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75198A - 折叠自行车结构 - Google Patents

折叠自行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75198A
CN106275198A CN201510308501.0A CN201510308501A CN106275198A CN 106275198 A CN106275198 A CN 106275198A CN 201510308501 A CN201510308501 A CN 201510308501A CN 106275198 A CN106275198 A CN 106275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ulated section
pipe fitting
connecting rod
pivot joint
folding bi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085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耀钦
林荣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kuma Energy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kuma Energy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kuma Energy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kuma Energy 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085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751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75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751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结构包括:一车架组;一管件组包括两个第一管件与一第二管件,两个第一管件连接第二管件并沿着一延伸线朝向远离第二管件的方向延伸,两个第一管件枢接车架组;一滑动杆滑设于第二管件,滑动杆沿着一滑移线滑移,延伸线与滑移线之间形成一大于0度并小于90度的角度;一座垫设置于滑动杆并供使用者乘坐;一钳紧组设置于第二管件,钳紧组选择性地钳紧滑动杆。折叠自行车结构具有一使用位置与一收纳位置,当折叠自行车结构位于使用位置,第二管件远离车架组,当折叠自行车结构位于收纳位置,第二管件靠近车架组,座垫靠近第二管件。

Description

折叠自行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的结构。
背景技术
参考中国台湾专利第M498712号的折叠式二轮车,其中该车体与该踩踏装置能够同步选择性地在展开位置与收折位置之间移动,该车体与该踩踏装置于展开位置时,该锁固扣同时连接于该前段与该后段,该椅座支架抵靠于该后段的两个挡止座,沿该第一虚拟转轴观察时,该第二虚拟转轴、该第四虚拟转轴及该第五虚拟转轴不在同一线上而使彼此的连线呈三角形状,且该第三虚拟转轴位于该第二虚拟转轴与该第五虚拟转轴之间。该车体在收折位置时,该椅座支架脱离该两个挡止座,且沿该第一虚拟转轴轴向观察时,该第三虚拟转轴不位于该第二虚拟转轴、该第四虚拟转轴与该第五虚拟转轴彼此连线所围的范围中。该车体由展开位置往收折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该前轮往靠近该后轮的方向移动,该椅座支架的坐垫往靠近该前段的方向移动,且沿该第一虚拟转轴轴向观察时,该第五虚拟转轴往靠近该第二虚拟转轴的方向移动,该第三虚拟转轴往远离该前段的方向移动。该车体由收折位置往展开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该前轮往远离该后轮的方向移动,该椅座支架的坐垫往靠近该前段的方向移动,且沿该第一虚拟转轴轴向观察时,该第五虚拟转轴往远离该第二虚拟转轴的方向移动,该第三虚拟转轴往靠近该前段的方向移动。
前述的折叠式二轮车具有收折的功能,且收折后呈直排状,使得二轮车能够直接站立,方便收纳以及容易携带。然而该坐垫不具有升降的功能,而无法提供适当的坐垫高度给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系在于坐垫不具有升降的功能,而无法提供适当的坐垫高度给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车架组;
一管件组,其包括两个第一管件与一第二管件,该两个第一管件连接该第二管件并沿着位于该两个第一管件之间的一延伸线朝向远离该第二管件的方向延伸,该两个第一管件枢接该车架组;
一滑动杆,其滑设于该第二管件,该滑动杆沿着一滑移线滑移,该延伸线与该滑移线相交并形成一大于0度并小于90度的角度;
一座垫,其设置于该滑动杆并供使用者乘坐;
一钳紧组,其设置于该第二管件,该钳紧组选择性地钳紧该滑动杆。
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该第二管件具有一套孔,该套孔贯穿该第二管件相反两端,该滑动杆可滑动地穿设该第二管件的套孔。
