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17385A - 一种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17385A
CN106317385A CN201610697688.2A CN201610697688A CN106317385A CN 106317385 A CN106317385 A CN 106317385A CN 201610697688 A CN201610697688 A CN 201610697688A CN 106317385 A CN106317385 A CN 106317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olefin
block copolymer
polyester block
preparation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76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悦生
杨飞
潘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6976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173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17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7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06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 C08G63/08Lactones or lact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0/00Hom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110/14Monomers containing five or more carbon atoms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芳香烃类化合物为溶剂,以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以金属烷基化合物为链转移剂,在助催化剂的作用下,α烯烃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得到聚烯烃,将环内酯单体加入到反应溶液中,进行开环聚合反应,以甲醇终止聚合反应;终止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沉淀,然后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所述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在保有聚烯烃良好的热性能、化学稳定性、加工性能及电性能等优异性能的基础上,赋予了其分子量及结构可控、溶液和本体粘度低、分子链末端带有官能团等新型特性,便于聚烯烃的进一步加工及功能化,为实现这一新型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烯烃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热性能、化学稳定性、加工性能及电性能,是汽车工业、建材家电、电子及石化四大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材料之一。其中,聚烯烃是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烯烃树脂,但是聚烯烃材料耐寒性较差,低温下的抗冲强度低,及着色性及黏合性不好。
聚烯烃基嵌段共聚物具有不同嵌段分子的树脂,可将非极性聚烯烃嵌段与极性聚合物嵌段相结合,使得聚烯烃表现出不同的溶液和固体性质,能在热塑性弹性体、粘结剂、自修复材料等先进材料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例如,将可降解的乳酸分子引入到丙烯树脂中,可提高聚丙烯的着色性、抗冲性以及降解性能;将己内酯嵌段引入到己烯树脂中,可赋予无定形聚己烯一定的机械性能,以及潜在的形状记忆性能。
目前,人们通常采用极性单体与α‐烯烃共聚的方式,将功能化官能团引入到聚烯烃的支链或末端,然后通过功能化改性制备聚烯烃基嵌段共聚物,但该方法后续功能化步骤多,制备工艺复杂,不适合连续操作,且烯烃聚合的催化剂体系主要为Ziegler‐Natta、茂金属、非茂单活性核心催化剂,上述催化剂在制备聚丙烯嵌段共聚物的存在分子结构不可控、结构单元种类少等缺陷,从而限制了烯烃基嵌段共聚物的发展。邱敦瑞等人采用悬浮固相接枝法,将接枝单体、引发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制成接枝单体溶液,将聚丙烯、接枝单体溶液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接枝反应,得到了接枝率较高的聚烯烃共聚物,但是该方法工艺操作复杂,且会产生较多的均聚物。徐力群等人公开了一种高接枝率、低气味的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马来酸酐加入到聚丙烯和石油树脂,通过单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切粒,得到高接枝率的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但该方法制备的聚丙烯接枝物杂质多,生产的粒料气味较大。波罗·贾利报道了一种烯烃接技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光辐照烯烃聚合物颗粒物料,并用乙烯基单体处理处理其表面,最后引发接枝聚合反应,制备烯烃接枝共聚物,但该方法采用辐射的方法,过程复杂,成本较高,且光辐射容易导致聚合物降解。其它类似的聚烯烃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诸见报道,其方法均采用聚烯烃后续接枝功能化的技术手段,后续接枝通常需要光照、添加剂、引发剂等处理,制备工艺复杂,不能满足工艺连续化生产工艺,且通常会制备VOC排放不达标的树脂物料,因此开发一种简单易行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十分重要。
本发明提出基于聚烯烃,采用“一锅法”的制备方式,将极性聚酯链段引入,开发高性能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材料,充分利用极性链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无毒、廉价等优点,对聚烯烃进行了增韧改性,并提高其降解性和着色性。该方法在诸多技术中未见报道,为实现这一新型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单元丰富、分子结构可控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上述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合成步骤简单,所制备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结构单元丰富、分子结构可控,为实现新型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为具有式(Ⅰ)结构的聚合物,
所述R1基团为选自C4~C20的烷基;
所述R2基团为选自C0~C10的烷基及其同分异构体。
本发明的具有式(Ⅰ)结构的聚合物,包括具有式(Ⅱ)结构的重复单元组成的聚烯烃嵌段与具有式(Ⅲ)结构的重复单元组成的聚酯嵌段。
其中,所述的式(Ⅱ)结构是得自α烯烃单体;优选地,α烯烃单体的R1基团为选自C4~C20的不同烷基;
所述的式(Ⅲ)结构是得自环状聚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优选地,环状聚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R2基团为选自C0~C10的烷基及其同分异构体。
本发明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制备方法如下:
1)在氩气气氛下,以芳香烃类化合物为溶剂,以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以金属烷基化合物为链转移剂,在助催化剂的作用下,α烯烃单体于-50℃~200℃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得到聚烯烃,所述的聚烯烃链段的重均分子量为200~5000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1~50;
2)将环内酯单体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溶液中,环状单体于0℃~200℃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以甲醇终止聚合反应;
3)将步骤2)中终止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沉淀,然后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所述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所述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10~6000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1~50。
优选步骤1)聚合反应0.01min~3000min;步骤2)进行开环聚合反应1分钟~10天。
优选地,所述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配合物的配体为具有式(Ⅳ)结构的化合物。
R3、R4和R5各自独立地选自C0~C10的烷基及其同分异构体,R6选自芳基及其衍生物、萘及其衍生物、蒽及其衍生物、菲及其衍生物。
优选地,所述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配合物的金属中心为锆(Zr)或铪(Hf)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芳香烃类化合物为苯及其同系物、萘及其同系物、烷烃及其同系物、环烷烃及其同系物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烷基化合物链转移剂选自氯化二乙基铝、二氯化乙基铝、正丁基锂、三乙基铝、三甲基铝、三异丙基铝、二乙基锌、二乙基镁中、二丁基镁或正丁基乙基镁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烷基化合物链转移剂与金属配合物的摩尔比为0.1:1~10000:1。
优选地,所述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助催化剂为三(五氟苯基)硼([B(C6F5)3])、三苯基碳基四(五氟苯基)硼([Ph3C][B(C6F5)4])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助催化剂与金属配合物的摩尔比为0.1:1~5000:1。
优选地,所述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聚烯烃链段的等规度在1%~100%之间可调,聚烯烃链段与聚酯链段的重量比为0.0000001:1~10000000:1。
优选地,所述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沉淀过程采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正己烷、正戊烷、乙酸乙酯、丙酮、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沉淀剂。
本发明的优异效果是:由α烯烃单体聚合得到聚烯烃,通过优化催化剂配体的结构,调控聚烯烃的立体等规构型、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并通过环内酯单体的开环聚合,可制备化学结构单元丰富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在保有聚烯烃良好的热性能、化学稳定性、加工性能及电性能等优异性能的基础上,赋予了其分子量及结构可控、溶液和本体粘度低、分子链末端带有官能团等新型特性,便于聚烯烃的进一步加工及功能化,为实现这一新型材料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分别得到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热重曲线;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1H NMR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聚烯烃嵌段产物及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凝胶渗透色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7中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1H NM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及附图说明对本发明所述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有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为聚1‐辛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具有结构式(a)的聚合物:
所采用的催化剂为2‐[N‐(2,6‐异丙苯基亚胺)‐o‐萘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铪;
上述催化剂为具有下式(b)结构的化合物:
本实施例中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氩气气氛下,向干燥的1000mL的聚合反应器内加入400mL甲苯,加入15mM的1‐辛烯,搅拌10分钟后,调节反应温度至70℃,加入0.3mL的三乙基铝(0.5mol/L)作为链转移剂,然后加入1mM的[Ph3C][B(C6F5)4]甲苯溶液,最后加入0.1mM的2‐[N‐(2,6‐二异丙苯基亚胺)‐o‐萘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铪催化剂的甲苯溶液,在搅拌作用下聚合反应5分钟;
(2)将2mM的己内酯单体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溶液中,升温至80℃,开环聚合反应6小时;
(3)将步骤2)中终止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至甲醇中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聚1‐辛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为聚1‐己烯/聚3‐甲基‐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具有结构式(c)的聚合物:
所采用的催化剂为2‐[N‐(2,4,6‐三甲基苯基亚胺)‐o‐异丙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锆;
上述催化剂为具有下式(d)结构的化合物:
本实施例中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氩气气氛下,向干燥的1000mL的聚合反应器内加入500mL甲苯,加入12mM的1‐己烯单体,搅拌5分钟后,调节反应温度至60℃,加入0.1mL的三异丁基铝(0.5mol/L)作为链转移剂,然后加入1mM的[Ph3C][B(C6F5)4]甲苯溶液,最后加入0.5mM的2‐[N‐(2,4,6‐三甲基苯基亚胺)‐o‐异丙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锆催化剂的甲苯溶液,在搅拌作用下聚合反应2分钟;
(2)将5mM的3‐甲基‐己内酯单体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溶液中,升温至85℃,开环聚合反应12小时;
