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9471A -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9471A
CN112399471A CN202011147330.5A CN202011147330A CN112399471A CN 112399471 A CN112399471 A CN 112399471A CN 202011147330 A CN202011147330 A CN 202011147330A CN 112399471 A CN112399471 A CN 112399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ze
rlc
pdcp
entity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73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9471B (zh
Inventor
周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soc Chongq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soc Chong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soc Chongq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soc Chong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473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9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9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9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实体接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发送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RLC实体将所述PDCP PDU存储至RLC缓存中,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由参考数据量确定,所述参考数据量为终端设备通过上行空口在1ms内发送的最大数据量。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终端传输业务数据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和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 B,eNB)之间的数据传输,通常经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介质访问控制协议(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的传输。每一层完成不同的数据处理。
现阶段,PDCP实体是按照业务数据的优先级向RLC实体发送业务数据,RLC实体是按照缓存数据的先后顺序向MAC层发送业务数据。假设第二业务(语音通话)的优先级高于第一业务(视频加载),第一业务(视频加载)对时延要求较低,第二业务(语音通话)对时延要求较高。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果在进行第一业务的过程中,开启了第二业务;那么,PDCP实体将按照优先级先向RLC实体发送第二业务的数据,但RLC实体会按照排序向MAC实体发送缓存中已有的第一业务的数据。这种方式会对第二业务造成较大的时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及相关装置,能够提高数据业务传输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实体接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发送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该RLC实体将该PDCP PDU存储至RLC缓存中,该RLC缓存的大小由参考数据量确定,该参考数据量为终端设备通过上行空口在1ms内发送的最大数据量。通过本方法,能够提高数据业务传输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RLC缓存的大小等于该参考数据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RLC缓存的大小等于该参考数据量与第一预设值的乘积,该第一预设值为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RLC缓存的大小等于该参考数据量、第一预设值和比例参数的乘积,该第一预设值为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该比例参数为1/2至3中的一个数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终端设备将要执行的业务对时延的要求较高,则该RLC实体减小该RLC缓存的大小,该RLC缓存的大小大于或等于该参考数据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值或者该终端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的负荷高于第三预设值,则该RLC实体增大该RLC缓存的大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比较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缓存空闲区域的大小和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大小,该RLC缓存用于RLC实体存储该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若该RLC缓存的空闲区域大小大于或等于该PDCP PDU的大小,则该PDCP实体向RLC实体发送该PDCP PDU。通过本方法,能够提高数据业务传输的效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该RLC缓存的空闲区域大小小于该PDCP PDU的大小,则该PDCP实体将该PDCP PDU存储至PDCP缓存中,该PDCP缓存用于存储PDCP实体将要发送的PDCP PDU。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存储单元,其中: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该存储单元,用于将该PDCPPDU存储至RLC缓存中,该RLC缓存的大小由参考数据量确定,该参考数据量为终端设备通过上行空口在1ms内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RLC缓存的大小等于该参考数据量。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RLC缓存的大小等于该参考数据量与第一预设值的乘积,该第一预设值为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RLC缓存的大小等于该参考数据量、第一预设值和比例参数的乘积,该第一预设值为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该比例参数为1/2至3中的一个数值。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调整单元,该调整单元具体用于:若该终端设备将要执行的业务对时延的要求较高,则减小该RLC缓存的大小,该RLC缓存的大小大于或等于该参考数据量。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调整单元,该调整单元具体用于:若该终端设备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值或者该终端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的负荷高于第三预设值,则该RLC实体增大该RLC缓存的大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和比较单元,其中:该比较单元,用于比较RLC缓存空闲区域的大小和PDCP PDU的大小,该RLC缓存用于RLC实体存储该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该发送单元,用于当该RLC缓存的空闲区域大小大于或等于该PDCP PDU的大小,则向RLC实体发送该PDCP PDU。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具体用于:若该RLC缓存的空闲区域大小小于该PDCP PDU的大小,则将该PDCP PDU存储至PDCP缓存中,该PDCP缓存用于存储PDCP实体将要发送的PDCP PDU。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RLC实体接收到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后,将该PDCP PDU存储至RLC缓存中,该RLC缓存大小由参考数据量确定,该参考数据量为终端设备通过上行空口在1ms内发送的最大数据量。