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0901B - 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40901B
CN106240901B CN201610633693.7A CN201610633693A CN106240901B CN 106240901 B CN106240901 B CN 106240901B CN 201610633693 A CN201610633693 A CN 201610633693A CN 106240901 B CN106240901 B CN 106240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shell
feeder
conveyer
dispers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336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40901A (zh
Inventor
尹乐斌
秦璇璇
赵良忠
张臣飞
夏秋良
杨莹
谢灵来
陈楚奇
江振桂
雷志明
李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Nine Sheng Food Co Ltd
Shaoy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Nine Sheng Food Co Ltd
Shaoy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Nine Sheng Food Co Ltd, Shaoy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Nine Sheng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336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40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40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0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40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0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10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 B65B35/24Feeding, e.g. conveying, single article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1/00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sealing or securing package folds or closures; Devices for gathering or twisting wrappers, or necks of bags
    • B65B51/10Applying or generating heat or pressure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04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severing webs, or for separating joined packages
    • B65B61/06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severing webs, or for separating joined packages by cu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Packging For Living Organisms, Food Or Medicinal Products That Are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d (AREA)

Abstract

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包括进料装置、用于传送食品的第一传送装置、用于传送来自第一传送装置的食品的第二传送装置以及用于封装来自第二传送装置的食品的封装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包括下料管道和转轴,下料管道包括用于容纳食品的第一壳体以及用于传送食品的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条形缺口,食品通过第一条形缺口落到第二壳体,转轴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的内部以将食品传送至封装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食品装袋的自动化机械化控制,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减少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领域,对于具有一定韧性、柔软度的食品,例如一些休闲食品:豆干、肉脯、面筋等,这类食品在进行封装时,通常需要先通过人工进行装袋,然后再在封装装置上进行封装。由于是人工操作,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不卫生,并且增加了产品的人工成本。
