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2283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2283A
CN106102283A CN201610683059.4A CN201610683059A CN106102283A CN 106102283 A CN106102283 A CN 106102283A CN 201610683059 A CN201610683059 A CN 201610683059A CN 106102283 A CN106102283 A CN 106102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ing sensor
attribute information
control object
information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830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榎原孝明
长田和美
野田周平
马场贤二
西村信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02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22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05B47/12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by using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31Monitor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movement of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55Coordinated control of two or mor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与控制对象设备的电力控制相关的属性信息的设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信息处理装置以可通信的方式与对成为电力控制的对象的控制对象设备周边进行摄像的多个图像传感器连接,其中,具备:属性信息生成单元,使用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摄像到的图像,生成与配设在该图像传感器的管辖下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有关的属性信息;管理单元,将所述属性信息生成单元所生成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的属性信息,与该控制对象设备和管辖该控制对象设备的所述图像传感器建立对应地进行管理。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12月20日、申请号为201280004384.3、发明名称为“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基于2012年1月30日申请的在先日本特许申请第2012-017145号且享受其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在先申请而包括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办公大楼或出租住宅大楼等建筑物中,使用由图像传感器摄像到的图像来取得人是否存在等传感检测结果,根据该传感检测结果,来进行照明或空调等电气设备的电力控制。在进行该电力控制的情况下,需要将成为控制对象的电气设备与管辖该电气设备的图像传感器建立对应地进行各种设定,而随着电气设备、图像传感器增加,该作业也变得繁琐。因而,以往,提出了使用按照无线信号的接收等级来检测设置位置的位置检测设备,来检测在顶棚面上设置的设备(照明)的设置位置的技术。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准备用于设置位置确定的专用装置,然而在设定作业的高效化方面仍然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与控制对象设备的电力控制相关的属性信息的设定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可通信的方式与对成为电力控制的对象的控制对象设备周边进行摄像的多个图像传感器连接,具备属性信息生成单元和管理单元。属性信息生成单元使用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摄像到的图像,生成与配设在该图像传感器的管辖下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相关的属性信息。管理单元将属性信息生成单元所生成的控制对象设备的属性信息,与该控制对象设备和管辖该控制对象设备的图像传感器建立对应地进行管理。
根据上述构成的信息处理装置,能够高效地进行与控制对象设备的电力控制相关的属性信息的设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传感器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图像传感器及电气设备的设置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终端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传感器DB的数据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设备DB的数据结构例的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布局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终端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由图像传感器摄像到的图像例的图。
图9是表示由传感器属性生成部处理后的传感器DB的状态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由图像传感器摄像到的图像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感测区的划分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由设备属性生成部处理后的传感器DB的状态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由设备属性生成部处理后的设备DB的状态例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设置位置确定部的动作的图。
图15是表示由设置位置确定部处理后的传感器DB的状态例的图。
图16是表示由设置位置确定部处理后的设备DB的状态例的图。
图17是表示传感器DB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8是表示设备DB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19是示意地表示图像传感器及电气设备的布局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附加有重叠信息的传感器DB的一例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管理终端所进行的DB生成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2是示意地表示图像传感器及电气设备的布局的一例的图。
