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4284B - 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4284B
CN106134284B CN201580015714.2A CN201580015714A CN106134284B CN 106134284 B CN106134284 B CN 106134284B CN 201580015714 A CN201580015714 A CN 201580015714A CN 106134284 B CN106134284 B CN 106134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enerating
wiring
heater
resistance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57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34284A (zh
Inventor
梅村裕司
今井智晴
青山智克
森田智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suzu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suzu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suzu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suzu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34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4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34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4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095Heat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05B3/06Heater element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oupling elements or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05B3/2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 H05B3/26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heating conductor mounted on insulating base
    • H05B3/26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heating conductor mounted on insulating base the insulating base being an insulated metal pla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05B3/2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 H05B3/26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heating conductor mounted on insulating base
    • H05B3/265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heating conductor mounted on insulating base the insulating base being an inorganic material, e.g. ceramic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02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02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 H05B2203/003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using serpentine layou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02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 H05B2203/004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using zigzag layou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02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 H05B2203/005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using multiple resistive elements or resistive zones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02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 H05B2203/007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using multip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resistive elements or resistive zo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3Heaters using resistive films or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7Manufactur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ea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2Heaters using heating elements having a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器的制造方法,该加热器具备多个通过通电而发热的电阻发热布线,各电阻发热布线的电阻值被进行了校正。该加热器是具备配置在基体(11)上的多个发热部(10)的加热器,具备:两个供电用布线(13a、13b),其由导电材料形成,按每个发热部予以分离且该两个供电用布线彼此分离地设置;电阻发热布线(12),其在各发热部中利用电阻发热材料以将各供电用布线连结起来的方式布线;校正电桥(14),针对各发热部,在测量到的电阻发热布线的电阻值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其利用导电材料将电阻发热布线的两点之间和电阻发热布线的一点与供电用布线之间中的至少一者连接起来;以及供电用电桥(15),其利用导电材料将各发热部的一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以及利用导电材料将各发热部的另一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

Description

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 以及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器的制造方法。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备多个通过通电而发热的电阻发热布线且各电阻发热布线的电阻值被进行了校正的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进行对象物的热处理的加热部件,已知有在不锈钢板、陶瓷板的表面配设有电阻发热布线而成的加热器。这样的加热器能够形成得较薄且紧凑,因此例如以通过组装于复印机、打印机等中来将调色剂、墨等定影到记录介质的目的来使用,或者以通过组装于干燥机中来均匀地加热干燥板等被处理体的目的来使用。在这些用途中,已知有这样的加热器:将加热器的发热面分割为多个发热部(单元),从而使作为加热对象的面内的温度分布尽可能均匀(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在所述那样的加热器的制造中,形成的电阻发热体的电阻值等存在差异,因此,为了得到高品质的加热器,需要调整电阻发热体的电阻值(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4/0347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131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加热器,该加热器构成为:具备多个电阻发热布线(单元图案),该电阻发热布线(单元图案)是利用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导电材料铺设而成的,各电阻发热布线并联电连接。采用该加热器,各电阻发热布线实际上具有相同的发热特性,因此各自的单元图案部(发热部)的发热大致相同,能够大致均匀地加热被加热物。
然而,在所述那样的加热器的制造中,难以均匀地形成各发热部的电阻发热布线,因此,为了使整个发热区域的发热特性均匀,需要调整各电阻发热布线的电阻值。在所述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这样的发明:在电阻体图案上层叠形成导电层,从而调整电阻值。然而,在所述那样的配设有多个发热部的加热器等中,电阻发热布线的布线图案更加细密化。另一方面,随着加热器的形状、尺寸多样化,通过印刷等将电阻发热布线高精度地形成于整个发热区域越发变得困难。例如,在加热器的发热区域为曲面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所谓的圆筒印刷技术等形成电阻发热布线,但在发热区域的整个面形成高精度的电阻发热布线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寻求一种生产率更加优良且能够通过简单的工序制造而且多个发热部的发热特性更加均匀化的加热器。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实情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器的制造方法,该加热器构成为:在发热面设有多个发热部,将针对每个发热部铺设的电阻发热布线并联连接,各电阻发热布线的发热特性被高精度地进行了校正。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以下那样。
