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7894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7894B
CN106097894B CN201510886157.3A CN201510886157A CN106097894B CN 106097894 B CN106097894 B CN 106097894B CN 201510886157 A CN201510886157 A CN 201510886157A CN 106097894 B CN106097894 B CN 1060978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cover
nut
main body
screw
prin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61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97894A (zh
Inventor
方振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500811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449917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97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7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97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78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67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from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5Assembl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后盖,所述后盖具有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反的背面,所述后盖具有至少开口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上的后盖腔;螺母,所述螺母接合至所述后盖,所述螺母的下主体设置在所述后盖腔中,所述螺母的止动器沿着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凸出且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接触,所述螺母具有紧固腔;和螺钉,所述螺钉包括啮合部和头部,所述啮合部保持在所述螺母的所述紧固腔中,所述螺钉使印刷电路板固定在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与所述后盖之间。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5年4月2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059179号以及于2015年6月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081141号的优先权,为了所有目的在此援引该两件专利申请作为参考,如同在此完全阐述一样。
发明领域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广泛使用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
这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覆盖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后盖、以及电连接至显示面板的印刷电路板(PCB)。
显示装置包括使覆盖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后盖被紧固至PCB的结构。
在相关技术中,被紧固至PCB的后盖的部分热膨胀及收缩,这可能引起屏幕中的异常,产生震动或产生噪声。
静电也可能形成于印刷电路板(PCB)中。在相关技术中,通常增加电路或信号线以用于静电放电保护,这有问题地使显示装置的设计复杂化。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后盖,所述后盖具有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反的背面,所述后盖具有至少开口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上的后盖腔;螺母,所述螺母接合至所述后盖,所述螺母的下主体设置在所述后盖腔中,所述螺母的止动器沿着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凸出且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接触,所述螺母具有紧固腔;和螺钉,所述螺钉包括啮合部和头部,所述啮合部保持在所述螺母的所述紧固腔中,所述螺钉使印刷电路板固定在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与所述后盖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显示装置中的紧固结构,包括螺母和与螺母啮合的螺钉。所述螺母包括:下主体,所述下主体设置于后盖中的后盖腔中,所述后盖具有面向显示面板的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反的背面,所述后盖腔至少开口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上;和止动器,所述止动器沿着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凸出且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接触。所述螺钉包括:啮合部,所述啮合部保持在至少所述下主体和所述止动器内的紧固腔中;和头部,所述头部使所述显示装置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在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与所述后盖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通过与面向显示面板的后盖的正面相反的所述后盖的背面中的开口,将螺母的下主体装配到所述后盖中的后盖腔中,以将止动器放置成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接触;将底部绝缘板放置到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上,所述底部绝缘板中的孔设置成围绕沿着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凸出的所述螺母的所述止动器;将印刷电路板放置到所述底部绝缘板和所述螺母的所述止动器上,所述印刷电路板中的孔设置成围绕所述螺母的上主体,所述螺母的所述上主体具有比所述止动器的直径小的直径;以及将螺钉的啮合部接合到所述螺母中的紧固腔中,以使所述螺钉的头部将所述印刷电路板和所述底部绝缘板固定至所述后盖。