图23是示意地表示图像传感器及电气设备的布局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传感器系统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传感器系统应用在办公大楼等建筑物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传感器系统100的结构例的图。如该图所示,图像传感器系统100具有图像传感器10、各种电气设备20及管理终端30。在此,管理终端30以可装卸的方式连接于各个图像传感器10、或者连接于与各个图像传感器10连接的线路,与各图像传感器10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此外,管理终端30以可装卸的方式连接于各个电气设备20,或者连接于与各个电气设备20连接的线路连接,控制各电气设备20的电源的接通/关断或输出值等。另外,图像传感器10及电气设备20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
图像传感器10具有由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CMOS(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图像传感器等构成的摄像机部(均未图示),使用该摄像机部对设置有电气设备20的空间进行摄像。此外,图像传感器10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计算机构成、存储各种信息的非易失性的存储部、与管理终端30等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部(均未图示),通过对所取得的图像进行传感检测来感测人的在/不在等,将该感测结果向外部装置(管理终端30)输出。
此外,电气设备20是成为电力控制的对象的控制对象设备,例如能够列举出照明装置或空调装置等电气设备。
图2是示意地表示图像传感器10及电气设备20的设置例的图。在该图中,作为电气设备20,示出了设置在顶棚部的照明装置L。此外,图像传感器10与电气设备20同样地设置在顶棚部,从该顶棚部对电气设备20周边的空间进行摄像。另外,在图2中,作为存在于室内的物体,示出了设置有两个桌子D的例子。
在此,在图像传感器系统100中,使用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检测结果,通过后述的请求控制部316,进行电气设备20的电力控制。例如,进行如下控制:在桌子D周边等存在有人的区,将电气设备20(照明装置L等)接通,在不存在人的区,将电气设备20关断(或者降低输出)。此外,在作为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检测结果,而输出了人的密度或活动量的情况下,进行与其值相对应地使照明装置的调光率变化、从而使空调装置的风量变化这样的控制。另外,关于人的密度及活动量的计算,使用公知技术。
然而,在进行上述的电力控制的情况下,需要对图像传感器10及电气设备20的各设备预先设定各种信息。例如,就图像传感器10而言,能够列举出能够识别各个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器ID或IP地址、在建筑物内的设置位置、与配设在图像传感器10的管辖下的电气设备20有关的信息等。此外,就电气设备20而言,能够列举出能够识别各个电气设备20的设备ID、在建筑物内的设置位置、与管辖该电气设备20的图像传感器10有关的信息等。这些信息被存储于数据库等并用作电气设备20的电力控制。
然而,用手动作业将上述信息登录在数据库中是很繁琐的。特别是,对图像传感器10或电气设备20的设置位置进行登录时,会产生一边目视观察来确认实物一边进行将该实物与布局图建立对应的作业,所以,需要较多时间,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管理终端30中,根据各个图像传感器10分别摄像到的图像,自动生成将图像传感器10与配设在该图像传感器10的管辖下的电气设备20建立对应的、与上述的电力控制相关的属性信息,并将其向规定的数据库进行登录,由此,实现该属性信息的设定作业的高效化。以下,对管理终端30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管理终端30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管理终端30是PC(PersonalComputer)或服务器装置等信息处理装置,如图3所示,具备CPU31、ROM32、RAM33、存储部34、操作部35、显示部36、通信部37。
CPU31将ROM32或存储部34所存储的规定程序在RAM33中展开并执行,由此,整体控制管理终端30的各部的动作。此外,CPU31通过将ROM32或存储部34所存储的规定程序在RAM33中展开并执行,来实现后述的各功能部。
ROM32存储CPU31所执行的各种程序或设定信息。RAM33是主存储装置,作为管理终端30的工作存储器而被使用。
存储部34是HDD(Hard Disk Drive)等辅助存储装置,存储CPU31所执行的各种程序、设定信息。此外,存储部34存储:对与图像传感器10有关的信息进行保持的传感器DB(Data Base)341、对与电气设备20有关的信息进行保持的设备DB342、以及布局信息343。
图4是表示传感器DB341的数据结构例的图。如该图所示,传感器DB341作为与电力控制相关的图像传感器10的属性信息,而具有对传感器ID、IP地址、设置位置、感测区、管辖对象设备等信息进行保存的项目栏。在此,“传感器ID”栏中登录有能够识别各图像传感器10的识别符,“IP地址”栏中登录有被分配给各图像传感器10的IP地址,“设置位置”栏中登录有建筑物内的图像传感器10的设置位置。此外,“感测区”栏中登录有成为各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检测的对象的区域(area),“管辖对象设备”栏中登录有在该感测区内配设在管辖下的电气设备20的识别符(设备ID)。
图5是表示设备DB342的数据结构例的图。如该图所示,设备DB342中,作为与电力控制有关的电气设备20的属性信息,具有对设备ID、设置位置、管辖传感器、感测区等信息进行保存的项目栏。在此,“设备ID”栏中登录有能够识别各电气设备20的识别符,“设置位置”栏中登录有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20的设置位置。此外,“管辖传感器”栏中登录有对各电气设备20进行管辖的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器ID,“感测区”栏中登录有在对电气设备20进行管辖的图像传感器10中配设了该电气设备20的感测区。
另外,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中登录的属性信息是通过后述的各功能部(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及设置位置确定部314,参照图7)的功能而自动生成的,被登录在相应的项目栏中。
此外,图6是示意地表示布局信息343的一例的图。如该图所示,布局信息343是对图像传感器10及电气设备20(照明装置L)所设置的各室的布局(示意图)进行表示的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数据等信息。另外,布局信息中保持有:图像传感器10、电气设备20及配置在室内的各种物体(墙壁、窗、门、桌子D等)的布局、表示建筑物内的绝对位置的位置信息(例如楼层号码、房间号码、位置代码、坐标)等。
返回图3,操作部35是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将从管理终端30的用户受理的操作输入向CPU31输出。显示部36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显示设备,按照CPU31的控制对字符或图像等进行显示。此外,通信部37是网络接口,在CPU31的控制下,与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等网络而连接的图像传感器10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
接下来,对管理终端30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管理终端30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如该图所示,管理终端30作为通过与CPU31和规定程序相协作而实现的功能部,而具有图像取得部311、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设备属性生成部313、设置位置确定部314、布局分析部315、请求控制部316。
