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84552A - 一种折叠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84552A
CN106184552A CN201610652123.2A CN201610652123A CN106184552A CN 106184552 A CN106184552 A CN 106184552A CN 201610652123 A CN201610652123 A CN 201610652123A CN 106184552 A CN106184552 A CN 106184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folded bicycle
chassis
hinged
rear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21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84552B (zh
Inventor
张健辉
蔡高佳
王刚
李湘驰
刘洪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kk Industr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kk Industry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kk Industry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521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84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84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455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6615 priority patent/WO2018028598A1/zh
Priority to US15/890,327 priority patent/US1064737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84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84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15/006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 B62K15/008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foldable about 2 or more a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折叠车,包括依次铰接的车头、前底盘以及后底盘的折叠车,所述折叠车上设置有用于折叠或展开所述折叠车的连杆折叠机构,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与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铰接,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可带动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发生相对运动实现相应的折叠或展开操作。通过设置连杆折叠机构,在折叠车折叠以及展开的过程中通过连杆折叠机构的联动,只需要一步控制即可实现折叠车全部位置的相对运动,进而完成折叠、展开操作,操作简单,大幅度的降低了折叠车的操作难度,优化了折叠车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连杆折叠机构的折叠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城市的发展,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迫切需要一款短途代步工具,可以代替步行从地铁站或公交站到公司等目的地。电动代步车已经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对于老人家、行动不便的人以及需要短途出行的人确实是一款不错的代步工具。虽然两轮代步车有着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等优点,但是大部分的两轮代步车都是站着行驶,一来重心高,紧急刹车容易翻车,而且人站着不够舒服,姿态也不够优雅。因此能够低速稳定行驶的三轮电动车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折叠电动三轮车,折叠后结构紧凑、体积小、携带方便,适合城市白领的需求。现有的采用折叠机构的三轮代步车,通常折叠步骤繁琐,机构与机构之间没有联动,导致折叠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折叠。如申请号为201310113606.1所公开的一种机动车,其车头、前底盘、后底盘之间没有联动机构,所以用户操作起来需要两个步骤才能完成展开或折叠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车,通过在折叠车上设置连杆折叠机构,可以简化折叠、展开步骤,简化操作时间。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折叠车,包括依次铰接的车头、前底盘以及后底盘,所述折叠车上设置有用于折叠或展开所述折叠车的连杆折叠机构,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与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铰接,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可带动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发生相对运动实现相应的折叠或展开操作。
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铰接所述车头以及所述前底盘的第一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以及所述后底盘铰接的第二联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后底盘运动可带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运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可带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运动。
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头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前底盘铰接。
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位置,所述第四连杆远离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底盘铰接。
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底盘靠近所述前底盘的一端设置有铰链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杆通过所述铰链连接件与所述后底盘铰接。
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底盘上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前底盘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通过同一铰接轴与所述滑动机构铰接。
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底盘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机构为所述滑槽中可滑动设置的滑块。
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底盘上并靠近所述后底盘与所述前底盘的铰接位置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后底盘铰接。
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手两端并位于靠近所述后底盘的一侧设置有展开固定槽,所述前底盘上与所述展开固定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挡块,在所述折叠车展开的状态下,所述挡块于所述展开固定槽处与所述把手抵接。
