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90416A - 一种生物质炭燃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炭燃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90416A
CN106190416A CN201610850407.2A CN201610850407A CN106190416A CN 106190416 A CN106190416 A CN 106190416A CN 201610850407 A CN201610850407 A CN 201610850407A CN 106190416 A CN106190416 A CN 106190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mass
retort
carbon fuel
biomass carbon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504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90416B (zh
Inventor
张利亚
薛蕾
王留成
侯朝濮
石绍利
刘大贵
赵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Burton Biomass Conver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Henan Burto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Burton Biomass Conver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Burton Biomass Conver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enan Burton Biomass Conver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108504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904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90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90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90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90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5/00Solid fuels
    • C10L5/40Solid fuels essentially based on materials of non-mineral origin
    • C10L5/44Solid fuels essentially based on materials of non-mineral origin on vegetable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5/00Solid fuels
    • C10L5/40Solid fuels essentially based on materials of non-mineral origin
    • C10L5/44Solid fuels essentially based on materials of non-mineral origin on vegetable substances
    • C10L5/445Agricultural waste, e.g. corn crops, grass clippings, nut shells or oil pressing residu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炭燃料,属于生物质燃料技术领域。该生物质炭燃料是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向炭化炉内通入氮气使炉内为无氧或低氧环境后,将生物质原料颗粒从炭化炉顶部进料,热气流从炭化炉底部进入,在炉内形成逆流反应区域;控制炭化炉底部的反应温度为200~280℃,炉内压力为1010~1200mbar,炭化炉底部反应生成所述生物质炭燃料。利用低温炭化技术制得生物质炭燃料,该生物质炭燃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发热量和固定碳含量,更耐烧;着火温度为250~300℃,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为1×107~4×107,具有优异的燃烧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质炭燃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炭燃料。
背景技术
我国是秸秆产出大国,农作物秸秆的污染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瓶颈。根据生物质转化途径,目前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包括物理转化、生物转化和化学转化。物理转化主要为物理压缩、压块处理,制备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转化主要是厌氧消化制沼气和发酵生产乙醇;化学转化包括液化、气化、炭化等,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生物质液化和气化方面的研究,对于生物质炭化制备生物质炭燃料的研究较少,且目前的生物质热解炭化技术一般采用间歇工艺在中温(400℃~700℃)或高温(≥700℃)下进行,成本高、大多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生物质热解是指生物质在无氧或低氧的条件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大分子物质(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成较小分子的燃料物质(固态炭、可燃气、生物油)的热化学转化技术方法。
