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84663B - 绕线机、绕线机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绕线机、绕线机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4663B
CN106384663B CN201611013937.8A CN201611013937A CN106384663B CN 106384663 B CN106384663 B CN 106384663B CN 201611013937 A CN201611013937 A CN 201611013937A CN 106384663 B CN106384663 B CN 1063846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winding
winding machine
work piece
coiling
piece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139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84663A (zh
Inventor
黄立波
黄杰
梁吉平
梁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Essen craftsm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ASCE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ASCE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ASCE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139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84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84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4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84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4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绕线机、绕线机生产线和生产方法,绕线机生产线包括上料机、绕线机以及后处理机,绕线机连接在上料机和后处理机之间,其中,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构、X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以及送料装置,其中,Z轴移动机构控制送料装置移动,X轴移动机构控制Z轴移动机构和送料装置移动,送料装置包括移动导轨、第一工件夹具以及Y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控制第一工件夹具在移动导轨上移动,第一工件夹具用于装夹待加工工件和取出已加工工件。可根据线圈型号、绕组数量的变更,生产线通过增加或减少绕线机的数量进行生产,简化变更生产线的方式,降低调试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绕线机、绕线机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绕线机、绕线机生产线和绕线机生产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绕线机作为一种自动化制造设备,广泛应用于变压器、电感、线圈等生产行业。一方面,成熟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向规模化发展,迫切需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出,原先的需要手工操作、半自动上下料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产能要求。
另一方面,多品种、中小量的产品的生产又要求生产线具有较大的柔性和灵活性,要求能方便低成本地增减工位。而现有的绕线机不具有将工件从各工位之间传递的功能,一般都是通过与生产线平行方向上布置的机械手或皮带线来实现工件从上工位传递到下工位传递。因此,一旦要增减工位,需要增加或减短生产线的长度时还涉及到与绕线机相配套的机械手或振动盘等设备,对于线圈生产厂家来说,这是比较困难的。通常需要设备提供方另行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才能实现,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被拆分出来的绕线机往往还不能直接做为单机使用,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现有技术的一种是把多台自动绕线机组成一条生产线,第一台机器通过振动盘自动上料,机器之间通过机械手刚性连接,自动把前一工位的产品流向下一工位,使整个生产线按照同一个节拍时间生产。刚性连接的流水线优点是可以节省人工,适用于多绕组线圈的大批量、单一型号的线圈的持续生产,缺点是适用产品型号单一,不可调整。