并且,现有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在封装过程中无法控制食品在进入封装袋之前是规则摆放的,尤其是当上述具有韧性和柔软度的食品是片状或块状,并且体积较大时,如果在入袋前没有按照一定顺序整齐排列,便会影响接下来的密封装袋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能够实现食品装袋的自动化机械化控制,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减少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包括进料装置、用于传送食品的第一传送装置、用于传送来自第一传送装置的食品的第二传送装置以及用于封装来自第二传送装置的食品的封装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包括下料管道和转轴,下料管道包括用于容纳食品的第一壳体以及用于传送食品的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条形缺口,食品通过第一条形缺口落到第二壳体,转轴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的内部以将食品传送至封装装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存在间隙。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转轴,两个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食品从两个转轴之间的空隙落入封装装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为圆弧形内壁,第二壳体的底壁和侧壁为平面内壁。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下料管道为弯管,并且位于转轴以下的下料管道的横截面呈矩形,下料管道从下料管道的入料端口到出料端口的周长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分散板,第一传送带与分散板间隔设置,分散板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分散板包括彼此间隔的用于分散来自进料装置的食品的第一分散板以及用于分散经第一分散板分散后的食品的第二分散板,并且在沿第一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上,第一分散板和第二分散板分别位于进料装置的同侧。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分散板的底部与第一运输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分散板的底部与第一运输表面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封装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热封板以及包膜组件,在沿第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上,包膜组件和热封板依次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热封板包括多个热封单元,每个热封单元包括热封带、切刀以及真空口,切刀的两侧设置有热封带。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在第一传送装置和封装装置之间设置第二传送装置,使得由第一传送装置传送过来的食品在进入封装工序之前能够通过第二传送装置沿一个方向规则摆放,便于后期封装。针对类似于豆干、肉脯、面筋等具有韧性和柔软度的食品的封装,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实时了装袋的自动化机械化控制,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减少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的第二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的第二传送装置的沿A-A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的第二传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的封装装置的热封板的仰视图。
图中:
食品自动装袋装置100;
进料装置110;
第一传送装置120;第一传送带121;分散板122;第一运输表面123;第一分散板124;第二分散板125;第一传送始端126;第一传送末端127;
第二传送装置130;下料管道131;转轴132;第一壳体133;第二壳体134;第一转轴135;第二转轴136;第一条形缺口137;第二条形缺口138;入料端口139;出料端口140;
封装装置150;第二传送带151;热封板152;包膜组件153;热封单元154;热封带155;切刀156;主动包膜组件157;被动包膜组件158;第二运输表面159;第二传送始端160;第二传送末端161;真空口1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100,其包括进料装置110、第一传送装置120、第二传送装置130以及封装装置150。从食品进料到最后装袋封装完毕,进料装置110、第一传送装置120、第二传送装置130以及封装装置150依次设置。
具体地,按照图1所呈现的视角,进料装置110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120的上方,并且进料装置110的出口与第一传送装置120的第一传送始端126对应。第二传送装置130设置在第一传送装置120的下方,并且第二传送装置130的入料端口139与第一传送装置120的第一传送末端127对应。封装装置150设置在第二传送装置130的下方,并且封装装置150的第二传送始端160与第二传送装置130的出料端口140对应。也即是,从进料装置110进入的待封装食品在依次通过第一传送装置120、第二传送装置130后进入到封装装置150中进行装袋封装,完成整个自动装袋的封装过程。
参见图1至图3,进料装置110是整个食品自动装袋装置100的入口,待封装的食品从进料装置110的入口进入,并从其出口运出,以进入到下一步工序。在本实施例中,进料装置110为进料斗,其具有两端开口,并且入口的开口尺寸大于出口的开口尺寸,同时进料装置110的内壁倾斜,使得进入到进料装置110内的食品能够依靠自身重力缓慢匀速下滑,然后均匀落至在进料装置110下方的第一传送装置120上,减少食品在传送带上的堆积。
参见图1,第一传送装置120包括第一传送带121和分散板122。第一传送带121用于将来自进料装置110的食品进一步运输,使之进下一步工序。第一传送带121包括第一传送始端126和第一传送末端127,其分别位于第一传送带121的两端。第一传送始端126为第一传送带121的起始端,第一传送末端127为第一传送带121的终点端,若按照如图1所示出的运输方向,第一传送始端126即位于第一传送带121的左端,第一传送末端127即位于第一传送带121的右端。第一传送带121包括第一运输表面123,该第一运输表面123是指承载食品的表面,在图1所呈现的视角下,即为第一传送带121的上表面。
