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68474A - 光学连接器、线缆和光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连接器、线缆和光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68474A
CN106068474A CN201580011255.0A CN201580011255A CN106068474A CN 106068474 A CN106068474 A CN 106068474A CN 201580011255 A CN201580011255 A CN 201580011255A CN 106068474 A CN106068474 A CN 106068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ens
collimation lens
optical signal
conen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12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68474B (zh
Inventor
铃木和良
近藤量资
鸟羽彰
鸟羽一彰
中岛康久
宫崎敏
山本真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68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8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68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68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2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lens focusing means positioned between opposed fibre e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06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9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the light guide being disconnectable from the opto-electronic element, e.g. mutually self align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96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coupling with sources of high radiant energy, e.g. high power lasers, high temperature light sources
    • G02B2006/4297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coupling with sources of high radiant energy, e.g. high power lasers, high temperature light sources having protection means, e.g. protecting humans against accidental exposure to harmful laser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47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 G02B6/3849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using mechanical protective elements, e.g. caps, hoods, sealing membranes

Abstract

准直透镜(311)将来自光纤线缆(20)的光信号例如转换为准直光并发射准直光。准直透镜(311)被保持在将被安装到光信号接收侧光学连接器中的插头壳体(315)中。当插头壳体(315)不被安装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偏置构件(313a)使得准直透镜(311)的位置在发射的光学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位置。当发送侧和接收侧光学连接器不被连接时,从发送侧光学连接器发射的光学信号被发散,使得将对于视觉功能等具有有害影响的光学信号的发射可以被防止。

Description

光学连接器、线缆和光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光学连接器、线缆和光通信设备,防止发射的光信号对于视觉功能等产生坏的影响。
背景技术
在过去,在使用激光的光通信中,光纤线缆被通过使用例如光学连接器来连接。在广泛地已知的光学连接器中,用于将在插头和插座之间通信的光信号形成为准直光的透镜被设置在插头侧和插座侧中的一者中,并且用于收集准直光的透镜被设置在另一者中。如上所述,如果通过使用准直光在插头和插座之间执行通信,那么可以在不需要将光纤线缆的端面彼此高度精确地定位在预定间隔处以进行光检测等的状态下执行光通信,并且光学连接器可以被不昂贵地提供。
同样,在专利文献1中,可移动的快门被设置在光纤线缆的端部中。该快门在闭合位置处覆盖光纤线缆的光信号发送侧的端面(发射表面)。因此,发射表面可以被保护以免受伤、被污染等,并且进入光纤线缆的光的入射等可以被阻挡。另外,该快门覆盖光纤线路的发射表面,并且由此防止从光纤线缆的发射表面发射的准直光进入附近人的眼球中并对于视觉功能等产生坏的影响。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0-147333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同时,当在光纤线缆的端部处设置可移动快门时,在光通信中的不必要的构件的快门变得必要。
因此,在本技术中,目的是提供光学连接器、线缆和光通信设备,其能够防止光信号的发射对于视觉功能等产生坏的影响。
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准直透镜,用于通过将来自光传输路径或光源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来进行发射;壳体,被配置为保持准直透镜并被耦合到光信号的接收侧光学连接器;和透镜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当壳体不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方式来驱动准直透镜。