(3)将步骤2)中终止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至乙醇中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聚1‐己烯/聚3‐甲基‐己内酯嵌段共聚物。
上述得到的产品进行热重分析,检测结果为,本发明实施案例2得到的产品为具有式(c)结构的聚1‐己烯/聚3‐甲基‐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其中聚酯嵌段部分的热分解温度为360℃,聚烯烃嵌段部分的热分解温度为470℃,按热失重比例计算,聚酯与聚烯烃的重量比近似为4:6。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热重曲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为聚1‐己烯/聚3‐甲基‐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具有结构式(e)聚合物:
所采用的催化剂为2‐[N‐(2,4,6‐三甲基苯基亚胺)‐o‐异丙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锆;
上述催化剂为具有下式(f)结构的化合物:
本实施例中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氩气气氛下,向干燥的1000mL的聚合反应器内加入500mL甲苯,加入7mM的1‐己烯单体,搅拌5分钟后,调节反应温度至45℃,加入0.1mL的三异丁基铝(0.5mol/L)作为链转移剂,然后加入1mM的[Ph3C][B(C6F5)4]甲苯溶液,最后加入0.5mM的2‐[N‐(2,4,6‐三甲苯基亚胺)‐o‐异丙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锆催化剂的甲苯溶液,在搅拌作用下聚合反应2分钟;
(2)将11mM的3‐甲基‐己内酯单体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溶液中,升温至80℃,开环聚合反应24小时;
(3)将步骤2)中终止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至甲醇中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聚1‐己烯/聚3‐甲基‐己内酯嵌段共聚物。
上述得到的产品进行热重分析,检测结果为,本发明实施案例2得到的产品为具有式(e)结构的的聚1‐己烯/聚3‐甲基‐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其中聚酯嵌段部分的热分解温度为360℃,聚烯烃嵌段部分的热分解温度为470℃,按热失重比例计算,聚酯与聚烯烃的重量比近似为6:4。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热重曲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为聚1‐己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具有结构式(g)聚合物:
所采用的催化剂为2‐[N‐(2,6‐二异丙苯基亚胺)‐o‐(2‐甲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铪;
上述催化剂为具有下式(h)结构的化合物:
本实施例中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氩气气氛下,向干燥的1000mL的聚合反应器内加入100mL甲苯,加入2mM的1‐己烯单体,搅拌5分钟后,调节反应温度至25℃,加入0.01mL的二乙基锌(0.5mol/L)作为链转移剂,然后加入10mM的[Ph3C][B(C6F5)4]甲苯溶液,最后加入0.5mM的2‐[N‐(2,6‐二异丙苯基亚胺)‐o‐(2‐甲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铪催化剂的甲苯溶液,在搅拌作用下聚合反应28分钟;
(2)将25mM的己内酯单体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溶液中,升温至90℃,开环聚合反应8小时;
(3)将步骤2)中终止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至甲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聚1‐己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
上述得到的产品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测试,检测结果为,本发明实施案例4为具有式(g)结构的聚1‐己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1H NMR谱图。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为聚1‐己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具有结构式(i)聚合物:
所采用的催化剂为2‐[N‐(2,6‐异丙苯基亚胺)‐o‐萘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铪;
上述催化剂为具有下式(j)结构的化合物:
本实施例中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氩气气氛下,向干燥的1000mL的聚合反应器内加入500mL甲苯,加入6mM的1‐己烯单体,搅拌5分钟后,调节反应温度至25℃,加入0.5mL的三异丁基铝(0.5mol/L)作为链转移剂,然后加入3mM的[Ph3C][B(C6F5)4]甲苯溶液,最后加入1mM的2‐[N‐(2,6‐异丙苯基亚胺)‐o‐萘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铪催化剂的甲苯溶液,在搅拌作用下聚合反应10分钟;
(2)将6.2mM的己内酯单体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溶液中,升温至70℃,开环聚合反应7小时;
(3)将步骤2)中终止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至甲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中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聚1‐己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
上述得到的产品进行凝胶色谱分析检测,检测结果为,聚烯烃嵌段的重均分子量为17000g/mol,聚1‐己烯/聚己内酯嵌段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g/mol。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聚烯烃嵌段产物及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凝胶渗透色谱图。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为聚1‐己烯/聚3‐丙基‐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具有式结构(k)的聚合物:
所采用的催化剂为2‐[N‐(2,4,6‐三甲苯基亚胺)‐o‐异丙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铪;
上述催化剂为具有下式(l)结构的化合物:
本实施例中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氩气气氛下,向干燥的1000mL的聚合反应器内加入500mL甲苯,加入15mM的1‐己烯单体,搅拌10分钟后,调节反应温度至55℃,加入0.1mL的二丁基锌(0.5mol/L)作为链转移剂,然后加入15mM的B(C6F5)3的甲苯溶液,最后加入5mM的2‐[N‐(2,4,6‐三甲苯基亚胺)‐o‐异丙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铪催化剂的甲苯溶液,在搅拌作用下聚合反应50分钟;
