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5890A -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5890A
CN115665890A CN202211140000.2A CN202211140000A CN115665890A CN 115665890 A CN115665890 A CN 115665890A CN 202211140000 A CN202211140000 A CN 202211140000A CN 115665890 A CN115665890 A CN 115665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mld
multilink
associ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400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65890B (zh
Inventor
黄国刚
李云波
淦明
郭宇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400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65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65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5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65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5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多链路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以指示STA MLD的射频允许关联的AP或允许建立的链路,便于后续射频在不同的AP或链路上切换;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链路建立状态信息,以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使得多链路建立更加灵活;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重关联信息,以指示关联配置信息中各参数是否保留,避免重关联操作导致的信令开销较大的问题。可见,多链路建立方法通过携带上述信息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本申请可应用于支持IEEE 802.11ax下一代WiFi EHT协议,如802.11be等802.11系列协议的无线局域网系统。

Description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IEEE 802.11ax下一代无线保真(wreless-fidelity,WiFi)-极高吞吐量(extramely high throughput,EHT)设备中使用多链路合作技术把不连续的多链路聚合起来形成超大带宽。多链路合作技术除了聚合更大的带宽,还可以使用多链路合作技术同时发送同业务的数据包给同一个站点。可见,多链路合作技术使得速率传输得到大幅度提升。
站点多链路设备(Station Multi-link Device,STA MLD)可采用一条链路建立与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ccess point Multi-link Device,AP MLD)之间的多条链路,该多链路建立操作中的多链路关联请求帧或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会携带多条链路的信息以建立多条链路。
目前,针对单链路设备,如站点(station,STA)和接入点(access point,AP)来说,若STA与AP关联过程中,可利用关联响应帧中的状态编码字段指示STA与AP是否关联成功。但对于多链路设备来说,若仅仅利用该状态编码字段指示多链路设备之间关联成功,而无法获知具体每条链路的建立情况,将会导致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有利于改善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STA MLD发送多链路关联请求(multi-link association request)帧;STA MLD接收多链路关联响应(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该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射频比特位图信息,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允许使用的所述STA MLD的射频。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该方法与第一方面相对应,是从APMLD的角度阐述的。该方法包括:AP MLD接收多链路关联请求帧;AP MLD发送多链路关联响应帧,该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射频比特位图信息,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STA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允许使用的所述STA MLD的射频。
可见,该两方面所述多链路建立方法均有利于使得AP MLD告知STA MLD,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所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进而,有利于在链路没有允许使用的射频时,确定该链路建立失败;在链路具有允许使用的射频时,确定该链路建立成功;在建立多条链路允许使用同一个射频时,有利于该射频在该多条链路上进行快速的链路切换,避免再次建立链路所导致时延较长的问题,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
也就是说,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MLD的射频没有或为零,则可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失败;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为一个,则可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成功;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为多个,则可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成功且该多个射频均可切换到该链路上。
可选的,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MLD的射频为同一个,则可隐含指示该射频可建立该多条链路并且可在该多条链路上进行链路切换。可见,该多链路建立方法不仅能够指示链路建立是否成功,还能够针对同一个射频建立多条链路,从而有利于该射频在该多条链路上实现快速切换,避免了后续重新建立链路后再切换所导致的时延较大的问题。
以下针对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所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阐述可选的实施方式。
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的表述还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STA MLD的每个射频分别允许关联的AP MLD的AP;或者,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允许共享STA MLD的每个射频的链路;或者,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STA MLD的每个射频分别允许建立的链路;或者,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AP MLD的每个AP允许关联的STAMLD的射频。其中,该几种表述方式也能够获知各链路是否建立成功、每个射频允许切换的多条链路以及射频是否可用等信息,此处不再详述。
该实施方式中,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的是各链路与STA MLD的各射频之间的对应关系,或AP MLD的各AP与STA MLD的各射频之间的对应关系,故该实施方式中,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可携带于多链路元素中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可选的,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也可以以独立的字段携带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
另外,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所占的总比特数=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与APMLD具有的AP的个数之间的乘积;或者,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所占的总比特数=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与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的条数之间的乘积。可见,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的射频数量信息有助于确定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的比特数或长度。
该实施方式中,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可携带于multi-link element中的MLD-levelinfo中。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多链路关联响应帧携带多个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一个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对应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即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建立对应的链路所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可见,该实施方式有利于AP MLD告知STA MLD,STA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进而,若一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没有或为零,则可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失败;若一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为一个,则可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成功;若一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为多个,则可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成功且该多个射频均可切换到该链路上。
可选的,若多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分别指示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为同一个,则可隐含指示该射频可建立该多条链路并且可在该多条链路上进行链路切换。
可见,该实施方式也能够指示链路建立是否成功,还能够针对同一个射频建立多条链路,从而有利于该射频在该多条链路上实现快速切换,避免了后续重新建立链路后再切换所导致的时延较大的问题。
该实施方式中,一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所占的总比特数=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
该实施方式中,STA MLD请求建立的发送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携带于多链路元素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STA MLD请求建立的非发送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携带于多链路元素的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中。或者,无论是发送链路,还是非发送链路,各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均携带于多链路元素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或者各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均以独立的字段携带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
可选的,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还可携带于多链路关联请求帧或重关联请求帧中,以告知AP MLD,STA MLD请求的射频与链路之间的对应关系,或射频与AP之间的对应关系,此处不再详述。
可选的,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还可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中,以告知STA MLD,AP MLD允许的射频与链路之间的对应关系,或射频与AP之间的对应关系,此处不再详述。
可选的,多链路关联请求帧或所述重关联请求帧中还携带射频数量信息;射频数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进而,有利于确定所有链路总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的比特数或长度,或者有利于确定每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的比特数或长度。
针对上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STA MLD接收的来自AP MLD的重关联响应帧中可携带重关联信息,该重关联信息用于指示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各参数是否保留。AP MLD利用该重关联信息使得STA MLD保留一些参数,能够避免重关联操作及之后这些参数的重复传输,从而降低了信令开销。
可选的,该关联配置信息可为多链路设备中多链路共享的信息,AP MLD利用该重关联信息使得STA MLD保留一些参数,能够避免重关联操作及之后这些参数的重复传输,从而降低了信令开销。
可选的,关联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参数:块确认协议、序列号、包序号、重复检测缓存、分片和重组缓冲器、缓存的媒体介入控制层服务数据单元MSDU。
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一个比特,该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所有参数;该比特用于指示关联配置信息中的所有参数是否保留。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一个参数;所述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一个参数是否保留。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所述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是否保留。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多个参数;所述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多个参数是否保留。
可选的,重关联信息携带于所述重关联响应帧的多链路元素中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或者,重关联信息以独立的字段携带于所述重关联响应帧。
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STA MLD发送多链路关联请求帧;STA MLD接收多链路关联响应帧,该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链路建立状态信息,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用于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可见,该多链路建立方法中,STA MLD能够基于链路建立状态信息获知各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即允许了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存在链路建立失败的链路,从而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该方法是从AP MLD的角度阐述的。该方法包括:AP MLD接收多链路关联请求帧;AP MLD发送多链路关联响应帧,该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链路建立状态信息,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用于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可见,该多链路建立方法中,AP MLD能够指示各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允许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存在链路建立失败的链路,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
以下针对第三方面、第四方面所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阐述可选的实施方式。
一种实施方式中,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建立成功的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该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成功。AP MLD可通过该实施方式使得STA MLD获知,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了链路配置信息的链路是链路建立成功的链路,允许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存在链路建立失败的链路,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另外,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不必携带链路建立失败的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可见,该实施方式还能够节省信令开销。
可选的,若该实施方式中,状态编码字段指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失败,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可不携带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建立成功的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部分链路建立成功。AP MLD可通过该实施方式使得STA MLD获知,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了链路配置信息的链路是链路建立成功的链路,允许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存在链路建立失败的链路,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
可选的,状态编码字段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全部链路建立成功,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可包括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所有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建立成功的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所述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STA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发送链路建立成功。可选的,状态编码字段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发送链路建立失败时,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还可包括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建立成功的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可见,该实施方式允许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存在链路建立失败的链路,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
