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9398A - 一种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39398A CN106239398A CN201610569383.3A CN201610569383A CN106239398A CN 106239398 A CN106239398 A CN 106239398A CN 201610569383 A CN201610569383 A CN 201610569383A CN 106239398 A CN106239398 A CN 1062393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ing
- swing arm
- sleeve
- fixed
- sleeve bu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属于汽车领域。所述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包括:第一摆动臂、第二摆动臂、球头销结构、两套衬套安装部。本发明通过第一摆动臂、第二摆动臂、每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和套筒共同模拟前控制臂,通过每套衬套安装部的支架和衬套固定芯轴共同模拟副车架,通过球头销结构连接液压系统以模拟前控制臂与液压系统连接一端的受力状态,将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分别安装于两套衬套安装部的衬套固定芯轴上时,通过液压系统向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加载,即可模拟出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用于车身时的约束状态,从而保证试验所得结果能够反应将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应用于车身时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的耐久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
背景技术
前控制臂是汽车上用于将车轮所受的载荷传递到副车架上的装置,其中,前控制臂的一端通过球头销与汽车的液压系统连接,另外两端通过衬套与副车架连接,液压系统将控制臂悬挂起来。由于衬套是易损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耐久性试验以对衬套的耐久性进行校核,进行耐久性试验过程中,需使用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固定衬套。
目前的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包括衬套安装轴和两个支架,衬套套在衬套安装轴上,且衬套与衬套安装轴固定连接,两个支架分别与衬套安装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将两个支架固定在平面上,而后向衬套施加各个方向的载荷,加载完成后,对衬套进行检测并对衬套的耐久性进行判断。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使用目前的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进行耐久性试验无法模拟衬套真实的约束状态,所得结果不能真实地反应将衬套应用于车身时的耐久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无法模拟衬套真实的约束状态,所得结果不能真实地反应将衬套应用于车身时的耐久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用于夹持设置在一个前控制臂与副车架之间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以进行耐久性试验,所述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包括:第一摆动臂、第二摆动臂、球头销结构和两套衬套安装部;
所述第二摆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摆动臂与所述第一摆动臂之间形成预设夹角;
所述球头销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摆动臂和所述第一摆动臂的连接位置处,用于连接液压系统;
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中的每套衬套安装部均包括支架、衬套固定芯轴、套筒和连接板,所述支架用于固定在实验台上,所述衬套固定芯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的衬套固定芯轴的轴线相互平行、或其延长线相交或异面垂直,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套筒套在其衬套固定芯轴外部,所述连接板沿所述套筒的径向固定在所述套筒外部,且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中其中一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远离其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衬套固定在其衬套固定芯轴上,且位于其套筒内部,另一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远离其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衬套固定在其衬套固定芯轴上,且位于其套筒内部;
通过所述第一摆动臂、所述第二摆动臂、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和套筒共同模拟所述前控制臂,通过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支架和衬套固定芯轴共同模拟所述副车架,通过所述球头销结构连接所述液压系统以模拟所述前控制臂与液压系统连接一端的受力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还包括:角度调节滑道;
所述第二摆动臂和所述第一摆动臂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或方形结构,所述第二摆动臂的中部在其朝向所述第一摆动臂的表面上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二摆动臂上设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由所述第二摆动臂的上表面穿入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角度调节滑道为弧形结构,其一端固定在在所述第一摆动臂的中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紧固螺栓未拧紧状态,所述第二摆动臂可绕其与所述第一摆动臂连接的一端转动;
所述第一紧固螺栓拧紧状态,所述第二摆动臂与所述第一摆动臂之间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摆动臂和所述第二摆动臂均包括壳体和滑动结构;
所述第一摆动臂和所述第二摆动臂的壳体远离彼此连接位置的一端设有空腔,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由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穿入所述空腔内;
