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7317A - 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27317A
CN106327317A CN201510334090.2A CN201510334090A CN106327317A CN 106327317 A CN106327317 A CN 106327317A CN 201510334090 A CN201510334090 A CN 201510334090A CN 106327317 A CN106327317 A CN 106327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ll
detailed data
clear
successfully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40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甲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340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273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27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7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对账系统在到达预设的对账周期时获取来自于第一业务系统的第一明细数据和第一账单,以及来自于第二业务系统的第二明细数据和第二账单,根据第一明细数据、第二明细数据进行对账处理以及对第一账单进行账单调整,并生成多个不同类型的待处理账单,在将待处理账单与第二账单进行关联后,根据已关联的待处理账单与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是否平衡确认数据核对是否成功。从而在确保电子凭证信息的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更好的针对账单以及明细数据进行精确处理,确保了电子凭证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本申请同时还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设备。
背景技术
在进行清算处理过程中,一方机构的业务系统利用自身的明细文件结合对方机构的明细文件生成账单并最终判断账单上的资金是否平衡,该过程一般实现方式是取得对方机构的资金明细文件,和内部记录的流水明细逐笔核对进行对账处理,对于存在问题的资金明细,再线下进行排查。
目前,每一个周期的清算操作都需要本方的业务系统逐笔检查当天到达清算周期的交易明细,并在完成所有的对账处理后判断本方的头寸账户(存储资金的主要账户)的资金流入流出总额是否与处理完的账单对应。如果外部机构提前将资金在清算日之前汇至本方,或者是在清算日到达的时候未能将相应的资金汇至本方,则会导致账单明细信息记录不一致。即现有技术只能对符合对账日期的明细数据进行处理,而无法针对对于未达到的明细数据或者提前到达的明细数据进行准确的核对,降低了用户的管理效率以及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在确保电子凭证信息的安全的前提下,针对账单以及明细数据进行精确处理,从而提高用户的管理效率以及使用体验。该方法包括:
在到达预设的对账周期时,对账系统获取来自于第一业务系统的第一明细数据和第一账单,以及来自于第二业务系统的第二明细数据和第二账单;
对账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所述第二明细数据进行对账处理以及对所述第一账单进行账单调整,并生成多个不同类型的待处理账单;
对账系统将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二账单进行关联;
对账系统根据已关联的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之间的余额确定数据核对结果。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在到达预设的对账周期时获取来自于第一业务系统的第一明细数据和第一账单,以及来自于第二业务系统的第二明细数据和第二账单;
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所述第二明细数据进行对账处理以及对所述第一账单进行账单调整,并生成多个不同类型的待处理账单;
关联模块,将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二账单进行关联;
确定模块,根据已关联的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之间的余额确定数据核对结果。
由此可见,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账系统在到达预设的对账周期时获取来自于第一业务系统的第一明细数据和第一账单,以及来自于第二业务系统的第二明细数据和第二账单,根据第一明细数据、第二明细数据进行对账处理以及对第一账单进行账单调整,并生成多个不同类型的待处理账单,在将待处理账单与第二账单进行关联后,根据已关联的待处理账单与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是否平衡确认数据核对是否成功。从而在确保电子凭证信息的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更好的针对账单以及明细数据进行精确处理,确保了电子凭证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入账明细接收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机构明细接收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入账账单接收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机构账单接收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资金对账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账单关联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清算为跨金融机构之间针对债权债务的资金清算,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制度性安排。对于第三方机构或银行机构来说,由于存在和其他机构的资金往来,因此需要进行清算操作。以“T+1清算”为例,对于本方机构的业务系统来说,其在T日产生的交易,外部机构的系统在T+1日才会将资金汇入到本方机构业务系统在其他机构中所指定的实存账号中。因此需要本方机构的业务系统和对方机构的业务系统进行账单以及资金的核对,来确保对方机构打给本方的资金数额和预期是一致的。因此,保存本方业务系统的账务的一致性,是整个交易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有鉴于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在确保资金的安全的前提下,针对账单以及明细数据进行精确处理以及记录,确保电子凭证信息的准确性。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到达预设的对账周期时,对账系统获取来自于第一业务系统的第一明细数据和第一账单,以及来自于第二业务系统的第二明细数据和第二账单。
为了便于阐述,本申请将与本方机构相关的账务处理系统统称为第一业务系统,与外部结构相关的账务处理系统统称为第二业务系统,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业务系统有包括内部系统、信息处理中心以及清算系统等,其中内部系统用于向信息处理中心发送作为第一明细数据的流水信息,清算系统则用于向信息处理中心发送根据入账流水汇总计算得到的第一账单,而信息处理中心则负责根据第一明细数据、第一账单以及来自于第二业务系统的第二明细数据和第二账单进行数据核对处理。
由于需要根据明细数据进行清算处理,因此明细数据中必须包括关键的应清算日期,该应清算日期是用以确定账单是否按时清算的重要依据,此外入账明细数据以及机构明细数据还包括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
