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7147A -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7147A
CN101447147A CNA2008101791387A CN200810179138A CN101447147A CN 101447147 A CN101447147 A CN 101447147A CN A2008101791387 A CNA2008101791387 A CN A2008101791387A CN 200810179138 A CN200810179138 A CN 200810179138A CN 101447147 A CN101447147 A CN 101447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print
display device
print circuit
electrod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91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光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47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71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46Connecting or feeding means, e.g. leading-in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89Non-printed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431Details of mounted components
    • H05K2201/10439Position of a single component
    • H05K2201/10446Mounted on an ed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底板、印刷电路板组件和柔性印刷电路。所述底板支撑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电连接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和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组件。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以预定角度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的延伸平面相交,并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缩短柔性印刷电路的长度来降低制造成本并减小EMI。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缩短连接印刷电路板组件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柔性印刷电路的长度来降低制造成本并减小电磁干扰(EMI)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将图像显示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电极,例如显示电极和寻址电极,这些电极通过柔性印刷电路电连接至印刷电路板组件。
更详细而言,柔性印刷电路包括:例如通过利用各向异性导电膜(ACF)与电极相连的一端,以及通过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组件相连的另一端。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底板基本互相平行设置并粘附至彼此。此外,印刷电路板组件基本平行于底板地设置在底板处。
当柔性印刷电路的一端被粘附至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时,柔性印刷电路沿电极的长度方向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向下悬垂。然后,如果柔性印刷电路的另一端与印刷电路板组件的连接器相连,则柔性印刷电路从底板的一端弯曲约180°。
也就是,由于柔性印刷电路作为连接器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与印刷电路板组件相连,所以柔性印刷电路的两端朝基本互相平行的相同方向延伸。例如,柔性印刷电路形成为大致U形。
柔性印刷电路为由诸如聚酯(PET)和聚酰亚胺(PI)等抗热塑料膜制成的基板。柔性印刷电路越长,制造成本越高,且产生的EMI越多。
如果柔性印刷电路的长度被延长,通常需要辅助的组元来屏蔽EMI。
上述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包含不构成对本国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具有通过缩短柔性印刷电路的长度而降低制造成本并减小EMI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底板、印刷电路板组件和柔性印刷电路。所述底板支撑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且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电连接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和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以预定角度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的延伸平面相交,并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可包括与所述电极相连的第一端和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相连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面向与所述电极的延长方向相同的方向,而所述第二端可面向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的延伸平面相交的方向。
所述电极可包括寻址电极,且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可包括寻址缓冲板。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中,所述第一端可面向与所述寻址电极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而所述第二端可面向与所述寻址缓冲板的延伸平面相交的方向。
所述底板可包括朝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部,并且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可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寻址电极的驱动器集成电路。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可被设置为与所述弯曲部相对应。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可进一步包括平行于所述弯曲部设置并覆盖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的盖板。
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与所述弯曲部之间的散热垫,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与所述盖板之间的热滑脂。
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中,从所述第一端延伸的第一延伸线可与从所述第二端延伸的第二延伸线垂直相交。
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介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之间的连接器。