技术方案1所述的加热器是一种具备配置在基体上的多个发热部的加热器,其主旨在于,具备:两个供电用布线,其由导电材料形成,按每个所述发热部予以分离且该两个供电用布线彼此分离地设置;电阻发热布线,其在各所述发热部中利用电阻发热材料以将各所述供电用布线连结起来的方式布线;一个以上的校正电桥,针对各所述发热部,在所述布线后测量到的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两端之间的电阻值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其利用导电材料将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两点之间和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一点与所述供电用布线之间中的至少一者连接起来;以及供电用电桥,其利用导电材料将各所述发热部的一所述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以及利用导电材料将各所述发热部的另一所述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
技术方案2所述的加热器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至少一个所述校正电桥形成为连结在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线间。
技术方案3所述的加热器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至少一个所述校正电桥形成为重叠在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线上。
技术方案4所述的加热器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至少两个所述校正电桥分别连接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距其各端为相同长度的点与各端侧的所述供电用布线。
技术方案5所述的加热器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该加热器是如下加热器:在该加热器与被加热物面对的状态下,使所述被加热物和该加热器中的至少一者沿规定的扫描方向扫描,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各所述发热部沿与所述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在各所述发热部中,所述电阻发热布线具备多个主图案部,该主图案部以与所述正交方向成规定范围内的角度的方式设置。
技术方案6所述的加热器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基体的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以与所述扫描方向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向与所述被加热物面对的一侧凸出的凸状的圆弧形状,各所述发热部配置在所述凸状的面上或者与所述凸状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技术方案7所述的加热器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电阻发热材料是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导电材料,用于所述校正电桥和所述供电用电桥的导电材料是导电性糊。
技术方案8所述的定影装置的主旨在于,具备技术方案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器。
技术方案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旨在于,具备技术方案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器。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加热装置的主旨在于,具备技术方案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器。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具备配置在基体上的多个发热部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其主旨在于,具备:供电用布线形成工序,在该供电用布线形成工序中,利用导电材料形成按每个所述发热部予以分离且彼此分离的两个供电用布线,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在该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中,在各所述发热部中,利用电阻发热材料以将各所述供电用布线连结起来的方式形成电阻发热布线;测量工序,其在形成所述供电用布线和所述电阻发热布线之后,在该测量工序中,利用电阻值测量部件针对各所述发热部测量各所述供电用布线之间的电阻值;运算工序,在该运算工序中,利用运算部件,针对各所述发热部,对利用所述测量工序测量到的所述电阻值与规定范围进行比较,在所述电阻值超过所述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将为了将该电阻值校正到所述规定范围而求出该电阻发热布线实际上缩短的长度作为校正长;校正电桥形成工序,在该校正电桥形成工序中,形成一个以上校正电桥,该校正电桥利用导电材料将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两点之间和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一点与所述供电用布线之间中的至少一者连接起来,以使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长度缩短与所述校正长相应的量;以及供电用电桥形成工序,在该供电用电桥形成工序中,形成供电用电桥,该供电用电桥利用导电材料将各所述发热部的一所述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以及利用导电材料将各所述发热部的另一所述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11的基础上,利用所述校正电桥形成工序将至少一个所述校正电桥形成为连结在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线间。
技术方案13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11或12的基础上,利用所述校正电桥形成工序将至少一个所述校正电桥形成为重叠在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线上。
技术方案14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11~13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利用所述校正电桥形成工序将至少两个所述校正电桥形成为将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距其各端为相同长度的点与各端侧的所述供电用布线分别连接。
技术方案15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11~14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该加热器是如下加热器:在该加热器与被加热物面对的状态下,使所述被加热物和该加热器中的至少一者沿规定的扫描方向扫描,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各所述发热部沿与所述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利用所述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在各所述发热部形成所述电阻发热布线,所述电阻发热布线被形成为具备多个主图案部,主图案部以与所述正交方向成规定范围内的角度的方式设置。
技术方案16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11~15中的任意一者的基础上,所述基体的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以与所述扫描方向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向与所述被加热物面对的一侧凸出的凸状的圆弧形状,各所述发热部配置在所述凸状的面上或者与所述凸状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技术方案17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的主旨在于,在技术方案11~16中的任意一者的基础上,所述电阻发热材料是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导电材料,用于所述校正电桥和所述供电用电桥的导电材料是导电性糊。
发明的效果
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加热器,利用校正电桥校正针对铺设于每个发热部的电阻发热布线的电阻值,因此能够使所有的发热部的发热特性高精度地均匀化,能够对被加热物均匀地加热。另外,只是为了电阻值的校正才设置校正电桥,因此与加热器的形状无关,能够利用简单的工序来制造。在加热器产品的制造中,即使在难以高精度地形成发热部的电阻值的情况下,若至少以所有的发热部的电阻值超过规定的值的方式形成电阻发热布线,则也能够通过针对每个发热部利用校正电桥进行校正,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品质及成品率。
采用技术方案2~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能够根据各发热部的布线图案、电阻值的校正量、加热器的形状等在适当的部位设置校正电桥。
采用技术方案5所述的加热器,无论被加热物的大小如何,都能够均匀地加热被相对于加热器相对扫描的被加热物。并且,电阻发热布线的主图案部设于与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或者接近与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向,因此能够高效地加热被加热物。
