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69389B - 推按开关 - Google Patents

推按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69389B
CN106169389B CN201610328666.9A CN201610328666A CN106169389B CN 106169389 B CN106169389 B CN 106169389B CN 201610328666 A CN201610328666 A CN 201610328666A CN 106169389 B CN106169389 B CN 1061693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omponent
switch
engaging
guidanc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286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69389A (zh
Inventor
富永明浩
中岛宏
斋藤润
斋藤润一
山中乡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69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9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69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69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01H13/0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20Driv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推按开关。推按开关的操作部件(10)和动作部件(20)沿操作直线能够移动地被壳体(30)支承,具备得到与动作部件(20)的位置对应的电气的导通状态的开关部(40)。此外,该推按开关具备将操作部件(10)保持在既定的操作保持位置、将动作部件(20)保持在既定的动作保持位置的保持机构(A)。保持机构(A)具有心型的凸轮槽(55)、和具有与该凸轮槽(55)卡合的卡合端部(56b)的钩弓(56),并且基于卡合端部(56b)的位置将动作部件(20)保持在动作保持位置。

Description

推按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借助人为的推入操作将操作部件保持在多个操作位置的推按开关。
背景技术
作为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推按开关,在日本特开2007-323829号中,公开了一种相对于箱形的壳体上下移动自如地具备键头和滑块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具备对键头向突出方向施力的弹簧、和对滑块向使其与键头抵接的方向施力的弹簧,具备随着滑块的动作被操作的开关触点,具备将滑块锁止的锁止机构。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7-323829号中,锁止机构由形成在滑块上的心型的凸轮槽、和一端向该凸轮槽卡入的钩销构成。由此,在对键头进行按压操作的情况下,借助来自键头的推压力,滑块动作,开关触点成为导通状态,借助锁止机构将滑块保持在锁止位置,键头借助弹簧施加的力向非操作位置复原。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7-103201号中,公开了具备可动部件、具备开关元件、具备锁止机构的技术,所述可动部件相对于壳体向突出方向弹簧施力,所述开关元件与可动部件连动,所述锁止机构将可动部件锁止于既定位置。
在该日本特开2007-103201号中,可动部件被弹簧向突出方向施力,作为锁止机构,构成为具备形成在可动部件上的心型凸轮槽和向该凸轮槽插入的锁止部件。
在日本特开2007-323829号的推按开关中,在键头的按压操作后,不论开关部的状态如何,键头都向原来的位置复原。因此,无法根据键头的位置掌握开关部的状态,所以通过将键头的内部的LED对应于开关部的状态切换为点亮或非点亮,能够掌握开关部的状态。
但是,在如日本特开2007-323829号那样借助LED的点亮、灭掉来报知开关部的状态的技术方案中,在开关部内需要控制LED的电路,所以导致零件件数增大。并且,还可以想到在LED或电路故障的情况下无法掌握开关部的状态,有改善的余地。
在日本特开2007-323829号、日本特开2007-103201号中表示的推按开关中,根据直接操作开关部的滑块的滑动位置来决定开关部的状态。因而,在任意地设定开关部的ON/OFF的时机的情况下,带来凸轮槽的形状变更,设计的自由度被限制。此外,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锁止解除时一定需要推入操作,所以需要考虑与该推入操作对应的行程来设定开关部的ON/OFF的状态,这一点也限制设计的自由度。