在本申请具体的实施例中,入账明细接收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入账明细是在内部系统与外部网络完成交易后,自动向数据处理中心发送的明细信息,主要包括订单号、金额等信息,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是应清算日期,这个日期表示的是外部机构应该在什么时间将这笔明细的金钱清算到本方的头寸账号上。比如明细的交易时间是T日,而清算规则是T+1日,则这笔金钱应该在T+1日清算给本方机构。相应地,机构明细接收的流程具体示意如图3所示,外部机构在完成实际的资金清算后,会将全部明细通过报文或文件的方式发送给被清算机构,本方机构解析出机构明细并发送给数据处理中心。
S102,对账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所述第二明细数据进行对账处理以及对所述第一账单进行账单调整,并生成多个不同类型的待处理账单。
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明细的处理结果预先设置了了多种账单类型,具体包括有清算成功账单、提前清算成功账单、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以及延迟清算成功账单等,区分不同情况的核对处理的处理流程如下:
(1)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相互匹配,根据所述入账明细数据和所述机构明细数据生成所述清算成功账单;
(2)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匹配,但与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对应的实际清算日期早于与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对应的应清算日期,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提取清算成功账单;
(3)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相互匹配,但与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对应的实际清算日期晚于与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对应的应清算日期,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延迟清算成功账单;
(4)若所述第一账单当前存在尚未处理的对账结果,且存在与所述对账结果的应清算日期所对应的提取清算成功账单,将所述第一账单调整为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
此外,对于其他异常的账单,本申请还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式,在优选实施例中,这类异常的账单类型包括是由网络原因导致入账明细没有发送成功的多账账单以及由内部错误或外部错误所导致不等账单,具体生成方式如下:
(1)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对应的第一明细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多账账单;
(2)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匹配,但所述入账明细数据和所述机构明细数据的电子凭证信息不匹配,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不等账单。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入账账单接收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内部的入账账单一般由自身内部的清算系统进行计算,根据应清算日期,将入账明细进行汇总计算(计算总金额和总笔数),这里的账单状态为初始,然后发送账单给数据处理中心。
基于第一账单以及各明细信息,即可进行电子凭证信息匹配处理,并基于匹配结果确认账单是否关联成功。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资金对账的示意图,资金对账过程包含资金明细核对和账单调整两步,其详细流程如下:
1、明细核对:根据一些条件(比如订单号将入账明细关联起来),如果金额相等并且明细匹配,则说明对账成功。
2、账单调整:在进行完资金明细核对后,将进行关键的一个步骤:账单调整。根据对账结果,分别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汇总结果。下面根据各个不同的类型的账单进行说明。
类型a):清算成功的账单:对于订单号关联成功,并且金额相等的一批明细,根据清算系统发送过来的初始账单,调整出清算成功的一个汇总账单:里面主要有账单日期、应清算日期、汇总金额和汇总笔数等信息。
类型b):提前清算成功的账单:对于清算成功类型的账单,是可以从初始账单中调整出来的,因为在应清算那一天,清算系统的账单会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所以可以根据初始的账单调整出清算成功的账单;但是对于提前清算成功的明细,即机构明细和入账明细都能对上,但是机构明细的实际清算日期要早于应清算日期,此时清算系统还未发送初始的账单,因此不能根据初始账单调整出提前清算成功的账单,这里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对账后的提前清算明细的汇总结果,直接克隆出一个新的提前清算成功的账单。
类型c):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这里是对应于提前清算成功的账单,在调整提前清算成功的账单的时候,本具体实施例是直接克隆出的账单。在到了应清算日期那一天,初始的账单会从清算系统发送过来,但是因为明细已经对掉了,没有对账结果去调整该初始账单;因此本具体实施例会根据应清算日期去查找提前清算成功的账单,如果有,则根据提前清算成功的账单,将初始账单调整出(调整金额和笔数)提起清算已清算的账单。
类型d):延迟清算成功的账单:根据延迟清算成功的明细,即机构明细和入账明细都能对应上,但是机构明细的实际清算日期要晚于应清算日期,这里会根据对账结果克隆出一个延迟清算成功的账单。
类型e):延迟清算未清算的账单:类似于提前清算成功账单和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的关系。延迟清算未清算也对应于延迟清算成功的账单。但是该账单并不是在账单调整环节产生的,而是在账户完结过程中产生的,这块在后面会继续说明。
类型f):多账账单:对于机构明细存在,入账明细不存在的情况,本具体实施例将这些结果汇总出多账的账单。
类型g):金额不等的账单:对于机构明细和入账明细都能对应上,但是金额不等的汇总结果,本具体实施例则调整出金额不等的账单。
S103,对账系统将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二账单进行关联。
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该步骤将分别判断所述清算成功账单、所述提前清算成功账单以及延迟清算成功账单中的电子凭证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账单中的电子凭证信息匹配;若匹配则确认关联成功;若不匹配则确认关联失败。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机构账单接收的流程具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外部机构通过文件或报文的方式将机构账单(即头寸账号日变动汇总)结果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而账单关联处理的示意图则如图7所示,该流程将清算成功的入账账单(包括清算成功账单、提前清算成功账单、延迟清算成功账单)和机构账单进行关联,如果入账账单和机构账单的金额能够匹配,则两边的账单关联成功。
此外,对于其他类型的账单,本具体实施例亦对于其他特殊类型的账单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a)多账账单:
该类型的账单可能是由网络原因导致入账明细没有发送成功,因此数据处理中心会提供意外数据恢复的功能,发起网络层面的掉单查询,推进网络的恢复。进一步地,如果意外数据恢复还是未能完成,本具体实施例将这一笔账单进行挂账处理,即将这笔款项先挂到某个待查的内部户账号上。该挂账会导致账单的进一步调整:挂账会新产生一个状态为凭证的账单,那这里需要将之前的多账账单置为废弃。
b)金额不等账单:
该类型的账单可能是内部bug或外部bug导致,需要内部排查原因或者推进外部机构排查原因。