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状态编码字段可以以独立的字段携带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建立成功的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可携带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的多链路元素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建立成功的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可携带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的多链路元素的每条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中。可选的,上述状态编码字段和建立成功的链路也可携带在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其他位置。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多个状态编码字段,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对应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所述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对应的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可见,该实施方式每条链路对应一个状态编码字段,不仅可以指示对应的链路建立是否成功,改善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还可以指示链路建立的其他状态。
另外,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在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携带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一种实施方式中,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发送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携带于多链路元素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非发送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分别携带于多链路元素中自己的链路配置信息中。另一种实施方式,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均携带于多链路元素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与所述AP MLD关联成功;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建立是否成功。可选的,若状态编码字段指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失败,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可不携带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
又一种实施方式,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部分链路建立成功;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建立是否成功。可选的,若状态编码字段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全部链路建立成功,则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可不包括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或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的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均为1(假设链路对应的比特的值为1时,表示该链路建立成功)。可选的,若状态编码字段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全部链路建立失败,则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可不包括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或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的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均为0(假设链路对应的比特的值为0时,表示该链路建立失败)。
又一种实施方式,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发送链路建立成功;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非发送链路建立是否成功。可选的,若状态编码字段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发送链路建立失败,则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仍可包括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以指示每条非发送链路建立是否成功。
可选的,上述所述的链路建立状态信息还可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中,以指示重关联过程中各链路建立是否成功。
另外,该多链路建立方法中,重关联响应帧中可携带重关联信息,该重关联信息用于指示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各参数是否保留。其中,关联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参数:块确认协议、序列号、包序号、重复检测缓存、分片和重组缓冲器、缓存的媒体介入控制层服务数据单元MSDU。可选的,该关联配置信息可为多链路设备中多链路共享的信息,利用该重关联信息保留一些参数,能够避免重关联操作及之后这些参数的重复传输,从而降低了信令开销。
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一个比特,该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所有参数;该比特用于指示关联配置信息中的所有参数是否保留。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一个参数;所述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一个参数是否保留。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所述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是否保留。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多个参数;所述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多个参数是否保留。
可选的,重关联信息携带于所述重关联响应帧的多链路元素中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或者,重关联信息以独立的字段携带于所述重关联响应帧。
另外,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所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是通过指示射频与链路,或射频与AP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式,告知STA MLD建立成功的链路、建立失败的链路。第三方面、第四方面所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是通过指示每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告知STA MLD建立成功的链路、建立失败的链路。可见,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所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与第三方面、第四方面所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同,具有作用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达到了多链路建立更加灵活的有益效果,因此,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所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与第三方面、第四方面所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符合单一性的要求。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STA MLD发送重关联请求帧;STA MLD接收重关联响应帧;重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重关联信息,该重关联信息用于指示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各参数是否保留。利用该重关联信息保留一些参数,该方法能够避免重关联操作及之后这些参数的重复传输,从而降低了信令开销。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该方法与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对应,是从AP MLD的角度阐述的。该方法包括:AP MLD接收重关联请求帧;AP MLD发送重关联响应帧;重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重关联信息,该重关联信息用于指示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各参数是否保留。利用该重关联信息保留一些参数,该方法能够避免重关联操作及之后这些参数的重复传输,从而降低了信令开销。
以下针对第五方面、第六方面所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阐述可选的实施方式。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关联配置信息可为多链路设备中多链路共享的信息,利用该重关联信息保留一些参数,能够避免重关联操作及之后这些参数的重复传输,从而降低了信令开销。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关联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参数:块确认协议、序列号、包序号、重复检测缓存、分片和重组缓冲器、缓存的媒体介入控制层服务数据单元MSDU。
其中,该重关联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所述关联配置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所述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是否保留。也就是说,该重关联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一个比特,该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所有参数;该比特用于指示关联配置信息中的所有参数是否保留。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一个参数;所述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一个参数是否保留。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所述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是否保留。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多个参数;所述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多个参数是否保留。
可选的,重关联信息携带于所述重关联响应帧的多链路元素中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或者,重关联信息以独立的字段携带于所述重关联响应帧。
一种实施方式中,AP MLD与STA MLD首次关联过程中的多链路关联响应帧或上述所述的重关联响应帧中还携带链路建立状态信息;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可见,该多链路建立方法中,AP MLD能够指示各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允许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存在链路建立失败的链路,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
其中,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可参见第三方面、第四方面所述的各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详述。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AP MLD与STA MLD首次关联过程中的多链路关联响应帧或上述所述的重关联响应帧中还携带射频比特位图信息,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STA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可见,该实施方式有利于使得AP MLD告知STA MLD,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所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
可选的,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MLD的射频没有或为零,则可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失败;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为一个,则可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成功;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为多个,则可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成功且该多个射频均可切换到该链路上。
可选的,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MLD的射频为同一个,则可隐含指示该射频可建立该多条链路并且可在该多条链路上进行链路切换。可见,该多链路建立方法不仅能够指示链路建立是否成功,还能够针对同一个射频建立多条链路,从而有利于该射频在该多条链路上实现快速切换,避免了后续重新建立链路后再切换所导致的时延较大的问题。
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的可能表述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所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AP MLD与STA MLD首次关联过程中的多链路关联响应帧或上述所述的重关联响应帧中还携带多个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一个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对应STA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即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建立对应的链路所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
可见,该实施方式有利于AP MLD告知STA MLD,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进而,若一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没有或为零,则可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失败;若一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为一个,则可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成功;若一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为多个,则可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成功且该多个射频均可切换到该链路上。
可选的,若多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分别指示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为同一个,则可隐含指示该射频可建立该多条链路并且可在该多条链路上进行链路切换。
可见,该实施方式也能够指示链路建立是否成功,还能够针对同一个射频建立多条链路,从而有利于该射频在该多条链路上实现快速切换,避免了后续重新建立链路后再切换所导致的时延较大的问题。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也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所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STA MLD,也可以是STA MLD中的装置,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STA MLD中的处理器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达到相应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或者,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达到相应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达到相应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AP MLD,也可以是AP MLD中的装置,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AP MLD中的处理器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各可能的实施方式,以达到相应的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或者,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各可能的实施方式,以达到相应的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或者,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各可能的实施方式,以达到相应的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STA MLD或芯片系统,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执行,或者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执行,或者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执行。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AP MLD或芯片系统,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当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被执行,或者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被执行,或者如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STA MLD或芯片系统,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AP MLD或芯片系统,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STA MLD,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信号或者发送信号;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执行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执行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AP MLD,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信号或者发送信号;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执行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执行如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STA MLD或芯片系统,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执行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执行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AP MLD或芯片系统,所述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执行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执行如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实现,或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实现,或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实现。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被实现,或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被实现,或如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MLD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实现,或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实现,或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中STA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实现。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实现,或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实现,或如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中AP MLD执行的方法及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通信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通信系统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建立方法100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建立方法200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ulti-link element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建立方法300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建立方法400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建立方法500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或蜂窝网,该多链路建立方法可以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或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处理器实现,该通信设备可以是一种支持多条链路并行进行传输的无线通信设备,例如,称为多链路设备(Multi-link device)或多频段设备(multi-band device)。相比于仅支持单条链路传输的设备来说,多链路设备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高的吞吐量。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以部署IEEE 802.11的网络,如802.11be等802.11系列协议的无线局域网(简称wifi7),为例进行说明的。而本申请涉及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展到采用各种标准或协议的其它网络,例如,BLUETOOTH(蓝牙),高性能无线LAN(high performanceradio LAN,HIPERLAN)(一种与IEEE 802.1 1标准类似的无线标准,主要在欧洲使用)以及广域网(W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个人区域网(personalarea network,PAN)或其它现在已知或以后发展起来的网络。因此,无论使用的覆盖范围和无线接入协议如何,本申请提供的各种方面可以适用于任何合适的无线网络。
