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1649A - 背胶及应用所述背胶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胶及应用所述背胶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1649A
CN106211649A CN201610706060.4A CN201610706060A CN106211649A CN 106211649 A CN106211649 A CN 106211649A CN 201610706060 A CN201610706060 A CN 201610706060A CN 106211649 A CN106211649 A CN 106211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m
colloid
teeth portion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touch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060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060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116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11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16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67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from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一种背胶及应用所述背胶的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一触控屏及所述背胶,所述背胶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与所述触控屏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本体及触控屏,所述背胶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胶体,所述至少两个胶体配合设置形成所述背胶。本发明通过设置独立的胶体,使得在背胶的制作过程中无需大量裁切原材料,同时还降低了胶体的裁切难度,从而简化了背胶的制作流程,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背胶及应用所述背胶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胶及应用所述背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主要采用背胶粘贴的方式将触控屏与电子装置壳体进行贴装。
为了保证背胶的粘贴效果,目前所采用的背胶均为一体式结构。如此当需要对触控屏与电子装置壳体进行贴装时,需要将整块背胶的中间部分裁掉,以形成空心的封闭边框结构。显然裁掉的背胶通常无法再重复利用,从而导致原材料的浪费以及较高的生产成本。
另外,随着电子装置的实际边框越做越窄,所需背胶也越来越窄,进而导致背胶的裁切难度加大,不良率较高。而且,背胶越来越窄也将导致其性能迅速下降,使得触控面板容易翘起,进而导致生产、维修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背胶及应用所述背胶的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背胶,所述背胶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胶体,所述至少两个胶体配合设置形成所述背胶。
优选地,所述背胶的厚度范围为0.2-0.3毫米。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胶体均包括至少一齿部,所述配合设置为至少两个胶体的齿部之间的啮合或咬合或凹凸配合。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胶体配合设置的齿部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地,所述齿部包括至少一齿牙,所述齿牙的形状为矩形或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每一间隙的长度大于或等于4毫米。
优选地,所述每一间隙的宽度为0.5毫米。
优选地,所述背胶还包括两个保护层,所述两个保护层分别覆盖于所述背胶相对的两个表面上。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体、触控屏及上述的背胶,其中,所述背胶设置于所述本体与触控屏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本体及触控屏,所述间隙形成一静电路径。
上述背胶及应用所述背胶的电子装置通过设置独立的胶体,使得在背胶的制作过程中无需大量裁切原材料,从而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同时还降低了背胶的裁切难度,简化了背胶的制作流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背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背胶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背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将图1及图3所示背胶应用至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 1
背胶 10
第一胶体 11
第一齿部 110
第二胶体 12
第二齿部 120
第三胶体 13
第三齿部 130
第四胶体 14
第四齿部 140
第一贴合面 15
第二贴合面 16
保护层 17
间隙 18
静电路径 19
本体 20
触控屏 3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背胶10。所述背胶10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胶体,所述至少两个胶体配合设置形成所述背胶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胶10包括第一胶体11、第二胶体12、第三胶体13及第四胶体14。其中,所述第一胶体11与所述第二胶体12相对设置,优选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胶体13与所述第四胶体14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胶体11与所述第二胶体12。优选地,所述第三胶体13及所述第四胶体14均与所述第一胶体11及所述第二胶体12垂直设置。因此,所述第一胶体11、第三胶体13、第二胶体12及第四胶体14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一回字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胶10可由聚酰亚胺、丙烯酸酯或其他粘性材料制成,其具有较佳的耐热性、介电性能及耐弯折性。
优选地,所述背胶10的厚度范围为0.2-0.3毫米。在该厚度范围内,所述背胶10具有较佳的结合牢度。如此,当所述电子装置1跌落时,所述背胶10具有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防止所述电子装置1损坏。
所述第一胶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齿部110。所述第二胶体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齿部120。所述第三胶体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齿部130。所述第四胶体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齿部140。所述第三胶体13两端的第三齿部130分别与所述第一胶体11一端的第一齿部110及所述第二胶体12一端的第二齿部120相配合,进而将所述第三胶体13装设于所述第一胶体11及第二胶体12的一端。所述第四胶体14两端的第四齿部140分别与所述第一胶体11另一端的第一齿部110及所述第二胶体12另一端的第二齿部120相配合,进而将所述第三胶体13装设于所述第一胶体11及第二胶体12的另一端。具体的,所述胶体的齿部之间的配合为啮合或咬合或凹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部110、第二齿部120、第三齿部130及第四齿部140均包括至少一齿牙。优选地,所述齿牙的形状为矩形。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胶体11的第一齿部110及所述第二胶体12的第二齿部120与所述第三胶体13的第三齿部130及所述第四胶体14的第四齿部140形成的啮合或咬合或凹凸配合,使得各个胶体之间不易产生相对移动,可以有效提高所述背胶10贴合的可靠度。