所述连接器可包括与形成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处的第一端子相连的第一连接孔,以及与形成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处的第二端子相连的第二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可彼此电连接,并朝向彼此相交的方向。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可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的延伸平面垂直相交的方向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底板、寻址缓冲板、柔性印刷电路和连接器。所述底板支撑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所述寻址缓冲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并且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沿所述寻址电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相连。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和所述寻址缓冲板。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寻址缓冲板的一端相连,且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以预定角度沿与所述寻址缓冲板的延伸平面相交的方向与所述连接器相连。
所述连接器可包括与形成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处的第一端子相连的第一连接孔,以及与形成在所述寻址缓冲板处的第二端子相连的第二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可垂直设置。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可形成为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寻址电极的驱动器集成电路的带载封装。
所述底板可包括朝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部,且所述弯曲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的宽度,并小于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厚度的一半。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i)等离子体显示面板,ii)被构造为支撑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iii)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的印刷电路板组件,以及iv)被构造为电连接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和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的柔性印刷电路,其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仅弯曲一次。
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可包括:与所述电极相连的第一端和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相连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大致平行于所述电极,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的延伸平面相交。
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所述电极包括寻址电极,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包括寻址缓冲板,所述第一端大致平行于所述寻址电极,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寻址缓冲板的延伸平面相交。
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所述底板可包括朝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包括驱动器集成电路,该驱动器集成电路被设置为与所述弯曲部相对应并被构造为控制所述寻址电极。
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基本平行于所述弯曲部设置并覆盖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的盖板。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与所述弯曲部之间的散热垫,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与所述盖板之间的热滑脂。
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端可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介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之间的连接器。
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可被限定在所述连接器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被构造为容纳形成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处的第一端子,且所述第二连接孔被构造为容纳形成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处的第二端子。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可彼此电连接,并朝向彼此相交的方向。
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可大致平行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并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的延伸平面相交。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i)等离子体显示面板,ii)被构造为支撑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iii)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的寻址缓冲板,iv)包括两端的柔性印刷电路,其中一端大致平行于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以及v)连接器,其被构造为电连接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的另一端和所述寻址缓冲板,以使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寻址缓冲板的延伸平面相交。
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可被限定在所述连接器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被构造为容纳形成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的所述另一端处的第一端子,且所述第二连接孔被构造为容纳形成在所述寻址缓冲板处的第二端子。
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可大致彼此垂直。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可集成至带载封装中,该带载封装包括被构造为控制所述寻址电极的驱动器集成电路。
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所述底板可包括朝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部,且所述弯曲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的宽度,并小于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厚度的大约一半。