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折叠车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连杆折叠机构,在折叠车折叠以及展开的过程中通过连杆折叠机构的联动,只需要一步控制即可实现折叠车全部位置的相对运动,进而完成折叠、展开操作,操作简单,大幅度的降低了折叠车的操作难度,改善了折叠车的用户体验。通过设置展开固定槽以及挡块,把手和挡块相互挤压时压力角刚好等于90°,处于死点位置将前底盘与后底盘锁死。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折叠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折叠车展开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折叠车折叠过程中间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Ⅱ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所述折叠车折叠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所述折叠车展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Ⅲ处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安装于折叠车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所述前底盘与后底盘连接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实施例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展开状态原理图。
图12为实施例所述连杆折叠机构运动方向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各连杆运动方向)。
图13为实施例所述连杆折叠机构折叠状态原理图。
图中:
100、车头;200、前底盘;300、后底盘;401、第一连杆;402、第二连杆;403、第三连杆;404、第四连杆;405、滑槽;406、滑块;407、铰链连接件;408、展开固定槽;409、挡块;41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外”、“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1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折叠车,包括依次铰接的车头100、前底盘200以及后底盘300,所述折叠车上设置有用于折叠或展开所述折叠车的连杆折叠机构,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与所述车头100、所述前底盘200以及所述后底盘300铰接,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可带动所述车头100、所述前底盘200以及所述后底盘300发生相对运动实现相应的折叠或展开操作。
通过设置连杆折叠机构,在折叠车折叠以及展开的过程中通过连杆折叠机构的联动,只需要一步控制即可实现折叠车全部位置的相对运动,进而完成折叠、展开操作,操作简单,大幅度的降低了折叠车的操作难度,优化了折叠车的用户体验。
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铰接所述车头100以及所述前底盘200的第一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以及所述后底盘300铰接的第二联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后底盘300运动可带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运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可带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运动。
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的带动下可控制所述车头100与所述前底盘200相对运动,当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向所述后底盘300所在方向拉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所述车头100相对于所述前底盘200绕两者的铰接轴做顺时针转动,达到折叠车的叠合状态,当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向所述车头100所在方向推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所述车头100相对于所述前底盘200绕两者的铰接轴做逆时针转动,达到折叠车的展开状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401以及第二连杆402,所述第一连杆401远离所述第二连杆402的一端与所述车头100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02远离所述第一连杆401的一端与所述前底盘200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401与所述车头100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车头100与所述前底盘200相铰接位置的上方,第一连杆401的运动会推动或拉动所述车头100绕所述车头100与所述前底盘200的铰接轴转动,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三连杆403以及第四连杆404,所述第三连杆403远离所述第四连杆404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402靠近所述第一连杆401的位置,所述第四连杆404远离所述第三连杆403的一端与所述后底盘300铰接。
如上所述的第二连杆402靠近第一连杆401的位置是指沿所述第二连杆402的长度方向将所述第二连杆402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靠近所述第一连杆401的一部分即可以成为所述第三连杆403与所述第二连杆402铰接的位置。
将第三连杆403与所述第二连杆402铰接的位置设置在第二连杆402靠近第一连杆401的上半部分是为了在第三连杆403带动第二连杆402运动时更便于受力,同时在折叠车展开的状态下该铰接位置能够和第二连杆402与前底盘200的铰接位置以及第三连杆403与第四连杆404的铰接位置三点形成三角形结构,给第二连杆402更为牢固的支撑。
所述后底盘300靠近所述前底盘200的一端设置有铰链连接件407,所述第四连杆404通过所述铰链连接件407与所述后底盘300铰接。设置铰链连接件407的目的在于使所述第四连杆404与所述后底盘300的连接位置尽量避开所述前底盘200与所述后底盘300的铰接轴,使得在控制前底盘200相对于后底盘300转动的过程中后底盘300能够有足够的转动臂带动第四连杆404进行尽可能大的摆动,以实现整体上带动连杆折叠机构进行摆动,从而控制折叠车的折叠与展开。
为了在展开以及折叠过程中控制第三连杆403的运动方向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前底盘200上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前底盘200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第三连杆403与所述第四连杆404通过同一铰接轴与所述滑动机构铰接。
优选的,所述前底盘200上设置有滑槽405,所述滑动机构为所述滑槽405中可滑动设置的滑块406。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第三连杆403与第四连杆404相互铰接的一端始终在滑槽405中滑动,能够保证连杆折叠机构的运动轨迹的准确性,确保实现折叠或展开动作。
为了方便对连杆折叠机构的控制,本实施例在所述后底盘300上并靠近所述后底盘300与所述前底盘200铰接位置设置有把手410,所述把手410与所述后底盘300铰接。把手410与后底盘300铰接,但是当所述把手410相对于所述后底盘300转动到一定角度时所述把手410可以带动所述后底盘300相对于所述前底盘200转动,并通过设置在所述后底盘300上的铰链连接件407带动连杆折叠机构运动。