应当理解,本发明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提供了例子,以进一步举例说明和解释所要求保护的发明。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时,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晰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实例显示装置的系统构造的示意透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源极印刷电路板(SPCB)与后盖之间的实例紧固结构;
图4、图5和图6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将SPCB和后盖紧固的螺母的结构;
图7A和图7B图示了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使用SPCB与后盖之间的紧固结构的静电放电结构;
图8是图示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另一实例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9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SPCB与后盖之间的另一实例紧固结构;
图10和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SPCB与后盖之间的紧固结构的透视图和分解透视图;
图12和图13图示了取决于SPCB与后盖之间的紧固结构的屏幕平整度恶化;
图14和图15图示了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根据SPCB与后盖之间的紧固结构中相邻螺母之间距离,螺母结构的变形例;
图16和图17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SPCB与后盖之间的紧固结构中的螺母的另一实例结构;
图18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后盖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图解了这些实施方式的一些例子。在整个文件中,应当给附图赋予标记,其中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和符号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下面的描述中,当已知功能和部件的详细描述会使本发明的主题模糊不清时,将省略在此引入的已知功能和部件的详细描述。
还将理解到,尽管在此可能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和“(b)”之类的术语描述各要素,但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要素与其他要素。这些术语不限制这些要素的本质、顺序、次序或编号。将理解到,当称一个要素与另一要素“连接”或“耦接”时,该要素不仅能够与该另一要素“直接连接或耦接”,而且该要素还能够经由“中间”要素与该另一要素“间接连接或耦接”。在同一文本中,将理解到,当称一个要素形成在另一要素“上”或“下”时,该要素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该另一要素上或下,而且该要素还能够经由中间要素间接形成在该另一要素上或下。
图1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实例显示装置的系统构造的示意透视图。参照图1,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在显示面板110上设置有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以形成多个子像素;数据驱动器120,数据驱动器120连接至显示面板110以驱动多条数据线;驱动多条栅极线的栅极驱动器130;和控制数据驱动器120和栅极驱动器130的时序控制器140。
数据驱动器120通过给多条数据线提供数据电压来驱动多条数据线。
栅极驱动器130通过给多条栅极线按顺序提供扫描信号来按顺序驱动多条栅极线。
时序控制器140通过给数据驱动器120和栅极驱动器130提供各种控制信号来控制数据驱动器120和栅极驱动器130。时序控制器140根据每一帧的时序开始扫描,通过将由外部源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数据驱动器120所使用的数据信号格式来输出所转换的图像数据,并且响应于所述扫描在适当时间点处调整数据处理。
栅极驱动器130在时序控制器140的控制下通过给多条栅极线按顺序提供具有导通或截止电压的扫描信号,按顺序驱动多条栅极线。
如图1中所示,栅极驱动器130安置在显示面板110的一侧上。根据显示面板的设计或驱动类型,栅极驱动器130可分成安置在显示面板110的相对侧上的两部分。
栅极驱动器1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IC)。
栅极驱动器IC可通过带式自动焊接(tape-automated bonding,TAB)方法或玻上芯片(chip-on-glass,COG)方法连接至显示面板110的焊盘,或者栅极驱动器IC可由直接设置在显示面板110上的面板内栅极(gate-in-panel,GIP)型IC实现。在一些情形中,栅极驱动器IC可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110上,从而形成显示面板110的一部分。
如图1中所示,栅极驱动器IC是通过膜上芯片(chip-on-film)方法构成的。在这种情形中,对应于栅极驱动器IC的栅极驱动芯片132各自安装于柔性膜131上,其中每个柔性膜131的一端被结合至显示面板110。
当特定栅极线开启时,数据驱动器120通过将从时序控制器140接收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电压并将模拟数据电压提供给多条数据线来驱动多条数据线。
数据驱动器120可驱动多条数据线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源极驱动器IC。
源极驱动器IC可通过带式自动焊接(TAB)方法或玻上芯片(COG)方法连接至显示面板110的焊盘,或者源极驱动器IC可直接设置在显示面板110上。在一些情形中,源极驱动器IC可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110上,从而形成显示面板110的一部分。
如图1中所示,源极驱动器IC是通过膜上芯片(COF)方法形成的。在这种情形中,对应于源极驱动器IC的源极驱动芯片122各自安装于柔性膜121上,其中每个柔性膜121的一端被结合到源极印刷电路板(SPCB)150,而每个柔性膜121的另一端被结合到显示面板110。
参照图1,SPCB 150借助诸如柔性扁平电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FPC)之类的连接介质170连接至控制PCB 160。
时序控制器140设置于控制PCB 160上。
可在控制PCB 160上进一步设置电源控制器(未示出),电源控制器给显示面板110、数据驱动器120和栅极驱动器130提供各种电压或电流或者控制要提供的各种电压或电流。
上述SPCB 150和控制PCB 160可由单个PCB来实现。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可以是液晶显示(LCD)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或类似装置。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部分A的放大剖视图,该部分A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的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