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该滑动杆沿着该滑移线朝向远离该座垫的方向延伸,该角度的范围在5至60度之间。
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该角度的范围在10至30度之间。
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该钳紧组包括一紧固件与一扳动件,该紧固件与该第二管件一体成形,该扳动件枢接该紧固件并选择性地钳紧该滑动杆。
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该车架组包括一本体、两个第一连杆与一第二连杆,该两个第一连杆分别枢接该本体相反两侧,该两个第一连杆分别枢接该第二连杆相反两侧,该两个第一管件分别枢接该本体的相反两侧。
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该本体包括两个固定部与一第一枢接部,该两个固定部分别设置于该本体相反两侧,该第一枢接部设置于该本体邻近于该两个固定部的位置,该两个第一管件分别可脱离地抵靠该两个固定部,该两个第一管件分别设置一第一枢接部与一第二枢接部,该两个第一管件的第二枢接部位于该两个第一管件的第一枢接部远离该第二管件的一端,该两个第一管件的第一枢接部分别枢接该本体的第一枢接部相反两侧,该两个第一管件的第二枢接部分别枢接该第二连杆相反两侧。
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该本体包括一第二枢接部,该本体的第一枢接部位于该固定部与该本体的第二枢接部之间,该两个第一连杆分别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与一第二枢接部,该两个第一连杆的第一枢接部分别枢接该本体的第二枢接部相反两侧,该两个第一连杆的第二枢接部分别枢接该第二连杆相反两侧。
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该车架组还包括一曲柄,该曲柄可旋转地设置于该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与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连杆的第二枢接部位于该第二连杆的第一枢接部与该曲柄之间,该第二连杆的第一枢接部相反两侧分别枢接该两个第一管件的第二枢接部,该第二连杆的第二枢接部相反两侧分别枢接该两个第一连杆的第二枢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折叠自行车结构具有一使用位置与一收纳位置,当折叠自行车结构位于该使用位置,该延伸线能够随着折叠自行车结构的整体折叠设计而相对于水平线形成特定的角度,并凭借该角度的设置,该滑移线相对于水平线形成“立管角度”,使得该滑移线的“立管角度”近似于市面上自行车的“立管角度”,使用者能够调整适当的座垫高度,而提供舒适的骑乘设定,当该折叠自行车结构位于该收纳位置,凭借该角度的设置,使得该第一管件贴靠该车架组,且该座垫靠近第二管件,该滑动杆与该车架组之间具有距离,而使得收纳功能最佳化。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该角度的设置能够同时具有收纳功能最佳化与提供使用者舒适的骑乘设定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折叠自行车结构位于使用位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折叠自行车结构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中由Y轴方向所取的侧面视图;
图4是图3所取的局部放大图,表示滑动杆能够沿着滑移线滑移;
图5是图3的延续,表示折叠自行车结构由使用位置转变至收纳位置;
图6是图4的延续,表示折叠自行车结构位于收纳位置;
图7是本发明一种折叠自行车结构位于收纳位置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1折叠自行车结构;10车架组;11本体;111固定部;112第一枢接部;113第二枢接部;12第一连杆;121第一枢接部;122第二枢接部;13第二连杆;131第一枢接部;132第二枢接部;133连接部;14曲柄;15前支架;151固定扣;16转向件;17把手;18前轮;19后轮;20管件组;21第一管件;211第一枢接部;212第二枢接部;22第二管件;221套孔;30滑动杆;40座垫;50钳紧组;51紧固件;52扳动件;A角度;D1第一轴线;D2第二轴线;D3第三轴线;D4第四轴线;L1延伸线;L2滑移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一种折叠自行车结构1包括:一车架组10、一管件组20、一滑动杆30、一座垫40与一钳紧组50。该管件组20枢接该车架组10,该滑动杆30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管件组20远离该车架组10的一端,该座垫40设置于该滑动杆30并供使用者乘坐,该钳紧组50设置于该管件组20,该钳紧组50选择性地钳紧该滑动杆30。
该车架组10包括一本体11、两个第一连杆12与一第二连杆13,该两个第一连杆12的一端分别枢接该本体11相反两侧,该两个第一连杆12的另一端分别枢接该第二连杆13相反两侧,该第二连杆13枢接该管件组20,使得该本体11位于该座垫40与该第二连杆13之间。
