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7339B -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7339B
CN106257339B CN201610382176.7A CN201610382176A CN106257339B CN 106257339 B CN106257339 B CN 106257339B CN 201610382176 A CN201610382176 A CN 201610382176A CN 106257339 B CN106257339 B CN 106257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ing apparatus
outer peripheral
peripheral surface
toner
develo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821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7339A (zh
Inventor
池端芳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257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7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7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7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regulat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octor bla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能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堆积在层厚限制部上。显影装置(43)具备显影剂承载体(431)、层厚限制部(434)和气流旋转体(436)。显影剂承载体(431)的外周面承载显影剂并旋转。层厚限制部(434)相对于显影剂承载体(431)隔开间隙设置,限制显影剂承载体(431)承载的双组分显影剂的层厚。气流旋转体(436)是在相对于层厚限制部(434)的上表面以及显影剂承载体(431)的外周面隔开间隙的位置、向显影剂承载体(431)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的旋转体。气流旋转体(436)使其与层厚限制部(434)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中产生气流。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搭载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中,由层厚限制部限制形成于显影剂承载体的表面的显影剂的层厚。所述层厚限制部被称为刮板或者限制刮板等。
有时所述显影剂中含有的调色剂漂浮在所述显影装置中,并堆积到所述层厚限制部的上表面。已堆积到所述层厚限制部的所述调色剂容易从所述层厚限制部转移到所述像载体,有可能对图像质量带来坏的影响。
另外,为了防止所述调色剂堆积到所述层厚限制部,已公知在所述层厚限制部的附近设置使薄片体部件动作的装置。
但是,有时需要通过更简单的结构来防止所述调色剂堆积到所述层厚限制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堆积到层厚限制部上的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承载体,其外周面承载显影剂,并旋转;层厚限制部,相对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隔开间隙设置,限制所述显影剂承载体承载的所述显影剂的层厚;以及气流旋转体,在相对于所述层厚限制部的上表面以及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外周面隔开间隙的位置,向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使所述气流旋转体与所述层厚限制部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中产生气流,所述气流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的第一外周面的直径比中央部的第二外周面的直径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上述显影装置。
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结构能防止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堆积到层厚限制部上的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说明书适当地参照附图,通过使对以下详细说明中记载的概念进行总结的内容简略化的方式来进行介绍。本说明书的意图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此外,意图也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范围。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象,并不限定于解决本发明中任意部分中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断面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所具备的气流旋转体以及刮板的垂直投影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所具备的气流旋转体以及旋转套筒的垂直投影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所具备的气流旋转体以及刮板的垂直投影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所具备的气流旋转体以及旋转套筒的垂直投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只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
首先,边参照图1,边对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43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0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在壳体100内具备薄片体供给部2、薄片体输送部3、调色剂补充部40、图像形成部4、光扫描部5以及定影部6等。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是串列式图像形成装置,为彩色打印机。因此,图像形成部4还具备中间转印带48以及二次转印装置49。