在该技术中,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并发射准直光的准直透镜被保持在将被耦合到光信号的接收侧光学连接器的壳体中,并且当壳体不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准直透镜被透镜驱动单元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方式来驱动。透镜驱动单元包括:透镜保持部分,该透镜接收部分能够在保持准直透镜的状态下移动;和按压部分,在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发散角的位置的方向上按压透镜保持部分。当接收侧光学连接器被耦合到预定位置时,透镜保持部分移动到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变为准直光的位置;例如,透镜保持部分在准直透镜的光轴方向上或在相对于准直透镜的光轴的正交方向上、以在准直透镜的侧端一侧设置的轴为中心转动。另外,透镜驱动单元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发散角的方式改变准直透镜的焦距。此外,预定发散角被设置为在距准直透镜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的预定区域的光量等于或小于预设光量的角度。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线缆,包括:准直透镜,用于通过将来自光纤线缆的端面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来进行发射;壳体,被配置为保持光纤线缆和准直透镜并被耦合到光信号的接收侧光学连接器;和透镜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当壳体不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方式来驱动准直透镜。
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光通信装置,包括:光信号输出单元;准直透镜,用于通过将来自光信号输出单元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来进行发射;壳体,被配置为保持准直透镜并被耦合到光信号的接收侧光学连接器;和透镜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当壳体不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方式来驱动准直透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技术,用于将来自于光传输路径或光源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并发射准直光的准直透镜被保持在壳体中,该壳体耦合到光信号的接收侧光学连接器。同样,当壳体不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透镜驱动单元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方式来驱动准直透镜。因此,当发送侧和接收侧的光学连接器不彼此连接时,从发送侧的光学连接器发射的光信号被发散,并且因此防止了光信号的发射对于视觉功能等产生坏的影响。注意到,在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示例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可以有另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光通信系统的构造的图。
[图2]是示出了发射光信号的插头的示意性构造的图。
[图3]是示出了光信号进入其中的插座的示意性构造的图。
[图4]是示出了眼睛观看从插头发射的光信号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了插头和插座之间的连接的图。
[图6]是示出了发射光信号的插头的示意性构造的图。
[图7]是示出了光信号进入其中的插座的示意性构造的图。
[图8]是示出了眼睛观看从插头发射的光信号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了插头和插座之间的连接的图。
[图10]是示出了可变焦点透镜被用作准直透镜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执行本技术的模式。注意到,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1.光通信系统的构造
2.光学连接器的构造和操作
3.光学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
3-1.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3-2.第一实施例的操作
4.光学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
4-1.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4-2.第二实施例的操作
5.光学连接器的其他构造和操作
<1.光通信系统的构造>
图1示出了使用本技术的光学连接器的光通信系统的构造。在光通信系统10中,作为信息传输侧的源设备12和作为信息接收侧的接收设备14经由光传输路径(例如光纤线缆20)相连。
源设备12是可以输出视频和音频内容、计算机数据信息等的设备。例如,源设备12诸如是以下设备:接收广播节目和传输的节目等的机顶盒、再现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视频和音频内容的再现设备、存储各种内容、计算机数据的信息等的服务器、以及信息传输器设备。
接收设备14接收从源设备12输出的信息,并且是执行向用户展示接收到的信息的处理和在记录介质等中记录接收到的信息的处理的设备。例如,接收设备14是诸如视频显示设备、音频输出设备、记录设备或信息接收器设备的设备。
在光通信系统10中,光学连接器被用于将光纤线缆20连接到源设备12和接收设备14。光学连接器被配置为具有插头31和插座32,并且插头31以可插入和可移除的方式附接到插座32。
插头31被设置在例如光纤线缆20的两端,并且插座32被设置在例如源设备12和接收设备14中的每一个中。发出激光的光源41被设置在源设备12的插座32-a中,并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光检测单元42被设置在接收设备14的插座32-b中。