进而,为了提高推按开关的设计的自由度,将决定与开关部连动的滑块的位置的结构与锁止机构分离是有效的。但是,在该结构中除了锁止机构以外还需要决定滑块的位置的结构,例如需要两个锁止机构等,导致零件件数的增加,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即,要求有能够借助视觉掌握开关部的状态、设计的自由度较高的推按开关。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推按开关具备能够沿操作直线移动的操作部件、能够借助来自前述操作部件的推压力沿前述操作直线移动的动作部件、得到与前述动作部件的位置对应的电气的导通状态的开关部和支承这些部件的壳体,并且,具备第1施力机构、第2施力机构和保持机构,所述第1施力机构对前述操作部件向从前述壳体突出的方向施力,所述第2施力机构对前述动作部件向与前述操作部件接近的方向施力,所述保持机构在前述操作部件和前述动作部件借助人为的推压操作而移动时,抵抗前述第1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将前述操作部件保持在既定的操作保持位置,抵抗前述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将前述动作部件保持在既定的动作保持位置;前述保持机构具有凸轮槽和卡合部件,所述凸轮槽形成在前述操作部件上,且是心型的凸轮槽,所述卡合部件的基端部被前述壳体支承,且卡合端部向前述凸轮槽卡入,在前述凸轮槽中具备卡合保持部,所述卡合保持部用于通过前述卡合端部卡入而将前述操作部件保持在前述操作保持位置;该保持机构基于前述卡合端部的位置将前述动作部件保持在前述动作保持位置。
根据该技术方案,在操作部件和动作部件借助推压操作沿操作直线移动的情况下,卡入到凸轮槽中的卡合端部与卡合保持部卡合,由此能够抵抗第1施力机构施加的力而将操作部件保持在操作保持位置。此外,能够基于卡合端部的位置抵抗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而将操作部件保持在动作保持位置。由此,在操作了操作部件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其操作位置,还能够根据操作部件的外端位置来掌握开关部的状态。
此外,根据该技术方案,在卡合部件的卡合端部处于卡合保持部的状态下,例如在借助操作部件的推入操作将保持状态解除的结构中,卡合部件随着推入操作而动作,但其动作方向与操作部件的动作方向不同,动作量也变少,所以给开关部的检测状态带来的影响较小,也不会导致开关部的大型化。
因而,构成了能够借助视觉掌握开关部的状态、设计的自由度较高的推按开关。
本发明也可以是,前述凸轮槽具有沿着前述操作直线的姿势的第1导引部、和形成在从前述第1导引部离开的位置处的前述卡合保持部;具备抵接保持部,所述抵接保持部在前述卡合部件与前述第1导引部卡合的状态下,抵接在前述卡合端部上,由此限制由前述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带来的前述动作部件的移动而保持在前述动作保持位置,并且前述抵接保持部具有下述这样的结构:在前述卡合端部与前述卡合保持部卡合的状态下,前述卡合端部从该抵接保持部脱离而将前述动作部件的移动的限制解除。
据此,在卡合端部与第1导引部卡合的状态下,能够实现由第1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带来的操作部件的突出,并且抵接保持部抵接在卡合端部上,由此限制由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带来的动作部件的移动。此外,在卡合端部与卡合保持部卡合的状态下,操作部件的向突出方向的动作被限制,并且卡合端部从抵接保持部离开,由此容许由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带来的动作部件的移动。即,通过利用卡合端部的位置在卡合端部与第1导引部卡合的状态和与卡合保持部卡合的状态下变化的现象,实现动作部件的移动的限制和没有限制的移动。
本发明也可以是,前述凸轮槽具有沿着前述操作直线的姿势的第1导引部、和形成在从前述第1导引部离开的位置处的前述卡合保持部;具备抵接保持部,所述抵接保持部在前述卡合部件与前述卡合保持部卡合的状态下,抵接在前述卡合端部上,由此限制由前述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带来的前述动作部件的移动而保持在前述动作保持位置,并且前述抵接保持部具有下述这样的结构:在前述卡合端部与前述第1导引部卡合的状态下,前述卡合端部从该抵接保持部脱离而将前述动作部件的移动的限制解除。
据此,在卡合端部与卡合保持部卡合的状态下,限制由第1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带来的操作部件的突出,并且抵接保持部抵接在卡合端部上,由此限制由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带来的动作部件的移动。此外,在卡合端部与第1导引部卡合的状态下,操作部件能够向突出方向没有限制地移动,并且卡合端部从抵接保持部离开,由此容许由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带来的动作部件的移动。即,通过利用卡合端部的位置在卡合端部与第1导引部卡合的状态和与卡合保持部卡合的状态下变化的现象,实现动作部件的移动的限制和没有限制的移动。