S104,对账系统根据已关联的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之间的余额确定数据核对结果。
为了确保对账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电子凭证信息的安全性,本申请在最后将进行内部影子账号和外部机构实存账号的余额试算平衡,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基于已关联的待处理账单,判断该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是否平衡;若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平衡,确认本次数据核对成功;若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不平衡,确认本次数据核对失败。
具体的,余额是否平衡可按照以下试算公式进行确认:
a+b-c+d-c+e=f,其中影子账号余额为a;提前清算成功账单金额为b;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金额为c;延迟清算成功账单金额为d;延迟清算未清算账单金额为c;获取影响试算平衡的凭证账单的金额e(凭证业务日期<=账户完结日期<会计日期)。机构实存余额为f。
为了进一步提高账户处理的准确度,需要定期(例如每天)对头寸账号进行一个完结操作,来标识该账户今天的全部操作已全部处理完,可以推进到下一天。具体地,在确认关联成功之后,可对所述头寸账户进行前置校验,并在前置校验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账单的调整状态对所述第一账单的类型进行更改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账户的前置校验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判断与所述头寸账户对应的账户完结日期对应的账单是否与所述机构账单关联成功;
(2)判断所述外部机构对应的期初电子凭证信息与关联电子凭证信息之和是否为期末电子凭证信息;
(3)判断所述头寸账户在所述账户完结日期的前一天是否为已完结状态。
在确认前置校验通过之后,即可根据所述第一账单的调整状态对所述第一账单的类型进行更改,如果第一账单尚未被调整为所述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则将所述第一账单调整为延迟清算未清算账单。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步骤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a)进行账户完结前置校验,前置校验条件包括以下三条:
i.判断处理的账户完结日期下,构对账单是否全部关联成功。
ii.判断机构对应的期初余额+关联金额是否等于期末余额。
iii.判断是否乱序完结,即完结的前一天必须是已完结的。
步骤b)更新对应日期的初始账单为延迟清算未清算:在账户完结的这个一个时间节点,如果初始账单还未被调整,说明账单未在应清算日期内进行清算,则需要将初始账单调整为延迟清算未清算。
进一步地,为了将每一天的账户资金变动沉淀下来以更有效的管理资金变动。最终本具体实施例将驱动内部户账户进行应清算账户和头寸账号的结转,针对不同类型的情况举例如下:
1、提前清算成功
i.对于流入类的调整:借:头寸;贷:应清算提前清算账户。
ii.对于流出类的调整:借:应清算提前清算账户;贷:头寸。
2、提前清算已清算
i.对于流入类的调整:借:应清算提前清算账户;贷:头寸。
ii.对于流出类的调整:借:头寸;贷:应清算提前清算账户。
3、延迟清算未清算
i.对于流入类的调整:借:应清算延后清算账号;贷:头寸。
ii.对于流出类的调整:借:头寸;贷:应清算延后清算账号。
4、延迟清算成功
i.对于流入类的调整:借:头寸;贷:应清算延后清算账号。
对于流出类的调整:借:应清算延后清算账号;贷:头寸。
通过以上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及结转处理,可以确认每一天的账户资金变动沉淀下来,更有效的管理资金变动,管理资金更加安全和透明。但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判断过程以及结转处理流程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确保同样能够达到相同目的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取其他改进方案,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根据以上步骤,可以将账户的余额、账单、明细串联的管理起来,通过这种关联性的账实、账证、账账核对会最大程度的确保资金的安全,以及透明化的管理。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810,在到达预设的对账周期时获取来自于第一业务系统的第一明细数据和第一账单,以及来自于第二业务系统的第二明细数据和第二账单;
生成模块820,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所述第二明细数据进行对账处理以及对所述第一账单进行账单调整,并生成多个不同类型的待处理账单;
关联模块830,将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二账单进行关联;
确定模块840,根据已关联的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之间的余额确定数据核对结果。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待处理账单的类型包括清算成功账单、提前清算成功账单、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延迟清算成功账单,所述关联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清算成功账单、所述提前清算成功账单以及延迟清算成功账单与来自于外部机构的机构账单进行关联。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第一明细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包含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相互匹配,所述生成模块根据所述入账明细数据和所述机构明细数据生成所述清算成功账单;
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匹配,但与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对应的实际清算日期早于与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对应的应清算日期,所述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提取清算成功账单;
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相互匹配,但与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对应的实际清算日期晚于与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对应的应清算日期,所述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延迟清算成功账单;
若所述第一账单当前存在尚未处理的对账结果,且存在与所述对账结果的应清算日期所对应的提取清算成功账单,所述生成模块将所述第一账单调整为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待处理账单的类型还包括多账账单以及不等账单,还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对应的第一明细数据,所述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多账账单;
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匹配,但所述入账明细数据和所述机构明细数据的电子凭证信息不匹配,所述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不等账单。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所述关联模块将所述清算成功账单、所述提前清算成功账单以及延迟清算成功账单与来自于外部机构的机构账单进行关联,具体为:
分别判断所述清算成功账单、所述提前清算成功账单以及延迟清算成功账单中的电子凭证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账单中的电子凭证信息匹配;
若匹配,所述关联模块确认关联成功;
若不匹配,所述关联模块确认关联失败。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确认关联成功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头寸账户进行前置校验,并在前置校验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账单的调整状态对所述第一账单的类型进行更改;
其中,所述前置校验包括:确认与所述头寸账户对应的账户完结日期对应的账单是否与所述第二账单关联成功、与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应的期初电子凭证信息与关联电子凭证信息之和是否为期末电子凭证信息、确认所述头寸账户在所述账户完结日期的前一天是否为已完结状态。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根据所述第一账单的调整状态对所述第一账单的类型进行更改,具体为:
若所述第一账单尚未被调整为所述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将所述第一账单调整为延迟清算未清算账单。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根据已关联的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之间的余额确定数据核对结果,具体为:
判断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是否平衡;
若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平衡,确认本次数据核对成功;
若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不平衡,确认本次数据核对失败。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还包括:
结转模块,根据各所述待处理账户以及所述头寸账户进行结转处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申请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到达预设的对账周期时,对账系统获取来自于第一业务系统的第一明细数据和第一账单,以及来自于第二业务系统的第二明细数据和第二账单;
对账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所述第二明细数据进行对账处理以及对所述第一账单进行账单调整,并生成多个不同类型的待处理账单;
对账系统将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二账单进行关联;
对账系统根据已关联的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之间的余额确定数据核对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账单的类型包括清算成功账单、提前清算成功账单、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延迟清算成功账单,
所述将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二账单进行关联,具体为:
将所述清算成功账单、所述提前清算成功账单以及延迟清算成功账单与来自于外部机构的机构账单进行关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明细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包含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所述第二明细数据进行对账处理以及对所述第一账单进行账单调整,并生成多个不同类型的待处理账单,具体为:
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相互匹配,根据所述入账明细数据和所述机构明细数据生成所述清算成功账单;
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匹配,但与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对应的实际清算日期早于与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对应的应清算日期,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提取清算成功账单;
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相互匹配,但与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对应的实际清算日期晚于与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对应的应清算日期,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延迟清算成功账单;
若所述第一账单当前存在尚未处理的对账结果,且存在与所述对账结果的应清算日期所对应的提取清算成功账单,将所述第一账单调整为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账单的类型还包括多账账单以及不等账单,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所述第二明细数据进行对账处理以及对所述第一账单进行账单调整,并生成多个不同类型的待处理账单,还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对应的第一明细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多账账单;
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匹配,但所述入账明细数据和所述机构明细数据的电子凭证信息不匹配,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不等账单。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清算成功账单、所述提前清算成功账单以及延迟清算成功账单与来自于外部机构的机构账单进行关联,具体为:
分别判断所述清算成功账单、所述提前清算成功账单以及延迟清算成功账单中的电子凭证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账单中的电子凭证信息匹配;
若匹配,确认关联成功;
若不匹配,确认关联失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认关联成功之后,还包括:
所述对账系统对所述头寸账户进行前置校验,并在前置校验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账单的调整状态对所述第一账单的类型进行更改;
其中,所述前置校验包括:确认与所述头寸账户对应的账户完结日期对应的账单是否与所述第二账单关联成功、与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应的期初电子凭证信息与关联电子凭证信息之和是否为期末电子凭证信息、确认所述头寸账户在所述账户完结日期的前一天是否为已完结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账单的调整状态对所述第一账单的类型进行更改,具体为:
若所述第一账单尚未被调整为所述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将所述第一账单调整为延迟清算未清算账单。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已关联的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之间的余额确定数据核对结果,具体为:
判断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是否平衡;
若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平衡,确认本次数据核对成功;