所述滑动结构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紧固螺栓未拧紧状态,所述滑动结构可在所述空腔内滑动,所述第二紧固螺栓拧紧状态,所述滑动结构在所述空腔内的位置固定。
具体地,所述滑动结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有连接板安装槽,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中的其中一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远离其套筒的一端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一摆动臂的连接板安装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摆动臂的滑动结构固定连接,另一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远离其套筒的一端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二摆动臂的连接板安装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摆动臂的滑动结构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中的每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摆动臂或所述第二摆动臂的滑动结构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中的其中一套衬套安装部的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其衬套固定芯轴与水平面平行地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的上端,且与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形成门型结构;
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中的另一套衬套安装部的支架包括两块横板和第三竖板,所述两块横板从上至下固定在所述第三竖板上,所述两块横板与所述第三竖板形成F型结构,所述另一套衬套安装部的衬套固定芯轴固定在所述两块横板之间,且其轴线垂直于水平面。
具体地,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支架均包括两块横板和第三竖板,所述两块横板从上至下固定在所述第三竖板上,形成F型结构,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衬套固定芯轴分别与水平面垂直地固定在其支架包括的两块横板之间。
具体地,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支架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相互平行,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衬套固定芯轴分别与水平面平行地固定在其支架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上端,形成门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竖板上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筒和所述第二圆筒均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
所述第一半圆环的一端沿其轴向设有第二通孔,且沿其径向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第二半圆环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缺口中的每个缺口分别对应的凸台,且所述凸台上沿所述第二半圆环的轴线方向设有第三通孔,通过销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以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
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的另一端均沿各自的径向向外延伸出一个连接凸台,通过螺栓沿垂直于所述连接凸台的方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上的连接凸台,使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扣合为圆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第一摆动臂、第二摆动臂、每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和套筒共同模拟前控制臂,通过每套衬套安装部的支架和衬套固定芯轴共同模拟副车架,通过球头销结构连接液压系统以模拟前控制臂与液压系统连接一端的受力状态,将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分别安装于两套衬套安装部的衬套固定芯轴上时,通过液压系统向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加载,即可模拟出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用于车身时的约束状态,从而保证试验所得结果能够反应将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应用于车身时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摆动臂与角度调节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摆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衬套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衬套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摆动臂,
2第二摆动臂,21第一紧固螺栓,22第一通孔,
3球头销结构,
4衬套安装部,
41衬套固定芯轴,
42套筒,421第一半圆环,422第二半圆环
43支架,431第一竖板,432第二竖板,433第三竖板,434横板,435减重孔,436承重板,
44连接板,
45连接凸台,
5角度调节滑道,
11壳体,111第二紧固螺栓,
12滑动结构,121连接板安装槽,
10第一衬套,
20第二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用于夹持设置在一个前控制臂与副车架之间的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以进行耐久性试验,该前控制臂衬套10耐久性试验夹具包括:第一摆动臂1、第二摆动臂2、球头销结构3和两套衬套安装部4;
第二摆动臂2的一端与第一摆动臂1的一端连接,第二摆动臂2与第一摆动臂1之间形成预设夹角;
球头销结构3设置在第二摆动臂2和第一摆动臂1的连接位置处,用于连接液压系统;