本发明也可以是,形成在前述动作部件上的限制壁配置于与前述凸轮槽重合的位置,相对于前述限制壁形成有供前述卡合端部插通的开口,相对于该开口的开口边缘形成有前述抵接保持部。
据此,将卡合部件的卡合端部插通于形成在限制壁上的开口,使该卡合端部卡合到凸轮槽中,由此能够进行操作部件的位置的切换,并且,开口边缘的抵接保持部相对于卡合端部抵接,由此能够进行动作部件的保持。
本发明也可以是,前述凸轮槽具备沿着前述操作直线的姿势的第1导引部、形成在从前述第1导引部离开的位置处的前述卡合保持部、在前述第1导引部的延长线上与前述第1导引部相连的第4导引部、和随着前述操作部件的推压操作而将处于前述卡合保持部的前述卡合端部向前述第4导引部引导的第3导引部;前述第4导引部的槽深度被设定为比前述第3导引部的槽深度深,在前述第3导引部和前述第4导引部的边界处形成有倾斜面。
在卡合端部与卡合保持部卡合的状态下对操作部件人为地进行推压操作的情况下,卡合端部从第3导引部向第4导引部移动。在这样的技术方案中,例如在第4导引部和第3导引部的边界部形成有台阶的结构中,在卡合端部在该台阶处移动的情况下,通过卡合端部落入,也有可能导致冲击而产生冲击音。相对于此,卡合端部沿着第3导引部与第4导引部的边界的倾斜面移动,所以不会产生冲击及产生冲击音。
本发明也可以是,在至少被前述第3导引部和前述第4导引部包围的区域中突出形成有岛状的分离部,并且在前述分离部上形成有导引面,所述导引面在前述卡合端部被相对于前述第4导引部引导后、前述操作部件的推压操作被解除、借助前述第1施力机构施加的力而前述操作部件向突出方向移动、前述卡合端部借助前述第4导引部移动的情况下,将前述卡合端部向从前述倾斜面离开的方向引导。
据此,在卡合端部处于第4导引部的状态下,将操作部件的人为的推压操作解除,在操作部件借助第1施力机构施加的力而向突出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卡合端部与导引面接触,由此能够将卡合端部向第1导引部的方向顺畅地引导,将误向第3导引部的方向侵入的不良状况消除。
本发明也可以是,前述壳体具备主体盒和罩部件,所述主体盒形成有收纳前述操作部件、前述动作部件和前述开关部的内部空间,所述罩部件将前述内部空间在与前述操作直线交叉的方向上敞开的敞开部关闭。
据此,在相对于主体盒的内部空间收纳操作部件、动作部件和开关部的状态下,将主体盒的敞开部用罩部件关闭,由此阻止操作部件、动作部件和开关部向敞开部的方向移动或脱落,阻止尘埃向内部空间的侵入。
本发明也可以是,在前述主体盒的敞开部上形成有一对嵌合壁,前述罩部件具备供前述嵌合壁嵌入的引导槽部。
据此,在将主体盒的敞开部用罩部件关闭的状态下,主体盒的嵌合壁嵌入到罩部件的引导槽部中,能够容易地进行装配罩部件时的定位,能够牢固地维持装配的状态下的主体盒与罩部件的位置关系,能够实现壳体的强度的提高。
本发明也可以是,前述壳体具备配置在前述操作部件和前述动作部件的中间位置处的中间壁部,在该中间壁部与前述操作部件之间配置有由压缩线圈弹簧构成的前述第1施力机构;前述壳体以前述动作部件为基准在与前述操作部件相反的一侧具备端部壁,在该端部壁与前述动作部件之间配置有由压缩线圈弹簧构成的前述第2施力机构。
据此,即使将第1施力机构和第2施力机构配置在直线上,也能够使第1施力机构施加的力仅作用于操作部件,使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仅作用于动作部件。此外,在动作部件没有被保持在动作保持位置的情况下,借助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而抵接在中间壁部上,能够决定动作部件能够移动的区域。
本发明也可以是,前述开关部由与前述动作部件一体地移动的可动触点、和被前述壳体支承并与前述可动触点接触的固定触点构成。
据此,能够根据与操作部件的动作位置对应的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的位置关系,得到能够区别操作位置的电气的导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推按开关的上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推按开关的下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操作部件处于操作保持位置的状态下的(a)截面、(b)底面和(c)凸轮槽的图。
图4是表示操作部件处于第1操作位置的状态下的(a)截面、(b)底面和(c)凸轮槽的图。
图5是表示操作部件处于操作解除位置的状态下的(a)截面、(b)底面和(c)凸轮槽的图。
图6是表示操作部件处于第2操作位置的状态下的(a)截面、(b)底面和(c)凸轮槽的图。
