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2708A - 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及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 Google Patents

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及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2708A
CN106222708A CN201610772529.4A CN201610772529A CN106222708A CN 106222708 A CN106222708 A CN 106222708A CN 201610772529 A CN201610772529 A CN 201610772529A CN 106222708 A CN106222708 A CN 106222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forming
mould
fluidic
nickel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725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22708B (zh
Inventor
郭哲
刘祝凯
许斌
李晓龙
胡在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ngfang Optical Dis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ngfang Bioch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ngfang Biochi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ngfang Bioch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725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227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22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2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22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27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00Electroforming
    • C25D1/10Moulds; Masks; Masterfor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的方法,包括:根据微流控设计的图形,设计、制备负性掩模板;在衬底上旋涂负性光刻胶;利用所述负性掩模板对所述衬底上的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处理;对显影处理后得到的光刻胶图形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将表面金属化的光刻模具进行电铸处理,得到电铸模具;将所述电铸模具进行减薄打磨处理,获得所需电铸微流控镍模具。本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安排电铸微流控镍模具中镍板的厚度,再借助精密打磨设备,将电铸出的镍模具背部打磨平,借助此方法增强了镍模具的机械强度,大大提高了微流控镍模具的寿命,节约了模具制备成本,间接提高了微流控芯片的片间均匀性。

Description

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及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模具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及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如何快速、低成本制备微流控芯片成为其广泛应用的必要条件。
光盘注塑机具有高的片内注塑精密度、高的片间重复率、以及超高的注塑速度,如果可以用光盘注塑工艺来生产微流控芯片,将大大加快微流控芯片的应用化脚步。镍作为模具原料,已经非常成熟的应用于有源光盘生产过程中。有源光盘镍模具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a为镍板,厚度为300μm,b为光盘信息层,其中,有源光盘信息层的沟槽宽度在100nm左右,深度在50nm左右。有源光盘信息层的宽度和深度均比较小,通过电铸将光盘配套的模具设备打磨后,背部是平的,所以有源光盘镍模具寿命很长。而此技术应用到微流控芯片时,其信息层的沟槽深宽在20μm—200μm不等,甚至更大,在维度上,是原有有源光盘模具设计的100-1000倍不等,如图2所示,由于沟槽太宽、太深,电铸及打磨不能将其打磨平,导致在注塑时镍模具上图案后部有悬空,即信息层背部是悬空的,在大吨位注塑机下,瞬间导致图案区域变形,因此,此方法制备的适用于光盘注塑机的微流控镍模具有一定的寿命局限性,需要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安排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厚度,借助精密打磨设备,将电铸出来的镍模具背部打磨平,即该方法主要是针对电铸加工后的镍模具进行减薄打磨处理,增强了镍模具的机械强度,增加了模具的寿命。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微流控设计的图形,设计、制备负性掩模板;在衬底上旋涂负性光刻胶;利用所述负性掩模板对所述衬底上的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处理;对显影处理后得到的光刻胶图形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将表面金属化的光刻模具进行电铸处理,得到电铸模具;将所述电铸模具进行减薄打磨处理,获得所需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优选地,所述衬底为玻璃、金属或表面附有金属的玻璃料。
优选地,对所述衬底上的光刻胶进行曝光处理之前,还包括:对所述衬底上的光刻胶进行烘焙处理。
优选地,对所述曝光处理后的光刻胶进行显影处理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曝光处理后的光刻胶进行烘焙处理。
优选地,对所述光刻胶图形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具体为:对所述光刻胶图形进行磁控溅射镍,达到表面金属化的目的。
优选地,电铸的厚度为光盘注塑机正常模具的厚度加上信息层的高度。
优选地,将所述电铸模具进行减薄打磨处理,获得所需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具体为:将电铸模具中信息层的背部悬空的部分打磨掉,使得电铸的厚度变为适合光盘注塑机使用的位置,获得所需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电铸模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安排电铸微流控镍模具中镍板的厚度,借助精密打磨设备,将电铸出的镍模具背部打磨平,从而提高电铸微流控模具的寿命,即该方法主要是针对电铸加工后的镍模具进行减薄打磨处理,借助此方法增强了镍模具的机械强度,大大提高了微流控镍模具的寿命,节约了模具制备成本,间接提高了微流控芯片的片间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有源光盘镍模具示意图;
