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85542A - 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5542A
CN106385542A CN201610887409.9A CN201610887409A CN106385542A CN 106385542 A CN106385542 A CN 106385542A CN 201610887409 A CN201610887409 A CN 201610887409A CN 106385542 A CN106385542 A CN 106385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ing
facial image
caf
detected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874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874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855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85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55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方法步骤如下:进入拍照预览模式,进行拍照场景检测;当未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当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人脸AF对焦检测;若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若未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本发明的拍照对焦方法,通过在拍照场景检测中进行人脸图像检测,当检测到人脸图像时,不直接触发CAF对焦而是先进行稳定人脸图像检测再决定是直接触发人脸AF对焦还是进行CAF对焦,避免普通CAF对焦先于人脸AF对焦而导致的拍照人脸对焦不实的情况发生,提升拍照的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智能移动终端拍照功能使用越来越频繁,对人物拍照也越来越多,商城、景点、名胜古迹随处可见合影和自拍的人群,所以目前业界移动终端的拍照相机都支持人脸对焦功能,人脸对焦是以人脸检测的区域为主来触发对焦,就相当于人脸为最佳清晰点的实现对焦拍照。
而目前由于人脸AF(Automatic Focus)对焦,需要一定的稳定时间,才能认为是有人脸,而如果此时用户移到有人脸的场景时,就会先触发以中心区域对焦,然后再进行一次人脸对焦,但这样就会很容易在第一次触发CAF(Continuous Automatic Focus)对焦时,就拍照,而不是第二次的人脸AF(Automatic Focus)对焦,这样将导致人脸拍照不清晰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根据公开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进入拍照预览模式,进行拍照场景检测;
当未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当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人脸AF对焦检测;
若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
若未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具体为通过中心反差式对焦或者相位检测对焦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的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如果3N帧之内检测到连续N(其中,3≤N≤5)帧存在人脸图像,则判断场景中存在稳定人脸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未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的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如果3N帧之内都未检测到连续N(其中,3≤N≤5)帧存在人脸图像,则判断场景中不存在稳定人脸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中采用缩短曝光时间和多帧处理。
根据公开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拍照对焦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场景检测模块,用于进入拍照预览模式,进行拍照场景检测;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未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人脸AF对焦检测;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若未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或者所述第四处理模块中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具体为通过中心反差式对焦或者相位检测对焦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处理模块中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的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如果3N帧之内检测到连续N(其中,3≤N≤5)帧存在人脸图像,则判断场景中存在稳定人脸图像;
所述第四处理模块中未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的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如果3N帧之内都未检测到连续N(其中,3≤N≤5)帧存在人脸图像,则断场景中不存在稳定人脸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处理模块中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中采用缩短曝光时间和多帧处理。
根据公开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一种拍照对焦的装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拍照对焦方法,通过在拍照场景检测中进行人脸图像检测,当检测到人脸图像时,不直接触发CAF对焦而是先进行稳定人脸图像检测再决定是直接触发人脸AF对焦还是进行普通CAF对焦,避免普通CAF对焦先于人脸AF对焦而导致的拍照人脸对焦不实的情况发生,提升拍照的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中公开的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的流程步骤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中公开的一种人脸拍照对焦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下根据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施例一中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的流程步骤图。图1所示的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应用于智能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掌上上网设备、多媒体设备、流媒体设备、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可穿戴设备或其他类型的智能终端设备。
如附图1所示,该拍照对焦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101、进入拍照预览模式,进行拍照场景检测;
具体应用中,当用户欲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拍照时,可在移动终端点击相机相关APP应用,启动摄像头并发起拍照预览请求,此时移动终端的拍摄设备进行拍照场景检测。
步骤S102、当未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目前,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相机拍照对焦的方法是当检测到有人脸移动的场景时,同时进行CAF对焦和人脸AF对焦。
因为人脸AF对焦需要一定的时间,人脸有可能会动,而且不稳定,所以需要一定的图像帧数检测稳定后,才认定人脸达到稳定标准,满足触发人脸AF对焦的条件。而普通的CAF对焦则触发很快,比如陀螺仪有变化,则会在三帧之内就会触发CAF对焦。根据上述原理,当检测到有人脸移动的场景时,如果用户晃动一下移动终端,就有可能会先触发CAF对焦,然后才触发另一次人脸AF对焦,导致用户在对焦人脸时,存在两次人脸AF对焦的现象,使得人脸对焦不实的情况。
具体应用中,该步骤是对应当未检测到人脸图像时,无需进行人脸AF对焦的情形,此时,不会发生上述的两次人脸AF对焦,并且第二次人脸AF对焦晚于普通CAF对焦进而导致人脸对焦不实的情况,该步骤属于现有技术中正常的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流程。