请一并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背胶10包括第一贴合面15及与所述第一贴合面15相对的第二贴合面16。其中,所述第一贴合面15为所述第一胶体11、第二胶体12、第三胶体13及第四胶体14共同形成的一表面。所述第二贴合面16为所述第一胶体11、第二胶体12、第三胶体13及第四胶体14共同形成的另一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背胶10还包括分别覆盖于所述背胶10的第一贴合面15及第二贴合面16的两个保护层17。优选地,所述保护层17为离型膜。所述保护层17用以在所述背胶10未使用时提供保护作用,防止背胶10被污染而影响贴合效果。而当需要使用背胶10时,只需揭开覆盖于所述第一贴合面15及第二贴合面16上的保护层17,即可使对应的贴合面外露,以便于将所述背胶10通过对应的贴合面贴合于目标位置。
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背胶10的结构示意图。在所述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部110、第二齿部120、第三齿部130及第四齿部140的齿牙的形状为三角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齿部110、第二齿部120、第三齿部130及第四齿部140的齿牙的形状并不以上述的矩形与三角形为限,任何适合的形状及数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如图1及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胶体11两端的第一齿部110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三齿部130及第四齿部14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胶体12两端的第二齿部120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三齿部130及第四齿部140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18。优选地,所述每一间隙18的长度大于或等于4毫米,宽度为0.5毫米。
请参阅图4,为将所述背胶10应用至一电子装置1的示意图。其中,所述电子装置1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子装置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电子产品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所述电子装置1还至少包括本体20及触控屏30。所述本体20是指所述电子装置1在未安装触控屏30前的主体部分,所述本体20可包括所述电子装置1的外壳及其内部元件,例如主板、处理芯片、电源等。所述触控屏30用于提供触控及显示功能。所述背胶10设置于所述本体20与所述触控屏30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本体20及触控屏30。
具体的,当利用所述背胶10连接所述电子装置1的本体20与触控屏30时,将覆盖于所述背胶10的第一贴合面15上的保护层17撕除,以露出所述第一贴合面15,并将所述第一贴合面15贴合于所述本体20的外框上。然后将覆盖于所述背胶10的第二贴合面16上的保护层17撕除,以露出所述第二贴合面16,并将所述触控屏30的边缘贴合于所述背胶10的第二贴合面16上,从而将所述触控屏30通过所述背胶10贴合于所述本体20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间隙18呈锯齿状,用以使得所述第一齿部110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三齿部130及第四齿部14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齿部120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三齿部130及第四齿部140之间分别形成一静电路径19。
由于外部静电容易从所述电子装置1的间隙进入到电子装置1的内部,而静电放电通常会在瞬间产生较大的尖峰脉冲电流,可能对电子装置1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破坏性影响。所述第一齿部110及第二齿部120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三齿部130及第四齿部140之间形成的静电路径19呈锯齿状,如此可有效延长静电进入到电子装置1内部的衰减时间,进而有效避免外部静电进入到电子装置1内部或减弱进入电子装置1内部的静电的能量,给电子装置1内部的电子元件提供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预先设置所述第一齿部110、第二齿部120、第三齿部130及第四齿部140的齿牙的数量、形状及尺寸大小,以使所述静电路径19的长度符合预定需求,进而保证通过所述静电路径19进入所述电子装置1的静电的能量能够衰减到一定程度,从而避免对电子装置1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背胶10并不仅限于实现所述电子装置1的主体20与触控屏30之间的连接,也可适用于所述电子装置1的其他部件之间的贴合,例如外壳的贴合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背胶10所包括的胶体数量并不以上述的四个为限,其具体数量可根据所需贴合的元件的形状及大小进行相应设置,只需包括至少两个胶体,使得设置于所述两个胶体上的齿部可以相互配合形成静电路径即可。
显然,由于所述背胶1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胶体,在背胶1的制备过程中,可根据所述电子装置1中各元件(例如触控屏30)的实际尺寸确定每一胶体所需的尺寸,然后根据所需尺寸对背胶原材料进行裁切即可获得所需的背胶。如此可有效避免因裁切出空心区域造成对背胶原材料的浪费,有效节省了产品制造成本。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胶体,所述至少两个胶体配合设置形成所述背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的厚度范围为0.2-0.3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胶体均包括至少一齿部,所述配合设置为至少两个胶体的齿部之间的啮合或咬合或凹凸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胶体配合设置的齿部之间形成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包括至少一齿牙,所述齿牙的形状为矩形或三角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间隙的长度大于或等于4毫米。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间隙的宽度为0.5毫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还包括两个保护层,所述两个保护层分别覆盖于所述背胶相对的两个表面上。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本体、触控屏及如权利要求第1-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背胶,其中,所述背胶设置于所述本体与触控屏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本体及触控屏。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本体、触控屏及如权利要求第4-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背胶,其中,所述背胶设置于所述本体与触控屏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本体及触控屏,所述间隙形成一静电路径。