图2为微流控芯片的有源光盘镍模具示意图;
图3为图2打磨后的有源光盘镍模具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即并不意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部分对本发明实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在上下文中,如果未特别说明,本发明所用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10,根据微流控设计的图形,设计、制备负性掩模板。
具体的,根据微流控设计的图形,设计、制备一块负性掩摸版,备用。
S120,在衬底上旋涂负性光刻胶。
光刻胶是用光刻技术将掩模上的微结构精确转移到衬底的关键媒介。在衬底上旋涂光刻胶的具体过程是将洁净的衬底固定在旋转台上,先进行匀胶,然后进行甩胶。优选地,负性光刻胶为SU-8系列光刻胶。
具体地,衬底可以为玻璃、金属或表面附有金属的玻璃。因为硅与SU-8系列光刻胶粘附性比较好,因此,优选硅片为衬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设计芯片沟槽的深度,选择所需要的SU-8光刻胶的型号,然后通过对匀胶工艺以及甩胶工艺进行调节来获得所需光刻胶的厚度。
S130,利用负性掩模板对所述衬底上的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处理。
曝光处理阶段:优选地,为使光刻胶内的其他有机溶剂挥发,在对衬底上的光刻胶进行曝光处理之前,可以先对衬底上的光刻胶进行烘焙处理,即软烘处理。不但可以提高光感因子的比例,而且可以使光刻胶干化,不粘掩模板。
烘焙处理后的光刻胶,上面放置步骤S110中制备的掩模板,在一定的光强下,处理一段时间,即对无图形的区域要曝光,有图形的区域要透光。所述曝光的作用为:将所述负性掩模板上的图形复制到所述光刻胶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曝光时间与光刻胶的型号、厚度、光强等有直接的关系,和前述的烘烤工艺也有一定的关系。
显影处理阶段:优选地,通过曝光处理后的光刻胶,形成了酸催化剂,为加速光刻胶小分子的交联,从而不被显影液显影,可以在显影处理之前,先对曝光处理后的光刻胶进行烘焙处理,即中烘处理。中烘工艺需要根据所用光刻胶的型号及其光刻胶的厚度进行调整。
具体地,将曝光后的光刻胶通过所需显影液的“淋浴”或浸泡,最终获得光刻胶图形。显影时间根据光刻胶的厚度以及曝光工艺而定。优选地,光刻胶显影,需要在显影液和异丙醇溶液之间交替进行,即用光刻胶专用显影液“淋浴”或浸泡,并在异丙醇中清洗,根据显影的效果,再决定是否要再次在显影液中“淋浴”或浸泡。
S140,对光刻胶图形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
金属化处理的目的是使光刻胶具有导电性,具体地,对光刻胶图形进行磁控溅射镍,达到表面金属化的目的,获得表面金属化的光刻胶图形。
S150,对表面金属化的光刻图形进行电铸处理,得到电铸模具。
对表面金属化的光刻胶图形进行电铸镍处理,具体地,将表面金属化的光刻胶图形放到含镍的电铸液中,作为阴极,电铸处理72h,获得带有光刻胶的镍模具。优选地,电铸液的pH值在4左右,温度在50℃左右。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镍模具中设计的镍板的厚度进行了改进,图2为微流控芯片的有源光盘镍模具示意图,由图2所示,a为镍板,b为光盘信息层,其高度为目的高度,c为光盘信息层的背部,为悬空,其厚度与b信息层的高度相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镍板a的设计厚度为光盘注塑机正常模具的厚度加上信息层的高度,因为镍模具在生产微流控芯片时,信息层突出的部位用于制备微流控芯片的沟槽,换句说,也就是镍板的设计厚度为光盘注塑机正常模具的厚度加上微流控芯片沟槽要求的深度。因此,电铸时电铸的厚度为光盘注塑机正常模具的厚度加上微流控芯片沟槽要求的深度。
S160,将所述电铸模具进行减薄打磨处理,获得所需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将电铸模具进行减薄打磨处理,将电铸的厚度减薄打磨到适合光盘注塑机使用为止,即减磨到光盘注塑机正常模具的厚度,图3为打磨后的镍模具示意图,由图4所示,可知,是打磨掉信息层背部悬空的c部分,使得镍模具的厚度变为适合光盘注塑机使用的位置,获得最终所需的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在减薄打磨过程中,信息层b的高度为微流控沟槽要求的深度,其高度为设计目的高度,不受打磨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安排电铸微流控镍模具中镍板的厚度,借助精密打磨设备,将电铸出的镍模具背部打磨平,从而提高电铸微流控模具的寿命,即该方法主要是针对电铸加工后的镍模具进行减薄打磨处理,借助此方法增强了镍模具的机械强度,大大提高了微流控镍模具的寿命,节约了模具制备成本,间接提高了微流控芯片的片间均匀性。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下述以一个具体实例说明应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镍模具的具体过程。
实施例二
一种电铸微流控镍模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微流控设计的图形,设计、制备一块负性掩摸版,备用。
2、选择玻璃为衬底,经过洁净处理过,在玻璃衬底上旋涂负性光刻胶,所用光刻胶为SU-8 3050型号的光刻胶,具体旋涂方式为:将洁净的玻璃固定在旋转台上,先进行匀胶;然后进行刷胶。
3、先进行软烘、曝光处理;然后进行中烘、显影处理,获得光刻胶图形。
4、对光刻胶图形进行磁控溅射镍,获得表面金属化的光刻胶图形。
5、将表面金属化的光刻胶图形放到含镍的电铸液中,作为阴极,电铸处理72h,获得带有光刻胶的镍模具。具体地,光盘注塑机机正常模具的厚度为300μm,因此,镍板的设计厚度为300μm加上微流控芯片的沟槽的深度。所以电铸时电铸厚度为300μm加上微流控芯片的沟槽的深度。
6、将对电铸模具进行减薄打磨处理,将信息层背部的悬空部位打磨掉,即将电铸厚度减薄打磨到300μm,适合光盘注塑机使用的位置,获得最终所需的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本实施例制备的微流控镍模具,首先通过合理设计安排电铸微流控镍模具中镍板的厚度,然后借助精密打磨设备,将电铸出的镍模具进行减薄打磨处理,借助此方法增强了镍模具的机械强度,大大提高了微流控镍模具的寿命,节约了模具制备成本,间接提高了微流控芯片的片间均匀性。
以上实施例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给出的详细实施材料组分和具体制备工艺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发明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述,明显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进行各个条件的适当变化。可以理解为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案,而归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其包括所述每个因素的等同替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微流控设计的图形,设计、制备负性掩模板;
在衬底上旋涂负性光刻胶;
利用所述负性掩模板对所述衬底上的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处理;
对显影处理后得到的光刻胶图形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
将表面金属化的光刻模具进行电铸处理,得到电铸模具;
