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4106A - 区别两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茶叶产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区别两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茶叶产品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24106A CN106324106A CN201510328817.6A CN201510328817A CN106324106A CN 106324106 A CN106324106 A CN 106324106A CN 201510328817 A CN201510328817 A CN 201510328817A CN 106324106 A CN106324106 A CN 1063241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tea
- mass
- tawny daylily
- charge rati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区别两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茶叶产品的方法,其中该同一种茶叶产品系指以同种的茶树及相同的制程所生产者,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对两个待测的同一种茶叶产品进行萃取,得到对应的两个萃取液;b)对该两个萃取液分别针对一组选定的化学成分进行含量分析,于是获得该两个萃取液在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的含量数据;c)对所得到的该两个萃取液的含量数据进行比较,由比较的结果判定该两个待测的同一种茶叶产品是否来自相同产地。本发明可以使用较为便宜简单的分析设备进行有特定茶叶产品的快速检测,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台湾金萱茶与越南金萱茶被有效的区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有关一种区别两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茶叶产品的方法,尤其是台湾金萱茶与越南金萱茶的区别。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全球风行的嗜好性饮料,世界各地都有其特殊与爱好的风味茶品。在我国是以兼具果香与奶香的半发酵茶品较受国人喜爱,例如:包种茶及乌龙茶。其中金萱品种的茶树(台茶12号),由于树势强健,环境适应力强,且叶片大型与厚实,浓绿且富光泽,呈椭圆形状,非常适合用来制作包种茶及乌龙茶。然而,台湾产制的金萱茶由于人工成本愈来愈高,许多业者已将茶树移至人工较为便宜的越南种植,并在该地进行制茶,然后再销回台湾,并佯称是台湾产制的金萱茶,以较高价格出售。由于两地的金萱茶在茶树品种、制茶技艺、茶叶外观与茶汤色香风味上几乎无法分辨,使得茶商们有恃无恐地以越南金萱茶来混充台湾金萱茶。因此,不论是消费者或主管机关,均希望有一套快速且能够确实分辨两地茶叶的方法,以应用在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的分辨上。
无特定标的化学分析(non-targeted chemical analysis)是针对食品掺杂、造假等议题而逐渐为人所知的化学分析技术,其作法是针对样品进行全然且无偏见的(holistic andunbiased)化学分析,再利用所分析的化学结果进行统计运算,以顺利区别两组不同来源、处理、加工方式等的样品(Gallart-Ayala,H.,Chéreau,S.,Dervilly-Pinel,G.,and Le Bizec,B.2015.Potential of mass spectrometry metabolomics for chemical food safety.Bioanalysis 7:133-146)。还有例如Pongsuwan等人(Pongsuwan,W.,Fukusaki,E.,Bamba,T.,Yonetani,T.,Yamahara,T.,and Kobayashi,A.2007.Prediction of Japanese green tea ranking by 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based hydrophilic metabolite fingerprinting.J.Agric.FoodChem.55:231-236)和Chen等人(Chen,Y.-H.,Liu,Y.-H.,Wu,Y.-J.,and Chen,C.-C.2014.Metabolomic studies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andem massspectrometry to discover quality markers for Oriental Beauty(dongfang meiren)tea.Food Nutr.Sci.5:823-834)利用无特定标的化学分析法来区分不同等级的茶叶;Lee等人(Lee,J.E.,Lee,B.J.,Chung,J.O.,Kim,H.N.,Kim,E.H.,Jung,S.,Lee,H.,Lee,S.J.,and Hong,Y.S.2015.Metabolomic unveiling of a diverse range of green tea(Camellia sinensis)metabolitesdependent on geography.Food Chem.174:452-459)则利用无特定标的化学分析法得知不同地域来源的茶叶会有化学组成的差异;Xie等人(Xie,G.,Ye,M.,Wang,Y.,Ni,Y.,Su,M.,Huang,H.,Qiu,M.,Zhao,A.,Zheng,X.,Chen,T.,and Jia,W.2009.Characterization of pu-erhtea using chemical and metabolic profiling approaches.J.Agric.Food Chem.57:3046-3054)以无特定标的化学分析法来鉴别不同普洱茶。