分散板122悬空设置于第一传送带121的第一运输表面123。其用于将散落在第一传送带121上的成堆食品进行分散,减少食品的堆积,进而使得食品能够以一定数量均匀地进入至后续装置中进行封装,以提高封装质量和封装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分散板122与第一传送带121垂直,并且分散板122的长度与第一传送带121的宽度大致相等,使得堆积在第一传送带121上任意位置的食品均能够被分散。
在本实施例中,分散板122包括第一分散板124和第二分散板125。第一分散板124和第二分散板125彼此间隔设置,在沿第一传送带121的运动方向上,第一分散板124和第二分散板125依次设置并且位于进料装置110的同侧。也即是,在第一传送带121上累积成堆的食品先经过第一分散板124被分散,然后经过第二分散板125被进一步分散,从而提高分散效果。
第二分散板125的底部与第一运输表面12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分散板124的底部与第一运输表面123之间的距离,其目的是为了将经过第一分散板124分散后的堆积食品能够被第二分散板125进一步分散,甚至被进一步分散成单个食品。例如,在经过第一分散板124之前的堆积食品为三层,经过第一分散板124分散之后,堆积食品被分散成两层,再经过第二分散板125分散之后,堆积食品被分散成一层。第一分散板124的底部与第一运输表面123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分散板125的底部与第一运输表面123之间的距离,该两个距离的具体大小需根据待封装食品的尺寸进行相应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食品指豆干、肉脯、面筋或其它食品。以待封装豆干为例,待封装的豆干为片状结构,其具有一定的长度(如4-8cm),一定的宽度(如3-6cm),一定的厚度(如0、5-1.5cm),第一分散板124的底部与第一运输表面123之间的距离为2-3个豆干的厚度,第二分散板125的底部与第一运输表面123之间的距离为大于一个豆干的厚度,使得经过第二分散板125分散后,堆积的豆干为单层豆干,进而豆干能够一个一个地进入到后续装置中进行逐个封装,以提高封装质量和封装效率,实现自动化封装控制。
显而易见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三分散板、第四分散板等,分散板122的数量本发明在此不做也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需要达到的分散效果以及食品的种类和形状尺寸等进行相应选择,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参见图2和图4,第二传送装置130包括下料管道131和转轴132。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下料管道131的入料端口139与第一传送装置120的第一传送末端127对应,下料管道131的出料端口140与封装装置150的第二传送始端160对应。并且,出料端口140的方向与封装装置150的第二传送带151的运动方向一致。下料管道131在整体上为弯曲的弧状结构,其形状大致呈牛角。在本实施例中,在位于转轴132的靠近下料管道131的入料端口139的一侧,下料管道13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在位于转轴132的靠近下料管道131的出料端口140的另一侧,下料管道131的横截面呈矩形。即,在图4所呈现的视角下,转轴132以上的部分的下料管道13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也可以是圆形,转轴132以下的部分的下料管道131的横截面为矩形,可以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下料管道131的出料端口为矩形口,其长度与食品的宽度相匹配,矩形的宽度与食品的厚度相匹配。并且从下料管道131的入料端口139至出料端口140的方向上,下料管道131的周长逐渐减小,即,下料管道131的管口尺寸是逐渐减小的,如图4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转轴以下的下料管道131的管口尺寸也可以保持不变。
为了便于表述,将转轴132以上的下料管道131称之为第一部分,将转轴132以下的下料管道131称之为第二部分。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只是被转轴132划分成两部分,但并不是将下料管道131划分成彼此独立的两段,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连接的,实质上仍为一个整体。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横截面的形状不同,前者为椭圆形或圆形,后者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以及,两者的管道开口的尺寸不同,第一部分的尺寸在整体上大于第二部分的尺寸,并且在沿下料管道131的入料端口139向出料端口140的方向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尺寸(如周长)逐渐减小(或保持不变)。本发明将下料管道131的第二部分的横截面设计成与第一部分的横截面不同的矩形,其目的在于将位于下料管道131末端的第二部分能够与片状或块状的食品很好地形状配合,以便调整食品的方向,使逐个进入封装装置150的所有食品均能够大致沿着同一方向规则地摆放在封装装置150的第二传送带151上,进而实现自动装袋封装的同时提高封装质量和封装效率。
参见图4和图5,下料管道131包括第一壳体133和第二壳体134。第一壳体133是整个下料管道131的主要结构部分,其尺寸远远大于第二壳体134的尺寸,并且在图4所呈现的视角下,第一壳体133为下料管道131的顶部(或上部)。第一壳体133用于容纳食品。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133的内壁为圆弧形内壁,并且十分光滑,当食品从下料管道131的入料端口139进入后,能够沿着第一壳体133光滑的圆弧形内壁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在第一壳体133的一侧并且沿下料管道131的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条形缺口137,如图5所示。第一条形缺口137的起始端与入料端口139相对应,即在第一壳体133上且与入料端口139在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处开始设置第一条形缺口137,以便从入料端口139落入的食品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滑入或落入的方式直接穿过第一条形缺口137。第一条形缺口137的终止端位于转轴132的一侧,如图4所示,沿下料管道131(或第一壳体133)延伸的方向上,第一条形缺口137的延伸止于转轴132所对应的第一壳体133的位置。在转轴132以下的第一壳体133的部分还设置有传送链条(图未示),其用于将经过转轴132后的食品继续向前运送,并运送至封装装置150的第二传送带151上。