采用技术方案6所述的加热器,在利用辊对被加热物进行扫描并加热这样的用途中,能够作为适合向辊组装的加热器。
采用技术方案7所述的加热器,能够获得在各发热部及发热部之间自行使发热状态均匀化这样的效果。并且,校正电桥及供电用电桥能够利用简单的方法制造。
采用技术方案11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即使形成的各电阻发热布线的电阻值产生差异,在电阻值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设置校正电桥来校正电阻值,因此能够制造能够使所有的发热部的发热特性高精度地均匀化、对被加热物均匀地加热的加热器。并且,仅是测量电阻值,求出校正长,以缩短与该校正长相应的量的方式设置校正电桥,因此与加热器的形状无关,可以采用简单的制造方法廉价地制造加热器。
采用技术方案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能够根据各发热部的布线图案、电阻值的校正量、加热器的形状等在适当的部位设置校正电桥。
采用技术方案15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这样的加热器:无论被加热物的大小都能够均匀地加热被相对于加热器相对扫描的被加热物。并且,电阻发热布线的主图案部设于与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或者接近与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向,因此能够制造能够高效地加热被加热物的加热器。
采用技术方案16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针对利用辊对被加热物进行扫描并加热这样的用途,能够制造适合向辊组装的加热器。即使由于加热器的发热区域为曲面,而难以在发热区域的整个面高精度地形成各电阻发热布线,也通过适当形成校正电桥,能够制造发热特性均匀的加热器。
采用技术方案17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在各发热部及发热部之间自行使发热状态均匀化的加热器。并且,能够利用简单的方法设置校正电桥及供电用电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加热器的结构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在加热器的基体上设有供电用布线和电阻发热布线的状态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校正电桥的配置方法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在全部的发热部配设有校正电桥的例子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5是加热器的一例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6是加热器的另一例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7是加热器的另一例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使被加热物沿着一个扫描方向扫描来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电阻发热布线的布线图案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在截面为圆弧形状的加热器的凸状的面上设有发热部的例子的图,图10的(a)是概略立体图,图10的(b)是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在截面为圆弧形状的加热器的凹状面上设有发热部的例子的图,图11的(a)是概略立体图,图11的(b)是剖视图。
图12是表示设在加热器的基体上的供电用端子的配置例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定影装置的一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定影装置的另一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16的(a)表示供电用布线的形成,图16的(b)表示电阻发热布线的形成,图16的(c)表示校正电桥的形成,图16的(d)表示供电用电桥的形成。
图17是实施例的加热器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的加热器的基于基体上的位置的温度分布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1]加热器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具备配置在基体11上的多个发热部10,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器具有:
两个供电用布线13(13a、13b),其由导电材料形成,按每个发热部10予以分离且两个供电用布线13a、13b彼此分离;
电阻发热布线12,其在各发热部10中以利用电阻发热材料将各供电用布线13a、13b连结起来的方式布线;
一个以上的校正电桥14,针对各发热部10,在所述布线后测量到的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两端之间的电阻值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其利用导电材料将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两点之间、及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一点与供电用布线13之间中的至少一者连接起来;以及
供电用电桥15,其利用导电材料将各发热部10的一供电用布线13a彼此连接起来以及利用导电材料将各发热部10的另一供电用布线13b彼此连接起来。
另外,在基体11上能够设置自外部向加热器1供给电源用的供电用端子131(131a、131b)等。并且,为了保护所述各布线和各电桥,能够层叠设置由绝缘材料形成的保护层、外涂层。
所述“基体11”是用于支承加热器1的电路的基板,该加热器1由电阻发热布线12、供电用布线13、校正电桥14、供电用电桥15和供电用端子131等构成。
所述“发热部10”是具备一个电阻发热布线12和与该电阻发热布线12的各端连接的两个供电用布线13(13a、13b)的电路或者是基体11上的配设有该电路的区域。例如,图1所示的加热器1的发热面(发热区域)具备6个发热部10,每个发热部10都具备所述电路。发热部10的数量、划分方法并不特别限定。在图1中,各发热部10是以相对于基体11的长边方向呈倾斜的方式划分,但也可以是沿着与长边方向呈正交的方向地划分。并且,在本例中,多个发热部10沿着基体11的横向配置成一列,但也可以配置成两列以上,也可以沿着纵横呈矩阵状配置。
基体11的尺寸、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优选基体11的厚度例如与基体11的材质、尺寸等相应地而设为0.1mm~20mm。
基体11的材质只要能够支承在其表面上为了使加热器1发热而形成的电路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作为基体11,能够利用例如金属、陶瓷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等。在使用金属等导电材料的情况下,基体11能够通过在该导电材料上设置绝缘层(未图示)而构成,所述电路形成在该绝缘层上。
作为用于基体11的金属,能够列举出钢等,其中尤其优选使用不锈钢。不锈钢的种类并不特别限定,优选铁素体系不锈钢和/或奥氏体(日文:オーテスナイト)系不锈钢。而且,在这些不锈钢中,特别优选耐热性和/或抗氧化性优良的品种。能够列举出例如SUS430、SUS436、SUS444、SUS316L等。可以仅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另外,作为构成基体11的金属,能够使用铝、镁、铜以及这些金属的合金。可以仅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其中,铝、镁以及它们的合金(铝合金、镁合金、Al-Mg合金等)的比重较小,因此,采用它们,能够谋求本发明的加热器的轻量化。另外,铜及其合金的导热性优良,因此,采用它们,能够谋求提高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均热性。
如所述那样,在使用导电材料作为基板材料的情况下,在该导电材料上设置绝缘层,从而构成基体11。绝缘层的材料只要能够实现导电材料与设在基体11上的电路之间以及该电路的布线之间的电绝缘即可,并不特别限定。在使用金属(不锈钢等)作为基板材料的情况下,对于绝缘层的材料,从其热膨胀平衡的观点出发,优选玻璃,更优选微晶玻璃和半微晶玻璃。具体而言,优选SiO2-Al2O3-MO系玻璃。在此,MO是碱土类金属的氧化物(MgO、CaO、BaO、SrO等)。绝缘层的厚度并不特别限定,优选为60μm~120μm。
另外,在利用陶瓷构成基体11的情况下,优选这样的陶瓷:在高温下,能够维持设在基体11上的电路之间以及该电路的布线之间的电绝缘。作为这样的陶瓷,能够列举出例如氧化铝、氮化铝、氧化锆、二氧化硅、多铝红柱石、尖晶石、堇青石、氮化硅等。可以仅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它们当中优选氧化铝和氮化铝。另外,作为金属与陶瓷的复合材料,能够列举出SiC/C、SiC/Al等。可以仅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所述“供电用布线13”是利用导电材料形成的两个(13a、13b)布线或连接盘,以用来向铺设于各发热部10的电阻发热布线12供给电源。各供电用布线13的形状、尺寸并不特别限定。两个供电用布线13a、13b按照每个发热部10电分离地设置。并且,两个供电用布线13a、13b彼此分离地设置,在两者之间供给电源。
基体11上的设置供电用布线13的部位、供电用布线13的布线图案只要能够向设于各发热部10的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两端供给电源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如图1所示那样,在各发热部10中,供电用布线的一者13a配置于基体11上的一端部,供电用布线的另一者13b配置于基体11上的另一端部。另外,在基体11上将多个发热部10配置成两列以上的情况、呈矩阵状配置的情况等下,供电用布线13能够对应于发热部10的配置而适当地设置。
所述“电阻发热布线12”是以将两个供电用布线13(13a、13b)连结起来的方式利用电阻发热材料形成的布线,能够通过通电进行与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热。电阻发热布线12所使用的电阻发热材料的种类并不特别限定。作为电阻发热材料,能够列举出例如银、铜、金、铂、钯、铑、钨和钼等。可以仅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在并用两种以上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合金。更具体而言,能够利用银-钯合金、银-铂合金、铂-铑合金、银、铜以及金等。