CN201610706060.4A 2016-08-23 2016-08-23 背胶及应用所述背胶的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62116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6060.4A CN106211649A (zh) 2016-08-23 2016-08-23 背胶及应用所述背胶的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6060.4A CN106211649A (zh) 2016-08-23 2016-08-23 背胶及应用所述背胶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1649A true CN106211649A (zh) 2016-12-07

Family

ID=57523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06060.4A Pending CN106211649A (zh) 2016-08-23 2016-08-23 背胶及应用所述背胶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116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3643A (zh) * 2017-01-18 2017-05-3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密封结构及应用该密封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12638066A (zh) * 2020-12-10 2021-04-09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壳体结构及具有该背壳结构的智能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48282U (zh) * 2011-07-29 2012-02-22 南京冠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背胶
CN203279402U (zh) * 2013-05-10 2013-11-06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防尘装置及包括其的移动终端
US20140376198A1 (en) * 2013-06-21 2014-12-25 Wistron Corporation Readily detachable panel device
CN204474577U (zh) * 2015-03-04 2015-07-15 吴江市晶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胶带
CN105141715A (zh) * 2015-07-27 2015-12-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于终端的背胶及终端
CN105835450A (zh) * 2016-03-28 2016-08-10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背胶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48282U (zh) * 2011-07-29 2012-02-22 南京冠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背胶
CN203279402U (zh) * 2013-05-10 2013-11-06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防尘装置及包括其的移动终端
US20140376198A1 (en) * 2013-06-21 2014-12-25 Wistron Corporation Readily detachable panel device
CN204474577U (zh) * 2015-03-04 2015-07-15 吴江市晶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胶带
CN105141715A (zh) * 2015-07-27 2015-12-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于终端的背胶及终端
CN105835450A (zh) * 2016-03-28 2016-08-10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背胶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3643A (zh) * 2017-01-18 2017-05-3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密封结构及应用该密封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12638066A (zh) * 2020-12-10 2021-04-09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壳体结构及具有该背壳结构的智能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2889B2 (en)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having a flexible glass layer
CN102967975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957880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KR20140005767U (ko) 터치스크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571771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5067932U (zh) 防止静电花屏的lcd结构
CN106648202A (zh) 电子设备、触控显示屏、触控组件及触控导电膜
CN105786230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14876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531895B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211649A (zh) 背胶及应用所述背胶的电子装置
CN10589217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833905A (zh) 一种面板装置
KR100856151B1 (ko) 고분자 분산형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전극 단자부 제조방법
US9383837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3336602A (zh) 触控装置
CN104965612A (zh) 一种触摸屏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8604A (zh) 触摸屏保护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5210476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106098999B (zh) 一种电池结构及含有该结构的移动终端
CN106547135B (zh) 胶材及制备方法、液晶模组的制程方法及液晶模组
CN204422911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103472969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US20160286651A1 (en)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219682A (zh) 液晶显示屏和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