若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不平衡,确认本次数据核对失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认本次数据核对成功之后,还包括:
所述对账系统根据各所述待处理账户以及所述头寸账户进行结转处理。
10.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在到达预设的对账周期时获取来自于第一业务系统的第一明细数据和第一账单,以及来自于第二业务系统的第二明细数据和第二账单;
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所述第二明细数据进行对账处理以及对所述第一账单进行账单调整,并生成多个不同类型的待处理账单;
关联模块,将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二账单进行关联;
确定模块,根据已关联的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之间的余额确定数据核对结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账单的类型包括清算成功账单、提前清算成功账单、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延迟清算成功账单,所述关联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清算成功账单、所述提前清算成功账单以及延迟清算成功账单与来自于外部机构的机构账单进行关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明细数据以及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包含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相互匹配,所述生成模块根据所述入账明细数据和所述机构明细数据生成所述清算成功账单;
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匹配,但与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对应的实际清算日期早于与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对应的应清算日期,所述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提取清算成功账单;
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以及电子凭证信息相互匹配,但与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对应的实际清算日期晚于与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对应的应清算日期,所述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延迟清算成功账单;
若所述第一账单当前存在尚未处理的对账结果,且存在与所述对账结果的应清算日期所对应的提取清算成功账单,所述生成模块将所述第一账单调整为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账单的类型还包括多账账单以及不等账单,还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二明细数据对应的第一明细数据,所述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多账账单;
若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的订单信息匹配,但所述入账明细数据和所述机构明细数据的电子凭证信息不匹配,所述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明细数据和所述第二明细数据生成所述不等账单。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模块将所述清算成功账单、所述提前清算成功账单以及延迟清算成功账单与来自于外部机构的机构账单进行关联,具体为:
分别判断所述清算成功账单、所述提前清算成功账单以及延迟清算成功账单中的电子凭证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二账单中的电子凭证信息匹配;
若匹配,所述关联模块确认关联成功;
若不匹配,所述关联模块确认关联失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确认关联成功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头寸账户进行前置校验,并在前置校验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账单的调整状态对所述第一账单的类型进行更改;
其中,所述前置校验包括:确认与所述头寸账户对应的账户完结日期对应的账单是否与所述第二账单关联成功、与所述第二业务系统对应的期初电子凭证信息与关联电子凭证信息之和是否为期末电子凭证信息、确认所述头寸账户在所述账户完结日期的前一天是否为已完结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账单的调整状态对所述第一账单的类型进行更改,具体为:
若所述第一账单尚未被调整为所述提前清算已清算账单,将所述第一账单调整为延迟清算未清算账单。
17.如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已关联的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之间的余额确定数据核对结果,具体为:
判断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是否平衡;
若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平衡,确认本次数据核对成功;
若所述待处理账单与所述第一业务系统的头寸账户的余额不平衡,确认本次数据核对失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结转模块,根据各所述待处理账户以及所述头寸账户进行结转处理。
CN201510334090.2A 2015-06-16 2015-06-16 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063273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4090.2A CN106327317A (zh) 2015-06-16 2015-06-16 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4090.2A CN106327317A (zh) 2015-06-16 2015-06-16 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7317A true CN106327317A (zh) 2017-01-11

Family

ID=57733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4090.2A Pending CN106327317A (zh) 2015-06-16 2015-06-16 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27317A (zh)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0123A (zh) * 2017-03-03 2017-06-30 泸州市众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技术的一卡通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169749A (zh) * 2017-04-01 2017-09-15 北京波若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支付对账方法及系统
CN107292722A (zh) * 2017-06-29 2017-10-24 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对账单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81130A (zh) * 2017-07-06 2017-12-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隔离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578329A (zh) * 2017-10-20 2018-01-1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对账方法及系统