步骤S103、当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人脸AF对焦检测;
具体应用中,在场景检测中如果检测到人脸图像(因为人脸检测第一帧很快),那么在普通的CAF对焦触发条件中,提前增加人脸AF对焦检测的判断,如果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时,同时在场景检测中检测到人脸图像,那么先不触发CAF对焦,而是进入人脸AF对焦检测。
步骤S104、若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
具体应用中,如果场景检测中检测到人脸图像,相机将会继续等待,等待人脸图像的稳定后,再送人脸图像的区域位置给对焦算法库,一般可设定3N帧(其中,3≤N≤5),如果在接下来的3N帧内检测到连续N帧之内都存在人脸图像,因为N帧之内,人脸图像的区域位置信息已经传给对焦算法库,则相机认为可以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此时,将只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而不再触发CAF对焦。
步骤S105、若未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具体应用中,如果场景检测中检测到人脸图像,相机将会继续等待,继续检测是否有稳定的人脸图像。一般可设定3N帧(其中,3≤N≤5),如果在接下来的3N帧之内都未检测到连续N帧之内都存在人脸图像,则认定人脸图像不稳定或者检测不到,此时,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具体为通过中心反差式对焦或者相位检测对焦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其中,中心反差式对焦的原理是根据焦点处画面的对比度变化,寻找对比度最大时的镜头位置,也就是准确对焦的位置。
未合焦状态下,因为整个焦点的画面处于虚焦状态,类似于高斯模糊效果,所以像素之间的颜色比较均匀;
开始对焦,镜片开始移动,画面逐渐清晰,对比度开始上升;
合焦状态。画面最清晰,对比度最高,但相机并不知道,所以会继续移动镜头;
继续移动镜片发现对比度开始下降。进一步移动镜片,发现对比度进一步下降,相机知道已经错过焦点;
镜片回退至对比度最高的位置,完成对焦。
其中,相位检测对焦比中心反差式对焦多出一些硬件部分。包括一个分离镜头和线性传感器图像,通过分离镜头分离出2个图像,然后通过线性传感器检测出两个图像之间的距离。相比反差式的需要来回多次“错过”准确焦点的位置来对焦的方式,相位式对焦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相位检测的信号来判断当前的焦点位置是靠前还是靠后。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04、若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中,人脸AF对焦采用缩短曝光时间和多帧处理。
具体应用中,当检测到人脸图像,瞬间缩短曝光时间,比如将曝光时间缩短到10MS,使抓拍的成功率提升显著提升,比如,当曝光时间缩短到10MS,则抓拍成功率提升到80%以上。
但是,实际情况中,缩短曝光时间虽然可以提升抓拍成功率,但是同样会带来躁点增加的问题,特别是在夜景下拍摄人脸图像时,相片躁点会更大,此时,利用相机后台的多帧来进行降躁的处理,针对不同的ISO来决定降躁的等级。ISO越大,降躁效果会更明显,避免人脸图像拍照效果不好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拍照对焦方法通过在拍照场景检测的环节增加了人脸图像检测,如果没有检测到人脸图像,则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正常完成拍照。如果检测到人脸图像,则会立即进行稳定人脸图像判断,从而决定是直接触发人脸AF对焦还是转为普通CAF对焦,避免普通CAF对焦先于人脸AF对焦而导致的拍照人脸对焦不实。
实施例二
出于提供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时防止人脸对焦模糊的目的初衷,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人脸拍照对焦的装置,通过在拍照场景检测中进行人脸图像检测,当检测到人脸图像时,不直接触发CAF对焦而是先进行稳定人脸图像检测再决定是直接触发人脸AF对焦还是进行普通CAF对焦。本实施例二中公开的一种人脸拍照对焦的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场景检测模块201、第一处理模块202、第二处理模块203、第三处理模块204以及第四处理模块205,其中:
场景检测模块201,用于进入拍照预览模式,进行拍照场景检测;
具体应用中,当用户欲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拍照时,可在移动终端点击相机相关APP应用,启动摄像头并发起拍照预览请求,此时移动终端的拍摄设备进行拍照场景检测。
第一处理模块202,用于当未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具体应用中,该模块是对应当未检测到人脸图像时,无需进行人脸AF对焦的情形,此时,不会发生上述的两次人脸AF对焦,并且第二次人脸AF对焦晚于普通CAF对焦进而导致人脸对焦不实的情况,该模块完成的功能属于现有技术中正常的触发CAF对焦完成的拍照流程。
第二处理模块203,用于当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人脸AF对焦检测;
具体应用中,在场景检测中如果检测到人脸图像(因为人脸检测第一帧很快),那么在普通的CAF对焦触发条件中,提前增加人脸AF对焦检测的判断,如果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时,同时在场景检测中检测到人脸图像,那么先不触发CAF对焦,而是进入人脸AF对焦检测。
第三处理模块204,用于若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
具体应用中,如果场景检测中检测到人脸图像,相机将会继续等待,等待人脸图像的稳定后,再送人脸图像的区域位置给对焦算法库,一般可设定3N帧(其中,3≤N≤5),如果在接下来的3N帧内检测到连续N帧之内都存在人脸图像,因为N帧之内,人脸图像的区域位置信息已经传给对焦算法库,则相机认为可以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此时,将只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而不再触发CAF对焦。
其中,人脸AF对焦采用缩短曝光时间和多帧处理。
具体应用中,当检测到人脸图像,瞬间缩短曝光时间,比如将曝光时间缩短到10MS,使抓拍的成功率提升显著提升,比如,当曝光时间缩短到10MS,则抓拍成功率提升到80%以上。
但是,实际情况中,缩短曝光时间虽然可以提升抓拍成功率,但是同样会带来躁点增加的问题,特别是在夜景下拍摄人脸图像时,相片躁点会更大,此时,利用相机后台的多帧来进行降躁的处理,针对不同的ISO来决定降躁的等级。ISO越大,降躁效果会更明显,避免人脸图像拍照效果不好的问题。
第四处理模块205,用于若未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具体应用中,如果场景检测中检测到人脸图像,相机将会继续等待,继续检测是否有稳定的人脸图像。一般可设定3N帧(其中,3≤N≤5),如果在接下来的3N帧之内都未检测到连续N帧之内都存在人脸图像,则认定人脸图像不稳定或者检测不到,此时,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具体包括如图2所示的一种人脸拍照对焦的装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人脸拍照对焦的装置及移动终端,在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方法的实施,上述描述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公开的拍照对焦的装置及移动终端,上述装置中的场景检测模块201、第一处理模块202、第二处理模块203、第三处理模块204以及第四处理模块205相互配合工作,首先通过场景检测模块201进入拍照预览模式,进行拍照场景检测,然后第一处理模块202在场景检测中未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或者第二处理模块203
在场景检测中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人脸AF对焦检测;最后,第三处理模块204若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或者,第四处理模块205若未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该装置避免普通CAF对焦先于人脸AF对焦而导致的拍照人脸对焦不实的情况发生,提升拍照的成像效果,给移动终端的用户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
在本发明各方法实施例中,所述各步骤的序号并不能用于限定各步骤的先后顺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对各步骤的先后变化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描述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装置及终端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或者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或者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或者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进入拍照预览模式,进行拍照场景检测;