现有技术中,CN102703099A公开了一种垂直移动床稻壳碳化炉及其碳化稻壳方法,碳化炉包括颗粒系统、燃气系统、操作气系统和控制系统,颗粒系统形成稻壳下落的垂直移动床,操作气系统为产生操作气的工作部,稻壳在垂直移动床内与操作气发生逆流热交换。其碳化稻壳的方法包括:S1.进料至上位料仓满仓;S2.启动燃气风机和循环冷却水泵;S3.燃烧室的点火燃烧器点火,同时开启控制系统;S4.调整:残氧浓度传感器的目标参数不得小于1%,操作气温度传感器的目标参数为675~685℃,炉膛出口温度传感器的目标参数为96~100℃,炉膛出口压力传感器的目标参数为-50~-30Pa,排料温度传感器的目标参数为小于400℃;S5.炉膛出口温度传感器的目标参数达到96~100℃时,逐步投入副燃气风机、送风机,并逐步减少点火燃烧器负荷到零,利用稻壳料位传感器,逐步加大出料量到额定负荷;S6.正常生产;S7.停机:给料停用稻壳改用其它小颗粒惰性物料,下锁气器调节到最大负荷;依次关闭副燃气风机、送风机、停用控制系统;燃气风机降到最低负荷;直至稻壳出净后停炉。
上述碳化稻壳的方法在生产规模上实现了稻壳的控温连续碳化,但是其碳化温度过高,所得产品为活性碳化稻壳、轻质木焦油和可燃气体;活性碳材料的能量密度低,能源得率低,不能作为燃料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炭燃料,能量密度高,具有优异的燃烧性能。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炭燃料,是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向炭化炉内通入氮气使炉内为无氧或低氧环境后,将生物质原料颗粒从炭化炉顶部进料,热气流从炭化炉底部进入,在炉内形成逆流反应区域;控制炭化炉底部的反应温度为200~280℃,炉内压力为1010~1200mbar,炭化炉底部反应生成所述生物质炭燃料。
所述低氧环境是指氧气体积百分含量低于10%。
所述生物质原料颗粒是由以下方法制备的:将生物质原料粉碎至粒径<3mm,经压制成型至粒径<15mm,即得。所得生物质原料颗粒的堆密度0.25~0.40g/cm3
所述生物质原料可以是所有类型的木质纤维素物质。优选的,所述生物质原料为玉米秸秆、木屑、花生壳或棉杆。
所述生物质原料颗粒的含水率<20%。
制备过程中,物料在炭化炉中的停留时间为1~6h。
所述生物质炭燃料为颗粒状,粒径<15mm,水分含量<5%。
本发明的生物质炭燃料,在制备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生物质炭燃料从炭化炉底部输出,炉内产生的可燃气体从炭化炉上部排出。所述可燃气体经冷凝处理后,燃烧产生热气流作为炭化炉的热源。所述冷凝是采用冷却水进行冷凝,冷凝前气体的温度为51~60℃,冷凝后气体的温度为40~50℃。冷凝所得产物主要成分是醋液。
所述可燃气体依次经除尘、冷凝、净化处理后,燃烧产生热气流作为炭化炉的热源,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此处所述除尘是采用旋风除尘器进行除尘,去除可燃气体携带的碳颗粒及粉尘等固体杂质,减少进入冷凝器的气体中固体杂质的含量,不仅避免了冷凝器内部结垢的现象,减少了冷凝液体中固体杂质的含量,提高了冷凝产品的品质;同时,经过除尘的可燃气体燃烧时,避免了气体燃烧不均匀、燃烧效率不高,甚至爆燃的现象,使进入炭化炉的热气流温度可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所述净化是采用吸附器进行吸附净化,去除冷凝器未能处理的、被气流携带出的小液滴,对可燃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净化,提高后续燃烧的效率和均匀性,进一步提高进入炭化炉的热气流温度的可控性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通过辅助加热系统、或在燃烧时通入助燃气体、或在燃烧段后部通入氮气的方式控制热气流的温度,从而控制炭化炉底部的热解反应温度。所述助燃气体为空气。
所述辅助加热系统为电加热或通入天然气燃烧加热。空气的加入量是依据热解气的流量信号自动控制,以保证燃烧的正常进行。为控制燃烧气出口气体温度(热气流温度),依据温度信号,温度低时辅助加热,温度高时加入一定流量的氮气,以保证进入炭化炉的热气流温度稳定。
本发明的生物质炭燃料,在制备时以N2作载气,开始通入N2保证炭化炉内为无氧或低氧环境,然后将生物质原料颗粒输送至炭化炉中;初始利用辅助加热系统产生的热气流作为起始热源为热解炭化反应提供热量;生物质原料颗粒依靠自重从炭化炉顶部下降到底部,热气流从炭化炉底部上升至顶部,两者直接接触,在垂直方向上逆流移动并形成持续反应区域。控制炭化炉底部的热解反应温度为200~280℃,炉内压力为1010~1200mbar(绝压),炭化炉内维持着温度梯度,从上到下温度逐渐升高,使生物质原料颗粒在炉内从上到下运动过程中依次实现干燥、预热解、热解和炭化阶段,从而在炉底生成生物质炭燃料,从炉底输出,实现生物质炭燃料的制备。制备过程中,原料颗粒与热气流直接接触,热利用效率高;炭化温度低,避免了焦油的产生;所得生物质炭燃料的质量得率70%~85%,能源得率85%~95%,能源得率高;所得生物质炭能量密度高,可作为燃料使用,拓展了产品的用途,为废弃生物质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发明的生物质炭燃料在制备过程中,生物质原料颗粒以一定的速率进入炭化炉,从炭化炉顶部移动降到底部过程中,首先失去水分被干燥,原料颗粒持续下降,逐渐通过温度更高区域,此时生物质发生热解反应,释放出CO、CO2及轻组分有机物等气体,热解完成得到的生物质炭燃料以一定的出炭速率在炉底连续输出,实现了生物质炭燃料的连续生产。
进一步的,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从炭化炉上部排出,依次经除尘、冷凝、净化后,通过燃烧产生热气流进入炭化炉作为热源;利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作为热解加热热源,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节约能源,且能维持炭化炉的连续生产。
