄体100的X射线图像;检测部,其使用被摄体100的X射线图像,检测被摄体100中植入的设备的位置;控制部,其根据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设备的位置信息,控制对被摄体100的X射线照射位置和/或X射线照射范围。
摄像部具备调整从X射线源照射的X射线的范围的X射线光圈,控制部调整X射线光圈来控制X射线照射范围。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装置的结构与图1相同,省略重复的说明,说明X射线光圈3和X射线光圈控制装置13之间的关系。X射线光圈3如图12所示,由4个铅叶片31~34构成,分别地,铅叶片31、33能够在图中的左右方向上独立地移动,铅叶片32、34能够在图中的上下方向上独立地移动,通过X射线光圈控制装置13控制该移动。在初始状态下,光圈的开度是0,是铅叶片31和33在中心相接的状态、和/或铅叶片32和34在中心相接的状态。通过控制这些成对的铅叶片相对于中心的距离,来决定被摄体100的X射线照射范围的位置和大小。
在被摄体100中有植入设备的情况下,X射线光圈控制装置13在控制部(系统控制装置11)10的控制下,控制这些铅叶片的移动,使得不向植入设备的部分照射X射线。在本实施方式中,从X射线图像取得为了进行该光圈控制所需要的被摄体100内的植入设备的位置信息。因此,图像处理部20具备使用被摄体100的X射线图像来计算植入设备的位置的位置计算部25。
以下,以图像处理部20和控制部10的处理为中心,说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在图13中表示动作的流程。
首先,当经由操作装置60选择透视模式时,则X射线控制装置12控制X射线源1,在透视模式下进行X射线照射(步骤S701)。在该情况下,照射模式的初始设定为脉冲模式。
图像处理部20取得由X射线摄像装置的X射线检测器4取得的X射线信号(输入图像),特征量计算部23计算被摄体100中植入的设备的特征(步骤S702)。在此,连同设备的有无一起取得位置信息,因此得到X方向和Y方向的线轮廓。在图14和图15中,表示图像处理部20所取得的胸部的X射线图像和X方向线轮廓以及Y方向线轮廓。如图示那样,在2个线轮廓中,对于植入设备的部分,像素值大致为0,与周边的边界不连续。特征量计算部23针对这样的X方向线轮廓和Y方向线轮廓这两者,提取像素值连续为0的区域(0像素值区域)作为植入设备的区域。接着,特征量计算部23例如计算0像素值区域连续的长度作为特征量。
判定部16在区域的长度比预定的阈值短的情况下,判断为无植入设备(步骤S703),维持初始设定时的照射模式(步骤S706)。在特征量计算部23计算出的区域的长度为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部16判断为有植入设备(步骤S703),并经由X射线光圈控制装置13控制X射线光圈,使得不向植入设备照射X射线。
因此,首先,位置计算部25针对X方向线轮廓和Y方向线轮廓双方,求出植入设备区域的端部(与周边区域的边界)的像素的坐标(左右端和上下端)。将位置计算部25计算出的植入设备区域的端部的坐标从系统控制装置11发送到X射线光圈控制装置13。X射线光圈控制装置13根据X射线焦点与光圈之间的距离(D1)以及X射线焦点与被摄体100之间的距离(D2),计算出使被摄体100中的植入设备不成为照射范围的X射线光圈位置,并使X射线光圈3移动(步骤S704、步骤S705)。
具体地说,在植入设备的中心的坐标位于X射线图像的中心坐标的左侧的情况下,计算使X射线照射范围的左端成为植入设备的右端或成为植入设备的右端的右侧的铅叶片的位置(相距原点的距离X)。另外,在植入设备的中心的坐标位于X射线图像的中心坐标的下侧的情况下,计算使X射线照射范围的下端成为植入设备的上端或成为植入设备的上端的上侧的铅叶片的位置(相距原点的距离Y)。
即,相距光圈原点在X方向上的距离X为
X=[从X射线图像的中心到植入设备右端的距离]×(D1/D2),
相距光圈原点在Y方向上的距离Y为
Y=[从X射线图像的中心到植入设备上端的距离]×(D1/D2)。
在图16中表示使X射线光圈3的左侧的铅叶片31移动而植入设备90从X射线照射范围脱离的状态。
由此,能够防止在透视时脉冲模式的X射线照射到植入设备,避免引起过感测。
<第五实施方式的变更例>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通过位置计算部25计算植入设备的位置,由此控制光圈的铅叶片的移动,但在本变更例中,不检测位置而开始铅叶片的移动,一边监视植入设备的有无,一边控制X射线光圈使得不向植入设备照射X射线。
参照图17说明本变更例的动作的流程。用相同的符号表示与图13相同的处理,省略详细的说明。
首先,开始X射线照射,根据取得的X射线图像计算特征量,当判断为有植入设备时(步骤S701~步骤S703),照射模式切换部17将X射线的照射模式变更为非脉冲模式(步骤S710)。该情况下的特征量的计算是,计算X射线图像或其轮廓中的植入设备的像素值为0的区域的大小(面积或长度)。
接着,开始X射线光圈的移动(步骤S711),一边重复进行特征量的计算(步骤S712),一边移动X射线光圈(步骤S711),直到表示植入设备的特征量消失为止,例如直到像素值为0的区域的面积成为预定的值以下为止。如果不再检测出特征量,则向操作者通知该情况(步骤S713)。可以与此同时将照射模式从非脉冲模式变更为脉冲模式,也可以设为能够由操作者任意变更。
根据本变更例,在移动X射线光圈的期间维持连续模式,因此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防止脉冲模式的X射线照射到植入设备,避免引起过感测。
<第六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也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检测植入设备的有无,来控制X射线照射范围。但是,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为了控制X射线照射范围,不是控制X射线光圈,而是控制被摄体侧即载置被摄体100的工作台的位置。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中,控制部10使具备X射线源和X射线检测器的摄像部与被摄体10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来控制X射线照射位置和/或X射线照射范围。
