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3599A - 紧压茶模具及应用该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紧压茶模具及应用该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3599A
CN106343599A CN201510408007.1A CN201510408007A CN106343599A CN 106343599 A CN106343599 A CN 106343599A CN 201510408007 A CN201510408007 A CN 201510408007A CN 106343599 A CN106343599 A CN 106343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sleeve
base plate
compressed tea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80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43599B (zh
Inventor
朱笔武
唐稳平
肖宪坚
何谦
刘雅琳
李志明
孙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NGHAI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NGHAI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GHAI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NGHAI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080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43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43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3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43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3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紧压茶模具及应用该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该模具包括套筒、上模、下模、顶杆、压杆、脱模箱六部分组成。其压制主要工艺过程由组模、蒸茶、倒桶、压制、脱模、回模、放架等工序构成。本发明通过调节液压机行程,实现上模、下模的无缝同时无干涉对接,其上模、下模的接触面接近于线接触,最靠近上模、下模外柱面的环形凹槽光滑衔接,上模、下模与套筒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其压制的紧压茶表面光滑,外形规整。

Description

紧压茶模具及应用该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紧压茶模具以及应用该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紧压茶,是以黑毛茶、老青茶、做庄茶及其它适合制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蒸、压等典型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砖形或其它形状的茶叶。紧压茶的多数品种比较粗老,干茶色泽黑褐,汤色澄黄或澄红,在少数民族地区非常流行。紧压茶有防潮性能好,便于运输和储藏,茶味醇厚,适合减肥等特点。
一直以来,紧压茶因为外形美观、易于存放而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紧压茶传统压制工艺大部分均采用布袋成型,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蒸茶、揉茶、然后进行取桶、套桶、翻桶、提桶、收口、绕坨、压制。摊晾、解袋及放架等过程,生产工艺复杂、外形一致性差;制作紧压茶的模具大多体积较大、较为笨重、操作麻烦,制作出来的紧压茶外形不美观,而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力较大,其存在、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紧压茶模具,以解决原有的紧压茶模具体积笨重、操作不便,制作出的紧压茶外形一致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压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所述下模由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组成,其中,
所述第一下模内部为中空的圆柱面、外部为一圆环面,所述内部的圆柱面与外部的圆环面高度不同并以平滑的曲面过渡形成一弧形凸台,凸台顶部与外部的圆环面边缘重合形成朝上的第一尖锐部;
所述第二下模下部为容置在所述第一下模内部中空圆柱面内的圆柱凸台,所述第二下模的上部为椎体,椎体的顶部为球形曲面,所述椎体的底部与圆柱凸台的上端面以平滑的曲面过渡;
所述上膜为一圆柱状,圆柱状中部为内凹的球形曲面,球形曲面与圆柱状的边缘重合形成朝下的第二尖锐部。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模底部的底板、呈中空圆柱状的套筒以及位于套筒上方的压杆,所述底板中心位置开设有圆柱孔,并与套筒的中空圆柱同心设置,所述压杆由一长方体顶板和位于顶板下方的两个相同的圆柱体组成,两个所述圆柱体插入所述套筒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模分别与第一下模及底板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套筒分别与所述上模及第一下模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下模与底板之间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第一下模内部中空的圆柱面的半径大小相同,所述底板内部为凹槽,凹槽顶部两端向外延伸形成一侧台,所述侧台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还包括有连杆和把手,所述连杆与把手的两端焊接固定,所述套筒的中空圆柱状顶端设有内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的两个圆柱体中心的距离与所述套筒的两个空心圆柱的中心距离相等,所述圆柱体所述套筒的内壁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紧压茶模具还包括有脱模箱,所述脱模箱由箱体和固定在箱体底面的两个凸柱组成,所述两个凸柱的中心距离与所述底板上的两个空心圆柱孔间的中心距离相等,所述凸柱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下模下部的圆柱凸台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和脱模箱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所述上模、下模、套筒及底板采用食品级不锈钢制成。