图像取得部311经由未图示的网络,依次取得由各个图像传感器10分别摄像到的图像。另外,与图像传感器10之间的通信所使用的IP地址,可以是被预先分配给各图像传感器10的方式,也可以是使用DHCP等技术对各图像传感器10分配IP地址的方式。
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通过对图像取得部311所取得的各图像传感器10的图像进行解析,而根据图像识别出表示属性信息的字符串。此外,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将识别出的字符串作为属性信息,登录在传感器DB341的对应的项目栏中る。
以下,参照图8及图9对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成为设定对象的图像传感器10的摄像范围(例如图像传感器10的正下方),提示有记载了该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器ID或IP地址等的标记。此时,图像传感器10通过对摄像范围进行摄像,而取得如图8所示那样包含有标记M的图像。在此,图8是表示由图像传感器10摄像到的图像例的图。
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通过对图8的图像进行解析,而识别出图像中的标记M所记载的字符串“传感器ID:1001”及“IP地址:192.168.0.1”,作为表示属性信息的字符串。另外,向标记的记述方法及记述内容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将属性信息的项目名(传感器ID、IP地址等)与其内容作为组来记述。此外,字符识别使用公知技术。
然后,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将根据图8的图像识别出的字符串“传感器ID:1001”及“IP地址:192.168.0.1”,登录在传感器DB341的对应的项目栏中。具体地说,在传感器DB341的“传感器ID”栏中登录“1001”在“IP地址”栏中登录“192.168.0.1”。
图9是表示由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处理后的传感器DB341的状态例的图。如该图所示,通过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登录了传感器ID和IP地址。由此,对相同的图像传感器10,传感器ID和IP地址建立对应地被登录。
另外,在本例子中,将根据图像识别出的IP地址登录在传感器DB341中,但是,也可以是,将与图像传感器10通信时得到的IP地址登录在传感器DB341中的方式。此外,作为传感器ID,也可以是使用IP地址的方式。此外,在对图像传感器10分配的IP地址与标记中记述的IP地址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更新为该标记中记述的IP地址的方式。
此外,标记中记述的属性信息不限于上述的项目,也可以是记述其他项目的方式。此外,在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具有条形码、二维代码等代码符号的解码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代替提示记载了字符的标记,而提示保持有属性信息的代码符号的方式。
返回图7,设备属性生成部313从使电气设备20动作时得到的各图像传感器10的图像中,检测产生了变化的图像,将摄像到该图像的图像传感器10确定为进行了动作的电气设备20的管辖图像传感器。此外,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将图像传感器10与配设在该图像传感器10的管辖下的电气设备20之间的关系,登录在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中,作为属性信息。
以下,参照图10~图13,对设备属性生成部313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设备属性生成部313经由未图示的控制线,将建筑物内设置的电气设备20的电源一个一个接通,并且,对成为该接通操作的对象的电气设备20分配固有的设备ID。此外,设备属性生成部313从图像传感器10各自摄像到的图像中,检测由于电气设备20的接通而产生了变化的图像。然后,设备属性生成部313若检测到产生了变化的图像,则判断为接通了电源的电气设备20处于摄像到该图像的图像传感器10的管辖下。
例如,在电气设备20为照明装置的情况下,设备属性生成部313通过比较将对象的照明装置接通前后的图像,来检测图像中的亮度的变化,检测其变化量超过规定阈值的图像。此外,在电气设备20为空调装置的情况下,对空调装置的排出口增设飘带等,由此,设备属性生成部313从将对象的空调装置接通后的图像中检测飘带的飘动,确定该飘动量超过规定阈值的图像。另外,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在检测到产生了变化的图像后,将接通了电源的电气设备20关断,移至下一个电气设备20的处理。
此外,设备属性生成部313根据检测到的图像内的变化的状况,确定接通了电源的电气设备20相对于图像传感器10的相对位置关系。
例如,如图10所示,在电气设备20为照明装置L的情况下,设备属性生成部313通过分析图像中的光的分布(亮度分布),来确定相对于图像传感器10而言的照明装置L的相对位置关系(距离及方向)。在此,图10是表示由图像传感器10摄像到的图像例的图。在该图的情况下,例如,设备属性生成部313确定为,相对于图像传感器10的设置位置(图中以虚线示出),在10点钟方向且距离6m的位置处,存在有对象的电气设备20。
另外,在电气设备20为空调装置的情况下,设备属性生成部313根据对该空调装置增设的飘带飘动的位置,能够确定出相对于图像传感器10而言的空调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距离及方向)。
此外,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基于针对电气设备20分别确定出的相对于图像传感器10而言的相对位置关系,对该图像传感器10的感测区进行划分,对划分后的各感测划分配区号码。
例如,如图11所示,在相对于图像传感器10,在左上区存在有2个照明装置L,在右上存在有2个照明装置L,在右下存在有1个照明装置L,在左下存在有1个照明装置L这样的情况下,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划分为虚线所示的4个感测区,对划分后的各个感测划分配区号码(A11~A14)。在此,图11是表示感测区的划分例的图。
然后,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将接通了电源的各电气设备20的设备ID分配给所对应的感测区,并将该设备ID与管辖该电气设备20的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器ID建立对应地登录在传感器DB341中。此外,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将对各电气设备20分配的设备ID登录在设备DB342中,并且,与该设备ID建立对应地,将管辖该电气设备20的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器ID与对电气设备20分配的区号码登录在设备DB342中。
在此,图12是表示由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处理后的传感器DB341的状态例的图。如该图所示,通过设备属性生成部313的处理,与各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器ID建立对应地,按照该图像传感器10的每个感测区(每个区号码),将成为管辖对象的电气设备20的设备ID登录在“管辖对象设备”栏中。
此外,图13是表示由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处理后的设备DB342的状态例的图。如该图所示,通过设备属性生成部313的处理,与各电气设备20的设备ID建立对应地,管辖该电气设备20的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器ID与电气设备20所存在的感测区(区号码)分别被登录在“管辖传感器”栏及“感测区”栏中。