该本体11包括二固定部111、一第一枢接部112与一第二枢接部113,该两个固定部111分别位于该本体11相反两侧并供该管件组20抵靠,该第一枢接部112位于该本体11邻近于该两个固定部111的位置,该第二枢接部113位于该第一枢接部112远离该第二固定部111的一端,该第一枢接部112与该第二枢接部113分别定义一第一轴线D1与一第二轴线D2。
每一该第一连杆12相反两端分别设置一第一枢接部121与一第二枢接部122,该两个第一连杆12的第一枢接部121分别枢接该本体11的第二枢接部113相反两侧,使得该两个第一连杆12以该第一轴线D1为轴心相对于该本体11枢转,该两个第一连杆12的第二枢接部122定义一第三轴线D3。
该第二连杆13包括一第一枢接部131、一第二枢接部132与一连接部133,该第二连杆13的第二枢接部132位于该第二连杆13的第一枢接部131与该连接部133之间,该第二连杆13的第一枢接部131定义一第四轴线D4,该第二连杆13的第二枢接部132相反两侧分别枢接该两个第一连杆12的第二枢接部122,使得该两个第一连杆12与该第二连杆13以该第三轴线D3为轴心互相枢转。
于本实施例中,该车架组10更包括一曲柄14、一前支架15、一转向件16、一把手17、一前轮18与一后轮19,该曲柄14可旋转地设置于该第二连杆13的连接部133并供使用者踩踏,该前支架15枢接该本体11远离该管件组20的一端,该前支架15具有一固定扣151,该固定扣151选择性地连接该本体11,该转向件16可旋转地穿设该前支架15远离该本体11的一端,该转向件16相反两端分别设置该把手17与该前轮18,该把手17供使用者控制行进方向,该 把手17与该座垫40位于该本体11的一侧,该曲柄14与该前轮18位于该本体11的另一侧,该后轮19设置于该本体11远离该前支架15的一端,该曲柄14可传动地连接该后轮19,使得该后轮19受到曲柄14的传动而做相对应的旋转。
该管件组20包括两个第一管件21与一第二管件22,该两个第一管件21分别连接该第二管件22相反两侧,该两个第一管件21分别沿着位于该两个第一管件21之间的一延伸线L1朝向远离该第二管件22的方向延伸,该两个第一管件21互相平行,该两个第一管件21远离该第二管件22的一端分别枢接该本体11相反两侧,该第二管件22相反两端分别沿着一滑移线L2朝相反两方向延伸。
该两个第一管件21分别包括一第一枢接部211与一第二枢接部212,该第一枢接部211位于该第二枢接部与该第二管件22之间,该两个第一管件21的第一枢接部211分别枢接该本体11的第一枢接部112相反两侧,使得该管件组20以该第一轴心D1为轴心相对于该本体11枢转,该两个第一管件21的第二枢接部212分别枢接该第二连杆13的第一枢接部131,使得该管件组20该第二连杆13以该第四轴线D4为轴心互相枢转,该第二管件22具有一套孔221,该套孔221贯穿该第二管件22相反两端。
该滑动杆30连接该座垫40并可滑动地穿设该第二管件22的套孔221,该滑动杆30沿着该滑移线L2朝向远离该座垫40的方向延伸,该滑动杆30能够沿着该滑移线L2滑移。该钳紧组50包括一紧固件51与一扳动件52,该紧固件51与该第二管件22一体成形,该扳动件52枢接该紧固件51并供使用者选择性地钳紧该滑动杆30,当该扳动件52枢转并使得该紧固件51放松该滑动杆30,使用者能够调整座垫40的座垫高度,当该扳动件52枢转并使得该紧固件51钳紧该滑动杆30,该座垫40固定于适当的座垫高度并供使用者乘坐。
该延伸线L1与该滑移线L2相交并形成一大于0度并小于90度的角度A,于本实施例中,该角度A为20度。
参考图1与图7。该折叠自行车结构1具有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当该折叠自行车结构1位于该第一位置,该固定扣151连接该本体11,该前轮18远离该本体11,该座垫40远离该本体11,该滑动杆30的延伸方向朝向该本体11,该曲柄14远离该本体11;当该折叠自行车结构1位于该第二位置,该固定扣151脱离该本体11,该前轮18靠近该本体11,该座垫40靠近该本体11与该前支架15互相枢接的一端,该滑动杆30与该本体11之间具有距离,该曲柄14靠近该本体11。
接续参考图3、图5与图6。当折叠自行车结构1由该使用位置转变至该收纳位置,该管件组20以该第一轴线D1为轴心枢转,该管件组20朝向远离该本体11的固定部111的方向移动,该第二管件22靠近该本体11与该前支架15互相枢接的一端,该滑动杆30相对于该第二管件22滑移,该座垫40靠近该第二管件22,该滑动杆30与该本体11之间具有距离,该两个第一连杆12、该第二连杆13与该管件组20分别凭借该第二轴线D2、该第三轴线D3与该第四轴线D4为轴心枢转,使得该曲柄14靠近该本体11,该前支架15与该本体11互相枢转,使得该前轮18靠近该本体11;当折叠自行车结构1由该收纳位置转变至该使用位置,该固定扣151连接该本体11,使得该前支架15固定于该本体11的延伸方向,且该前轮18远离该本体11,该管件组20以该第一轴线D1为轴心枢转,该两个第一管件21分别抵顶该本体11的二固定部111,该第二管件22与该座垫40远离该本体11与该前支架15互相枢接的一端,使用者能够凭借操作该钳紧组50而将该滑动杆50固定于任一高度,使得该座垫40依据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提供适当的座垫高度。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当折叠自行车结构1位于该使用位置,该延伸线L1能够随着折叠自行车结构1的整体折叠设计而相对于X轴形成特定的角度,并凭借该角度A的设置,该滑移线L2相对于X轴形成「立管角度」,使得该滑移线L2的「立管角度」近似于市面上自行车的「立管角度」,使用者能够滑移该滑动杆30并调整适当的座垫高度,而提供舒适的骑乘设定,当该折叠自行车结构1位于该收纳位置,凭借该角度A的设置,使得该两个第一管件21贴靠该本体11,且该座垫40靠近该第二管件22,该滑动杆30与该本体11之间具有距离,而使得收纳功能最佳化。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该角度A的设置能够同时具有收纳功能最佳化与提供使用者舒适的骑乘设定的功效。
