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1443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1443A
CN109561443A CN201710880331.2A CN201710880331A CN109561443A CN 109561443 A CN109561443 A CN 109561443A CN 201710880331 A CN201710880331 A CN 201710880331A CN 109561443 A CN109561443 A CN 109561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ount threshold
data amount
preprocessed data
threshold information
preproc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03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1443B (zh
Inventor
刘佳敏
皮埃尔
谌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7108803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614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61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1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1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1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提高UE在高速率情况下组包和发送的处理速率。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所述UE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本发明可提高UE在高速率情况下组包和发送的处理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未来发展中,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极大提升网络容量和吞吐量,在5G将引入新的空口传输方式,更多的网络节点,复杂的网络拓扑。在5G网络中,由于空口的吞吐量提升很多,对发包时的实时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和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通常经过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层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和PHY(Physical Layer,物理层)的传输。如图1所示,为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面协议栈。每一层完成不同的数据处理。PDCP主要是进行安全操作和头压缩解压缩处理,例如加密和完整性保护,ROHC(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健壮性包头压缩)压缩和解压缩等;RLC主要完成数据的分段级联和按序递交及ARQ(Automatic Repeat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数据传输保障;MAC主要完成调度和不同逻辑信道的级联处理及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操作;物理层完成传输块成包和空口发送。
请参考图2,在双连接的架构中,用户数据可以在不同eNB之间进行分流处理。
现有技术中,每条逻辑信道对应三层L2子实体(PDCP、RLC和MAC)。在单连接的情况下,每个逻辑信道拥有独立的PDCP和RLC层,并复用MAC层,RLC进行其与对等端之间直接的反馈和重传。而当双连接承载分离(Split Bearer)的情况下,每个逻辑信道有独立的PDCP层,在PDCP层之下每一条链路拥有自己的RLC层,并且每条链路的RLC层独立进行各自的反馈和重传。
现有技术中,层二的数据通常是当接收到MAC层的调度传输资源块大小指示之后,才开始对数据进行组包处理。这种方式,会造成瞬间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过于巨大,给处理造成很大的负荷。而如果放任层二随意的进行预处理操作,虽然能在MAC层的调度传输资源块大小指示之前,完成对大量数据的预处理,但这种不节制的预处理,会对切换或者路径变化造成很大冗余负荷,因为此时的数据前转或倒换需要以未预处理之前的数据作为对象进行操作,这就相当于需要将大量预处理数据进行还原或者恢复处理。同时,对于上行来说,如果UE侧随意的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还会造成BSR(Buffer Status Report,缓存状态报告)上报的不准确,导致网络侧的调度出现偏差,分配的资源浪费或者资源过小情况无法避免,造成传输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因此,在5G网络中,可以对一些层二数据进行预处理,以缩短发包的处理时延,同时也需要防止过度预处理,以免造成路径选择或者切换时候的额外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提高UE在高速率情况下组包和发送的处理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所述UE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其中,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方式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所有UE配置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类型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目标UE的不同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目标UE的目标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UE按照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设定基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UE发送计算系数,所述UE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UE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BSR;
根据所述BSR进行调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UE,包括:
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在进行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与网络侧设备预先约定的,或者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的;
所述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包括:
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其中所有UE配置有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与所述UE的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分别获取所述UE的各个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的目标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计算系数或者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计算系数;
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包括: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提前发送至无线链路层控制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在双连接或者双链路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包括:
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
对于所述目标链路,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
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
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其中,所述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
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
分别获取所述两条链路已经预处理的第二数据量和第三数据量;
计算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和所述第三数据量之和,并作为第四数据量;
将所述第四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四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BSR。
其中,在双连接或者双链路的情况下,在所述BSR中分别包括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的数据量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
其中,若利用两条链路都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二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或者