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概要结构大致相同,但相对于由X射线源(X射线源1和X射线光圈3)和X射线检测器4构成的摄像部,具备能够变更工作台5的位置的工作台支持机构(未图示)、或支持摄像部并且能够变更相对于工作台5的位置的摄像部支持机构,并具备控制这些支持机构的一方或双方的控制装置。在图2中,代表性地表示出工作台控制装置15。
参照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在图18中,用相同的符号表示与图13相同的处理,省略详细的说明。
首先,开始X射线照射,根据取得的X射线图像计算特征量,当判断为有植入设备时(步骤S701~步骤S703),则求出X方向和Y方向的线轮廓,位置计算部25针对X方向线轮廓和Y方向线轮廓双方,求出植入设备区域的端部(与周边区域的边界)的像素的坐标。
工作台控制装置15计算被摄体100中的植入设备不成为X射线照射范围那样的工作台移动距离(步骤S714),并使工作台5移动(步骤S715)。在图19中表示使工作台5移动而植入设备90从X射线照射范围脱离后的状态。
在将X射线源-被摄体100间的距离D3、以及X射线源-X射线检测器间的距离D4看作是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工作台移动距离例如从X射线图像的左端到植入设备的右端的距离L相同。在无法忽视X射线源-被摄体100间的距离D3与X射线源-X射线检测器间的距离D4之间的差的情况下,将与该比(D3/D4)对应的系数乘以从X射线图像的左端到植入设备的右端的距离L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图17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变更例同样地,可以代替计算工作台移动距离地,如果判断为有植入设备,则将照射模式切换为非脉冲模式,并且一边开始工作台的移动一边检测X射线图像中的植入设备的特征,使工作台移动直到不再检测出特征为止。在该情况下,可以在显示装置30上提示移动方向的候选,操作者从候选中选择工作台的移动方向。
以上,说明了移动工作台的情况,但也可以不移动工作台而移动摄像部,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防止脉冲模式的X射线照射到植入设备,避免引起过感测。
上述第一~第六实施方式和它们的变更例基本上根据植入设备的有无的信息来控制X射线的照射模式,另外根据需要进行X射线条件的限制的设定/解除,但本实施方式涉及:在被摄体100内存在植入设备的情况下,进行植入设备的更换、卸下、或电池更换等与植入设备有关的技法的情况的照射模式控制。
一般,在X射线摄像装置中具备登记了与摄影部位、摄影技法对应的X射线条件等的技法/部位登记部51。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作为技法之一,在该技法/部位登记部51中预先登记了植入设备的更换和植入设备的电池更换,根据技法/部位登记部51的登记信息而切换X射线照射模式。
参照图2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动作的流程。
首先,在技法/部位登记部51中登记“植入设备的更换”和“植入设备的电池更换”(步骤S801)。它们既可以汇总为一个技法来登记,也可以分别登记为不同的技法,但在任一情况下,设X射线照射模式为非脉冲模式,并设定预定的X射线条件的限制。该操作是操作者事先经由操作装置60等进行的操作。
接着,开始检查(步骤S802),这时,当选择“植入设备的更换”或“植入设备的电池更换”作为技法时(步骤S803),则照射模式切换部17自动地将照射模式切换为非脉冲模式(步骤S804),摄影条件限制部18设定所登记的X射线条件的限制(步骤S805)。这时,可以接受操作者的限制解除请求(步骤S806)。如果没有限制解除请求,则基于所设定的X射线条件的限制,继续进行非脉冲模式的透视(步骤S807)。在有限制解除请求的情况下,解除所设定的X射线条件的限制,继续进行非脉冲模式的透视(步骤S808)。
此外,在步骤S803中没有选择“植入设备的更换”或“植入设备的电池更换”的情况下,与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同样地,进行与植入设备的有无对应的照射模式的切换和/或X射线条件的限制的设定/解除(步骤S809)。或者,与第五和第六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同样地,在有植入设备的情况下,控制X射线光圈或工作台而变更X射线照射范围。
根据本实施方式,登记对植入设备的处置那样的特定的技法,由此能够防止在处置时向植入设备照射脉冲状X射线。
<第八实施方式>
上述第一~第六实施方式和它们的变更例基本上根据植入设备的有无的信息来控制X射线的照射模式,另外根据需要进行X射线条件的限制的设定/解除,但本实施方式涉及在有植入设备的情况下在该植入设备中引起过感测的情况下的报告输出功能。
参照图2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主要是系统控制装置的动作。
当设定预定的条件而开始X射线检查时(步骤S901),则系统控制装置11将此时的X射线照射模式、射线量(X射线条件)检查技法、部位的信息写入到存储装置50中(步骤S902)。在检查中在被摄体100的植入设备中引起了过感测的情况下(步骤S903),系统控制装置11将写入到存储装置50中的X射线照射模式等与检查有关的信息和与植入设备有关的信息,连同预先登记在植入设备登记部53中的植入设备的信息(种类、制造商、型号等)一起,制作报告(步骤S904)。能够根据例如心电图仪71等外部测量装置70所测量出的心跳数的变化、使用取得的X射线图像由图像处理部20的心跳数计算部24计算出的心跳数的变化,来检测引起了过感测的情况。
能够经由异常通知装置72、或印刷装置(未图示)、显示装置30来输出所制作的报告。在X射线摄像装置与HIS等服务器80连接的情况下,也向服务器80等发送报告的信息。
另外,在依照登记在植入设备登记部53中的允许X射线条件进行检查而引起了过感测的情况下,也可以更新登记内容(步骤S904)。在该情况下,例如将登记的允许X射线条件更新为更严格的条件(步骤S905)。在服务器80中登记有植入设备的信息的情况下,也更新该信息。
