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5304A - Lte网络中的双连接性中的协调上行授权分配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增强 - Google Patents

Lte网络中的双连接性中的协调上行授权分配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增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5304A
CN106105304A CN201580005491.1A CN201580005491A CN106105304A CN 106105304 A CN106105304 A CN 106105304A CN 201580005491 A CN201580005491 A CN 201580005491A CN 106105304 A CN106105304 A CN 106105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cp
bsr
percentage ratio
relief area
data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54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5304B (zh
Inventor
S·杰哈
R·万尼斯姆伯
A·T·科奇
K·西瓦内桑
M·M·拉希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05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5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5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5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为无线网络中的上行(UL)数据传送而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有效分离承载的技术,其中在该无线网络中可利用双连接性。用户设备(UE)能够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到主演进节点B(MeNB)和从演进节点B(SeNB)。BSR能够被格式化,使得UE处的无线链路控制(RLC)缓冲区中的数据量和UE处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缓冲区中的数据量包含在不同的字段中。BSR还能够包含冗余指示符(RI)值,该冗余指示符(RI)值规定BSR中包括的PDCP缓冲区量之间的冗余级别。MeNB和SeNB可以接着经由X2接口来协调上行(UL)资源量以分配给UE。

Description

LTE网络中的双连接性中的协调上行授权分配的缓冲区状态 报告的增强
背景技术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使用各种标准和协议来在节点(例如,传输站)与无线设备(例如,移动设备)之间发送数据。某些无线设备在下行(DL)传输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来通信以及在上行(UL)传输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来通信。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来进行信号传输的标准和协议包括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标准(例如,802.16e、802.16m)、以及IEEE 802.11标准,对于产业组而言,802.16标准通常作为WiMAX(全球微波互连接入)而知晓,802.11标准通常作为WiFi而知晓。
在3GPP无线接入网(RAN)LTE系统中,节点能够为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节点B(通常还称作演进节点B、增强节点B、eNodeB、或eN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组合。这样的节点能够与作为用户设备(UE)而知晓的无线设备通信。下行(DL)传输能够为从节点(例如,eNodeB)到无线设备(例如,UE)的通信,以及上行(UL)传输能够为从无线设备到节点的通信。
在异构网络中,节点还被称作宏节点,其能够提供基本的无线覆盖给小区中的无线设备。小区能够为其中无线设备(UE)可操作以与宏节点通信的地理区域。异构网络(HetNet)能够用于处理由于无线设备的使用和功能的增加而带来的宏节点上的增加的业务负荷。HetNet能够包括与低功率节点(小-eNB、微-eNB、微微-eNB、毫微微-eNB、或家庭eNB[HeNB](home eNB))层重叠的规划的高功率宏节点(或宏-eNB)层,该低功率节点能够以较次规划的或者甚至完全未协调的方式部署在宏节点的覆盖区域(小区)内。低功率节点(LPN)能够一般性地称作“低功率节点”、小节点、或小小区。
在LTE中,数据能够经由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从eNodeB发送到UE。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能够用于确认接收到数据。下行和上行信道或传输能够使用时分双工(TDD)或频分双工(FDD)。
附图说明
本公开内容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从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显而易见,所述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起通过示例方式阐述了本公开内容的特征,并且,其中:
图1A-图1E图示了按照示例的双连接性架构;
图1F图示了按照示例的可操作以支持双连接性的用户设备(UE)的架构;
图2描述了按照示例的短缓冲区状态报告(BSR)的格式;
图3描述了按照示例的长缓冲区状态报告(BSR)的格式;
图4描述了按照示例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头的格式;
图5为图示按照示例的用户设备(UE)处执行的一系列操作的流程图;
图6为图示按照示例的主演进节点B(MeNB)处执行的一系列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7图示了按照示例的无线设备(例如,UE)的图解。
现在将参照所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这里将使用具体语言来描述所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无论如何,将理解到不由此意图限制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公开和描述某些实施例之前,将理解到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别的结构、处理操作、或材料,而是延及如那些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其等价物。还应该理解到这里所采用的术语仅仅用于描述特别示例的目的并且不意图成为限制。不同的附图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要素。为清楚地阐述操作而提供流程图以及处理中提供的编号,并且编号不一定指示特别的顺序或序列。
示例实施例
以下提供技术实施例的初始概述并且之后接着进一步具体描述具体技术实施例。这一初始总结意图辅助读者更快地理解技术,而不意图识别技术的关键特征或实质特征,也不意图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在3GPP LTE Release 12.0中,用户设备(UE)可以同时连接到多于一个小区站点。例如,UE可以同时连接到主演进节点B(MeNB)和至少一个从演进节点B(SeNB)。当UE连接到两个小区时,UE可以基本上同时地从两个小区接收数据承载。可以基于S1-U末端的位置和承载分离位置来向UE发送多个承载。在一个示例中,S1-U可以终结在MeNB处并且承载分离可以在MeNB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来执行。
图1A图示了用于主演进节点B(MeNB)和从演进节点B(SeNB)的双连接性架构的示例。S1-U可以终结在MeNB处并且承载分离可以发生在MeNB处。除此之外,独立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可以出现在MeNB和SeNB中以用于分离的承载。MeNB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例如,MeNB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到服务网关(S-GW)或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eNB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AC)层。SeNB可以包括RLC层和MAC层。MeNB可以在PDCP层(例如,IP层或应用层)处从高层接收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在一个示例中,数据或控制信息可以从MeNB中的PDCP层传送到MeNB中的RLC和MAC层。除此之外,数据或控制信息可以经由X2接口从MeNB中的PDCP层传送到SeNB中的RLC层。