若利用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所述收发机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所述UE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为所有UE配置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类型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目标UE的不同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目标UE的目标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UE按照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设定基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计算系数,所述UE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接收所述UE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BSR;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BSR进行调度。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UE,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机用于,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在进行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与网络侧设备预先约定的,或者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的;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其中所有UE配置有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与所述UE的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分别获取所述UE的各个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的目标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计算系数或者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计算系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提前发送至无线链路层控制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
对于所述目标链路,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
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
分别获取所述两条链路已经预处理的第二数据量和第三数据量;
计算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和所述第三数据量之和,并作为第四数据量;
将所述第四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四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BSR。
其中,在双连接或者双链路的情况下,在所述BSR中分别包括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的数据量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
其中,若利用两条链路都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二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或者
若利用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所述UE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其中,所述配置模块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方式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所有UE配置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类型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目标UE的不同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目标UE的目标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UE按照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设定基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计算系数,所述UE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在进行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与网络侧设备预先约定的,或者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其中所有UE配置有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与所述UE的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分别获取所述UE的各个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的目标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计算系数或者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计算系数;
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为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并向UE发送,从而使得UE在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从而避免了UE侧不适当的预处理而导致的网络效率低下或者资源的浪费,提高了UE在高速率情况下组包和发送的处理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面协议栈;
图2为双连接的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UE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步骤301、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可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方式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所有UE配置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分别为不同类型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分别为不同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分别为目标UE的不同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目标UE的目标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UE可指的任一UE,所述目标承载可指目标UE的任一承载。
在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例如字节数或者比特数等。或者,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UE按照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设定基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此时,网络侧设备还可向所述UE发送计算系数,所述UE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步骤302、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所述UE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为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并向UE发送,从而使得UE在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从而避免了UE侧不适当的预处理而导致的网络效率低下或者资源的浪费,提高了UE在高速率情况下组包和发送的处理速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方便进行调度,网络侧设备还可接收所述UE发送的BSR,并根据所述BSR进行调度。
例如,网络侧设备可对BSR中的预处理数据进行调度;或者如果网络侧设备的资源足够大,那么网络侧设备可以调度所有待传数据。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UE,包括:
步骤401、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与网络侧设备预先约定的,或者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的。那么相应的,UE可获取预先约定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还可从网络侧设备获取。
根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配置方式的不同,那么在此,UE可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其中所有UE配置有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UE可获取与所述UE的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UE可获取所述UE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UE可分别获取所述UE的各个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UE可获取所述UE的目标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或者,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此时,UE可获取预先配置的计算系数或者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计算系数,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步骤402、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在进行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提前发送至无线链路层控制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的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指的是MAC层发来调度资源块大小之前。