参见图5,第二壳体134为下料管道131的运输结构部分,结合图4和图5所呈现的视角,第二壳体134为下料管道131的底部(或下部)。第二壳体134用于传送食品。第二壳体134的底壁和侧壁为平面内壁,并且第一壳体133的横截面大致呈U形。第二壳体134与第一壳体133之间存在间隙。即,第一壳体133和第二壳体134彼此是不连接的。第二壳体134均位于转轴132的靠近下料通道的入料端口139的一侧。第二壳体134包括与第一条形缺口137对应设置的第二条形缺口138。第一条形缺口137和第二条形缺口138的缺口宽度和长度大致相等。第二壳体134还包括传送链条(图未示),传送链条循环运动,其通过电机进行驱动。通过传送链条将落入至第二壳体134的食品向下运输至转轴132处。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134限定出大致呈U形的凹槽,凹槽的宽度与食品的宽度相匹配,使得落入第二壳体134的食品能够沿凹槽规则排列,并且第二壳体134的传送链条的作用下被向下运送。以豆干为例,凹槽的宽度应略大于一个豆干的宽度。
本发明的下料管道131的工作原理是,当食品从下料管道131的入料端口139进入时,先依靠自身重力沿第一壳体133的内壁向下滑动,然后经过第一条形缺口137和第二条形缺口138并落入至第二壳体134内,在传送链条的带动下继续前行,直至被运送至转轴132处,然后在转轴132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最后从下料管道131的出料端口140输出。
参见图4,转轴132设置在下料管道131下方的弯曲处。并且,转轴132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33的内部以将食品传送至封装装置150。如图6所示,转轴132的侧面的一部分位于下料管道131(也即是第一壳体133)的内侧,转轴132的侧面的另一部分位于下料管道131(也即是第一壳体133)的外侧。转轴132活动保持在下料管道131内,使得下料管道131内下滑至转轴132处的食品可以通过转轴132的转动,逐个进入到封装装置150中进行封装,快速且有序。转轴132包括第一转轴135和第二转轴136,第一转轴135和第二转轴136彼此对应,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35和第二转轴136是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135和第二转轴136彼此沿相反方向转动。具体地,在图4所呈现的视角下,第一转轴135顺时针转动,第二转轴136逆时针转动。第一转轴135和第二转轴136之间距离略小于待封装的单个食品的厚度,使得单个食品在第一转轴135和第二转轴136的作用下被向下拉扯,并通过两者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封装装置150中。
参见图2和图3,封装装置150包括第二传送带151、热封板152以及包膜组件153。在沿第二传送带151的运动方向上,包膜组件153和热封板152依次设置。热封板152固定在第二传送带151的第二传送末端161。参见图7,热封板152包括多个热封单元154,每个热封单元154包括热封带155、切刀156以及真空口162,切刀156的两侧设置有热封带155。每个热风单元两侧具有切刀156,切刀156位于热封板152热封带155的外侧,用于将每个独立包装分割开来。热封板152的下压顺序为没有真空口162的侧边先热封,随后真空口162处抽真空,最后在设有真空口162的一侧再下压热封。包膜组件153包括主动包膜组件157和被动包膜组件158,其均包括包膜支架(图未示)和包装膜(图未示),其中,包装膜为卷状包装膜,卷状包装膜设置在包装膜支架上。来自下料管道131的食品落在主动包膜组件157和被动薄膜组件的包装膜之间,然后通过热封板152进行热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控制第一传送带121的转速使一定数量食品以一定速度落入下料管道131,通过控制传送链条和转轴132的转速,调节豆干下料的速度,通过调节第二传送带151的转速,使食品按一定间距排列在第二传送带151的第二运输表面159上。当食品逐个落在包装膜上并随着第二传送带151运送到热封板152一端时,由热封板152下压两层包装膜边缘,热封板152的下压顺序为没有真空口162的侧边先热封,随后在真空口162处抽真空,最后在设置真空口162的一侧再热封,从而完成对豆干包装的热封和裁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料装置、用于传送食品的第一传送装置、用于传送来自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食品的第二传送装置以及用于封装来自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食品的封装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下料管道和转轴,所述下料管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食品的第一壳体以及用于传送所述食品的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条形缺口,所述食品通过所述第一条形缺口落到所述第二壳体,所述转轴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以将所述食品传送至所述封装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存在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食品从两个所述转轴之间的空隙落入所述封装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为圆弧形内壁,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和侧壁为平面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道为弯管,并且位于所述转轴以下的所述下料管道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下料管道从所述下料管道的入料端口到出料端口的周长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