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提高数据业务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数据的协议架构;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缓存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DCP缓存和RLC缓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复数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所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及上述附图中的属于“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图1中所示的网络架构为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通常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各个设备数量以及形态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BS),基站可以向多个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多个基站也可以向同一个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窄带物联网系统(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增强型机器类通信系统(Enhanced MachineType of Communication,eMTC)、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系统(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evolution,EDGE)、宽带码分多址系统(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2000系统(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Cat1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终端设备还可以称为终端,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其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其中,UE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计算设备。示例性地,UE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网络设备包括基站(base station,BS),可以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能够和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其中,基站可能有多种形式,比如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和接入点等。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基站可以是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数据的协议架构。图2中所示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输出传输协议架构主要包括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介质访问控制协议(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每一层协议之间有着不同的数据处理功能,PDCP层主要是进行安全操作和头压缩解压缩处理,例如加密和完整性保护;RLC层主要完成数据的分段级联和按序递交及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数据传输保障;MAC层主要完成调度和不同逻辑信道的级联处理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操作;物理层完成传输块成包和空口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时,PDCP实体接收到高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此时如果RLC缓存还有空闲区域可以存放PDCP PDU,则PDCP实体会将PDCP PDU发送至RLC实体,否则将数据存放到PDCP缓存中。
现阶段,PDCP实体是按照业务数据的优先级向RLC实体发送业务数据,RLC实体是按照缓存数据的先后顺序向MAC层发送业务数据。假设第二业务(语音通话)的优先级高于第一业务(视频加载),第一业务(视频加载)对时延要求较低,第二业务(语音通话)对时延要求较高。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果在进行第一业务的过程中,开启了第二业务;那么,PDCP实体将按照优先级先向RLC实体发送第二业务的数据,但RLC实体会按照排序向MAC实体发送缓存中已有的第一业务的数据。这种方式会对第二业务造成较大的时延。也即是说,如果RLC缓存的大小设计得不够合理,会对终端的数据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若RLC缓存过大,将对优先级较高的业务造成较大的时延问题;若RLC缓存过小,则对终端设备的读取速率要求较高,增加终端设备功耗的损失。
下面基于上述内容中介绍的网络架构及设备,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进行介绍,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缓存方法的流程图。
S101、PDCP实体比较RLC缓存空闲区域的大小是否小于PDCP PDU的大小,若小于,则执行步骤S102,若大于或者等于则执行步骤S103。
在本示例中,该PDCP PDU是该PDCP实体根据高层(示例为应用层)发送的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生成的。可选的,PDCP实体将对该SDU增加PDCP头部,从而生成所述PDCP PDU。
可选的,如果该SDU配置了头压缩,则PDCP实体对该SDU进行头压缩处理;如果该SDU配置了加密,则PDCP实体对该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在PDCP实体生成该PDCP PDU之后,PDCP实体向RLC实体发送该PDCP PDU。在PDCP实体向RLC实体发送该PDCP PDU之前,PDCP实体执行步骤S101。
PDCP实体比较RLC缓存空闲区域的大小是否小于PDCP PDU的大小的方式包括:PDCP实体获取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该第一参数值的大小为当前RLC缓存中存储的PDCP PDU的大小,该第二参数值的大小为RLC缓存的大小(可以理解为设定的RLC实体缓存PDCP PDU的最大值);PDCP实体基于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确定RLC缓存空闲区域大小,该RLC缓存空闲区域的大小为第一参数值与第二参数值之差;PDCP实体比较RLC缓存空闲区域的大小与PDCP PDU的大小。
其中,该第二参数的变化规则为:PDCP实体向RLC实体发送时,该第二参数值增加,且增加量为该数据量的大小;MAC实体读取RLC发送的数据时,该第二参数值减少,且减少量为该数据量的大小。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这种减小第二参数值大小的方式,还可以存在其他的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S102、所述PDCP实体将所述PDCP PDU存放至PDCP缓存中。
其中,所述PDCP缓存用于存储PDCP实体将要发送的PDCP PDU。若所述RLC缓存的空闲区域大小小于所述PDCP PDU的大小,则所述PDCP实体将所述PDCP PDU存储至PDCP缓存中,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数据的丢失。
S103、所述PDCP实体向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
S104、在RLC实体接收了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之后,RLC实体将PDCP存放至RLC缓存中。
其中,所述RLC缓存用于RLC实体存储所述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DCP缓存和RLC缓存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RLC缓存的大小(即是上述内容中介绍的第二参数值的大小)由参考数据量确定,该参考数据量为终端设备通过上行空口在1ms内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可选的,根据终端设备的不同需求,RLC缓存可以有多种可能的选取方式,以下对一些可能的选取方式进行介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LC缓存的大小等于该参考数据量与第一预设值的乘积,该第一预设值为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其中,参考数据量与第一预设值的乘积,表示终端设备在一次上行数据帧的发送过程中,能够发送数据量的最大值。在RLC缓存大小等于该乘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能够通过一次上行数据的发送来处理RLC缓存中存储的PDCP PDU,也即是说,终端设备可以及时处理RLC缓存中存储的PDCP PDU。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造成数据业务时延较大的问题,提升数据业务传输的效率。通常,该实现方式可以满足终端设备大部分数据业务的需求。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LC缓存的大小等于该参考数据量。通过这种方式,终端设备可以快速处理RLC缓存中存储的PDCP PDU,提升数据业务的处理效率。通常,该实现方式可以满足对时延要求较高的数据业务的需求。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RLC缓存的大小等于该参考数据量、第一预设值和比例参数的乘积,该第一预设值为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示例性的,该比例参数为1/2至3中的一个数值。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终端设备可以对该比例参数进行调整。
例如,若终端设备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负荷高于第三预设值,则增大比例参数从而增大RLC缓存的大小。其中,第二预设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数值或者电量比值,例如,10%的电量,等等。该终端设备的CPU的负荷可为一段时间内的终端设备的平均负荷值。第三预设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CPU占用的比值,例如,75%、80%,等等。在终端设备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表明终端设备此时的电量较低,为了节省电子设备的电量,减少功耗,电子设备可以增大该比例参数。在所述终端设备的CPU的负荷高于第三预设值的情况下,表明此时终端设备由于功耗损失过大导致负荷较重,为了减轻终端设备的负荷,减少功耗,电子设备可以增加该比例参数。