另外,优选构成电阻发热布线12的电阻发热材料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以在各发热部10、多个发热部10之间发挥自身温度均衡作用(也可以称为自我温度补充作用)。例如,优选0℃~100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0ppm/℃~4400ppm/℃。特别是在将Ag或Ag-Pd作为电阻发热材料的情况下,优选0℃~600℃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0ppm/℃~4000ppm/℃。并且,在将Mo和/或W作为电阻发热材料的情况下,优选0℃~1000℃的电阻温度系数为2000ppm/℃~4000ppm/℃。
如所述那样,对于电阻发热布线12,在利用电阻温度依赖性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在各发热部10、多个发热部10之间,能够发挥自我温度均衡的作用。
例如,在一个发热部10的温度降低时,该发热部10的电阻发热布线12的电阻值也降低。多个发热部10以并联的方式电连接,因此,在一个发热部10的电阻发热布线12的电阻值降低时,流经该电阻发热布线12的电流量增大,因此该发热部10的发热量增大。这样,多个发热部10各自独立地向稳定状态自我均衡。
另外,例如,在设为存在被第1发热部10和第3发热部10夹着的第2发热部10的情况下,在第2发热部10的温度降低时自周围的第1发热部10和第3发热部10补偿热量。于是,向温度降低了的第1发热部10和第3发热部10流动的电流增大,发挥这样的作用:要自行恢复因被吸收走的热量导致的温度降低。即,第2发热部10的周围的发热部10进行动作来补偿第2发热部10的温度降低。
这样,本发明的加热器自行控制为多个发热部10整体均匀地发热。从该作用而言,优选基体11由耐热冲击性和导热性优良的金属形成。
电阻发热布线12的尺寸(布线的宽度、长度、厚度)、形状(布线图案)并不特别限定,只要根据使用的电阻发热材料的电阻率以及期望的电阻值适当地决定即可。
在欲使各发热部10实际上为相同的发热量的情况下,只要各发热部10的电阻发热布线12形成为实际上为相同的电阻值即可。在该情况下,如图1所示,各发热部10的电阻发热布线12为相同的线长、线宽和厚度,能够由同样的布线图案形成。图2表示这样的电阻发热布线12连同供电用布线13一起形成在基体11上的状态。其中,实际上具有相同的发热量是指各发热部10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实际上具有相同的电阻温度系数和电阻值。例如,能够是,发热部之间的电阻温度系数的差异在±20%以内,并且,发热部之间的电阻值的差异在±10%以内。
另外,即使电阻发热布线12根据发热部10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布线图案,也能够使各发热部10的发热量(电阻值)实际上相同。而且,即使根据发热部10内的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电阻发热材料,或者采用不同的线宽、线长、布线图案,也能够使发热部10的发热量(电阻值)实际上相同。
此外,即使在欲使各发热部10为不同的发热量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根据期望的发热量适当地选择电阻发热布线12的电阻发热材料、尺寸、布线图案等。
电阻发热布线12能够利用任意的图案布线。在图1中,各发热部10的电阻发热布线12的布线图案具有与基体11的长边平行地铺设的多个主图案部和以串联连接各主图案部的方式铺设的连接图案部。该布线图案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主图案部也可以不与基体11的边平行,各主图案部也可以不相互平行。并且,也可以是全部或一部分的主图案部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并且,连接图案部并不限定于像本例那样为直线状,也可以为曲线状。并且,也可以采用各主图案部呈锯齿状连接的布线图案。
所述“校正电桥14”是为了如下目的而设置的短路用布线:在各发热部10中,在被布线在两个供电用布线13之间的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两端之间(即,供电用布线13a、13b之间)的电阻值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减小该电阻值直到该电阻值在规定范围内为止。能够通过使电阻发热布线12的长度实际上缩短来减小电阻值。该缩短的长度称作“校正长”(L)。所述“规定范围”能够任意地设定(后述)。不言而喻,在电阻发热布线12的电阻值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校正电桥14。
作为校正电桥14,可使用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可以为金属,只要能够使校正长部分短路,则也可以是其他的导电材料(例如,与电阻发热布线12相同的材料)。优选的是,能够使用银糊等导电糊作为校正电桥14。导电糊并不限定于银,也可以含有金、铜、镍、钼、钨等。
对于校正电桥14的数量、设置部位,只要在各发热部10中作为整体能够使电阻发热布线12的实际长度缩短与校正长L相应的量即可。
图3表示校正电桥14的配置例。为了缩短电阻发热布线12的实际长度,校正电桥14被设为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两点之间和/或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一点与供电用布线13之间利用一个以上的校正电桥连接(短路)。
在图3的(a)中,至少一个校正电桥141被设为连结在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一点与供电用布线13b之间。由此,从电阻发热布线的一端起一定长度的区间短路。
在图3的(b)中,至少一个校正电桥143被设为连结在电阻发热布线12的线之间。由此,电阻发热布线12的利用校正电桥143连结的两点之间短路。
在图3的(c)中,至少一个校正电桥144被设为重叠在电阻发热布线12的线上。由此,电阻发热布线12的位于校正电桥144的两端的两点之间的部分短路。
在图3的(d)中,至少两个校正电桥142被设为分别连结电阻发热布线12的距其各端为相同长度的点与各端侧的供电用布线(13a、13b)。由此,从电阻发热布线12的各端起一定长度的区间均短路。图4表示在各发热部10设置两个校正电桥14(142)的例子。
通过适当地设置以上那样的校正电桥14,能够使电阻发热布线12的长度实际缩短与校正长L相应的量。
所述“供电用电桥15”是利用低电阻的导电材料将各发热部10的一供电用布线13a彼此连接起来以及利用低电阻的导电材料将各发热部10的另一所述供电用布线13b彼此连接起来的电源连接用布线。在各发热部10之间形成供电用电桥15,从而全部的发热部10(电阻发热布线12)以并联的方式电连接。供电用电桥15的材料能够使用银糊等与上述同样的导电糊。
校正电桥14和供电用电桥15能够层叠形成在供电用布线13、电阻发热布线12上。
图5~图7表示利用各种布线图案设置电阻发热布线12的加热器1的例子。图5~图7均表示全部的发热部10利用供电用电桥15并联连接的状态的电路。
图5的加热器1具备与图1同样的发热部10的布线图案。
在图6的加热器1中,各发热部10与基体11的长边垂直地设置,布线图案的与基体11的长边平行的主图案部串联连接。
在图7的加热器1中,在各发热部10中,布线图案的与基体11的长边平行的主图案部并联连接。
所述布线图案的结构能够适当地变形。
在加热器1的发热面与被加热物2面对的状态下,使被加热物2和加热器1中的至少一者沿规定的扫描方向D扫描,对被加热物2进行加热,图8是说明这样的加热器的图。在该情况下,被加热物2在加热器1上相对地沿D的方向被扫描。加热器1上的发热部10的结构、电阻发热布线12的布线图案只要适当地选择即可,例如,能够构成为图5~图7等所示那样。在像这样使用的加热器1中,优选各发热部10沿与扫描方向D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由此,与被加热物2的宽度、位置无关,高效地发挥所述自我温度均衡作用,因此能够均匀地加热被加热物2。
另外,在被加热物2相对地沿D的方向被扫描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各发热部10中,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主图案部以与扫描方向D大致正交的方式设置。图9表示这样的电阻发热布线12的布线图案的例子。如图9的(a)所示,电阻发热布线12能够利用具有连接图案部122和多个主图案部121的图案布线,主图案部121以与所述正交方向成规定范围内的角度θ的方式设置,连接图案部122以连接各主图案部121的方式设置。所述规定范围内的角度θ例如为-30°~30°,优选能够为-15°~15°。角度θ=0°、即沿着与扫描方向D正交的方向设置主图案部121是最优选的。各主图案部121也可以不相互平行,连接图案部122并不限定于为直线状,也可以为曲线状。并且,既可以是,各主图案部121串联电连接,也可以是,全部或一部分主图案部121并联电连接。另外,也能够如图9的(b)那样,电阻发热布线12设为主图案部121呈锯齿状连接的布线图案。
如上所述,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主图案部沿着与扫描方向D正交的方向设置,或者以与该正交方向成规定范围内的角度θ的方式设置,从而能够高效地加热被扫描的被加热物2。
另外,在各发热部10中,能够是,供电用布线的一者13a配置在基体11上的所述正交方向上的一侧,供电用布线的另一者13b配置在基体11上的所述正交方向上的另一侧。
如上所述,在加热器1的发热面与被加热物2面对的状态下,使被加热物2和加热器1相对地沿规定的扫描方向D扫描,对被加热物2进行加热,在是这样的加热器1的情况下,基体11的扫描方向D上的截面形状能够为这样的形状:以与扫描方向D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向与被加热物2面对的一侧凸出的凸状的圆弧形状(即,利用与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剖切圆柱或圆筒而得到的形状)。并且,各发热部10能够如图10那样配置在所述凸状的面上。并且,也能够如图11那样配置在与所述凸状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凹状面)上。采用这样的形状,从而能够通过将加热器1安装于圆筒状的辊并使辊旋转来高效地加热在辊上被扫描的被加热物2(参照图14)。
另外,在加热器1的基体11上能够设置自外部连接电源用的供电用端子131(131a、131b)。一供电用端子131a与所述供电用布线13a连接,另一供电用端子131b与供电用布线13b连接。全部的发热部10的供电用布线13利用所述供电用电桥15连接,因此供电用端子131只要与至少一个发热部10的供电用布线13连接即可。供电用端子131在基体11上的配置部位并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设在图12的(a)~图12的(c)所示那样的部位。