另一种是把多台自动绕线机组成一条生产线,机器之间通过输送皮带线柔性连接,自动把前一工位的产品流向下一工位。柔性连接的流水线优点是:生产灵活,方便切换型号,可以根据不同数量的绕组组建相应的生产线,缺点是每个工位都要配置操作人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化、生产效率高的绕线机。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化、生产效率高的绕线机生产线。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化、生产效率高的绕线机生产线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构、X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以及送料装置,其中,Z轴移动机构控制送料装置移动,X轴移动机构控制Z轴移动机构和送料装置移动,送料装置包括移动导轨、第一工件夹具以及Y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控制第一工件夹具在移动导轨上移动,第一工件夹具用于装夹待加工工件和取出已加工工件。
由以上方案可见,Z轴移动机构可以控制送料装置沿竖直方向移动,X轴移动机构可以控制Z轴移动机构和送料装置沿X轴水平移动。送料装置包括移动导轨、第一工件夹具以及Y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控制第一工件夹具在移动导轨上移动,第一工件夹具用于装夹待加工工件和取出已加工工件。绕线机通过Z轴移动机构和X轴移动机构便可控制送料装置的第一工件夹具为绕线机构自动化提供待加工工件,并且自动化取出已加工工件。同时,Y轴移动机构可控制第一工件夹具往上工位或是下工位移动,通过机械手或是振动盘等上料设备自动化地向第一工件夹具进行上料,使绕线机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通过第一工件夹具在各工位间运动,能使工件从绕线机向绕线机外部传输从而兼具现有生产线工位间机械手的功能,简化生产方变更生产线的方式,降低调试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送料装置还包括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可控制第一工件夹具锁紧。
由以上方案可见,锁定机构可控制第一工件夹具锁紧,当锁定机构控制第一工件夹具锁紧时,第一工件夹具不能沿Y轴水平移动,结构简单,提高了自动化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送料装置还包括两个拨块,两个拨块分别位于第一工件夹具的两侧,拨块的侧面设有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第一销孔与Y轴移动机构配合,第二销孔与锁定机构配合。
由以上方案可见,拨块的侧面设有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第一销孔与Y轴移动机构配合,第二销孔与锁定机构配合。Y轴移动机构是通过与第一销孔的配合进行控制第一工件夹具的移动,锁定机构是通过与第二销孔的配合进行控制第一工件夹具的锁紧,结构简单,控制速度迅速,提供生产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Y轴移动机构包括输送组件和移动控制组件,移动控制组件控制输送组件移动,输送组件设有滑块座、拨销气缸和拨销,拨销气缸控制拨销伸缩,拨销与第一销孔配合。
由以上方案可见,拨销气缸控制拨销伸缩,拨销与第一销孔配合,结构简单,控制系统稳定性强。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锁定机构包括定位气缸和定位插销,定位气缸控制定位插销伸缩,定位插销与第二销孔配合。
由以上方案可见,当定位气缸控制定位插销伸出时,定位插销插入第二销孔,从而可控制第一工件夹具锁紧;当定位气缸控制定位插销缩回时,定位插销退出第二销孔,从而解除第一工件夹具的锁紧。结构简单,传动性能稳定可靠。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绕线机还包括延伸导轨组件,延伸导轨组件设有延伸导轨,延伸导轨与移动导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
由以上方案可见,延伸导轨与移动导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实现多台绕线机快速连线,简化生产方变更生产线的方式,降低调试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绕线机生产线,包括上料机、绕线机以及后处理机,绕线机连接在上料机和后处理机之间,其中,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构、X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以及送料装置,其中,Z轴移动机构控制送料装置移动,X轴移动机构控制Z轴移动机构和送料装置移动,送料装置包括移动导轨、第一工件夹具以及Y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控制第一工件夹具在移动导轨上移动,第一工件夹具用于装夹待加工工件和取出已加工工件。