又例如,若终端设备当前执行的业务对时延的要求较高,则RLC实体减小比例参数从而减小RLC缓存的大小。在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执行的业务对时延要求较高的情况下,表明终端设备此时需要优先执行对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暂缓对时延要求较低的业务,而PDCP实体是按照业务数据的优先级向RLC实体发送业务数据,RLC实体是按照缓存数据的先后顺序向MAC层发送业务数据,为了优先执行对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避免后存储的但对时延要求高业务数据较长时间存储在RLC缓存中,电子设备可以减小该比例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内容中介绍的调整RLC缓存大小的方式,还可以存在其他的调整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可以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者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
参见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50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501和存储单元502,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具体的,该接收单元501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3所示方法中的步骤S103中的介绍。
所述存储单元502,用于将所述PDCP PDU存储至RLC缓存中,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由参考数据量确定,所述参考数据量为终端设备通过上行空口在1ms内发送的最大数据量。具体的,该存储单元502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3所示方法中的步骤S104中的介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LC缓存的大小有多种选取方式:
所述RLC缓存小等于所述参考数据量。
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等于所述参考数据量与第一预设值的乘积,所述第一预设值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
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等于所述参考数据量、第一预设值和比例参数的乘积,所述第一预设值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所述比例参数为1/2至3中的一个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50还包括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将要执行的业务对时延的要求较高,则减小所述RLC缓存的大小,所述RLC缓存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参考数据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50还包括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用于:若所述终端设备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的负荷高于第三预设值,则所述RLC实体增大所述RLC缓存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通信装置的各个单元执行的操作可以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上述各个单元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参见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60包括比较单元601和发送单元602,其中:
所述比较单元601,用于比较RLC缓存空闲区域的大小和PDCP PDU的大小,所述RLC缓存用于RLC实体存储所述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具体的,该比较单元601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3所示方法中的步骤S101中的介绍。
所述发送单元602,用于当所述RLC缓存的空闲区域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PDCP PDU的大小,则向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具体的,该发送单元602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3所示方法中的步骤S103中的介绍。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60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若所述RLC缓存的空闲区域大小小于所述PDCP PDU的大小,则将所述PDCP PDU存储至PDCP缓存中,所述PDCP缓存用于存储PDCP实体将要发送的PDCP PDU。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的各个单元执行的操作可以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上述各个单元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参见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70可以是RLC实体,还可以是PDCP实体。该通信装置7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所述通信装置7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所述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701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7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702,其上可以存有指令7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701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7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器7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所述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7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705、天线706。所述收发器7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或收发电路等,用于实现收发功能。收发器705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接收器可以称为接收机或接收电路等,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可以称为发送机或发送电路等,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701用于通过收发器705接收PDCP实体发送的PDCPPDU。处理器701还用于将所述PDCP PDU存储至RLC缓存中,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由参考数据量确定,所述参考数据量为终端设备通过上行空口在1ms内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701用于比较RLC缓存空闲区域的大小和PDCP PDU的大小,所述RLC缓存用于RLC实体存储所述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若所述RLC缓存的空闲区域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PDCP PDU的大小,则所述PDCP实体向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
处理器701执行的操作可以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收发器可以是收发电路,或者是接口,或者是接口电路。用于实现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上述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用于代码/数据的读写,或者,上述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用于信号的传输或传递。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选的,处理器701可以存有指令703,指令703在处理器701上运行,可使得所述通信装置7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指令703可能固化在处理器701中,该种情况下,处理器701可能由硬件实现。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70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或者通信的功能。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如图3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中PDCP实体所执行的相应流程。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如图3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中RLC实体所执行的相应流程。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实体接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发送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
