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54297A - 触摸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摸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54297A
CN106354297A CN201610554615.8A CN201610554615A CN106354297A CN 106354297 A CN106354297 A CN 106354297A CN 201610554615 A CN201610554615 A CN 201610554615A CN 106354297 A CN106354297 A CN 106354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
touch panel
secondary signal
opening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546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54297B (zh
Inventor
孙正河
姜帝旭
金暻鍱
朴成均
崔祥圭
朴容佑
韩相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354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4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54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54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包括基底、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在基底上延伸并且包括自基底的第一高度。第二信号线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在基底上延伸并且包括自基底的第二高度。第二信号线与第一信号线设置在同一层中。第二高度比第一高度大。

Description

触摸面板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7月15日提交的第10-2015-010064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为了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将该申请包含于此,就如同在这里被充分地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触摸面板以及制造该触摸面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触摸面板可以通过笔或用户的手指识别触摸来作为向显示装置输入信号的方式。触摸面板可以设置在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等的显示面板上。典型的触摸面板可以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以检测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单元。电容器式触摸传感器单元可以基于输入对象(例如,手写笔、手指等)的存在通过感测在彼此交叉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产生的电容上的变化来检测触摸。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包含不形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该国家已经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具有限制的或抑制的视觉识别的触摸传感器单元的触摸面板。
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造包括具有限制的或抑制的视觉识别的触摸传感器单元的触摸面板的方法。
另外的方面将在随后的详细描述中进行阐述,并且部分地将通过本公开而明显,或者可通过发明构思的实践而获知。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触摸面板包括基底、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在基底上延伸并且包括自基底的第一高度。第二信号线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在基底上延伸并且包括自基底的第二高度。第二信号线与第一信号线设置在同一层中。第二高度比第一高度大。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制造触摸面板的方法包括:在基底上形成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基底上形成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覆盖第一信号线并包括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开口;在开口中形成第二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一信号线自基底的第一高度比第二信号线自基底的第二高度小。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相应的高度使入射光能够从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反射,但因为离开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反射光的路径是基本上相似的,所以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对观察者来说不容易看见。
前述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意图提供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发明构思的进一步理解,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发明构思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
图2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触摸面板的部分“A”的平面图。
图3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剖面线III-III截取的图2的触摸面板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制造触摸面板的工艺的流程图。
图5、图6、图7、图8和图9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制造的各个阶段的触摸面板的相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具有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施各个示例性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以框图的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避免使各个示例实施例不必要地模糊。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和描述的目的,可夸大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另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直接在该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该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然而,当元件或层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种、者)”以及“由X、Y和Z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种、者)”可被解释为只有X、只有Y、只有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任意组合,诸如以XYZ、XYY、YZ和ZZ为例。同样的标号始终表示同样的元件。如这里所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虽然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用来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