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弯曲部之间的散热垫,其中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形成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的第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在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所述散热垫和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可相对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基本对称定位。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i)等离子体显示面板,ii)被构造为支撑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iii)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的寻址缓冲板,以及iv)被构造为电连接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和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的柔性印刷电路,其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仅有所述第一端大致平行于所述电极和所述电路板组件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被构造为电连接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电路板组件的电端子,以使所述第二端大致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II剖切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连接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显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更为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所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修改为各种不同形式。附图和描述被视为出于示例性的并非限制性的。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说明书中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而图2是沿图1的线II-II剖切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11、散热片13、底板15以及印刷电路板组件17。
PDP 11包括前基板11a和后基板11b,并利用气体放电显示图像。PDP11具有广为所知的常规结构和功能。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支撑PDP 11的附加组元的连接,而并非PDP 11自身。因此,省略PDP 11的常规组元的详细描述。
散热片13被设置在PDP 11的后侧。散热片13快速散发局部产生的内热,从而实现PDP 11整个表面上的热平衡。
作为示例,散热片13可由丙烯基散热材料、石墨族散热材料、金属族散热材料,或碳纳米管族散热材料制成。
参照图2,底板15通过介于其与PDP 11后表面之间的双面胶带14粘附至PDP 11的后表面,从而支撑PDP 11。作为示例,底板15与PDP 11的后表面重叠,并包括设置在底板15下部的弯曲部151,该弯曲部朝向PDP 11弯曲。
更详细而言,弯曲部151从PDP 11的后部朝向后基板11b弯曲,且弯曲部151到达比后基板11b的底端更低的位置,参见图2。因此,弯曲部151与后基板11b以预定间隔C分离(见图2)。
由于底板15通常由金属制成,所以从底板15弯曲的弯曲部151也由金属制成。后基板11b通常由与弯曲部151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玻璃。
弯曲部151可通过诸如装配撞击等外力临时变形。也就是,当弯曲部151朝向后基板11b弯曲时,间隔C提供缓冲空间。因此,弯曲部151的变形可防止后基板11b断裂。
再次参照图1,印刷电路板组件17设置在底板15的后侧,并电连接至PDP 11的电极。在图2中,寻址电极12被示出,而显示电极被省略。
印刷电路板组件17安置于设置在底板15中的多个凸起18上(见图2和图3中的18)。印刷电路板组件17通过固定螺钉19接合至凸起18。
印刷电路板组件17包括i)用于控制显示电极中的维持电极(未示出)的维持电极驱动板17a,ii)用于控制显示电极中的扫描电极(未示出)的扫描电极驱动板17b,以及iii)用于控制寻址电极12的寻址缓冲板17c。
印刷电路板组件17进一步包括逻辑板17d和电源板17e。逻辑板17d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视频信号,产生用于驱动寻址电极12、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的控制信号,并将产生的控制信号作用至相对应的印刷电路板组件。电源板17e提供驱动印刷电路板组件17所必需的电力。
维持电极驱动板17a通过柔性印刷电路连接至维持电极。扫描电极驱动板17b通过柔性印刷电路连接至扫描电极(未示出)。寻址缓冲板17c通过柔性印刷电路27连接至寻址电极12(见图2)。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应用于维持电极和维持电极驱动板17a的连接结构、扫描电极与扫描电极驱动板17b的连接结构以及寻址电极12与寻址缓冲板17c的连接结构中所有连接结构。
出于方便,将示例性地描述寻址电极12与寻址缓冲板17c的连接结构,而省略维持电极与维持电极驱动板17a的连接结构以及扫描电极与扫描电极驱动板17b的连接结构的描述。
寻址电极12通过具有驱动器集成电路25的柔性印刷电路27连接至寻址缓冲板17c。也就是,不同于与维持电极或扫描电极相连的柔性印刷电路(未示出),与寻址电极12相连的柔性印刷电路27进一步包括驱动器集成电路25。
下文中,将详细描述连接寻址电极12与寻址缓冲板17c的柔性印刷电路27、驱动器集成电路25以及有关的外围设备。
柔性印刷电路27包括用于产生寻址电极12的控制信号的驱动器集成电路25,并可形成在例如带载封装(tape carrier package,TCP)中。
柔性印刷电路27被弯曲而连接至寻址电极12和寻址缓冲板17c。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印刷电路27的连接长度通过最小化地弯曲柔性印刷电路27而缩短。因此,与具有U型柔性印刷电路的典型PDP装置相比,降低了制造成本,且减小了EMI。
作为示例,柔性印刷电路27与寻址缓冲板17c相连,并以大于0度的预定角度与从寻址缓冲板17c延伸的平面相交。在典型的PDP装置中,柔性印刷电路为U型,且柔性印刷电路的弯曲部与寻址缓冲板相连,使得弯曲部沿基本平行于寻址缓冲板17c的长度方向延伸。
图3为图2的柔性印刷电路的局部立体图。
参照图3,柔性印刷电路27包括第一端271和第二端272。第一端271与寻址电极12相连,而第二端272与寻址缓冲板17c相连。
此外,柔性印刷电路27的第一端271与寻址电极12相连,以基本面向与寻址电极12的延长方向(y轴方向)相同的方向。
柔性印刷电路27的第二端272与寻址缓冲板17c相连,以面向与从寻址缓冲板17c延伸的虚平面(x-y平面)相交的方向(z轴方向)。
弯曲的柔性印刷电路27包括本质上沿与第一端271基本相同的方向(y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线EL1,以及本质上沿与第二端272基本相同的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线EL2。
当柔性印刷电路27连接至寻址电极12和寻址缓冲板17c时,从第一端271延伸的第一延伸线EL1与从第二端272延伸的第二延伸线EL2相交。
由于柔性印刷电路27的第二端272沿与寻址缓冲板17c的延伸平面(x-y平面)相交的方向连接,所以柔性印刷电路27比典型PDP装置弯曲得少。因此,缩短了柔性印刷电路27的长度。
参见图2,当第二端272和寻址缓冲板17c基本垂直地彼此相交时,柔性印刷电路27的长度变得最短。在此,尽管柔性印刷电路27在中部被弯曲成曲线,但是第一延伸线EL1和第二延伸线EL2基本垂直地彼此相交。
用于缩短柔性印刷电路27的长度的结构可通过多种方式形成。例如,尽管未显示在附图中,但是柔性印刷电路27的第二端272可直接粘附或结合至寻址缓冲板17c,而无需使用连接器。在该实施例中,1)寻址缓冲板17c的第二端子521,和/或2)柔性印刷电路27的第一端子可修改为适用于适当的电互连。
图4是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示出与典型的PDP装置相比,连接器50缩短了柔性印刷电路27的长度。
连接器50介于寻址缓冲板17c与柔性印刷电路27之间。也就是,连接器50沿与本质上从寻址缓冲板17c延伸的平面(x-y平面)相交的方向(z轴方向)连接柔性印刷电路27的第二端272。
作为示例,连接器50包括第一连接孔51和第二连接孔52,这些孔彼此电连接并沿彼此相交的方向形成。
第一连接孔51与形成在柔性印刷电路27的第二端272处的第一端子511相连,且第二连接孔52与形成在寻址缓冲板17c处的第二端子521相连。
通过使第一连接孔51和第二连接孔52形成为彼此相交,与第一和第二连接孔51和52相连的寻址缓冲板17c的延伸平面(x-y平面)和柔性印刷电路27的第二端272的第二延伸线EL2(z轴方向)彼此相交。
通过使第一连接孔51和第二连接孔52如图2至图4所示形成为基本垂直地彼此相交,与第一和第二连接孔51和52相连的寻址缓冲板17c的延伸平面(x-y平面)和柔性印刷电路27的第二端272的第二延伸线EL2(z轴方向)基本垂直地彼此相交。
因此,尽管柔性印刷电路27在第一端271处弯曲了一次,但是柔性印刷电路27不必在第二端272处弯曲。最后,缩短了柔性印刷电路27的长度。因此,降低了其制造成本,且减小了EMI。