本发明的生物质炭燃料,是以生物质(木质纤维素物质)为原料,利用低温炭化技术将废弃生物质转化成的生物质炭燃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生物质炭燃料具有以下优点:
①该生物质炭燃料的发热量为17~20MJ/kg,水分含量<5%,挥发分含量为30%~50%,固定碳含量为25%~35%,灰分含量为10%~30%;与玉米秸秆原料颗粒(发热量15.24MJ/kg,水分含量11.96%,挥发分含量61.02%,固定碳含量14.62%,灰分含量12.40%)相比,低温炭化所得生物质炭燃料的发热量和固定碳含量提高,更耐烧。
②该生物质炭燃料的着火温度为250~300℃,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为1×107~4×107,具有优异的燃烧性能。
③该生物质炭燃料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在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本发明的生物质炭燃料的平衡吸水量为15%~20%,而玉米秸秆原料颗粒的平衡吸水量为25%;在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生物质炭燃料的平衡吸水量为5%~7%,而玉米秸秆原料颗粒的平衡吸水量为8.5%。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用的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用的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移动床热解系统、进料系统、出料系统和燃气循环系统,所述移动床热解系统包括移动床热解炭化炉1,所述移动床热解炭化炉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3、底部设有出料口1-4;所述进料系统包括原料仓6,所述原料仓6的排料口通过第一管道与设置在移动床热解炭化炉1顶部的进料口1-3相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有螺旋输送机,用于将原料仓6的原料送入移动床热解炭化炉1;所述出料系统包括成品储罐7,所述成品储罐7的进口通过第二管路与设置在移动床热解炭化炉1底部的出料口1-4相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上还设有带有冷却系统的螺旋输送机。
该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装置是一个密闭的内循环反应系统,所述第一管路靠近进料口1-3处设有阀门组8,阀门组8包括依次设置的2个自动阀门8-1、8-2,第二管路靠近出料口1-4处设有阀门组9,阀门组9包括依次设置的2个自动阀门9-1、9-2,通过上、下阀门的交错开闭实现运行时设备的密闭;所述移动床热解炭化炉1内部还设有物料层料位探测器(料位激光探头,图中未画出),用于探测物料层料位并反馈给PLC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PLC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进料口、出料口处的自动阀门组8、9实现自动进料和/或自动出料。
所述燃气循环系统包括旋风除尘器2、冷凝器3、吸附器4和回流加热器5,所述旋风除尘器2的气体进口2-1与移动床热解炭化炉1的热解气出口1-2相连接,旋风除尘器2的气体出口2-2与所述冷凝器3的气体进口3-1相连接,旋风除尘器2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排出收集粉尘的集尘出口2-3;冷凝器3的气体出口3-2与吸附器4的气体进口4-1相连接,冷凝器3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排出冷凝液体的排液口3-3;吸附器4的气体出口4-2通过第三管路与回流加热器5的燃气进口5-1相连接,所述吸附器4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排出吸附物质的排液口4-3,所述第三管路上还设有用于燃气循环的循环泵;回流加热器5的热气流出口5-2通过第四管路与移动床热解炭化炉1的热气流进口1-1相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还设有电动三通阀10,该电动三通阀10连接有用于排放尾气的尾气排放管道。
所述回流加热器5上还设有补充燃料进口5-5(辅助加热系统)、助燃气体进口5-3和氮气进口5-4,分别连接天然气管线、空气管线和氮气管线,所述天然气管线、空气管线和氮气管线上分别设有电动阀门13、11、12,用于向回流加热器供天然气和/或空气和/或氮气。
该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装置,根据移动床热解炭化炉1内部的物料层料位探测器探测信号,一旦探测料位不足,通过PLC自动化控制系统启动螺旋输送机和自动阀门组8,原料颗粒定量进入两阀门之间,然后根据时间连锁装置,关闭上部阀门,打开下部阀门,自动加料;热解完成,启动自动阀门组9,产物定量进入两阀门之间,然后根据时间连锁装置,关闭上部阀门,打开下部阀门,自动出料。通过PLC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自动进料和自动出料实现设备运行的连续性。
该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装置中,回流加热器5上设有助燃气体进口5-3、氮气进口5-4和补充燃料进口5-5(辅助加热系统),进口都采用切向进料,助燃气体(空气)的加入量是依据热解气的流量信号自动控制,以保证燃烧的正常进行。移动床热解炭化炉1的反应温度是依据温度信号,在回流加热器5燃烧段后部加入一定流量的氮气或补充燃料,以保证炭化炉的温度稳定。
该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装置的压力由PLC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为了维持炉体压力的稳定,排放一部分烟气。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用的生物质原料颗粒是由以下方法制备的:将生物质原料粉碎至粒径<3mm,后经压制成型至粒径<15mm,即得,所得生物质原料颗粒的堆密度0.25~0.40g/cm3。所述生物质原料颗粒的含水率<20%。
