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2686B -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 Google Patents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2686B
CN110612686B CN201880030576.9A CN201880030576A CN110612686B CN 110612686 B CN110612686 B CN 110612686B CN 201880030576 A CN201880030576 A CN 201880030576A CN 110612686 B CN110612686 B CN 110612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adio link
link control
transmission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05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2686A (zh
Inventor
约阿希姆·勒尔
普拉泰克·巴苏马利克
拉维·库奇波特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Mobility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Mobilit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Mobility LL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Mobility LLC
Priority to CN2022112322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659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2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2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2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2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combination with information about buffer occupancy at either end or at transit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plit of the control plane or user pla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方法。方法(700)包括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与属于两个不同小区组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702)。该方法包括(700)确定(704)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包括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等待初始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和无线电链路控制数据。该方法包括(706)将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与阈值进行比较。该方法(700)包括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低于阈值,向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提交(708)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

Description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6月2日为Joachim Loehr提交的、标题为“THRESHOLD BASEDUL SPLIT BEARER OPERATION(基于阈值的UL分割承载操作)”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514,719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在此。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的主题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背景技术
在此定义以下缩写,其中至少一些在以下描述中被引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第五代(“5G”)、认证授权和计费(“AAA”)、肯定应答(“ACK”)、应答模式(“AM”)、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接入服务器(“AS”)、认证服务器功能(“AUSF”)、带宽(“BW”)、小区组(“CG”)、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公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C-PDCCH”)、专用控制信道(“DCCH”)、下行链路(“DL”)、解调参考信号(“DMRS”)、域名系统(“DNS”)、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演进型节点B(“eNB”)、增强型用户识别模块(“eSIM”)、设备标识寄存器(“EIR”)、演进分组核心网(“EPC”)、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E-UTRAN无线电接入承载(“E-RAB”)、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频分双工(“FDD”)、频分多址(“FDMA”)、全限定域名(“FQDN”)、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系统(“GSMA”)、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归属策略控制功能(“H-PCF”)、归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HPLMN”)、标识或标识符或身份(“ID”)、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物联网(“IoT”)、层2(“L2”)、逻辑信道标识符(“LCID”)、逻辑信道优先级(“LCP”)、长期演进(“LTE”)、多址接入(“MA”)、媒体接入控制(“MAC”)、主小区组(“MCG”)、调制编码方案(“MCS”)、移动国家代码(“MCC”)、移动网络代码(“MNC”)、机器类型通信(“MTC”)、主信息块(“MIB”)、移动性管理(“MM”)、移动性管理实体(“MME”)、非接入层(“NAS”)、窄带(“NB”)、否定应答(“NACK”)或(“NAK”)、网络实体(“NE”)、下一代节点B(“gNB”)、新无线电(“NR”)、正交频分复用(“OFDM”)、空中下载(“OTA”)、物理广播信道(“PBCH”)、策略控制功能(“PCF”)、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主同步信号(“PSS”)、指示符(“PTR”)、服务质量(“QoS”)、随机接入信道(“RACH”)、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资源块(“RB”)、无线电链路控制(“RLC”)、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无线电网络层(“RNL”)、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RX”)、辅助小区组(“SCG”)、辅助同步信号(“SSS”)、服务数据单元(“SDU”)、序列号(“SN”)、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用户管理功能(“SMF”)、信噪比(“SNR”)、用户识别模块(“SIM”)、系统信息块(“SIB”)、侧链路(“SL”)、共享信道(“SCH”)、同步信号(“SS”)、用户隐藏标识符(“SUCI”)、用户永久标识符(“SUPI”)、定时提前组(“TAG”)、跟踪区域(“TA”)、时分双工(“TDD”)、传输网络层(“TNL”)、传输时间间隔(“TTI”)、发送(“TX”)、统一数据管理(“UDM”)、用户数据存储库(“UDR”)、用户实体/设备(移动终端)(“UE”)、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上行链路(“UL”)、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用户平面功能(“UPF”)、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通用用户身份模块(“USIM”)、访问策略控制功能(“V-PCF”)、访问公共陆地移动网络(“VPLMN”)和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如本文所使用的,“HARQ-ACK”可以共同表示肯定应答(“ACK”)和否定应答(“NAK”)。ACK意指已正确地接收TB,而NAK意指错误地接收TB。
在某些无线通信网络中,一定量的数据可能可用于传输。在这样的网络中,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来发送数据的各种部分。
发明内容
公开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还执行装置的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与属于两个不同小区组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包括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等待初始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和无线电链路控制数据。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将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与阈值进行比较。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低于阈值,向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提交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来配置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在又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低于阈值,向与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指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的量,用于缓冲器状态报告。在某些实施例中,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包括存储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的数据。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低于阈值,向与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指示零作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的量,用于缓冲器状态报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大于或等于阈值,向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或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提交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大于或等于阈值,向与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以及与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指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用于缓冲器状态报告。