为了描述的目的,在这里可使用空间相对术语,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在……之上”、“上”等,并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括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除了附图中绘出的方位之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包含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出于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非意图限制。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种/者)”和“该/所述”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包括”和/或它们的变形时,说明存在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这里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来描述各个示例性实施例。如此,将预计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示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具体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将包括因例如制造引起的形状的偏差。例如,示出为矩形的注入区域将通常在其边缘处具有圆形的或弯曲的特征和/或注入浓度的梯度,而不是从注入区域到非注入区域的二元变化。同样地,由注入形成的埋区域可导致在埋区域和通过其发生注入的表面之间的区域的一些注入。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它们的形状不意图示出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不意图是限制性的。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是其一部分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除非这里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意思一致的意思,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者过于形式化的含义来解释它们。
图1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尽管将对此具体实施方式作出特定的参考,但也想到的是,触摸面板可以按照许多形式实现并且包括多个和/或可替代的组件。
如图1中所示,触摸面板被构造为检测触摸(或悬停交互(hoveringinteraction)),并且包括基底SUB、布线部W和触摸传感器单元TS。触摸面板可以包括触摸控制器(未示出),触摸控制器可以形成为连接到布线部W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或印刷电路板(PCB)。然而,能想到的是,可以结合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来利用触摸控制器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实施方式。触摸控制器可以通过使用例如转换器等使从触摸面板传输的模拟电信号数字化为数字信号来计算(或其它地,确定)关于用户触摸触摸面板(或其它地,与触摸面板交互)的信息。
基底SUB可以是柔性的,并且可以包括诸如以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玻璃、金属(诸如不锈钢)等为例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尽管基底SUB可以被描述为柔性的,但不限于此,它可以是可伸缩的、可折叠的、可弯曲的或可卷曲的。假设基底SUB是柔性的、可伸缩的、可折叠的、可弯曲的或可卷曲的,则整个触摸面板可以是柔性的、可伸缩的、可折叠的、可弯曲的或可卷曲的。
布线部W可以设置在基底SUB的外围区域中,例如,设置在基底SUB的触摸感测区域的外部。布线部W可以连接到触摸传感器单元TS。布线部W可以将触摸传感器单元TS结合到触摸控制器,并且可以包括不透明导电材料(诸如金属等)或者透明导电材料。布线部W可以使用与用于形成触摸传感器单元TS的工艺相同的工艺(或者不同的工艺)在基底SUB上形成。
触摸传感器单元TS是可以直接检测触摸的地方。整个触摸传感器单元TS可以透明地形成,然而,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触摸传感器单元TS设置在基底SUB上,并且可以形成为电容器式触摸传感器单元。触摸传感器单元TS在基底SUB上包括:第一信号线SL1,在第一方向(例如,x轴方向)上延伸以连接到布线部W;第二信号线SL2,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例如,y轴方向)上延伸以连接到布线部W。
如图1中所见,存在多条第一信号线SL1,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SL1可以分别地且顺序地在第二方向上布置,例如,在第二方向上彼此分隔开。第一信号线SL1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直地延伸,但它们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弯曲至少一次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也存在多条第二信号线SL2,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SL2可以分别地且顺序地在第一方向上布置,例如,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分隔开。第二信号线SL2在第二方向上直地延伸,但它们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弯曲至少一次以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这种方式,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彼此交叉,但彼此绝缘。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设置在被设置在基底SUB上的同一层上。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当向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SL1和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SL2施加电压时,在每个第一信号线SL1和每个第二信号线SL2之间产生电容。以这种方式,当触摸传感器单元TS检测触摸时,在检测到触摸的位置处电容改变以引起施加到第一信号线SL1或第二信号线SL2的电压变化。为此,触摸面板的触摸传感器单元TS可以基于电容的变化来检测触摸面板上发生触摸的位置。
图2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触摸面板的部分“A”的平面图。图3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剖面线III-III截取的图2的触摸面板的剖视图。