图7是表示凸轮槽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壳体与操作部件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凸轮槽的倾斜面的部位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凸轮槽的第2导引部的部位的形状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a)的抵接保持部的位置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基本结构〕
如图1~图3所示,推按开关构成为,具备操作部件10、动作部件20、壳体30、作为第1施力机构的第1弹簧51、作为第2施力机构的第2弹簧52、开关部40和作为锁止机构发挥功能的保持机构A。
该推按开关构成为,例如在燃气烹调设备中通过反复进行键头11的推入操作来实现燃气的点火、燃烧的维持和灭火,并能够根据键头11的位置确认操作状态。另外,在用于燃气烹调设备的情况下,以下述方式使用:基于构成开关部40的可动触点43与固定触点42的导通状态,由控制装置控制对燃气的给排进行控制的电磁阀、或将燃气点燃的点火机构。另外,该推按开关除了用于燃气烹调设备以外,也可以用于家庭用的电气设备等。
操作部件10使外端位置露出到壳体30的外方,在该外端位置处具备键头11,借助第1弹簧51向突出方向施力。动作部件20在壳体30的内部配置在与操作部件10的内端相邻的位置,借助第2弹簧52向接近于操作部件10的方向施力。
该推按开关是保持机构A决定操作部件10和动作部件20的位置的结构,通过将键头11向推入方向反复操作,能够以图3所示的初始状态、图4所示的第1操作状态、图5所示的解除状态和图6所示的第2操作状态的顺序设定。此外,开关部40对应于动作部件20的位置而呈现电气的导通状态。
〔操作部件-动作部件-壳体〕
操作部件10由绝缘性的树脂形成,一体地形成有配置在与操作直线X共通的轴芯上的筒状的操作框12、和与操作直线X平行姿势的滑动板13。在操作框12的内部形成有弹簧承接壁14,从该弹簧承接壁14朝向推入操作方向突出设置有与操作直线X同轴芯地配置的抵接体15。
此外,在操作框12的外端位置,形成有用来以压接状态保持键头11的多个狭缝12a、和用于键头11的定位的凸缘12b。此外,在操作框12的内端部的外周上形成有突出限制部16。
动作部件20由绝缘性的树脂形成,一体地形成有配置在与操作直线X共通的轴芯上的动作环21、和与操作直线X平行姿势的限制壁22。在动作环21中的操作部件侧的端部形成有抵接壁23,从该抵接壁23朝向推入方向突出设置有位置限制体24。
在动作环21与限制壁22之间,形成有供操作部件10的滑动板13插通的插通孔部25。在限制壁22的外端位置形成有触点支承部26。
壳体30由绝缘性的树脂形成,具备主体盒31、开关支承部32和罩板33,所述主体盒31形成有收纳操作部件10的操作框12和动作部件20的动作环21的内部空间,所述开关支承部32向横向伸出,所述罩板33作为将主体盒31及开关支承部32的敞开部关闭的罩部件使用。此外,敞开部在相对于操作直线X交叉的方向上敞开。
主体盒31的收纳空间形成有以操作框12贯通的方式配置的插通开口部31a,并且在其相反侧形成有端部壁31b,在它们的中间位置,形成有构成收纳操作框12的空间与收纳动作环21的空间的边界的呈环状的中间壁部31c。此外,在该主体盒31中的配置罩板33(罩部件)的开口部分处形成有一对嵌合壁31d。
进而,在壳体30的外周上,形成有用来支承开关整体的连结板34,并且形成有基端支承部35,所述基端支承部35支承构成开关部40的作为卡合部件的钩弓56的基端部56a。
罩板33相对于主体盒31借助热焊接或使用粘接剂的粘接技术固定。相对于形成在该罩板33与主体盒31之间的空间,收纳有操作部件10的操作框12和动作部件20的限制壁22。
罩板33也在操作部件10的定位方面发挥功能,在该定位功能中,动作部件20与操作部件10的滑动板13接触,由此动作部件20的位置也确定。特别是,如图8所示,在罩板33的内表面侧形成有与滑动板13接触的引导面33s,并且在该引导面33s的两侧部形成有引导槽部33t。构成为,壳体30的主体盒31的一对嵌合壁31d相对于该引导槽部33t嵌入,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罩板33相对于主体盒31装配时的定位。
此外,在操作部件10被操作的情况下,操作部件10在滑动板13与罩板33的引导面33s接触的状态下移动,动作部件20在与滑动板13接触的状态下移动。在罩板33上,形成有供后述的钩弓56的卡合端部56b插通的圆弧状的插通孔33a。
第1弹簧51使用压缩线圈型的弹簧,装备在操作框12的内部的弹簧承接壁14与壳体30的主体盒31的中间壁部31c之间。第2弹簧52使用压缩线圈型的弹簧,装备在动作部件20的抵接壁23与壳体30的主体盒31的端部壁31b之间。
借助该结构,操作部件10的操作框12被第1弹簧51施加的力向从壳体30的插通开口部31a突出的方向施力,在向突出方向的动作没有被限制的状态下,操作框12的突出限制部16与壳体30的插通开口部31a的端面抵接。此外,动作部件20的动作环21被第2弹簧52施加的力向与操作框12接近的方向施力,在不与操作框12的抵接体15抵接的状态下抵接在中间壁部31c上。
〔开关部〕
开关部40具备被壳体30的基端支承部35支承的基板41,并且具备被该基板41支承的固定触点42和被动作部件20的触点支承部26支承的可动触点43。