由以上方案可见,绕线机生产线由上料机、绕线机和后处理机串联连接,绕线机通过Z轴移动机构和X轴移动机构便可控制送料装置的第一工件夹具为绕线机构自动化提供待加工工件,并且自动化取出已加工工件。同时,Y轴移动机构控制第一工件夹具沿Y轴水平移动,第一工件夹具往上下工位之间传递输送,即第一工件夹具往上工位可输送到上料机上,第一工件夹具往下工位可输送到后处理机上,实现了自动化上料、自动化绕线、自动化后处理加工的生产线,后处理加工有包胶和焊锡等加工。同时,可根据线圈型号变更或是绕组数量的变更,绕线机生产线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绕线机的数量进行生产,简化生产方变更生产线的方式,降低调试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料机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一输送机构,第一导轨与移动导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输送机构可控制第一工件夹具在第一导轨上移动。
由以上方案可见,第一导轨与绕线机的移动导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一输送机构可控制第一工件夹具在第一导轨上移动,上料机与绕线机的串联连接结构简单,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后处理机设有第二工件夹具、第二导轨和第二输送机构,第二导轨与移动导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输送机构可控制第二工件夹具在第二导轨上移动。
由以上方案可见,第二导轨与绕线机的移动导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输送机构可控制第二工件夹具在第二导轨上移动,后处理机与绕线机的串联连接结构简单,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绕线机生产线的生产方法,绕线机生产线包括上料机、绕线机以及后处理机,绕线机连接在上料机和后处理机之间,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构、X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以及送料装置,其中,Z轴移动机构控制送料装置移动,X轴移动机构控制Z轴移动机构和送料装置移动,送料装置包括移动导轨、第一工件夹具以及Y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控制第一工件夹具在移动导轨上移动,第一工件夹具用于装夹待加工工件和取出已加工工件,上料机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一输送机构,后处理机设有第二导轨、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二工件夹具,该生产方法包括:将第一工件夹具移动至上料机,将第二工件夹具移动至绕线机;上料机给第一工件夹具装夹待加工工件,第二工件夹具取下已加工工件;将第一工件夹具移动至绕线机,将第二工件夹具移动至后处理机;锁定机构锁紧第一工件夹具;第一工件夹具向绕线机构提供待加工工件;绕线机构对待加工工件进行绕线加工,后处理机对已加工工件进行后处理加工;锁定机构解除对第一工件夹具的锁紧。
由以上方案可见,该绕线机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实现了绕线机生产线的全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绕线机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绕线机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绕线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绕线机的X轴移动机构和Z轴移动机构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绕线机的X轴移动机构和Z轴移动机构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绕线机的送料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绕线机的送料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绕线机的锁定机构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绕线机的送料装置的第三视角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绕线机的送料装置的第四视角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绕线机的出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绕线机的延伸导轨组件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绕线机的第一工作状态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绕线机的第二工作状态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绕线机生产线的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绕线机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绕线机生产线的上料机的结构图。
图17是本发明绕线机生产线的焊锡机的结构图。