(2)将10mM的3‐丙基‐己内酯单体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溶液中,升温至95℃,开环聚合反应16小时;
(3)将步骤2)中终止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至甲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中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聚1‐己烯/聚3‐丙基‐己内酯嵌段共聚物。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为聚1‐十六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具有式
(m)结构的聚合物:
所采用的催化剂为2‐[N‐(2,6‐二异丙苯基亚胺)‐o‐萘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铪;
上述催化剂为具有下式(n)结构的化合物:
本实施例中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氩气气氛下,向干燥的1000mL的聚合反应器内加入500mL甲苯,加入15mM的1‐十六烯单体,搅拌10分钟后,调节反应温度至55℃,加入0.02mL的三异丁基铝(0.5mol/L)作为链转移剂,然后加入15mM的[Ph3C][B(C6F5)4]的甲苯溶液,最后加入5mM的2‐[N‐(2,6‐二异丙苯基亚胺)‐o‐萘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铪催化剂的甲苯溶液,在搅拌作用下聚合反应50分钟;
(2)将10mM的己内酯单体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溶液中,升温至95℃,开环聚合反应16小时;
(3)将步骤2)中终止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至甲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中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聚1‐十六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
上述得到的产品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测试,检测结果为,本发明实施案例7为具有式(m)结构的聚1‐十六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1H NMR谱图。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为聚1‐二十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具有结构式(o)的聚合物:
所采用的催化剂为2‐[N‐(2,6‐异丙苯基亚胺)‐o‐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锆;
上述催化剂为具有下式(p)结构的化合物:
本实施例中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氩气气氛下,向干燥的1000mL的聚合反应器内加入600mL甲苯,加入15mM的1‐二十烯单体,搅拌5分钟后,调节反应温度至20℃,加入3mL的二丁基镁(1.1mol/L)作为链转移剂,然后加入12mM的B(C6F5)3的甲苯溶液,最后加入6mM的2‐[N‐(2,6‐二异丙苯基亚胺)‐o‐苯基‐甲基]‐6‐(2‐η‐1‐萘基)‐吡啶二甲基锆催化剂的甲苯溶液,在搅拌作用下聚合反应100分钟;
(2)将16mM的己内酯单体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溶液中,升温至85℃,开环聚合反应16小时;
(3)将步骤2)中终止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至甲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中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聚1‐二十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公开和提出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变原料、工艺条件路线等环节实现,尽管本发明的方法和制备技术已通过较佳实施例子进行了描述,相关技术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改动或重新组合,来实现最终的制备技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相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精神、范围和内容中。

Claims (10)

1.一种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为具有式(Ⅰ)结构的聚合物,
所述R1基团为选自C4~C20的烷基;
所述R2基团为选自C0~C10的烷基及其同分异构体。
2.权利要求1的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在氩气气氛下,以芳香烃类化合物为溶剂,以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以金属烷基化合物为链转移剂,在助催化剂的作用下,α烯烃单体于-50℃~200℃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得到聚烯烃,所述的聚烯烃链段的重均分子量为200~5000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1~50;
2)将环内酯单体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溶液中,环状单体于0℃~200℃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以甲醇终止聚合反应;
3)将步骤2)中终止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沉淀、过滤、干燥后得到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10~6000000g/mol,分子量分布为1.1~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配合物的配体化合物具有结构式如下:
R3、R4和R5各自独立地选自C0~C10的烷基及其同分异构体,R6选自芳基及其衍生物、萘及其衍生物、蒽及其衍生物、菲及其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的金属中心为M为锆或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芳香烃类化合物为苯及其同系物、萘及其同系物、烷烃及其同系物或环烷烃及其同系物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烷基化合物链转移剂选自氯化二乙基铝、二氯化乙基铝、正丁基锂、三乙基铝、三甲基铝、三异丙基铝、二乙 基锌、二乙基镁中、二丁基镁或正丁基乙基镁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烷基化合物链转移剂与金属配合物的摩尔比为0.1:1~10000: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助催化剂为三(五氟苯基)硼、三苯基碳基四(五氟苯基)硼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助催化剂与金属配合物的摩尔比为0.1:1~5000: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聚烯烃链段的等规度在1%~100%之间,聚烯烃链段与聚酯链段的重量比为0.0000001:1~10000000: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沉淀过程采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正己烷、正戊烷、乙酸乙酯、丙酮、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沉淀剂。