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接收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向发送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的至少一个基站单元发送数据。在某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包括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并且至少一个基站单元包括一个基站单元。在各种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包括两个上行链路许可,并且至少一个基站单元包括两个基站单元。在某些实施例中,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对应于优先化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对应于非优先化的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接收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指示与多个基站单元相关联的多个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的与第一基站单元相关联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以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接收重新配置消息,该重新配置消息指示从使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用于与第一基站单元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切换成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用于与第二基站单元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重新配置消息,执行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的重新建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重新配置消息,刷新与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对应的传输缓冲器,并且重置与第一基站单元相对应的传输状态变量。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使用多个基站单元中的第一基站单元作为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默认基站单元。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接收切换消息,该切换消息指示从使用第一基站单元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切换成使用多个基站单元中的第二基站单元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与属于两个不同小区组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包括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等待初始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和无线电链路控制数据;将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与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低于阈值,向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提交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在附图中图示的特定实施例,将呈现以上简要描述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应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一些实施例,并且因此不应被认为是对范围的限制,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实施例,其中:
图1是图示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图示可以被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图示可以被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图示缓冲器状态报告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图示数据分割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图示PDCP缓冲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和
图7是图示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实施例的各方面可以体现为系统、装置、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实施例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该软件和硬件方面在本文中通常都可以称为“电路”、“模块”或者“系统”。此外,实施例可以采取体现在存储在下文中被称为代码的机器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代码和/或程序代码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中的程序产品的形式。存储设备可以是有形的、非暂时的和/或非传输的。存储设备可能不体现信号。在某个实施例中,存储设备仅采用用于接入代码的信号。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某些功能单元可以被标记为模块,以便于更具体地强调它们的实现独立性。例如,模块可以实现为包括定制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的现成半导体的硬件电路。模块还可以在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中实现。
模块还可以用代码和/或软件实现,以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所识别的代码模块可以例如包括可执行代码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块,该可执行代码可以例如被组织为对象、过程或函数。然而,所识别的模块的可执行文件不需要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置的不相干的指令,当逻辑地连接在一起时,其包括模块并实现模块的所述目的。
实际上,代码模块可以是单个指令或许多指令,甚至可以分布在几个不同的代码段上、不同的程序当中、并且跨越数个存储器设备。类似地,在本文中,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和图示,并且可以以任何合适的形式体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合适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包括在不同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在模块或模块的部分以软件实现的情况下,软件部分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
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存储代码的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光、电磁、红外、全息、微机械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前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
存储设备的更具体的示例(非详尽列表)将包括下述:具有一条或多条电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装置、磁性存储装置、或前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其能够包含或存储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
用于执行实施例的操作的代码可以是任何数量的行,并且可以以包括诸如Python、Ruby、Java、Smalltalk、C++等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诸如“C”编程语言等的传统的过程编程语言、和/或诸如汇编语言的机器语言中的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的软件包,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部分地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地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种情况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网络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互联网)。
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类似语言的引用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在整个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和类似语言可以但不一定全部指代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指“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实施例”。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变体意指“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列举的项目列表并不暗示任何或所有项目是互斥的。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一(a)”、“一个(an)”和“该”也指“一个或多个”。
此外,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在以下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诸如编程、软件模块、用户选择、网络事务、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结构、硬件模块、硬件电路、硬件芯片等的示例,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来实践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未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模糊。
下面参考根据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程序产品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来描述实施例的各方面。将会理解,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每个块以及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块的组合能够通过代码实现。代码能够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块或一些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的手段。