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用氮气的纯度不低于99%。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生物质炭燃料,采用上述的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装置,是由以下方法制备的:
向炭化炉内通入氮气使炉内为无氧或低氧环境(氧气体积百分含量低于10%),将玉米秸秆原料颗粒从炭化炉顶部进料,依靠其自身重力向下自流;热气流从炭化炉底部进入,从底部上升至顶部,在炉内形成逆流反应区域;通过热气流控制炭化炉底部的反应温度为220℃,炉内压力为1050mbar,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为5h,反应生成的生物质炭燃料从炭化炉底部输出,炉内产生的可燃气体从炭化炉的热解气出口排出。
炭化炉内维持着温度梯度,从上到下温度逐渐升高,使秸秆在炉内从上到下运动过程中依次实现干燥、预热解、热解和炭化阶段,从而在炉底生成生物质炭燃料,从炉底输出,实现生物质炭燃料的制备。
初始的热气流由辅助加热系统产生,所述辅助加热系统为向回流加热器中通入天然气(补充燃料)燃烧;后续炉内产生的可燃气体依次经除尘、冷凝、净化处理后,在回流加热器燃烧产生热气流作为炭化炉的热源;通过辅助加热系统、或在燃烧时通入助燃气体(空气)、或在燃烧段后部通入氮气,以控制炭化炉底部的热解反应温度。
所述冷凝是采用冷却水进行冷凝,冷凝前气体的温度为51~60℃,冷凝后气体的温度为40~50℃。冷凝所得产物主要成分是醋液。
实施例2-8的生物质炭燃料的制备过程的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其余同实施例1。
表1实施例2-8的生物质炭燃料制备过程的技术参数表
实施例 生物质原料 反应温度(℃) 炉内压力(绝压,mbar) 物料停留时间(h)
2 玉米秸秆 240 1100 4
3 玉米秸秆 250 1150 3
4 玉米秸秆 270 1200 1
5 玉米秸秆 200 1010 6
6 花生壳 220 1050 5
7 棉杆 220 1050 5
8 木屑 220 1050 5
实验例1
本实验例对实施例1-8所得生物质炭燃料进行统计和检测。
检测方法及所用仪器如下:
热重及燃烧特性分析:采用德国NETZSCH仪器公司的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热值测定:采用量热仪(郑州恒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HY-A9)及电子天平(深圳市无限量衡器有限公司,MAX-A6002)。
质量得率和能源得率:质量得率ηm和能量得率ηe的计算公式如下,
&eta; m = m 2 m 1 &times; 100 % - - - ( 1 )
&eta; e = &eta; m ( Q 2 Q 1 ) - - - ( 2 )
式中:m1和Q1表示原料质量和低位发热量,m2和Q2表示生物质炭燃料质量和低位发热量。
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所述原料为玉米秸秆原料颗粒。
表2实施例1-8所得生物质炭燃料的检测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与玉米秸秆原料颗粒相比,本发明的生物质炭燃料具有较高的空干基低位热值;原料颗粒在低温热解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热解气带走了一部分的能量,但是该生物质炭燃料保存了玉米秸秆原料的大部分能量,具有较高的质量得率和能源得率。
本发明以获得固体燃料炭为目的,对照《煤炭质量分级第3部分:发热量》(GB/T15224.3-2010),本发明的生物质炭燃料相当于中低发热量煤。对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条件》(NY/T 1878-2010),本发明的生物质炭燃料的发热量比草本类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发热量高,240℃(实施例2)时生物质炭燃料的热值比草本类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标准高4.68MJ/kg。
实验例2
本实验例对实施例所得生物质炭燃料的燃烧性能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及所用仪器如下:
热重及燃烧特性分析:采用德国NETZSCH仪器公司的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工业分析:采用马弗炉(上海凯朗仪器设备厂,SX2-4-10)和干燥箱(吴江市闽鑫烘箱电炉制造有限公司,MX841-6)。
元素分析:采用德国Elementar公司,vario EL III型元素分析仪。
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所得生物质炭燃料的燃烧性能检测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1-8所得生物质炭燃料的着火温度低于木炭(487.2℃)和烧烤炭(361.7℃),更易燃烧,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高于木炭(1.461)、低于烧烤炭(3.405),具有优异的燃烧性能。

Claims (6)

1.一种生物质炭燃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得:
向炭化炉内通入氮气使炉内为无氧或低氧环境后,将生物质原料颗粒从炭化炉顶部进料,热气流从炭化炉底部进入,在炉内形成逆流反应区域;控制炭化炉底部的反应温度为200~280℃,炉内压力为1010~1200mbar,炭化炉底部反应生成所述生物质炭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原料颗粒是由以下方法制备的:将生物质原料粉碎至粒径<3mm,后经压制成型至粒径<15mm,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炭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原料为玉米秸秆、木屑、花生壳或棉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炭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原料颗粒的含水率<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炭燃料,其特征在于:物料在炭化炉中的停留时间为1~6h。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质炭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炭燃料为颗粒状,粒径<15mm,水分含量<5%。