图18是本发明绕线机生产线的第一工作状态俯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绕线机生产线的第二工作状态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绕线机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绕线机1包括机架2、支撑台3、绕线机构4、X轴移动机构8、Z轴移动机构9、送料装置5、出料装置6以及延伸导轨组件7,支撑台3位于机架2的侧面,绕线机构4设置在支架2上,绕线机构4所在区域为工作区域,支撑台3所在区域为待料区域。X轴移动机构8控制送料装置5和Z轴移动机构9在X轴水平方向移动,Z轴移动机构9控制送料装置5在Z轴竖直方向移动。送料装置5把待绕线工件(待加工工件)从待料区域输送到工作区域,从而绕线机构4对待绕线工件进行自动绕线生产。当待绕线工件完成绕线工艺后,通过送料装置5把已绕线工件(已加工工件)输送到出料装置6上,出料装置6再输出到绕线机1外部的蓄料容器(未标示)中。
绕线机1设置有两个X轴移动机构8和两个Z轴移动机构9,两个X轴移动机构8和两个Z轴移动机构9分别位于送料装置5的工作台51的两侧,X轴移动机构8与Z轴移动机构9通过固定座91进行连接。Z轴移动机构9包括气缸92和两根导杆94,X轴移动机构8包括导轨84、主动气缸81、从动气缸83和连杆82。固定座91设有两个轴承93,两个轴承93分别套在两根导杆94上,导杆94与送料装置5的工作台51底部连接。气缸92设置在固定座91的侧面,气缸92通过控制轴承93的旋转运动控制导杆94沿Z轴竖直移动,同时带动送料装置5的工作台51沿Z轴竖直移动。
固定座91安装在从动气缸83上,从动气缸83可沿X轴水平移动地配合在导轨84上。主动气缸81通过连杆82控制从动气缸83在导轨84上沿X轴水平移动,同时带动固定座91、Z轴移动机构9以及送料装置5的工作台51沿X轴水平移动。
参见图6、图7、图8和图9,送料装置5还包括移动导轨511、滑轨座54、工件夹具55、两个拨块56、接料盒52、锁定机构53以及Y轴移动机构57和58,移动导轨511设置在工作台51上,滑轨座54可沿Y轴水平移动地配合在移动导轨511上,工件夹具55安装在滑轨座54上,工件夹具55用于装夹待绕线工件和取出已绕线工件。工件夹具55设置有装夹槽551和取出槽552,装夹槽551用于装夹待绕线工件,取出槽552用于取出已绕线工件,装夹槽551和取出槽552之间间隔地排列设置。两个拨块56分别位于工件夹具55的两侧并安装在滑轨座54上,拨块56呈L形状,拨块56在L形状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销孔561和第二销孔562。
Y轴移动机构57和58包括输送组件57和移动控制组件58,输送组件57设有滑块座573、拨销气缸571和拨销572,拨销气缸571安装在滑块座573上,拨销气缸571可控制拨销572伸出和缩回,拨销572与第一销孔561配合。当拨销气缸571控制拨销572伸出时,拨销572插入第一销孔561;当拨销气缸571控制拨销572缩回时,拨销572退出第一销孔561。
移动控制组件58包括第一电机581、基座582、第一主动轮584、第一从动轮586、第一同步带585和滑轨583,基座582设置在支撑台3上,第一电机581安装在基座582的下方,第一主动轮584、第一从动轮586、第一同步带585和滑轨583均设置在基座582的上方,第一同步带585位于第一主动轮584和第一从动轮586之间,第一电机581与第一主动轮584连接并控制第一主动轮584正反转,滑块座573可移动地与滑轨583配合并与第一同步带585连接。第一电机581控制第一主动轮584正反转,伴随着第一同步带585带动滑块座573在滑轨583上沿Y轴水平移动,同时安装在滑块座573上的拨销气缸571和拨销572也沿Y轴水平移动。
接料盒52设置在工作台51上并位于拨销气缸571的下方,接料盒52设有朝向移动导轨511的开口端521和出料端522,开口端521用于接收绕线机构4上的已绕线工件,通过接料盒52的斜面输送到出料端522,出料端522使用隔板523隔开。锁定机构53设置在接料盒52的侧面,锁定机构53包括定位气缸531和定位插销532,定位气缸531控制定位插销532伸缩,定位插销532与第二销孔562配合。当定位气缸531控制定位插销532伸出时,定位插销532插入第二销孔562;当定位气缸531控制定位插销532缩回时,定位插销532退出第二销孔562。
参见图10和图11,出料装置6设置在出料端522的下方,出料装置6包括第二电机61、第二主动轮64、第二从动轮65、第二同步带63、两个挡板62以及两个出料盒66,第二同步带63位于第二主动轮64和第二从动轮65之间,两个挡板62分别位于第二同步带63的两侧,第二电机61位于第二主动轮64的下方并控制第二主动轮64正反转,两个出料盒66分别位于第二同步带63的两端。出料端522的已绕线工件传递到第二同步带63上,第二电机61控制第二主动轮64旋转,伴随着第二同步带63的水平移动输送已绕线工件到出料盒66,出料盒66倾斜设置,从而输送已绕线工件至绕线机1外部的蓄料容器中。
延伸导轨组件7包括延伸导轨71和导轨座72,导轨座72安装在机架2上,延伸导轨71与移动导轨511的端部配合连接。本实施例绕线机1在移动导轨511的两端都配合有延伸导轨组件7。
参见图12和图13,当绕线机1需要从上工位进行上料时,送料装置5位于待料区域,第一电机581控制第一主动轮586正转,伴随着第一同步带585带动滑块座573在滑轨583上沿Y轴水平移动至工作台51的右侧,同时安装在滑块座573上的拨销气缸571和拨销572也沿Y轴水平移动至工作台51的右侧。接着,拨销气缸571控制拨销572伸出,拨销572插入滑轨座54上右侧拨块56的第一销孔561,同时定位气缸531控制定位插销532处于缩回状态。然后,第一电机581控制第一主动轮586反转,伴随着第一同步带585带动滑块座573在滑轨583上沿Y轴水平移动,同时安装在滑块座573上的拨销气缸571和拨销572也沿Y轴水平移动,拨销572与滑轨座54上右侧拨块56的第一销孔561配合带动滑轨座54往上工位移动,从而滑轨座54上的工件夹具55也一同往上工位移动。当工件夹具55位于上工位时,通过机械手(未标示)或是振动盘(未标示)等设备自动化地向工件夹具55的装夹槽551进行上料。