将所述电铸模具进行减薄打磨处理,获得所需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玻璃、金属或表面附有金属的玻璃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衬底上的光刻胶进行曝光处理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衬底上的光刻胶进行烘焙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曝光处理后的光刻胶进行显影处理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曝光处理后的光刻胶进行烘焙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光刻胶图形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具体为:
对所述光刻胶图形进行磁控溅射镍,达到表面金属化的目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铸的厚度为光盘注塑机正常模具的厚度加上信息层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铸模具进行减薄打磨处理,获得所需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具体为:
将电铸模具中信息层的背部悬空的部分打磨掉,使得电铸的厚度变为适合光盘注塑机使用的位置,获得所需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CN201610772529.4A 2016-08-30 2016-08-30 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及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Active CN1062227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72529.4A CN106222708B (zh) 2016-08-30 2016-08-30 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及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72529.4A CN106222708B (zh) 2016-08-30 2016-08-30 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及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2708A true CN106222708A (zh) 2016-12-14
CN106222708B CN106222708B (zh) 2018-07-13

Family

ID=58072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72529.4A Active CN106222708B (zh) 2016-08-30 2016-08-30 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及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2270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9282A (zh) * 2017-12-20 2018-06-1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底表面金属化射流电铸成型的微模具制造方法
CN108193236A (zh) * 2017-12-20 2018-06-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uv-liga技术的微模具制造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0250A (ja) * 1996-10-01 1998-04-2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用電鋳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178537A1 (en) * 2001-07-10 2004-09-16 Polosky Quentin F Injection molding techniques for forming a microfluidic structure having at least one flash free aperture
CN1551930A (zh) * 2002-02-20 2004-12-0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微细电铸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289659A (ja) * 2005-04-06 2006-10-26 Process Lab Micron:Kk 金型の製造方法及び金型
CN101413138A (zh) * 2008-09-20 2009-04-2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提高微电铸铸层尺寸精度的方法
US20100330502A1 (en) * 2008-04-24 2010-12-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ny, L.P. High Aspect Ratio Microstructures
CN102192988A (zh) * 2010-03-05 2011-09-21 北京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控芯片的基片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89633A (zh) * 2010-03-05 2011-09-21 北京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控芯片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CN103353627A (zh) * 2013-07-12 2013-10-16 厦门理工学院 微透镜阵列模具的制作方法
CN105734619A (zh) * 2016-03-03 2016-07-06 北京同方生物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铸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0250A (ja) * 1996-10-01 1998-04-2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用電鋳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178537A1 (en) * 2001-07-10 2004-09-16 Polosky Quentin F Injection molding techniques for forming a microfluidic structure having at least one flash free aperture
CN1551930A (zh) * 2002-02-20 2004-12-0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微细电铸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289659A (ja) * 2005-04-06 2006-10-26 Process Lab Micron:Kk 金型の製造方法及び金型