如图2和图3中所示,触摸面板的触摸传感器单元TS包括第一信号线SL1、第一绝缘层IL1、第二信号线SL2和第二绝缘层IL2。
第一信号线SL1包括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一连接部CP1。存在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P1,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P1在第一方向上分别彼此间隔开。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P1分别包括电极的金属网图案。由于第一感测电极TP1包括由金属形成的金属网,所以抑制经由第一感测电极TP1传输的信号的延迟。然而,能想到的是,尽管第一感测电极TP1示出为包括金属网图案,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此外,第一感测电极TP1可以由诸如银纳米线(AgNW)、氧化铝锌(AZO)、氧化镓锌(GZO)、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等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还能想到的是,可以使用诸如以聚苯胺(PANI)、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等为例的一种或更多种导电聚合物(ICP)。
第一感测电极TP1具有自基底SUB的第一高度H1,例如,在可以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测量的厚度尺寸。以这种方式,第一高度H1可以是从基底SUB的表面(例如,上表面)到第一感测电极TP1的表面(例如,上表面)的距离。
第一连接部CP1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P1(例如,邻近的(或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P1)中的每个互连。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一连接部CP1一体地形成,但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为此,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一连接部CP1可以由彼此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在第二连接部CP2与第一连接部CP1绝缘的同时,第一连接部CP1与第二连接部CP2交叉。
第一连接部CP1可以具有与第一感测电极TP1相同的自基底SUB的第一高度H1。以这种方式,第一高度H1可以是从基底SUB的表面(例如,上表面)到第一连接部CP1的表面(例如,上表面)的距离。当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一连接部CP1分别具有自基底SUB的第一高度H1时,第一信号线SL1具有自基底SUB的第一高度H1。如此,第一高度H1可以是从基底SUB的表面(例如,上表面)到第一信号线SL1的表面(例如,上表面)的距离。
第一绝缘层IL1覆盖第一信号线SL1。即,第一绝缘层IL1设置在基底SUB上并覆盖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一连接部CP1。第一绝缘层IL1包括其中设置有第二信号线SL2的开口OP。第一绝缘层IL1可以包括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中至少一种材料,所述无机材料包括氮化硅和氧化硅等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绝缘层IL1中的开口OP可以具有与第二信号线SL2相同的平面形状。此外,开口OP可以包括第一子开口SOP1和第二子开口SOP2。
第二信号线SL2的第二感测电极TP2设置在第一子开口SOP1的内部。存在多个第一子开口SOP1,所述多个第一子开口SOP1分别设置在第二子开口SOP2周围。即,第二子开口SOP2设置在第一子开口SOP1之间并从第一子开口SOP1延伸。以这种方式,第一子开口SOP1和第二子开口SOP2彼此间隔开。第一子开口SOP1可以比第二子开口SOP2更深地形成在第一绝缘层IL1的表面(例如,上表面)中。
第二信号线SL2的第二连接部CP2设置在第二子开口SOP2的内部。以这种方式,第二子开口SOP2与邻近的(例如,相邻的)第一子开口SOP1互连。即,第二子开口SOP2与第一子开口SOP1连通,使得第二连接部CP2可以与邻近的第二感测电极TP2互连。第二子开口SOP2至少部分地与第一连接部CP1交叉,但与第一连接部CP1绝缘。第一绝缘层IL1设置在第二子开口SOP2和第一连接部CP1之间。与第二子开口SOP2交叉并与第二子开口SOP2绝缘的第一连接部CP1可以自第一绝缘层IL1的表面(例如,上表面)至少部分地形成得比第一子开口SOP1浅。也注意的是,第二子开口SOP2的深度可以比第一子开口SOP1的深度小。
如图3中所见,第二信号线SL2与第一信号线SL1设置在位于基底SUB上方的同一层上。为此,第二信号线SL2包括第二感测电极TP2和第二连接部CP2。存在多个第二感测电极TP2,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TP2在第二方向上分别彼此间隔开。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TP2分别包括电极的金属网图案。由于第二感测电极TP2包括由金属形成的金属网,所以抑制经由第二感测电极TP2传输的信号的延迟。然而,注意的是,尽管第二感测电极TP2示出为包括金属网图案,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此外,第二感测电极TP2可以由诸如银纳米线(AgNW)、氧化铝锌(AZO)、氧化镓锌(GZO)、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等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也能想到的是,可以使用诸如以聚苯胺(PANI)、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等为例的一种或更多种导电聚合物(ICP)。
第二感测电极TP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的第一子开口SOP1的内部,因此,第二感测电极TP2具有自基底SUB的比第一高度H1大的第二高度H2(例如,在第三方向上测量的厚度尺寸)。以这种方式,第二高度H2可以是从基底SUB的表面(例如,上表面)到第二感测电极TP2的表面(例如,上表面)的距离。
第二连接部CP2与所述多个第二感测电极TP2(例如,邻近的(或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TP2)互连。第二感测电极TP2和第二连接部CP2一体地形成,但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为此,第二感测电极TP2和第二连接部CP2可以由彼此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如先前所提到的,第二连接部CP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的第二子开口SOP2的内部,因此,第二连接部CP2的上表面自基底SUB的距离(例如,第二高度H2)与第二感测电极TP2相同。以这种方式,第二高度H2可以是从基底SUB的表面(例如,上表面)到第二连接部CP2的表面(例如,上表面)的距离。
第二连接部CP2与第一连接部CP1交叉,但由于第二连接部CP2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与第一连接部CP1叠置的第二子开口SOP2的内部且第一连接部CP1与第二子开口SOP2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IL1,所以第二连接部CP2与第一连接部CP1绝缘。在与第一连接部CP1分开的同时与第一连接部CP1交叉的第二连接部CP2可以至少部分地具有比第二感测电极TP2小的厚度。如上所述,由于第二感测电极TP2和第二连接部CP2的上表面分别具有自基底SUB的第二高度H2,所以第二信号线SL2具有自基底SUB的第二高度H2。以这种方式,第二高度H2可以是从基底SUB的表面到第二信号线SL2的表面的距离。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由于第二信号线SL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的开口OP的内部,所以第二信号线SL2的表面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绝缘层IL1的表面相同的平面上。即,第二信号线SL2和第一绝缘层IL1的上表面可以分别设置在同一虚线VL上,从而共面。为了使第二信号线SL2和第一绝缘层IL1的表面设置在同一条线上,第二信号线SL2和第一绝缘层IL1的表面可以被抛光(例如,预抛光)。