如图1所示,以无线局域网为例,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包括:站点101和站点102。其中,站点101可以与站点102之间采用多条链路进行通信,从而达到提升吞吐量的效果。站点101可以为多链路设备,站点102可以为单链路设备或多链路设备等。一种场景中,站点101为AP MLD,站点102为STA MLD或站点(比如单链路站点)。另一场景中,站点101为STA MLD,站点102为AP(比如单链路AP)或AP MLD。又一种场景中,站点101为AP MLD,站点102为AP MLD或AP;又一种场景中,站点101为STA MLD,站点102为STA MLD或STA(比如单链路站点)。当然,该无线局域网还可包括其他设备。该通信系统示意的设备的数量及类型仅是示例性的。
再例如,如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200,该通信系统200以无线局域网中AP MLD和STAMLD通信的场景为例,AP MLD包括隶属的AP1、AP2和AP3,STA MLD包括隶属的STA1、STA2和STA3,且AP MLD和STA MLD采用link1、link2和link3并行进行通信。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所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
1、多链路设备
多链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隶属的站点STA(affiliated STA),隶属的STA是一个逻辑上的站点,可以工作在一条链路上。其中,隶属的站点可以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非接入点站点(non-Access Point Station,non-AP STA)。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将隶属的站点为AP的多链路设备可以称为多链路AP或多链路AP设备或AP多链路设备(APmulti-link device,AP MLD),隶属的站点为non-AP STA的多链路设备可以称为多链路STA或多链路STA设备或STA多链路设备(STA multi-link device,STA MLD)。为描述方便,“多链路设备包括隶属STA”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简要描述为“多链路设备包括STA”。
多链路设备可以遵循802.11系列协议实现无线通信,例如,遵循极高吞吐率(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EHT)站点,或遵循基于802.11be或兼容支持802.11be的站点,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当然其他设备可以是多链路设备,也可以不是多链路设备。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链路设备可以是单个天线的设备,也可以是多天线的设备。例如,可以是两个以上天线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多链路设备包括的天线的数目并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多链路设备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该装置可以为一个整机的设备,还可以是安装在整机设备中的芯片或处理系统等,安装这些芯片或处理系统的设备可以在这些芯片或处理系统的控制下,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和功能。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STA MLD具有无线收发功能,可以为支持802.11系列协议,可以与AP MLD或其他STAMLD或单链路设备进行通信,例如,STA MLD是允许用户与AP通信进而与WLAN通信的任何用户通信设备。例如,STA MLD可以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机等可以联网的用户设备,或物联网中的物联网节点,或车联网中的车载通信装置等,STA MLD还可以为上述这些终端中的芯片和处理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AP MLD为STA MLD提供服务的装置,可以支持802.11系列协议。例如,AP MLD可以为通信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网桥等通信实体,或,所述AP MLD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等,当然AP MLD还可以为这些各种形式的设备中的芯片和处理系统,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和功能。并且,多链路设备可以支持高速率低时延的传输,随着无线局域网应用场景的不断演进,多链路设备还可以应用于更多场景中,比如为智慧城市中的传感器节点(比如,智能水表,智能电表,智能空气检测节点),智慧家居中的智能设备(比如智能摄像头,投影仪,显示屏,电视机,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等),物联网中的节点,娱乐终端(比如AR,VR等可穿戴设备),智能办公中智能设备(比如,打印机,投影仪等),车联网中的车联网设备,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一些基础设施(比如自动售货机,商超的自助导航台,自助收银设备,自助点餐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STA MLD和AP MLD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在此仅是示例性说明。其中,802.11协议可以为支持802.11be或兼容802.11be的协议。
多链路设备工作的频段可以包括但不限于:sub 1GHz,2.4GHz,5GHz,6GHz以及高频60GHz。
2、多链路建立操作
如图1所示,STA MLD通过多链路建立操作,建立与AP MLD之间的多条链路,如链路(link)1、link2、link3。该多链路建立操作还可称为多链路关联操作,即STA MLD通过该多链路建立操作可以实现与AP MLD的多条链路的关联,例如,如图1所示,STA MLD的STA1与link1关联,STA2与link2关联,STA3与link3关联。该多链路建立操作还可称为多链路设备关联操作,即STA MLD通过该多链路建立操作可以实现STA MLD中的各STA与AP MLD中的AP之间的关联,例如,如图1所示,STA1与AP1关联,STA2与AP2关联,STA3与AP3关联。
多链路建立操作中,STA MLD通过在一条链路上发送的多链路关联请求帧、接收的多链路关联响应帧,建立与AP MLD之间的多条链路。其中,该条链路称为发送链路或传输链路(transmitted link),其他链路称为非发送链路或非传输链路(non-transmittedlink)。
如以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为例,该多链路建立操作可包括:
STA MLD在link1上向AP MLD发送多链路关联请求(multi-link associationrequest)帧;该multi-link association request帧除了携带link1的站点侧信息外,还会携带link2、link3的站点侧信息;其中,该站点侧信息包括链路对应的站点标识等。其中,link1为transmitted link,link2和link3为non-transmitted link。
AP MLD向STA MLD返回多链路关联响应(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其中,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除了携带link1的站点侧信息,还会携带link1的接入点侧信息,以及link2、link3分别的站点侧信息、接入点侧信息。从而,STA MLD与APMLD建立了多链路连接。
其中,本申请中的多链路关联请求帧是指携带了多链路元素的关联请求帧。可选的,该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也可以称为多链路建立请求帧、关联请求帧、或建立请求帧。本申请中的多链路关联响应帧是指携带了多链路元素的关联响应帧。可选的,该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也可以称为多链路建立响应帧、关联响应帧、或建立响应帧。以下结合附图3对该多链路关联响应帧进行介绍。
3、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
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中携带的站点侧信息、接入点侧信息可位于多链路元素(multi-link element)中。multi-link association request帧、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均携带有multi-link element。如图3所示的multi-linkassociation response帧,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的multi-link element所携带的信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多链路设备信息(MLD-level info),一部分是每条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per link profile info),其中,每条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可简称为非发送链路配置信息。当然,多链路元素还可以包括其他字段或信息。
其中,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的链路配置信息的内容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链路配置信息的内容不同,比如,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的链路配置信息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链路配置信息均携带链路的链路标识、射频的相关信息等,但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链路配置信息可不携带站点侧的相关信息,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MLD-level info会携带多链路设备的相关信息,比如,STA MLD和AP MLD的服务接入点多媒体接入控制地址(SAP MAC address)。per link profile info会以一个固定的element开始,即链路索引元素(Link-index element)。在Link-index element中会携带对应link的链路标识(link ID),以指示该link profile info是哪条link的相关信息;该Link-index element中还会携带该链路的STA侧(或者AP侧)的element,如图3记为xelement。其中,该x element是与transmitted link的STA侧(或者AP侧)的element内容不同的element。其中,STA MLD可以通过接收探测响应帧或者信标帧,获得AP MLD的每条link的link ID等信息。
另外,multi-link association response帧中除了携带上述多链路元素外,还可以携带其他字段,如表1所示,按序号依次为:能力信息字段、状态编码(status code)字段、关联标识符(association identifier,AID)字段、支持的速率和基本服务集(bisicservice set,BSS)字段等。其中,关联响应帧为单链路设备之间关联过程中接入点发送的,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为多链路设备之间关联过程中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发送的。
表1关联响应帧
序号 信息 注释
1 能力信息
2 状态编码
3 关联标识符(AID)
4 支持的速率和BSS成员选择器 该元素不出现如果dot11DMGOptionImplemented为真
其中,status code字段用于指示上述多链路建立操作是否成功,或者多链路设备关联操作是否成功,或者STA MLD的每个STA是否与AP MLD的每个AP关联;如果关联失败,还会携带相应的status code,如表2所示的状态编码。
表2 status code字段
Figure BDA0003853205690000131
4、多链路设备具有的射频
多链路设备可以是单个天线(或单射频模块、或单射频)的多链路设备,也可以是多天线(或多射频模块、或多射频)的多链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多链路设备包括的天线的数目并不进行限定。即多链路设备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射频(radio),其中,每个射频可支持如上述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频段。值得注意的是,本方案中涉及的射频既包括射频模块,还包括基带处理模块。可选的,本申请中STA MLD的射频也可称为STA MLD的站点。
当STA MLD的一个射频可支持多个频段时,该射频可在该多个频段分别对应的APMLD的链路上进行切换。例如,如图2所示,STA MLD的一个射频可支持5GHz、6GHz两个频段,故该射频可在link2和link3之间切换,即该link2对应的STA2和link3对应的STA3可共享一个射频,即该射频可虚拟出两个STA。也就是说,该link2、link3可共享一个radio,或该STA2、STA3可共享一个radio。
虽然STA MLD可通过该一个radio建立两条链路,但由于该两条链路共享STA MLD的一个radio,故该两条链路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条链路处于使能(enable)状态,另一条链路处于非使能(disable)状态。可选的,由于STA MLD已通过该一个radio建立了link2、link3,故该STA MLD可实现从link2快速切换到link3,从而使得link2从enable状态变为disable状态,使得link3从disable状态变为enable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讨论的链路均为multi-link association request帧请求建立的链路;本申请讨论的STA MLD的射频均是multi-link association request帧携带了射频相关信息的射频;本申请讨论的AP MLD的AP的个数可为AP MLD具有的独立的射频的个数,另外,本申请讨论的AP MLD的AP均是multi-link association request帧携带的链路标识对应的AP。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100、多链路建立方法200,该多链路建立方法100、多链路建立方法200均能够利用射频比特位图信息获知建立每条链路允许使用的射频。进而,有利于在链路没有允许使用的射频时,确定该链路建立失败;在链路具有允许使用的射频时,确定该链路建立成功;在建立多条链路允许使用同一个射频时,有利于该射频在该多条链路上进行快速的链路切换,避免再次建立链路所导致时延较长的问题,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300,该多链路建立方法300能够指示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是否建立成功。与仅利用关联响应帧中的一个status code字段指示STA关联是否成功的方式不同,该多链路建立方法300适用于多链路设备,能够利用链路建立状态信息指示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是否建立成功,即允许存在建立失败的链路,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400,该多链路建立方法400能够在重关联过程中,通过预定义规则使得STA MLD保留之前关联的配置信息中的某些参数,从而降低信令开销。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500,该多链路建立方法500能够在重关联过程中,通过重关联信息显式指示STA MLD保留之前关联的配置信息中的某些参数,从而降低信令开销。可见,与目前单链路设备需要更改自身的能力信息或某些特性时,在重关联操作过程中,会将之前关联的配置信息删除,在重关联操作过程中再次获取的方式相比,多链路建立方法400、多链路建立方法500有利于降低信令开销。
另外,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至多链路建立方法300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同,具有作用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达到了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至多链路建立方法300属于同一发明构思,符合单一性的要求。
其中,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可携带重关联信息、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和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分别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该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能够指示STAMLD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允许建立每条链路的STA MLD的射频。
例如,假设STA MLD有两个射频:radio1和radio2,AP MLD具有AP1、AP2、AP3,APMLD的链路分别是link1、link2、link3,该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能够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link1、link2、link3中,允许建立link1的STA MLD的radio、允许建立link2的STA MLD的radio以及允许建立link3的STA MLD的radio。
或者,可表述为以下一种或多种:该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能够指示STA MLD的每个射频允许关联的AP MLD中的AP;或者,能够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允许共享STA MLD的每个射频的链路;或者,能够指示STA MLD的每个射频允许建立的链路;或者,能够指示AP MLD中的每个AP允许关联的STA MLD的射频。
例如,假设STA MLD有两个射频:radio1和radio2,AP MLD具有AP1、AP2、AP3,APMLD的链路分别是link1、link2、link3,该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能够指示radio1和radio2分别允许关联的AP MLD中的AP;或者,能够指示link1、link2、link3中,允许共享radio1的链路以及允许共享radio2的链路;或者,能够指示radio1允许建立的链路、radio2允许建立的链路;或者,能够指示AP1允许关联的radio,AP2允许关联的radio,AP3允许关联的radio。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建立方法100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多链路建立方法1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101、STA MLD发送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S102、AP MLD接收该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S103、AP MLD发送多链路关联响应帧,该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包括射频比特位图信息,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建立每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