特别的,在双连接或者双链路的情况下,在进行预处理操作时,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对于所述目标链路,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具体的,UE可按照如下方式确定目标链路。
方式一、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方式二、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分别获取所述两条链路已经预处理的第二数据量和第三数据量。计算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和所述第三数据量之和,并作为第四数据量,将所述第四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若所述第四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其中,网络侧设备可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协议)信令向UE指示指定的链路的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为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并向UE发送,从而使得UE在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从而避免了UE侧不适当的预处理而导致的网络效率低下或者资源的浪费,提高了UE在高速率情况下组包和发送的处理速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UE还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BSR。
特别的,对于在双连接或者双链路的情况下,在所述BSR中分别包括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的数据量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
其中,若利用两条链路都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二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或者
若利用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预先规定或者网络侧配置的方式,将UE可以预处理的数据量的门限(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发送给UE,UE根据该预处理数据量门限,进行预处理操作,其中UE实际预处理的数据量不超过该预处理数据量门限。
其中,预处理的门限配置可采用以下方式:
所有UE具有统一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或者基于UE类型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或者为单个UE进行特殊规定或者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
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据量单位,例如N字节,M比特;
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可以仅针对某些特殊的承载有效,例如仅对split bearer(分叉承载)生效;
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可以针对一个UE的每个承载分别配置;
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中可以规定一个基数,具体的门限值配置为该基数的整数倍,例如基数为每个逻辑信道所对应的PBR(Prioritised Bit Rate,优先比特率)数目,而该逻辑信道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为该PBR的N倍,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一般来说,网络侧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时,需要考虑UE的移动速度,UE的链路质量,UE进行双连接重配置的可能性,以及UE的传输速率需求和UE的能力等综合做出决策。UE的移动速度越快,或者UE具有很高概率进行双连接重配置,那么此UE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需要设小一些,反之可以大一些。当UE的传输速率需求越大,一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越大,以适应传输需求。UE的能力尤其是实时处理能力比较高时,可以适当的降低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因为UE的实时处理能力能够应对一般高速率的传输。
以下,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描述一下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
情景一、单连接/单路径方式
单连接或者单路径方式,是最简单的一种网络架构,简单来说例如UE侧,一个承载对应一个PDCP实体和一个RLC实体,并且映射到一个MAC实体进行传输。
在这种方式中,一个承载的数据只能从一个路径进行传输,此时预处理数据量对BSR上报和网络侧的调度没有太多影响,主要影响在于当UE频繁切换或者需要PDCP重建时,由于数据需要使用重建之后的安全等参数,重新处理,从而造成浪费大量预处理的数据。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中,可以将单路径承载的预处理交给UE实现,而仅在其它需要预处理数据量门限的承载中应用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但考虑到对切换和重建还是有影响的,为了避免实现较差的UE将大量或者全部数据全都进行预处理,也可以对单路径的承载配置和使用预处理数据量门限。
一般来说,预处理数据量门限是提前规定或者网络侧配置给UE的。
如果是提前规定的,那么该门限可适用于所有的UE,并可以规定所有UE的一个或者多个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如果是一个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则该门限适用于所有需要预处理数据量门限的承载;如果是多个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一般会根据承载的类型区分使用哪个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例如GBR(Guaranteed Bit Rate,保证比特速率)业务一个门限,NGBR(non Guaranteed Bit Rate,非保证速率业务)业务另一个门限,或者UM(UnacknowledgedMode,非确认模式)业务一个门限,AM(Acknowledged Mode,确认模式)业务另一个门限,或者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业务使用一个门限,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超可靠及低延迟通讯)业务使用另一个门限。
如果是网络侧配置给UE的,则可以根据UE的类型和业务,进行个性化的配置。网络侧可以配置给UE一个统一的门限,那么所有需要进行预处理数据量门限限制的承载都使用该门限;网络侧也可以基于承载或者逻辑信道来配置门限,不同的承载或者逻辑信道有不同的门限。如果不需要使用该门限的承载,则缺省。
预处理数据量门限的形式,无论是规定还是网络配置,均可以是如下方式的一种:
(1)直接是预处理数据量的大小,例如N字节或者M比特;
(2)可以是考虑传输速率的折算数据量,例如N字节/秒或者M字节/秒;
(3)可以基于一个基准的整倍数,例如是PBR的N倍。
下面说明一下各种类型的门限值在UE处理时如何使用:
一、当预处理数据量门限是某个直接数据量的大小时,UE控制PDCP PDU提前发送到RLC甚至MAC层的数据的总量,使的数据量的大小不超过该门限大小,并需要考虑每个PDCP PDU的大小,在预处理时不进行主动分段操作。当MAC发来了调度资源块大小,预处理的数据被组包发送之后,PDCP层可以补充新的预处理数据到低层,同样满足此时低层缓存的预处理数据的总量不超过门限大小。
所谓预处理,举例说明,例如将PDCP PDU在传输机会(即MAC层发来调度资源块大小)之前,提前发送到RLC层,并经过RLC的处理和组包,形成了RLC PDU,以RLC PDU缓存,甚至是已经发送到MAC层,由MAC层按照预估的资源大小进行了一定的数据组包处理。这样在调度传输资源大小到达时,只需要简单的操作,例如仅截短或者分段最后一个RLC PDU以适应传输块大小,增加相应的特殊头部指示,即可快速形成MAC PDU发送出去,大大提高了实时发送和组包的效率。
二、当预处理数据量门限是速率相关的数值时,因为速率单位一般为字节/秒,因此还需要一个时间长度来决定真正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是多少。此时可以是配置也可以是约定,例如约定或者配置时间长度为5个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即根据承载或者逻辑信道对应的TTI的长度,时间长度可为1ms或0.5ms或0.1ms等。当对应的TTI不止一个时,可以按照最长,最短或者显示配置决定。总之有了速率和时间单位,二者相乘,可以计算出预处理数据量门限所对应的字节数,该门限与第一种门限直接是字节数一样的使用方式。
三、当预处理数据量门限是一个基准数的整数倍时,首先这个基准数是UE已知或者已经配置的一个参数,那么在此基础上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为该基准数扩大相应的倍数。例如PBR的N倍,或者配置N个TTI的PBR作为预处理数据量门限。TTI为UE已经配置的参数,取该承载或者逻辑信道能够使用的TTI中最大或者最小或者指定的一个TTI作为参考值,那么,N*TTI*PBR即为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的字节数值。该字节数值得门限其用法与第一种门限的使用方式一致。
在进行预处理之后,UE可向网络侧上报BSR。当UE有了预处理数据量之后,相当于UE的上行待传数据被分成几部分:
(1)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一般可以在PDCP层或者RLC层存储;
(2)新的RLC PDU待传数据,这部分就是预处理数据,一般可以在RLC层或者MAC层存储;
(3)RLC的其他重传数据或者状态报告等,这部分是在RLC或者MAC层存储;
一般来说,UE侧上报的BSR需要包含以上数据量之和。可选的,BSR中还可以包括MAC层控制信息的大小。
单连接情况下,UE侧的预处理对网络侧没有影响,网络侧可根据BSR正常进行调度。
情景二、双连接/双路径