另外,图像形成部4具备对应青色、品红、黄色以及黑色各色的多个单色图像形成部4x。多个调色剂补充部40分别向各显影装置43供给各种颜色的调色剂91。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是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或者数码复合机等。所述数码复合机兼备所述打印机的功能和所述复印机的功能等。
薄片体供给部2将薄片件9从薄片体支承部21向输送通道30送出。薄片体输送部3将由薄片体供给部2供给的薄片件9向图像形成部4的二次转印装置49输送,并排出到出纸盘101上。
各单色图像形成部4x分别将各色的图像形成于旋转的中间转印带48的表面。由此,各色的图像重叠而成的彩色图像被形成到中间转印带48上。二次转印装置49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48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薄片件9上。
各单色图像形成部4x都具备承载所述调色剂像的感光鼓41、带电装置42、显影装置43以及一次转印装置45等。
在各单色图像形成部4x中,感光鼓41旋转,带电装置42使感光鼓4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此外,通过光扫描部5扫描激光向已带电的感光鼓41的表面写入静电潜影。显影装置43通过向感光鼓41供给调色剂91,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
显影装置43通过搅拌含有调色剂91以及载体92的显影剂90使调色剂91带电,并向感光鼓41供给已带电的调色剂91。由此,已形成于感光鼓41的表面的所述静电潜像被显像为所述调色剂像。
载体92是具有磁性的粒状物。例如,载体92是包含粒状的磁性体以及包覆在该磁性体的表面的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覆盖膜的粒状体。
一次转印装置45将感光鼓41表面上的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8上。
二次转印装置49将中间转印带48表面的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到正在输送通道30中移动的薄片件9上。定影部6是通过加热使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到薄片件9上的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显影装置43)
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43具备显影槽4300、显影辊430、旋转套筒431、磁铁432、刮板434以及搅拌机构435等。磁铁432以及内置有磁铁432的旋转套筒431构成磁辊433。旋转套筒431是非磁性体。
显影槽4300是收容显影剂90的容器。显影辊430以及旋转套筒431被可旋转地支撑。旋转套筒431以及搅拌机构435设置在显影槽4300内。
搅拌机构435是在显影槽4300内通过旋转来搅拌显影剂90的机构。调色剂91通过搅拌而带电。
旋转套筒431是外周面承载已搅拌的显影剂90并旋转的旋转体。旋转套筒431边承载显影剂90边向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由此,旋转套筒431将在下方的第一位置P1承载的显影剂90经由与显影辊430对置的第二位置P2输送到第三位置P3。旋转套筒431是显影剂承载体的一个例子。
旋转套筒431在第二位置P2将其承载的显影剂90中的调色剂91供给显影辊430。即,旋转套筒431通过将含有调色剂91以及载体92的显影剂90承载于外圆周面并向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在第二位置P2向显影辊430供给调色剂91。
显影辊430将从旋转套筒431供给的调色剂91承载于外周面并旋转。由此,显影辊430向感光鼓41的外周面上的所述静电潜像的部分供给调色剂91。由此,所述静电潜像被显像为所述调色剂像。
即,显影辊430是调色剂承载体的一个例子,其通过将调色剂91承载于外周面并旋转,由所述调色剂使已形成于感光鼓41的所述静电潜像显影。此外,感光鼓41是表面形成有所述静电潜像的像载体的一个例子。
旋转套筒431通过内置的多个磁铁432的磁力将载体92从第一位置P1吸附并保持到第三位置P3。上述多个磁铁432形成的磁场使载体92与附着在载体92周围的调色剂91一起附着到旋转套筒431的外周面。
由于所述磁场的作用,已附着在旋转套筒431上的多个载体92以从旋转套筒431的外周面立起的状态形成成排的磁刷。所述磁刷在第二位置P2与显影辊430的外周面接触。
显影装置43具备对显影辊430和旋转套筒431之间施加偏置电压的偏压施加部7。以显影辊430的电位为基准的旋转套筒431的电压的极性与调色剂91的带电极性相同。
通过所述偏置电压的作用,使已形成于旋转套筒431表面的所述磁刷中的带电的调色剂91转移到显影辊430。并且,显影辊430表面的调色剂91通过显影辊430和感光鼓41上的所述静电潜像的部分之间的电位差,从显影辊430飞向感光鼓41的所述静电潜像的部分。
具备旋转套筒431以及显影辊430的显影装置43是通过所谓的人机对话落地方式使感光鼓41表面的所述静电潜像显影的装置。
刮板434相对于旋转套筒431隔开间隙设置在旋转套筒431的外周的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的第四位置P4。由此,刮板434限制旋转套筒431承载的显影剂90的层厚。刮板434是层厚限制部的一个例子。此外,第四位置P4是比旋转套筒431的外周上的与显影辊430对置的第二位置P2靠第一旋转方向R1的上游侧的位置。
但是,在电子照相方式的显影装置43中,有时需要以更简单的结构防止调色剂91堆积到刮板434上。
按照显影装置43,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显影装置43内的调色剂91堆积到刮板434上。以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
显影装置43具备气流旋转体436。如图2~4所示,气流旋转体436是在相对于刮板434的上表面以及旋转套筒431的外周面隔开间隙4362、4363的位置、向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的旋转体。第二旋转方向R2是与第一旋转方向R1相反的方向。
如图4所示,设置于旋转套筒431的旋转轴4310的第一齿轮4331和设置于气流旋转体436的旋转轴4360的第二齿轮4361相互啮合。第一齿轮4331由驱动显影辊430的未图示的马达来驱动。由此,气流旋转体436与旋转套筒431联动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套筒431以及气流旋转体436的外周面是圆筒状。此外,刮板434的上表面与气流旋转体436对置的部分是平面。并且,气流旋转体436的外周面和刮板434的上表面之间的第一间隙4362,以及气流旋转体436的外周面和旋转套筒431的外周面之间的第二间隙4363,在气流旋转体436的长度方向上相等。
例如,第二间隙4363的大小与旋转套筒431的外周面和刮板434的顶端的间隔相同或者比其大少许。另外,第一间隙4362和第二间隙4363可以是同等程度的大小。