分散板,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分散板间隔设置,所述分散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板包括彼此间隔的用于分散来自所述进料装置的食品的第一分散板以及用于分散经所述第一分散板分散后的食品的第二分散板,并且在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分散板和所述第二分散板分别位于所述进料装置的同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散板的底部与第一运输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分散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运输表面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热封板以及包膜组件,在沿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上,所述包膜组件和所述热封板依次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品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板包括多个热封单元,每个所述热封单元包括热封带、切刀以及真空口,所述切刀的两侧设置有所述热封带。
CN201610633693.7A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 Active CN106240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3693.7A CN106240901B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3693.7A CN106240901B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0901A CN106240901A (zh) 2016-12-21
CN106240901B true CN106240901B (zh) 2018-08-17

Family

ID=58077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33693.7A Active CN106240901B (zh) 2016-08-04 2016-08-04 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409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6969A (zh) * 2019-09-16 2019-11-19 深圳市道元实业有限公司 食品分料机构及食品生产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4921B (zh) * 2009-12-31 2012-12-05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液体产品装袋机
CN101780842A (zh) * 2010-03-17 2010-07-21 东莞市广益食品添加剂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注液装置的物料包装机
CN102642644A (zh) * 2012-04-28 2012-08-22 吴艳霞 自动分托入托装置
CN203937883U (zh) * 2014-05-13 2014-11-12 福建鑫天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包装机
CN204236791U (zh) * 2014-10-14 2015-04-01 成都鑫汇达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材料原材料粒子自动打包装置
CN205366147U (zh) * 2016-02-02 2016-07-06 苏州市三诚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制袋装填医药包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0901A (zh)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2625B (zh) 投包装置、投包机及投包方法
CN105292623A (zh) 计数机、计数机工作方法、及采用该计数机的包装生产线
JP2005324966A (ja) 包装体の引き渡し装置
CN106240901B (zh) 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
CN106956796B (zh) 高速泡罩枕包装盒一体机
CN109533467A (zh) 一种食品自动装袋装置
CN209177001U (zh) 一种异形烟与常规烟混合输送码垛机
CN207242140U (zh) 一种长方块糖自动进输系统
CN113978825B (zh) 一种袋包装连续式跟随下料机构
CN217436247U (zh) 包装袋堆叠机构及打包装置
CN106387963B (zh) 一种全自动饲料生产线
CN205554641U (zh) 一种颗粒包装机
TWM472696U (zh) 密封件之轉輪式輸送裝置
CN206901185U (zh) 一种棒状药卷高速夹持输送装置
CN211685825U (zh) 一种自动装盒机
CN206050203U (zh) 一种联动输送装置及应用该联动输送装置的包装机
US11981461B2 (en) Machine for forming bags with infusion or extraction products
CN102712420A (zh) 用于布置产品的设备和方法
CN205499484U (zh) 一种磷酸盐自动包装给料器物料流动增强装置
CN115504014B (zh) 一种离散整理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计数分组装盒机
CN214566467U (zh) 一种智能理料集积机
JP7022473B1 (ja) 自動整列計数仕分け装置
CN106218964A (zh) 一种联动输送装置及应用该联动输送装置的包装机
CN110948670A (zh) 一种压电雾化陶瓷片撒粉叠片的自动化装置
CN108438328A (zh) 一种自动摆料装箱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