2.当折叠自行车结构1由该使用位置转变至该收纳位置,该管件组20以该第一轴线D1为轴心枢转,该管件组20朝向远离该本体11的固定部111的方向移动,该第二管件22靠近该本体11与该前支架15互相枢接的一端,该滑动杆30相对于该第二管件22滑移,该座垫40靠近该第二管件22,该滑动杆30与该本体11之间具有距离,该两个第一连杆12、该第二连杆13与该管件组20分别凭借该第二轴线D2、该第三轴线D3与该第四轴线D4为轴心枢转,使得该曲柄14靠近该本体11,该前支架15与该本体11互相枢转,使得该前轮18靠近 该本体11;当折叠自行车结构1由该收纳位置转变至该使用位置,该固定扣151连接该本体11,使得该前支架15固定于该本体11的延伸方向,且该前轮18远离该本体11,该管件组20以该第一轴线D1为轴心枢转,该两个第一管件21分别抵顶该本体11的二固定部111,该第二管件22与该座垫40远离该本体11与该前支架15互相枢接的一端,使用者能够凭借操作该钳紧组50而将该滑动杆50固定于任一高度,使得该座垫40依据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提供适当的座垫高度。

Claims (9)

1.一种折叠自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车架组;
一管件组,其包括两个第一管件与一第二管件,该两个第一管件连接该第二管件并沿着位于该两个第一管件之间的一延伸线朝向远离该第二管件的方向延伸,该两个第一管件枢接该车架组;
一滑动杆,其滑设于该第二管件,该滑动杆沿着一滑移线滑移,该延伸线与该滑移线相交并形成一大于0度并小于90度的角度;
一座垫,其设置于该滑动杆并供使用者乘坐;
一钳紧组,其设置于该第二管件,该钳紧组选择性地钳紧该滑动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件具有一套孔,该套孔贯穿该第二管件相反两端,该滑动杆可滑动地穿设该第二管件的套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杆沿着该滑移线朝向远离该座垫的方向延伸,该角度的范围在5至60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角度的范围在10至30度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钳紧组包括一紧固件与一扳动件,该紧固件与该第二管件一体成形,该扳动件枢接该紧固件并选择性地钳紧该滑动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车架组包括一本体、两个第一连杆与一第二连杆,该两个第一连杆分别枢接该本体相反两侧,该两个第一连杆分别枢接该第二连杆相反两侧,该两个第一管件分别枢接该本体的相反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两个固定部与一第一枢接部,该两个固定部分别设置于该本体相反两侧,该第一枢接部设置于该本体邻近于该两个固定部的位置,该两个第一管件分别可脱离地抵靠该两个固定部,该两个第一管件分别设置一第一枢接部与一第二枢接部,该两个第一管件的第二枢接部位于该两个第一管件的第一枢接部远离该第二管件的一端,该两个第一管件的第一枢接部分别枢接该本体的第一枢接部相反两侧,该两个第一管件的第二枢接部分别枢接该第二连杆相反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一第二枢接部,该本体的第一枢接部位于该固定部与该本体的第二枢接部之间,该两个第一连杆分别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与一第二枢接部,该两个第一连杆的第一枢接部分别枢接该本体的第二枢接部相反两侧,该两个第一连杆的第二枢接部分别枢接该第二连杆相反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车架组还包括一曲柄,该曲柄可旋转地设置于该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一枢接部与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连杆的第二枢接部位于该第二连杆的第一枢接部与该曲柄之间,该第二连杆的第一枢接部相反两侧分别枢接该两个第一管件的第二枢接部,该第二连杆的第二枢接部相反两侧分别枢接该两个第一连杆的第二枢接部。
CN201510308501.0A 2015-06-05 2015-06-05 折叠自行车结构 Pending CN1062751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8501.0A CN106275198A (zh) 2015-06-05 2015-06-05 折叠自行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8501.0A CN106275198A (zh) 2015-06-05 2015-06-05 折叠自行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75198A true CN106275198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59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8501.0A