当未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当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人脸AF对焦检测;
若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
若未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具体为通过中心反差式对焦或者相位检测对焦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的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如果3N帧之内检测到连续N(其中,3≤N≤5)帧存在人脸图像,则判断场景中存在稳定人脸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的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如果3N帧之内都未检测到连续N(其中,3≤N≤5)帧存在人脸图像,则判断场景中不存在稳定人脸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中采用缩短曝光时间和多帧处理。
6.一种拍照对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场景检测模块,用于进入拍照预览模式,进行拍照场景检测;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未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人脸图像时,进入人脸AF对焦检测;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若未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进入CAF对焦检测,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拍照对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或者所述第四处理模块中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具体为通过中心反差式对焦或者相位检测对焦触发CAF对焦完成拍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拍照对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中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的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如果3N帧之内检测到连续N(其中,3≤N≤5)帧存在人脸图像,则判断场景中存在稳定人脸图像;
所述第四处理模块中未检测到稳定人脸图像的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如果3N帧之内都未检测到连续N(其中,3≤N≤5)帧存在人脸图像,则断场景中不存在稳定人脸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拍照对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中触发人脸AF对焦完成拍照中采用缩短曝光时间和多帧处理。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拍照对焦的装置。
CN201610887409.9A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63855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7409.9A CN106385542A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7409.9A CN106385542A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5542A true CN106385542A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37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87409.9A Pending CN106385542A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85542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7433A (zh) * 2017-06-16 2017-10-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02658A (zh) * 2017-06-16 2017-10-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现人脸清晰的对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131693A (zh) * 2019-11-07 2020-05-08 深圳市艾为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曝光人脸检测的人脸图像增强方法
CN111696215A (zh) * 2020-06-12 2020-09-22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02907A (zh) * 2020-08-24 2021-08-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56466A (zh) * 2021-06-29 2021-10-2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572957A (zh) * 2021-06-26 2021-10-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对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645403A (zh) * 2021-07-29 2021-11-12 深圳市芯成像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台的自拍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智能云台
CN116055870A (zh) * 2022-06-29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1810277B2 (en) 2018-07-20 2023-1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7580A (zh) * 2007-02-05 2008-09-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拾取设备和控制图像拾取的装置和方法
US20090116830A1 (en) * 2007-11-05 2009-05-07 Sony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7761000B2 (en) * 2006-08-08 2010-07-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ing device
JP4960730B2 (ja) * 2007-03-09 2012-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02650801A (zh) * 2011-02-25 2012-08-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其自动对焦方法
CN102750527A (zh) * 2012-06-26 2012-10-24 浙江捷尚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场景中长期稳定的人脸检测与跟踪方法及装置
CN104994298A (zh) * 2015-07-14 2015-10-21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选择对焦模式的对焦触发方法和系统
CN105007426A (zh) * 2015-07-27 2015-10-28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对焦方法和对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61000B2 (en) * 2006-08-08 2010-07-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ing device
CN101257580A (zh) * 2007-02-05 2008-09-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拾取设备和控制图像拾取的装置和方法
JP4960730B2 (ja) * 2007-03-09 2012-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20090116830A1 (en) * 2007-11-05 2009-05-07 Sony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650801A (zh) * 2011-02-25 2012-08-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其自动对焦方法
CN102750527A (zh) * 2012-06-26 2012-10-24 浙江捷尚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场景中长期稳定的人脸检测与跟踪方法及装置