US20100330502A1 (en) * 2008-04-24 2010-12-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ny, L.P. High Aspect Ratio Microstructures
CN101413138A (zh) * 2008-09-20 2009-04-2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提高微电铸铸层尺寸精度的方法
CN102192988A (zh) * 2010-03-05 2011-09-21 北京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控芯片的基片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89633A (zh) * 2010-03-05 2011-09-21 北京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 微流控芯片的制造方法及系统
CN103353627A (zh) * 2013-07-12 2013-10-16 厦门理工学院 微透镜阵列模具的制作方法
CN105734619A (zh) * 2016-03-03 2016-07-06 北京同方生物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铸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怡等: "电沉积技术制作高聚物微流控芯片模具", 《电化学》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9282A (zh) * 2017-12-20 2018-06-1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底表面金属化射流电铸成型的微模具制造方法
CN108193236A (zh) * 2017-12-20 2018-06-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uv-liga技术的微模具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2708B (zh) 2018-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e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3D printed microfluidic chip for cell processing
Ehrfeld Electrochemistry and microsystems
Li et al. Large-scale topographical screen for investigation of physical neural-guidance cues
Watt et al. Ion beam lithography and nanofabrication: a review
CN103991837B (zh) 一种基于压电基底薄片的微纳米有序通孔阵列金属薄膜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CN105734619A (zh) 一种电铸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8873B (zh) 一种大厚度、高深宽比的全金属沟道型微结构的加工方法
CN102128777A (zh) 一种用于细胞检测的3d微流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0712A (zh) 基于纳米压印微流芯片的生物医学检测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106222708A (zh) 提高电铸微流控镍模具寿命的方法及电铸微流控镍模具
KR20210079192A (ko) 시계 컴포넌트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따라 획득된 컴포넌트
Hirai et al. Embedded microstructure fabrication using developer-permeability of semi-cross-linked negative resist
Gao et al. Direct optical micropatterning of poly (dimethylsiloxane) for microfluidic devices
CN105293429B (zh) 一种表面疏水性能可控结构的制备方法
Le Maout et al. Directing cell migration on flat substrates and in confinement with microfabrication and microfluidics
WO2011068951A1 (en) Magnetic reversibly attached template (mrat) and uses therefor
KR101066310B1 (ko) 미세패턴과 매크로패턴을 일체로 가지는 바이오칩 제조를 위한 스템퍼가 삽입된 금형 및 이를 이용한 바이오칩 제조방법
CN105908222A (zh) 一种低成本、高利用率精密芯片金属模具的制备方法
CN114578463A (zh) 一种指纹识别微透镜成像组件的制备方法
JP2004325304A (ja) 電気泳動デバイス用柱状構造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泳動デバイス
CN114433260B (zh) 一种基于纳米裂纹的纳流控芯片及其加工方法
Lee et al. Microfabrication of a nickel mold insert by a modified deep X-ray lithography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hot embossing
JP4848494B2 (ja) 金型の製造方法及び金型
CN113290770A (zh) 一种塑胶微流控芯片的注塑成型方法
CN108529555A (zh) 一种与循环肿瘤细胞尺寸匹配的微纳复合结构表面、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7

Address after: 100000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6 graduated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Tongfang Optical Disk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500 Room 202, Tsinghua Tongfang information complex, 4 water source road, Miyu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Miyun,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TONGFANG BIOCHIP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1500 6 floor, Huaye building, Tsinghua University,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Tongfang Optical Disk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6 graduated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Tongfang Optical Disk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