S104、STA MLD接收该关联响应帧。
进一步的,该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还可以包括:STA MLD根据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确定允许使用同一个射频的多条链路,可利用该射频在该多条链路上进行链路切换;STAMLD根据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确定没有允许使用的射频的链路,可确定该链路建立失败;STA MLD根据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确定具有允许使用的射频的链路,可确定该链路建立成功。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不仅能够使得AP MLD告知STA MLD,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所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从而,有利于STA MLD基于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确定链路建立是否成功,即允许AP MLD拒绝建立STA MLD请求的一些链路,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另外,有利于STA MLD基于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确定同一个射频能够建立的多条链路,从而有利于该射频在该多条链路上灵活切换,即允许STA MLD的radio的个数小于STAMLD请求建立的链路的条数,进一步改善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射频数量信息,该携带射频数量信息用于指示该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该射频数量信息所占的比特数是根据该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确定。例如,假设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为2个,则该射频数量信息所占的比特数为1;假设该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为4个,则该射频数量信息所占的比特数为2。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是根据该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的射频的相关信息确定的。比如,该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的射频的多媒体接入控制地址的个数为该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
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所占的总比特数=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与AP MLD具有的AP的个数之间的乘积;或者,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所占的总比特数=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与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的条数之间的乘积。可见,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的射频数量信息有助于确定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的比特数或长度。
具体的,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建立每条链路允许使用的STA MLD的射频。其中,一条链路对应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的R个比特,该R为STA MLD的射频的个数。该R个比特中一个比特对应STA MLD的一个射频,该比特指示建立该链路是否允许使用对应的射频。另外,各链路在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所对应的R个比特可基于链路标识确定或预定义。各射频在R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基于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射频的相关信息的顺序确定或预定义。例如,STA MLD的radio的个数R等于2,STA MLD发送的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的射频的相关信息出现的顺序是先radio2的相关信息,后radio1的相关信息,则两个比特中第一个比特对应radio2,第二个比特对应radio1。
例如,假设STA MLD具有两个射频:radio1、radio2,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link1,link2,link3,则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6个比特,R等于2。其中,link1,link2,link3在该6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2个比特可为:link1对应前两个比特,link2对应中间两个比特,link3对应最后两个比特;其中,2个射频在每2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为:第一个比特对应radio1,第二个比特对应radio2。若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100101,则表示建立link1允许使用的射频是radio1,建立link2和link3允许使用的射频均是radio2。可见,link1,link2,link3均建立成功,并且radio2可建立link2、link3,故radio2可分别在link2和link3上切换。
另外,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不仅可携带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还可以携带于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的多链路关联请求帧可告知AP MLD,STA MLD所请求的上述各对应关系。以下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在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为例进行阐述。
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可携带于multi-link element中的MLD-level info中,以指示STA MLD的各射频与AP MLD的各AP之间的对应关系,或STA MLD的各射频与STA MLD请求建立的各链路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可称为每条链路对应的射频的比特位图(Radio’s Bitmap indication for each link)字段。如图5所示,该Radio’s Bitmapindication for each link字段位于multi-link element中的MLD-level info中。
可选的,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有对应不同的表述。例如,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AP MLD中的每个AP允许关联的所述STA MLD的射频;或者,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的每个射频允许关联的所述AP MLD中的AP;或者,所述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允许共享所述STA MLD的每个射频的链路;或者,所述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STA MLD的每个射频允许建立的链路。也就是说,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能够指示STA MLD的各射频与AP MLD的各AP之间的对应关系,或STA MLD的各射频与STA MLD请求建立的各链路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下对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位于multi-link element中的MLD-level info中,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的其他表述方式具体如何指示这些对应关系进行阐述。
一种表述,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AP MLD的每条链路允许由STA MLD的哪些射频与该链路的AP建立。其中,一条链路对应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的R个比特,该R为STAMLD的射频的个数。该R个比特中一个比特对应STA MLD的一个射频,该R个比特中一个比特指示对应的射频是否允许与AP建立该条链路。另外,每条链路在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所对应的R个比特可基于链路标识确定或预定义;R个射频在R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基于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射频的相关信息的顺序确定或预定义。
例如,假设STA MLD具有两个射频:radio1、radio2,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link1,link2,link3,则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6个比特,R等于2,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指示radio1和radio2中的哪些radio可与AP1建立link1,以及哪些radio可与AP2建立link2,以及哪些radio可与AP3建立link3。其中,link1,link2,link3在该6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2个比特可为:link1对应前两个比特,link2对应中间两个比特,link3对应最后两个比特;其中,2个射频在每2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为:第一个比特对应radio1,第二个比特对应radio2。若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100101,则表示radio1允许与AP1建立link1,radio2不允许与AP1建立link1;radio1不允许与AP2建立link2,radio2允许与AP2建立link2;radio1不允许与AP3建立link3,radio2允许与AP3建立link3。可见,link1,link2,link3均建立成功,另外,radio2可与AP2建立link2,与AP3建立link3,故radio2可分别在link2和link3上切换。
另一种表述,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AP MLD中的每个AP允许关联的STA MLD的射频。其中,一个AP对应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的R个比特,该R为STA MLD的射频的个数,该R个比特中一个比特对应STA MLD的一个射频,该R个比特中一个比特指示对应的射频是否允许关联该AP。另外,每个AP在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所对应的R个比特可基于AP的关联标识确定或预定义;R个射频在R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基于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射频的相关信息的顺序确定或预定义。
例如,假设STA MLD具有两个射频:radio1、radio2,AP MLD具有三个AP:AP1、AP2、AP3,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6个比特,R等于2。其中,AP1、AP2、AP3在该6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2个比特可为:AP1对应前两个比特,AP2对应中间两个比特,AP3对应最后两个比特;其中,2个射频在每2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为:第一个比特对应radio1,第二个比特对应radio2。若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100101,则表示AP1允许关联的射频是radio1,AP2和AP3允许关联的射频均是radio2。可见,radio2在AP2和AP3之间切换。
又一种表述,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的每个射频允许关联的所述AP MLD中的AP。其中,一个射频对应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的S个比特,该S为AP MLD的AP的个数,该S个比特中一个比特对应STA MLD的一个AP,该S个比特中一个比特指示该射频是否允许关联该AP。另外,每个射频在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所对应的S个比特可基于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射频的相关信息的顺序确定或预定义;S个AP在S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基于AP的关联标识确定或预定义。
例如,假设STA MLD具有两个射频:radio1、radio2,AP MLD具有三个AP:AP1、AP2、AP3,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6个比特,S等于3。其中,radio1、radio2在该6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3个比特可为:radio1对应前三个比特,radio2对应后三个比特;其中,3个AP在每3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为:第一个比特对应AP1,第二个比特对应AP 2,第三个比特对应AP3。若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010101,则表示radio1允许关联AP2,radio2允许关联AP1和AP3。可见,radio2在AP1和AP3之间切换。
又一种表述,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允许共享STA MLD的每个射频的链路。其中,一个射频对应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的S个比特,该S为AP MLD的链路的条数,该S个比特中一个比特对应STA MLD的一条链路,该S个比特中一个比特指示对应的该链路是否允许共享该射频。另外,每个射频在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所对应的S个比特可基于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射频的相关信息的顺序确定或预定义;S条链路在S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基于链路的标识确定或预定义。
例如,假设STA MLD具有两个射频:radio1、radio2,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link1,link2,link3,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6个比特,S等于3。其中,radio1、radio2在该6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3个比特可为:radio1对应前三个比特,radio2对应后三个比特;其中,link1,link2,link3在每3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为:第一个比特对应link 1,第二个比特对应link 2,第三个比特对应link 3。若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010101,则表示允许共享radio1的链路是link2,允许共享radio2的链路是link1和link3。可见,radio2在link1和link3之间切换。
又一种表述,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STA MLD的每个射频允许建立的链路。其中,一个射频对应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的S个比特,该S为AP MLD的链路的条数,该S个比特中一个比特对应STA MLD的一条链路,该S个比特中一个比特指示该射频是否允许建立对应的链路。另外,每个射频在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所对应的S个比特可基于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射频的相关信息的顺序确定或预定义;S条链路在S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基于链路的标识确定或预定义。
例如,假设STA MLD具有两个射频:radio1、radio2,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link1,link2,link3,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6个比特,S等于3。其中,radio1、radio2在该6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3个比特可为:radio1对应前三个比特,radio2对应后三个比特;其中,link1,link2,link3在每3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为:第一个比特对应link 1,第二个比特对应link 2,第三个比特对应link 3。若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010101,则表示radio1允许建立的链路是link2,radio2允许建立的链路是link1和link3。可见,radio2在link1和link3之间切换。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时,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每个比特对应的含义不同,具体的,可通过预定义或信令配置的方式确定其中一种解读,即其中一种表述,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总之,无论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如何表述,均能够使得STA MLD获知,AP MLD允许链路的STA侧采用的射频,链路建立是否成功以及射频可在哪些链路上快速切换等信息,从而大大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
实施例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200,如图6所示,该多链路建立方法200与多链路建立方法100类似,如图6的步骤S201与图4中的S101相同,S202与图4中的S102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该多链路建立方法200中,S203、S204的多链路关联响应帧携带多个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一个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对应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建立对应的链路允许使用的射频。
其中,发送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位于multi-link element中的MLD-levelinfo中;非发送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位于multi-link element中的Per-link profileinfo中。即multi-link element中的MLD-level info中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发送链路与STA MLD的各射频之间的对应关系;multi-link element中的Per-link profileinfo中用于指示对应的非发送链路与STA MLD的各射频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可称为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的射频对应的比特位图(Bitmap corresponding non-AP MLD’s radios)字段,或称为站点多链路设备的射频对应的比特位图(Bitmap corresponding STA MLD’s radios)。例如,如图7所示,假设link1为发送链路,link2、link3为非发送链路,那么,如图7所示,link1的Bitmap correspondingSTA MLD’s radios位于multi-link element中的MLD-level info中,link2、link3的Bitmap corresponding STA MLD’s radios分别位于multi-link element中的Per-linkprofile info中。以link2为例,如图7所示,link2的Bitmap corresponding STA MLD’sradios位于multi-link element中的non-transmitted link 2profile info的link-index element元素中,另外,该link-index element元素中还可以携带元素标识(elementID)、长度(length)、链路标识(link ID)、开启/关闭指示(enable/disable indication)。其中,该“enable/disable indication”可翻译为“使能/非使能指示”。