本发明的加热器1能够组装于印刷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等作为用于将调色剂、墨等定影到记录介质的定影用加热器来利用。并且,能够组装于加热机作为对板等被处理体均匀地加热(干燥或烧结等)的加热装置来利用。此外,能够适合进行金属产品的热处理、形成于各种形状的基体的涂膜、覆膜的热处理等。具体而言,能够利用于平板显示器用涂膜(滤波器构成材料)的热处理、涂装的金属产品、汽车相关产品、木工产品等的涂装干燥、静电植毛粘接干燥、塑料加工产品的热处理、印刷电路板的回流焊、厚膜集成电路的印刷干燥等。
[2]定影装置
具备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可以采用根据加热对象、定影部件等适当地选择的结构。例如,具备伴随有压接的定影部件,在欲使调色剂等定影到纸等记录用介质的情况、将多个构件粘接起来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具备加热部和加压部的定影装置,该加热部具备加热器。当然,也可以采用不伴随有压接的定影部件。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定影装置5,该定影装置5用于使形成于纸、膜等记录用介质的表面的含有调色剂的未定影图像定影到记录用介质。
图13表示配置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5的主要部分。定影装置5具备能够旋转的定影用辊51和能够旋转的加压用辊54,加热器1配置在定影用辊51的内部。加热器1优选以靠近定影用辊51的内表面的方式配置。
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加热器1例如如图15所示的定影部件5那样固定于由能够传导加热器1发出的热量的材料形成的加热器保持件53的内部,加热器1发出的热量自定影用辊51的内侧向外表面传递。
图14也表示配置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5的主要部分。定影装置5具备能够旋转的定影用辊51和能够旋转的加压用辊54,在定影用辊51的内部配设有向定影用辊51传递热量的加热器1和与加压用辊54一起压接记录用介质的加压用辊52。加热器1以沿着定影用辊51的圆筒面的方式配置。
在图13或图14所示的定影装置5中,由未图示的电源装置施加电压,从而使加热器1发热,发出的热量向定影用辊51传递。于是,在表面具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用介质被供给至定影用辊51与加压用辊54之间时,在定影用辊51和加压用辊54的压接部处,调色剂熔融而形成定影图像。由于具有定影用辊51和加压用辊54的压接部,因此一同进行旋转。如所述那样,加热器1能够抑制在使用较小的记录用介质时易于发生的局部温度上升,因此难以发生定影用辊51的温度不均匀,从而能够均匀地进行定影。
作为具备本发明的加热器1的定影装置的其他形态,可以采用具备上模和下模的模具的形态,在上模和下模中的至少一者的内部配设有加热器。
具备本发明的加热器1的定影装置以电子照相方式的印刷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为首地安装于家用电器、业务用、实验用精密设备等,适合作为加热、保温等的热源。
[3]图像形成装置
具备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采用根据加热对象、加热目的等适当地选择的结构。在本发明中,如图15所示,优选的是图像形成装置4,该图像形成装置4具备用于在纸、膜等记录用介质的表面形成未定影图像的成像部件以及用于使未定影图像定影到记录用介质的定影部件5,定影部件5具备本发明的加热器1。图像形成装置4能够构成为除具备所述部件之外还具备记录用介质输送部件、用于控制各部件的控制部件。
图15是表示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4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图。作为成像部件,可以是具备转印鼓的方式和不具备转印鼓的方式中的任意一者,图15是具备转印鼓的形态。
成像部件一边旋转,一边向利用带电装置43带电处理为规定电位的感光鼓44的带电处理面照射由激光扫描器41输出的激光,利用由显影器45供给来的调色剂形成静电潜像。接着,利用电位差,向与感光鼓44联动的转印鼓46的表面转印调色剂图像。之后,向供给至转印鼓46和转印用辊47之间的记录用介质的表面转印调色剂图像,得到具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用介质。调色剂是含有粘结剂树脂、着色剂和添加剂的颗粒,粘结剂树脂的熔融温度通常为90℃~220℃。另外,在感光鼓44和转印鼓46的表面能够设置用于除去不溶解的调色剂等的清扫装置。
定影部件5可以采用与所述定影装置5同样的结构,具备加压用辊54和与加压用辊54联动的定影用辊51,保持有通纸方向通电型的加热器1的加热器保持件53设在定影用辊51的内部。具有来自成像部件的未定影图像的记录用介质被向定影用辊51和加压用辊54之间供给。定影用辊51的热量使记录用介质的调色剂图像熔融,而且,熔融的调色剂在定影用辊51和加压用辊54的压接部处被加压,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记录用介质。在图15的定影部件5中,也可以是具备与加热器1靠近配置的定影用带的形态,代替定影用辊51。
通常,在定影用辊51的温度变得不均匀、施加于调色剂的热量过小的情况下,调色剂自记录用介质剥落,另一方面,在热量过大的情况下,有时调色剂附着于定影用辊51,定影用辊51旋转一周后再附着于记录用介质。采用具备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定影部件5,能够向规定温度迅速地调整,因此能够抑制出现不良问题。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在使用时非通纸区域的过度升温,适合作为电子照相方式的印刷机、复印机等。
[4]加热装置
具备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加热装置可以采用根据加热对象的大小、形状等适当地选择的结构。在本发明中,能够构成为例如具备壳体部、为了被热处理物的取放等而配置的能够密闭的窗部以及配置在壳体部的内部的可移动的加热器部。根据需要,能够在壳体部的内部设置用于配置被热处理物的被热处理物设置部、在因被热处理物的加热而排出有气体的情况下用于排出该气体的排气部、用于调整壳体部的内部的压力的真空泵等压力调整部等。并且,加热可以在被热处理物和加热器部被固定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一边使其中一者移动一边进行加热。
本加热装置适合作为在期望的温度下进行含有水、有机溶剂等的被热处理物的干燥的装置。并且,能够用作真空干燥机(减压干燥机)、加压干燥机、除湿干燥机、热风干燥机、防爆型干燥机等。并且,适合作为在期望的温度下进行LCD板、有机EL板等未烧结物的烧结的装置。并且,能够用作减压烧结机、加压烧结机等。
[5]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以上那样的具备配置在基体11上的多个发热部10的加热器1的制造方法能够构成为具备:
供电用布线形成工序,在该供电用布线形成工序中,利用导电材料形成两个供电用布线13(13a、13b),该两个供电用布线13(13a、13b)按照每个发热部10予以分离,并且该两个供电用布线13(13a、13b)彼此分离;
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在该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中,在各发热部10中,利用电阻发热材料以将各供电用布线13a、13b连结起来的方式形成电阻发热布线12;
测量工序,其在形成供电用布线13和电阻发热布线12之后,在测量该工序中,利用电阻值测量部件针对各发热部10测量各供电用布线13a、13b之间的电阻值;
运算工序,在该运算工序中,利用运算部件,针对各发热部10,对利用所述测量工序测量到的所述电阻值与规定范围进行比较,在所述电阻值超过所述规定范围的情况下,求出为了将该电阻值校正到所述规定范围而使该电阻发热布线12实际上缩短的长度作为校正长;
校正电桥形成工序,在该校正电桥形成工序中,形成一个以上校正电桥14,该校正电桥14利用导电材料将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两点之间和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一点与供电用布线13之间中的至少一者连接起来,以使电阻发热布线12的长度缩短与所述校正长相应的量;以及
供电用电桥形成工序,在该供电用电桥形成工序中,形成供电用电桥15,该供电用电桥15利用导电材料将各发热部10的一供电用布线13a彼此连接起来以及利用导电材料将各发热部10的另一供电用布线(13b)彼此连接起来。
以下,参照图16说明所述各工序。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加热器1及其各部的详细与所述[1]的内容相同,因此省略。
(1)供电用布线形成工序
利用导电材料在基体11上形成图16的(a)所示那样的全部的发热部10的供电用布线13(13a、13b)的图案。不限定供电用布线13的图案,例如,能够如图1所示那样,在各发热部10中,供电用布线的一者13a形成于基体11上的一端部,供电用布线的另一者13b形成于基体11上的另一端部。使用的导电材料如所述那样。将该导电材料印刷在基体11上进行烧结,从而能够形成所述图案。能够根据需要在供电用布线13设置用于之后测量各发热部10的电阻值的连接盘部。
(2)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
利用电阻发热材料在基体11上形成图16的(b)所示那样的全部的发热部10的电阻发热布线12的图案。使用的电阻发热材料能够选择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导电材料。将该电阻发热材料印刷在基体11上进行烧结,从而能够形成所述图案。对于电阻发热布线12的厚度,从面积固有电阻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μm~20μm。
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和供电用布线形成工序哪个先进行都可以。在先形成的布线与后形成的布线层叠的部分,电阻发热布线12与所述供电用布线13电连接。
(3)测量工序
在形成供电用布线13和电阻发热布线12之后,在测量工序中,利用用于测量电阻值的电阻值测量部件,针对每个发热部10,测量两个供电用布线13a、13b之间的电阻值。电阻值和电阻温度系数可以采用按照JIS C2526测量的值。不限定电阻值测量部件的具体结构。测量到的电阻值被输送到接下来的运算部件。
(4)运算工序
运算工序是这样的工序:利用运算部件,针对各发热部10,对利用所述测量工序测量到的电阻发热布线12的电阻值与规定范围进行比较,在所述电阻值超过所述规定范围的情况下,为了将该电阻值校正到所述规定范围,求出该电阻发热布线12实际上缩短的长度(校正长L)。运算部件能够利用计算机构成。运算部件能够构成为能够输入利用所述测量工序测量到的全部发热部10的电阻值。