两套衬套安装部4中的每套衬套安装部4均包括支架43、衬套固定芯轴41、套筒42和连接板44,支架43用于固定在实验台上,衬套固定芯轴4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43上,两套衬套安装部4的衬套固定芯轴41的轴线异面垂直、相互平行或延长线相交,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套筒42套在其衬套固定芯轴41外部,连接板44沿套筒42的径向固定在套筒42外部,且两套衬套安装部4中其中一套衬套安装部4的连接板44远离其套筒42的一端与第一摆动臂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衬套10固定在其衬套固定芯轴41上,且位于其套筒42内部,另一套衬套安装部4的连接板44远离其套筒42的一端与第二摆动臂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衬套20固定在其衬套固定芯轴41上,且位于其套筒42内部;
通过第一摆动臂1、第二摆动臂2、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连接板44和套筒42共同模拟前控制臂,通过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支架43和衬套固定芯轴41共同模拟副车架,通过球头销结构3连接液压系统以模拟前控制臂与液压系统连接一端的受力状态。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控制臂衬套10耐久性试验夹具进行耐久性试验时,先连接第一摆动臂1和第二摆动臂2,而后按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安装于前控制臂和副车架之间时的状态分别将其固定在两套衬套安装部4的衬套固定芯轴41上,并将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套筒42分别套在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外部,而后使衬套固定芯轴41的两端分别与支架43固定连接,并将支架43固定在实验台上,而后使两套衬套安装部4分别与第一摆动臂1及第二摆动臂2固定连接,第一摆动臂1和第二摆动臂2连接位置处通过球头销连接液压系统。组装完成后,通过液压系统向第一摆动臂1和第二摆动臂2按照汽车上的液压系统向前控制臂施力的状态向第一摆动臂1及第二摆动臂2进行加载,第一摆动臂1和第二摆动臂2将液压系统产生的力传递到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上,加载完成后,对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出其耐久性。
其中,第一衬套10的轴线和第二衬套20的轴线相互平行、或第一衬套10的轴线和第二衬套20的轴线的延长线相交、或第一衬套10的轴线与第二衬套20的轴线异面垂直。
本发明通过第一摆动臂1、第二摆动臂2、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连接板44和套筒42共同模拟前控制臂,通过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支架43和衬套固定芯轴41共同模拟副车架,通过球头销结构3连接液压系统以模拟前控制臂与液压系统连接一端的受力状态,将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分别安装于两套衬套安装部4的衬套固定芯轴41上时,通过液压系统向第一摆动臂1和第二摆动臂2上加载,即可模拟出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用于车身时的约束状态,从而保证试验所得结果能够反应将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应用于车身时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的耐久性。
如图1所示,且结合图2和图3进行说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控制臂衬套10耐久性试验夹具还包括:角度调节滑道5;
第二摆动臂2和第一摆动臂1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或方形结构,第二摆动臂2的中部在其朝向第一摆动臂1的表面上设有第一通孔22,且第二摆动臂2上设有第一紧固螺栓21,第一紧固螺栓21由第二摆动臂2的上表面穿入第一通孔22内,角度调节滑道5为弧形结构,其一端固定在在第一摆动臂1的中部,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22;
第一紧固螺栓21未拧紧状态,第二摆动臂2可绕其与第一摆动臂1连接的一端转动;
第一紧固螺栓21拧紧状态,第二摆动臂2与第一摆动臂1之间相对固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第一摆动臂1和第二摆动臂2之间的夹角时,拧松第一紧固螺栓21,工作人员手动移动第二摆动臂2,第二摆动臂2沿角度调节滑道5绕其与第一摆动臂1的连接位置转动,使得第二摆动臂2和第一摆动臂1之间的夹角改变到预设角度后,拧紧第一紧固螺栓21。通过角度调节滑道5的设置,使得本发明可以模拟不同的前控制臂,应用范围较广。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摆动臂1和第二摆动臂2均包括壳体11和滑动结构12;
第一摆动臂1和第二摆动臂2的壳体11远离彼此连接位置的一端设有空腔,且壳体11上设有第二紧固螺栓111,第二紧固螺栓111由壳体11的上表面穿入空腔内;
滑动结构12设置在空腔内,第二紧固螺栓111未拧紧状态,滑动结构12可在空腔内滑动,第二紧固螺栓111拧紧状态,滑动结构12在空腔内的位置固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第一摆动臂1和第二摆动臂2的长度时,只需拧松其第二紧固螺栓111,移动其滑动结构12到预设位置,而后拧紧第二紧固螺栓111即可,操作简单,且使得本发明可进一步应用于形状不同的前控制臂,应用范围较广,减少为不同的前控制臂上使用的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开发不同耐久性试验夹具的成本。
如图4或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圆筒均包括第一半圆环421和第二半圆环422;
第一半圆环421的一端沿其轴向设有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且沿其径向设有至少一个缺口(图中未示出),第二半圆环422的一端设有与至少一个缺口中的每个缺口分别对应的凸台(图中未示出),且凸台上沿第二半圆环422的轴线方向设有第三通孔,通过销轴穿过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以连接第一半圆环421和第二半圆环422;