图1B图示了用于主演进节点B(MeNB)和从演进节点B(SeNB)的双连接性架构的另一示例。S1-U可以终结在SeNB处,并且SeNB和MeNB都可以包括独立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即,没有承载分离。MeNB和SeNB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例如,MeNB和SeNB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到服务网关(S-GW)或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eNB可以包括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AC)层。除此之外,SeNB还可以包括单独的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MeNB中的PDCP层可以从高层接收数据或控制信息,并且SeNB中的PDCP层可以从高层接收数据或控制信息。
图1C图示了用于主演进节点B(MeNB)和从演进节点B(SeNB)的双连接性架构的又一示例。S1-U可以终结在MeNB处并且承载分离可以发生在MeNB处。除此之外,主-从无线链路控制(RLC)可以出现在MeNB和SeNB中以用于分离的承载。MeNB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例如,MeNB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到服务网关(S-GW)或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eNB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AC)层。SeNB可以包括RLC层和MAC层。MeNB可以在PDCP层处从高层(例如,IP层或应用层)接收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在一个示例中,数据或控制信息可以从MeNB中的PDCP层传送到MeNB中的RLC和MAC层。除此之外,数据或控制信息可以经由X2接口从MeNB中的RLC层传送到SeNB中的RLC层。
图1D图示了用于主演进节点B(MeNB)和从演进节点B(SeNB)的双连接性架构的又一示例。S1-U可以终结在MeNB处并且MeNB处没有承载分离可以发生。除此之外,单独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可以出现在SeNB处。MeNB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例如,MeNB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到服务网关(S-GW)或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eNB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AC)层。SeNB可以包括RLC层和MAC层。MeNB可以在PDCP层处从高层接收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在一个示例中,数据或控制信息可以从MeNB中的PDCP层传送到MeNB中的RLC和MAC层。除此之外,数据或控制信息可以经由X2接口从MeNB中的PDCP层传送到SeNB中的RLC层。
图1E图示了用于主演进节点B(MeNB)和从演进节点B(SeNB)的双连接性架构的又一示例。S1-U可以终结在MeNB处并且MeNB处没有承载分离可以发生。除此之外,主-从无线链路控制(RLC)可以针对SeNB承载而出现。MeNB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例如,MeNB可以经由S1接口连接到服务网关(S-GW)或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eNB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以及媒体接入控制(MAC)层。SeNB可以包括RLC层和MAC层。MeNB可以在PDCP层从高层(例如,IP层或应用层)接收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在一个示例中,数据或控制信息可以从MeNB中的PDCP层传送到MeNB中的RLC和MAC层。除此之外,数据或控制信息可以经由X2接口从MeNB中的RLC层传送到SeNB中的RLC层。
在3GPP技术报告(TR)36.842第12.0.0版中进一步讨论了图1A-图1E中描述的双连接性架构。
图1F图示了用户设备(UE)的示例性架构。UE可以被配置成与双连接性架构中的主演进节点B(MeNB)和从演进节点B(SeNB)通信。UE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UE中的PDCP层可以从MeNB接收数据和/或控制信息。除此之外,UE中的PDCP层可以从SeNB接收数据和/或控制信息。在一个示例中,数据或控制信息可以从UE中的PDCP层传送到UE中的低层(例如,RLC和MAC层)。
在一个配置中,MeNB中的PDCP层可以在下行中从高层接收分组(例如,PDCP SDU分组或PDCP PDU分组)。高层可以包括MeNB中的IP层或应用层。PDCP层可以在传输缓冲区中临时存储分组。换而言之,分组可以临时存储在重传缓冲区中,直到准备在下行中传送(即,重传)分组到UE或SeNB。例如,可以经由MeNB无线链路将重传缓冲区中的分组从MeNB传送到UE。作为另一示例,可以经由SeNB无线链路将重传缓冲区中的分组从MeNB传送到SeNB。
虽然3GPP LTE advanced release12规定了承载能够在PDCP层分离以用于下行(DL)数据传送,还没有解决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分离承载以用于上行(UL)数据传送的标准。图2-图6描述了允许用于从UE到MeNB和SeNB的上行(UL)数据传送的PDCP层的承载有效地分离的方法。
当UE具有存储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缓冲区和/或RLC缓冲区中的需要上传到eNB的用于无线承载的数据时,UE将首先请求来自eNB的上行资源的授权。这通常通过发送称作缓冲区状态报告(BSR)的一种类型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到eNB来完成。
在传统的BSR格式中,将RLC缓冲区大小和PDCP缓冲区大小组合到相同的字段中。eNB从UE接收BSR并且根据需要分配上行资源(例如,分量载波上的资源块)给UE。然而,eNB不可能知晓为RLC缓冲区中的数据分配了请求中的多少,以及为PDCP缓冲区中的数据分配了请求中的多少。
按照实施例,BSR能够包括用于RLC缓冲区大小和PDCP缓冲区大小的单独的字段。例如,第一字段能够包括PDCP缓冲区中的数据量(即,PDCP缓冲区大小)的指示,对于该PDCP缓冲区中的数据量,从eNB请求上行资源。除此之外,BSR中的第二字段能够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缓冲区中的数据量(即,RLC缓冲区大小),对于该RLC缓冲区中的数据量,从eNB请求上行资源。当在双连接性架构中UE同时连接到MeNB和SeNB时,UE能够发送两个不同的BSR:将第一BSR发送到MeNB,而将第二BSR发送到SeNB。在这一类型的双连接性场景中,UE具有第二RLC缓冲区和对应于MeNB的第一RLC缓冲区,由此第一RLC缓冲区包括在第一BSR中并且第二RLC缓冲区包括在第二BSR中。然而,仅仅存在单个PDCP缓冲区。
结果,如果UE在第一BSR和第二BSR中请求PDCP缓冲区数据所需的上行(UL)资源,则UE可以做出冗余请求(取决于每个相应的BSR中包括的PDCP缓冲区大小部分)。如果MeNB和SeNB都为相同的PDCP缓冲区数据分配上行资源,则可能导致网络无效率,因为冗余分配的UL资源能够由某一其他设备使用。
解决对用于PDCP数据的上行资源的冗余请求的这一问题的一个方式是针对MeNB和SeNB总是假设在第一BSR和第二BSR之间请求UL资源的冗余。然而,因为将RLC缓冲区大小和PDCP缓冲区大小组合到传统的BSR格式中的相同的字段中,不可能确定请求UL资源的总数据的多少的百分比是与PDCP数据相反的RLC数据。这是成问题的,因为第一BSR中引用的RLC缓冲区大小和第二BSR中引用的RLC缓冲区大小指无重叠数据。如果BSR是传统的BSR格式,这些非冗余RLC缓冲区大小混合在相同的字段中,其中具有冗余的PDCP缓冲区大小。由此,即使MeNB和SeNB假设在第一和第二BSR的请求之间存在某一冗余,eNB不能告知BSR中请求的资源有多少是RLC数据所需的以及有多少是PDCP数据所需的。结果,可能强制eNB(MeNB和SeNB)悲观地分配UL资源,从而确保为非冗余RLC缓冲区数据分配足够的资源。
在各种实施例中,当前的技术提出在单独的字段中包括RLC缓冲区大小和PDCP缓冲区大小的新的BSR格式,使得MeNB和SeNB能够为UE PDCP数据协调UL授权,而不遭遇由传统的BSR格式的RLC和PDCP混合引起的困难。除此之外,这些新的BSR格式能够包括具有进一步增强MeNB和SeNB的协调UE的UL授权的能力的冗余指示符(RI)的字段。
图2图示了可利用双连接性的无线网络的新的短BSR格式的示例。短BSR仅仅足够大,以传送单逻辑信道组(LCG)的数据量,因此在八位字节1的前两个比特中提供LCG标识(ID)以规定短BSR所属的LCG。八位字节1的剩余六个比特规定RLC缓冲区大小(即,UE处的RLC缓冲区中的数据量)。八位字节2的前六个比特规定PDCP缓冲区大小(即,UE处的PDCP缓冲区中的数据量)。八位字节2中的剩余两个比特规定冗余指示符(RI)值。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两比特RI值00能够指示正从单个eNB(例如,MeNB或SeNB,而非两者)请求用于所有的UE PDCP缓冲区数据的UL资源。例如,两比特RI值11能够指示正从MeNB和SeNB两者请求用于100%的UE PDCP缓冲区数据的UL资源(即,存在有关对用于PDCP缓冲区数据的UE资源的请求的100%的冗余)。两比特RI值01能够指示正从MeNB和SeNB两者请求UL资源以用于PDCP缓冲区数据,但是请求之间没有冗余。两比特RI值01能够指示正从MeNB和SeNB两者请求UL资源以用于PDCP缓冲区数据并且请求之间存在部分冗余。当然,具有指示信息的这两个比特值的其他对是可能的,并且能够根据期望来任意分派。虽然已经针对两比特RI值提供了示例,能够将多个比特用于传送有关冗余信息的附加信息。