对于样品进行全然且无偏见的化学分析,在目前的技艺是使用超高分辨率的质谱设备(mass spectrometer)(飞行时间式质谱或傅立叶变换式质谱)或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NMR)设备。这两种均是价格昂贵且一般消费者或检验管理机关不易拥有的设备,使得要利用无特定标的化学分析法来分辨不同来源、处理或加工方式等的样品,有其执行上的困难。同时,无特定标的化学分析法针对样品进行的全然且无偏见的化学分析,常常会得到许多对分辨两组样品的解析能力不足的化学因子,这些化学因子可以被视为在分辨两组样品上是作用轻微且累赘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用较为便宜简单的分析设备进行两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茶叶产品的快速区别方法,例如:HPLC搭配分光亮度法或HPLC搭配串联质谱检测法等。HPLC代表高效液相层析法的缩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别越南金萱茶与台湾金萱茶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区别越南金萱茶与台湾金萱茶的一组选定的化学成分。
本发明的又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以质谱分析来区别越南金萱茶与台湾金萱茶的一组选定的质荷比。
依本发明所完成的一种区别两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茶叶产品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其中该同一种茶叶产品系指以同种的茶树及相同的制程所生产者:
a)对两个待测的同一种茶叶产品进行萃取,得到对应的两个萃取液;
b)对该两个萃取液分别针对一组选定的化学成分进行含量分析,于是获得该两个萃取液在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的含量数据;
c)对所得到的该两个萃取液的含量数据进行比较,由比较的结果判定该两个待测的同一种茶叶产品是否来自相同产地。
优选的,该含量分析为液相层析法搭配分光亮度法。
优选的,其中该含量分析为液相层析法串联质谱检测法,该含量数据为质荷比的信号强度数据。
优选的,该同一种茶叶产品是指从金萱茶茶树所制作者。
优选的,该两个待测的同一种茶叶产品中的一个为从台湾地区的金萱茶茶树所制作者。更优选的,该两个待测的同一种茶叶产品中的另一个为从越南地区的金萱茶茶树所制作者。最优选的,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以包括195.08746、459.09152、307.08102及473.10748的一组质荷比代替;或者以包括准确到前述质荷比的小数点以下第4位、第3位、第2位、第1位或整数字的一组质荷比代替。或者,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以包括选自下列群组的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一组质荷比代替,该群组由123.04414、139.03874、151.03879、151.03885、181.12222、195.08746、273.07553、287.05487、319.04459、419.15247、359.07605、411.10733、419.09705、459.09152、465.10284、481.09732、595.14410、595.16559、595.16553、611.16028、139.03880、151.03886、153.05457、167.03398、167.03374、181.04922、227.12781、247.00400、247.13293、247.13281、275.09137、289.07047,、289.07031、307.08102、331.15366、397.16443、473.10748和487.12326所组成;或者以选出的该组质荷比但只准确到它们的小数点以下第4位、第3位、第2位、第1位或整数字的一组质荷比代替。
优选的,该萃取依欧盟QuEChERS方法进行。
优选的,该比较为多变方统计分析。
附图说明
图1为台湾金萱茶(T,n=5)与越南金萱茶(V,n=5)进行液相层析串联质谱仪扫描分析,以表2所列的全部质荷比(m/z)的信号强度的多变方统计分析评价图。
图2为以表2所列的全部质荷比(m/z)的信号强度的负载图。
图3为台湾金萱茶(T,n=5)与越南金萱茶(V,n=5)进行液相层析串联质谱仪扫描分析,以挑选出来的四个化学成分(质荷比(m/z))的组合所得到的质荷比(m/z)信号强度的多变方统计分析评价图。
图4为台湾金萱茶(T,n=5)、越南金萱茶(V,n=5)、与台湾金萱茶/越南金萱茶1:1混合(M,n=5)进行液相层析串联质谱仪扫描分析,以挑选出来的四个化学成分(质荷比(m/z))的组合所得到的质荷比(m/z)信号强度的多变方统计分析评价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别越南金萱茶与台湾金萱茶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对一个待测的金萱茶产品进行萃取,得到一个萃取液;
b)对该萃取液针对一组选定的化学成分进行含量分析,于是获得该萃取液在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的含量数据;
c)对所得到的该萃取液的含量数据与预先依相同于前述步骤a)及b)的萃取及分析方法测得的台湾金萱茶的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的含量数据进行比较,由比较的结果判定该待测的金萱茶产品为越南金萱茶或台湾金萱茶,或越南金萱茶和台湾金萱茶的混合。
优选的,该含量分析为液相层析法搭配分光亮度法。
优选的,该含量分析为液相层析法串联质谱检测法。
优选的,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以包括195.08746、459.09152、307.08102及473.10748的一组质荷比代替;或者以包括准确到前述质荷比的小数点以下第4位、第3位、第2位、第1位或整数字的一组质荷比代替。
优选的,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以包括选自下列群组的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一组质荷比代替,该群组由123.04414、139.03874、151.03879、151.03885、181.12222、195.08746、273.07553、287.05487、319.04459、419.15247、359.07605、411.10733、419.09705、459.09152、465.10284、481.09732、595.14410、595.16559、595.16553、611.16028、139.03880、151.03886、153.05457、167.03398、167.03374、181.04922、227.12781、247.00400、247.13293、247.13281、275.09137、289.07047、289.07031、307.08102、331.15366、397.16443、473.10748和487.12326所组成;或者以选出的该组质荷比但只准确到它们的小数点以下第4位、第3位、第2位、第1位或整数字的一组质荷比代替。
优选的,该萃取依欧盟QuEChERS方法进行。
优选的,该比较为多变方统计分析。