同时,由于柔性印刷电路27包括驱动器集成电路25,所以可以设计用于在缩短柔性印刷电路27的长度的同时保护驱动器集成电路25并散热的结构。
也就是,底板15的弯曲部151具有用于支撑和保护柔性印刷电路27和驱动器集成电路25的预定宽度(W151)。弯曲部151的宽度W151比驱动器集成电路25的宽度(W25)宽,但比PDP 11的厚度(T11)的一半窄。弯曲部151的宽度(W151)越宽,驱动器集成电路25的支撑越大。
由于两个基板的内部间隔厚度非常小,与前基板11a和后基板11b的厚度相比可忽略不计,因此PDP 11的厚度(T11)可视为基本等于前基板11a和后基板11b的厚度之和。
因此,小于PDP 11的厚度(T11)的大约一半的弯曲部151的宽度(W151)的尺寸允许弯曲部151基板不会突出至后基板11b的前表面。
最后,小于PDP 11的厚度(T11)的大约一半的宽度(W151)通过避免弯曲部151与被弯曲并围绕该弯曲部151的柔性印刷电路27之间的干涉来防止柔性印刷电路27受到损坏(出于方便,散热片13在图2中被省略)。
尽管弯曲部151支撑驱动器集成电路25,但是由于弯曲部151朝PDP 11弯曲,所以弯曲部151最小化了柔性印刷电路27的弯曲路径。因此,柔性印刷电路(FPC)27具有较短的长度。
同时,当寻址缓冲板17c进一步延伸至底板15的弯曲部151的底部时,柔性印刷电路27可以大于直角的角度弯曲(未示出)。
当柔性印刷电路27的第一端271和第二端272与寻址电极12和寻址缓冲板17c相连时,柔性印刷电路27围绕后基板11b和弯曲部151弯曲。在此,柔性印刷电路27中的驱动器集成电路25设置在与弯曲部151相对应的预定位置处。
盖板31可被应用于保护驱动器集成电路25并散热。盖板31平行于底板15的弯曲部151设置,同时覆盖柔性印刷电路27和驱动器集成电路25。盖板31通过固定螺钉19安装。
柔性印刷电路27和驱动器集成电路25设置在底板15的弯曲部151与盖板31之间。因此,散热结构应用在底板的弯曲部151与盖板31之间,用于在驱动器集成电路25驱动时散热。
例如,散热垫41和热滑脂42设置在驱动器集成电路25的两侧,以利用盖板31和弯曲部151散热,并且驱动器集成电路25连接至盖板31和弯曲部151。
散热垫41介于驱动器集成电路25与弯曲部151之间,并向弯曲部151散热,热滑脂42介于驱动器集成电路25与盖板31之间,并向盖板31散热。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与电极相连的柔性印刷电路连接至印刷电路板组件,从而以预定角度与印刷电路板组件的延伸平面相交。因此,缩短了柔性印刷电路的长度。
通过缩短柔性印刷电路的长度,降低了其制造成本,且减小了从柔性印刷电路周围产生的EMI。此外,不再需要用于EMI屏蔽的附加组元。
尽管结合目前被视为具有应用性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致力于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设置。

Claims (20)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被构造为支撑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
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的印刷电路板组件;以及
柔性印刷电路,其被构造为电连接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和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
其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仅弯曲一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包括:
与所述电极相连的第一端;以及
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相连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第一端平行于所述电极,并且,
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的延伸平面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极包括寻址电极,
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包括寻址缓冲板,
所述第一端平行于所述寻址电极,并且
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寻址缓冲板的延伸平面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底板包括朝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部,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包括驱动器集成电路,该驱动器集成电路被设置为与所述弯曲部相对应并被构造为控制所述寻址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平行于所述弯曲部设置并覆盖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的盖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与所述弯曲部之间的散热垫;以及
设置在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与所述盖板之间的热滑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端垂直于所述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介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之间的连接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被限定在所述连接器中,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孔被构造为容纳形成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处的第一端子;以及
所述第二连接孔被构造为容纳形成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处的第二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彼此电连接,并朝向彼此相交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平行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并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组件的延伸平面相交。
12、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被构造为支撑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
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的寻址缓冲板;
包括两端的柔性印刷电路,其中一端平行于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寻址电极;以及
连接器,其被构造为电连接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的另一端和所述寻址缓冲板,以使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寻址缓冲板的延伸平面相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被限定在所述连接器中,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孔被构造为容纳形成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处的所述另一端的第一端子;以及
所述第二连接孔被构造为容纳形成在所述寻址缓冲板处的第二端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彼此垂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集成至带载封装中,该带载封装包括被构造为用于控制所述寻址电极的驱动器集成电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底板包括朝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部,并且