代码还可以存储在存储设备中,该存储设备能够指示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运行,使得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的制品,该指令实现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块或一些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
代码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代码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的块或者一些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的过程。
附图中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图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装置、系统、方法和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方面,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每个块可以表示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其包括用于实现指定的逻辑功能的代码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
还应注意,在一些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块中注释的功能可以不按附图中注释的顺序发生。例如,连续示出的两个块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可以设想其他步骤和方法,其在功能、逻辑或效果上等同于所图示的附图的一个或多个块或其部分。
尽管可以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采用各种箭头类型和线类型,但是应理解它们不限制相应实施例的范围。实际上,一些箭头或其他连接器可以仅用于指示所描绘实施例的逻辑流程。例如,箭头可以指示所描绘的实施例的枚举步骤之间的未指定持续时间的等待或监视时段。还将会注意,框图和/或流程图的每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块的组合,能够由执行特定功能或操作的基于专用硬件的系统,或专用硬件和代码的组合来实现。
每个附图中的元素的描述可以参考前述附图的元素。相同的数字指代所有附图中的相同元素,包括相同元素的替代实施例。
图1描绘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远程单元102和网络单元104。即使图1中描绘特定数量的远程单元102和网络单元10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任何数量的远程单元102和网络单元104可以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计算设备,诸如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智能电视(例如,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视)、机顶盒、游戏控制台、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摄像机)、车载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IoT设备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包括可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表、健身带、光学头戴式显示器等。此外,远程单元102可以被称为用户单元、移动设备、移动站、用户、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用户站、UE、用户终端、设备、或者本领域中使用的其他术语。远程单元102可以经由UL通信信号直接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单元104通信。
网络单元104可以分布在地理区域上。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单元104还可以称为接入点、接入终端、基地(base)、基站单元、基站、节点-B、eNB、gNB、家庭节点-B、中继节点、设备、网络设备、基础设施设备、或本领域中使用的任何其他术语。网络单元104通常是无线电接入网络的一部分,该无线电接入网络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对应的网络单元1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无线电接入网络通常可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其可以耦合到其他网络,如互联网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等等其它网络。无线电接入和核心网络的这些和其他元件未被图示,但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通常是众所周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单元104可以包括以下网络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eNB、gNB、AMF、DB、MME、PCF、UDR、UPF、服务网关和/或UD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100符合由3GPP指定的NR/5G协议或者LTE协议,其中网络单元104在DL上使用OFDM调制方案进行发送,并且远程单元102使用SC-FDMA方案或OFDM方案在UL上进行发送。然而,更一般地,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实现一些其他开放或专有通信协议,例如,WiMAX等等其它协议。本公开不旨在受限于任何特定无线通信系统架构或协议的实现。
网络单元104可以经由无线通信链路服务于服务区域(例如,小区或小区扇区)内的多个远程单元102。网络单元104在时间、频率和/或空间域中发送DL通信信号以服务于远程单元102。
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用于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与属于两个不同小区组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被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量可以包括等待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的初始传输的无线电链路控制数据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被用于将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与阈值进行比较。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量低于阈值,远程单元102可以被用于向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提交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因此,远程单元102可以被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单元104可以执行与远程单元102执行的基本相同的功能。
图2描绘可以被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装置200的一个实施例。装置200包括远程单元102的一个实施例。此外,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被组合成单个设备,诸如触摸屏。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不包括任何输入设备206和/或显示器208。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可以不包括输入设备206和/或显示器208。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202可以包括能够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或能够执行逻辑运算的任何已知控制器。例如,处理器202可以是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辅助处理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类似的可编程控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4中的指令以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和例程。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可以: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与属于两个不同小区组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包括等待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的初始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和无线电链路控制数据;将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与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低于阈值,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提交给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处理器202通信地耦合到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204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204可以包括RAM,其包括动态RAM(“DRAM”)、同步动态RAM(“SDRAM”)和/或静态RAM(“S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204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闪存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还存储程序代码和相关数据,诸如在远程单元102上操作的操作系统或其他控制器算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包括触摸板、按钮、键盘、触控笔、麦克风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与显示器208集成,例如,作为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包括触摸屏,使得可以使用在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键盘和/或通过在触摸屏上手写来输入文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包括诸如键盘和触摸板的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电子可控显示器或显示设备。显示器208可以被设计为输出视觉、听觉和/或触觉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能够向用户输出视觉数据的电子显示器。例如,显示器208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器、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投影仪或能够向用户输出图像、文本等的类似显示设备。作为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显示器208可以包括诸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平视显示器等的可穿戴显示器。此外,显示器208可以是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电视、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车辆仪表板等的组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用于产生声音的一个或多个扬声器。例如,显示器208可以产生可听警报或通知(例如,嘟嘟声或钟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用于产生振动、运动或其他触觉反馈的一个或多个触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与输入设备206集成。例如,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可以形成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可以位于输入设备206附近。