由于旋转套筒431以及气流旋转体436向相反方向旋转,在第二间隙4363中,旋转套筒431的外周面以及气流旋转体436的外周面向上方移动。由此,在第二间隙4363中,产生从靠第一间隙4362的下方流向上方的气流。并且,第二间隙4363中的下方的区域,即,第二间隙4363中的靠第一间隙4362的区域变为负压。
因此,在第一间隙4362中产生流向第二间隙4363的气流。即,气流旋转体436使其与刮板434的上表面之间的第一间隙4362中产生气流。
通过在第一间隙4362以及第二间隙4363产生气流,使所述漂浮调色剂随该气流移动。其结果,能够防止所述漂浮调色剂堆积到刮板434的上表面。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气流旋转体436是筒状。但是,也可以考虑气流旋转体436是非中空的棒状。
气流旋转体436是由金属等材料构成的导体。气流旋转体436与刮板434以及旋转套筒431短路。因此,由偏压施加部7对气流旋转体436施加与旋转套筒431以及刮板434相同电位的偏置电压。
因此,能够避免由于气流旋转体436和与其接近的部件之间的电位差导致的不利情况。例如,能够避免所述电位差对旋转套筒431承载的显影剂90带来坏的影响。另外,能够避免已带电的所述漂浮调色剂被吸附到气流旋转体436上。
另外,可以考虑气流旋转体436是非磁性体,例如以防蚀铝为主成分的部件。若气流旋转体436是非磁性体,则能够避免气流旋转体436对旋转套筒431承载的显影剂90的载体92带来坏的影响。此外,也可以考虑气流旋转体436是铁等金属部件。
(第二实施方式:显影装置43A)
显影装置43A的气流旋转体436A与气流旋转体436相比,外周面的形状不同。如图5、6所示,气流旋转体436A的外周面包括第一外周面4364和第二外周面4365。
第一外周面4364是气流旋转体436A上的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的外周面。第二外圆周面4365是气流旋转体436上的旋转轴方向的中央部的外周面。
另外,在气流旋转体436A中,第一外周面4364形成为直径比中央部的第二外周面4365大。因此,第一间隙4362以及第二间隙4363形成为第一外周面4364的区域比第二外周面4365的区域窄。
另外,第一外周面4364以及第二外周面4365都是圆筒状。因此,在第一间隙4362中,沿着第一外周面4364以及第二外周面4365的区域的间隙都是均匀的。同样,在第二间隙4363中,沿着第一外周面4364以及第二外周面4365的区域的间隙也都是均匀的。
在显影装置43A的气流旋转体436A中,第一外周面4364的周向速度比第二外周面4365的周向速度快。因此,在第一间隙4362以及第二间隙4363中,在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的区域产生的气流比在中央区域产生的气流快。
一般来说,所述漂浮调色剂在旋转套筒431的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的区域,容易堆积在刮板434的上表面。但是,按照本实施方式,在旋转套筒431的旋转轴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区域中,产生流速比较大的气流。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在旋转套筒431的旋转轴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区域中、所述漂浮调色剂堆积到刮板434的上表面。
(应用例)
也可以考虑将如上所示的气流旋转体436、436A应用于双组分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在双组分显影方式的所述显影装置中,内置有磁铁432的旋转套筒431是承载双组分的显影剂90的显影剂承载体。此时,显影剂90的调色剂91从旋转套筒431的外周面转移到感光鼓41的所述静电潜像上。
此外,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在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自由地组合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应用例或者适当地改变实施方式以及应用例、或者省略一部分来构成。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来定义,所以可以认为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而并非进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更改,以及等同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内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显影装置,其具备:
显影剂承载体,其外周面承载显影剂,并旋转;
层厚限制部,相对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隔开间隙设置,限制所述显影剂承载体承载的所述显影剂的层厚;以及
气流旋转体,在相对于所述层厚限制部的上表面以及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外周面隔开间隙的位置,向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使所述气流旋转体与所述层厚限制部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中产生气流,
所述显影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的两端部的第一外周面的直径比中央部的第二外周面的直径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周面以及所述第二外周面都是圆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旋转体是导体,并施加有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以及所述层厚限制部相同电位的偏置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旋转体是非磁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装置还具备调色剂承载体,所述调色剂承载体的外周面承载由承载含有调色剂以及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的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供给的调色剂并旋转,从而向像载体的静电潜像供给所述调色剂。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
CN201610382176.7A 2015-06-17 2016-06-01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2573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1862 2015-06-17
JP2015121862A JP6350406B2 (ja) 2015-06-17 2015-06-17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7339A CN106257339A (zh) 2016-12-28