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构思,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紧压茶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组装下模,将第二下模放入底板的圆柱孔内,并保证第二下模底端面与底板的底面平齐;
安装套筒,将套筒放置到底板上,确保套筒的两个空心圆柱分别套住第一下模且与第二下模同心;
倒茶并放置上模,将茶叶倒入套筒内部,再放置上模;
压制,放置压杆至套筒内进行下压;
通过底板进行脱模,依次取出压杆、套筒,双手抓住底板放入脱模箱,通过脱模箱内的凸柱将第二下模顶出,完成紧压茶脱模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紧压茶模具,简化现有紧压茶压制工艺,提升紧压茶品,机械化其结构紧凑,操作简单,通过该模具制作出来的紧压茶外形规整、美观,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紧压茶传统压制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紧压茶模具组装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紧压茶模具组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紧压茶模具的顶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紧压茶模具的顶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紧压茶模具的脱模箱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紧压茶模具的脱模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应用所述紧压茶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紧压茶模具的组装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紧压茶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描述是以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2、图3所示,图2、图3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紧压茶沱茶模具的组装剖视图及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进行机械化生产时,生产模具可由两个或多个相似模具组成,共同完成生产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紧压茶模具主要由压杆1、套筒2、上模3、下模4、底板42、脱模箱5六部分组成。
具体来说,参照图2,所述下模4由第一下模43和第二下模41组成,其中,所述第一下模43内部为中空的圆柱面、外部为一圆环面,所述内部的中空的圆柱面与外部的圆环面高度不同,且外部的圆环面高度大于内部的中空的圆柱面高度,从内部的圆柱面以平滑的曲面向外部的圆环面过渡形成一弧形凸台,该凸台顶部与外部的圆环面边缘重合形成朝上的第一尖锐部,避免紧压茶的上模3接触部位生成毛边。
所述第二下模41下部为容置在所述第一下模43内部中空圆柱面内的圆柱凸台,所述第二下模41的上部为椎体,椎体的顶部为球形曲面,所述椎体的底部与圆柱凸台的上端面以平滑的曲面过渡,形成光滑的衔接,确保所压制紧压茶表面光滑无明显棱边;进一步地,该第二下模41形成的平滑的曲面和第一下模43形成的平滑的曲面刚好组成一个半圆形,使得生产出的紧压茶表面更加光滑美观。
所述上膜3为一圆柱状,该圆柱状中部为内凹设置的球形曲面,该球形曲面向圆柱状的边缘以平滑的曲线过渡并刚好与圆柱状的边缘位置重合形成朝下的第二尖锐部,避免与紧压茶的下模接触部位生成毛边。球形曲面的设计也保证了紧压茶外形的光滑。所述第一尖锐部和第二尖锐部也保证了在紧压时,接近于线接触,避免造成挤压,也使得外形更美观。
此外,通过调整所述第二下模41上部的椎体高度及锥度可控制紧压茶内部心窝的大小和深浅。通过调节液压机行程,实现上模3、下模的无缝衔接,同时无干涉对接,其上模3、下模的接触面接近于线接触。在所述紧压茶模具中,所述上模、下模、套筒均为两套同样的设计,一次性完成两个紧压茶的压制。
所述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模底部的底板42、呈中空圆柱状的套筒2以及位于套筒2上方的压杆1。
所述底板42内部为凹槽结构,该凹槽的其中两两面敞开,整体呈“U”型结构,所述底板42的中心位置即在槽底上开设有圆柱孔,该圆柱孔与套筒2的中空圆柱同心设置。所述底板42与第一下模43内部中空的圆柱面的半径大小相同,使用时,该底板42上形成的圆柱孔也与第一下模43内部中空的圆柱面同心设置,所述凹槽顶部两端向外延伸形成一侧台44,所述侧台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供手动操作,所述底板42与第一下模43之间焊接固定。
所述套筒2也为圆筒状,中间为空心可以将上模3和第一下模43的外壁套入,所述套筒2还包括有连杆21和把手22,连杆设在套筒2的前后两侧,把手22设在套筒2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杆21与把手22的两端焊接固定,所述套筒2的中空圆柱状顶端设有内倒角,以方便倒桶。
所述第二下模41分别与第一下模43及底板42之间为间隙配合,便于脱模,同时保证下模1和下模2接触部位不生成毛边,所述套筒2分别与所述上模3及第一下模43之间为间隙配合,以方便脱模。
参照图图4、图5所示,图4及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压杆1的剖视图及立体图,所述压杆1由一长方体顶板12和位于顶板下方的两个相同形状的圆柱体11组成,两个所述圆柱体11插入所述套筒2中。所述压杆1的两个圆柱体11的中心的距离与所述套筒2的两个空心圆柱的中心距离相等,所述圆柱体所述套筒2的内壁间隔设置,即圆柱体半径略小于套筒2内径。其压模圆柱体11长度与组模之后上模3具顶部到套筒2上表面的距离相等,确保液压机行程不稳时,对上模3及下模连接面行成保护。其顶板设为长方体能使紧压茶压制过程中受力均衡。