本实施方式例如能够应用于在第四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中依照在植入设备登记部53中设定的允许X射线条件进行X射线条件的限制、或进行限制解除而引起过感测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登记的允许X射线条件、解除了限制时的X射线条件不适当的可能性高,因此通过更新所登记的允许X射线条件,或新追加X射线条件的限制,能够预防将来的过感测。另外,通过作为报告而输出,即使是进行了检查的X射线摄像装置以外的X射线摄像装置,也能够共享信息。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若干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只要技术上不矛盾,就能够适当地组合2个到3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一个实施方式中必要的要素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行省略或进行追加。
另外,以上的实施方式主要以进行透视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连续进行摄影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作为应该控制的X射线条件而包含连续摄影的摄影间隔等。
在图22中表示总括了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控制部和图像处理部)的主要功能的框图,汇总地说明其概要。
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处理的流程为:使用X射线图像进行的特征量的计算S1→植入设备的有无的判定S2→X射线照射模式的切换S3和向操作者的通知S4。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处理的流程为:使用X射线图像进行的心跳数的计算S5→检测心跳数的减少S6→植入设备的有无的判定S2→X射线照射模式的切换S3和向操作者的通知S4。
第二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处理的流程为:从外部测量装置取得心脏信息S7→检测心跳数的减少S6→植入设备的有无的判定S2→X射线照射模式的切换S3和向操作者的通知S4。
第三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处理的流程为:从图像以外的被摄体信息取得与植入设备有关的信息S8→植入设备的有无的判定S2→X射线照射模式的切换S3和向操作者的通知S4。第三实施方式的变更例1是,向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追加了参照预先登记的植入设备的允许条件的登记信息的处理S9,考虑到所参照的登记条件地进行X射线照射模式的切换。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变更例中,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理中设备信息取得部无法取得植入设备的有无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与判定为有植入设备的情况相同的处理。
这些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和它们的变更例的处理能够组合任意多个处理。
第四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处理除了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和它们的变更例以及它们的组合的处理以外,还包括:紧接着X射线照射模式的切换,对X射线条件设定限制或解除限制的处理S11。另外,追加接受操作者解除对X射线条件施加的限制的操作(限制解除意思确认部)的处理S12。
第五实施方式的X射线摄像装置的处理的流程紧接着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特征量计算S1→判定S2)而为X射线光圈的控制S13。第六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紧接着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特征量计算→判定)而为工作台位置的控制S14。在S13/S14之前,也可以插入植入设备的位置的计算。
能够组合第五实施方式和第六实施方式的处理。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和第六实施方式以及它们的组合中,既可以将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的X射线照射模式切换S3、X射线照射限制的设定S11和解除S12进行组合,也可以将其省略。
第七实施方式和第八实施方式的处理都以有植入设备的情况为前提,第七实施方式的处理为从登记部取得技法/部位信息S10→X射线照射模式切换S3。另外,第八实施方式的处理为心跳数计算S5或心脏信息取得S7→心跳数减少检测S6→报告输出(未图示)。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地防止向植入设备的照射脉冲状X射线的X射线摄像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X射线源;2:X射线发生器(高电压发生装置);3:X射线光圈;4:X射线检测器;5:工作台;10:控制部;11:系统控制装置;12:X射线控制装置;13:X射线光圈控制装置;14:X射线检测器控制装置;15:工作台控制装置;16:判定部;17:照射模式切换部;18:摄影条件限制部;19:设备信息取得部;20:图像处理部;21:修正部;23:特征量计算部;24:心跳数计算部;25:设备位置计算部;27:显示图像制作部;29:存储部;30:显示装置;40:通知装置;50:存储装置;51:技法/部位登记部;53:植入设备登记部;60:操作装置;60、70:外部装置;71:心电图仪;72:异常通知装置;80:服务器;90:植入设备;100:被摄体。

Claims (7)

1.一种X射线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摄像部,其具备X射线源和X射线检测器,取得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