所述弯曲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的宽度,并小于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厚度的一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弯曲部之间的散热垫,其中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形成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的第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垫和所述驱动器集成电路相对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对称定位。
19、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被构造为支撑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底板;
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的电路板组件;以及
柔性印刷电路,其被构造为电连接所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电极和所述电路板组件,
其中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仅所述第一端平行于所述电极和所述电路板组件中的至少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被构造为电连接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电路板组件的电端子,以使所述第二端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组件。
CNA2008101791387A 2007-11-26 2008-11-25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4471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120983 2007-11-26
KR1020070120983A KR20090054224A (ko) 2007-11-26 2007-11-26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7147A true CN101447147A (zh) 2009-06-03

Family

ID=40419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791387A Pending CN101447147A (zh) 2007-11-26 2008-11-25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35568A1 (zh)
EP (1) EP2063691A3 (zh)
JP (1) JP2009128896A (zh)
KR (1) KR20090054224A (zh)
CN (1) CN101447147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6220A (zh) * 2011-11-18 2012-03-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2376213A (zh) * 2011-11-18 2012-03-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2385821A (zh) * 2011-11-18 2012-03-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装置的、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2402048A (zh) * 2011-11-18 2012-04-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US8789958B2 (en) 2011-11-18 2014-07-29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US8988629B2 (en) 2011-11-18 2015-03-2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06097894A (zh) * 2015-04-27 2016-1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967875A (zh) * 2016-10-20 2018-04-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9215521A (zh) * 2018-10-23 2019-0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CN113299193A (zh) * 2021-05-26 2021-08-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724469A (zh) * 2022-03-18 2022-07-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与显示装置
CN114731775A (zh) * 2020-08-26 2022-07-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屏蔽膜、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6548B2 (ja) * 2010-04-06 2012-09-1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Fpc又はffc用コネクタ
CN102568361B (zh) * 2011-12-30 2014-09-17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Xfpc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KR102518396B1 (ko) * 2015-09-01 2023-04-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연성회로기판 접속용 커넥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소자
KR102528952B1 (ko) * 2016-06-28 2023-05-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010448B (zh) * 2017-12-20 2020-05-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器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77284U (zh) * 1986-11-10 1988-05-23
JPH03110784U (zh) * 1990-02-27 1991-11-13
JPH07302672A (ja) * 1994-04-28 1995-11-14 Molex Inc ガラス封印処理された電気導体リ−ド群にレ− ザ−ビ−ム溶接にて接続する電気コネクタ及び その生産方法
JP3659810B2 (ja) * 1998-08-05 2005-06-1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二次元表示装置の駆動モジュール取付構造
JP3973345B2 (ja) * 2000-06-05 2007-09-12 富士通日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698675B2 (ja) * 2002-01-23 2005-09-2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
KR100943900B1 (ko) * 2003-05-23 2010-0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모듈
US7508673B2 (en) * 2004-03-04 2009-03-24 Samsung Sdi Co., Ltd.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for plasma display device