CN201610850407.2A 2016-09-23 2016-09-23 一种生物质炭燃料 Active CN1061904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0407.2A CN106190416B (zh) 2016-09-23 2016-09-23 一种生物质炭燃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0407.2A CN106190416B (zh) 2016-09-23 2016-09-23 一种生物质炭燃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90416A true CN106190416A (zh) 2016-12-07
CN106190416B CN106190416B (zh) 2019-01-25

Family

ID=57520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50407.2A Active CN106190416B (zh) 2016-09-23 2016-09-23 一种生物质炭燃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9041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9048A (zh) * 2018-01-25 2018-06-19 河南博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燃点环保型取暖用生物质炭颗粒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1110A (zh) * 2018-05-21 2018-10-02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耦合燃煤锅炉的生物质炭生产系统
CN108893160A (zh) * 2018-07-06 2018-11-27 合肥市晶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特性好的生物质炭燃料
CN108893161A (zh) * 2018-07-06 2018-11-27 合肥市晶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南荻生物质燃料
CN112151123A (zh) * 2020-08-25 2020-12-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预测烘焙生物质热解焦产率的方法
CN112520968A (zh) * 2021-02-08 2021-03-19 湖南爵铭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碳化方法
CN115368922A (zh) * 2022-08-19 2022-11-22 河南碳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艾炭和艾草凝露的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9256A (zh) * 2004-08-25 2005-06-22 胡福昌 内燃自热移动床干馏炭化的方法与设备
CN102002376A (zh) * 2010-11-23 2011-04-06 邢献军 一种生物煤炭制备方法
CN102226092A (zh) * 2011-05-30 2011-10-26 南京师范大学 连续式生物质低温热解炭化方法及其炭化炉
CN103242928A (zh) * 2012-02-03 2013-08-14 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质煤的制造方法
CN104099118A (zh) * 2014-06-18 2014-10-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连续式两级生物质富氮热解反应的装置
CN104419485A (zh) * 2013-08-23 2015-03-18 钱玉明 一种机制木炭的制造方法
EP2883943A1 (en) * 2013-12-16 2015-06-17 Arigna Fuels Limited Manufacture of fuel briquettes from thermally processed biomass
CN105038825A (zh) * 2015-07-17 2015-11-11 国际竹藤中心 一种能源自给型竹材生物质焙烧炭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9256A (zh) * 2004-08-25 2005-06-22 胡福昌 内燃自热移动床干馏炭化的方法与设备
CN102002376A (zh) * 2010-11-23 2011-04-06 邢献军 一种生物煤炭制备方法
CN102226092A (zh) * 2011-05-30 2011-10-26 南京师范大学 连续式生物质低温热解炭化方法及其炭化炉
CN103242928A (zh) * 2012-02-03 2013-08-14 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质煤的制造方法
CN104419485A (zh) * 2013-08-23 2015-03-18 钱玉明 一种机制木炭的制造方法
EP2883943A1 (en) * 2013-12-16 2015-06-17 Arigna Fuels Limited Manufacture of fuel briquettes from thermally processed biomass
