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2071A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2071A
CN106292071A CN201610824154.1A CN201610824154A CN106292071A CN 106292071 A CN106292071 A CN 106292071A CN 201610824154 A CN201610824154 A CN 201610824154A CN 106292071 A CN106292071 A CN 106292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framework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loom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41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革革
韩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241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20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92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20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包括框架、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光学膜片设置在导光板上,框架围绕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其中,框架外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用于增加其与粘结剂的接触面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背光模组框架的外表面上形成多个凹陷结构,从而使得粘结剂与框架的接触面积增大,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点胶宽度窄,点胶量少,进而使得粘结强度不高,背光模组容易漏光,进而影响液晶面板显示品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覆盖在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组,贴合在导光板一个侧面上的光源组件,环绕导光板、光源组件和光学膜片组的框胶,以及一侧粘贴在框架和光学膜片上,另一侧粘贴在液晶显示模组上的遮光胶带。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经导光板射出并穿过光学膜片后射入液晶显示模组。
遮光胶带起到防止漏光的作用,并且框架的透光率非常低,从而在背光模组的外缘形成不能射出光线的框架。然而,随着液晶显示装置越来越轻薄化,相应的背光模组也要求也来越窄,而极窄的背光模组极易出现漏光,现有的可通过在框架边缘处点黑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漏光,并且黑胶可以使得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更加贴合。
然而,现有的点胶宽度很窄,点胶量少,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通过在背光模组的框架外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使得其与粘结剂的接触面积增加,以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点胶宽度窄,点胶量少,进而使得粘结强度不高,背光模组容易漏光,进而影响液晶面板显示品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框架围绕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学膜片;其中,
所述框架外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用于增加其与粘结剂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所述框架为铁框或胶框。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对所述铁框进行折弯处理,以形成多个所述凹陷结构。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胶框为模具注塑成型。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可通过在模具上形成多个凸起结构,以形成多个所述凹陷结构。
依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模组以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框架围绕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学膜片;其中,
所述框架外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用于增加其与粘结剂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框架为铁框或胶框。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对所述铁框进行折弯处理,以形成多个所述凹陷结构。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胶框为模具注塑成型。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可通过在模具上形成多个凸起结构,以形成多个所述凹陷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较于现有的背光模组,本发明的背光模组,通过在背光模组框架的外表面上形成多个凹陷结构,从而使得粘结剂与框架的接触面积增大,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点胶宽度窄,点胶量少,进而使得粘结强度不高,背光模组容易漏光,进而影响液晶面板显示品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与液晶模组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也液晶模组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框架101、导光板102以及光学膜片103;光学膜片10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2上,所述框架101围绕所述导光板102以及所述光学膜片103。
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框架101为铁框,并且铁框外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1011,用于增加铁框与粘结剂的接触面积。
具体地,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框架101由一底面1012以及围绕底面1012的侧面1013组成,其中底面1012和侧面1013一体成型,具有良好的强度。
框架的底面1012用于承载导光板102、光源组件(未标注)以及光学膜片103,侧面1013围绕导光板102、光源组件以及光学膜片103设置。通过将侧面1013远离导光板102、光源组件以及光学膜片103的一侧设置成多个凹陷结构1011,不仅增强框架101的强度,而且使得框架101外表面的面积增加。
在制作框架101时,可对框架101进行折弯处理,使得框架101外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1013。
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与液晶模组的组合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框架101、导光板102以及光学膜片103;光学膜片103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2上,所述框架101围绕所述导光板102以及所述光学膜片103。
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框架101为铁框,并且铁框外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1011,用于增加铁框与粘结剂的接触面积。
具体地,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框架101由一底面1012以及围绕底面1012的侧面1013组成,其中底面1012和侧面1013一体成型,具有良好的强度。
框架101的底面用于承载导光板102、光源组件以及光学膜片103,侧面1013围绕导光板102、光源组件以及光学膜片103设置。通过将侧面1013远离导光板102、光源组件以及光学膜片103的一侧设置成多个凹陷结构1011,不仅增强框架的强度,而且使得框架101外表面的面积增加。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上设置有液晶显示模组,其中,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4、彩色滤光片基板106以及设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4和彩色滤光片基板106中间的液晶105。
进行液晶显示模组与背光模组的组合时,可在液晶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的贴合处粘贴粘结剂107,使得液晶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贴合更加紧密。其中,所述粘结剂107为黑胶,可以防止液晶显示模组与背光模组边缘处贴合漏光,进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进一步的,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上的框架101外表面的多个凹陷结构1011,使得框架101与粘结剂107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进一步提高了粘结强度。
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通过在背光模组框架的外表面上形成多个凹陷结构,从而使得粘结剂与框架的接触面积增大,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点胶宽度窄,点胶量少,进而使得粘结强度不高,背光模组容易漏光,进而影响液晶面板显示品质的技术问题。
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框架采用胶框,由于胶框为模具注塑成型,因为其外表面的凹陷结构更易形成。
如图3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框架201、导光板202、遮光胶纸204以及光学膜片203;光学膜片203以及遮光胶纸204依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02上,所述框架201围绕所述导光板202、所述遮光胶纸204以及所述光学膜片203。
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框架201为胶框,并且胶框外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2011,用于增加胶框与粘结剂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的,遮光胶纸204与框架201外表面上的凹陷结构2011贴合,进一步增加了遮光胶纸204与框架201的粘合面积,提高了粘结强度。
具体地,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胶框由侧面围成,通过模具注塑成型。
在制作框架201时,可在模具上形成多个凸起结构2011,通过这个模具注塑形成胶框,并且,胶框外表面通过这个模具上的凸起结构形成多个凹陷结构2011。
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也液晶模组的组合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框架201、导光板202、遮光胶纸204以及光学膜片203;光学膜片203以及遮光胶纸204依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02上,所述框架201围绕所述导光板202、所述遮光胶纸204以及所述光学膜片203。
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框架201为胶框,并且胶框外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2011,用于增加胶框与粘结剂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的,遮光胶纸204与框架201外表面上的凹陷结构2011贴合,进一步增加了遮光胶纸204与框架201的粘合面积,提高了粘结强度。
具体地,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胶框201由侧面围成,通过模具注塑成型。
在制作框架201时,可在模具上形成多个凸起结构,通过这个模具注塑形成胶框,并且,胶框外表面通过这个模具上的凸起结构形成多个凹陷结构2011。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上设置有液晶显示模组,其中,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8、彩色滤光片基板206以及设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2058和彩色滤光片基板206中间的液晶205。