设备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与能够植入到上述被摄体中的设备有关的信息;
判定部,其根据上述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判定植入到上述被摄体中的设备的有无;
控制部,其根据上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控制上述摄像部,并控制透视时的X射线照射条件和/或摄影条件,其中,
上述X射线摄像装置还具备:图像处理部,其从上述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取得与上述设备有关的信息,
上述设备信息取得部从上述图像处理部取得与上述设备有关的信息,以及
计算部,其计算上述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中的预定部位的位置变动,
上述判定部使用上述计算部计算出的位置变动,来判定上述被摄体中是否植入有上述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判定部判定为上述被摄体中植入有上述设备时,将透视时的X射线照射条件设定为非脉冲照射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来自对上述被摄体的状态进行测量的外部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上述判定部根据上述测量结果来判定被摄体中是否植入有上述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X射线摄像装置还具备:摄影条件限制设定部,其对摄影条件的限制进行设定/解除,
上述摄影条件限制设定部在上述判定部判定为上述被摄体中植入有上述设备时,设定上述摄影条件的限制。
5.一种X射线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摄像部,其具备X射线源和X射线检测器,取得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
设备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与能够植入到上述被摄体中的设备有关的信息;
判定部,其根据上述设备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判定植入到上述被摄体中的设备的有无;
检测部,其使用上述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来检测植入到被摄体中的设备;
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上述设备的信息,控制对被摄体的X射线照射位置和/或X射线照射范围,其中,
上述X射线摄像装置还具备:图像处理部,其从上述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取得与上述设备有关的信息,
上述设备信息取得部从上述图像处理部取得与上述设备有关的信息,以及
计算部,其计算上述被摄体的X射线图像中的预定部位的位置变动,
上述判定部使用上述计算部计算出的位置变动,来判定上述被摄体中是否植入有上述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部具备:X射线光圈,其调整从上述X射线源照射的X射线的范围,
上述控制部调整上述X射线光圈,来控制上述X射线照射位置和/或X射线照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使上述摄像部与上述被摄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来控制上述X射线照射位置和/或X射线照射范围。
CN201610539231.9A 2015-07-27 2016-07-08 X射线摄像装置 Active CN1063888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7874A JP6554353B2 (ja) 2015-07-27 2015-07-27 X線撮像装置及び透視撮影制御方法
JP2015-147874 2015-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8839A CN106388839A (zh) 2017-02-15
CN106388839B true CN106388839B (zh) 2019-12-10

Family

ID=57945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9231.9A Active CN106388839B (zh) 2015-07-27 2016-07-08 X射线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54353B2 (zh)
CN (1) CN10638883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6973A (ja) * 2003-12-17 2005-07-07 Canon Inc 放射線画像処理装置、放射線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889329A (zh) * 2011-10-24 2014-06-2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ct 切片图像的运动补偿二次传递金属伪影校正
JP2014171569A (ja) * 2013-03-07 2014-09-22 Fujifilm Corp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0624B2 (ja) * 1994-10-31 1997-04-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心電計及び心電図解析装置の心電波形解析回路
EP2430577A1 (en) * 2009-05-13 2012-03-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aging patients with a personal medical device
JP2012170717A (ja) * 2011-02-23 2012-09-10 Toshiba Corp X線ct装置