CN104099118A (zh) * 2014-06-18 2014-10-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连续式两级生物质富氮热解反应的装置
CN105038825A (zh) * 2015-07-17 2015-11-11 国际竹藤中心 一种能源自给型竹材生物质焙烧炭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9048A (zh) * 2018-01-25 2018-06-19 河南博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燃点环保型取暖用生物质炭颗粒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1110A (zh) * 2018-05-21 2018-10-02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耦合燃煤锅炉的生物质炭生产系统
CN108611110B (zh) * 2018-05-21 2023-12-12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耦合燃煤锅炉的生物质炭生产系统
CN108893160A (zh) * 2018-07-06 2018-11-27 合肥市晶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特性好的生物质炭燃料
CN108893161A (zh) * 2018-07-06 2018-11-27 合肥市晶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南荻生物质燃料
CN112151123A (zh) * 2020-08-25 2020-12-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预测烘焙生物质热解焦产率的方法
CN112520968A (zh) * 2021-02-08 2021-03-19 湖南爵铭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碳化方法
CN112520968B (zh) * 2021-02-08 2021-06-01 湖南爵铭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碳化方法
CN115368922A (zh) * 2022-08-19 2022-11-22 河南碳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艾炭和艾草凝露的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90416B (zh) 2019-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8418B (zh) 一种玉米秸秆低温炭化制备生物质炭燃料的方法
CN106190416B (zh) 一种生物质炭燃料
CN104017590B (zh) 一种农林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方法
CN102517054B (zh) 一种农林生物质连续热解及产物分段收集净化装置与方法
CN110669538A (zh) 连续实现热量自循环的生物质炭-热联产工艺及装置
AU2010295138B2 (en) External combustion and internal heating type coal retort furnace
CN101544901A (zh)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74093B (zh) 一种褐煤直接干燥和热解一体化工艺和系统
CN206127211U (zh) 一种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装置
CN103695014A (zh) 一种稻壳生产甲醇生物质油的方法
CN105062521A (zh) 一种回转式连续热解秸秆炭化炉
CN101508902A (zh) 生物质燃料循环气化装置及其方法
CN102249225B (zh) 一种采用生物质进行供热的、由粉煤灰生产活性炭的系统
CN201737705U (zh) 生物质批量连续制备活性炭的装置
CN201354358Y (zh) 生物质无压力气化锅炉
CN204939394U (zh) 回转式连续热解秸秆炭化炉
CN204607940U (zh) 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生产可燃气的系统
CN210438685U (zh) 一种秸秆分级加热提取木醋液装置
CN106190202B (zh) 一种喷粉锅炉用生物质炭粉的制备方法及生物质炭粉
CN208829594U (zh) 一种内燃内热式生物质连续炭化系统
CN106554786A (zh) 一种节能环保炭化炉
CN104099119B (zh) 生物质流化热解液化装置
CN104479742A (zh) 生物质燃气制备系统
CN204417427U (zh) 一种可连续生产生物质热裂解燃气的成套装置
CN204039337U (zh) 生物质流化闪速热解液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03

Address after: No. 129, Wang Wang Road, north section of Changchun Road, Changchun Road,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enan Burton Bio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Henan Burton Biomass Conver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450000 Huayuan Road,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No. 27

Applicant before: Henan Burton Biomass Convers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