图3图示了用于可利用双连接性的无线网络的新长BSR格式的示例。长BSR足够大以包括用于在3GPP LTE无线网络中使用的所有LCG的数据,因此没有一个LCG ID是典型地为必须的。替代地,八位字节1的前6个比特能够用于规定用于LCG 0的RLC缓冲区大小。八位字节1的后两个比特和八位字节2的前四个比特能够用于规定用于LCG 0的PDCP缓冲区大小。八位字节2的剩余四个比特和八位字节3的前两个比特能够用于规定用于LCG 1的RLC缓冲区大小。对于其他LCG,样式持续;六个比特规定RLC缓冲区大小以及六个比特规定PDCP缓冲区大小,根据需要,具有携带到下一个八位字节的比特。伴随用于上一个LCG的PDCP缓冲区大小的两个比特接着用于规定冗余指示符(RI)值,如在八位字节5的前两个比特中所示的。如所描述的,RI值能够映射到指示的信息。保留比特R能够用于以更大的特异性指示分别发送到MeNB和SeNB的PDCP缓冲区大小之间的冗余量。例如,如果发送到MeNB的BSR的RI值指示存在部分冗余,保留比特R能够规定PDCP缓冲区数据的百分比,对于该PDCP缓冲区数据,正从SeNB冗余地请求UL资源。图3的示例中图示的信息不意图为限制性的。附加信息同样能够在BSR中传送。此外,在某些环境中,可利用更少的比特并且BSR能够压缩以传送更少的信息,如在短BSR中的。
图4图示了可以用于识别图2中图示的短BSR格式或图3中图示的长BSR格式的MAC子头(subheader)的示例。如所示的,MAC子头能够包括逻辑信道标识(LCID)。第一LCID能够从预留的LCID池(例如,01011-11000)中选择,以指示与MAC子头相关联的BSR在图2所图示的格式中。除此之外,第二LCID能够从预留的LCID池中选择,以指示与MAC子头相关联的BSR在图3所图示的格式中。
图5为图示按照示例的可以在UE处执行的一组操作500的流程图。如在510中,UE处的分立的电路和/或一个或多个数字处理器能够被配置成确定UE处的RLC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量。如在520中,UE处的电路和/或处理器还能够被配置成确定UE处的PDCP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量。如在530中,UE处的电路和/或处理器能够被配置成发送BSR到MeNB和SeNB中的至少一个,BSR具有在单独的字段中规定RLC缓冲区大小和PDCP缓冲区大小的格式。BSR还能够包括RI值。
在另一示例中,UE处的电路和/或处理器能够被配置成确定UE处的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并且确定UE处的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对于该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请求来自MeNB的上行(UL)授权,对于该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请求来自SeNB的上行(UL)授权。UE接着可以从UE向MeNB发送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以及从UE向SeNB发送第二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第一BSR通信和第二BSR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能够在单独的字段中包括RLC缓冲区大小和PDCP缓冲区中的数据量的第一(或第二)百分比。
在另一示例中,UE处的电路和/或处理器能够被配置成选择冗余指示符(RI)值,该值代表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的冗余关系。这一RI值能够包括在第一BSR通信和第二BSR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中。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和第二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能够包括短BSR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短BSR MAC控制元素能够包括逻辑信道组(LCG)标识(ID)、RLC缓冲区大小、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和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RI值。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和第二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能够包括长BSR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长BSR MAC控制元素能够包括四个(4个)无线链路控制(RLC)缓冲区大小,每个RLC缓冲区大小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组(LCG);四个(4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缓冲区大小,每个PDCP缓冲区大小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组(LCG);RI值;以及以比RI值更大的特异性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的冗余量的多个比特。
在另一示例中,UE处的电路和/或处理器能够被配置成发送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和第二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和MAC子头。MAC子头能够包括用于上行共享信道(UL-SCH)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其中LCID用于识别BSR MAC控制元素。
在另一示例中,RI值可以使用两个比特来代表。在另一示例中,RI值00能够指示将PDCP缓冲区大小发送到MeNB和SeNB中的仅仅一个;RI值11能够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冗余;RI值01能够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没有冗余;以及RI值10能够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存在部分冗余。
图6为图示按照示例的可以在MeNB(或SeNB)处执行的一组操作600的流程图。如在610中,MeNB处的电路和/或处理器可以被配置成从UE接收BSR,BSR具有其中在单独的字段中规定UE RLC缓冲区大小和UE PDCP缓冲区大小的格式。BSR还可以包括RI值或者要么遵循以上解释的示例中的任意者。如在620中的,MeNB能够基于BSR中包含的信息来确定一组UL资源以分配给UE。MeNB还可以经由X2接口来与SeNB通信,从而协调确定该组UL资源,以分配给UE。如在630中的,MeNB能够接着分配一组UL资源给UE。如在640中的,MeNB能够接着发送UL授权通信给UE,指示该组UL资源已经被分配给UE。
图7提供了无线设备的示例图示,诸如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移动无线设备、移动通信设备、平板电脑、手持机、或其他类型的无线设备。无线设备能够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该一个或多个天线被配置成与节点、宏节点、低功率节点(LPN)、或传输站通信,诸如基站(BS)、演进节点B(eNB)、基带单元(BBU)、远程射频头(RRH)、远程无线设备(RRE)、中继站(RS)、无线设备(RE)、或其他类型的无线广域网(WWAN)接入点。无线设备能够被配置成使用至少一个无线通信标准来通信,包括3GPP LTE、WiMAX、高速分组接入(HSPA)、蓝牙、以及WiFi。无线设备能够使用用于每个无线通信标准的单独的天线或用于多个无线通信标准的共享的天线来通信。无线设备能够在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和/或WWAN中通信。
图7还提供了能够用于无线设备的音频输入和输出的麦克风和一个或多个扬声器的图示。显示屏可以为液晶显示器(LCD)屏幕、或诸如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的其他类型的显示器屏幕。显示器屏幕能够被配置为触摸屏。触摸屏可以使用电容性的、电阻性的、或另一类型的触摸屏技术。应用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能够耦合到内部存储器以提供处理和显示能力。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还能够用于提供数据输入/输出选项给用户。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还可以用于扩展无线设备的存储器能力。键盘可以与无线设备集成或者无线连接到无线设备以提供附加的用户输入。还可以使用触摸屏来提供虚拟键盘。