参照图2,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包括覆盖显示面板110的背面的后盖220。
在其上安装有相应源极驱动芯片122的每个柔性膜121中,柔性膜121的一侧被结合至显示面板100,而柔性膜121的另一侧被结合至SPCB 150。
柔性膜121被弯曲,使得SPCB 150安置于后盖220上。
以此方式设置于后盖220上的SPCB 150被固定于稳定的位置中。
为了将SPCB 150固定于后盖220上,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在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具有紧固结构。
参照图2和图3,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使用包括螺母250和螺钉260的螺母-螺钉啮合结构作为后盖220与SPCB 150之间的紧固结构。
螺母250被压接(press-fit)至后盖220中并且被装配至SPCB 150的孔(图11中151)中。
螺钉260啮合至螺母250的紧固凹部或紧固孔(图4中440)中。尽管图2之后的附图表明螺钉260与螺母250的紧固孔440啮合,但这仅仅为了解释而举例说明。可通过将螺钉260紧固至螺母250的紧固凹部而改变紧固结构。
参照图3,螺母250具有沿着SPCB 150的后表面凸出的止动器(stopper)300。止动器300邻接SPCB 150的后表面。
由于螺钉260与螺母250之间的啮合力,屏幕不是光滑且平整的而是可能变得不均匀。因为螺母250具有支撑SPCB 150的后表面的止动器300,所以在设置螺母250的屏幕区域中降低了这种不均匀性。也就是说,螺母250的止动器300可提高屏幕平整度。
此外,设置于螺母250上的止动器300可提供一个路径,由SPCB 150所产生的静电沿着该路径被释放至后盖220。这因此可降低SPCB 150的电路被静电损坏的可能性。
参照图2和图3,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进一步包括安置于后盖220与SPCB 150之间的底部绝缘板230。
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底部绝缘板230设置于覆盖显示面板110的背面的后盖220上,且SPCB 150安置于底部绝缘板230上。
底部绝缘板230防止SPCB 150的电路与后盖220之间的短路并保护SPCB 150的电路。
在这种情形中,螺母250被装配至底部绝缘板230中的孔(图11中的231)和SPCB150中的孔(图11中的151)两者中。
此外,参照图2和图3,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SPCB150上的护罩(cover shield)240。
护罩240用来保护SPCB 150和源极驱动芯片122,并且还用来消散来自SPCB 150和源极驱动芯片122的热。
考虑到散热功能,护罩240由诸如铝(Al)之类的有高热导率的材料形成。
参照图2,显示面板110的背面和后盖220借助诸如磁体或双面胶带之类的接合构件210来接合。
参照图2,源极驱动芯片122安装于柔性膜121上,其中柔性膜121的一侧被结合至显示面板110,且其中柔性膜121的另一侧被结合至SPCB 150。关于安装位置,源极驱动芯片122安置于介于护罩240与后盖220之间的狭窄空间中。
关于源极驱动芯片122的位置,由源极驱动芯片122所产生的热量可能没有被消散,剩余的热量被困在护罩240与后盖220之间的狭窄空间内。
在这种情形中,源极驱动芯片122的温度可能上升,从而引发问题。
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源极驱动芯片122与散热的护罩240之间的散热垫270。
如此,散热垫270安置于源极驱动芯片122与护罩240之间并贴附至护罩240,从而散热垫270可消散源极驱动芯片122所产生的热量并提高源极驱动芯片122的可靠性。
现在将参照图4至图6给出上述介于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的更详细的描述。
图4、图5和图6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将SPCB 150和后盖220紧固的螺母250的结构。
参照图4,螺母250包括下主体410、中间主体420和上主体430。
下主体410是要被压接至后盖220中的部分。
中间主体420是要被装配至底部绝缘板230的孔(图11中的231)中的部分,且止动器300形成于中间主体420上。
中间主体420的直径L2小于或等于底部绝缘板230的孔231的直径。
上主体430是被装配至SPCB 150的孔(图11中的151)中的部分,且上主体430围绕与螺钉260所啮合的紧固腔,诸如紧固凹部或紧固孔440形成。
如在此所使用的,“孔”可指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完全开放的结构,“凹部”可指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可不完全开放的结构,且“腔”可指孔或者凹部。
螺钉260通过被装配至螺母250的紧固凹部或紧固孔440中而与螺母250啮合。
参照图5,中间主体420的高度H2等于底部绝缘板230的厚度Tdi。
因为中间主体420的高度H2等于设置在后盖220与SPCB 150之间的底部绝缘板230的厚度Tdi,所以中间主体420的止动器300可沿着SPCB 150的后表面形成而没有将中间主体420压接至后盖220中。因为中间主体420的高度H2等于设置在后盖220与SPCB 150之间的底部绝缘板230的厚度Tdi,所以可容易地将紧固结构组装在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
参照图4,中间主体420的直径L2大于下主体410的直径L1并且大于上主体430的直径L3,使得在中间主体420上可形成止动器300。
如上所述,因为通过将中间主体420的直径L2设计成大于下主体410的直径L1并且大于上主体430的直径L3而在中间主体420上形成止动器300,所以螺母250能够支撑SPCB150的后表面并提高屏幕平整度。
此外,中间主体420的直径L2大于下主体410的直径L1并且大于上主体430的直径L3,从而中间主体420沿着SPCB 150的后表面凸出。
中间主体420沿着SPCB 150的后表面凸出的部分对应于止动器300。
沿着SPCB 150的后表面凸出的中间主体420的止动器300电连接至SPCB150的后表面。
因而,沿着SPCB 150的后表面凸出的中间主体420的止动器300起到放电路径的作用,由SPCB 150所产生的静电可沿着该放电路径被释放至后盖220。因此,这可防止SPCB150的电路被静电损坏。
此外,如图4中所示,螺母250的下主体410的直径L1大于上主体430的直径L3。
因为如上所述螺母250的下主体410的直径L1大于螺母250的上主体430的直径L3,所以螺母250可稳固地压接至后盖220中,从而保证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是稳固且可靠的。
在图6中图示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制造螺母250,螺母250的下主体410的直径L1等于螺母250的上主体430的直径L3。
参照图5,从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顶部点pa到螺钉260的头部(图9中的830)的底部点pb的高度h大于或等于安置在中间主体420的顶部点pa与螺钉260的头部的底部点pb之间的护罩240的厚度和SPCB 150的厚度之和。