另外,本实施方式为将图像传感器10的感测区划分成了多个区域的方式,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不进行划分的方式。此外,本实施方式为设备属性生成部313进行电气设备20的电源接通/关断的方式,但是不限于此,可以是作业人员通过手动来进行的方式。
设置位置确定部314根据图像传感器10分别摄像到的图像,识别墙壁、窗、门、桌子等物体,并取得这些物体的配置关系(布局)。在此,物体的识别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技术。例如,可以是如下方式:收集对一般的办公室空间进行摄像而得的图像,通过对这些图像进行学习来生成物体识别模型,通过使用该物体识别模型来根据实际摄像到的图像识别物体。此外,也可以是,根据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抽取建筑物的墙壁、地板、顶棚的边界线,由此来识别这些物体的配置关系的方式。
此外,设置位置确定部314使用根据图像传感器10的图像取得的布局、设备属性生成部313确定出的电气设备20相对于该图像传感器10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各室的布局信息343进行对照,来检索具有相似布局的布局信息。
在此,相似检索例如是,抽取由布局信息所示的室内的物体或电气设备20的配置关系来作为特征量,基于该抽取到的特征量来计算相似度,取得相似性最高的布局信息。另外,也可以是,将相似性高的布局信息提示给作业者,从而该作业者选择与实际相符的布局信息的方式。
例如,根据图像取得的布局是图14所示的桌子D的布局,摄像到该图像的图像传感器10与配设在该图像传感器10的管辖下的电气设备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图11所示的状态。在该情况下,设置位置确定部314将这些图14和图11所表示的布局的组作为检索条件,检索与该检索条件符合(相似)的布局信息。然后,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取得与上述检索条件符合的图6的布局信息。
此外,设置位置确定部314若根据所取得的布局信息确定出该房间内设置的图像传感器10及电气设备20各自的设置位置,则将所确定出的图像传感器10的设置位置与传感器DB341的对应的传感器ID建立对应地进行登录,并且,将所确定出的电气设备20的设置位置与设备DB342的对应的设备ID建立对应地进行登录。
在此,图15是表示由设置位置确定部314处理后的传感器DB341的状态例的图。如该图所示,通过设置位置确定部314的处理,与各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器ID建立对应地,该图像传感器10的设置位置被登录在“设置位置”栏中。
此外,图16是表示由设置位置确定部314处理后的设备DB342的状态例的图。如该图所示,通过设置位置确定部314的处理,与电气设备20的设备ID建立对应地,该电气设备20的设置位置被登录在“设置位置”栏中。
这样,通过图像取得部311、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及设置位置确定部314的功能,生成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的属性信息。另外,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中登录的信息不限于上述的属性信息,也可以具有通过手动输入而被输入的项目。例如,也可以是,作为与图像传感器10及电气设备20各自的控制相关的设定信息,将与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检测相关的阈值、电气设备20的输出电平等进行登录的方式。
在此,图17是表示传感器DB341的其他例子的图,总括了各图像传感器10的设定信息。在该图中示出了作为图像传感器10的设定信息,登录了遮掩(mask)区域、与传感检测相关的阈值等各种参数(感测参数1、2)等的例子。另外,所谓遮掩区域是指,在图像传感器10的感测区当中,指示从传感检测的对象中除去的区域,例如,在遮掩区域为矩形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该矩形的对角点的坐标被登录。
此外,图18是表示设备DB342的其他例子的图,总括了各电气设备20的设定信息。在该图中示出了作为电气设备20的设定信息,登录了通常输出值、下限输出值、上限输出值等各种参数(输出参数1、2、3)等的例子。这些设定信息在电气设备20的电力控制时被使用。
返回图7,布局分析部315参照传感器DB341,基于与各图像传感器10的感测区建立了关联的设备ID的同一性,判定在多个图像传感器10间感测区是否重复。
例如,如图19所示那样,在将多个图像传感器10(10a、10b)配置在相同楼层内的情况下,存在相邻的图像传感器10a、10b之间感测区重叠的情况。在图19中示出了图像传感器10a的感测区A11~A14及图像传感器10b的感测区A21~A24当中,感测区A13与A22重复,感测区A14与A21重复(参照阴影区域)。
布局分析部315在判定为感测区重复的情况下,将与该感测区建立了关联的电气设备20的设备ID分配给处于重复关系的图像传感器10,并将该分配结果反映给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由此,将重复消除。另外,电气设备20的分配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如下方式:如果在图19的状态下,则将照明装置L11~L22当中存在于感测区A13(A22)及A14(A21)内的、靠近图像传感器10a的照明装置L15、L16设为图像传感器10a的管辖下,将靠近图像传感器10b的照明装置L17、L18设为图像传感器10b的管辖下。此外,也可以是使存在于重复的感测区内的L15~L18全部处于任意一个图像传感器10的管辖下的方式。
此外,也可以是,通过原样维持重复的感测区,通过两图像传感器10a、10b彼此来进行重复的感测区的传感检测的方式。在该情况下,在任意一个图像传感器10感测到人的存在的情况下采用其感测结果,然而也可以是,在两图像传感器10中感测到了人的存在的情况下采用其结果。另外,在基于两传感检测结果的组来进行电气设备20的控制的情况下,为了指示是该控制的对象,布局分析部315在传感器DB341中对重复的感测区附加重叠(overlap)信息(参照图20)。
在此,图20是表示附加有重叠信息的传感器DB341的一例的图。在该图中示出了将图19所示的图像传感器10a的传感器ID设为“1001”、将图像传感器10b的传感器ID设为“1002”的例子。如该图所示,示意地示出了对这些图像传感器10a、10b的感测区当中处于重复关系的感测区A13与A22、感测区A14与A21各自附加了重叠信息OL的例子。
另外,本实施方式为布局分析部315基于与各图像传感器10的感测区建立了关联的设备ID的同一性,判定在图像传感器10间感测区是否重复的方式,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方式:根据布局信息343确定处于相邻关系的图像传感器10,对这些处于相邻关系的图像传感器10,判定感测区的重复。
返回图7,请求控制部316参照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将与从图像传感器10分别输入的传感检测结果对应的电力控制,分别施加给处于该图像传感器10的管辖下的电气设备20。具体而言,请求控制部316若被从图像传感器10输入传感检测结果,则确定该传感检测结果是关于哪个感测区的,从传感器DB341抽取与该感测区建立了关联的电气设备20的设备ID。此外,请求控制部316根据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检测结果,控制与所抽取的设备ID对应的电气设备20的输出。
另外,在所确定出的感测区附加有重叠信息的情况下,取入附加有该重叠信息的其他图像传感器10的传感检测结果,基于两传感检测结果的组,来进行成为对象的电气设备20的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21,对管理终端3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此,图21是表示管理终端30所进行的DB生成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图像取得部311依次取得由各个图像传感器10分别摄像到的图像(步骤S11)。另外,步骤S11的处理在接下来的步骤S12~S25之间持续执行。