固定触点42具备由用铜合金等的金属件构成的良导体形成的多个导通部。该多个导通部形成在基板41上,与连接器44的端子导通。另外,连接器44以从壳体30的开关支承部32向外方突出的状态形成。
可动触点43具有由用铜合金等的金属件构成的良导体形成的多个接触部,被动作部件20的触点支承部26支承。另外,通过对固定触点42与可动触点43的接触部分实施金镀,能够维持良好的导通状态。此外,可动触点43采用相对于动作部件20借助铆接或敛缝等技术安装的结构,但也可以插入到动作部件20中。
在该开关部40中,对多个固定触点42的既定的固定触点施加电压,构成为,随着动作部件20的动作,能够根据固定触点42的电压的变化来判断动作部件20的位置。即,在动作部件20的位置变化的情况下,随着可动触点43与多个固定触点42的导通状态变化,既定的固定触点42的电位变化。这些电位对应于动作部件20的位置,所以基于该电位来判断动作部件20的动作位置。
〔保持机构〕
保持机构A作为锁止机构发挥功能,具备形成在操作部件10的滑动板13上的心型的凸轮槽55、与凸轮槽55卡合的作为卡合部件的钩弓56、维持钩弓56的卡合状态的线圈状的卡合弹簧57、和形成在限制壁22上的抵接保持部22S。
如图7、图9、图10所示,凸轮槽55具备第1导引部55a、第2导引部55b、第3导引部55c、第4导引部55d和卡合保持部55k,并形成为心型。此外,借助这些导引部,随着操作部件10的操作,钩弓56(卡合部件)的卡合端部56b基本上以在图7中绕左(绕逆时针)旋转的方式移动。
第1导引部55a为了在操作部件10的推压操作时引导钩弓56(卡合部件)的卡合端部56b,以沿着操作直线X的姿势形成为直线状。第2导引部55b为了借助操作部件10的推压操作而将到达第1导引部55a的端部的卡合端部56b向卡合保持部55k引导,朝向从前述第1导引部55a离开的方向而形成。
第3导引部55c形成在借助操作部件10的推压操作将处于卡合保持部55k上的卡合端部56b向第4导引部55d引导的区域中。第4导引部55d以在第1导引部55a的延长线上与第1导引部55a相连的方式配置,以便将从第3导引部55c送来的卡合端部56b向第1导引部55a的方向引导。
在该凸轮槽55中,将第2导引部55b的槽深度设定得比第1导引部55a的槽深度深,将卡合保持部55k的槽深度设定得比第2导引部55b的槽深度深,将第1导引部55a的槽深度设定得比第4导引部55d的循环方向上的末端位置处的槽深度深。
此外,在第1导引部55a与第2导引部55b的边界、第2导引部55b与卡合保持部55k的边界、第4导引部55d的循环方向上的末端位置与第1导引部55a的边界处形成有台阶部S。特别是,在第3导引部55c与第4导引部55d的边界,代替台阶构造而形成有倾斜面Sa。该倾斜面Sa以第4导引部55d侧比第3导引部55c侧深(越靠循环方向的下游侧越深)的倾斜形成。进而,在被多个导引部包围的区域中形成为岛状的分离部T中的、与第4导引部55d和前述倾斜面Sa相邻的部分上形成有导引面Ta。
如前述那样在第3导引部55c与第4导引部55d的边界处形成倾斜面Sa,由此,抑制了在卡合端部56b从第3导引部55c向第4导引部55d移动时的冲击音的产生。此外,在卡合端部56b从第4导引部55d向第1导引部55a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卡合端部56b与导引面Ta接触,由此消除了误向第3导引部55c的方向移动的不良状况。
钩弓56由钢琴线构成,将沿着操作直线X延伸的杆件的一端部在与操作直线X正交的方向上弯折而形成基端部56a,将另一端部在与操作直线X正交的方向上弯折而形成卡合端部56b。基端支承部35将钩弓56的基端部56a摆动自如地支承。此外,以将壳体30的基端支承部35和钩弓56圈入的方式具备卡合弹簧57。
在动作部件20的限制壁22上,形成有供钩弓56的卡合端部56b插通的开口22a,形成有通过卡合端部56b抵接在该开口22a的开口边缘上来决定动作部件20的位置的抵接保持部22S、和能够进行动作部件20的自由的移动的解除空间22T。
如图3~图6所示,抵接保持部22S以相对于操作直线X正交的姿势形成。即,以下述方式决定各自的位置关系:在钩弓56的卡合端部56b处于与卡合保持部55k卡合的姿势的情况下,卡合端部56b不会与开口22a的内周抵接,在卡合端部56b是与第1导引部55a卡合的姿势的情况下,抵接保持部22S抵接在该卡合端部56b上。
〔动作方式〕
在图3~图6中,表示操作部件10被保持的初始状态、然后进行推入操作后的第1操作状态、然后操作部件10被解除后的解除状态、和再次进行推入操作后的第2操作状态。另外,通过在第2操作状态后将推入操作解除,返回至初始状态。
在图3所示的初始状态下,钩弓56的卡合端部56b与卡合保持部55k卡合,所以由第1弹簧51施加的力带来的操作部件10的突出被阻止。在该初始状态下,操作部件10被保持于操作保持位置Pa(锁止位置)。此外,在该初始状态下,钩弓56的卡合端部56b不与限制壁22的开口22a抵接(处于解除空间22T中),所以借助第2弹簧52施加的力,动作部件20抵接在中间壁部31c上而被保持于初始位置Qa。
在图4所示的第1操作状态下,随着操作部件10的推压操作,卡合端部56b从凸轮槽55的卡合保持部55k脱离,并处于经由第3导引部55c移动到第4导引部55d的状态。随着该移动,钩弓56的卡合端部56b以基端部56a为中心摆动,该卡合端部56b达到能够与抵接保持部22S抵接的位置。此外,在该第1操作状态下,操作部件10达到作为推入方向的移动端的第1操作位置Pb。随着该移动,抵接体15抵接在动作部件20的抵接壁23上,由此动作部件20也与操作部件10一体地移动,动作部件20达到该动作部件20的动作环21与壳体30的端部壁31b接近的第1动作位置Qb。