CN107730228A (zh) * 2017-08-24 2018-02-23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账户清结算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98109A (zh) * 2017-11-01 2018-03-13 深圳市牛鼎丰科技有限公司 对账清算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33131A (zh) * 2017-10-31 2018-03-2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跨行支付对账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09495A (zh) * 2017-12-22 2018-04-1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账方法、系统、介质、电子设备
CN107909464A (zh) * 2017-10-31 2018-04-1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跨行支付对账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05685A (zh) * 2018-04-23 2018-11-13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扫码对账方法、扫码对账系统、客户终端及服务器
CN108961035A (zh) * 2018-05-29 2018-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过渡户的账龄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09255704A (zh) * 2018-08-14 2019-01-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019447A1 (zh) * 2017-07-25 2019-01-3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年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9345221A (zh) * 2018-09-25 2019-02-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资源流转的核对方法及装置
CN109636300A (zh) * 2018-10-16 2019-04-1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账单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40837A (zh) * 2017-11-27 2019-06-04 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财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903145A (zh) * 2018-11-20 2019-06-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949430A (zh) * 2019-03-28 2019-06-28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停车收费管理方法、云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0135882A (zh) * 2019-03-26 2019-08-16 口口相传(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核销数据的整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1242783A (zh) * 2020-01-16 2020-06-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037016A (zh) * 2020-09-01 2020-12-0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592632A (zh) * 2021-08-04 2021-11-02 北京神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资金头寸管理的精准核销方法及系统
CN116703570A (zh) * 2023-07-04 2023-09-05 梅州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算账户余额校准核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0123A (zh) * 2017-03-03 2017-06-30 泸州市众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射频技术的一卡通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169749A (zh) * 2017-04-01 2017-09-15 北京波若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支付对账方法及系统
CN107169749B (zh) * 2017-04-01 2021-10-15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网络支付对账方法及系统
CN107292722A (zh) * 2017-06-29 2017-10-24 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对账单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81130A (zh) * 2017-07-06 2017-12-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隔离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9019447A1 (zh) * 2017-07-25 2019-01-3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年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WO2019037396A1 (zh) * 2017-08-24 2019-02-2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账户清结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30228A (zh) * 2017-08-24 2018-02-23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账户清结算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78329A (zh) * 2017-10-20 2018-01-1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对账方法及系统
CN107909464A (zh) * 2017-10-31 2018-04-1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跨行支付对账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33131A (zh) * 2017-10-31 2018-03-23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跨行支付对账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98109A (zh) * 2017-11-01 2018-03-13 深圳市牛鼎丰科技有限公司 对账清算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40837B (zh) * 2017-11-27 2022-09-20 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财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840837A (zh) * 2017-11-27 2019-06-04 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财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909495A (zh) * 2017-12-22 2018-04-1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账方法、系统、介质、电子设备