发射器210用于向网络单元104提供UL通信信号,并且接收器212用于从网络单元104接收DL通信信号。尽管仅图示一个发射器210和一个接收器212,但是远程单元102可以具有任何合适数量的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可以是收发器的一部分。
图3描绘可以被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装置300的一个实施例。装置300包括网络单元104的一个实施例。此外,网络单元104可以包括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输入设备306、显示器308、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理解,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输入设备306、显示器308、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基本上分别类似于远程单元102的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
尽管仅图示一个发射器310和一个接收器312,但是网络单元104可以具有任何合适数量的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是收发器的一部分。
在LTE RLC协议中,可以在RLC层中支持级联(例如,一个RLC PDU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RLC SDU和/或RLC SDU的一个或多个片段)。基于来自MAC层的输入来执行RLC级联(例如,在接收到UL许可并且执行LCP过程之后,MAC向相应的RLC层指示RLC PDU的大小,其继而执行级联,即,RLC PDU构建)。因此,在LTE中,在接收到UL许可之前,RLC层和MAC层都不能进行任何预处理。因此,RLC层和/或MAC层处理(例如,通过远程单元102)受制于实时处理。为了适应5G/NR系统所针对的高数据速率和低延迟,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相比,可用于发射器和/或接收器的处理时间可能被限制。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以对处理功率友好的方式简化和设计L2协议功能,以实现这种高目标数据速率和低延迟。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RLC层中不支持级联以使得能够在接收UL许可之前对RLC层和/或MAC层进行预处理(例如,PDCP SDU可以利用其自己的子报头被预先构建为MAC SDU)。
在某些实施例中,诸如对于非分割承载(例如,PDCP实体与一个RLC实体相关联),远程单元102可以直接响应于较高层接收到PDCP SDU,将PDCP SDU转发到较低层并进一步处理它们,即,生成RLC PDU/MAC SDU。然而,在UL分割承载的情况下(例如,在双连接场景中的其无线电协议属于主小区组以及辅小区组两者的无线电承载-分割承载的PDCP实体与属于两个不同小区组的两个RLC实体相关联),为了进行预处理,将PDCP SDU直接转发到较低层可能要求PDCP实体在接收到UL许可之前知道将PDCP SDU发送到哪个小区组(MCG或SCG),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其中应用UL分割承载操作的双连接配置(例如,NR-NR双连接和LTE-NR双连接状态),预处理可能不是直接的。远程单元102中的PDCP实体在UL许可接收之前可能不知道向哪个网络单元104发送数据的原因是,响应于大于或者等于被配置的阈值的PDCP缓冲器占用(例如,PDCP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例如,如果配置了ul-DataSplitThreshold并且PDCP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大于或等于ul-DataSplitThreshold),则为了缓冲器状态报告的目的,远程单元102可以向所有相关联的网络单元104报告相同的PDCP数据量(例如,远程单元102向为SCG配置的MAC实体和为MCG配置的MAC实体两者指示PDCP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在PDCP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大于或等于阈值的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上行链路许可进行传输(例如,远程单元102将PDCP PDU提交给为SCG配置的相关联的AM RLC实体或者为MCG配置的相关联的AM RLC实体,无论PDU是由哪个请求的)。因为远程单元102可能不知道将从哪个网络单元104接收到UL许可,所以可能无法以与针对非分割承载情况相同的方式,对PDCP、RLC和/或MAC报头进行预处理。可以在TS36.323中找到有关版本13中标准化的UL分割承载操作的UE行为的更多详细信息,即,当PDCP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小于配置的阈值时,远程单元的PDCP实体将PDCP数据仅提交给相关联的RLC实体中的一个——PDCP数据被提交至两个RLC实体中的哪一个是由无线电资源配置(“RRC”)信令来配置的——并且为了缓冲器状态报告的目的PDCP实体还仅向与被配置的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指示PDCP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将PDCP PDU路由到相关联的RLC层以进行传输机会的预处理(例如,在没有来自较低层,即,MAC的通知的情况下可以构建RLC PDU),从而减少PDCP数据的量。当出于预处理目的将PDCP PDU提交给RLC层时——在已经接收到UL许可之前已经完成将PDCP数据提交给RLC实体——在UL分割承载的情况下,由于PDCP数据被立即路由到RLC层,PDCP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可能会始终低于阈值,即,ul-DataSplitThreshold。因为远程单元102的PDCP实体基于数据与阈值的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将PDCP数据仅路由至一个RLC实体并将PDCP数据仅指示给一个MAC实体为了缓冲器状态报告的目的或路由并指示给两者,所以可能发生仅一个小区组(MCG或SCG)被用于PDCP数据的UL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RLC层可以向PDCP层发送请求,以请求PDCP层出于预处理的目的而提供PDCP PDU。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将PDCP PDU路由到与PDCP实体相关联的RLC实体和相应地用于如本文所述的缓冲器状态报告的目的,为了与PDCP中配置的阈值的比较,远程单元102可以考虑在与PDCP实体相关联的RLC实体中(例如,等待初始传输的RLC PDU)的经预处理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将以下内容视为PDCP层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对于尚未将PDU提交给较低层的SDU:如果SDU尚未被PDCP处理,则SDU本身;以及/或者,如果SCP已由PDCP处理,则PDU。
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将缓冲器占用与阈值(例如,ul-DataSplitThreshold)进行比较,用于UL分割承载操作。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除了PDCP缓冲器占用(例如,PDCP实体和/或缓冲器中的可用于传输的PDCP数据的量)之外,为了预处理的目的已经被提交给较低层(例如,相关联的RLC实体)的PDCP PDU也可以被组合用于与阈值的比较。在一些实施例中,已经提交给较低层用于预处理的PDCP PDU可以被定义为等待初始传输的RLC PDU。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响应于等待初始传输的相关联的RLC实体中的组合的PDCP缓冲器占用和RLC数据高于或等于配置的阈值,远程单元102将PDCP PDU提交给为SCG配置的相关联的RLC实体或为MCG配置的相关联的RLC实体。当等待初始传输的关联的RLC实体中的组合的PDCP缓冲器占用和RLC数据大于或等于被配置的阈值时,远程单元102向为SCG配置的MAC实体和为MCG配置的MAC实体两者指示PDCP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相应地,响应于等待初始传输的相关联的RLC实体中的组合的PDCP缓冲器占用和RLC数据小于配置的阈值,远程单元102的PDCP实体仅将PDCP数据提交给相关联的RLC实体中的一个——PDCP数据被提交至两个RLC实体中的哪一个是通过无线电资源配置(RRC)信令来配置的——并且PDCP实体还出于缓冲器状态报告的目的仅向与被配置的RLC实体相关联的MAC实体指示PDCP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考虑将等待用于RLC AM模式的重传的RLC数据PDU的数量(或RLC数据PDU的片段)与阈值进行比较。可以理解,因为RLC重传可能优先于新生成的RLCPDU,所以等待重传的RLC PDU(或RLC PDU的部分)可以在下一个上行链路传输中被发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因为可能已经生成RLC重传PDU,所以对于RLC重传PDU的处理定时可能不存在问题。在各种实施例中,出于与用于UL分割承载操作的PDCP中的阈值进行比较的目的,并且除了在PDCP实体中的PDCP数据的量之外,远程单元102还可以考虑出于预处理的目的已经被提交给较低层的PDCP PDU(例如,等待初始传输的RLC PDU和/或等待重传的RLC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的缓冲器状态报告400所图示,远程单元102可以出于MAC缓冲器状态报告404的目的而计算RLC数据量402(例如,RLC层中的数据量)。在某些实施例中,RLC数据量402可以包括经预处理的RLC数据(例如,等待初始传输的RLC数据PDU)。具体地,在各种实施例中,出于MAC缓冲器状态报告404的目的,远程单元102可以计算RLC层中可用于传输的RLC数据量402以包括:尚未被包括在RLC数据PDU中的RLC SDU 406(或其片段);等待传输408的RLC数据PDU;和/或重传410(例如,RLC AM)的RLC数据PDU(或其部分)。如本文所使用的,RLC SDU的一部分和/或RLC PDU的一部分可以被称为一部分、部分、片段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被配置用于双连接(例如,远程单元102被连接到诸如基站的两个网络实体,其中两个基站都是基于NR的,即,两个网络实体都是gNBs)。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被配置有上行链路分割承载。