双连接/双路径指一个承载的PDCP PDU数据,会分流到两个RLC实体进行传输,而这两个RLC实体又可能对应不同MAC实体传输或者在不同的载波上传输,典型例子如:DC(Dual connectivity,双连接)场景下的split承载,或者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DC情况下的duplication承载。这两个例子中,又是有所区别的。当CA/DC duplication(复用)承载时,由于不同的路径传输的是相同的复制数据包,即两条路径传输的数据量是确定的,那么此时,预处理可以类似于情景一的单连接的方式处理。而当DC split时,相当于需要临时决定数据到底走哪一条路径,那么此时预处理对于BSR上报和网络侧调度就造成了影响。
DC split承载的情况下,对于上行来说,相当于对于同一个承载的数据,会分流到两套RLC+MAC实体去传输,因此此时预处理的数据量多少,是需要反映到BSR上报中的,以便于网络侧更好的进行调度。
一般来说,对于split承载,除了前述的多种预处理门限配置方法之外,还需要有额外的考虑,即可以对该承载配置一个预处理门限,还可以对该承载分流的两个逻辑信道分别配置预处理门限。无论是哪种方式,分流之后每条逻辑信道允许进行预处理的数据量都是确定的。UE根据该预处理门限,进行每条逻辑信道的预处理操作,即将不超过该门限的PDCP PDU发送到RLC和MAC进行处理组包和缓存,当数据包发送之后,补充新的数据包进入已经预处理的缓存,总的预处理缓存量不超过网络侧配置的门限。
对Split承载来说,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影响预处理的操作,例如当待发数据量比较少时,只在指定的路径上进行发送,只有当待发数据量高于一定门限,才允许在两条路径上同时进行发送。那么,相应的,当缓存数据量不足的情况下,UE仅在指定路径上发送,此时UE的数据预处理也仅会向指定的路径进行预处理操作,另外一条路径不会有预处理数据。只有满足双链路发送的条件时,才会向两个路径同时发送预处理数据。
在具有预处理操作的情况下,可按照下述方式计算待发数据量:
方式一、只将PDCP PDU缓存的待发数据才计算为待发数据量,以此来与门限作比较,决定是否单条链路发送还是双链路发送;
方式二、不仅计算PDCP PDU,还需计算已经预处理存储在两条链路的预处理数据量,然后,计算上述数据量之和,作为待发数据量,以此来与门限作比较,决定是否单条链路发送还是双链路发送。
在进行预处理之后,UE可向网络侧上报BSR。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链路上的预处理数据,则因为已经在RLC或者MAC存储,那么上报的时候,只能算是该路径的数据,需要包含在上报给对应的网络侧MAC实体的BSR中;对于PDCP PDU数据,由于这部分数据对于两条路径来说是公共数据,因此还需要根据此时的状态到底是单条传输还是双条传输来决定如何在BSR中包含。如果是单条传输状态,则仅在指定的路径对应BSR中包含,并上报给对应MAC实体,如果是双条路径传输,则需要在两条路径对应的BSR中均包含,并分别上报给两个对应的MAC实体。
举例说明,如果此时缓存状态是,PDCP PDU数据量为x,指定路径已经预处理的数据量加上其对应RLC和MAC的其他待传数据量为y,另一条路径已经预处理的数据量(如果有的话)加上其对应RLC和MAC的其他待传数据量为z。那么当此时根据待传数据门限条件,如果为单条传输状态,则指定路径对应的MAC实体上报的BSR缓存大小为x+y,而另一条路径对应的MAC实体上报的BSR缓存大小为z。如果为双条传输状态,则指定路径对应的MAC实体上报的BSR缓存大小为x+y,而另一条路径对应的MAC实体上报的BSR缓存大小为x+z。
网络侧不同的MAC实体,在接收到BSR上报时,按照待传数据的大小,进行适当的资源分配,以确保数据能够顺利地由相应路径传输。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可避免UE进行不适当的预处理而导致的网络效率低下或者资源的浪费,有效提高了UE在高速率情况下组包和发送的处理速率,并与网络侧配合,保证整体的网络效率。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包括:
处理器500,用于读取存储器5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通过收发机510向UE发送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所述UE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收发机510,用于在处理器5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20可以存储处理器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20可以存储处理器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5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为所有UE配置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类型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目标UE的不同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目标UE的目标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UE按照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设定基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处理器5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向所述UE发送计算系数,所述UE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处理器5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UE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BSR;
根据所述BSR进行调度。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600,用于读取存储器6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610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在进行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收发机610,用于在处理器6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6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6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20可以存储处理器6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所述收发机610还用于,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其中所有UE配置有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与所述UE的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分别获取所述UE的各个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的目标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所述收发机610还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计算系数或者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计算系数;
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提前发送至无线链路层控制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
对于所述目标链路,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
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
分别获取所述两条链路已经预处理的第二数据量和第三数据量;
计算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和所述第三数据量之和,并作为第四数据量;
将所述第四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四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所述收发机610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BSR。
其中,在双连接或者双链路的情况下,在所述BSR中分别包括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的数据量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
其中,若利用两条链路都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二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或者
若利用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701,用于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发送模块702,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所述UE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其中,所述配置模块701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方式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所有UE配置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类型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目标UE的不同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目标UE的目标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UE按照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设定基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702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计算系数,所述UE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还可包括:接收模块703,用于接收所述UE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BSR;调度模块704,用于根据所述BSR进行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的工作原理可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为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并向UE发送,从而使得UE在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从而避免了UE侧不适当的预处理而导致的网络效率低下或者资源的浪费,提高了UE在高速率情况下组包和发送的处理速率。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处理模块902,用于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在进行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与网络侧设备预先约定的,或者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的。