这种构造可防止SPCB 150太坚固地固定于螺钉260的头部(图9中的830)与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之间,使得SPCB 150可以至少轻微地移动。
图7A和图7B图示了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使用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的静电放电结构。
参照图7A,形成于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上的止动器300沿着SPCB 150的后表面凸出,使得止动器300电连接至SPCB 150的后表面并且电连接至起地面作用的后盖220。
由于这种构造,形成于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上的止动器300起到放电路径的作用,由SPCB 150所产生的静电E可沿着该放电路径被释放至起地面作用的后盖220。因此,这可防止SPCB 150的电路被静电E损坏。
因为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还起到静电放电结构的作用,所以可在不增加将会妨碍实现小边框和小厚度的静电放电电路(包括静电放电线)的情况下获得静电放电效果。因此,可有益地获得静电放电效果和高度的设计自由度。
尽管已经参照图7A描述了后盖220起地面作用的静电放电结构,但是这并不意在限制。参照图7B,安装于控制PCB 160上的电源部700可起到地面的作用。电源部700也被称为AC(交流)电源或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
图7B图示了其中电源部700起到地面的作用的另一实例静电放电结构。
参照图7B,显示面板110和后盖220可借助诸如导电胶带之类的导电接合构件210来接合。
当在显示面板110中形成静电E时,静电E通过导电接合构件210积聚在后盖220中。
积聚于后盖220中的静电E被传输至螺钉260或螺母250的下主体410。静电E随后通过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止动器300被传输至SPCB 150。
已被传输至SPCB 150的静电E通过诸如柔性扁平电缆(FFC)或柔性电路(FPC)之类的连接介质170被传输至控制PCB 160,并且最后被传输至控制PCB 160上的电源部700。以此方式,形成于显示面板110中的静电可被释放。
因此,这可防止SPCB 150以及电连接至SPCB 150的各种电子器件(诸如源极驱动芯片122和时序控制器140)和控制PCB 160被积聚在后盖220中的静电E损坏。
因为如上所述,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沿着SPCB 150的后表面凸出,所以螺母250与SPCB 150邻接的区域增大,从而改善静电放电保护。
此外,因为如图4中所示,螺母250的下主体410形成为比螺母250的上主体430更宽,所以可将螺母250可靠地压接至后盖220中,并且可增大从显示面板110进入后盖220的静电E所能够流过的螺母250的面积,以利于有效的静电放电。
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利用螺母250的结构特征能够实现静电放电,提高屏幕平整度,并且提高设计自由度。
以下,描述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被增加了几个部件的紧固结构。
图8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另一实例显示装置100的剖视图。图9是图8中的部分B的放大剖视图,其是在SPCB 150与后盖220被紧固之前,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的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图10和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的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的透视图和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8,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进一步包括设置在SPCB 150与护罩240之间且具有孔(图11中的851)的顶部绝缘板850。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进一步包括设置在顶部绝缘板850与SPCB150之间且具有孔(图11中的841)的滑动衬垫(sliding pad)840。
如上所述,顶部绝缘板850夹在SPCB 150与护罩240之间,以使SPCB 150与护罩240之间绝缘,从而电性地保护SPCB 150。
此外,因为如上所述,滑动衬垫840夹在顶部绝缘板850与SPCB 150之间,所以可增大被固定地装配在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止动器300与螺钉260的头部830之间的SPCB150的可移动性。
因为滑动衬垫840使SPCB 150可以轻微移动,所以即使后盖220热膨胀或收缩,也可保护SPCB 150免于被外部物理力损坏,可减少屏幕异常。
由于SPCB 150与可由具有高热导率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护罩240之间的间隙的缘故,可能发生震动、噪声或类似问题。夹在顶部绝缘板850与SPCB 150之间的滑动衬垫840可减少震动、噪声及类似问题。
为了获得这些效果,滑动衬垫840可由电绝缘的且同时为弹性的或柔性的材料形成。例如,滑动衬垫840可由诸如聚氨酯或聚烯烃之类的塑料聚合物形成。
参照图9,螺钉260包括与螺母250啮合的啮合部810、凸出至螺母250的上主体430的外周Lo1和Lo2的凸出部820、以及邻接护罩240的头部830。
螺母250的上主体430被装配至SPCB 150的孔(图11的151)、滑动衬垫840的孔(图11的841)和顶部绝缘板850的孔(图11的851)中。
当螺钉260与螺母250啮合时,螺钉260的凸出部820邻接螺母250的上主体430。
因此,螺钉260的凸出部820的高度Hs可对应于护罩240的厚度Tcs相对应(Hs=Tcs)。
参照图8,从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顶部点P1到螺钉260的头部830的底部点P2的高度H可大于或等于SPCB 150、滑动衬垫840、顶部绝缘板850和护罩240的总厚度Tsum(H≥Tsum)。
这种构造防止了SPCB 150太坚固地固定于螺钉260的头部830与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之间,从而增加SPCB 150的可移动性。
例如,设计产品时,因为改变滑动衬垫840的厚度更容易,所以调整SPCB 150、滑动衬垫840、顶部绝缘板850和护罩240之中的滑动衬垫840的厚度Tsp。以此方式,可满足从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顶部点P1到螺钉260的头部830的底部点P2的高度H等于或大于SPCB150的厚度、滑动衬垫840的厚度、顶部绝缘板850的厚度和护罩240的厚度的之和的要求。
此外,当滑动衬垫840由弹性材料或柔性材料(例如聚烯烃)形成时,可进一步增加SPCB 150的可移动性。
螺钉260的结构允许在护罩240与SPCB 150之间存在可设置顶部绝缘板850和滑动衬垫840的空间(高度)。
可参照图10的透视图和图11的分解透视图更具体地呈现参照图8和图9描述的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在图10和图11中,为了便于解释而省略了其上安装有源极驱动芯片122的柔性膜121。