上料完毕,第一电机581控制第一主动轮586正转,伴随着第一同步带585带动滑块座573在滑轨583上沿Y轴水平移动,同时安装在滑块座573上的拨销气缸571和拨销572也沿Y轴水平移动,拨销572与滑轨座54上右侧拨块56的第一销孔561配合带动滑轨座54往待料区域移动,从而滑轨座54上装满待绕线工件的工件夹具55也一同往待料区域移动。
当滑轨座54上装满待绕线工件的工件夹具55回到待料区域后,拨销气缸571控制拨销572缩回,拨销572退出滑轨座54上右侧拨块56的第一销孔561。此时,定位气缸531控制定位插销532伸出,定位插销532插入滑轨座54上左侧拨块56的第二销孔562,从而把滑轨座54锁定在待料区域的移动导轨511上。
绕线机构4对已有的待绕线工件进行自动绕线生产,当待绕线工件完成绕线工艺后,X轴移动机构8控制工作台51沿X轴水平移动至工作区域,Z轴移动机构9控制工作台51沿Z轴竖直移动,从而带动锁定在工作台51的移动导轨511上的滑轨座54沿Z轴竖直移动,伴随着装满待绕线工件的工件夹具55沿Z轴竖直移动,从而控制装满待绕线工件的工件夹具55的取出槽552取下绕线机构4上的已绕线工件,接着把待绕线工件装夹到绕线机构4上。接着,绕线机构4对新的待绕线工件进行自动绕线生产,X轴移动机构8控制工作台51沿X轴水平移动至待料区域,工件夹具55的取出槽552取出的已绕线工件输送到接料盒52的开口端521,已绕线工件再通过接料盒52的斜面输送到出料端522,出料端522把已绕线工件传递到第二同步带63上,第二电机61控制第二主动轮64旋转,伴随着第二同步带63的水平移动输送已绕线工件到出料盒66,出料盒66倾斜设置,从而输送已绕线工件至绕线机1外部的蓄料容器中。可通过控制第二电机61的正反转进行往左侧或右侧出料盒66输送已绕线工件。
当接料盒52内的已绕线工件输送完成后,可重复上述的步骤移动至上工位进行上料,但本实施例绕线机1还可以移动至下工位进行上料。
当绕线机1需要移动至下工位进行上料时,第一电机581控制第一主动轮586反转,伴随着第一同步带585带动滑块座573在滑轨583上沿Y轴水平移动至工作台51的左侧,同时安装在滑块座573上的拨销气缸571和拨销572也沿Y轴水平移动至工作台51的左侧。接着,拨销气缸571控制拨销572伸出,拨销572插入滑轨座54上左侧拨块56的第一销孔561,同时定位气缸531控制定位插销532处于缩回状态。然后,第一电机581控制第一主动轮586正转,伴随着第一同步带585带动滑块座573在滑轨583上沿Y轴水平移动,同时安装在滑块座573上的拨销气缸571和拨销572也沿Y轴水平移动,拨销572与滑轨座54上左侧拨块56的第一销孔561配合带动滑轨座54往下工位移动,从而滑轨座54上的工件夹具55也一同往下工位移动。当工件夹具55位于下工位时,通过机械手或是振动盘等设备自动化地向工件夹具55的装夹槽551进行上料。
上料完毕,第一电机581控制第一主动轮586反转,伴随着第一同步带585带动滑块座573在滑轨583上沿Y轴水平移动,同时安装在滑块座573上的拨销气缸571和拨销572也沿Y轴水平移动,拨销572与滑轨座54上左侧拨块56的第一销孔561配合带动滑轨座54往待料区域移动,从而滑轨座54上装满待绕线工件的工件夹具55也一同往待料区域移动。
当滑轨座54上装满待绕线工件的工件夹具55回到待料区域后,拨销气缸571控制拨销572缩回,拨销572退出滑轨座54上左侧拨块56的第一销孔561。此时,定位气缸531控制定位插销532伸出,定位插销532插入滑轨座54上左侧拨块56的第二销孔562,从而把滑轨座54锁定在待料区域的移动导轨511上。
如此往复循环,通过控制工件夹具55往返本工位与上工位或下工位进行自动化上料,提高了绕线机1的自动化生产效率。
当多台绕线机1串联连接时,工件夹具55也可以实现将工件从上一工位输送到本工位时,同步也将本工位的加工后的工件输送到下一工位。
绕线机生产线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2、图13、图14和图15,绕线机生产线10包括上料机11、上述绕线机实施例的绕线机1以及后处理机,本实施例的后处理机为焊锡机12,但不限于焊锡机12。上料机11、四台绕线机1和焊锡机12串联连接,四台绕线机1位于上料机11和焊锡机12之间。
上料机11包括第一支撑机架111、第一平台112、第一导轨113、第一输送机构114以及振动盘115,第一平台112设置在第一支撑机架111上,第一导轨113和第一输送机构114分别设置在第一平台112上。第一导轨113与下工位绕线机1的延伸导轨71的端部串联配合连接,第一导轨113与延伸导轨71的规格一致。第一输送机构114控制下工位绕线机1的工件夹具55往第一导轨113移动,振动盘115装满待绕线工件,振动盘115自动化地向工件夹具55的装夹槽551进行上料。上料完毕后,第一输送机构114控制装满待绕线工件的工件夹具55往下工位的绕线机1输送。
焊锡机12包括第二支撑机架121、第二平台122、第二导轨123、第二输送机构124以及焊锡加工机构(未标示),第二平台122位于第二支撑机架121的侧面,第二导轨123和第二输送机构124分别设置在第二平台122上。第二导轨123与上工位绕线机1的延伸导轨71的端部串联配合连接,第二导轨123与延伸导轨71的规格一致。第二输送机构124控制上工位绕线机1上的工件夹具55往第二导轨123移动,此时该工件夹具55上装满已绕线工件,焊锡加工机构自动化地向已绕线工件进行上锡后处理。后处理完毕后,工件将输送至焊锡机12的外部,第二输送机构124控制空的工件夹具55往上工位的绕线机1输送。
上料机11、四台绕线机1以及焊锡机12通过连接导轨拼接完成后,可以实现四绕组线圈的自动上料、自动绕线、自动焊锡的功能。工作时,各工位机台的传输组件相互配合,将各工位(上料工位除外)的工件夹具顺次传输到相邻的上一工位上料,然后,依次将取到的料返回本工位进行绕线或焊锡。