图5是图示数据分割50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针对PDCP层中的数据502定义两个阈值用于UL分割承载操作(例如,每个小区组一个)。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将PDCP数据的量(例如,存储在PDCP层和/或缓冲器中的PDCP数据)加上优先化的RLC实体的经预处理的数据的量与PDCP中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在某些实施例中,PDCP首先开始将PDCP PDU路由到优先化的小区组,分别地路由到属于优先化的小区组的RLC实体。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直到达到配置的第一阈值,路由完成。数据502的第一部分504是直至第一阈值的数据502组的数量。在各种实施例中,优先化的RLC实体中的经预处理的数据的量(例如,等待初始传输的RLC数据)不应超过配置的第一阈值。如果在PDCP层中存在剩余数据,则PDCP会将PDCP PDU路由到另一个非优先化的CG,分别地路由到属于该非优先化的小区组的RLC实体,直至达到第二配置的阈值,使得非优先化的RLC层中的经预处理的数据的量(例如,等待初始传输的RLC数据)不超过第二配置的阈值。数据502的第二部分506是数据502组的数量,其大于第一阈值并且小于第二阈值。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PDCP层中存在任何剩余的数据,则PDCP将PDCP PDU路由到或者为SCG配置的相关联的RLC实体或者为MCG配置的相关联的RLC实体,该PDU被其中任何一个所请求(例如,剩余的PDCP数据根据接收到的上行链路许可被路由)。数据502的第三部分508是数据502组的数量,该数量大于第二阈值。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502包括第一数据510、第二数据512和第三数据514。此外,第二部分504包括第四数据516、第五数据518和第六数据520。此外,第三部分506包括第七数据522、第八数据524、第九数据526、第十数据528、第十一数据530和第十二数据5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中经预处理的RLC数据/PDU的量低于配置的阈值(例如,在已经执行一些UL传输后)的条件下出于预处理的目的,与PDCP实体(例如,MCG RLC和/或SCGRLC)相关联的RLC实体从PDCP层请求PDCP PDU。在其中PDCP层和/或缓冲器中存在数据的条件下,PDCP层可以首先将PDCP PDU路由到优先化的小区组,分别到优先化的RLC,并且然后路由到非优先化的小区组,分别到非优先化的RLC,如本文所述。在其中PDCP缓冲器为空并且新数据从较高层到达PDCP的情况下,PDCP可以将PDCP数据路由到相应的RLC实体,如本文所述(例如,从优先化的CG/RLC开始直至第一阈值,并且然后将PDCP PDU路由到非优先化的CG/RLC直至第二配置的阈值)。
图6是图示PDCP缓冲60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图6所图示的缓冲600示出UL分割承载操作的一个实施例。利用所图示的缓冲600:将ul-DataSplitDRB-ViaSCG被设置为假(例如,MCG是优先化的CG);Threshold1(对于RLCMCG)被设置为100个单元;以及Threshold2(对于RLCSCG)被设置为50个单元。
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PDCP缓冲器、RLCMCG和RLCSCG被初始化。然后,100个单元的数据到达PDCP缓冲器,100个单元的数据从其被路由到RLCMCG。此后,50个单元的数据到达PDCP缓冲器,这50个单元从其被路由到RLCSCG。然后在远程单元102处接收UL许可用于80个单元的MCG,因此80个单元从RLCMCG被发送。接着,然后在远程单元102处接收UL许可用于50个单元的SCG,因此50个单元从RLCSCG被发送。接下来,100个单元的数据到达PDCP缓冲器,80个单元从其被路由到RLCMCG,并且20个单元被路由到RLCSCG。此后,500个单元到达PDCP缓冲器,30个单元从其被路由到RLCSCG
响应于PDCP将专为优先化的CG和非优先化的CG而预留的PDCP数据重复地路由(例如,直至threshold1和threshold2)到相应的RLC实体,PDCP缓冲器和/或层可以仅根据接收到的UL许可保留要被分布和/或被路由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UL分割承载而配置的threshold1(例如,针对优先化的小区组的分别为RLC配置的阈值)可以与ul-DataSplitThreshold相同。在各种实施例中,用于CG(例如,MCG和SCG)的分割承载的MAC缓冲器状态可以包括未递送到较低层的PDCP数据(例如,PDCP层和/或缓冲器中的PDCP数据)加上经预处理的RLC数据、等待重传的RLC数据、存储在RLC层中的RLC SDU和/或RLC控制PDU(例如,RLC状态报告)。
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被配置用于双连接(例如,远程单元102被连接到两个网络实体,诸如基站,其中小区组和/或网络实体中的一个是基于LTE的,并且其他小区组和/或网络实体是基于NR的)。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被配置有上行链路分割承载。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被配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基于NR以促进预处理的小区组和/或链路的阈值。在各种实施例中,出于本文所述的PDCP数据路由和缓冲器状态报告的目的,将PDCP数据的量加上NR RLC实体的经预处理的数据的量与在PDCP中配置的阈值进行比较。在其中NR CG分别地NR RLC实体是优先化的CG的配置中,PDCP可以开始将PDCP PDU路由到NR CG/RLC实体。可以理解,可以执行路由直至配置的阈值(例如,最大数据的量)。在某些实施例中,RLC中的经预处理的数据的量(例如,等待初始传输的RLC数据)可能不超过配置的阈值。在其中基于LTE的CG/RLC是优先化的CG/RLC的配置中,远程单元102可以被配置有用于非优先化的CG的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PDCP层中的远程单元102的行为可以被描述如下:“对于分割承载,在发送PDCP实体中执行路由,并且在接收PDCP实体中执行重排序;如果通过较高层将ul-DataSplitDRB设置为真:将PDCP PDU提交给为SCG配置的RLC实体,直到等待初始传输的RLC PDU的数量等于threshold1;将PDCP PDU提交给为MCG配置的RLC实体,直到等待初始传输的RLC PDU的数量等于threshold2;否则将PDCP PDU提交给为MCG配置的RLC实体,直到等待初始传输的RLC PDU的数量等于threshold1;将PDCP PDU提交给为SCG配置的RLC实体,直到等待初始传输的RLC PDU的数量等于threshold2。当由较低层请求提交PDCP PDU时,发送PDCP实体应当:将PDCP PDU提交给为SCG配置的相关联的RLC实体或者为MCG配置的相关联的RLC实体,无论PDU被哪个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被配置用于双连接(例如,远程单元102可以被连接到两个网络实体,诸如基站,其中小区组和/或基站两者都基于NR,也就是说,两个网络实体都是gNB)。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被配置有上行链路分割承载。
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将RLC实体中的经预处理的数据的量与预配置的阈值进行比较。在各种实施例中,每个RLC实体具有配置的最大数量的经预处理的RLC数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RLC中的经预处理的数据可以包括等待传输的RLC数据PDU。此外,一个RLC实体可以被配置为优先化的RLC实体,或者一个小区组可以分别被配置为优先化的小区组。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将优先化的RLC实体中的经预处理的数据的量与配置的阈值进行比较。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如果优先化的RLC实体和/或小区组中的经预处理的数据的量低于配置的阈值(例如,经预处理的数据的最大量),则RLC实体可以请求PDCP PDU进行预处理,直至配置的阈值(假设PDCP层中存在足够的PDCP数据)。接下来,远程单元102可以将另一个(例如,非优先化的)RLC实体中的经预处理的数据的量与相应的配置阈值进行比较。在其中RLC实体中的经预处理的数据的量低于所配置的阈值的配置中,RLC实体可以请求直至所配置的阈值的PDCP PDU。
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被配置有用于UL传输的分割承载。在其中将分割承载重新配置为非分割承载(例如,MCG承载或SCG承载)的情况下,MAC层可以触发MAC缓冲器状态报告(例如,在其中将分割承载重新配置为MCG承载的条件下,用于MCG的MAC实体可以触发缓冲器状态报告,在其中将分割承载重新配置给SCG承载的条件下,用于SCG的MAC实体可以触发缓冲器状态报告)。在一些实施例中,因为远程单元102可以执行先前被提交给RLC实体的所有PDCP PDU的重传,其中RLC实体由于来自尚未由较低层确认成功递送的第一PDCP PDU的承载重新配置而被重新建立和/或去除,所以PDCP层的缓冲器状态可以改变。在各种实施例中,由于预处理,在RLC实体中可能存在更大数量的RLC PDU,其可能由于承载重新配置而被去除,并且因此,可以经由剩余的CG和/或链路来重传更大数量的PDCP PDU。在某些实施例中,响应于远程单元102触发缓冲器状态报告,可以使网络单元104意识到由于承载重新配置而经历重传的数据量。
各种实施例可以使用小区组和/或传输支路的快速切换。在某些实施例中,作为UL分割承载操作的替代,要一次使用一个CG和/或链路用于UL数据传输,并根据诸如信道状态、业务负载等因素来动态地切换链路。
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被配置有分割承载。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网络实体(例如,gNB)可以配置远程单元102可以使用两个支路和/或链路中的哪一个来进行一个或多个PDCP PDU的UL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PDCP控制PDU来完成配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PDCP控制PDU包括布尔变量,该布尔变量指示辅助小区组/辅助链路和/或SCG RLC是否被用于PDCP PDU的UL传输。在各种实施例中,布尔变量指示主小区组/主链路和/或MCGRLC是否被用于UL传输中的PDCP PDU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MAC控制元素(“CE”)可被用于指示两个小区组/链路中的哪一个被用于一个或多个PDCP PDU的UL传输。在某些实施例中,MAC CE包括远程单元102用于PDCPPDU的UL传输的逻辑信道的LCID。在各种实施例中,MAC CE可以指示用于上行链路PDCP PDU传输的小区组(例如,MCG或SCG)。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指示链路切换的控制信令时,远程单元102可以将所有PDCP PDU路由到所指示的链路的RLC实体和/或逻辑信道。在各种实施例中,在用信号发送的链路切换之前使用的支路和/或链路的RLC实体可以(例如,通过RLC状态报告)向PDCP实体指示尚未确认的RLC SDU。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经由用于UL数据传输的新链路(例如,PDCP控制PDU或MAC CE中指示的链路)重传尚未应答的RLC SDU。
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刷新RLC传输缓冲器并重置RLC传输状态变量。在一个实施例中,重新建立停用的链路(例如,先前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链路)的RLC实体。
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实体发送用于分割承载的PDCP状态报告以及对配置和/或切换用于UL PDCP PDU传输的链路的指示。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在接收到PDCP状态报告时,经由被指示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链路和/或支路,重传尚未由网络实体应答的PDCP SDU。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刷新RLC传输缓冲器并重置不被用于UL数据传输的支路的RLC传输状态变量。在某些实施例中,重新建立停用的链路的RLC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配置分割承载时,默认支路和/或链路被用于UL数据(例如,PDCP PDU)传输。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使用默认支路用于UL数据传输,直到网络实体借助于一些控制信令用信号发送“链路切换”。