如图3中所见,第二绝缘层IL2覆盖第一绝缘层IL1。即,第二绝缘层IL2设置在基底SUB上并覆盖第一绝缘层IL1和第二信号线SL2。第二绝缘层IL2可以包括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材料包括氮化硅和氧化硅等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绝缘层IL2可以包括与第一绝缘层IL1相同的材料。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由于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分别具有自基底SUB的第一高度H1和第二高度H2并且设置在位于基底SUB上方的同一层上,所以当外部光照射到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中的每个并从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中的每个反射时,由于反射的光采取的路径彼此未显著地不同,所以抑制了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的可见性从外部被识别。另外,当第一信号线SL1被第一绝缘层IL1覆盖并且第二信号线SL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的开口OP的内部以使第一绝缘层IL1的厚度最小化时,因为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分别具有基本上相似的厚度,所以可以使照射到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中的每个并从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中的每个反射的外部光所采取的路径的差异最小化。如此,分别抑制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从外部被识别。即,提供了抑制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从外部被识别的触摸面板。
此外,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由于作为第一信号线SL1的一部分被包括的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一连接部CP1一体地形成,并且作为第二信号线SL2的一部分被包括的第二感测电极TP2和第二连接部CP2一体地形成,所以使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一连接部CP1之间的接触电阻以及第二感测电极TP2和第二连接部CP2之间的接触电阻最小化。以这种方式,抑制了分别经由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传输的信号的延误。即,由于抑制了信号延误,所以可以提供具有改善的触摸灵敏度的包括触摸传感器单元TS的触摸面板。
此外,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因为触摸传感器单元TS的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二感测电极TP2均可以包括金属网图案,所以由于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二感测电极TP2两者具有比诸如氧化铟锡(ITO)的非网透明导电氧化物低的电阻,所以可以抑制分别经由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传输的信号的延误。即,因为抑制了分别经由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传输的信号的延误,所以可以提供具有改善的触摸灵敏度的包括触摸传感器单元TS的触摸面板。也注意的是,网图案能够使基底SUB柔性地形成,并改善了整体的柔性。即,对于柔性显示面板可以优化柔性触摸面板。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二感测电极TP2分别包括金属网图案,如此,即使当触摸面板弯曲时在触摸面板中产生应力,由于应力可以遍及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二感测电极TP2中的每个分布,所以包括金属网图案的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二感测电极TP2也可以分别地并容易地被应力弯曲。以这种方式,可以分别防止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二感测电极TP2被弯曲应力损坏。即,可以提供防止被弯曲应力损坏的触摸面板。
现在将参照图4至图9来描述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触摸面板的方法。注意的是,可以使用图4至图9的方法来制造图1至图3的触摸面板。
图4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制造触摸面板的工艺的流程图。图5至图9是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制造的各个阶段的触摸面板的相应的剖视图。
如图4和图5中所示,在基底SUB上形成第一信号线SL1(S100)。即,在基底SUB上形成缓冲层并在缓冲层上形成金属层之后,使用诸如使用掩模的光刻工艺的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对金属层进行图案化,以形成包括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一连接部CP1的第一信号线SL1。第一感测电极TP1和第一连接部CP1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具有自基底SUB的上表面的第一高度H1。
如图4和图6中所示,形成覆盖第一信号线SL1并包括开口OP的第一绝缘层IL1(S200)。即,在形成覆盖第一信号线SL1的第一绝缘层IL1并在第一绝缘层IL1上形成光致抗蚀剂层之后,将光致抗蚀剂层曝光并显影,从而形成光致抗蚀剂图案PR。接着,通过使用光致抗蚀剂图案PR作为掩模选择性地蚀刻第一绝缘层IL1来在第一绝缘层IL1中形成包括第一子开口SOP1和第二子开口SOP2的开口OP。以这种方式,形成了覆盖第一信号线SL1并包括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开口OP的第一绝缘层IL1。
根据图4和图7,在开口OP内部形成第二信号线SL2(S300)。即,在光致抗蚀剂图案PR上形成金属层ML。因为金属层ML被填充在开口OP的第一子开口SOP1和第二子开口SOP2中的每个中,所以第二感测电极TP2和第二连接部CP2分别形成在开口OP的第一子开口SOP1和第二子开口SOP2中的每个的内部。以这种方式,形成了第二信号线SL2。随后,通过去除设置在光致抗蚀剂图案上的金属层ML,然后从第一绝缘层IL1灰化或剥离光致抗蚀剂图案PR,可以去除设置在第二信号线SL2上的金属材料。
如图4和图8中所示,对第二信号线SL2的表面和第一绝缘层IL1的表面进行抛光(S400)。例如,使用利用蚀刻剂的化学抛光方法或者利用磨料的物理抛光方法来对第二信号线SL2的表面和第一绝缘层IL1的表面进行抛光。因为第二信号线SL2和第一绝缘层IL1的表面被抛光,所以第二信号线SL2和第一绝缘层IL1的表面形成在同一虚线VL上(例如,第二信号线SL2和第一绝缘层IL1的表面彼此共面)。因此,在第二方向上在基底SUB上延伸并且可以具有自基底SUB的比第一高度H1大的第二高度H2的第二信号线SL2形成在开口OP的内部。