CN106257339B true CN106257339B (zh) 2019-06-18

Family

ID=57586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82176.7A Active CN106257339B (zh) 2015-06-17 2016-06-01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96653B2 (zh)
JP (1) JP6350406B2 (zh)
CN (1) CN1062573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12690A (ja) * 2019-01-11 2020-07-27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594A (ja) * 1991-07-08 1993-01-22 Fuji Xerox Co Ltd 一成分現像装置
JP2009169308A (ja) * 2008-01-18 2009-07-30 Sharp Corp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93400A (zh) * 2010-03-18 2011-09-2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以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3037196A (ja) * 2011-08-08 2013-02-21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71137B2 (en) * 2003-10-30 2007-0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thereof
JP4451668B2 (ja) * 2004-01-27 2010-04-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40037B2 (ja) * 2009-05-29 2013-11-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7285A (ja) * 2010-03-18 2011-10-06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20828B2 (ja) * 2013-01-21 2015-11-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594A (ja) * 1991-07-08 1993-01-22 Fuji Xerox Co Ltd 一成分現像装置
JP2009169308A (ja) * 2008-01-18 2009-07-30 Sharp Corp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93400A (zh) * 2010-03-18 2011-09-2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以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3037196A (ja) * 2011-08-08 2013-02-21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7339A (zh) 2016-12-28
JP2017009649A (ja) 2017-01-12
US20160370729A1 (en) 2016-12-22
JP6350406B2 (ja) 2018-07-04
US9696653B2 (en)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47532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75719A (ja) 現像装置、像保持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10799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380250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6257339B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037557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401445B2 (en) Developer supply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9158919A (ja) 現像剤収容装置
US8204411B2 (en) Electrographic image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veloping including compensation for slippage
JP2014102341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879966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8225478A (ja) ドナーロールにロードするための装置と方法
US20120155927A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5229538A (zh) 显影装置以及具备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9026013B2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oner charging using charge/metering blade having an adjustable nip
JP5968274B2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627736B2 (ja) 攪拌搬送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5115576B2 (ja) 現像装置
JP20150048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06409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76069A (ja) 現像剤供給部材、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供給方法
JP2006091629A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55995A (ja) 現像装置
JP20142067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86709A (ja) 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