参照图11,护罩240的孔241的直径La、顶部绝缘板850的孔851的直径Lb、滑动衬垫840的孔841的直径Lc、以及SPCB 150的孔151的直径Ld等于或大于上主体430的直径L3。
此外,底部绝缘板230的孔231的直径Le等于或大于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直径L2。
图12和图13图示了在显示装置100中可能发生的屏幕平整度恶化。
参照图12,在设置有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的显示面板110的区域1210、1220和1230中,显示面板110的表面部分可遭受屏幕平整度恶化,即,显示面板110的表面部分不是光滑的而是变得不均匀。
参照图13,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不同,当紧固结构使用不具有凸出的止动器300的螺母结构,即,使用不具有其中螺母250被分为下主体410、中间主体420和上主体430的上述结构的螺母1300时,屏幕平整度恶化可能加剧。
参照图13,在机械结构的组装期间,当螺母1300被压接至后盖220中时,可能产生面板方向上的外力F。当产生外力F时,显示面板110可能被螺母1300挤压。这可能发生在通过螺母1300被压接至后盖220中而完成机械结构的组装之后或者发生在产品被运输之后。
当显示面板110被螺母1300挤压时,与安置有紧固结构的这些区域1210、1220和1230对应的面板的表面部分可能变得不均匀,从而使屏幕平整度恶化。
这种屏幕平整度恶化可显著降低产品的质量,诸如屏幕外观质量,从而使图像质量恶化。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形成于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上的止动器300可防止螺母250在面板方向上被挤压,从而提高屏幕平整度。
然而,如图12所示,在存在螺母250的显示面板的这些区域1210、1220和1230中,屏幕可能变得不均匀,从而引起表面不平整。
如此,即使采用在中间主体420上具有止动器300的螺母结构,也可能发生屏幕平整度的轻微恶化。如图14和图15所示,通过调整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上的止动器300的凸出部的长度或调整螺母250的高度,可消除这种屏幕平整度的轻微恶化。
为了提高将螺母250压接至后盖220中的可靠性和坚固性,可调整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上的止动器300的凸出部的长度或螺母250的高度。这种调整因此可减少螺母250的移动。因此,可防止显示面板被压接至后盖220中的螺母250的移动所挤压,从而进一步提高屏幕平整度。这将更详细地描述如下:
图14和图15图示了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根据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中相邻螺母之间距离,螺母250的结构的变形例,为了提高屏幕平整度而修改了螺母的结构。
参照图14,当在SPCB 150的长度保持相同的同时,由于螺母250的数目减少而造成螺母250间的距离从Da增大至Db时,或者当随着使用较大面积的显示面板110,由于SPCB150的长度增大而造成螺母250间的距离从Da增大至Db时,平整度恶化可能变得更糟,即,在存在螺母250的这些区域1210、1220和1230中,屏幕可能变得更加不均匀。
止动器300的凸出部的长度可表达为(L2-L1)/2。
当螺母250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可进一步增大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上的止动器300的凸出部的长度(L2-L1)/2,从而降低屏幕平整度恶化。
在描述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直径L2相对于螺母250之间距离的关系时,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直径L2与螺母250间的距离成比例。
也就是说,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直径L2可随着螺母250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变大,并随着螺母250间的距离的减小而变小。
参照图14,当螺母250间的距离有较小值Da时,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直径L2是L2_a。当螺母250间的距离有较大值Db(>Da)时,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直径L2增大至大于L2_a的L2_b。
如上所述,可通过随着螺母250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螺母250的中间主体的直径L2提高屏幕平整度。
此外,当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直径L2恒定时,可在屏幕平整度不会变糟的范围内增大螺母250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可考虑到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的直径L2,确定螺母250的数目、螺母250间的距离等。
参照图15,当在SPCB 150的长度保持相同的同时,由于螺母250的数目减少而造成螺母250间的距离从Da增大至Db时,或者当随着使用较大面积的显示面板110,由于SPCB150的长度增大而造成螺母250间的距离从Da增大至Db时,平整度恶化可能变得更糟,即,在存在螺母250的这些区域1210、1220和1230中,屏幕可能变得更加不均匀。
当螺母250间的距离增大时,可减小螺母250的高度Hn,从而降低屏幕平整度恶化。
在此,可通过减小上主体430的尺寸来减小螺母250的高度Hn。
参照图15,当螺母250间的距离有较小值Da时,螺母250的高度Hn是Hn_a。当螺母250间的距离有较大值Db(>Da)时,螺母250的高度Hn可减小至小于Hn_a的Hn_b。
如上所述,可随着螺母250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螺母250的高度Hn,从而提高屏幕平整度。
此外,当螺母250的高度Hn恒定时,可在屏幕平整度不会变糟的范围内增大螺母250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可考虑到螺母250的高度Hn,确定螺母250的数目、螺母250间的距离等。
在描述螺母250的高度Hn相对于螺母250间的距离的关系时,螺母250的高度Hn与螺母250间的距离成反比。
图16和图17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中的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中的螺母250的另一实例结构,该螺母结构设计成进一步提高屏幕平整度。
图16图示了从图2所示的紧固结构中包括的螺母250的结构修改而来的螺母250的结构,而图17图示了从图8所示的紧固结构中的螺母250的结构修改而来的螺母250的结构。
在前述结构中,如图2至图9中所示,后盖220具有孔,螺母250可被压接至该孔中。
根据此结构,在组装工艺期间,可从后盖220的背面确定螺母250被压接的位置,这表示螺母250是否装配至后盖220中。然而,此结构可能不能完全防止螺母250的下主体410在面板的方向上被挤压,引起屏幕平整度恶化。
如图16和图17中所图示,后盖220中的被压接螺母250的空间形成为凹部而不是孔。这种构造可防止压接至后盖220中的螺母250在面板方向上被挤压。