参照图5、图6所示,所述紧压茶模具还包括有脱模箱5,图5及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脱模箱5的剖视图及立体图,所述脱模箱5由箱体51和固定在箱体底面的两个凸柱52组成,所述两个凸柱52的中心距离与所述底板42上的两个空心圆柱孔间的中心距离相等,所述凸柱5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下模41下部的圆柱凸台的直径。脱模时,其箱体作用在于实现下模脱模时准确定位,快速脱模。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1和脱模箱5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不会溶出有害物质,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所述上模3、下模、套筒2及底板42采用食品级不锈钢制成,保证了卫生和食用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减压茶模具,达到了如下技术效果:1、该模具能一次完成两个紧压茶的压制。2、所使用模具所压制紧压茶松紧适度,外形规整、美观、光滑、饱满,更加安全卫生。其紧压茶内部心窝深浅适度。3、调整该模具的尺寸和弧度,即可压制不同形状的紧压茶,如各种规格的沱茶、饼茶等。4、该模具操作简便,对操作工技术要求低,一次性压制合格率高。
参照图8所示,基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紧压茶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
压制前,参照图2和图3所示,将两个第二下模41分别放入底板42圆柱孔内,并保证第二下模41底端面与底板42底面平齐。再将套筒2放置到底板42上,确保套筒2的两个空心圆柱分别套住第一下模43且与第二下模41同心,同时精确调节液压机行程,确保压制过程中上模3与第一下模43“锋面”不因相互挤压而损坏模具。
待茶叶蒸制完毕,将茶叶倒入套筒2内部,尽量使茶叶表面平整,把内飞放置茶叶表层,放入上模3,再将压杆1放入套筒2内。双手抓住底板42手孔,将紧压茶模具放置到液压机工作台上,按下液压机下行按钮至先前设置的限位点时保压8秒左右即压制结束;按下液压机上升按钮,拉住手孔将模具拖出。
依次取出压杆1、套筒2,双手抓住底板42放入脱模箱5,通过脱模箱5内的凸柱将第二下模41顶出,完成紧压茶脱模过程。
取出压制好的紧压茶,放置到茶架上,整个紧压茶压制工序结束。
图9和图10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即紧压茶饼茶模具的组装剖视图和立体图。基于饼茶的特点,所示模具整体的长度和宽度,以及上下模、压杆的直径都相比沱茶时变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紧压茶模具简化现有紧压茶压制工艺,提升紧压茶品,其结构紧凑,操作简单,通过该模具制作出来的紧压茶外形规整、美观,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虽然以上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系统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作出各种修改、增加、以及替换。

Claims (9)

1.一种紧压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由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组成,其中,
所述第一下模内部为中空的圆柱面、外部为一圆环面,所述内部的圆柱面与外部的圆环面高度不同并以平滑的曲面过渡形成一弧形凸台,弧形凸台顶部与外部的圆环面边缘重合形成朝上的第一尖锐部;
所述第二下模下部为容置在所述第一下模内部中空圆柱面内的圆柱凸台,所述第二下模的上部为椎体,椎体的顶部为球形曲面,所述椎体的底部与圆柱凸台的上端面以平滑的曲面过渡;
所述上膜为一圆柱状,圆柱状中部为内凹的球形曲面,球形曲面与圆柱状的边缘重合形成朝下的第二尖锐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压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位于所述下模底部的底板、呈中空圆柱状的套筒以及位于套筒上方的压杆,所述底板中心位置开设有圆柱孔,并与套筒的中空圆柱同心设置,所述压杆由一长方体顶板和位于顶板下方的两个相同的圆柱体组成,两个所述圆柱体插入所述套筒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压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模分别与第一下模及底板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套筒分别与所述上模及第一下模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下模与底板之间焊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压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第一下模内部中空的圆柱面的半径大小相同,所述底板内部为凹槽,凹槽顶部两端向外延伸形成一侧台,所述侧台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压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还包括有连杆和把手,所述连杆与把手的两端焊接固定,所述套筒的中空圆柱状顶端设有内倒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压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两个圆柱体中心的距离与所述套筒的两个空心圆柱的中心距离相等,所述圆柱体所述套筒的内壁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压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压茶模具还包括有脱模箱,所述脱模箱由箱体和固定在箱体底面的两个凸柱组成,所述两个凸柱的中心距离与所述底板上的两个空心圆柱孔间的中心距离相等,所述凸柱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下模下部的圆柱凸台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压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和脱模箱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所述上模、下模、套筒及底板采用食品级不锈钢制成。
9.一种应用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紧压茶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组装下模,将第二下模放入底板的圆柱孔内,并保证第二下模底端面与底板的底面平齐;