图7是图示用于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方法70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由诸如远程单元102或网络单元104的装置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700可以包括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与属于两个不同小区组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702。方法700可以包括确定704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在某些实施例中,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可以包括等待在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的初始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和无线电链路控制数据。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将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与阈值进行比较706。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低于阈值而向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提交708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信令来配置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在又一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低于阈值,向与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指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的量,用于缓冲器状态报告。在某些实施例中,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包括存储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的数据。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低于阈值,向与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指示零作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的量,用于缓冲器状态报告。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大于或等于阈值,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提交给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或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响应于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大于或等于阈值,向与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以及与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指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用于缓冲器状态报告。
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接收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响应于接收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向发送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的至少一个基站单元发送数据。在某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包括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并且至少一个基站单元包括一个基站单元。在各种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包括两个上行链路许可,并且至少一个基站单元包括两个基站单元。在某些实施例中,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对应于优先化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对应于非优先化的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接收配置消息,该配置消息指示与多个基站单元相关联的多个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的与第一基站单元相关联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以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接收重新配置消息,该重新配置消息指示从使用用于与第一基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切换成使用用于与第二基站单元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多个无线电线路控制实体中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响应于接收重新配置消息,执行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的重新建立。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响应于接收重新配置消息,刷新与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对应的传输缓冲器,并且重置与第一基站单元相对应的传输状态变量。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使用多个基站单元中的第一基站单元作为默认基站单元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接收切换消息,该切换消息指示从使用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一基站单元切换成使用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多个基站单元中的第二基站单元。
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实践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应被视为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面的描述来指示。在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其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方法,包括:
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与属于两个不同小区组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
确定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从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提交到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的一个;
计算指示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值,其中所述指示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值包括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等待初始传输的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中的数据量和无线电链路控制数据量之和;
将所述指示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值与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响应于所述指示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值低于所述阈值,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提交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指示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值低于所述阈值,确定报告缓冲器状态并且向与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指示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量的量,用于缓冲器状态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量包括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中的数据的总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指示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值低于所述阈值,确定报告缓冲器状态并且向与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指示零作为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量的量,用于缓冲器状态报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指示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或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提交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指示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向与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以及与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的媒体接入控制实体指示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用于缓冲器状态报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向发送所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的至少一个基站单元发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包括仅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基站单元包括仅一个基站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许可包括两个上行链路许可,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基站单元包括两个基站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配置消息,所述配置消息指示与多个基站单元相关联的多个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的与第一基站单元相关联的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以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重新配置消息,所述重新配置消息指示从使用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单元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切换成使用所述多个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的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用于与第二基站单元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接收所述重新配置消息,执行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的重新建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接收所述重新配置消息,刷新与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对应的传输缓冲器,并且重置与所述第一基站单元相对应的传输状态变量。