因为此结构使得螺母250被压接至后盖220中的凹部中,所以后盖220中的凹部的封闭底部1600可减小或消除来自面板方向上被挤压的螺母250的力。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提供三个用于提高屏幕平整度的方案。这三个用于提高屏幕平整度的方案可概述如下:
(1)在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上具有止动器300的结构可减小或消除来自面板方向上被挤压的螺母250的力,从而提高屏幕平整度。
(2)通过调整螺母250的中间主体420上的止动器300的凸出部的长度或通过调整螺母250的高度,可有助于将压接至后盖220中的螺母250坚固地并可靠地固定于其中。这可减小或消除来自压接至后盖220中且挤压显示面板110的螺母250的力,从而提高屏幕平整度。
(3)其中被压接螺母250的后盖220的部分形成为凹部而不是孔。这种构造可减小或消除来自压接至后盖220中且挤压显示面板110的螺母250的力,从而提高屏幕平整度。
图18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后盖220的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18,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后盖220具有包括三层或更多层的多层结构。
在包括三层或更多层的后盖220的多层结构中,两个最外层1810和1830的电导率和热导率高于至少一个中间层1820的电导率和热导率。
因此,后盖220可使用两个最外层1810和1830起到地面的作用。
此外,后盖220的中间层1820与两个最外层1810和1830之间电导率和热导率的差异可防止当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后盖220弯曲或者减小弯曲的量,从而显著减小屏幕异常。
特别是,当随着使用较大面积的显示面板110,后盖220的尺寸增大时,后盖220可能通过热膨胀或收缩而更加弯曲或变形。可通过将后盖220设计成具有包括三层或更多层的多层结构来防止后盖220弯曲或变形(或者至少减少弯曲或变形),其中两个最外层1810和1830有高电导率和热导率,而中间层1820有低电导率和热导率。
例如,后盖220可具有三层结构,其中两个最外层1810和1830是由诸如铝(Al)之类的金属形成的导体,而中间层1820为非导体。
两个最外层1810和1830可由诸如Al之类的金属形成。两个最外层1810和1830之一或两者可由含Al合金形成。
根据如上阐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提供具有不会引起屏幕异常的紧固结构(即,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的显示装置1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提供具有紧固结构(即,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的显示装置100,所述紧固结构能够消除后盖220的热膨胀或收缩等的影响或者使这种影响最小化。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提供具有使得屏幕平整度提高的紧固结构(即,SPCB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的显示装置1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提供具有能够起到静电放电路径作用的紧固结构(即,SPCB 150与后盖220之间的紧固结构)的显示装置100。
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而给出了前面的描述和附图。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组合、分割、替换或改变要素来进行诸多变形和变化。在此公开的前述实施方式应当解释为仅是举例说明,而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的限制。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所有它们的等价物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后盖,所述后盖具有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反的背面,所述后盖具有至少开口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上的后盖腔;
螺母,所述螺母接合至所述后盖,所述螺母的下主体设置在所述后盖腔中,所述螺母的止动器沿着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凸出且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接触,所述螺母具有紧固腔;
螺钉,所述螺钉包括啮合部和头部,所述啮合部保持在所述螺母的所述紧固腔中,所述螺钉使印刷电路板固定在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与所述后盖之间;和
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后盖之间的底部绝缘板,所述底部绝缘板配置成防止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后盖之间的短路,所述螺母的所述止动器设置在所述底部绝缘板中的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螺母的所述止动器设置在所述螺母的上主体与所述下主体之间,所述止动器具有比所述下主体和所述上主体大的直径,所述上主体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中的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下主体具有比所述上主体大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与设置在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护罩接触,所述护罩配置成消散来自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热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使顶部绝缘板固定在所述护罩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所述顶部绝缘板配置成使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护罩绝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使设置在所述护罩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滑动衬垫固定,所述滑动衬垫配置成实现所述印刷电路板相对于所述护罩的可移动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之间的护罩,所述护罩配置成消散来自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热量,其中所述螺钉包括位于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与所述啮合部之间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具有比所