参见图16和图17,如线圈型号变更,只需绕制三绕组的线圈,只需要将最后一台绕线机拆下,再将自动焊锡机前移,将连接导轨拼接好,再根据变更的型号换上相应的工件夹具,就能实现减少一个工位,变更型号及生产线的目的。如果只是临时改换型号,甚至不用减少工位改变生产线的配置,只要更换相应型号的工件夹具后,再把最后一台绕线机的绕线程序变更为演示程序,使其只完成物料的传输就可以将上一工位已绕制完成的线圈流到焊锡工位。
如线圈型号变更,需多绕制一绕组的线圈,只需要将自动焊锡机后移,在最后一台绕线机与焊锡机的连接之间加入一台绕线机并重新拼接导轨,再根据变更的型号换上相应的工件夹具,就能实现增加一个工位,变更型号及生产线的目的。
绕线机生产线第二实施例:
作为对本发明绕线机生产线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绕线机生产线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绕线机生产线包括第一上料机、第二上料机和绕线机,绕线机通过导轨拼接在第一上料机和第二上料机之间。绕线机为上述绕线机实施例的绕线机1,第一上料机和第二上料机分别为上述绕线机生产线第一实施例的上料机11,并且第一上料机设有工件夹具,工件夹具用于装夹待加工工件和取出已加工工件。
工作时,第一上料机、第二上料机和绕线机的传输组件相互配合,将第一上料机和绕线机的工件夹具顺次传输到相邻的下一工位上,即第一上料机的工件夹具传输到绕线机,绕线机的工件夹具传输到第二上料机,此时第一上料机传输到绕线机的工件夹具装满待绕线工件,以便给绕线机绕线加工,而绕线机传输到第二上料机的工件夹具为空夹具,以便第二上料机为其上料。
当第二上料机完成上料以及绕线机完成绕线加工后,控制第二上料机和绕线机的工件夹具顺次传输到相邻的上一工位上,即第二上料机的工件夹具传输到绕线机,绕线机的工件夹具传输到第一上料机,此时第二上料机传输到绕线机的工件夹具装满待绕线工件,以便给绕线机绕线加工,而绕线机传输到第一上料机的工件夹具为空夹具,以便第二上料机为其上料。
如此往复循环,控制工件夹具往返本工位与上下工位进行自动化上料,提高了绕线机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效率。
绕线机生产线第三实施例:
作为对本发明绕线机生产线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绕线机生产线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绕线机生产线包括第一绕线机、第二绕线机和上料机,上料机、第一绕线机和第二绕线机通过导轨串联拼接。第一绕线机和第二绕线机分别为上述绕线机实施例的绕线机1,上料机为上述绕线机生产线第一实施例的上料机11。
工作时,第一绕线机、第二绕线机、第二绕线机和上料机的传输组件相互配合,将第一绕线机和第二绕线机的工件夹具顺次传输到相邻的上一工位上料,即第一绕线机的工件夹具传输到上料机上料,第二绕线机的工件夹具传输到第一绕线机接收半绕线工件。
当上料机完成上料以及第一绕线机的半绕线工件装夹到工件夹具后,控制上料机和第一绕线机的工件夹具顺次传输到相邻的下一工位上,即上料机装满待绕线工件的工件夹具传输到第一绕线机进行第一绕组绕线加工,第一绕线机装满半绕线工件的工件夹具传输到第二绕线机进行第二绕组绕线加工。
如此往复循环,本实施例可绕制两绕组的线圈,如果需要增加绕组绕线加工,只需要增加绕线机的数量就能实现增加加工工位,操作简单,提高了绕线机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效率。
绕线机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实施例:
绕线机生产线为绕线机生产线第一实施例的绕线机生产线10,包括上料机11、上述绕线机实施例的绕线机1以及后处理机,本实施例的后处理机为焊锡机12,但不限于焊锡机12。绕线机1连接在上料机11和焊锡机12之间,绕线机1设有第一工件夹具,焊锡机12设有第二工件夹具,绕线机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包括:将第一工件夹具移动至上料机,将第二工件夹具移动至绕线机; 上料机给第一工件夹具装夹待绕线工件,第二工件夹具取下已绕线工件;将第一工件夹具移动至绕线机,将第二工件夹具移动至焊锡机;锁定机构锁紧第一工件夹具;第一工件夹具向绕线机构提供待绕线工件;绕线机构对待绕线工件进行绕线加工,焊锡机对已绕线工件进行后处理加工;锁定机构解除对第一工件夹具的锁紧。
如此往复循环,该生产方法实现了绕线机生产线的全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绕线机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绕线机,包括绕线机构、X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以及送料装置,所述绕线机构对待绕线工件进行自动绕线生产并生产出已绕线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Z轴移动机构控制所述送料装置沿Z轴竖直移动;
所述X轴移动机构控制所述Z轴移动机构和所述送料装置沿X轴水平移动;
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移动导轨、第一工件夹具以及Y轴移动机构;