在图5所示的解除状态下,卡合端部56b处于从第4导引部55d移动到第1导引部55a的位置,操作框12的突出限制部16抵接在壳体30的插通开口部31a的端面上,由此操作部件10处于最突出的操作解除位置Pc。此外,在该解除状态下,抵接保持部22S抵接在卡合端部56b上,由此,由第2弹簧52施加的力带来的动作部件20向施力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在该解除状态下,动作部件20被保持于动作保持位置Qc。
在图6所示的第2操作状态下,随着操作部件10的推压操作,卡合端部56b处于从第1导引部55a移动到第2导引部55b的状态,随着该移动,钩弓56的卡合端部56b以基端部56a为中心摆动,该卡合端部56b达到不与抵接保持部22S抵接的位置。此外,在该第2操作状态下,操作部件10达到第2操作位置Pd,动作部件20达到第2动作位置Qd。
然后,将操作部件10的推压操作解除,由此,转移到钩弓56的卡合端部56b与卡合保持部55k卡合的状态,并且达到卡合端部56b不与抵接保持部22S抵接的位置,所以回到初始状态。
这样,通过反复进行键头11的推压操作,依次出现图3所示的初始状态、图4所示的第1操作状态、图5所示的解除状态和图6所示的第2操作状态。并且,在初始状态下,键头11被保持在推入位置,在解除状态下,键头11被保持在突出状态。这样,能够根据键头11的位置(操作部件10的位置)来掌握推按开关的状态。
这样,在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推按开关中,反复进行操作部件10的键头11的推入操作,由此,例如容易进行燃气烹调设备等的控制,由于操作部件10的突出量在初始状态和解除状态下不同,所以能够根据其突出量掌握开关部40的状态,能够避免误操作而实现良好的使用方便性。
〔实施方式的效果〕
例如,在动作部件20上形成凸轮槽55的推按开关中,开关部40的固定触点42和可动触点43的相对的动作量由凸轮槽55的形状决定。因为这样的理由,在以往结构的推按开关中,在使开关部40的动作行程较大的情况下、或在将保持动作部件20的位置进行变更的情况下,需要凸轮槽55的形状的变更。相对于此,在实施方式中,仅将保持机构A的凸轮槽55的结构用于决定操作部件10的位置,为了决定动作部件20的位置,由与钩弓56的卡合端部56b抵接的抵接保持部22S决定,所以设计的自由度增加。
此外,在该技术方案中,随着操作部件10的推入操作,钩弓56(卡合部件)以基端部56a为中心摆动,但其摆动方向与操作部件10的动作方向不同,动作量也较小。因而,给开关部40的检测状态带来的影响较小,也不会导致开关部40的大型化。
由于在将主体盒31及开关支承部32的敞开部关闭的位置处具备罩板33(罩部件的一例),所以罩板33阻止滑动板13或限制壁22向脱落方向的移动。此外,在操作部件10的动作时,罩板33(罩部件的一例)的引导面33s能够引导滑动板13并实现顺畅的动作。
由于罩板33将开关支承部32、主体盒31及开关支承部32的敞开部分关闭,所以阻止尘埃相对于这些部件的侵入。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
(a)如图11所示,作为在初始状态下抵抗第2施力机构(第2弹簧52)施加的力而阻止动作部件20的移动的结构,在限制壁22的开口22a的卡合部件(钩弓56)的卡合端部56b抵接的位置处形成抵接保持部22S。即使是采用该结构的推按开关,也不受凸轮槽55的尺寸限制地决定动作部件20的动作量,使开关部40的设计变容易。
(b)也可以将开关部40构成为,例如在壳体30上具备多个舌簧开关,相对于动作部件20而具备永久磁铁,由此能够检测动作部件20的操作位置。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因固定触点42和可动触点43的滑动带来的磨损。
(c)壳体30并不一定需要具备由其他部件构成的罩板33,也可以将相当于罩板33的部件与壳体30一体地形成。

Claims (10)

1.一种推按开关,其特征在于,
该推按开关具备能够沿操作直线移动的操作部件、能够借助来自前述操作部件的推压力沿前述操作直线移动的动作部件、得到与前述动作部件的位置对应的电气的导通状态的开关部和支承这些部件的壳体,
并且,具备第1施力机构、第2施力机构和保持机构,所述第1施力机构对前述操作部件向从前述壳体突出的方向施力,所述第2施力机构对前述动作部件向与前述操作部件接近的方向施力,所述保持机构在前述操作部件和前述动作部件借助人为的推压操作而移动时,抵抗前述第1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将前述操作部件保持在既定的操作保持位置,抵抗前述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将前述动作部件保持在既定的动作保持位置;
前述保持机构具有凸轮槽和卡合部件,所述凸轮槽形成在前述操作部件上,且是心型的凸轮槽,所述卡合部件的基端部被前述壳体支承,且卡合端部向前述凸轮槽卡入,在前述凸轮槽中具备卡合保持部,所述卡合保持部用于通过前述卡合端部卡入而将前述操作部件保持在前述操作保持位置;