发送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和非发送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分别所占的总比特数均等于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的射频数量信息有助于确定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的比特数或长度。
同理,一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对应不同的表述方式。例如,一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该链路允许由哪些射频来建立,或用于指示STAMLD中允许建立该链路的射频。其中,每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是R个比特,该R是STAMLD的射频的个数,该R个比特中一个比特对应STA MLD的一个射频,一个比特指示对应的射频是否允许建立该链路。另外,每个射频在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所对应的比特可基于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射频的相关信息的顺序确定或预定义。
例如,假设STA MLD具有两个射频:radio1、radio2,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link1,link2,link3,每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2个比特。其中,2个射频在每2个比特中分别对应的比特可为:第一个比特对应radio1,第二个比特对应radio2。若link1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10,则表示允许建立link1的射频是radio1;link2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10,则表示允许建立link2的射频是radio1;link3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01,则表示允许建立link3的射频是radio2。可见,STA MLD可利用radio1在link1和link2上切换。
与上述多链路建立方法100类似,该多链路建立方法200也能够获知链路建立是否成功以及射频可在哪些链路上快速切换等信息,大大改善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具体的,假设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中一比特的值为零,表示该比特对应的射频无法建立该链路;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中一比特的值为1,表示该比特对应的射频允许建立该链路。那么,STA MLD的射频的个数为R,若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R个零,则表示该链路无法通过STA MLD的任一射频建立成功,即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失败;若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中多个比特的值为1,则表示该链路可通过STA MLD的多个射频建立成功,该多个射频为该多个比特分别对应的射频。
例如,假设STA MLD具有两个射频:radio1、radio2,一条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2个比特,第一个比特对应radio1,第二个比特对应radio2。若该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10,表示该链路可以由Radio 1来建立;若该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01时,表示该链路可以由Radio 2来建立;若该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11时,表示该链路既可以由Radio1建立,也可以由Radio2来建立;当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为00时,表示该链路无法通过Radio 1和Radio 2建立,所以可以隐含指示该链路建立失败。
可见,上述多链路建立方法100、多链路建立方法200,STA MLD中支持多频段的射频可请求与AP MLD建立多条链路,该多条链路共享该射频。由于STA MLD的一个射频在任意时刻只能在一条链路上与AP MLD通信。因此,共享一个射频的多条链路建立成功后,可将其中一条链路设置为enable状态,其他设置为disable状态;若STA MLD从该链路切换到其他链路,则该链路从enable状态切换到disable状态即可,而不需要重新发起比较耗时的链路建立操作。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使得STA MLD中支持多频段的射频在AP MLD的多条链路上切换,而不需要重新发起比较耗时的链路建立操作。
另外,链路建立方法100、多链路建立方法200中,针对同一个radio建立多条链路的情况,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还需携带其他信息,以告知STA MLD初始处于enable状态的链路以及处于disable状态的链路。例如,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每条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中可携带状态指示,以指示该链路是enable状态,还是disable状态。
另外,针对同一条链路允许由多个radio建立的情况,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也需携带其他信息,以告知STA MLD初始允许建立该链路的radio。例如,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每条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中可携带radio的index或mac地址,以告知STA MLD该链路初始由哪个radio建立。
另外,该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该多链路建立方法200,不仅可在STA MLD与AP MLD首次关联的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还可以在STA MLD与AP MLD重关联的重关联响应帧中携带该射频比特位图信息。
实施例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300,该多链路建立方法300能够指示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建立是否成功。也就是说,与请求响应帧中状态编码(status code)字段仅指示STA与AP MLD关联是否成功不同,该多链路建立方法300能够指示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建立是否成功。如图8所示,该多链路建立方法3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301、STA MLD发送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S302、AP MLD接收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S303、AP MLD发送多链路关联响应帧,该多链路关联响应帧包括链路建立状态信息;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用于指示该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
S304、STA MLD接收该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可选的,步骤S301至S304中的多链路关联请求帧和多链路关联响应帧可以是STAMLD与AP MLD首次关联过程中的多链路关联请求帧和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也可以是STA MLD与AP MLD重关联过程中的重关联请求帧和重关联响应帧,即重关联响应帧中也可以携带链路建立状态信息。
该多链路建立方法300中,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以指示该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
(1)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建立成功的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其中,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是否成功,当该状态编码字段指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成功时,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可携带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建立成功的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当该状态编码字段指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失败时,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不携带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其中,STA MLD与AP MLD关联是否成功,有以下两种解读。
一种解读,STA MLD与AP MLD关联是否成功,与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是否存在建立成功的链路有关。若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至少有一条链路建立成功,则表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成功;若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没有任何链路建立成功,则表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失败。
另一种解读,STA MLD与AP MLD关联是否成功,与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发送链路是否建立成功有关。即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只有发送链路建立成功时,才表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成功;若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发送链路建立失败,则表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失败。
因此,另一种实施方式,该状态编码字段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发送链路建立是否成功,或发送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相应的,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建立成功的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在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携带方式为:该状态编码字段位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建立成功的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位于多链路元素中的perlink profile info字段中;建立成功的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以独立字段位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
例如,假设link1是发送链路,link2、link3是非发送链路,且AP MLD接受link1、link2、link3的建立请求,即link1、link2、link3均建立成功,那么,如图3所示,AP MLD发送的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状态编码字段以独立字段的方式位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link2、link3的链路配置信息位于多链路元素中的per link profile info字段中。另外,link1的链路配置信息以独立字段位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
可选的,该状态编码字段和链路配置信息也可位于关联响应帧中的其他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其中,状态编码字段对应的状态编码表如表3所示,当状态编码字段的值为0,则表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成功,即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至少有一条链路建立成功,或者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发送链路建立成功。当状态编码字段的值为1,则表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失败,即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没有一条链路建立成功,或者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发送链路建立失败。当状态编码字段的值为2,则表示TDLS拒绝,且提供备选项,即直连链路调度拒绝但提供备选调度。也就是说,表3中各状态编码的含义是针对多链路设备而言的,表2中各状态编码的含义是针对单链路设备而言的。
表3状态编码表
Figure BDA0003853205690000211
其中,STA MLD对状态编码字段的上述两种可选的解读可通过预定义或信令通知的方式确定其中一种解读方式,以根据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获知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其中,该实施方式以状态编码字段表征多链路设备的关联情况,以及利用是否携带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指示链路是否建立成功。可见,该实施方式能够指示每条链路的链路状态,还不需要对关联响应帧进行改动,从而有利于提高协议对新老设备的兼容性。
(2)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建立成功的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该实施方式与上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全部链路或部分链路建立成功。可选的,状态编码字段指示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全部链路建立成功,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可包括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所有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另外,状态编码字段对应的状态编码表还包括一状态编码,该状态编码表示STA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部分链路建立成功。
例如,如下表4所示,状态编码为0,表示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所有链路建立均成功;状态编码为200,表示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链路中部分链路建立成功。即该表4通过扩展表2,新增一个状态编码,来表示部分链路建立成功。可选的,该新增的状态编码可利用表2中状态编码的保留值表示。
表4状态编码表
Figure BDA0003853205690000221
可选的,可预定义新的状态编码表,该新的状态编码表可仅包括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链路中所有链路均建立成功的状态编码、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链路中部分链路建立成功的状态编码,和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链路中所有链路均建立失败的状态编码。
另外,该实施方式中的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在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携带方式与上一实施方式相同,如图3所示的多链路关联响应帧,故该实施方式也在能够指示每条链路建立的链路建立状态外,避免对多链路关联响应帧进行改进,从而能够改善该实施方式对不同设备的兼容性。
(3)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多个状态编码字段。
其中,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对应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该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对应的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
也就是说,链路建立状态信息中状态编码字段的个数等于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链路的条数,从而分别利用状态编码字段指示每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
其中,该多个status code字段在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携带方式可以有但不限于以下两种实施方式,以下分别进行阐述。
(a)每条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均以图3所示的status code字段的方式携带在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
如图9所示,假设STA MLD请求建立3条链路,分别为link1、link2、link3,则该3条链路中每条链路的status code字段,可分别以图9所示的方式位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其中,每条链路的status code字段在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排列顺序或位置不做限定。例如,每条链路的status code字段在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排列顺序,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的排列顺序一致。
(b)每条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在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位置与链路是发送链路,还是非发送链路有关。
发送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为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状态编码字段,即如图3所示的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的状态编码字段;非发送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在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多链路元素中。
一种实施方式,各非发送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可位于multi-link element的MLD-level info中。例如,假设STA MLD假设STA MLD请求建立3条链路,分别为link1、link2、link3,其中,link1是发送链路,link2、link3是非发送链路,则如图10所示,link1的statuscode字段以一个独立字段的形式直接携带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link2的status code字段、link3的status code字段位于multi-link element的MLD-level info中。
另一种实施方式,各非发送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可位于multi-link element的per link profile info字段中的各link-index element中。例如,假设STA MLD假设STAMLD请求建立3条链路,分别为link1、link2、link3,其中,link1是发送链路,link2、link3是非发送链路,则如图11所示,link1的status code字段以一个独立字段的形式直接携带于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link2的status code字段、link3的status code字段分别位于multi-link element的各自的链路配置信息中。