所述“规定范围”能够任意地设定。例如,能够设定为以预先规定的电阻值为基准的一定比率(例如,0.95~1.05)的范围。并且,也能够设定为以针对全部的发热部10测量到的电阻值中的最小的电阻值为基准的一定比率的范围(例如,1.00~1.05)等。对于测量到超过这样的规定范围(例如,超过作为基准的电阻值的1.05倍)的电阻值的发热部10,为了得到相对于作为所述基准的电阻值在规定比率(例如,1.00~1.05)内的电阻值,能够通过运算求出使电阻发热布线12实际上缩短的长度L作为校正长。运算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基于电阻发热材料的电阻率、布线的宽度和厚度算出校正长L。在电阻发热布线12的电阻值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该发热部10能够设定为不设置校正电桥14。
而且,运算部件能够构成为:针对各发热部10,基于算出的校正长L和电阻发热布线12的布线图案算出供一个以上校正电桥14形成的位置,以使电阻发热布线12的长度实际上缩短与校正长L相应的量。
并且,运算部件能够构成为将针对每个发热部10算出的校正长L或者要设置的校正电桥14的位置等数据输送到接下来的校正电桥形成工序。
(5)校正电桥形成工序
校正电桥形成工序为这样的工序:针对各发热部10,基于通过运算工序求出的校正长L等数据形成一个以上校正电桥14,以使电阻发热布线12的长度缩短与校正长L相应的量。校正电桥14将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两点之间和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一点与供电用布线13之间中的至少一者连接起来。校正电桥14利用导电材料形成,因此利用校正电桥14连接起来的所述区间电短路。校正电桥14可以形成多个,与利用各校正电桥14连接的区间相应地使电阻发热布线12的长度缩短与校正长L相应的量即可。
供校正电桥14设置的部位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如图3的(a)所示,至少一个校正电桥141能够设为连结在电阻发热布线12的一点与供电用布线13b之间。并且,如图3的(b)那样,至少一个校正电桥143能够设为连结在电阻发热布线12的线间。并且,如图3的(c)那样,至少一个校正电桥144能够设为重叠在电阻发热布线12的线上。并且,如图3的(d)那样,至少两个校正电桥142能够设为将电阻发热布线12的距其各端为相同长度的点与该各端侧的供电用布线(13a、13b)分别连结。
如图16的(c)所示,在形成有电阻发热布线12和供电用布线13的基体11上,针对每个发热部10,在所述设定的部位形成校正电桥14。使用的导电材料优选为使用了银等的导电性糊。将该导电材料以层叠在电阻发热布线12和供电用布线13上的方式印刷在电阻发热布线12和供电用布线13上并进行烧结,从而设置校正电桥14。
(6)供电用电桥形成工序
在供电用电桥形成工序中,形成供电用电桥15,该供电用电桥15利用导电材料将各发热部10的一供电用布线13a彼此连接起来以及利用导电材料将各发热部10的另一供电用布线13b彼此连接起来。
如图16的(d)所示,在形成有电阻发热布线12、供电用布线13和校正电桥14的基体11上形成供电用电桥15。使用的导电材料优选为使用了银等的导电性糊。将该导电材料以层叠在形成有电阻发热布线12、供电用布线13和校正电桥14的基体11上的方式印刷在基体11上并进行烧结,从而设置供电用电桥15。
另外,供电用电桥15也可以与校正电桥14同时形成。
如图8所示,存在这样使用的情况:在加热器1与被加热物2面对的状态下,使被加热物2和本发明的加热器1中的至少一者沿规定的扫描方向D扫描,对被加热物2进行加热。在这样的加热器1中,优选各发热部10沿与扫描方向D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另外,能够利用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在各发热部10中形成电阻发热布线12,该电阻发热布线12被形成为具备多个主图案部,主图案部以与所述正交方向成规定范围内的角度θ的方式设置。
并且,对于如所述那样使用的加热器1,优选基体11的扫描方向D上的截面形状为这样的形状:以与扫描方向D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向与被加热物2面对的一侧凸出的凸状的圆弧形状(参照图10、图11)。并且,优选各发热部10配置在所述凸状的面上或与所述凸状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然而,在像这样使加热器1的发热面为作为圆筒的一部分的曲面的情况下,若采用一般的印刷技术,则电阻发热布线12的厚度、线宽会出现不均匀,因此难以在整个加热器1高精度地形成电阻发热布线12。采用本发明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在形成电阻发热布线12之后,设置校正电桥14以校正电阻发热布线12的电阻值,从而能够在加热器1的整个发热面得到均匀的发热特性。
[6]本发明的加热器的效果
作为实施例,利用以上说明的制造方法制成图17所示那样的加热器1。加热器1的基体11为不锈钢(SUS430)制,大小为纵20mm、横420mm。在基体11的表面设有使用微晶玻璃的膜厚为85μm的绝缘层。在该基体11上设有纵15mm、横315mm的发热区域100,在发热区域100,利用图1和图5所示那样的布线图案沿横向配设有20个发热部10。
各发热部10的电阻发热布线是通过这样形成的:利用不含有铅、镉、镍而含有银-钯的糊印刷所述图案的布线,在85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电阻发热布线以线宽0.8mm、厚度10μm为基准印刷。
另外,各发热部10的供电用布线是通过在利用银糊印刷后在85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而形成的。
在形成电阻发热布线和供电用布线后,测量各发热部10的电阻发热布线的电阻值。并且,针对电阻值超过一定值的发热部,求出为了使电阻值为所述一定值而使电阻发热布线实际上缩短的长度(校正长),在电阻发热布线的两端侧且是在与供电用布线之间设定有供校正电桥设置的位置。校正电桥是通过这样形成的:针对每个发热部,在所述设定的位置利用银糊印刷后,在85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
接着,将各发热部的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的供电用电桥是通过在利用银糊印刷后在85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而形成的。
在以上的工序后,设置将基体上的布线部整体覆盖那样的使用了微晶玻璃的保护层以及使用了非晶玻璃的外涂层,得到实施例的加热器1。
另外,对于作为比较例的加热器,除了没有设置所述校正电桥之外,利用与所述相同的制造工序制成。
图18的(a)表示实施例的加热器1(供给电压大约30V)的发热区域100的温度的实测值,图18的(b)表示比较例的加热器(供给电压大约28V)的发热区域100的温度的实测值。曲线图的纵轴是温度,横轴x与图17所示的发热区域的横向位置相对应。
比较例的加热器没有进行电阻值的校正,因此,如图18的(b)那样,发热区域100的横向的温度分布发生变化。相对于此,在实施例的加热器1中设有用于校正各发热部10的电阻值的校正电桥,因此,如图18的(a)所示,发热区域100的横向的温度分布均匀。
其中,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具体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能够根据目的、用途采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了各种变更的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加热器;10、发热部;11、基体;12、电阻发热布线;121、主图案部;122、连接图案部;13、13a、13b、供电用布线;131、131a、131b、供电端子;14、141、142、143、144、校正电桥;15、15a、15b、供电用电桥;2、被加热物;4、图像形成装置;41、激光扫描器;42、镜;43、带电装置;44、感光鼓;45、显影器;46、转印鼓;47、转印用辊;5、定影装置(定影部件);51、定影用辊;52、加压用辊;53、加热器保持件;54、加压用辊;P、记录用介质。

Claims (22)

1.一种加热器,该加热器具备配置在基体上的多个发热部,
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器具备:
两个供电用布线,其由导电材料形成,按每个所述发热部予以分离且该两个供电用布线彼此分离地设置;
电阻发热布线,其在各所述发热部中利用电阻发热材料以将各所述供电用布线连结起来的方式布线;
一个以上的校正电桥,针对各所述发热部,在所述布线后测量到的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两端之间的电阻值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其利用导电材料将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一点与所述供电用布线之间连接起来;以及
供电用电桥,其以利用导电材料将相邻的所述发热部的一所述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的方式层叠形成在所述供电用布线上,并且以利用导电材料将相邻的所述发热部的另一所述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的方式层叠形成在所述供电用布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
至少两个所述校正电桥分别连接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距其各端为相同长度的点与各端侧的所述供电用布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
该加热器是如下加热器:在该加热器与被加热物面对的状态下,使所述被加热物和该加热器中的至少一者沿规定的扫描方向扫描,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各所述发热部沿与所述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
在各所述发热部中,所述电阻发热布线具备多个主图案部,该主图案部以与所述正交方向成规定范围内的角度的方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器,其中,
所述基体的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以与所述扫描方向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向与所述被加热物面对的一侧凸出的凸状的圆弧形状,