JP4306521B2 (ja) * 2004-04-12 2009-08-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KR100648695B1 (ko) * 2004-10-11 2006-11-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684793B1 (ko) * 2004-12-07 2007-02-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릴상의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와 이를 적용한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026690B2 (ja) * 2005-11-21 2012-09-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KR20070079822A (ko) * 2006-02-03 2007-08-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7248689A (ja) * 2006-03-15 2007-09-27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KR100760770B1 (ko) * 2006-03-29 2007-09-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표시장치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6220A (zh) * 2011-11-18 2012-03-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2376213A (zh) * 2011-11-18 2012-03-1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2385821A (zh) * 2011-11-18 2012-03-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装置的、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2402048A (zh) * 2011-11-18 2012-04-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CN102376220B (zh) * 2011-11-18 2013-10-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US8789958B2 (en) 2011-11-18 2014-07-29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02385821B (zh) * 2011-11-18 2014-10-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板显示装置的、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US8988629B2 (en) 2011-11-18 2015-03-2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06097894B (zh) * 2015-04-27 2018-12-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6097894A (zh) * 2015-04-27 2016-1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967875A (zh) * 2016-10-20 2018-04-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10451933B2 (en) 2016-10-20 2019-10-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curved display panel
CN107967875B (zh) * 2016-10-20 2020-05-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9215521A (zh) * 2018-10-23 2019-0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WO2020083104A1 (zh) * 2018-10-23 2020-04-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CN114731775A (zh) * 2020-08-26 2022-07-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屏蔽膜、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CN114731775B (zh) * 2020-08-26 2024-0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屏蔽膜、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99193A (zh) * 2021-05-26 2021-08-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299193B (zh) * 2021-05-26 2022-03-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724469A (zh) * 2022-03-18 2022-07-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与显示装置
CN114724469B (zh) * 2022-03-18 2023-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固定结构与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63691A3 (en) 2010-06-02
KR20090054224A (ko) 2009-05-29
EP2063691A2 (en) 2009-05-27
JP2009128896A (ja) 2009-06-11
US20090135568A1 (en) 200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7147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00555367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组件
EP3327492B1 (en) Display device
US7463490B2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CN101807372B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01719338B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EP1746626B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EP0669547A2 (en) Flex circuit boar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013529B2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US20110032687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US7187427B2 (en) Flat panel type display apparatus
US20070195494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53260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0468486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01208732A (zh) 平板显示装置
US20060103595A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CN101447148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US8053988B2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06338849A (zh) 曲面显示装置
US20100149159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US8143785B2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EP1921907A2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with partly rigid and partly flexi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isplay panel and the circuit board
US20110074759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US20080238826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101162559B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