一种实施方式中,每条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可选的状态编码包括两种,比如,第一状态编码和第二状态编码,第一状态编码表示该状态编码字段对应的链路建立成功,第二状态编码表示该状态编码字段对应的链路建立失败。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每条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可选的状态编码包括上述所述的链路建立是否成功的状态编码外,还可包括一种或多种“链路建立失败且失败原因”的状态编码。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每条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可选的状态编码,包括但不限于如表2所示的各状态编码,另外还需将表2中表示STA与AP的关联状态的状态编码修改为表示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的状态编码。例如,链路1关联的状态编码字段的值为0,表示该链路1建立成功;链路1关联的状态编码字段的值为2,表示请求建立的该链路1被拒绝且未指定原因拒绝;链路1关联的状态编码字段的值为3,表示请求建立的该链路1被TDLS拒绝且提供备选项,即直连链路调度拒绝但提供备选调度,等等。
可选的,可根据信令开销的大小,采用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述的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可选的状态编码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4)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
其中,该状态编码字段的相关阐述可参见该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的第一、二种实施方式,即状态编码字段如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用于指示STA MLD与AP MLD是否关联成功,具体可参见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内容。或者,状态编码字段如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用于指示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所有链路或部分链路是否建立成功,具体可参见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内容。以下对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进行详述。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建立是否成功。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的比特数等于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链路的总条数。
例如,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链路的总条数等于N,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为N个比特,每个比特对应一条链路,若该链路对应的比特的值等于1,则表示该链路建立成功;若该链路对应的比特的值等于0,则表示该链路建立失败。
可选的,状态编码字段是多链路关联响应帧的一个独立字段,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位于关联响应帧的多链路元素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如图12所示。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中每个比特与链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根据链路标识的大小依次排列确定。
例如,假设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的条数为3条,分别是link1至link3,则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为3个比特,链路标识从小到大依次为:link1、link2、link3,即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中第一个比特对应link1,第二个比特对应link2,第三各比特对应link3;假设如图12所示,状态编码字段的值表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成功,且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为101,则表示link1和link3建立成功,link2建立失败。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若状态编码字段只有在发送链路建立成功时,才表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成功,或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多条链路中部分链路建立成功,则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的比特数可等于N-1个,即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用于指示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各非发送链路建立是否成功。例如,假设图14所示的status code字段表示STA MLD与AP MLD关联成功,且link1为发送链路,则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可为01,则分别表示非发送链路link2、link3的链路建立状态,即link2建立失败,link3建立成功。
该实施方式以链路建立状态包括链路建立是否成功,这两种链路状态为例。可选的,该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还用于指示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的其他链路状态,也就是说,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中每条链路对应的比特数可根据所需指示的每条链路的链路状态的种类确定。
另外,上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的各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的结构或内容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故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属于同一种发明构思。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采用尽可能少的信令开销,指示STA MLD所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是否建立成功,即允许STA MLD与AP MLD之间某些请求建立的链路建立失败,大大改善了多链路建立的灵活性。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建立方法400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多链路建立方法4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401、STA MLD发送重关联请求帧;
S402、AP MLD接收该重关联请求帧;
S403、AP MLD发送重关联响应帧;
其中,AP MLD可根据重关联请求帧,确定重关联响应帧。例如,根据重关联请求帧中携带的站点侧信息,确定重关联响应帧中所需携带的接入点侧信息。
S404、STA MLD接收该重关联响应帧,并根据预定义规则保留第一配置信息,删除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重关联请求帧用于STA MLD向已经关联的AP MLD再次发起关联操作,从而有利于在STA MLD需要改变能力信息或关联的相关特性参数时,重新发起关联操作。重关联响应帧用于响应该重关联请求帧。其中,重关联请求帧和重关联响应帧中也可以携带多链路元素。
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均为STA MLD与AP MLD已经关联后存储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为重关联操作中需要保留的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为重关联操作中需要删除的配置信息。
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块确认协议、序列号、包序号、重复检测缓存、分片和重组缓冲器、缓存的媒体介入控制层服务数据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service data unit,MSDU)。第二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增强的分布式信道接入(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EDCA)功能状态、队列里带传输的数据、功率管理模式、无线网络管理休眠模式等。其中,该缓存的MSDU也可称为队列的MSDU。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预定义规则用于指示在重关联操作中,STA MLD中需要保留的配置信息,即该预定义规则指示第一配置信息的内容,而第二配置信息为该STA MLD中除第一配置信息之外的其他MLD相关信息,可默认删除。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预定义规则用于指示在重关联操作中,STA MLD中需要删除的配置信息,即该预定义规则指示第二配置信息的内容,而第一配置信息为该STA MLD中除第二配置信息之外的其他MLD相关信息,可默认保留。又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预定义规则用于指示在重关联操作中,STA MLD中需要删除的配置信息以及需要保留的配置信息,即该预定义规则指示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的内容。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STA MLD中除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之外的其他MLD相关信息的删除或保留操作。
可见,该多链路建立方法中,STA MLD与AP MLD之间通过重关联请求帧、重关联响应帧重新建立多条链路时,还可以通过预定义规则保留一些配置信息,减少了重关联操作所带来的信令开销。
可选的,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也可以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四所述的重关联相关操作,即在STA MLD与AP MLD关联后,若STA MLD发起重关联操作,可根据上述所述的实施方式,保留一些配置信息,减少重关联操作带来的信令开销。
实施例五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500,该多链路建立方法500与多链路建立方法40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该多链路建立方法500可利用重关联信息显式指示STA MLD与APMLD重关联操作中需要保留的配置信息。请参阅图14所示的多链路建立方法500的流程示意图,该多链路建立方法5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501、STA MLD发送重关联请求帧;
S502、AP MLD接收该重关联请求帧;
S503、AP MLD向STA MLD发送重关联响应帧,该重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重关联信息,所述重关联信息用于指示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各参数是否保留;
可选的,重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重关联信息,所述重关联信息用于指示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各参数是否删除。可选的,该重关联信息也可称为配置信息更新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名称不做限定。
其中,关联配置信息是所述STA MLD与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关联后,所述STAMLD存储的。可选的,该关联配置信息是STA MLD与AP MLD关联后,STA MLD存储的部分或全部配置信息。可选的,该关联配置信息包括的参数是预定义的,或是AP MLD通过信令通知的。例如,该关联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块确认协议、序列号、包序号、重复检测缓存、分片和重组缓冲器、缓存的媒体介入控制层服务数据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 servicedata unit,MSDU)。
例如,该关联配置信息中可仅包括需要在重关联操作中考虑是否保留的配置信息,而STA MLD存储的除关联配置信息之外的配置信息可默认删除。例如,该关联配置信息中可仅包括需要在重关联操作中考虑是否删除的配置信息,而STA MLD存储的除关联配置信息之外的配置信息可默认保留。
S504、STA MLD接收该重关联响应帧。
重关联请求帧用于STA MLD向已经关联的AP MLD再次发起关联操作,从而有利于在STA MLD需要改变能力信息或关联的相关特性参数时,重新发起关联操作。重关联响应帧用于响应该重关联请求帧。其中,重关联请求帧和重关联响应帧中也可以携带多链路元素。
一种实施方式中,重关联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该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是否保留。
例如,当该比特的值为第一值时,表示保留该比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当该比特的值为第二值时,表示删除该比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其中,第一值可为1,第二值可为0,反之亦可。具体的,重关联信息中每个比特对应的关联配置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可预定义或通过信令获知。
该重关联信息在重关联响应帧中的携带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第一种携带方式为:该重关联信息以重关联元素的方式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中;第二种携带方式为:该重关联信息以重关联字段的方式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中多链路元素中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第三种携带方式为:该重关联信息以独立字段的方式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中。以下分别进行具体阐述。
(1)重关联信息以重关联元素的方式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中。
该重关联元素也可称为重关联响应帧中的配置信息指示元素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可选的,该重关联元素的结构如图15、图16所示,该重关联元素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中,该重关联元素包括元素标识符(element ID)、长度(length)、重关联信息。其中,该元素标识符、该长度、该重关联信息分别占用的字节数或比特数可预定义;该元素标识符用于指示该元素为重关联元素,该长度用于指示从该长度字段所占用的比特为起始,至该重关联信息所占用的比特结束之间的总比特数或字节数。
一种情况,重关联信息包括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一个参数,该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参数是否保留。
例如,如图15所示,假设重关联信息为6个比特,该6个比特分别与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块确认协议、序列号、包序号、重复检测缓存、分片和重组缓冲器、缓存的MSDU一一对应。假设STA MLD从重关联响应帧中读取该重关联信息为100001,则STA MLD可保留STA MLD中的块确认协议和缓存的MSDU,而删除STA MLD中的序列号、包序号、重复检测缓存、分片和重组缓冲器。
另一种情况,重关联信息包括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多个参数或一个参数,该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该多个参数或该参数是否保留。
例如,如图16所示,该重关联信息为2个比特,第一个比特对应该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块确认协议、序列号、包序号、重复检测缓存、分片和重组缓冲器,第一个比特用于指示块确认协议、序列号、包序号、重复检测缓存分片和重组缓冲器是否保留;第二个比特对应该关联配置信息中缓存的MSDU,该第二个比特用于指示该缓存的MSDU是否保留。假设STA MLD从重关联响应帧中读取该重关联信息为11,则STA MLD可保留STA MLD中的确认协议、序列号、包序号、重复检测缓存、分片和重组缓冲器、缓存的MSDU。
(2)该重关联信息以重关联字段的方式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的mlti-linkelement的MLD-level info中。
该重关联信息可称为重关联响应帧中多链路元素中的重关联域或重关联字段等。例如,该重关联信息在重关联响应帧中的结构如图17、图18所示,该重关联信息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中的多链路设备信息(MLD-level info)中,该重关联信息分别占用的字节数或比特数可预定义或通过信令通知。例如,如上述所述图17、图18所示的重关联信息,假设重关联信息所占用的比特数如图17所示为6个比特,或如图18所示为2个比特。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重关联信息可仅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中。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重关联信息除了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中外,还可携带于重关联请求帧中,其中,携带于重关联请求帧中的重关联信息也可具有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述的特征。其中,携带于重关联请求帧中的重关联信息与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中的重关联信息的不同之处在于,携带于重关联请求帧中的重关联信息用于指示STA MLD请求在STA MLD与AP MLD重关联操作中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各参数是否保留;携带于重关联响应帧中的重关联信息用于指示AP MLD要求STA MLD在STA MLD与AP MLD重关联操作中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各参数是否保留。
可选的,STA MLD根据该重关联信息,保留该关联配置信息中的一些参数,删除该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另一些参数外,针对STA MLD中除关联配置信息之外的配置信息可默认删除或保留,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见,该多链路建立方法400能够在重关联过程中,利用重关联信息显式指示需要保留的参数,从而减少了重关联带来的信令开销的同时,提高了告知STA MLD所需保留参数的灵活性。
可选的,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述的多链路建立方法,也可以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五所述的重关联相关操作,即在STA MLD与AP MLD关联后,若STA MLD发起重关联操作,可根据上述所述的实施方式,保留一些配置信息,减少重关联操作带来的信令开销。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AP MLD、STA MLD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AP MLD、STA MLD可以包括硬件结构、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可以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者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下面将结合图19至图21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是接入点多链路设备的接入点或站点多链路设备的站点,进一步的,该通信装置可以为AP MLD中的装置;或者,该通信装置为STA MLD中的装置。另外,该装置可以是多链路设备,也可以是多链路设备中的装置、还可以是多链路设备中的处理器或芯片系统。
图19所示的通信装置10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101和处理单元102。其中,处理单元102,用于进行数据处理。通信单元101集成有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通信单元101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或者,也可将通信单元101拆分为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图19所示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4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STA MLD时:
处理单元102,用于确定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通信单元101,用于发送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该通信单元101,还用于接收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所述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允许使用的所述STA MLD的射频。