各所述发热部配置在所述凸状的面上或者与所述凸状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中,
所述电阻发热材料是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导电材料,
用于所述校正电桥和所述供电用电桥的导电材料是导电性糊。
6.一种加热器,该加热器具备配置在基体上的多个发热部,
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器具备:
两个供电用布线,其由导电材料形成,按每个所述发热部予以分离且该两个供电用布线彼此分离地设置;
电阻发热布线,其在各所述发热部中利用电阻发热材料以将各所述供电用布线连结起来的方式布线;
一个以上的校正电桥,针对各所述发热部,在所述布线后测量到的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两端之间的电阻值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其利用导电材料将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两点之间连接起来;以及
供电用电桥,其以利用导电材料将相邻的所述发热部的一所述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的方式层叠形成在所述供电用布线上,并且以利用导电材料将相邻的所述发热部的另一所述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的方式层叠形成在所述供电用布线上,
所述校正电桥中的至少一个校正电桥形成为重叠在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器,其中,
该加热器是如下加热器:在该加热器与被加热物面对的状态下,使所述被加热物和该加热器中的至少一者沿规定的扫描方向扫描,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各所述发热部沿与所述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
在各所述发热部中,所述电阻发热布线具备多个主图案部,该主图案部以与所述正交方向成规定范围内的角度的方式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器,其中,
所述基体的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以与所述扫描方向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向与所述被加热物面对的一侧凸出的凸状的圆弧形状,
各所述发热部配置在所述凸状的面上或者与所述凸状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器,其中,
所述电阻发热材料是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导电材料,
用于所述校正电桥和所述供电用电桥的导电材料是导电性糊。
10.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定影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加热器。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加热器。
12.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加热器。
13.一种加热器的制造方法,该加热器具备配置在基体上的多个发热部,
该加热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备:
供电用布线形成工序,在该供电用布线形成工序中,利用导电材料形成按每个所述发热部予以分离且彼此分离的两个供电用布线;
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在该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中,在各所述发热部中,利用电阻发热材料以将各所述供电用布线连结起来的方式形成电阻发热布线;
测量工序,其在形成所述供电用布线和所述电阻发热布线之后,在该测量工序中,利用电阻值测量部件针对各所述发热部测量各所述供电用布线之间的电阻值;
运算工序,在该运算工序中,利用运算部件,针对各所述发热部,对利用所述测量工序测量到的所述电阻值与规定范围进行比较,在所述电阻值超过所述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将为了将该电阻值校正到所述规定范围而求出该电阻发热布线实际上缩短的长度作为校正长;
校正电桥形成工序,在该校正电桥形成工序中,形成一个以上校正电桥,该校正电桥利用导电材料将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一点与所述供电用布线之间连接起来,以使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长度缩短与所述校正长相应的量;以及
供电用电桥形成工序,在该供电用电桥形成工序中,形成供电用电桥,该供电用电桥以利用导电材料将相邻的所述发热部的一所述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的方式层叠形成在所述供电用布线上,并且以利用导电材料将相邻的所述发热部的另一所述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的方式层叠形成在所述供电用布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利用所述校正电桥形成工序将至少两个所述校正电桥形成为将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距其各端为相同长度的点与各端侧的所述供电用布线分别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该加热器是如下加热器:在该加热器与被加热物面对的状态下,使所述被加热物和该加热器中的至少一者沿规定的扫描方向扫描,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各所述发热部沿与所述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
利用所述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在各所述发热部形成所述电阻发热布线,所述电阻发热布线被形成为具备多个主图案部,主图案部以与所述正交方向成规定范围内的角度的方式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基体的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以与所述扫描方向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向与所述被加热物面对的一侧凸出的凸状的圆弧形状,
各所述发热部配置在所述凸状的面上或者与所述凸状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电阻发热材料是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导电材料,
用于所述校正电桥和所述供电用电桥的导电材料是导电性糊。
18.一种加热器的制造方法,该加热器具备配置在基体上的多个发热部,
该加热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备:
供电用布线形成工序,在该供电用布线形成工序中,利用导电材料形成按每个所述发热部予以分离且彼此分离的两个供电用布线;
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在该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中,在各所述发热部中,利用电阻发热材料以将各所述供电用布线连结起来的方式形成电阻发热布线;
测量工序,其在形成所述供电用布线和所述电阻发热布线之后,在该测量工序中,利用电阻值测量部件针对各所述发热部测量各所述供电用布线之间的电阻值;
运算工序,在该运算工序中,利用运算部件,针对各所述发热部,对利用所述测量工序测量到的所述电阻值与规定范围进行比较,在所述电阻值超过所述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将为了将该电阻值校正到所述规定范围而求出该电阻发热布线实际上缩短的长度作为校正长;
校正电桥形成工序,在该校正电桥形成工序中,形成一个以上校正电桥,该校正电桥利用导电材料将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两点之间连接起来,以使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长度缩短与所述校正长相应的量;以及
供电用电桥形成工序,在该供电用电桥形成工序中,形成供电用电桥,该供电用电桥以利用导电材料将相邻的所述发热部的一所述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的方式层叠形成在所述供电用布线上,并且以利用导电材料将相邻的所述发热部的另一所述供电用布线彼此连接起来的方式层叠形成在所述供电用布线上,
在所述校正电桥形成工序中,将所述校正电桥中的至少一个校正电桥形成为重叠在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线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利用所述校正电桥形成工序将至少两个所述校正电桥形成为将所述电阻发热布线的距其各端为相同长度的点与各端侧的所述供电用布线分别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该加热器是如下加热器:在该加热器与被加热物面对的状态下,使所述被加热物和该加热器中的至少一者沿规定的扫描方向扫描,对所述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各所述发热部沿与所述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
利用所述电阻发热布线形成工序在各所述发热部形成所述电阻发热布线,所述电阻发热布线被形成为具备多个主图案部,主图案部以与所述正交方向成规定范围内的角度的方式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基体的所述扫描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为以与所述扫描方向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向与所述被加热物面对的一侧凸出的凸状的圆弧形状,
各所述发热部配置在所述凸状的面上或者与所述凸状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加热器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电阻发热材料是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导电材料,