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利用傅立叶变换式质谱,针对台湾金萱茶与越南金萱茶分别进行全然且无偏见的化学分析,再经由统计分析后,挑选一组足够区分台湾金萱茶与越南金萱茶的化学成分(质荷比),可以提供使用较为便宜简单的分析设备进行有特定标的的快速检测,以达到分辨台湾金萱茶与越南金萱茶的目的。
本发明是依照无特定标的化学分析方法流程来进行,首先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茶叶样品,先以欧盟标准的QuEChERs萃取方法进行茶叶的萃取,之后再分别将萃取物以液相层析仪串联Q ExactiveTM Hybrid Quadrupole-Orbitrap质谱仪进行全然且无偏见的化学组成扫描分析,所得结果经统计分析后,从中挑选具有标准分析波峰型态的质谱质荷比(mass charge ratio,m/z)分析信号,且此m/z信号在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茶叶两组样品间的差异至少达10%以上者,于各种化学物质数据库中查询这些m/z信号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则此化学成分的组合即为可以区别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的化学因子组合。
实施例1
步骤1.金萱茶叶的萃取
茶叶先行使用食物研磨机(Cuisinart SG-10TW,Conair Co.,East Windsor,NJ,USA)研磨1分钟,而后采用标准的欧盟QuEChERS方法进行萃取。详细流程是秤取0.5g粉碎的茶叶样品,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9.5mL的H2O,剧烈振荡1min后静置30min。而后加入10mL的乙腈(acetonitrile)(含1%醋酸)剧烈振荡1min,再加入QuEChERS萃取包(含4g MgSO4、1g NaCl、1g柠檬酸钠盐(Na Citrate)、0.5g柠檬酸二钠盐倍半水合物(disodium citrate sesquihydrate))及陶瓷均质石,剧烈振荡20sec后以4000rpm离心5min。从中取出6mL乙腈萃取液置于15mL的QuEChERS吸附管中,加入QuEChERS吸附包粉末(含900mg MgSO4及150mg PSA)及陶瓷均质石剧烈振荡1min后,以4000rpm离心5min。取1mL澄清离心液,以氮气吹干,再加入1mL的乙腈/H2O(1/9,v/v)溶解,即得金萱茶叶的萃取物。
步骤2.金萱茶叶萃取物的液相层析串联质谱仪扫描分析
金萱茶叶的萃取物在分析前先以乙腈/H2O(1/9,v/v)稀释成1/10,经0.22μm滤膜过滤后即可直接以液相层析仪串联Q ExactiveTM Hybrid Quadrupole-Orbitrap质谱仪分析。分析条件为使用phenyl-hexyl官能基的液相层析管柱(3μm Phenyl-Hexyl150×2mm),冲提液流速为0.2mL/min,其中冲提液的梯度变化使用冲提液A(H2O,含0.1%甲酸)及冲提液B(乙腈,含0.1%甲酸)进行调整,如表1所示。质谱仪的分析条件为扫描m/z 50至1000的正离子,并同时撷取二次质谱的信号。
步骤3.金萱茶叶萃取物的液相层析串联质谱仪扫描数据处理
由液相层析串联质谱仪分析所得的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茶叶两组样品间的m/z数据,以SIEVE软件进行数据的比对(alignment)处理,而后进行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茶叶两组样品分析数据m/z信号强度的统计分析,由分析所得结果,挑出在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两组样品间差异至少10%的m/z值(表2),这些挑选出来的m/z值的质谱分析信号,即为可以区别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的质谱信号。
表1、液相层析串联质谱仪扫描分析的冲提液梯度变化
步骤4.质谱信号的化学身分确认
以挑选出来的m/z值质谱分析信号,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Genomes)数据库的搜寻比对,以找出特定m/z值质谱信号的化学身分(chemical identity),并辅以二次质谱分析结果来判断。结果每一个m/z值所对应的化学身分如表2的化学因子所示,即为可以区别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的化学因子(m/z值)组合。
表2、可区别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茶叶的化学因子组合
步骤5.以表2的化学成分区分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
针对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两组样品,各进行五个样品的分析,以表2中所列的全部化学因子质谱m/z数值进行液相层析仪串联Q ExactiveTM Hybrid Quadrupole-Orbitrap质谱仪分析,将其分析所得的信号强度进行两组样品间的多变方统计分析(多变方统计分析是采用Statistica 6.0软件包的Factor Analysis模块(StatSoft Inc.,Tulsa,OK,USA),结果如图1的评价图(score plot)所示。从图1可以观测到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样品区分成两组,显示表2中所列的全部化学因子的质谱m/z数值,可以怍为区分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的用。
实施例2
以挑选出来的化学成分组合辨别越南金萱茶叶与台湾金萱茶叶
以表2中所列的全部化学因子质谱m/z数值所得的信号强度进行负载图(loading plot)分析(采用Statistica 6.0软件包的Factor Analysis模块(StatSoft Inc.,Tulsa,OK,USA),结果如图2的负载图(loading plot)所示。如图2所示,其中195.08746、307.08102、459.09152与473.10748等四个化学因子明显偏离原点,显示这四个化学因子对于区别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的差异有较大的贡献。
重复实施例1的步骤5的方法进行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的区分,但仅针对95.08746、307.08102、459.09152与473.10748等四个化学因子的m/z值信号强度,进行多变方的主成分统计分析,结果如图3的评价图(score plot)所示。图3的评价图类似于图1的评价图,从其中可以观测到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样品区分成两组,显示这一组挑选出来的化学因子组合,可以做为区分台湾金萱与越南金萱之用。这些挑选出来的化学成分也可经由其它习知的分析技术来获得浓度,例如:HPLC搭配分光亮度法或HPLC搭配串联质谱检测法等。