具体的,所述获取模块901用于,
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其中所有UE配置有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与所述UE的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分别获取所述UE的各个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的目标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
所述获取模块901还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计算系数或者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计算系数;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903,用于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902具体用于,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提前发送至无线链路层控制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902具体用于,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对于所述目标链路,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此时,所述处理模块902在确定目标链路时,具体用于,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一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此时,所述处理模块902在确定目标链路时,具体用于,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分别获取所述两条链路已经预处理的第二数据量和第三数据量;计算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和所述第三数据量之和,并作为第四数据量;将所述第四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若所述第四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还可包括:
发送模块904,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BSR。
其中,在双连接或者双链路的情况下,在所述BSR中分别包括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的数据量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
其中,若利用两条链路都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二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若利用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为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并向UE发送,从而使得UE在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从而避免了UE侧不适当的预处理而导致的网络效率低下或者资源的浪费,提高了UE在高速率情况下组包和发送的处理速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以下步骤:
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所述UE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其中,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方式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所有UE配置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类型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目标UE的不同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目标UE的目标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UE按照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设定基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UE发送计算系数,所述UE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UE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BSR;
根据所述BSR进行调度。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在进行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与网络侧设备预先约定的,或者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的;
所述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包括:
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其中所有UE配置有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与所述UE的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分别获取所述UE的各个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的目标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计算系数或者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计算系数;
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包括: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提前发送至无线链路层控制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在双连接或者双链路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包括:
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
对于所述目标链路,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其中,所述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
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
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其中,所述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
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
分别获取所述两条链路已经预处理的第二数据量和第三数据量;
计算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和所述第三数据量之和,并作为第四数据量;
将所述第四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四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BSR。
其中,在双连接或者双链路的情况下,在所述BSR中分别包括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的数据量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
其中,若利用两条链路都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二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或者
若利用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9)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所述UE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方式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所有UE配置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类型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目标UE的不同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目标UE的目标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UE按照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设定基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UE发送计算系数,所述UE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UE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BSR;
根据所述BSR进行调度。