用于所述校正电桥和所述供电用电桥的导电材料是导电性糊。
CN201580015714.2A 2014-03-31 2015-03-23 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134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4227A JP6424010B2 (ja) 2014-03-31 2014-03-31 ヒータとそれを備える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加熱装置、並びにヒ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4-074227 2014-03-31
PCT/JP2015/058779 WO2015151905A1 (ja) 2014-03-31 2015-03-23 ヒータとそれを備える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加熱装置、並びにヒー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4284A CN106134284A (zh) 2016-11-16
CN106134284B true CN106134284B (zh) 2020-06-09

Family

ID=54240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5714.2A Active CN106134284B (zh) 2014-03-31 2015-03-23 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424010B2 (zh)
KR (1) KR102325694B1 (zh)
CN (1) CN106134284B (zh)
TW (1) TWI666965B (zh)
WO (1) WO20151519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62024A (ja) * 2014-09-19 2016-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ヒータおよび定着装置
WO2017090692A1 (ja) * 2015-11-27 2017-06-01 株式会社美鈴工業 ヒータ、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加熱装置
DE102016211081A1 (de) * 2016-06-21 2017-12-21 E.G.O. Elektro-Gerätebau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eizeinrichtung und Heizeinrichtung
JP6666809B2 (ja) 2016-08-08 2020-03-18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固定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71880B2 (ja) * 2017-04-10 2019-09-04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保持装置
CN109407490B (zh) * 2017-08-18 2022-03-2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加热器、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P3522681B1 (en) * 2018-02-05 2022-06-08 Ngk Spark Plug Co., Ltd. Ceramic heater
JP7197587B2 (ja) * 2018-07-27 2022-12-27 株式会社ニフコ 面状発熱体、および、車両用ウインドシールド装置
US11163264B2 (en) 2019-08-08 2021-11-0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143991B2 (en) * 2019-08-08 2021-10-1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cooler and a heater
JP2021131475A (ja) * 2020-02-20 2021-09-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ヒータ部材、加熱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09781A (ja) * 2021-01-15 2022-07-28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ヒータ、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3154A (ja) * 2000-04-28 2001-11-09 Misuzu Kogyo:Kk 電気抵抗値調整方法並びに発熱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783682Y (zh) * 2005-04-15 2006-05-24 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修调陶瓷ptc电热元件
CN201805562U (zh) * 2010-07-16 2011-04-20 杨旭光 厚膜加热器
WO2013073276A1 (ja) * 2011-11-15 2013-05-23 株式会社美鈴工業 ヒータ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る定着装置及び乾燥装置
WO2014034744A1 (ja) * 2012-08-31 2014-03-06 株式会社美鈴工業 ヒータ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る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加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1959A (ja) * 1995-12-12 1997-06-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面状発熱体
JP2002031972A (ja) * 2000-05-10 2002-01-3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トナー定着器用セラミックスヒ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47933B2 (ja) * 2009-07-28 2014-03-19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3154A (ja) * 2000-04-28 2001-11-09 Misuzu Kogyo:Kk 電気抵抗値調整方法並びに発熱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783682Y (zh) * 2005-04-15 2006-05-24 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修调陶瓷ptc电热元件
CN201805562U (zh) * 2010-07-16 2011-04-20 杨旭光 厚膜加热器
WO2013073276A1 (ja) * 2011-11-15 2013-05-23 株式会社美鈴工業 ヒータ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る定着装置及び乾燥装置
WO2014034744A1 (ja) * 2012-08-31 2014-03-06 株式会社美鈴工業 ヒータ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る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加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138431A (ko) 2016-12-05
JP6424010B2 (ja) 2018-11-14
KR102325694B1 (ko) 2021-11-15
TW201538027A (zh) 2015-10-01
CN106134284A (zh) 2016-11-16
WO2015151905A1 (ja) 2015-10-08
TWI666965B (zh) 2019-07-21
JP2015197971A (ja) 2015-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4284B (zh) 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加热装置以及加热器的制造方法
JP6444467B2 (ja) ヒータ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る定着装置及び乾燥装置
TWI587731B (zh) A heater, and a fixture,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a heating device
KR102637446B1 (ko) 히터, 정착 장치,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가열 장치
CN107615879B (zh) 加热器、具备该加热器的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加热装置
JPH0745357A (ja)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ー
CN110573967B (zh) 加热器、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加热装置
JP2009059539A (ja) 板状ヒータ、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589434B2 (ja) ヒータ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24018826A1 (ja) ヒータ、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加熱装置
JP2001217061A (ja) ヒータ、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