实施例3
以挑选出来的化学成分组合辨别掺有越南金萱茶叶的台湾金萱茶叶
将台湾金萱茶叶与越南金萱茶叶以1:1(w/w)混合后,依照实施例2的步骤进行1辨别,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发现1:1混合的金萱茶在主成分分析的评价图上,明显和台湾金萱茶区分开来,显示若台湾金萱茶混有越南金萱茶,可以利用本案的化学成分组合来加以区别。
Claims (17)
1.一种区别两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茶叶产品的方法,其中该同一种茶叶产品系指以同种的茶树及相同的制程所生产者,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对两个待测的同一种茶叶产品进行萃取,得到对应的两个萃取液;
b)对该两个萃取液分别针对一组选定的化学成分进行含量分析,于是获得该两个萃取液在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的含量数据;
c)对所得到的该两个萃取液的含量数据进行比较,由比较的结果判定该两个待测的同一种茶叶产品是否来自相同产地。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含量分析为液相层析法搭配分光亮度法。
3.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含量分析为液相层析法串联质谱检测法,该含量数据为质荷比的信号强度数据。
4.如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该同一种茶叶产品是指从金萱茶茶树所制作者。
5.如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该两个待测的同一种茶叶产品中的一个为从台湾地区的金萱茶茶树所制作者。
6.如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该两个待测的同一种茶叶产品中的另一个为从越南地区的金萱茶茶树所制作者。
7.如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以包括195.08746、459.09152、307.08102及473.10748的一组质荷比代替;或者以包括准确到前述质荷比的小数点以下第4位、第3位、第2位、第1位或整数字的一组质荷比代替。
8.如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以包括选自下列群组的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一组质荷比代替,该群组由123.04414、139.03874、151.03879、151.03885、181.12222、195.08746、273.07553、287.05487、319.04459、419.15247、359.07605、411.10733、419.09705、459.09152、465.10284、481.09732、595.14410、595.16559、595.16553、611.16028、139.03880、151.03886、153.05457、167.03398、167.03374、181.04922、227.12781、247.00400、247.13293、247.13281、275.09137、289.07047、289.07031、307.08102、331.15366、397.16443、473.10748和487.12326所组成;或者以选出的该组质荷比但只准确到它们的小数点以下第4位、第3位、第2位、第1位或整数字的一组质荷比代替。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萃取依欧盟QuEChERS方法进行。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比较为多变方统计分析。
11.一种区别越南金萱茶与台湾金萱茶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对一个待测的金萱茶产品进行萃取,得到一个萃取液;
b)对该萃取液针对一组选定的化学成分进行含量分析,于是获得该萃取液在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的含量数据;
c)对所得到的该萃取液的含量数据与预先依相同于前述步骤a)及b)的萃取及分析方法测得的台湾金萱茶的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的含量数据进行比较,由比较的结果判定该待测的金萱茶产品为越南金萱茶或台湾金萱茶,或越南金萱茶和台湾金萱茶的混合。
12.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该含量分析为液相层析法搭配分光亮度法。
13.如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该含量分析为液相层析法串联质谱检测法。
14.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以包括195.08746、459.09152、307.08102及473.10748的一组质荷比代替;或者以包括准确到前述质荷比的小数点以下第4位、第3位、第2位、第1位或整数字的一组质荷比代替。
15.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该组选定的化学成分以包括选自下列群组的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一组质荷比代替,该群组由123.04414、139.03874、151.03879、151.03885、181.12222、195.08746、273.07553、287.05487、319.04459、419.15247、359.07605、411.10733、419.09705、459.09152、465.10284、481.09732、595.14410、595.16559、595.16553、611.16028、139.03880、151.03886、153.05457、167.03398、167.03374、181.04922、227.12781、247.00400、247.13293、247.13281、275.09137、289.07047、289.07031、307.08102、331.15366、397.16443、473.10748和487.12326所组成;或者以选出的该组质荷比但只准确到它们的小数点以下第4位、第3位、第2位、第1位或整数字的一组质荷比代替。