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根据图像取得部311所取得的图像来识别表示属性信息的字符串(步骤S12)。接着,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将步骤S12中识别出的字符串作为属性信息,登录在传感器DB341的对应的项目栏中(步骤S13)。
接着,传感器属性生成部312判定是否针对所设置的全部图像传感器10执行了步骤S12、S13的处理(步骤S14)。在此,在存在未处理的图像传感器10的情况(步骤S14;否)下,再次返回步骤S12。此外,在判定为针对全部图像传感器10执行了步骤S12,S13的处理的情况(步骤S14;是)下,移至步骤S15。
在接下来的步骤S15中,设备属性生成部313使电气设备20的电源依次接通(步骤S15)。设备属性生成部313从图像取得部311所取得的图像中,检测由于步骤S15的处理而产生了变化的图像,决定成摄像到该图像的图像传感器10是接通了电源的电气设备20的管辖图像传感器(步骤S16)。
此外,设备属性生成部313根据步骤S16中检测到的图像内的变化的状况,确定接通了电源的电气设备20相对于图像传感器10的相对位置关系(步骤S17)。接着,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将基于步骤S16及S17的处理结果而生成的属性信息,登录在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的对应的项目栏中(步骤S18)。
接着,设备属性生成部313判定是否针对全部电气设备20执行了步骤S16~S18的处理(步骤S19)。在此,在存在未处理的电气设备20的情况(步骤S19;否)下,再次返回步骤S16。此外,在判定为针对全部电气设备20执行了步骤S16~S18的处理的情况(步骤S19;是)下,移至步骤S20。
在接下来的步骤S20中,设置位置确定部314根据图像取得部311所取得的各图像来识别物体的布局(步骤S20)。接着,设置位置确定部314使用根据各图像识别出的布局与电气设备20相对于该图像的图像传感器10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组,来与布局信息343进行对照,检索具有相似布局的布局信息(步骤S21)。接着,设置位置确定部314基于作为检索结果的相似的布局信息,确定图像传感器10及电气设备20的设置位置(步骤S22)后,将该设置位置作为属性信息,登录在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的对应的项目栏中(步骤S23)。
接着,布局分析部315基于与各图像传感器10的感测区建立了关联的设备ID的同一性,确定在图像传感器10间重复的感测区(步骤S24)。然后,布局分析部315将与重复的感测区建立了关联的电气设备20的设备ID在处于重复关系的图像传感器10间进行分配,由此消除重复(步骤S25),并结束本处理。另外,在构成为附加重叠信息的情况下,代替重复的消除,而在步骤S25中对重复的感测区附加重叠信息。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管理终端30,使用图像传感器10分别摄像到的图像,生成将图像传感器10与配设在该图像传感器10的管辖下的电气设备20建立对应的属性信息,并登录在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的相应的项目栏中。由此,能够根据图像传感器10摄像到的图像自动生成与电气设备20的电力控制相关的属性信息,所以能够高效地进行该属性信息的设定。
另外,在上述的DB生成处理中,未由于电气设备20的电源接通而确认到图像的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判断为该电气设备20处于图像传感器10的管辖外,与位于该电气设备20周边的其他传感器装置建立关联的方式。
例如,如图22所示,在设置有图像传感器10(10a、10b)的房间外(例如通道等)设置有照明装置La、Lb的情况下,即使接通了这些照明装置La、Lb的电源,也不能够确认到图像上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设备属性生成部313针对各个图像传感器10分别结束了属性信息的生成后,将未被确认到图像上的变化的照明装置La、Lb设为处于图像传感器10以外的传感器装置(红外线传感器41a、41b、41c)的管辖下,将该红外线传感器41a、41b、41c的传感器ID与照明装置La、Lb的设备ID建立对应地登录在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中。
另外,在该情况下,红外线传感器41a、41b、41c的向传感器DB341的登录,可以是预先进行的方式,也可以每次通过操作者的手动输入来进行的方式。此外,关于红外线传感器41a、41b、41c的传感器ID、IP地址,可以是设备属性生成部313自动分配的方式,也可以是通过操作者的手动输入来设定的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仅作为例子而提示,并不意欲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追加等。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宗旨内,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为针对各个图像传感器10及各个电气设备20依次生成属性信息并登录在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中的方式,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针对图像传感器10及电气设备20的一部分登录有属性信息的阶段,使用该属性信息,来生成针对其他图像传感器10及电气设备20的属性信息的方式。以下,参照图19及图23,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来说明该方式。
设为针对图19所示的图像传感器10(10a、10b)及电气设备20(照明装置L11~L22,在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中登录有属性信息。在该情况下,设置位置确定部314使用设置有图像传感器10a、10b及照明装置L11~L22的房间的布局,检索与该布局相似的其他房间的布局信息343。在此,在图19的情况下,在图像传感器10a、10b各自的周边,存在有2个桌子、8个(其中重复的为4个)照明装置,所以,检索具有与该布局相似的、如图23所示那样的布局的布局信息343。然后,设置位置确定部314延用图19的图像传感器10a、10b及照明装置L11~L22的属性信息,来生成图23的布局信息所包含的图像传感器10及电气设备20的属性信息。
具体而言,在图23所示的布局的情况下,图19的图像传感器10a对应于图像传感器10c,图19的图像传感器10b对应于图像传感器10d。此外,图23的照明装置L31~L42分别对应于图19的照明装置L11~L22。因此,设置位置确定部314延用图像传感器10a、10b的属性信息,来生成图像传感器10c、10d的属性信息,并且,延用照明装置L11~L22的属性信息来生成照明装置L31~L42的属性信息。然后,设置位置确定部314将针对图像传感器10c、10d及照明装置L31~L42生成的属性信息登录在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中。
这样,在本变形例中,能够使用针对特定布局的图像传感器10及电气设备20生成的属性信息,来生成与该布局相似的其他布局的图像传感器10及电气设备20的属性信息,所以能够高效地生成属性信息。