6.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UE,包括:
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在进行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与网络侧设备预先约定的,或者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的;
所述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包括:
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其中所有UE配置有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与所述UE的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分别获取所述UE的各个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的目标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计算系数或者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计算系数;
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包括: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提前发送至无线链路层控制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双连接或者双链路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包括:
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
对于所述目标链路,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
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
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包括:
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
分别获取所述两条链路已经预处理的第二数据量和第三数据量;
计算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和所述第三数据量之和,并作为第四数据量;
将所述第四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四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BSR。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双连接或者双链路的情况下,在所述BSR中分别包括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的数据量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
其中,若利用两条链路都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二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或者
若利用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
16.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所述收发机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所述UE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为所有UE配置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类型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目标UE的不同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目标UE的目标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UE按照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设定基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计算系数,所述UE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接收所述UE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BSR;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BSR进行调度。
21.一种UE,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用于,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在进行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与网络侧设备预先约定的,或者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的;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其中所有UE配置有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与所述UE的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分别获取所述UE的各个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的目标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计算系数或者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计算系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CP PDU提前发送至无线链路层控制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两条链路中确定目标链路;
对于所述目标链路,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RL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在传输机会到来之前,将PDCP PDU提前发送至RLC层,在RLC层经过处理和组包,将形成的RLC PDU发送至MAC层,在MAC层对RLC PDU经过处理和组包后,形成预处理数据;其中,发送至MAC层的PDCP PDU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
将所述第一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PDCP PDU缓存的第一数据量;
分别获取所述两条链路已经预处理的第二数据量和第三数据量;
计算所述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和所述第三数据量之和,并作为第四数据量;
将所述第四数据量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四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则将所述两条链路都作为所述目标链路;否则,将所述两条链路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指定的链路作为所述目标链路。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BSR。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
在双连接或者双链路的情况下,在所述BSR中分别包括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的数据量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
其中,若利用两条链路都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 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第二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二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或者
若利用两条链路中的第一链路进行预处理操作,则所述第一链路的数据量为以PDCPPDU形式缓存的数据以及第一链路对应的预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之和。
3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所述UE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方式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所有UE配置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类型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不同的UE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分别为目标UE的不同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为目标UE的目标承载配置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或者
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所述UE按照预设计算规则对所述设定基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计算系数,所述UE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35.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在进行预处理操作的过程中,预处理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对应的数据量。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与网络侧设备预先约定的,或者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为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其中所有UE配置有相同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与所述UE的类型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分别获取所述UE的各个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或者