所述RLC实体将所述PDCP PDU存储至RLC缓存中,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由参考数据量确定,所述参考数据量为终端设备通过上行空口在1ms内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等于所述参考数据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等于所述参考数据量与第一预设值的乘积,所述第一预设值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等于所述参考数据量、第一预设值和比例参数的乘积,所述第一预设值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所述比例参数为1/2至3中的一个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将要执行的业务对时延的要求较高,则所述RLC实体减小所述RLC缓存的大小,所述RLC缓存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参考数据量。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的负荷高于第三预设值,则所述RLC实体增大所述RLC缓存的大小。
7.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PDCP实体比较RLC缓存空闲区域的大小和PDCP PDU的大小,所述RLC缓存用于RLC实体存储所述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
若所述RLC缓存的空闲区域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PDCP PDU的大小,则所述PDCP实体向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RLC缓存的空闲区域大小小于所述PDCP PDU的大小,则所述PDCP实体将所述PDCP PDU存储至PDCP缓存中,所述PDCP缓存用于存储PDCP实体将要发送的PDCP PDU。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存储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PDCP PDU存储至RLC缓存中,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由参考数据量确定,所述参考数据量为终端设备通过上行空口在1ms内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等于所述参考数据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等于所述参考数据量与第一预设值的乘积,所述第一预设值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LC缓存的大小等于所述参考数据量、第一预设值和比例参数的乘积,所述第一预设值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所述比例参数为1/2至3中的一个数值。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终端设备将要执行的业务对时延的要求较高,则减小所述RLC缓存的大小,所述RLC缓存的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参考数据量。
14.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终端设备的电量低于第二预设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PU的负荷高于第三预设值,则所述RLC实体增大所述RLC缓存的大小。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和比较单元,其中:
所述比较单元,用于比较RLC缓存空闲区域的大小和PDCP PDU的大小,所述RLC缓存用于RLC实体存储所述PDCP实体发送的PDCP PDU;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RLC缓存的空闲区域大小大于或等于所述PDCP PDU的大小,向RLC实体发送所述PDCP PDU。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RLC缓存的空闲区域大小小于所述PDCP PDU的大小,则将所述PDCP PDU存储至PDCP缓存中,所述PDCP缓存用于存储PDCP实体将要发送的PDCP PDU。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缓存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数据缓存方法。
CN202011147330.5A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2399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7330.5A CN112399471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7330.5A CN112399471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471A true CN112399471A (zh) 2021-02-23
CN112399471B CN112399471B (zh) 2023-02-10

Family

ID=7459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7330.5A Active CN112399471B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9471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8316A (zh) * 2000-10-07 2002-05-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从无线电链路控制层发送数据的方法
US20040008659A1 (en) * 2002-07-08 2004-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setting initial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 broad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CN1798085A (zh) * 2004-12-28 2006-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子层发送缓存大小的调整方法
CN101388826A (zh) * 2007-09-10 2009-03-18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重排缓存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29816A (zh) * 2006-10-19 2009-09-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重排序执行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75627A (zh) * 2007-02-02 2010-03-17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通过增强rlc来实现可变的rlc pdu大小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04535A (zh) * 2009-12-18 201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dcp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17365A (zh) * 2011-04-12 201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基站及其处理数据业务的方法
CN102395156A (zh) * 2011-09-28 2012-03-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应用于pdcp实体和rlc实体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935414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双连接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17058A (zh) * 2014-09-29 2016-04-2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101285A (zh) * 2016-08-22 2016-11-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基于tm rlc协议的分布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tm rlc实体
CN106105304A (zh) * 2014-02-24 2016-11-09 英特尔公司 Lte网络中的双连接性中的协调上行授权分配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增强