优选的,所述把手410两端并位于靠近所述后底盘300的一侧设置有展开固定槽408,所述前底盘200上与所述展开固定槽40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挡块409,在所述折叠车展开的状态下,所述挡块409于所述展开固定槽408处与所述把手410抵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展开固定槽408以及挡块409,把手410和挡块409相互挤压时压力角刚好等于90°,此时处于死点位置,将前底盘200与后底盘300锁死。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折叠车的两侧。
两组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在折叠车的折叠、展开的过程中进行完全相同的同步动作,将所述连杆折叠机构设置为两组可以保证折叠、展开过程中折叠车受力平衡,从而避免连杆折叠机构变形造成卡死的现象。
下面介绍本发明所述的折叠车的展开以及折叠的过程:
折叠操作,在需要进行折叠操作时折叠车首先处于展开状态,此时第一连杆401与第二连杆402处于死点位置,操作者可以用一只手提起把手410,带动前底盘200和后底盘300进行相对转动(后底盘300相对于前底盘200顺时针转动),设置在后底盘300上的铰链连接件407带动第四连杆404摆动,第四连杆404带动第三连杆403与滑块406在滑槽405中移动,第三连杆403与第二连杆402铰接的一端发生摆动,带动第二连杆402绕其与前底盘200的铰接轴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一连杆401与第二连杆402脱离死点位置,第一连杆401带动车头100沿顺时针方向向所述前底盘200方向转动,继续提拉把手410,至整车完全达到折叠状态。
展开操作,在如上所述的折叠状态下,操作者一手握住把手410、另一只手控制车头100绕车头100与前底盘200的铰接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顺势将把手410向下压,直至前底盘200与后底盘30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第一连杆401与第二连杆402恢复至死点位置即完成折叠车的展开操作,完全展开后继续下压把手410,使得固定在前底盘200上的挡块409与展开固定槽408配合对所述把手410进行挤压,使得前底盘200与后底盘300相对锁紧,因为前底盘200和后底盘300是绕同一个铰链相对运动,当把手410和挡块409相互挤压的时候,压力角刚好等于90°,处于死点位置,所以前底盘200和后底盘300被锁死。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铰接的车头、前底盘以及后底盘,所述折叠车上设置有用于折叠或展开所述折叠车的连杆折叠机构,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与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铰接,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可带动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发生相对运动实现相应的折叠或展开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铰接所述车头以及所述前底盘的第一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以及所述后底盘铰接的第二联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后底盘运动可带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运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可带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头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前底盘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位置,所述第四连杆远离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底盘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底盘靠近所述前底盘的一端设置有铰链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杆通过所述铰链连接件与所述后底盘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盘上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前底盘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通过同一铰接轴与所述滑动机构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盘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机构为所述滑槽中可滑动设置的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底盘上并靠近所述后底盘与所述前底盘的铰接位置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后底盘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两端并位于靠近所述后底盘的一侧设置有展开固定槽,所述前底盘上与所述展开固定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挡块,在所述折叠车展开的状态下,所述挡块于所述展开固定槽处与所述把手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折叠车的两侧。
CN201610652123.2A 2016-08-10 2016-08-10 一种折叠车 Active CN106184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2123.2A CN106184552B (zh) 2016-08-10 2016-08-10 一种折叠车
PCT/CN2017/096615 WO2018028598A1 (zh) 2016-08-10 2017-08-09 一种折叠车
US15/890,327 US10647377B2 (en) 2016-08-10 2018-02-06 Foldable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2123.2A CN106184552B (zh) 2016-08-10 2016-08-10 一种折叠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4552A true CN106184552A (zh) 2016-12-07
CN106184552B CN106184552B (zh) 2019-02-12

Family

ID=57514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2123.2A Active CN106184552B (zh) 2016-08-10 2016-08-10 一种折叠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84552B (zh)
WO (1) WO2018028598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4546A (zh) * 2016-12-31 2017-12-08 张华� 立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WO2018028598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深圳市随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车
WO2018028597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深圳市随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车
CN108639215A (zh) * 2018-05-24 2018-10-12 重庆龙科自动化机械设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智能电动车
CN108657356A (zh) * 2018-07-16 2018-10-16 深圳市随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车
US10647377B2 (en) 2016-08-10 2020-05-12 Shenzhen Relync Tech Ltd. Foldable vehicle