获取所述UE的目标承载对应的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信息中包括设定基数;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计算系数或者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计算系数;
所述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设定基数和所述计算系数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预处理数据量门限值。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CN201710880331.2A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5614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0331.2A CN109561443B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0331.2A CN109561443B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1443A true CN109561443A (zh) 2019-04-02
CN109561443B CN109561443B (zh) 2021-06-11

Family

ID=65862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0331.2A Active CN109561443B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144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5794A (zh) * 2020-07-02 2020-11-13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缩短切换时延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2399471A (zh) * 2020-10-23 2021-02-23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6704A1 (zh) * 2010-03-25 2011-09-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WO2012162949A1 (zh) * 2011-08-17 201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重组重排序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596217A (zh) * 2013-11-01 2014-0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ue移动性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WO2015051849A1 (en) * 2013-10-11 2015-04-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obi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transmission rate history
CN105451274A (zh) * 2015-12-31 2016-03-3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13095A (zh) * 2015-07-31 2017-02-15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CN106850298A (zh) * 2017-02-08 2017-06-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tv业务质量监测方法、终端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6704A1 (zh) * 2010-03-25 2011-09-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WO2012162949A1 (zh) * 2011-08-17 201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重组重排序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5051849A1 (en) * 2013-10-11 2015-04-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obi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transmission rate history
CN103596217A (zh) * 2013-11-01 2014-0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ue移动性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6413095A (zh) * 2015-07-31 2017-02-15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CN105451274A (zh) * 2015-12-31 2016-03-3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50298A (zh) * 2017-02-08 2017-06-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tv业务质量监测方法、终端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UXU XU; YUEHONG GAO; YUE LIU; XIN ZHANG; PENGXIANG LI: "《Dynamic max TxOP algorithms in Licensed-Assisted Access system》", 《2016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SIGNAL PROCESSING (WCSP)》 *
冯诚,李治军,姜守旭: "《无线移动感知网络上的数据聚集传输规划》", 《计算机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5794A (zh) * 2020-07-02 2020-11-13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缩短切换时延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1935794B (zh) * 2020-07-02 2021-06-04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缩短切换时延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2399471A (zh) * 2020-10-23 2021-02-23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1443B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in et al. Multiplexing URLLC traffic within eMBB services in 5G NR: Fair scheduling
CN110493360B (zh) 多服务器下降低系统能耗的移动边缘计算卸载方法
EP1680900B1 (en) Configurable protocol engine
CN105900386B (zh) 一种用于传送以太网分组的方法及装置
RU2491737C2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памятью для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ом к среде
WO2019128467A1 (zh) 基于灵活以太网FlexE传输业务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93211B (zh) 缓冲器状态报告系统和方法
CN109548085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TWI396398B (zh) 管理傳輸時間間隔集束傳輸之方法及通訊裝置
US910992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and adaptive transmission of data in data collection networks
CN105210438A (zh)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台、基站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3731409B (zh) 用于具有tcp加速的嵌入式汽车采集设备的分布式测量装置
CN109417533A (zh) 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转发设备
CN110072253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35379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956144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63375B (zh)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微波站
CN103858474A (zh) 针对传输网络的增强性能的基于服务的配置
WO2017004814A1 (zh) 一种用户及网络侧设备、确定对数据包的处理模式的方法
Vodel et al. Data aggregation and data fusion techniques in wsn/sanet topologies-a critical discussion
CN101651658A (zh) 无线Mesh网络中跨层联合优化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94164B (zh)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传输设备
CN104009943B (zh) Lldp报文传输方法及dcb设备
CN107645747A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WO2014183496A1 (zh) 一种上报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