15.一种装置,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
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与属于两个不同小区组的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相关联;
确定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从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提交到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的一个;
计算指示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值,其中所述指示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值包括在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和所述第二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中等待初始传输的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实体中的数据量和无线电链路控制数据量之和;
将所述指示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并且
响应于所述指示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值低于所述阈值,向所述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实体提交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
CN201880030576.9A 2017-06-02 2018-05-18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Active CN110612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2237.3A CN115765932A (zh) 2017-06-02 2018-05-18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14719P 2017-06-02 2017-06-02
US62/514,719 2017-06-02
PCT/US2018/033527 WO2018222418A1 (en) 2017-06-02 2018-05-18 Determining data available for transmission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2237.3A Division CN115765932A (zh) 2017-06-02 2018-05-18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2686A CN110612686A (zh) 2019-12-24
CN110612686B true CN110612686B (zh) 2022-10-28

Family

ID=626851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0576.9A Active CN110612686B (zh) 2017-06-02 2018-05-18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CN202211232237.3A Pending CN115765932A (zh) 2017-06-02 2018-05-18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2237.3A Pending CN115765932A (zh) 2017-06-02 2018-05-18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609589B2 (zh)
EP (2) EP4142195A1 (zh)
CN (2) CN110612686B (zh)
WO (1) WO20182224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37784B2 (en) * 2017-03-24 2019-03-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Split bearer packet data converge protocol protocol data unit routing
EP4142195A1 (en) * 2017-06-02 2023-03-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Determining data available for transmission
US10721650B2 (en) 2017-06-09 2020-07-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lerating data proces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99519B (zh) * 2017-08-11 2023-10-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对为用户设备配置的多个承载执行承载类型改变的方法
WO2019035670A1 (en) * 2017-08-16 2019-0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UBLE PACKETS IN A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923656B1 (en) * 2017-09-26 2023-12-2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nd terminal devices
US11825537B2 (en) * 2017-09-28 2023-1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DCP UL split and pre-processing
EP4087357A1 (en) * 2017-09-28 2022-1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dcp ul split and pre-processing
US11277229B2 (en) * 2017-09-29 2022-03-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ushing HARQ buff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434183B (zh) 2017-09-29 2024-03-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以双连接处理用户平面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9138051A1 (en) * 2018-01-12 2019-07-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naging identifier privacy
US11616602B2 (en) * 2018-02-15 2023-03-28 Telefonaktiebolagget LM Ericsson (Publ) Segment concatenation in radio link control status reports
US20200145881A1 (en) * 2018-11-06 2020-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ow control and buffer status report
KR20200059747A (ko) * 2018-11-21 2020-05-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057811B2 (en) * 2018-12-14 2021-07-06 T-Mobile Usa, Inc. Bearer selection for dual connectivity cellular systems
EP3672133B1 (en) * 2018-12-20 2022-09-14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collision between sidelink feedback and sidelink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436152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对应的终端
KR20210009734A (ko) * 2019-07-17 2021-0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플릿 베어러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20210009730A (ko) * 2019-07-17 2021-0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플릿 베어러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US11323983B2 (en) * 2019-10-01 2022-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usage of resources in an uplink split bearer configuration
EP4066554A4 (en) * 2019-11-25 2023-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AN UPLINK TRANSMISSION TO A SPLIT UPLINK CARRIER
WO2021127943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1154132A1 (en) * 2020-01-31 2021-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windowing-based adjacent channel filtering in an ofdm-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1163997A1 (en) * 2020-02-21 2021-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ctivating a secondary cell