第一半圆环421和第二半圆环422的另一端均沿各自的径向向外延伸出一个连接凸台45,通过螺栓沿垂直于连接凸台45的方向依次穿过第一半圆环421和第二半圆环422上的连接凸台45,使第一半圆环421和第二半圆环422扣合为圆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圆筒由第一半圆环421和第二半圆环422扣合而成,使得本发明可用于对不同尺寸的第一衬套10及第二衬套20做耐久性试验,进一步扩大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如图2所示,也可参见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动结构12远离壳体11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有连接板安装槽121,两套衬套安装部4中的其中一套衬套安装部4的连接板44远离其套筒42的一端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安装在第一摆动臂1的连接板安装槽121内,且与第一摆动臂1的滑动结构12固定连接,另一套衬套安装部4的连接板44远离其套筒42的一端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安装在第二摆动臂2的连接板安装槽121内,且与第二摆动臂2的滑动结构12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之间可能存在三种位置状态,即前文中所述的第一衬套10的轴线和第二衬套20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衬套10的轴线和第二衬套20的轴线的延长线相交以及第一衬套10的轴线与第二衬套20的轴线异面垂直,通过滑动结构12远离壳体11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有连接板安装槽121,使得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连接板44可沿水平方向也可沿竖直方向安装在衬套安装部4上,便于与第一衬套10及第二衬套20的实际位置状态相匹配。
其中,优选地,两套衬套安装部4中的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连接板44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一摆动臂1或第二摆动臂2的滑动结构12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安装。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两套衬套安装部4中的其中一套衬套安装部4的支架43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竖板431和第二竖板432,其衬套固定芯轴41与水平面平行地固定在第一竖板431和第二竖板432的上端,且与第一竖板431和第二竖板432形成门型结构;
两套衬套安装部4中的另一套衬套安装部4的支架43包括两块横板434和第三竖板433,两块横板434从上至下固定在第三竖板433上,两块横板434与第三竖板433形成F型结构,另一套衬套安装部4的衬套固定芯轴41固定在两块横板434之间,且其轴线垂直于水平面,适用于前控制臂与副车架之间的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的轴线异面垂直的情况。
其中,第一竖板431、第二竖板432和第三竖板433的下端设有承重板436,通过螺栓穿过承重板436将支架43固定在试验台上。
参见图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支架43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竖板431和第二竖板432,如图4所示,第一竖板431和第二竖板432相互平行,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衬套固定芯轴41分别与水平面平行地固定在其支架43的第一竖板431和第二竖板432的上端,形成门型结构,适用于前控制臂与副车架之间的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的轴线均垂直于水平面的情况。
参见图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支架43均包括两块横板434和第三竖板433,两块横板434从上至下固定在第三竖板433上,形成F型结构,每套衬套安装部4的衬套固定芯轴41分别与水平面垂直地固定在其支架43包括的两块横板434之间,适用于前控制臂与副车架之间的第一衬套10和第二衬套20的轴线均平行于水平面的情况,第一衬套10的轴线和第二衬套20的轴线的延长线相交,且第一衬套10的轴线和第二衬套20的轴线均平行于水平面。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本实施例也可应用于第一衬套10的轴线和第二衬套20的轴线均平行于水平面,但第一衬套10的轴线和第二衬套20的轴线异面的情况。
其中,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三竖板433上设有减重孔435,减轻本发明的重量,减小因本发明的重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用于夹持设置在一个前控制臂与副车架之间的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以进行耐久性试验,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包括:第一摆动臂、第二摆动臂、球头销结构和两套衬套安装部;
所述第二摆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摆动臂与所述第一摆动臂之间形成预设夹角;
所述球头销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摆动臂和所述第一摆动臂的连接位置处,用于连接液压系统;
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中的每套衬套安装部均包括支架、衬套固定芯轴、套筒和连接板,所述支架用于固定在实验台上,所述衬套固定芯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的衬套固定芯轴的轴线异面垂直、相互平行或延长线相交,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套筒套在其衬套固定芯轴外部,所述连接板沿所述套筒的径向固定在所述套筒外部,且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中其中一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远离其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衬套固定在其衬套固定芯轴上,且位于其套筒内部,另一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远离其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衬套固定在其衬套固定芯轴上,且位于其套筒内部;
通过所述第一摆动臂、所述第二摆动臂、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和套筒共同模拟所述前控制臂,通过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支架和衬套固定芯轴共同模拟所述副车架,通过所述球头销结构连接所述液压系统以模拟所述前控制臂与液压系统连接一端的受力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还包括:角度调节滑道;
所述第二摆动臂和所述第一摆动臂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或方形结构,所述第二摆动臂的中部在其朝向所述第一摆动臂的表面上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二摆动臂上设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由所述第二摆动臂的上表面穿入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角度调节滑道为弧形结构,其一端固定在在所述第一摆动臂的中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紧固螺栓未拧紧状态,所述第二摆动臂可绕其与所述第一摆动臂连接的一端转动;