CN108805685A (zh) * 2018-04-23 2018-11-13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扫码对账方法、扫码对账系统、客户终端及服务器
CN108961035A (zh) * 2018-05-29 2018-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过渡户的账龄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08961035B (zh) * 2018-05-29 2021-10-26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过渡户的账龄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09255704A (zh) * 2018-08-14 2019-01-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45221A (zh) * 2018-09-25 2019-02-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资源流转的核对方法及装置
CN109636300A (zh) * 2018-10-16 2019-04-1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账单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03145A (zh) * 2018-11-20 2019-06-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0135882A (zh) * 2019-03-26 2019-08-16 口口相传(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核销数据的整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0135882B (zh) * 2019-03-26 2021-04-13 口口相传(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核销数据的整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09949430A (zh) * 2019-03-28 2019-06-28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停车收费管理方法、云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1242783B (zh) * 2020-01-16 2021-10-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242783A (zh) * 2020-01-16 2020-06-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037016A (zh) * 2020-09-01 2020-12-0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592632A (zh) * 2021-08-04 2021-11-02 北京神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资金头寸管理的精准核销方法及系统
CN113592632B (zh) * 2021-08-04 2023-10-24 北京神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资金头寸管理的核销方法及系统
CN116703570A (zh) * 2023-07-04 2023-09-05 梅州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算账户余额校准核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703570B (zh) * 2023-07-04 2023-12-15 梅州客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清算账户余额校准核对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7317A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及设备
US10235659B2 (en) Instant availability of electronically transferred funds
CN109598281B (zh) 一种业务风险防控方法、装置及设备
US834663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ransaction data to perform a merchant chargeback
CN109087190A (zh) 一种融资贷款方法和装置
EP0836730B1 (en) Method for tracing payment data in an anonymous payment system, as well as payment system in which the method is applied
TW201732697A (zh) 基於區塊鏈的清算系統及其方法
CN108711047B (zh) 一种自动还款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7862593A (zh) 一种数据清结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58524B (zh) 一种同种货币下多个账户管理行间资金平账的方法
CN10497868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163634B (zh) 基于区块链的退款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08985923A (zh) 资金清算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055179B (zh) 一种链上结算数据的多类函数零知识审计方法、系统
CN110428238A (zh) 区块链的账户撤回方法及系统
CN109903145A (zh)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2101691A (zh) 风险等级动态调整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7273929A (zh) 一种票据交易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064148A (zh) 一种与区块链分布式网络可操作地连接的系统
CN104933620A (zh) 一种在线交易的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14693433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439191A (zh) 一种订单退款申请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787792A (zh) 借贷业务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291341B1 (ko) 금융거래를 위한 암호화폐별 가상계좌 생성 방법, 시스템 및 프로그램
CN110163606B (zh) 基于区块链的退款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