图19所示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4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AP MLD时:
通信单元101,用于接收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处理单元102,用于确定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所述通信单元101,还用于发送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所述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允许使用的所述STA MLD的射频。
适用于图4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STA MLD、AP MLD,所述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携带于多链路元素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
图19所示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6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STA MLD时:
处理单元102,用于确定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通信单元101,用于发送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所述通信单元101,还用于接收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多个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一个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对应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所述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建立对应的链路允许使用的所述STA MLD的射频。
图19所示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6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AP MLD时:
通信单元101,用于接收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处理单元102,用于确定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所述通信单元101,还用于发送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多个射频比特位图信息,一个射频比特位图信息对应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所述射频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建立对应的链路允许使用的所述STA MLD的射频。
适用于图6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STA MLD、AP MLD,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发送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携带于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的多链路元素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非发送链路的射频比特位图信息携带于所述多链路元素的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中,如图7所述的相关内容。
适用于图4、图6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STA MLD、AP MLD,所述多链路关联请求帧中携带射频数量信息,所述射频数量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具有的射频的个数。
图19所示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8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STA MLD时:
通信单元101,用于发送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所述通信单元101,还用于接收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链路建立状态信息,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
图19所示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8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AP MLD时:
通信单元101,用于接收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所述通信单元101,用于发送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链路建立状态信息,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
以下阐述适用于图8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STA MLD、AP MLD,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建立成功的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所述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STAMLD与所述AP MLD关联成功。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所述STA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建立成功的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所述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部分链路建立成功。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所述STA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建立成功的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所述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发送链路建立成功。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多个状态编码字段,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对应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一条链路;
所述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对应的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发送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携带于多链路元素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非发送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分别携带于多链路元素的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中;或者,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所有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均携带于多链路元素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所述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与所述AP MLD关联成功;
所述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建立是否成功。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
所述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部分链路建立成功;
所述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链路建立是否成功。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一个状态编码字段和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
所述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链路中发送链路建立成功;
所述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每条非发送链路建立是否成功。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链路建立状态比特位图信息携带于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多链路元素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图19所示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13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STA MLD时:
所述通信单元101,还用于发送重关联请求帧;
所述通信单元101,还用于接收重关联响应帧;
处理单元102,用于根据预定义规则保留第一配置信息,删除第二配置信息。
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图19所示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14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STA MLD时:
所述通信单元101,还用于发送重关联请求帧;
所述通信单元101,还用于接收重关联响应帧;
所述重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重关联信息,所述重关联信息用于指示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各参数是否保留。
图19所示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图14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AP MLD时: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重关联请求帧;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发送重关联响应帧;
所述重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重关联信息,所述重关联信息用于指示关联配置信息中的各参数是否保留。
以下阐述适用于图14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STA MLD、AP MLD,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关联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参数:
块确认协议、序列号、包序号、重复检测缓存、分片和重组缓冲器、缓存的媒体介入控制层服务数据单元MSDU。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关联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比特,一个比特对应所述关联配置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所述比特用于指示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是否保留。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关联信息携带于所述重关联响应帧的多链路元素中的多链路设备信息中。
图20示出了通信装置200的示意性框图。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200对应上述适用于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至多链路建立方法500中任一方法所述的AP MLD。可选的,该通信装置200可以为图1中的站点101;或该通信装置200为图2中的AP MLD。可选的,该通信装置200为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该通信装置2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200对应上述适用于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至多链路建立方法500中任一方法所述的STA MLD,或该通信装置200为图1中的站点102或其中的装置;或该通信装置200为图2中的STA MLD。可选的,该通信装置200为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该通信装置2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具体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通信装置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1。处理器2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基站、基带芯片,终端、终端芯片,DU或CU等)进行控制,执行计算机程序,处理计算机程序的数据。
通信装置2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205。收发器2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或收发电路等,用于实现收发功能。收发器205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接收器可以称为接收机或接收电路等,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可以称为发送机或发送电路等,用于实现发送功能。可选的,通信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天线206。
可选的,通信装置2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02,其上可以存有指令204,该指令204可为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在通信装置200上被运行,使得通信装置2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器2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通信装置200和存储器202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对于通信装置2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至多链路建立方法500中任一方法的STA MLD的功能:
处理器201可确定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收发器205用于执行图4中的步骤S101、S104;或图6中的步骤S201、S204;或图8中的步骤S301、S304;或图13中的步骤S401、S404;或图14中的步骤S501、S504。
对于通信装置2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至多链路建立方法500中任一方法的AP MLD的功能:
处理器201可确定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收发器205用于执行图4中的步骤S102、S103;或图6中的步骤S202、S203;或图8中的步骤S302、S303;或图13中的步骤S402、S403;或图14中的步骤S502、S503。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201中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器。例如该收发器可以是收发电路,或者是接口,或者是接口电路。用于实现接收和发送功能的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是分开的,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上述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用于代码/数据的读写,或者,上述收发电路、接口或接口电路可以用于信号的传输或传递。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201可以存有指令203,该指令可为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203在处理器201上运行,可使得通信装置2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计算机程序203可能固化在处理器201中,该种情况下,处理器201可能由硬件实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200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或者通信的功能。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该处理器和收发器也可以用各种IC工艺技术来制造,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CMOS(BiCMOS)、硅锗(SiGe)、砷化镓(GaAs)等。
以上实施例描述中的通信装置可以是AP MLD或AP MLD的AP,但本申请中描述的通信装置的范围并不限于此,而且通信装置的结构可以不受图20的限制。通信装置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的一部分。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
(1)独立的集成电路IC,或芯片,或,芯片系统或子系统;
(2)具有一个或多个IC的集合,可选的,该IC集合也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计算机程序的存储部件;
(3)ASIC,例如调制解调器(Modem);
(4)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
(5)接收机、终端、智能终端、蜂窝电话、无线设备、手持机、移动单元、车载设备、网络设备、云设备、人工智能设备等等;
(6)其他等等。
对于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的情况,可参见图21所示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1所示的芯片包括处理器301和接口302。其中,处理器3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接口30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
对于芯片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多链路的组播业务传输方法200至多链路的组播业务传输方法500中任一方法的AP MLD的AP的功能:
处理器301可确定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接口302用于执行图4中的步骤S101、S104;或图6中的步骤S201、S204;或图8中的步骤S301、S304;或图13中的步骤S401、S404;或图14中的步骤S501、S504。
对于通信装置2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多链路建立方法100至多链路建立方法500中任一方法的AP MLD的功能:
处理器301可确定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接口302用于执行图4中的步骤S102、S103;或图6中的步骤S202、S203;或图8中的步骤S302、S303;或图13中的步骤S402、S403;或图14中的步骤S502、S503。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也表示先后顺序。
本申请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描述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不做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一种技术特征,通过“第一”、“第二”、“第三”、“A”、“B”、“C”和“D”等区分该种技术特征中的技术特征,该“第一”、“第二”、“第三”、“A”、“B”、“C”和“D”描述的技术特征间无先后顺序或者大小顺序。
本申请中各表所示的对应关系可以被配置,也可以是预定义的。各表中的信息的取值仅仅是举例,可以配置为其他值,本申请并不限定。在配置信息与各参数的对应关系时,并不一定要求必须配置各表中示意出的所有对应关系。例如,本申请中的表格中,某些行示出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不配置。又例如,可以基于上述表格做适当的变形调整,例如,拆分,合并等等。上述各表中标题示出参数的名称也可以采用通信装置可理解的其他名称,其参数的取值或表示方式也可以通信装置可理解的其他取值或表示方式。上述各表在实现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数据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数组、队列、容器、栈、线性表、指针、链表、树、图、结构体、类、堆、散列表或哈希表等。