CN104994298A (zh) * 2015-07-14 2015-10-21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选择对焦模式的对焦触发方法和系统
CN105007426A (zh) * 2015-07-27 2015-10-28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对焦方法和对焦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施威铭研究室: "《SONY相机 100%:手册没讲清楚的事》", 31 January 2012 *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48913B2 (en) 2017-06-16 2021-06-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ocusing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clear human face
EP3416373A1 (en) * 2017-06-16 2018-12-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of focusing,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7257433A (zh) * 2017-06-16 2017-10-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228330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现人脸清晰的对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7302658B (zh) * 2017-06-16 2019-08-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现人脸清晰的对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7257433B (zh) * 2017-06-16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602055B2 (en) 2017-06-16 2020-03-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of focusing,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20511685A (ja) * 2017-06-16 2020-04-16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焦点合わせの方法、端末、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JP7311418B2 (ja) 2017-06-16 2023-07-19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焦点合わせの方法、端末、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CN107302658A (zh) * 2017-06-16 2017-10-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现人脸清晰的对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11810277B2 (en) 2018-07-20 2023-1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N111131693A (zh) * 2019-11-07 2020-05-08 深圳市艾为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曝光人脸检测的人脸图像增强方法
CN111131693B (zh) * 2019-11-07 2021-07-30 深圳市艾为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曝光人脸检测的人脸图像增强方法
CN111696215A (zh) * 2020-06-12 2020-09-22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02907A (zh) * 2020-08-24 2021-08-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40886A1 (zh) * 2020-08-24 2022-03-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02907B (zh) * 2020-08-24 2023-10-1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72957A (zh) * 2021-06-26 2021-10-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对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572957B (zh) * 2021-06-26 2022-08-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对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556466A (zh) * 2021-06-29 2021-10-2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对焦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645403A (zh) * 2021-07-29 2021-11-12 深圳市芯成像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台的自拍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智能云台
CN116055870A (zh) * 2022-06-29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055870B (zh) * 2022-06-29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5542A (zh) 一种拍照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1860511B2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cking subject thereof
TWI549501B (zh) An imag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540843B (zh) 成像设备和信号处理方法
CN103491299A (zh) 一种拍照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0591099C (zh) 摄像装置
US8477993B2 (en) Image taking apparatus and image taking method
JP5736796B2 (ja) 電子カメラ、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5493493B (zh)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图像处理装置
US20090322894A1 (en)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hotographic subject tracking, photographic subject tracking device, and camera
JP4552997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237529A (zh) 成像设备与成像方法
CN110830707B (zh) 镜头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791679A (zh) 一种降低相机功耗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8823863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6611164A (zh) 虹膜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6140695A (ja) 撮像装置
JP2008054206A (ja) ゴースト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関連技術
CN103220467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智能拍照方法及系统
CN103002219B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JP2000188713A (ja) 自動焦点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合焦動作決定方法
JP2005045600A (ja) 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472263B (zh) 影像撷取方法及使用此方法的影像撷取设备
CN105611180A (zh) 一种利用可穿戴设备进行拍照防抖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02883101A (zh) 影像处理装置及其影像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