述螺钉的所述啮合部大且比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小的直径,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护罩中的孔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紧固腔是开口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和所述后盖的所述正面上的紧固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后盖具有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设置于两个外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两个外层具有比所述中间层高的热导率和电导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止动器将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电连接至面向所述后盖的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正面。
11.一种显示装置中的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
螺母,所述螺母包括:
下主体,所述下主体设置于后盖中的后盖腔中,所述后盖具有面向显示面板的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反的背面,所述后盖腔至少开口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上;和
止动器,所述止动器沿着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凸出且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接触;以及
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螺母啮合,所述螺钉包括:
啮合部,所述啮合部保持在至少所述下主体和所述止动器内的紧固腔中;和
头部,所述头部使所述显示装置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在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与所述后盖之间,
其中所述螺母的所述止动器的尺寸被设计成使所述止动器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底部绝缘板中的孔中,所述底部绝缘板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后盖之间,所述底部绝缘板配置成防止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后盖之间的短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紧固结构,其中所述螺钉包括位于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与所述啮合部之间的凸出部,所述螺钉的凸出部具有比所述螺钉的啮合部大且比所述螺钉的头部小的直径,所述螺钉的凸出部设置在护罩中的孔中,所述护罩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之间,所述护罩配置成消散来自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热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紧固结构,其中所述止动器设置在所述螺母的上主体与所述下主体之间,所述止动器具有比所述下主体的直径和所述上主体的直径大的直径,所述上主体的尺寸被设计成使所述上主体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印刷电路板中的孔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紧固结构,其中所述下主体具有比所述上主体大的直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紧固结构,其中所述上主体的尺寸被设计成使所述上主体设置在所述显示装置的护罩中的孔中,所述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护罩与所述止动器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紧固结构,其中所述上主体的尺寸被设计成使所述上主体设置在位于所述护罩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顶部绝缘板中的孔中,所述顶部绝缘板配置成使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护罩绝缘。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紧固结构,其中所述上主体的尺寸被设计成使所述上主体设置在位于所述护罩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滑动衬垫中的孔中,所述滑动衬垫配置成实现所述印刷电路板相对于所述护罩的可移动性。
18.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与面向显示面板的后盖的正面相反的所述后盖的背面中的开口,将螺母的下主体装配到所述后盖中的后盖腔中,以将所述螺母的止动器放置成与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接触,所述螺母的所述止动器沿着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凸出;
将底部绝缘板放置到所述后盖的所述背面上,所述底部绝缘板中的孔设置成围绕所述螺母的所述止动器;
将印刷电路板放置到所述底部绝缘板和所述螺母的所述止动器上,所述印刷电路板中的孔设置成围绕所述螺母的上主体,所述螺母的所述上主体具有比所述止动器的直径小的直径;以及
将螺钉的啮合部接合到所述螺母中的紧固腔中,以使所述螺钉的头部将所述印刷电路板和所述底部绝缘板固定至所述后盖。
CN201510886157.3A 2015-04-27 2015-12-04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0978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59179 2015-04-27
KR20150059179 2015-04-27
KR10-2015-0081141 2015-06-09
KR1020150081141A KR102449917B1 (ko) 2015-04-27 2015-06-09 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7894A CN106097894A (zh) 2016-11-09
CN106097894B true CN106097894B (zh) 2018-12-25

Family

ID=57148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6157.3A Active CN106097894B (zh) 2015-04-27 2015-12-04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826667B2 (zh)