另外,关于图像传感器10c,10d及照明装置L31~L42的识别ID、IP地址,设为分配与分配给图像传感器10a、10b及照明装置L11~L22的值不同的值。此外,在针对图像传感器10a、10b及照明装置L11~L22结束了设定信息的登录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图像传感器10c,10d及照明装置L31~L42中延用该设定信息的方式。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构成为管理终端30具备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管理终端30可访问的外部装置(例如DB服务器等)具备传感器DB341及设备DB342。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构成为管理终端30具备进行电气设备20的电力控制的请求控制部316,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外部装置来具备。
上述实施方式的管理终端30执行的程序是预先装入在管理终端30所具备的存储介质(ROM32或者存储部34)中来提供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按照可安装的形式或者可执行的形式的文件而记录在CD-ROM、软盘(FD)、CD-R、DVD(Digital VersatileDisk)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来提供。而且,存储介质不限于与计算机或装入系统独立的介质,也包含有下载通过LAN或因特网等传送的程序来进行存储或者暂时存储的存储介质。
此外,可以构成为,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管理终端30所执行的程序保存在与因特网等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上,通过经由网络进行下载来提供,也可以构成为经由因特网等网络进行提供或者发布。

Claims (13)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以可通信的方式与图像传感器连接,该图像传感器通过设置在建筑物的顶棚而对成为控制对象的控制对象设备周边进行摄像,感测人的在/不在、人的密度和人的活动量中的任意一个,其中,
该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属性信息生成单元,使用所述图像传感器摄像到的图像,生成与配设在该图像传感器的管辖下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有关的属性信息;
管理单元,将所述属性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的属性信息,与该控制对象设备和管辖该控制对象设备的所述图像传感器建立对应地进行管理;以及
请求控制部,基于所述图像传感器感测到的人的在/不在、人的密度和人的活动量中的任意一个,控制所述控制对象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属性信息生成单元识别所述图像传感器摄像到的图像中包含的规定的字符串,将识别出的该字符串作为所述属性信息来生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属性信息生成单元从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摄像到的图像中检测伴随着所述控制对象设备的电源接通而产生了变化的图像,生成将摄像到该图像的图像传感器与进行了所述电源接通的控制对象设备建立对应的属性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属性信息生成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到的图像内的变化的状态,确定进行了电源接通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相对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关系,将表示该位置关系的信息作为所述属性信息来生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属性信息生成单元基于确定出的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摄像范围进行划分,生成将划分出的各感测区与隶属于该感测区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建立对应的属性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
判定单元,基于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感测区建立了关联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的同一性,判定在多个图像传感器间所述感测区是否重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
重复消除单元,将隶属于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重复的所述感测区的控制对象设备,在与该感测区相关的所述图像传感器间进行分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
附加单元,对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重复的各图像传感器的所述感测区,附加用于指示重复的指示信息。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
存储单元,存储表示设置在各室内的包含所述控制对象设备及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各物体的配置位置及布局的布局信息;
所述属性信息生成单元根据所述图像传感器摄像到图像来识别该图像内包含的物体的布局,将根据与该布局相似的所述布局信息确定出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及所述图像传感器的配置位置作为所述属性信息来生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属性信息生成单元使用针对特定布局的控制对象设备及图像传感器生成的属性信息,生成具有与该布局相似的布局的其他控制对象设备及图像传感器的属性信息。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属性信息生成单元在所述控制对象设备的电源接通时从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摄像到的图像没有检测到变化的情况下,在结束了与各个所述图像传感器有关的属性信息的生成之后,生成将所述控制对象设备与其他传感器装置建立对应的属性信息。
12.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是由信息处理装置来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装置以可通信的方式与图像传感器连接,该图像传感器通过设置在建筑物的顶棚而对成为控制对象的控制对象设备周边进行摄像,感测人的在/不在、人的密度和人的活动量中的任意一个,其中,
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属性信息生成工序,由属性信息生成单元使用所述图像传感器摄像到的图像,生成与配设在该图像传感器的管辖下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有关的属性信息;
管理工序,由管理单元将所述属性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的属性信息,与该控制对象设备和管辖该控制对象设备的所述图像传感器建立对应地进行管理;以及
请求控制工序,基于所述图像传感器感测到的人的在/不在、人的密度和人的活动量中的任意一个,控制所述控制对象设备。
13.一种程序,用于使信息处理装置的计算机作为下述单元发挥功能,该信息处理装置以可通信的方式与图像传感器连接,该图像传感器通过设置在建筑物的顶棚而对成为控制对象的控制对象设备周边进行摄像,感测人的在/不在、人的密度和人的活动量中的任意一个,其中,
所述单元为:
属性信息生成单元,使用所述图像传感器摄像到的图像,生成与配设在该图像传感器的管辖下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有关的属性信息;