16.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萃取依欧盟QuEChERS方法进行。
17.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比较为多变方统计分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28817.6A CN106324106B (zh) | 2015-06-15 | 2015-06-15 | 区别两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茶叶产品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28817.6A CN106324106B (zh) | 2015-06-15 | 2015-06-15 | 区别两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茶叶产品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24106A true CN106324106A (zh) | 2017-01-11 |
CN106324106B CN106324106B (zh) | 2020-04-24 |
Family
ID=57732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28817.6A Active CN106324106B (zh) | 2015-06-15 | 2015-06-15 | 区别两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茶叶产品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24106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8527A (zh) * | 2017-01-23 | 2017-06-30 |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 一种鉴别荔枝蜜产地的方法 |
CN109270185A (zh) * | 2018-08-30 | 2019-01-25 | 襄阳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改良的QuChERS方法茶叶前处理试剂盒及前处理工艺 |
CN110763812A (zh) * | 2018-07-26 | 2020-02-07 | 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 判断鸡萃取液产品是否为合格的鸡蒸汽萃取液的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80017552A (ko) * | 2006-08-21 | 2008-02-27 | (주)아모레퍼시픽 | 쟈스민차의 진위 여부 분별 방법 |
JP2010256302A (ja) * | 2009-04-28 | 2010-11-11 | Suntory Holdings Ltd | 農作物の栽培国または地域の判定方法 |
CN102455283A (zh) * | 2010-11-02 | 2012-05-16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鉴别碧螺春茶叶品质的方法 |
CN102692482A (zh) * | 2012-06-13 | 2012-09-26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基于茶叶生化成分的乌龙茶产地判别方法 |
JP2014209096A (ja) * | 2013-03-22 | 2014-11-06 | 不二製油株式会社 | 大豆原料及び大豆加工品の産地判別法 |
CN104569310A (zh) * | 2014-12-31 | 2015-04-29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化学成分的黑茶产地的鉴别方法 |
-
2015
- 2015-06-15 CN CN201510328817.6A patent/CN1063241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80017552A (ko) * | 2006-08-21 | 2008-02-27 | (주)아모레퍼시픽 | 쟈스민차의 진위 여부 분별 방법 |
JP2010256302A (ja) * | 2009-04-28 | 2010-11-11 | Suntory Holdings Ltd | 農作物の栽培国または地域の判定方法 |
CN102455283A (zh) * | 2010-11-02 | 2012-05-16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鉴别碧螺春茶叶品质的方法 |
CN102692482A (zh) * | 2012-06-13 | 2012-09-26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基于茶叶生化成分的乌龙茶产地判别方法 |
JP2014209096A (ja) * | 2013-03-22 | 2014-11-06 | 不二製油株式会社 | 大豆原料及び大豆加工品の産地判別法 |
CN104569310A (zh) * | 2014-12-31 | 2015-04-29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化学成分的黑茶产地的鉴别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7)
Title |
---|
KARL FRASER 等: "Analysis of metabolic markers of tea origin by UHPLC and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 |
KARL FRASER 等: "Non-targeted analysis by LC–MS of major metabolite changes during the oolong tea manufacturing in New Zealand", 《FOOD CHEMISTRY》 * |
KARL FRASER 等: "Non-targeted analysis of tea by 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OD CHEMISTRY》 * |
占茉莉 等: "应用FT-IR光谱指纹分析和模式识别技术溯源茶叶产地的研究", 《核农学报》 * |
王倩 等: "基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实现茶叶产地鉴别的研究进展", 《现代仪器》 * |