所述Y轴移动机构控制所述第一工件夹具在所述移动导轨上沿Y轴水平移动,所述第一工件夹具设置有装夹槽和取出槽,所述装夹槽和所述取出槽之间间隔地排列设置,所述装夹槽用于将所述待绕线工件装夹到所述绕线机构上,所述取出槽用于从所述绕线机构取出所述已绕线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绕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可控制所述第一工件夹具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绕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两个拨块,两个所述拨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工件夹具的两侧,所述拨块的侧面设有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Y轴移动机构配合,所述第二销孔与所述锁定机构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绕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输送组件和移动控制组件,所述移动控制组件控制所述输送组件移动,所述输送组件设有滑块座、拨销气缸和拨销,所述拨销气缸控制所述拨销伸缩,所述拨销与所述第一销孔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绕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定位气缸和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气缸控制所述定位插销伸缩,所述定位插销与所述第二销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绕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机还包括延伸导轨组件,所述延伸导轨组件设有延伸导轨,所述延伸导轨与所述移动导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
7.绕线机生产线,包括上料机、绕线机以及后处理机,所述绕线机连接在所述上料机和所述后处理机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机为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的绕线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绕线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机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移动导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可控制所述第一工件夹具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绕线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处理机设有第二工件夹具、第二导轨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移动导轨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可控制所述第二工件夹具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移动。
10.绕线机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机生产线包括上料机、绕线机以及后处理机,所述绕线机连接在所述上料机和所述后处理机之间;
所述绕线机为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的绕线机;
所述上料机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一输送机构;
所述后处理机设有第二导轨、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二工件夹具;
所述生产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工件夹具移动至所述上料机,将所述第二工件夹具移动至所述绕线机;
所述上料机给所述第一工件夹具装夹所述待绕线工件,所述第二工件夹具取下所述已绕线工件;
将所述第一工件夹具移动至所述绕线机,将所述第二工件夹具移动至所述后处理机;
所述锁定机构锁紧所述第一工件夹具;
所述第一工件夹具向所述绕线机构提供所述待绕线工件;
所述绕线机构对所述待绕线工件进行绕线加工,所述后处理机对所述已绕线工件进行后处理加工;
所述锁定机构解除对所述第一工件夹具的锁紧。
CN201611013937.8A 2016-11-17 2016-11-17 绕线机、绕线机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Active CN106384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3937.8A CN106384663B (zh) 2016-11-17 2016-11-17 绕线机、绕线机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3937.8A CN106384663B (zh) 2016-11-17 2016-11-17 绕线机、绕线机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4663A CN106384663A (zh) 2017-02-08
CN106384663B true CN106384663B (zh) 2018-01-30

Family