管理单元,将所述属性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控制对象设备的属性信息,与该控制对象设备和管辖该控制对象设备的所述图像传感器建立对应地进行管理;以及
请求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图像传感器感测到的人的在/不在、人的密度和人的活动量中的任意一个,控制所述控制对象设备。
CN201610683059.4A 2012-01-30 2012-12-20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Pending CN1061022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17145 2012-01-30
JP2012017145A JP5872306B2 (ja) 2012-01-30 2012-01-30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1280004384.3A CN103339650B (zh) 2012-01-30 2012-12-20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4384.3A Division CN103339650B (zh) 2012-01-30 2012-12-20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2283A true CN106102283A (zh) 2016-11-09

Family

ID=489048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83059.4A Pending CN106102283A (zh) 2012-01-30 2012-12-20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20128000438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9650B (zh) 2012-01-30 2012-12-20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438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9650B (zh) 2012-01-30 2012-12-20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442553B2 (zh)
EP (1) EP2811451A4 (zh)
JP (1) JP5872306B2 (zh)
CN (2) CN106102283A (zh)
SG (1) SG192567A1 (zh)
WO (1) WO201311476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2649A (zh) * 2017-05-15 2019-11-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产品的信息生成系统
CN111656094A (zh) * 2018-01-26 2020-09-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系统以及设备管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39035A1 (en) 2013-09-13 2015-03-19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commissioning based on smart sensors
JP2016095560A (ja) * 2014-11-12 2016-05-26 セイコ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オーダー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95787A (ja) * 2014-11-17 2016-05-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16169060A1 (zh) * 2015-04-24 2016-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m2m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方法、m2m平台、设备及终端
WO2017038364A1 (ja) * 2015-09-03 2017-03-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出力装置、情報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502449B1 (ko) * 2015-10-05 2023-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명을 디스플레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679058B2 (en) * 2016-01-06 2020-06-09 Orcam Technologies Ltd. Wearable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images to identify contextual situations
KR20170087690A (ko) 2016-01-21 2017-07-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캡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692047B2 (ja) 2016-04-21 2020-05-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6750430B2 (ja) * 2016-09-26 2020-09-02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監視装置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US10667346B2 (en) * 2016-10-03 2020-05-26 Signify Holding B.V. Lighting control configuration
CN109983845B (zh) * 2016-11-25 2021-08-13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照明控制
CN110582759B (zh) * 2017-06-06 2024-01-12 欧姆龙株式会社 得分计算单元、检索装置、得分计算方法和得分计算程序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848A (zh) * 2006-01-20 2006-09-27 大连水产学院 基于图象识别技术的教室节电系统
CN102098836A (zh) * 2009-11-25 2011-06-1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照明控制装置、照明控制系统和点灯控制装置
CN202033568U (zh) * 2010-04-21 2011-11-09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照明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6254A (en) * 1992-02-13 1996-12-17 Hitachi Software Engineering Co., Ltd. System for managing and operating a network by physically imaging the network
JP2002289373A (ja) * 2001-03-27 2002-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システム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のid設定方法