根据图4和图9,形成覆盖第一绝缘层IL1的第二绝缘层IL2(S500)。即,在第一绝缘层IL1上形成包括与第一绝缘层IL1相同的或相似的材料的第二绝缘层IL2,使得形成覆盖第一绝缘层IL1的第二绝缘层IL2。注意的是,可以分别对位于基底SUB的外围处的第一绝缘层IL1和第二绝缘层IL2进行蚀刻以形成外围开口。如此,连接到形成为例如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或印刷电路板(PCB)的触摸控制器的布线部W可以经由外围开口而连接到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中的每条信号线。
根据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形成了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使得它们分别具有自基底SUB的第一高度H1和第二高度H2并且设置在位于基底SUB上方的同一层上。以这种方式,当外部光照射到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中的每条信号线,然后被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中的每条信号线反射时,反射的光所采取的路径彼此没有多少不同。如此,所述方法能够使抑制第一信号线SL1和第二信号线SL2从外部被识别的触摸面板形成。
虽然这里已经描述了特定示例性实施例和实施方式,然而其它实施例和修改将通过此描述而明显。因此,发明构思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而是所呈现的权利要求以及各种明显修改和等同布置的更宽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包括:
基底;
第一信号线,在第一方向上在所述基底上延伸,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自所述基底的第一高度;以及
第二信号线,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在所述基底上延伸,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自所述基底的第二高度,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设置在同一层中,
其中,所述第二高度比所述第一高度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高度为从所述基底的上表面到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上表面的距离;
所述第二高度为从所述基底的所述上表面到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上表面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
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信号线,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线设置在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中的开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线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上表面是抛光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面板,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
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二信号线和所述第一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
第一感测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及
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一感测电极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
第二感测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及
第二连接部,将所述第二感测电极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交叉;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包括网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所述开口包括:
第一子开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开口中的所述第二感测电极;以及
第二子开口,从所述第一子开口延伸,所述第二子开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子开口中的所述第二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
所述第二子开口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交叉;
所述第二子开口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开。
CN201610554615.8A 2015-07-15 2016-07-14 触摸面板 Active CN1063542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00640A KR102408918B1 (ko) 2015-07-15 2015-07-15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KR10-2015-0100640 2015-07-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54297A true CN106354297A (zh) 2017-01-25
CN106354297B CN106354297B (zh) 2021-04-09

Family

ID=57776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54615.8A Active CN106354297B (zh) 2015-07-15 2016-07-14 触摸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77553B2 (zh)
KR (1) KR102408918B1 (zh)
CN (1) CN1063542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6951B (zh) * 2015-10-07 2019-11-2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KR102494022B1 (ko) 2016-03-17 2023-0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549925B1 (ko) 2017-10-26 2023-06-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2020194215A (ja) * 2019-05-24 2020-12-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TWI705364B (zh) 2019-08-02 2020-09-21 恆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3757A1 (en) * 2009-05-08 2010-11-11 Sintek Photronic Corporatio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structure with high optical uniformity
CN102034765A (zh) * 2009-10-06 2011-04-27 索尼公司 安装结构体、光电装置和触摸屏
US20130087441A1 (en) * 2011-10-07 2013-04-1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164056A (zh) * 2011-12-08 2013-06-19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与显示系统