各种技术、或其特定的方面或部分可以采用实施在有形媒介中的程序代码(即,指令)的形式,诸如软盘、CD-ROM、硬驱、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任意其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当将程序代码加载到诸如为计算机的机器中并由机器执行时,机器成为实践各种技术的装置。电路能够包括硬件、固件、程序代码、可执行代码、计算机指令、和/或软件。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为不包括信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在可编程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代码的情况中,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设备。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可以为RAM、EPROM、闪驱、光驱、磁硬驱、固态驱动、或用于存储电子数据的其他介质。节点和无线设备还可以包括收发机模块、计数器模块、处理模块、和/或时钟模块或定时器模块。可以实现或利用这里描述的各种技术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使用应用程序接口(API)、可重用控制、以及类似物。这样的程序可以以高级程序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与计算机系统通信。然而,如果期望,(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以汇编或机器语言来实现。在任意情况中,语言可以为编译或解释语言,并且可以与硬件实现组合。
应该理解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单元中的众多功能单元已经被标记为模块,从而更特别地强调他们的实现独立性。例如,模块可以实现为硬件电路,该硬件电路包括定制的VLSI电路或门阵列、现货供应的半导体,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模块还可以在诸如为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或类似物的可编程硬件设备中实现。
模块还可以以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来实现。可执行代码的识别的模块可以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的物理或逻辑块,其可以例如被组织为对象、过程、或功能。无论如何,识别的模块的可执行指令不要求物理上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的位置的全异的指令,当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这些指令包括模块并且达到用于此模块的所记载的目的。
确实,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为单个指令或者众多指令,并且可以甚至分布在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上、在不同的程序中、以及在若干存储器设备上。类似地,操作数据可以在这里在模块内识别和阐述,并且可以以任何适当的形式实施和组织在任意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中。操作数据可以集中为单个数据集,或者可以分布在包括不同的存储设备的不同位置上,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存在为仅仅系统或网络上的电信号。模块可以为无源或有源的,包括可操作用于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代理。
通篇本说明书中对“示例”的引用意指结合示例描述的特别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而,通篇本说明书中,各处的术语“在示例中”的出现不一定都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如这里所使用的,为了方便起见,多个项、结构要素、构成要素和/或材料可以出现在相同的列表中。然而,这些列表应该被解释为列表的每个成员被单独地识别为单独且唯一的成员。因而,仅仅基于相同组中的他们的标识而没有相反指示的情况下,没有这样的列表的单独的成员应该被解释为相同列表的任何其他成员的事实上的等价物。除此之外,这里可以引用各种实施例和示例以及用于其的各种组件的替代物。理解到这样的实施例、示例、以及替代物不被解释为彼此的事实上的等价物,而是被当作单独的和自治的。
进而,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具体细节,诸如布局、距离的示例、网络示例等以提供对某些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能够在没有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下实践要求保护的主题,或者使用其他方法、组件、布局等来实践要求保护的主题。在其他例子中,众所周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没有示出或者具体描述,以避免模糊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个方面。
虽然在一个或多个特别的应用中给出之前的示例为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原理的阐述,将对那些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能够做出实现的形式、使用以及细节上的大量的修改,而不经历创造性劳动,并且不脱离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原理和概念。因此,不意图要求保护的主题为限制性的,除非由下面给出的权利要求限制。

Claims (28)

1.一种用户设备(UE),可操作以传送数据到主演进节点B(MeNB)和从演进节点B(SeNB),UE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确定UE处的无线链路控制(RLC)缓冲区大小,RLC缓冲区大小包括UE处的RLC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量;
确定UE处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缓冲区大小,PDCP缓冲区大小包括UE处的PDCP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量;以及
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到MeNB和SeNB中的至少一个,BSR通信在单独的字段中包括PDCP缓冲区大小的至少一部分和RLC缓冲区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E,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确定UE处的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对于该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请求来自MeNB的上行(UL)授权;
确定UE处的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对于该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请求来自SeNB的上行(UL)授权;
从UE向MeNB发送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第一BSR通信在单独的字段中包括RLC缓冲区大小和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以及
从UE向SeNB发送第二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第二BSR通信在单独的字段中包括RLC缓冲区大小和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E,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选择代表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的冗余关系的冗余指示符(RI)值;以及
在第一BSR通信和第二BSR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中包括RI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E,其中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和第二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包括短BSR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短BSR MAC控制元素包括:
逻辑信道组(LCG)标识(ID);
RLC缓冲区大小;
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和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RI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E,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发送MAC子头,MAC子头包括用于上行共享信道(UL-SCH)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其中LCID用于识别短BSR MAC控制元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E,其中RI值使用两个比特来代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E,其中:
RI值00指示将PDCP缓冲区大小发送到MeNB和SeNB中的一个;
RI值11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冗余;