CN107404734A (zh) * 2016-05-18 2017-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355536A1 (en) * 2017-01-31 2018-08-01 Wipro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packets for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565377A (zh) * 2017-07-21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9561443A (zh) * 2017-09-26 2019-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62425A (zh) * 2019-04-08 2019-07-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网络传输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31061A (zh) * 2018-08-10 2020-0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吞吐量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基站、存储介质
CN111385221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8316A (zh) * 2000-10-07 2002-05-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从无线电链路控制层发送数据的方法
US20040008659A1 (en) * 2002-07-08 2004-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setting initial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 broad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CN1798085A (zh) * 2004-12-28 2006-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子层发送缓存大小的调整方法
CN101529816A (zh) * 2006-10-19 2009-09-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重排序执行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75627A (zh) * 2007-02-02 2010-03-17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通过增强rlc来实现可变的rlc pdu大小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88826A (zh) * 2007-09-10 2009-03-18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重排缓存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04535A (zh) * 2009-12-18 201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dcp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17365A (zh) * 2011-04-12 201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基站及其处理数据业务的方法
CN102395156A (zh) * 2011-09-28 2012-03-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应用于pdcp实体和rlc实体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105304A (zh) * 2014-02-24 2016-11-09 英特尔公司 Lte网络中的双连接性中的协调上行授权分配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增强
CN104935414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双连接系统中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17058A (zh) * 2014-09-29 2016-04-2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404734A (zh) * 2016-05-18 2017-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01285A (zh) * 2016-08-22 2016-11-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基于tm rlc协议的分布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tm rlc实体
EP3355536A1 (en) * 2017-01-31 2018-08-01 Wipro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packets for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565377A (zh) * 2017-07-21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9561443A (zh) * 2017-09-26 2019-04-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1061A (zh) * 2018-08-10 2020-0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吞吐量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基站、存储介质
CN111385221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062425A (zh) * 2019-04-08 2019-07-2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网络传输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1-1708860 "On dynamic switching between 1ms TTI and sTTI"", 《3GPP TSG_RAN\WG1_RL1》 *
NTT DOCOMO: ""R2-1711618_L2 buffer calculation for NR"", 《3GPP TSG_RAN\WG2_RL2》 *
RAJEEV KUMAR: "Dynamic control of RLC buffer size for latency minization in mobile RAN", 《IEEE》 *
周希: "广电网络承载视音频业务的性能指标及控制方法研究", 《广播与电视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471B (zh) 2023-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5365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1316267A (zh) 无线通讯系统中改善下行链路共用传输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264977A (zh)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EP3962225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5665890A (zh)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KR2017001496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신 속도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1044713B2 (en) Terminal device schedul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9351298B2 (en) Service data schedul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CN112751775A (zh) 一种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534984B (zh) 一种分量载波组的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8513728B (zh) 系统信息发送方法、系统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257794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10545556B (zh) 一种mac ce、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2399471B (zh)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80607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80881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49522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10325B (zh) 上行授权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8024378A (zh) 一种数据包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1370017A (zh) 无线通讯系统设定表头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12333675B (zh) 一种数据计数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332953B (zh) 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787754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3017937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891398B (zh)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