所述第一紧固螺栓拧紧状态,所述第二摆动臂与所述第一摆动臂之间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臂和所述第二摆动臂均包括壳体和滑动结构;
所述第一摆动臂和所述第二摆动臂的壳体远离彼此连接位置的一端设有空腔,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由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穿入所述空腔内;
所述滑动结构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紧固螺栓未拧紧状态,所述滑动结构可在所述空腔内滑动,所述第二紧固螺栓拧紧状态,所述滑动结构在所述空腔内的位置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有连接板安装槽,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中的其中一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远离其套筒的一端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一摆动臂的连接板安装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摆动臂的滑动结构固定连接,另一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远离其套筒的一端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二摆动臂的连接板安装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摆动臂的滑动结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中的每套衬套安装部的连接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摆动臂或所述第二摆动臂的滑动结构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中的其中一套衬套安装部的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其衬套固定芯轴与水平面平行地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的上端,且与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形成门型结构;
所述两套衬套安装部中的另一套衬套安装部的支架包括两块横板和第三竖板,所述两块横板从上至下固定在所述第三竖板上,所述两块横板与所述第三竖板形成F型结构,所述另一套衬套安装部的衬套固定芯轴固定在所述两块横板之间,且其轴线垂直于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支架均包括两块横板和第三竖板,所述两块横板从上至下固定在所述第三竖板上,形成F型结构,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衬套固定芯轴分别与水平面垂直地固定在其支架包括的两块横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支架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相互平行,所述每套衬套安装部的衬套固定芯轴分别与水平面平行地固定在其支架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上端,形成门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板上设有减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
所述第一半圆环的一端沿其轴向设有第二通孔,且沿其径向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第二半圆环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缺口中的每个缺口分别对应的凸台,且所述凸台上沿所述第二半圆环的轴线方向设有第三通孔,通过销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以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
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的另一端均沿各自的径向向外延伸出一个连接凸台,通过螺栓沿垂直于所述连接凸台的方向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上的连接凸台,使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扣合为圆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69383.3A CN106239398B (zh) | 2016-07-19 | 2016-07-19 | 一种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69383.3A CN106239398B (zh) | 2016-07-19 | 2016-07-19 | 一种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39398A true CN106239398A (zh) | 2016-12-21 |
CN106239398B CN106239398B (zh) | 2018-10-12 |
Family
ID=57613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69383.3A Active CN106239398B (zh) | 2016-07-19 | 2016-07-19 | 一种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39398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34569A (zh) * | 2017-08-15 | 2017-10-10 | 合肥横冲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多角度装夹的夹具 |
CN107389358A (zh) * | 2017-07-31 | 2017-11-24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旋转夹紧机构 |
CN108303266A (zh) * | 2018-01-12 | 2018-07-20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前副车架耐久试验模拟控制臂结构 |
CN109342083A (zh) * | 2018-11-08 | 2019-02-15 | 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用于双轮电动平衡车安全性能测试的固定方法及夹具 |