ID=57958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13937.8A Active CN106384663B (zh) 2016-11-17 2016-11-17 绕线机、绕线机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846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1511B (zh) * 2017-10-10 2023-11-03 珠海市艾森工匠科技有限公司 主轴箱循环机构及其控制方法、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107978448A (zh) * 2017-12-13 2018-05-01 广州明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的智能卡绕线设备
CN110120323B (zh) * 2019-05-12 2021-03-02 丽水新贝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继电器线圈生产线
CN110556245A (zh) * 2019-09-29 2019-12-10 珠海市艾森科技有限公司 底盘、底盘组件及自动上料绕线焊锡剥皮检测生产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8637B (zh) * 2013-05-07 2015-04-22 深圳市泰顺友电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多头自动绕线包胶一体机
CN204237382U (zh) * 2014-11-17 2015-04-01 厦门米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线圈包胶机抽胶带装置
CN204740949U (zh) * 2015-06-23 2015-11-04 深圳市汇众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器自动绕线机
CN204946718U (zh) * 2015-09-11 2016-01-06 珠海科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封装与绕线装置
CN205668805U (zh) * 2016-05-24 2016-11-02 揭阳市美得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卸料机械手及电感绕线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4663A (zh)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4663B (zh) 绕线机、绕线机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CN104795948B (zh) 定子嵌线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装置
CN112670081B (zh) 双工位全自动磁环电感绕线机
CN105364650B (zh) 曲轴自动打磨清理机
CZ245097A3 (cs) Obráběcí stroj
CN105292584A (zh) 自动捆扎管材套袋机
EP2263827A1 (de) Werkzeugmaschine zur Bearbeitung von Werkstücken
JP7360538B2 (ja) 材料を自動供給排出する5軸縦型加工システム
CN108321107A (zh) 半导体封装一体机
CN109318078A (zh) 一种全自动镜片磨边机
CN208093518U (zh) 半导体封装一体机
CN105416648A (zh) 一种自动捆扎管材套袋方法
CN208289401U (zh) 一种全自动转子多工位加工专机
CN108188528A (zh) 一种全自动绕线焊锡机
CN114512331B (zh) 一体式变压器穿套管绕线包胶设备
CN110039331A (zh) 一种具有立起功能的交换工作台
CN206432144U (zh) 绕线机及绕线机生产线
CN105538392B (zh) 一种用于纸管切割的进退料装置
CN205293221U (zh) 自动捆扎管材套袋机
KR20140074895A (ko) 공작기계
CN206432143U (zh) 绕线机生产线
CN206447242U (zh) 高效自动化工位衔接输送机
CN209598079U (zh) 一种钢索自动断料及铆合装置
CN109957627A (zh) 一种多头双臂油边机
CN207068814U (zh) 一种二极管自动封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4

Address after: Room 201, No.4 factory building, 6898 Zhuhai Avenue, Hongqi Town, Jinwan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00

Patentee after: Zhuhai Essen craftsm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First Floor, Building B, No. 2, Pingxi Eighth Road, Nanping Science Park,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ASCEND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