本申请中的预定义可以理解为定义、预先定义、存储、预存储、预协商、预配置、固化、或预烧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多链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站点多链路设备STA MLD,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接收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链路建立状态信息,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至少两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状态编码字段,一个所述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至少两条链路中的一条链路的建立状态。
3.根据权利要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至少两条链路包括发送链路和至少一条非发送链路,所述发送链路为传输所述多链路关联请求帧的链路,所述非发送链路为除传输所述多链路关联请求帧的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包括多链路元素,所述多链路元素包括多链路设备信息和所述至少一条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条非发送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承载于所述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承载于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配置信息包括链路标识。
8.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标识用于指示链路的值,所述链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链路的相关信息。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站点多链路设备STA MLD,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发送多链路关联请求帧;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中携带链路建立状态信息,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至少两条链路的链路建立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建立状态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状态编码字段,一个所述状态编码字段用于指示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至少两条链路中的一条链路的建立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TA MLD请求建立的至少两条链路包括发送链路和至少一条非发送链路,所述发送链路为传输所述多链路关联请求帧的链路,所述非发送链路为除传输所述多链路关联请求帧的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包括多链路元素,所述多链路元素包括多链路设备信息和所述至少一条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条非发送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承载于所述非发送链路的链路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链路的状态编码字段承载于所述多链路关联响应帧。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配置信息包括链路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标识用于指示链路的值,所述链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链路的相关信息。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和处理器,所述接口和处理器耦合,所述接口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以使得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140000.2A 2020-07-03 2020-07-03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15665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0000.2A CN115665890B (zh) 2020-07-03 2020-07-03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32127.0A CN113891495A (zh) 2020-07-03 2020-07-03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CN202211140000.2A CN115665890B (zh) 2020-07-03 2020-07-03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2127.0A Division CN113891495A (zh) 2020-07-03 2020-07-03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5890A true CN115665890A (zh) 2023-01-31
CN115665890B CN115665890B (zh) 2023-11-03

Family

ID=790125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2127.0A Pending CN113891495A (zh) 2020-07-03 2020-07-03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CN202211140000.2A Active CN115665890B (zh) 2020-07-03 2020-07-03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2127.0A Pending CN113891495A (zh) 2020-07-03 2020-07-03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11672041B2 (zh)
EP (1) EP4102748A4 (zh)
JP (1) JP2023531119A (zh)
KR (1) KR20220142531A (zh)
CN (2) CN113891495A (zh)
AU (1) AU2021298655B2 (zh)
BR (1) BR112022021886A2 (zh)
CA (1) CA3174449A1 (zh)
MX (1) MX2022013033A (zh)
WO (1) WO20220022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0260A1 (ko) * 2020-07-10 2022-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 링크 셋업
US11863978B2 (en) * 2020-07-16 2024-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basic service set transition for multi-link operation
CN116600368B (zh) * 2022-02-18 2024-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Emlsr模式下链路状态指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10251A (zh) * 2022-04-15 2022-07-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294112A1 (en) 2022-04-24 2023-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link re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6981109A (zh) * 2022-04-24 2023-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通信的建立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3294A (zh) * 2007-09-18 2010-08-11 Lg电子株式会社 隧道直接链路建立无线网络中的直接链路建立过程和支持该过程的站点
CN106559903A (zh) * 2015-09-29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到端通信链路建立方法、接入点及站点
US20190150214A1 (en) * 2017-01-19 2019-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based link aggregation architectures
US20190335454A1 (en) * 2018-07-11 2019-10-31 Po-Kai Huang Methods for multi-link setup between a multi-link access point (ap) logical entity and a multi-link non-ap logical ent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5180A1 (en) * 2002-04-26 2003-12-25 Valentin Oprescu-Surcob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channel assignment
US20150124704A1 (en) 2013-11-06 2015-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c header compression
EP2961217A1 (en) * 2014-06-23 2015-12-30 Orange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 base station of a radio network
EP3179765B1 (en) * 2014-09-03 2019-05-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racteristic configu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7359960B (zh) 2016-05-10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帧的发送与接收方法与装置
US10911195B2 (en) * 2017-01-08 2021-02-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856203B2 (en) 2017-01-19 2020-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for link aggregation setup and reconfiguration
US10959153B2 (en) * 2017-09-11 2021-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ulti-link aggregation signaling
DE112018007288T5 (de) * 2018-03-15 2020-12-24 Intel IP Corporatio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r durchführung einer multi-band-link-aggregation in einem drahtlosen netzwerk
US11229038B2 (en) * 2018-08-09 2022-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link network coordination
WO2020040553A1 (ko) * 2018-08-23 2020-0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자원 유닛의 크기에 관한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3966643A (zh) * 2019-05-09 2022-01-2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宽带无线通信网络中利用多随机退避操作的帧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998799A4 (en) * 2019-07-12 2023-08-0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LINK SE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LA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28963B2 (en) * 2019-07-12 2022-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link communication
US11483887B2 (en) * 2019-07-31 2022-10-2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Enhanced high-throughput multi-link operation management
WO2021045411A1 (ko) * 2019-09-02 2021-03-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Phy 계층 레벨에서의 harq 동작
US11765779B2 (en) * 2019-09-26 2023-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curity for multi-link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WO2021066326A1 (ko) * 2019-10-02 2021-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Phy 계층 레벨에서의 harq 동작
CN112788716A (zh) * 2019-11-08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7915399A (zh) * 2019-11-08 2024-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修改ba协议参数的方法及设备
US20230007535A1 (en) * 2019-12-02 2023-0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multi-link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141211A1 (ko) * 2020-01-08 2021-07-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ap 시스템에서 c-ofdma 전송을 위한 채널 스위칭
CN111416874A (zh) * 2020-04-02 2020-07-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会话重建或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540200B2 (en) * 2020-04-07 2022-12-27 Nxp Us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link communications
US11778645B2 (en) * 2020-04-08 2023-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arly critical update indications for multi-link devices
JP7416981B2 (ja) * 2020-05-18 2024-01-1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トリガーフレーム送信
US11825460B2 (en) * 2020-05-27 2023-11-21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Extreme-high-throughput multi-link dynamic antenna switch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230224814A1 (en) * 2020-05-29 2023-07-13 Lg Electronics Inc. Power saving in nstr environment
US20230224989A1 (en) * 2020-06-11 2023-07-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important update information via multi-link element in wireless la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3294A (zh) * 2007-09-18 2010-08-11 Lg电子株式会社 隧道直接链路建立无线网络中的直接链路建立过程和支持该过程的站点
CN106559903A (zh) * 2015-09-29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到端通信链路建立方法、接入点及站点
US20190150214A1 (en) * 2017-01-19 2019-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based link aggregation architectures
US20190335454A1 (en) * 2018-07-11 2019-10-31 Po-Kai Huang Methods for multi-link setup between a multi-link access point (ap) logical entity and a multi-link non-ap logical ent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02748A1 (en) 2022-12-14
CA3174449A1 (en) 2022-01-06
AU2021298655B2 (en) 2024-05-02
AU2021298655A1 (en) 2022-09-29
EP4102748A4 (en) 2023-08-09
KR20220142531A (ko) 2022-10-21
WO2022002221A1 (zh) 2022-01-06
CN113891495A (zh) 2022-01-04
BR112022021886A2 (pt) 2023-01-24
CN115665890B (zh) 2023-11-03
US11672041B2 (en) 2023-06-06
US20230021262A1 (en) 2023-01-19
JP2023531119A (ja) 2023-07-21
US20230254923A1 (en) 2023-08-10
US11974342B2 (en) 2024-04-30
MX2022013033A (es) 2022-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65890B (zh)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15814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411831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50959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1203850A1 (zh) 操作模式的协商方法、发起端、接收端、芯片系统、介质
JP2024020422A (ja) データ・バッファ・ステータス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2839332A (zh) 多频段通信、接口参数更新方法、ap设备和ml设备
CN115136660A (zh) 中继连接方法及装置
JPWO2019193664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4930903A (zh) 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RU2812042C1 (ru)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многоканаль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WO2023093436A1 (zh) P2p链路的信息指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000941A1 (zh) 无线帧发送方法及装置、无线帧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1757479B (zh) 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EP434409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228400A1 (zh) Emlsr模式下信标帧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24514123A (ja)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115885581A (zh) 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8102423A (zh) 信息指示方法及设备
CN11704204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119533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6250201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191148A (zh) 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