CN110793765A (zh) * | 2019-11-04 | 2020-02-1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实现任意角度加载的汽车控制臂耐久试验台架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138754A1 (en) * | 2009-05-12 | 2012-06-07 | Seong Wong Lim | Universal Frame For Flat Panel Displays |
CN102607833A (zh) * | 2012-02-29 | 2012-07-25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球销耐久性试验装置 |
CN203069385U (zh) * | 2012-12-20 | 2013-07-17 |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踏板耐久试验装置 |
CN104280223A (zh) * | 2013-07-09 | 2015-01-14 | 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 汽车排气系统双轴零部件耐久测试夹具 |
CN204171909U (zh) * | 2014-10-29 | 2015-02-25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前悬制动器制动噪声试验夹具 |
-
2016
- 2016-07-19 CN CN201610569383.3A patent/CN10623939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138754A1 (en) * | 2009-05-12 | 2012-06-07 | Seong Wong Lim | Universal Frame For Flat Panel Displays |
CN102607833A (zh) * | 2012-02-29 | 2012-07-25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球销耐久性试验装置 |
CN203069385U (zh) * | 2012-12-20 | 2013-07-17 |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踏板耐久试验装置 |
CN104280223A (zh) * | 2013-07-09 | 2015-01-14 | 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 汽车排气系统双轴零部件耐久测试夹具 |
CN204171909U (zh) * | 2014-10-29 | 2015-02-25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前悬制动器制动噪声试验夹具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89358A (zh) * | 2017-07-31 | 2017-11-24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旋转夹紧机构 |
CN107389358B (zh) * | 2017-07-31 | 2019-03-08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旋转夹紧机构 |
CN107234569A (zh) * | 2017-08-15 | 2017-10-10 | 合肥横冲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多角度装夹的夹具 |
CN108303266A (zh) * | 2018-01-12 | 2018-07-20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前副车架耐久试验模拟控制臂结构 |
CN109342083A (zh) * | 2018-11-08 | 2019-02-15 | 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用于双轮电动平衡车安全性能测试的固定方法及夹具 |
CN109342083B (zh) * | 2018-11-08 | 2024-03-22 | 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用于双轮电动平衡车安全性能测试的固定方法及夹具 |
CN110793765A (zh) * | 2019-11-04 | 2020-02-1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实现任意角度加载的汽车控制臂耐久试验台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39398B (zh) | 2018-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39398A (zh) | 一种前控制臂衬套耐久性试验夹具 | |
CN108709709B (zh) | 一种多轴振动试验台加载装置 | |
CN205719581U (zh) | 一种摆臂多轴疲劳试验台架 | |
CN104807630B (zh) | 一种h型垂直轴风力机叶片静力结构试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6950057B (zh) | 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撑杆性能试验装置 | |
CN205785793U (zh) | 衬套试验台架 | |
CN107356426B (zh) | 纵置板弹簧垂侧向疲劳实验装置及方法 | |
CN113008575A (zh) | 一种模拟工程车车架弯曲工况的试验台架及方法 | |
CN107907322B (zh) | 一种三轴弹性衬套疲劳试验机 | |
CN205806703U (zh) | 一种用于水平多管道对口连接的新型支吊架 | |
CN208350315U (zh) | 一种多轴振动试验台加载装置 | |
CN107490471A (zh) | 汽车转向节台架试验工装 | |
CN106428206A (zh) | 客车双拉杆转向系统的布置结构 | |
KR200497631Y1 (ko) | 자동차 스티어링 너클 벤치 시험용 툴 | |
CN106383032A (zh) | 用于加速车内噪声贡献量排除试验的动力总成固定夹具 | |
CN106289812A (zh) | 一种车辆轮毂交变切向应力测试设备 | |
CN105780666A (zh) | 爬模附墙装置以及爬模 | |
CN105855833B (zh) | 一种机身正置曲轴装配方法及装置 | |
CN213209791U (zh) | 一种适用于预埋槽道单体进行疲劳试验的装置 | |
CN208474662U (zh) | 一种方便上下调节的管道支吊架 | |
CN105403400B (zh) | 一种行走减速机试验装置 | |
CN105500248B (zh) | 单前挡电车前乘客门转运工装 | |
CN103630347A (zh) | 飞机机翼静力试验用发动机替代设备 | |
CN206459820U (zh) | 滑架总成刚度试验台 | |
JP2017181112A (ja) | 翼体の取付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Cheng Kai Inventor after: Liang Ting Inventor after: Wang Jie Inventor before: Cheng Kai Inventor before: Liang Ting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