安装套筒,将套筒放置到底板上,确保套筒的两个空心圆柱分别套住第一下模且与第二下模同心;
倒茶并放置上模,将茶叶倒入套筒内部,再放置上模;
压制,放置压杆至套筒内进行下压;
通过底板进行脱模,依次取出压杆、套筒,双手抓住底板放入脱模箱,通过脱模箱内的凸柱将第二下模顶出,完成紧压茶脱模过程。
CN201510408007.1A 2015-07-13 2015-07-13 紧压茶模具及应用该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 Active CN106343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8007.1A CN106343599B (zh) 2015-07-13 2015-07-13 紧压茶模具及应用该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8007.1A CN106343599B (zh) 2015-07-13 2015-07-13 紧压茶模具及应用该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3599A true CN106343599A (zh) 2017-01-25
CN106343599B CN106343599B (zh) 2019-01-29

Family

ID=5784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8007.1A Active CN106343599B (zh) 2015-07-13 2015-07-13 紧压茶模具及应用该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4359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52574A1 (de) * 1980-11-14 1982-05-26 Helmut Ru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bereiten frischer Kräuter oder Kräutermischungen sowie Formkörper daraus
CN2276720Y (zh) * 1996-09-24 1998-03-25 熊晓波 窝头茶制作模具
CN2439191Y (zh) * 2000-07-12 2001-07-18 莫万武 沱茶成型机
CN203040592U (zh) * 2013-02-06 2013-07-10 西双版纳同庆号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腔紧压茶模具
CN203457738U (zh) * 2013-07-25 2014-03-05 陇川县金泰茶厂 一种艺术型茶饼一次成型模具
CN203762189U (zh) * 2014-04-03 2014-08-13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紧压茶装置
CN104757157A (zh) * 2015-04-24 2015-07-08 福建省天丰源茶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压制茶饼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52574A1 (de) * 1980-11-14 1982-05-26 Helmut Ru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bereiten frischer Kräuter oder Kräutermischungen sowie Formkörper daraus
CN2276720Y (zh) * 1996-09-24 1998-03-25 熊晓波 窝头茶制作模具
CN2439191Y (zh) * 2000-07-12 2001-07-18 莫万武 沱茶成型机
CN203040592U (zh) * 2013-02-06 2013-07-10 西双版纳同庆号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腔紧压茶模具
CN203457738U (zh) * 2013-07-25 2014-03-05 陇川县金泰茶厂 一种艺术型茶饼一次成型模具
CN203762189U (zh) * 2014-04-03 2014-08-13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紧压茶装置
CN104757157A (zh) * 2015-04-24 2015-07-08 福建省天丰源茶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压制茶饼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3599B (zh) 201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6188A (zh) 一种挤压脱水的豆干成型装置
CN205082595U (zh) 豆干压切装置
CN106343599A (zh) 紧压茶模具及应用该模具进行紧压茶的制作工艺
CN110356030B (zh) 一种弹性布料分型的茶干快速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CN218898175U (zh) 一种压制效果好的豆腐生产用成型模具
CN104397205B (zh) 一种油炸包芯臭豆腐的制作方法及其包芯模具
CN208783691U (zh) 茉莉花茶饼压制机
US2266336A (en) Mold for producing brick cheese
CN204245040U (zh) 一种挤压脱水的豆干成型装置
CN206333768U (zh) 一种水汽隔离式蒸笼
TWM620840U (zh) 含餡豆腐製作裝置
CN207940301U (zh) 一种空心环紧压茶成型压模
CN209234858U (zh) 一种小方片紧压茶设备
CN204482892U (zh) 一种心形紧压茶的成型模具
CN203040592U (zh) 一种双腔紧压茶模具
CN206909555U (zh) 一种饼类成型模具
CN216019062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豆腐压制模具
CN206481909U (zh) 一种普洱茶压制模具
CN104543061B (zh) 一种心形紧压茶的成型模具
CN209711368U (zh) 一种巧克力成型模具
KR102279810B1 (ko) 표면 문양을 갖는 시루떡 제조구
CN205082645U (zh) 一种包子加工模具
CN220946866U (zh) 一种玉璧环形茶饼模具
CN206537313U (zh) 一种香精便捷输送装置
CN210211492U (zh) 一种柑橘茶的压制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