进行液晶显示模组与背光模组的组合时,可在液晶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的贴合处粘贴粘结剂,使得液晶显示模组和背光模组贴合更加紧密。其中,所述粘结剂为黑胶,可以防止液晶显示模组与背光模组边缘处贴合漏光,进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进一步的,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上的框架201外表面的多个凹陷结构2011,使得框架与粘结剂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进一步提高了粘结强度。
本优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通过在背光模组框架的外表面上形成多个凹陷结构,从而使得粘结剂与框架的接触面积增大,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点胶宽度窄,点胶量少,进而使得粘结强度不高,背光模组容易漏光,进而影响液晶面板显示品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液晶显示模组;
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液晶显示模组提供背光;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框架围绕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学膜片;其中,所述框架外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用于增加其与粘结剂的接触面积。
本优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所述框架为铁框或胶框。
本优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对所述铁框进行折弯处理,以形成多个所述凹陷结构。
本优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所述胶框为模具注塑成型。
本优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通过在模具上形成多个凸起结构,以形成多个所述凹陷结构。
本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与上述量子点背光模组的优选实施例相同或相似,具体请参见上述量子点背光模组的优选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优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在背光模组框架的外表面上形成多个凹陷结构,从而使得粘结剂与框架的接触面积增大,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点胶宽度窄,点胶量少,进而使得粘结强度不高,背光模组容易漏光,进而影响液晶面板显示品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背光模组框架的外表面上形成多个凹陷结构,从而使得粘结剂与框架的接触面积增大,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点胶宽度窄,点胶量少,进而使得粘结强度不高,背光模组容易漏光,进而影响液晶面板显示品质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框架围绕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学膜片;其中,
所述框架外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用于增加其与粘结剂的接触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铁框或胶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铁框进行折弯处理,以形成多个所述凹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为模具注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可通过在模具上形成多个凸起结构,以形成多个所述凹陷结构。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模组以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框架围绕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学膜片;其中,
所述框架外表面形成多个凹陷结构,用于增加其与粘结剂的接触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铁框或胶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铁框进行折弯处理,以形成多个所述凹陷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为模具注塑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可通过在模具上形成多个凸起结构,以形成多个所述凹陷结构。
CN201610824154.1A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62920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4154.1A CN106292071A (zh)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4154.1A CN106292071A (zh)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2071A true CN106292071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713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4154.1A Pending CN106292071A (zh) 2016-09-14 2016-09-14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9207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7505A (zh) * 2018-01-24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269493A (zh) * 2018-01-24 2018-07-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319335A (zh) * 2018-01-24 2018-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541835A (zh) * 2019-01-28 2019-03-2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9100318A1 (zh) * 2017-11-24 2019-05-31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91710A (ja) * 2010-03-17 2011-09-29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4595803A (zh) * 2014-12-10 2015-05-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胶框和反射片
CN204650103U (zh) * 2015-05-28 2015-09-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204705798U (zh) * 2015-06-16 2015-10-14 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显示模组漏光和提升良率的结构
CN205176439U (zh) * 2014-12-31 2016-04-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框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91710A (ja) * 2010-03-17 2011-09-29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4595803A (zh) * 2014-12-10 2015-05-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胶框和反射片
CN205176439U (zh) * 2014-12-31 2016-04-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框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4650103U (zh) * 2015-05-28 2015-09-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204705798U (zh) * 2015-06-16 2015-10-14 无锡博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显示模组漏光和提升良率的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0318A1 (zh) * 2017-11-24 2019-05-31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终端
CN108257505A (zh) * 2018-01-24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269493A (zh) * 2018-01-24 2018-07-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319335A (zh) * 2018-01-24 2018-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319335B (zh) * 2018-01-24 2020-09-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541835A (zh) * 2019-01-28 2019-03-2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207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417145B (zh) 一种显示器全贴合工艺
US10429971B2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DE112010001807T5 (de) Anzeig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209433154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090256273A1 (en) Method for making lenses
CN104865723A (zh)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面板的制程方法
US20160271928A1 (en) A method for bonding first and second panels and a display device
CN105974623A (zh) 一种遮光胶带、背光模组及背光显示模组
CN101923414B (zh) 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4297979B (zh) 显示面板母板、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4777668B (zh) 显示装置
US20150346418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using the same
CN105750155B (zh) 一种uv转印工艺
CN102508379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EP3605216B1 (en) Glue sealing method for display screen frame
US20160341879A1 (en) Backlight module structures
US20160368254A1 (en) Method for bonding display panel to auxiliar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90134268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기판의 ocr 합착 방법
CN205581472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1702402B (zh) 防溢胶装置及使用该防溢胶装置的基板贴合方法
US2021019118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4965334B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CN103376585A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4785892U (zh) 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