该保持机构基于前述卡合端部的位置将前述动作部件保持在前述动作保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按开关,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抵接保持部,所述抵接保持部限制由前述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带来的前述动作部件的移动;
前述凸轮槽具有沿着前述操作直线的姿势的第1导引部、和形成在从前述第1导引部离开的位置处的前述卡合保持部;
前述抵接保持部具有下述这样的结构:在前述卡合部件与前述第1导引部卡合的状态下,抵接在前述卡合端部上,由此保持在前述动作保持位置,在前述卡合端部与前述卡合保持部卡合的状态下,前述卡合端部从该抵接保持部脱离而将前述动作部件的移动的限制解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按开关,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抵接保持部,所述抵接保持部限制由前述第2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带来的前述动作部件的移动;
前述凸轮槽具有沿着前述操作直线的姿势的第1导引部、和形成在从前述第1导引部离开的位置处的前述卡合保持部;
前述抵接保持部具有下述这样的结构:在前述卡合部件与前述卡合保持部卡合的状态下,抵接在前述卡合端部上,由此保持在前述动作保持位置,在前述卡合端部与前述第1导引部卡合的状态下,前述卡合端部从该抵接保持部脱离而将前述动作部件的移动的限制解除。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推按开关,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前述动作部件上的限制壁配置于与前述凸轮槽重合的位置,相对于前述限制壁形成有供前述卡合端部插通的开口,相对于该开口的开口边缘形成有前述抵接保持部。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推按开关,其特征在于,
前述凸轮槽具备沿着前述操作直线的姿势的第1导引部、形成在从前述第1导引部离开的位置处的前述卡合保持部、在前述第1导引部的延长线上与前述第1导引部相连的第4导引部、和随着前述操作部件的推压操作而将处于前述卡合保持部的前述卡合端部向前述第4导引部引导的第3导引部;
前述第4导引部的槽深度被设定为比前述第3导引部的槽深度深,在前述第3导引部和前述第4导引部的边界处形成有倾斜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按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被前述第3导引部和前述第4导引部包围的区域中突出形成有岛状的分离部,并且在前述分离部上形成有导引面,所述导引面在前述卡合端部被相对于前述第4导引部引导后、前述操作部件的推压操作被解除、前述操作部件借助前述第1施力机构施加的力向突出方向移动、前述卡合端部借助前述第4导引部移动的情况下,将前述卡合端部向从前述倾斜面离开的方向引导。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推按开关,其特征在于,
前述壳体具备主体盒和罩部件,所述主体盒形成有收纳前述操作部件、前述动作部件和前述开关部的内部空间,所述罩部件将前述内部空间在与前述操作直线交叉的方向上敞开的敞开部关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按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主体盒的敞开部上形成有一对嵌合壁,前述罩部件具备供前述嵌合壁嵌入的引导槽部。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推按开关,其特征在于,
前述壳体具备配置在前述操作部件和前述动作部件的中间位置处的中间壁部,在该中间壁部与前述操作部件之间配置有由压缩线圈弹簧构成的前述第1施力机构;
前述壳体以前述动作部件为基准在与前述操作部件相反的一侧具备端部壁,在该端部壁与前述动作部件之间配置有由压缩线圈弹簧构成的前述第2施力机构。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推按开关,其特征在于,
前述开关部由与前述动作部件一体地移动的可动触点、和被前述壳体支承并与前述可动触点接触的固定触点构成。
CN201610328666.9A 2015-05-19 2016-05-18 推按开关 Active CN1061693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02141 2015-05-19
JP2015102141A JP6467287B2 (ja) 2015-05-19 2015-05-19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69389A CN106169389A (zh) 2016-11-30