RI值01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不存在冗余;
RI值10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存在部分冗余。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E,其中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和第二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长BSR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长BSR MAC控制元素包括:
四个(4个)无线链路控制(RLC)缓冲区大小,每个RLC缓冲区大小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组(LCG);
四个(4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缓冲区大小,每个PDCP缓冲区大小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组(LCG);
RI值;以及
以比RI值更大的特异性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的冗余量的多个比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E,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发送MAC子头,MAC子头包括用于上行共享信道(UL-SCH)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其中LCID用于识别长BSR MAC控制元素。
10.一种主演进节点B(MeNB),可操作以传送数据到用户设备(UE),MeNB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从UE接收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BSR通信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缓冲区大小,RLC缓冲区大小包括UE处的RLC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量,以及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缓冲区大小,PDCP缓冲区大小包括UE处的PDCP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量,RLC缓冲区大小和PDCP缓冲区大小包括在单独的字段中;
部分基于来自UE的BSR通信来确定一组上行(UL)无线资源以分配给UE;
分配该组上行(UL)无线资源给UE;以及
发送上行(UL)授权通信给UE,指示上行(UL)无线资源已经分配给UE。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MeNB,其中来自UE的BSR通信还包括冗余指示符(RI)值,所述冗余指示符(RI)值代表第一百分比的UE PDCP缓冲区大小与第二百分比的UE PDCP缓冲区大小之间的冗余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MeNB,其中来自UE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还包括短BSR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短BSR MAC控制元素包括:
逻辑信道组(LCG)标识(ID);
无线链路控制(RLC)缓冲区大小;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缓冲区大小;以及
RI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MeNB,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接收MAC子头,MAC子头包括用于上行共享信道(UL-SCH)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其中LCID用于识别短BSR MAC控制元素。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MeNB,其中RI值由两个比特来存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MeNB,其中:
RI值00指示将PDCP缓冲区大小发送到MeNB和SeNB中的一个;
RI值11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冗余;
RI值01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不存在冗余;以及
RI值10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存在部分冗余。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MeNB,其中来自UE的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还包括长BSR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长BSR MAC控制元素包括:
四个(4个)无线链路控制(RLC)缓冲区大小;
四个(4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缓冲区大小;
RI值;以及
以比RI值更大的特异性指示第一百分比的PDCP缓冲区大小与第二百分比的PDCP缓冲区大小之间的冗余量的多个比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MeNB,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部分基于指示第一百分比的PDCP缓冲区大小与第二百分比的PDCP缓冲区大小之间的冗余量的所述多个比特来确定所述一组上行(UL)无线资源以分配给UE。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MeNB,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接收MAC子头,MAC子头包括用于上行共享信道(UL-SCH)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其中LCID用于识别长BSR MAC控制元素。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MeNB,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经由X2接口与从演进节点B(SeNB)通信,从而部分基于经由X2接口在MeNB与SeNB之间传送的协调通信来确定所述一组上行(UL)无线资源,以分配给UE。
20.一种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实施在其上的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UE处的无线链路控制(RLC)缓冲区大小,RLC缓冲区大小包括UE处的RLC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量;
确定UE处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缓冲区大小,PDCP缓冲区大小包括UE处的PDCP缓冲区中存储的数据量;以及
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到MeNB和SeNB中的至少一个,BSR通信在单独的字段中包括PDCP缓冲区大小的至少一部分和RLC缓冲区大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还具有在其上的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UE处的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对于该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请求来自MeNB的上行(UL)授权;
确定UE处的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对于该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请求来自SeNB的上行(UL)授权;
从UE向MeNB发送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第一BSR通信在单独的字段中包括RLC缓冲区大小和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以及
从UE向SeNB发送第二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第二BSR通信在单独的字段中包括RLC缓冲区大小和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还具有在其上的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执行以下附加操作:
选择代表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的冗余关系的冗余指示符(RI)值;以及
在第一BSR通信和第二BSR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中包括RI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和第二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还包括短BSR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短BSR MAC控制元素包括:
逻辑信道组(LCG)标识(ID);
RLC缓冲区大小;
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和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RI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还具有在其上的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执行以下附加操作:
发送MAC子头,MAC子头包括用于上行共享信道(UL-SCH)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其中LCID用于识别短BSR MAC控制元素。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RI值使用两个比特来代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
RI值00指示将PDCP缓冲区大小发送到MeNB和SeNB中的一个;
RI值11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冗余;
RI值01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不存在冗余;
RI值10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存在部分冗余。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和第二缓冲区状态报告(BSR)通信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长BSR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长BSR MAC控制元素包括:
四个(4个)无线链路控制(RLC)缓冲区大小,每个RLC缓冲区大小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组(LCG);
四个(4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缓冲区大小,每个PDCP缓冲区大小属于不同的逻辑信道组(LCG);
RI值;以及
以比RI值更大的特异性指示PDCP缓冲区中的第一百分比的数据量与PDCP缓冲区中的第二百分比的数据量之间的冗余量的多个比特。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还具有在其上的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指令执行以下附加操作:
发送MAC子头,MAC子头包括用于上行共享信道(UL-SCH)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其中LCID用于识别长BSR MAC控制元素。
CN201580005491.1A 2014-02-24 2015-01-22 Lte双连接性中协调上行授权分配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增强 Active CN1061053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43983P 2014-02-24 2014-02-24
US61/943,983 2014-02-24
PCT/US2015/012392 WO2015126564A1 (en) 2014-02-24 2015-01-22 Enhancement to the buffer status report for coordinated uplink grant alloc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in an lte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5304A true CN106105304A (zh) 2016-11-09
CN106105304B CN106105304B (zh) 2019-10-18

Family

ID=5387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5491.1A Active CN106105304B (zh) 2014-02-24 2015-01-22 Lte双连接性中协调上行授权分配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增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635655B2 (zh)
EP (1) EP3111697A4 (zh)
JP (1) JP6374031B2 (zh)
KR (1) KR101832223B1 (zh)
CN (1) CN106105304B (zh)
BR (1) BR112016017069A2 (zh)
WO (1) WO2015126564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28242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26962A1 (zh) * 2017-12-25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授权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402612A (zh) * 2017-03-24 2019-11-01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分离承载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路由
CN110463239A (zh) * 2017-07-28 2019-1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574487A (zh) * 2017-05-05 2019-12-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处的分组重复
CN110612686A (zh) * 2017-06-02 2019-12-24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CN110710314A (zh) * 2017-12-25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授权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20088579A1 (zh) * 2018-10-31 2020-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149312A (zh) * 2017-09-28 2020-05-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99471A (zh) * 2020-10-23 2021-02-23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134421B2 (en) 2019-09-03 2021-09-28 Sercomm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adjustment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13613296A (zh) * 2015-11-04 2021-11-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CN113891398A (zh) * 2021-10-27 2022-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6296B (zh) * 2014-03-21 2019-07-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和接收缓冲区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33806A (zh) * 2014-05-07 2016-12-1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台、基站、上行链路数据量报告方法及上行链路数据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11954266B (zh) * 2014-06-23 2024-04-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中分割承载的数据分配方法和装置
US10251084B2 (en) * 2014-09-19 2019-04-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ulti-rat scheduling and apparatus therefor in system in which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re utilized
WO2016159528A1 (en) * 2015-03-30 2016-10-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6937396B (zh) * 2015-12-31 2020-06-30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上行资源调度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8702647A (zh) * 2016-03-30 2018-10-23 英特尔公司 上行链路传输的服务质量处理