Pending CN106275198A (zh) 2015-06-05 2015-06-05 折叠自行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751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5754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乐酷马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9341Y (zh) * 2008-01-18 2008-12-2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方便存放和携带的自行车
CN201296329Y (zh) * 2007-10-01 2009-08-26 于志超 伸缩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
CN101808886A (zh) * 2007-08-09 2010-08-18 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DE102010030250A1 (de) * 2010-06-17 2011-12-22 Martin Hördum Faltrad
CN203740063U (zh) * 2013-02-08 2014-07-30 胡仕强 可折叠车架及可折叠两轮车
CN204323610U (zh) * 2014-12-03 2015-05-13 乐酷马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折叠式二轮车
CN204821918U (zh) * 2015-06-05 2015-12-02 乐酷马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886A (zh) * 2007-08-09 2010-08-18 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CN201296329Y (zh) * 2007-10-01 2009-08-26 于志超 伸缩折叠式脚踏或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01169341Y (zh) * 2008-01-18 2008-12-2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方便存放和携带的自行车
DE102010030250A1 (de) * 2010-06-17 2011-12-22 Martin Hördum Faltrad
CN203740063U (zh) * 2013-02-08 2014-07-30 胡仕强 可折叠车架及可折叠两轮车
CN204323610U (zh) * 2014-12-03 2015-05-13 乐酷马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折叠式二轮车
CN204821918U (zh) * 2015-06-05 2015-12-02 乐酷马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5754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乐酷马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折叠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1161B (zh) Folding two-wheelers
CN105711714B (zh) 折叠式二轮车
CN205854245U (zh) 儿童推车
CN204323610U (zh) 折叠式二轮车
TWM514427U (zh) 折疊自行車結構
CN106275198A (zh) 折叠自行车结构
CN203681785U (zh) 折叠式二轮车
CN204821918U (zh) 折叠自行车结构
CN203637896U (zh) 一种儿童三轮推车
CN204775399U (zh) 可折叠儿童伞把车
EP1972522B1 (en) A foldable pushchair for babies and small children
TWI545049B (zh) Folding bike structure
CN203739947U (zh) 婴儿推车购物车
CN209600588U (zh) 儿童推车
CN204077935U (zh) 折叠式二轮车
CN203497090U (zh) 扭扭车结构
CN205396386U (zh) 折叠自行车高强度一体后三角
TW201630770A (zh) 嬰兒車連結裝置
CN102745290B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214524213U (zh) 一种具有玩具零食存放功能的折叠童车
CN205059859U (zh) 一种可转换型三轮滑板车
CN215663607U (zh) 儿童推车
CN205469170U (zh) 脚踏式四轮车
CN2545054Y (zh) 超市购物手推车
CN219115483U (zh) 一种布兜快速组装的折叠加长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