CN106169389B true CN106169389B (zh) 2019-04-02

Family

ID=57359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28666.9A Active CN106169389B (zh) 2015-05-19 2016-05-18 推按开关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467287B2 (zh)
CN (1) CN10616938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2551Y (zh) * 2004-09-03 2005-11-23 陈志勇 直键开关
JP2007103201A (ja) * 2005-10-05 2007-04-19 Alps Electric Co Ltd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102326220A (zh) * 2009-02-19 2012-01-1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开关装置
CN202996654U (zh) * 2012-12-31 2013-06-12 乐清市信达利实业有限公司 按钮开关
CN203950715U (zh) * 2014-07-19 2014-11-19 乐清市金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40134U (zh) * 1987-09-04 1989-03-09
US6552643B2 (en) * 2000-12-11 2003-04-22 Shang-Hao Chen Structure of a depress-type safety switch
JP4248563B2 (ja) * 2006-05-30 2009-04-02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2551Y (zh) * 2004-09-03 2005-11-23 陈志勇 直键开关
JP2007103201A (ja) * 2005-10-05 2007-04-19 Alps Electric Co Ltd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102326220A (zh) * 2009-02-19 2012-01-1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开关装置
CN202996654U (zh) * 2012-12-31 2013-06-12 乐清市信达利实业有限公司 按钮开关
CN203950715U (zh) * 2014-07-19 2014-11-19 乐清市金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19219A (ja) 2016-12-22
JP6467287B2 (ja) 2019-02-13
CN106169389A (zh) 2016-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0530B (zh) 具有插入式电线触头的电连接器
JP5542698B2 (ja) モジュラ端子、特に断路端子
EP3780049B1 (en)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sound function
CN210897140U (zh) 分断器和接触器
CN107993897A (zh) 漏电保护断路器
US4222019A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manual release
CN106169389B (zh) 推按开关
PL199095B1 (pl) Elektromechaniczny łącznik zdalny
JP2016018616A (ja) 配線器具
KR101476703B1 (ko) 안전 콘센트
JP2015109147A (ja) 電気コネクタ、ハーネス、およびスクイブの接続装置
JP4908139B2 (ja) 回路遮断器
JP4851295B2 (ja) 回路遮断器
JP2008066038A (ja) 回路遮断器
JP6278866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105023785B (zh) 按压开关
KR200456567Y1 (ko) 전자접촉기의 아크소호장치
JP4908121B2 (ja) 回路遮断器
US9720303B2 (en) Strobe mechanism
TW201929162A (zh) 開閉體的開閉機構
CN209487375U (zh) 便携式物体的至少一种电子功能的操纵装置
CN210443701U (zh) 插座
JP6885591B2 (ja) ガス調理器具
JP4769275B2 (ja) 漏電継電器
JP6962547B2 (ja) ガス調理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