US10015694B2 (en) 2016-06-09 2018-07-03 Apple Inc. Buffer status report including uncategorized data
EP3461216B1 (en) 2016-06-30 2023-1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8026238A1 (en) * 2016-08-04 2018-02-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8036673A1 (en) 2016-08-22 2018-03-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efficient switching on a split bearer
CN108924871B (zh) * 2017-03-23 2022-09-20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633093B (zh) 2017-03-24 2019-08-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缓冲区状态上报方法、ue、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处理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11432485A (zh) * 2017-05-05 2020-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BR112019026887A2 (pt) * 2017-07-28 2020-07-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terminal, dispositivo do lado da rede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WO2019156507A1 (en) * 2018-02-08 2019-08-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tifying packet duplication
CN110300428A (zh) * 2018-03-23 2019-10-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pdcp复制的bsr触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KR102632780B1 (ko) * 2018-05-10 2024-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904935B2 (en) 2019-01-28 2021-01-26 T-Mobile Usa, Inc. Smart scheduling for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avoidance on multiple uplink transmissions
US10873986B1 (en) * 2019-06-04 2020-12-22 Sprint Spectrum L.P. Use of buffer occupancy as a basis to control configuration of dual-connectivity service
WO2021152369A1 (en) * 2020-01-28 2021-08-05 Zeku Inc. Dynamic uplink end-to-end data transfer scheme with optimized memory path
CN115211153A (zh) * 2020-03-09 2022-10-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2019A (zh) * 2009-06-19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上报缓冲区状态报告的方法、终端及网络系统
CN102265691A (zh) * 2008-11-11 2011-11-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中的高效的ue qos/ul分组建立
US20110299476A1 (en) * 2007-08-12 2011-12-08 Patrick Fischer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and buffer status repor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783234A (zh) * 2010-05-03 2012-11-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用于发送缓冲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92145A (zh) * 2011-07-22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7513A1 (en) * 2005-12-06 2007-06-07 Ramesh Sudini Starvation reduction in TCP/IP applications
US7957349B2 (en) * 2006-09-20 2011-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38090B1 (ko) * 2006-10-19 2010-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EP2124468B1 (en) * 2007-01-19 2019-03-13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EP3145240B1 (en) 2008-02-20 2019-04-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add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CN101932010A (zh) * 2009-06-25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上行反传结束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KR101740447B1 (ko) 2010-06-18 2017-05-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버퍼 상태 보고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806873B2 (en) * 2012-05-09 2017-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596212B (zh) * 2012-08-17 2017-09-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异构网络下的层二测量及结果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5191386B (zh) * 2013-05-10 2018-11-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及无线终端
US9924405B2 (en) * 2013-10-04 2018-03-2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dual connectivity
KR101769114B1 (ko) * 2013-10-31 2017-08-17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송신 노드 및 버퍼 상태 보고 방법
US9572171B2 (en) * 2013-10-31 2017-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fficient device-to-device channel contention
US10004098B2 (en) * 2014-01-29 2018-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99476A1 (en) * 2007-08-12 2011-12-08 Patrick Fischer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and buffer status repor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265691A (zh) * 2008-11-11 2011-11-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中的高效的ue qos/ul分组建立
CN101932019A (zh) * 2009-06-19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上报缓冲区状态报告的方法、终端及网络系统