JP4536299B2 (ja) * 2001-08-29 2010-09-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イベント映像記録・再生システム、イベント管理装置、およびローカル記録装置
JP2008243806A (ja) 2007-03-01 2008-10-09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この照明制御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位置検出方法
JP5062618B2 (ja) * 2007-03-29 2012-10-31 学校法人同志社 照明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機器設定装置
JP5336100B2 (ja) * 2008-03-26 2013-11-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システム
JP2010039157A (ja) 2008-08-05 2010-02-18 Kyocera Mita Corp 折り返しミラー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209512B2 (ja) 2009-01-16 2013-06-1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用バッテリ監視システム、電動工具用バッテリパック、及び電動工具用充電器
CN102459062B (zh) 2009-04-15 2017-03-22 康奈尔大学 通过二氧化硅致密化改进的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JP5388350B2 (ja) 2009-11-17 2014-01-15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用端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CN102652463B (zh) * 2009-12-18 2014-10-2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创建光场景的照明工具
JP2012028015A (ja) * 2010-07-20 2012-02-09 Toshiba Corp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照明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848A (zh) * 2006-01-20 2006-09-27 大连水产学院 基于图象识别技术的教室节电系统
CN102098836A (zh) * 2009-11-25 2011-06-15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照明控制装置、照明控制系统和点灯控制装置
CN202033568U (zh) * 2010-04-21 2011-11-09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照明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2649A (zh) * 2017-05-15 2019-11-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产品的信息生成系统
CN111656094A (zh) * 2018-01-26 2020-09-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系统以及设备管理方法
CN111656094B (zh) * 2018-01-26 2024-04-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设备管理系统以及设备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14761A1 (ja) 2013-08-08
EP2811451A1 (en) 2014-12-10
JP5872306B2 (ja) 2016-03-01
EP2811451A4 (en) 2016-06-08
US20140333766A1 (en) 2014-11-13
US9829955B2 (en) 2017-11-28
CN103339650A (zh) 2013-10-02
US20160342190A1 (en) 2016-11-24
SG192567A1 (en) 2013-09-30
US9442553B2 (en) 2016-09-13
JP2013156853A (ja) 2013-08-15
CN103339650B (zh)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2283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10533553B (zh) 服务提供方法和装置
CN104394044B (zh) 自定义智能设备场景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70962B (zh) 适地性空间物件远距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06647677A (zh) 一种智能管家系统
Chun et al. Real-time smart lighting control using human motion tracking from depth camera
WO2019059435A1 (ko) 위치 데이터가 포함된 컨텐츠를 이용한 추천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9840289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客房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833423A (zh) 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50133146A1 (en) Feature selection for image based location determination
CN113255477A (zh) 一种行人视频图像的综合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110095A (zh) 基于扫地机器人的HomeMap构建方法及构建系统
WO2021263248A1 (en) Multi-person simultaneous location and mapping (slam) linkage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
CN108613672A (zh) 对象定位方法、对象定位系统和电子设备
US20150134689A1 (en) Image based location determination
CN105814606A (zh) 基于图像的位置确定
JP738995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298527B (zh) 信息输出方法、系统及设备
EP3959681A1 (en) Determining an arrangement of light units based on image analysis
CN107016351A (zh) 拍摄指导信息的获取方法以及装置
CN109885757B (zh) 客房搜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33206B (zh) 智控感知灯光环境控制方法
WO2021152837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6734961B1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13098756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