CN203084683U (zh) * 2012-01-30 2013-07-2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和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3558939A (zh) * 2013-10-31 2014-02-05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膜、其制作方法以及采用该透明导电膜的触控装置
KR101368684B1 (ko) * 2012-02-29 2014-03-03 (주)태양기전 터치 검지용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50022731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50060125A1 (en) * 2013-09-05 2015-03-05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93326B1 (ko) * 2010-02-18 2011-12-1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작방법
KR101742753B1 (ko) * 2010-10-29 2017-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표시 장치 및 터치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KR20140143645A (ko) 2013-06-07 2014-12-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50006228A (ko) 2013-07-08 2015-01-1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3757A1 (en) * 2009-05-08 2010-11-11 Sintek Photronic Corporatio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structure with high optical uniformity
CN102034765A (zh) * 2009-10-06 2011-04-27 索尼公司 安装结构体、光电装置和触摸屏
US20130087441A1 (en) * 2011-10-07 2013-04-1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3164056A (zh) * 2011-12-08 2013-06-19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形成方法与显示系统
CN203084683U (zh) * 2012-01-30 2013-07-2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和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KR101368684B1 (ko) * 2012-02-29 2014-03-03 (주)태양기전 터치 검지용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50022731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50060125A1 (en) * 2013-09-05 2015-03-05 Wintek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CN103558939A (zh) * 2013-10-31 2014-02-05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导电膜、其制作方法以及采用该透明导电膜的触控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EFFREY LEE ET AL.: "An Analysis of Electrode Patterns i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Panels", 《JOURNAL OF DISPLAY TECHNOLOGY》 *
张明等: "电容式触摸屏嵌入式闪存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微电子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010181A (ko) 2017-01-26
CN106354297B (zh) 2021-04-09
US20170017318A1 (en) 2017-01-19
KR102408918B1 (ko) 2022-06-14
US9977553B2 (en) 2018-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1974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691139B2 (ja) タッチセンサー装置
CN106354297A (zh) 触摸面板
US9454267B2 (en) Touch sens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4503617B (zh) 触摸屏的边框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2446044B (zh) 静电电容型触摸屏面板
CN106293258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N102955631B (zh) 静电电容型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9671909B2 (en) Mutual capacitance one glass solutio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US8946578B2 (en) Touch pane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817529B2 (en) Flexible touch panel
CN106814906B (zh) 触摸面板
CN103092452B (zh) 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和触摸显示装置
US9778808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M458612U (zh) 觸控面板
CN107512050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10180749B2 (en) Touch screen panel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912152A (zh) 触摸传感器
JP5846953B2 (ja)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958974B2 (en) Touch substrate,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30046348A (ko) 터치 패널
TW201541304A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CN112654954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US10303309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ouch key electrodes
KR20170023311A (ko) 터치 패널,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터치 패널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