CN102783234A (zh) * 2010-05-03 2012-11-1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用于发送缓冲状态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92145A (zh) * 2011-07-22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SN: "《BSR and SR for Dual Connectivity》", 《3GPP》 *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3296A (zh) * 2015-11-04 2021-11-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
CN110402612A (zh) * 2017-03-24 2019-11-01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分离承载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路由
CN110402612B (zh) * 2017-03-24 2024-04-26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分离承载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路由
CN110574487A (zh) * 2017-05-05 2019-12-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处的分组重复
CN110612686B (zh) * 2017-06-02 2022-10-28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CN110612686A (zh) * 2017-06-02 2019-12-24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WO2018228242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84802B2 (en) 2017-06-15 2021-11-23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0463239B (zh) * 2017-07-28 2023-10-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463239A (zh) * 2017-07-28 2019-1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149312A (zh) * 2017-09-28 2020-05-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49312B (zh) * 2017-09-28 2022-11-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1528637B2 (en) 2017-09-28 2022-1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0710325B (zh) * 2017-12-25 2021-03-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授权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710325A (zh) * 2017-12-25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授权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710314A (zh) * 2017-12-25 2020-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授权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9126962A1 (zh) * 2017-12-25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授权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088579A1 (zh) * 2018-10-31 2020-05-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134421B2 (en) 2019-09-03 2021-09-28 Sercomm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adjustment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12399471A (zh) * 2020-10-23 2021-02-23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891398B (zh) * 2021-10-27 2023-07-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91398A (zh) * 2021-10-27 2022-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11697A4 (en) 2017-10-25
KR20160101100A (ko) 2016-08-24
EP3111697A1 (en) 2017-01-04
US9635655B2 (en) 2017-04-25
BR112016017069A2 (pt) 2017-08-08
KR101832223B1 (ko) 2018-02-27
WO2015126564A1 (en) 2015-08-27
JP2017505090A (ja) 2017-02-09
JP6374031B2 (ja) 2018-08-15
US20150245349A1 (en) 2015-08-27
CN106105304B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5304A (zh) Lte网络中的双连接性中的协调上行授权分配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增强
US9497682B2 (en)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in an LTE network
US9949245B2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implemen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EP310053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2467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terminal
EP2680640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5493555A (zh) 针对双连接性系统的承载划分比例
CN104285471A (zh) 在异构无线网络中执行切换
JP2017513403A (ja) バッファ状態報告(bsr)のトリガー方法及び装置
US20210168735A1 (en) Power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41969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68954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s from multiple cells
WO2020063401A1 (zh)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数据流分流方法及装置
JP6341519B2 (ja) セカンダリセルを構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ホスト
JP2016527828A5 (zh)
WO2021068803A1 (zh) Harq-ack的反馈方法、终端设备
CN114765817B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EP402111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90612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BALANCING
EP401688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43402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si measurement resources, terminal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2102682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189820A (zh) 一种降低时延的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
JPWO2021106168A5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CN114731544A (zh)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91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4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INTEL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291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