袁玉伟 等: "茶叶产地溯源与鉴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核农学报》 * |
饶秀勤 等: "基于X射线荧光技术的茶叶产地鉴别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8527A (zh) * | 2017-01-23 | 2017-06-30 |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 一种鉴别荔枝蜜产地的方法 |
CN106908527B (zh) * | 2017-01-23 | 2019-08-20 |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 一种鉴别荔枝蜜产地的方法 |
CN110763812A (zh) * | 2018-07-26 | 2020-02-07 | 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 判断鸡萃取液产品是否为合格的鸡蒸汽萃取液的方法 |
CN109270185A (zh) * | 2018-08-30 | 2019-01-25 | 襄阳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改良的QuChERS方法茶叶前处理试剂盒及前处理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24106B (zh) | 2020-04-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Lim et al. | Non-destructive profiling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using HS-SPME/GC–M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geographical discrimination of white rice | |
Hu et al. | GC–MS 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 technique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original discrimination of C urcumae longae rhizome: Analysis of essential oils | |
CN112014516B (zh) | 一种茶类判别方法及系统 | |
CN108303486A (zh) | 一种保健食品中违禁药物的非目标物快速检测方法 | |
CN107389813A (zh) | 基于化学分类法及UPLC‑Tof‑MS鉴别青皮、陈皮、枳实和枳壳的方法 | |
Arana et al. | Classification of Coffee Beans by GC‐C‐IRMS, GC‐MS, and 1H‐NMR | |
CN106324106A (zh) | 区别两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茶叶产品的方法 | |
Wallace et al. | Identification of adulteration in botanical samples with untargeted metabolomics | |
Pan et al. | A metabolomics strategy for authentication of plant medicines with multiple botanical origins, a case study of Uncariae Rammulus Cum Uncis | |
CN102778517B (zh) | 一种基于脂质聚类分析的可可粉掺假检测方法 | |
CN105823832A (zh) | 一种仁果类水果中544种农药残留lc-q-tof/ms侦测技术 | |
CN104237370B (zh) | 一种添加芝麻油香精的假冒芝麻油快速鉴别方法 | |
CN104034821A (zh) | 苦荞或其产品的检测及鉴别方法 | |
CN103308637B (zh) | 一种鉴别降香黄檀与越南香枝的气质联用方法 | |
Zhang et al. | Rapid and direct identification of the origin of white tea with proton transfer reac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 |
McDaniel et al. | Toward the identification of marijuana varieties by headspace chemical forensics | |
CN115015460A (zh) | 一种运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冬虫夏草产地的方法 | |
CN109030611A (zh) | 一种基于离子迁移谱的快速、无损的绿茶香气指纹分析及香型判别的方法 | |
Zhao et al. | Character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ree common Bambusoideae species in Korea by an HPLC-based analytical platform coupled with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 |
CN105738460A (zh) | 一种叶菜类蔬菜中544种农药残留lc-q-tof/ms侦测技术 | |
Chen et al. | Chemoinformatics based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approach to chemically distinguish chrysanthemum species | |
Hung et al. | Class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agarwoods by using non-targeted HS-SPME-GC/MS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 |
CN105954368A (zh) | 一种檀香药材的真伪鉴别方法 | |
Cai et al. | Evaluation of Oolong Teas Using 1H and 13C Solid‐state NMR, Sensory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 |
CN106324112A (zh) | 一种普洱茶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