CN201610697688.2A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3173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7688.2A CN106317385A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7688.2A CN106317385A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7385A true CN106317385A (zh) 2017-01-11

Family

ID=57741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7688.2A Pending CN106317385A (zh) 2016-08-18 2016-08-18 一种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17385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24740A1 (en) * 2002-09-12 2004-03-25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Preparation of metal complexes
CN101312980A (zh) * 2005-09-28 2008-11-26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高活性、低分子量烯烃聚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24740A1 (en) * 2002-09-12 2004-03-25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Preparation of metal complexes
CN101312980A (zh) * 2005-09-28 2008-11-26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高活性、低分子量烯烃聚合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EVIN A: "Pyridylamido hafnium and Zirconium complexes:synthesis, dynamic behavior, and ethylene/1-octene and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s", 《ORGANOMETALLICS》 *
YASUDA, H: "Block copolymerizations of higher 1-olefins with traditional polar monomers using metallocene-type single component lanthanide initiators", 《POLYMER INTERNATIONAL》 *
李启蒸: "聚烯烃/聚酯(聚醚)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化学进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57925B1 (ko) 폴리올레핀-폴리스티렌 블록공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아연 화합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DE69935591T2 (de) Propylenpolymer und zusammensetzung die dieses enthält, geformter gegenstand und laminat die dieses enthalten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propylen un dessen zusammensetzung
CN104177528B (zh) 一种乙烯/长链α-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49699B1 (ko) 스티렌 단일중합체 및 스티렌-에틸렌 공중합체의 제조
DE112007002489T5 (de) Hochreines, endständig-ungesättigtes Olefinpolym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avon
CN109467660B (zh) 利用链穿梭方法合成聚(乙烯-r-降冰片烯/乙烯)多嵌段共聚物
EP2986622A2 (en) A novel transition metal based pro-catalyst and a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PL200524B1 (pl) Zastosowanie kopolimerów etylenu z α-olefinami C₃ -C₉ oraz zastosowanie kompleksów monoindenylo- lub monofluorenylochromowych
CN107428868B (zh) 用于制备纤维的聚烯烃和包含该聚烯烃的纤维
ITMI950411A1 (it) Copolimeri atattici del propilene con l'etilene
KR20190071187A (ko) 장기 내압 특성이 우수한 에틸렌계 중합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파이프
Lee et al. Styrene moiety-carrying diorganozinc compound preparation for polystyrene-poly (ethylene-co-1-hexene)-polystyrene triblock copolymer production
CN106715480B (zh) 用于制备纤维的聚烯烃粒料以及包含该聚烯烃粒料的纤维
CN109748988B (zh) 一种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4809B (zh) 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
CN106317385A (zh) 一种聚烯烃/聚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2003B (zh) 一种自由基化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JPH02296805A (ja) ニッケル錯体触媒
CN105777958A (zh) 一种长链支化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6790A (zh) 一种丙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90971B (zh) 金属茂负载型催化剂及使用该催化剂制备聚烯烃的方法
CN112279966B (zh) 一类含二苯基乙基的苯乙烯衍生物共聚物及其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ITMI980104A1 (it) Procedimento migliorato per la polimerizzazione e la copolimerizzazione di olefine
Rahmani et al. Grafted polydimethylsiloxane onto syndiotactic poly (styrene-co-p-methylstyren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JP2001302687A (ja) 遷移金属化合物、オレフィン重合触媒及び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