CN111510953B (zh) * 2020-04-26 2023-10-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5669155A (zh) * 2020-08-06 2023-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6018874A (zh) * 2020-08-18 2023-04-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新无线电信道与传统信道之间的数据分割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5700A (zh) * 2008-12-26 2011-11-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释放无线承载的方法和接收机
CN102395156A (zh) * 2011-09-28 2012-03-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应用于pdcp实体和rlc实体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432111A (zh) * 2013-07-26 2016-03-23 Lg电子株式会社 计算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05304A (zh) * 2014-02-24 2016-11-09 英特尔公司 Lte网络中的双连接性中的协调上行授权分配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增强
WO2017007147A1 (en) * 2015-07-06 2017-0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iggering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dual connectivity and a device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28890B1 (en) * 2007-08-12 2019-01-02 LG Electronics Inc. Handover method with link failure recovery,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for implementing such method
US8254333B2 (en) * 2008-09-22 2012-08-28 Ht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mproving buffer status triggering mechanis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697630B (zh) * 2009-10-23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扩充缓冲区状态报告的方法及装置
US8902833B2 (en) * 2010-12-23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reset in a downlink multipoint system
EP2896267A4 (en) * 2012-09-12 2016-05-11 Intel Corp PASSIVE RADIO LINK CONTROL ENTITY WITH UNIFIED INTERFACE
US10694400B2 (en) * 2013-08-09 2020-06-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se of packet status report from secondary base station to master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US10764870B2 (en) * 2013-10-21 2020-09-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a dual connectivity and a device therefor
CN104956764A (zh) * 2014-01-24 2015-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报/获取缓冲区状态的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15119411A1 (en) * 2014-02-09 2015-08-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nd submittung an amount of data available for transmission and a device therefor
WO2015137644A2 (en) * 2014-03-12 2015-09-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nd reporting an amount of data available for transmission and a device therefor
EP3179770B1 (en) * 2014-08-06 2020-01-01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WO2016119845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plit processing
WO2017007171A1 (en) * 2015-07-06 2017-0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iggering a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dual connectivity and a device therefor
WO2017018538A1 (ja) * 2015-07-30 2017-02-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
US10251052B2 (en) * 2015-08-27 2019-04-02 Mediatek Inc. Method of dynamic PDCP status report polling for LTE-WLAN aggregation
US10405231B2 (en) * 2017-04-24 2019-09-03 Motorola Mobility Llc Switching between packet duplication operating modes
EP4142195A1 (en) * 2017-06-02 2023-03-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Determining data available for transmission
EP4087357A1 (en) * 2017-09-28 2022-11-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dcp ul split and pre-process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5700A (zh) * 2008-12-26 2011-11-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释放无线承载的方法和接收机
CN102395156A (zh) * 2011-09-28 2012-03-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应用于pdcp实体和rlc实体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432111A (zh) * 2013-07-26 2016-03-23 Lg电子株式会社 计算可用于传输的数据的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05304A (zh) * 2014-02-24 2016-11-09 英特尔公司 Lte网络中的双连接性中的协调上行授权分配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增强
WO2017007147A1 (en) * 2015-07-06 2017-01-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iggering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dual connectivity and a device therefor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2-169043_Corrections to handling of uplink split";3GPP工作组;《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6 R2-169043》;20161117;全文 *
"R2-1702236-Introduction of Enhanced LTE-WLAN Aggregation (eLWA)";3GPP工作组;《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7 R2-1702236》;20170217;全文 *
"UL Split in Dual Connectivity";Ericsson (Rapporteur);《3GPP TSG-RAN WG2 #98 R2-1704381》;20170506;正文第3.3节 *
"UL Split in Dual Connectivity";Ericsson;《3GPP TSG-RAN WG2 #97bis R2-1702749》;20170325;正文第2章 *
Ericsson."UL Split in Dual Connectivity".《3GPP TSG-RAN WG2 #97bis R2-1702749》.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42195A1 (en) 2023-03-01
US20200169909A1 (en) 2020-05-28
US10609589B2 (en) 2020-03-31
EP3635896B1 (en) 2022-11-30
US20220030458A1 (en) 2022-01-27
WO2018222418A1 (en) 2018-12-06
CN110612686A (zh) 2019-12-24
KR20200014761A (ko) 2020-02-11
US11877176B2 (en) 2024-01-16
US20180352556A1 (en) 2018-12-06
EP3635896A1 (en) 2020-04-15
US11172395B2 (en) 2021-11-09
CN115765932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2686B (zh) 确定可用于传输的数据
US11936555B2 (en) Duplicating PDCP PDUs for a radio bearer
CN112219413B (zh) 通过多种无线电接入类型进行的v2x通信
CN114080766A (zh) 传送块传输
US11522623B2 (en) Determining an encoding scheme for differential RSRP reporting
CN112655268B (zh) 消息3缓冲区中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CN115699962A (zh) 基于模型的预测干扰管理
US2022015977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SLRB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4375553A (zh) 确定数据传输抢占
CN112740758B (zh) 具有网络信息的切换请求
CN113615129A (zh) 从ethercat帧提取ethercat数据报
CN111801962B (zh) 响应于切换条件被触发选择基站单元
US11382117B2 (en) Determining uplink grants for multiple modes
KR102667001B1 (ko) 송신에 이용가능한 데이터의 결정
CN114788355A (zh) 启用按需系统信息请求
CN111630890B (zh) 优先化与逻辑标识符相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使用
KR20240074003A (ko) 송신에 이용가능한 데이터의 결정
US20240023192A1 (en) Lch configuration for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