TWI697430B (zh) * 2018-12-22 2020-07-0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機車控制結構
CN114746688A (zh) * 2020-11-09 2022-07-1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9707A (zh) * 2020-03-31 2020-06-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折叠滑板车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27520A1 (de) * 1995-03-07 1996-09-12 Alexander Strebelow Antriebsloses radfahrzeug zum abfahren an hängen
CN103387028A (zh) * 2012-07-19 2013-11-13 亚伯拉罕·尼诺·瑞森伯格 机动车
CN104276242A (zh) * 2014-09-26 2015-01-14 宋文辉 转向系统及折叠车
US9205890B2 (en) * 2012-02-16 2015-12-08 Leev Mobility Bv Foldable scooter
CN204846231U (zh) * 2015-07-31 2015-12-09 苏州速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105253232A (zh) * 2014-07-16 2016-01-20 上海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前后连动的折迭式电动代步车骨架
CN205931111U (zh) * 2016-08-10 2017-02-08 深圳洛可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0663B (zh) * 2012-06-04 2014-06-25 郑永如 一步到位的折叠自行车
CN105314029A (zh) * 2014-07-16 2016-02-10 上海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可连动座椅的折迭式电动代步车骨架
CN106184552B (zh) * 2016-08-10 2019-02-12 深圳市随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27520A1 (de) * 1995-03-07 1996-09-12 Alexander Strebelow Antriebsloses radfahrzeug zum abfahren an hängen
US9205890B2 (en) * 2012-02-16 2015-12-08 Leev Mobility Bv Foldable scooter
CN103387028A (zh) * 2012-07-19 2013-11-13 亚伯拉罕·尼诺·瑞森伯格 机动车
CN105253232A (zh) * 2014-07-16 2016-01-20 上海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前后连动的折迭式电动代步车骨架
CN104276242A (zh) * 2014-09-26 2015-01-14 宋文辉 转向系统及折叠车
CN204846231U (zh) * 2015-07-31 2015-12-09 苏州速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电动车
CN205931111U (zh) * 2016-08-10 2017-02-08 深圳洛可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车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28598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深圳市随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车
WO2018028597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深圳市随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车
US10647377B2 (en) 2016-08-10 2020-05-12 Shenzhen Relync Tech Ltd. Foldable vehicle
CN107444546A (zh) * 2016-12-31 2017-12-08 张华� 立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7444546B (zh) * 2016-12-31 2023-02-10 张华� 立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8639215A (zh) * 2018-05-24 2018-10-12 重庆龙科自动化机械设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智能电动车
CN108657356A (zh) * 2018-07-16 2018-10-16 深圳市随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车
TWI697430B (zh) * 2018-12-22 2020-07-0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機車控制結構
CN114746688A (zh) * 2020-11-09 2022-07-1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84552B (zh) 2019-02-12
WO2018028598A1 (zh) 2018-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84552A (zh) 一种折叠车
CN205931111U (zh) 一种折叠车
JP6423356B2 (ja) 折り畳み式電動スクータ
CN205524410U (zh) 婴儿车结构
CN204368373U (zh) 一种具有折叠结构的两轮平衡车
WO2014161424A1 (zh) 一种有折椅功能的拉杆箱式便携折叠电动三轮车
CN101386324A (zh) 箱型电动车
CN106005413A (zh) 多元化折叠式无人机
CN105000110A (zh) 一种折叠车架及使用上述折叠车架的折叠电动车
CN104163220A (zh) 一种电动独轮车的自动踏板系统
CN206288155U (zh) 折叠机构以及滑板车
CN104260810A (zh) 一种折叠交通工具的电动折叠装置
CN205273752U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
CN106240726A (zh) 儿童电动车
CN206155532U (zh) 一种双人儿童推车
CN205417942U (zh) 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CN206031639U (zh) 一种自动折叠箱式便携电动车
CN101890996A (zh) 电动箱式折叠自行车
CN208470036U (zh) 折叠驱动机构及折叠车架
WO2017173805A1 (zh) 一种可折叠代步车
CN110789646B (zh) 支架及可移动装置
CN204937358U (zh) 一种折叠车架及使用上述折叠车架的折叠电动车
CN106627938A (zh) 一种x形折叠便携式三轮电动车
CN208731144U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滑板车
CN208682886U (zh) 一种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3

Address after: Futian District Huaqiang North Street Futian road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Shenzhen international culture building 2804A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accompan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26, Guangdong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Shennan Middle Road Central Park Design Capital Creative Industry Park 7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LKK Industry Design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