CN (1) CN1060978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28952B1 (ko) * 2016-06-28 2023-05-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193333B (zh) * 2017-06-19 2020-06-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模块
JP2019082535A (ja) * 2017-10-30 2019-05-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BR112021003366A2 (pt) 2018-09-07 2021-05-11 Precision Planting Llc aparelho, sistema e método para monitoramento e mapeamento de desempenho de semeadeira
CN109215521B (zh) * 2018-10-23 2022-03-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LT3942278T (lt) 2019-03-22 2023-09-11 Precision Planting Llc Dalelių skaičiavimo aparatas, sistemos ir būdai
CN111047974B (zh) * 2019-12-11 2021-11-02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连接组件和显示屏
AU2022327711A1 (en) 2021-08-11 2023-11-09 Precision Planting Llc Method and systems for using sensors to determine characteristics of seeds or particl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679A (zh) * 2003-10-29 2005-05-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及其散热装置
CN1619616A (zh) * 2003-10-17 2005-05-25 三星Sdi株式会社 具有用于驱动器集成电路的散热结构的显示装置
CN1809262A (zh) * 2005-01-18 2006-07-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热辐射组件及具有该热辐射组件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TWI298809B (en) * 2000-05-31 2008-07-11 Ibm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of connecting
CN101447147A (zh) * 2007-11-26 2009-06-03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US20100171684A1 (en) * 2009-01-06 2010-07-08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8809B (en) * 2000-05-31 2008-07-11 Ibm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of connecting
CN1619616A (zh) * 2003-10-17 2005-05-25 三星Sdi株式会社 具有用于驱动器集成电路的散热结构的显示装置
CN1612679A (zh) * 2003-10-29 2005-05-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及其散热装置
CN1809262A (zh) * 2005-01-18 2006-07-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热辐射组件及具有该热辐射组件的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1447147A (zh) * 2007-11-26 2009-06-03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US20100171684A1 (en) * 2009-01-06 2010-07-08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16583A1 (en) 2016-10-27
CN106097894A (zh) 2016-11-09
US9826667B2 (en)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7894B (zh) 显示装置
CN107799929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9961773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9271402B2 (en) Flexibl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728595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power supply in cover type
KR101975865B1 (ko) 표시 장치
US7683471B2 (en) 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film, and module
US11178779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40108826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20492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CN100464236C (zh) 半导体芯片的结构和利用其的显示设备
US20160351155A1 (en) Chip on film packag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62689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479058B1 (ko) 표시 장치
US11410596B2 (en) Display device preventing a flow of static electricity
KR20190079086A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KR102449917B1 (ko) 표시장치
KR20180062269A (ko) 표시 패널 및 백 커버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17789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KR102513388B1 (ko) 협 베젤 구조를 갖는 평판 표시 장치
US11068102B2 (en) Display device
US9287340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648611B1 (ko) 접합보조부재를 갖는 표시장치
CN105873342B (zh) 显示装置
KR101388976B1 (ko)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