US8694102B2 (en) * 2011-03-09 2014-04-08 Greatbatch Ltd. Ionizing radiation-protected activ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9713451B2 (en) * 2012-01-06 2017-07-2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Real-time display of vasculature views for optimal device navig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6973A (ja) * 2003-12-17 2005-07-07 Canon Inc 放射線画像処理装置、放射線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889329A (zh) * 2011-10-24 2014-06-2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ct 切片图像的运动补偿二次传递金属伪影校正
JP2014171569A (ja) * 2013-03-07 2014-09-22 Fujifilm Corp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8839A (zh) 2017-02-15
JP2017023598A (ja) 2017-02-02
JP6554353B2 (ja) 2019-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45681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omosynthesis imaging,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ausing computer to execute the control method
US10102620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omosynthesis imaging,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ausing computer to execute the control method
CN111374675A (zh) 用于在医学成像会话中检测患者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US10383582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omosynthesis imaging, imaging apparatus,imag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ausing computer to execute the control method
US10195462B2 (en) Radiation irradiating apparatus and radiation dose management system
JP6662428B2 (ja) 動態解析システム
WO2017017985A1 (ja) 撮影用コンソール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US11020065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omosynthesis imaging,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ausing computer to execute the control method
JP2012130436A (ja) X線診断装置
JP6690774B2 (ja) 動態解析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動態解析装置
CN106388839B (zh) X射线摄像装置
KR102267264B1 (ko) 치과용 파노라마 엑스선 촬영 장치 및 방법
JP2014097396A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
JP2017164426A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
JP5772653B2 (ja) 動態診断支援情報生成システム、動態診断支援情報生成方法及び動態解析装置
JP2012170717A (ja) X線ct装置
CN112446855A (zh) 信息处理装置、断层摄影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11083360A (ja) X線ct装置、インプラント施術の支援装置及びインプラント施術の支援プログラム
JP2017113344A (ja) 動態撮影装置及び動態撮影システム
JP2020127672A (ja) X線診断装置、医用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00475A (ja) 動態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48042B1 (ja) 動態画像処理装置、移動型放射線撮影装置、動態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動態画像処理方法
US20230380780A1 (en) Medical device, table driv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3162951A (ja) X線画像診断装置
US20240127450A1 (en)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9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medical health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