这里,如图1所示,设置于光纤线缆20的一端处的插头31被耦合到源设备12的插座32-a,并且设置于光纤线缆20的另一端处的插头31被耦合到接收设备14的插座32-b。另外,源设备12的插座32-a发射根据待发送的信息调制的激光作为来自光源41的光信号。如上所述,如果所发送的信息被以光信号的方式发送,通过接收设备14的插座32-b将光信号收集到光检测单元42并且根据光信号产生电信号,可以经由光纤线缆20在源设备12和接收设备14之间执行通信。注意,光通信系统10可以包括将与接收设备14等相关的信息经由光纤线缆发送到源设备的构造。
<2、光学连接器的构造和操作>
在发送侧光学连接器(插头或插座)中,光学连接器由准直透镜将来自于光纤线缆20和光源41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并发射准直光。另外,耦合到光信号的接收侧光学连接器的发送侧光学连接器的壳体以可移动的方式保持准直透镜。此外,当发送侧连接器的壳体不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透镜驱动单元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方式驱动准直透镜。同样,当发送侧连接器的壳体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透镜驱动单元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变为准直光的方式来驱动准直透镜。注意,准直透镜的以下位置是未连接的位置:在该位置处,发送侧光学连接器不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并且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另外,准直透镜的以下位置是连接的位置:在该位置处,发送侧光学连接器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并且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变为准直光。
<3.光学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
<3-1.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在光学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中,将会描述设置在发射光信号的插头中的准直透镜能够在光信号的发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
图2示出了发射光信号的插头的示意性构造。另外,图3示出了光信号进入其中的插座的示意性构造。注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以下的图以截面视图示出了壳体和光纤线缆等。
如图2所示,发射光信号的插头(发送侧光学连接器)31包括准直透镜311、透镜保持部分312、按压部分313a和插头壳体315。
准直透镜311被设置在光纤线缆20的光信号发射侧的端面(发射表面)20a侧,并且将从光纤线缆20发射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
透镜保持部分312保持准直透镜311。透镜保持部分312具有例如管状形状,并且准直透镜311被固定到端部侧之一。接合部分312a被形成在端部侧中透镜保持部分312的准直透镜311所固定的那一个端部侧中。接合部分312a被形成为从例如该端部侧的外侧表面突出。闩锁部分312b形成在透镜保持部分312的另一个端部中。闩锁部分312b形成为从该端部侧的外侧表面突出。
按压部分313b由例如使用螺旋弹簧等来构成,并且被插入到插头壳体315的支撑轴315c上,并且被夹置在插头壳体315与透镜保持部分312的闩锁部分312b之间。按压部分313a沿着箭头MA方向按压透镜保持部分312,箭头MA方向是光信号的发射方向。
插头壳体315保持光纤线缆20,并且以可以沿着光信号的光轴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透镜保持部分312。在插头壳体315中,嵌合突出部分315a和支撑轴315c被设置为在当插头31和插座32连接时面向插座32的表面上突出。嵌合突出部分315a具有与插座32的嵌合孔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并且在与插座32连接时被插入到插座32的嵌合孔中。
在嵌合突出部分315a的远端处,限制部分315b形成为向内表面侧突出。限制部分315b锁住透镜保持部分312的闩锁部分312b,并且限制被按压部分313a在光信号的发射方向上按压的透镜保持部分312在发射方向上的移动。
支撑轴315c被设置在嵌合突出部分315a内,并且按压部分313a和透镜保持部分312被插入。支撑轴315c在光信号的发射方向上可滑动地支持插入的透镜保持部分312。光纤线缆20被固定到支撑轴315c的基本中央,该位置为光纤线缆20的发射表面20a和准直透镜311彼此面对的位置。
如图3所示,光信号进入其中的插座(接收侧光学连接器)32包括透镜321和插座壳体325、以及插座附接部分326和插座壳体325。
透镜321被设置在光检测单元42的光接收表面侧。透镜321将从插头31发射的光信号收集到光检测单元42的光接收表面。
在插座壳体325中,嵌合孔325a被设置在当插头31和插座32连接时面向插头31的表面上。嵌合孔325a具有与插头壳体315的嵌合突出部分315a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并且插头壳体315的嵌合突出部分在插头31和插座32连接时被插入。
在嵌合孔325a的内部中,接触部分325d形成当插头31的嵌合突出部分被定位在嵌合孔325a中时在面向透镜保持部分312的接合部分312a的位置处。当插头31和插座32通过将插头31的嵌合突出部分插入到嵌合孔325a而被连接时,接触部分325d与透镜保持部分312的接合部分312a接触。因此,当插头31在透镜保持部分312的接合部分312a接触接触部分325d的状态下被进一步插入时,附接到支撑轴315c的透镜保持部分312在光信号的发射方向(按压部分313a的按压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动。
插座附接部分326将插座32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接收侧衬底327。例如,插座附接部分326将插座32电气地连接到接收侧衬底327,并且将由光检测单元42产生的信号输入到接收侧衬底327的电路。另外,插座附接部分326将插座32机械地连接到接收侧衬底327,并且将插座壳体325固定到接收侧衬底327的预定位置处。
<3-2.第一实施例的操作>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连接器中,例如当来自连接到接收设备14的插座32的插头31的光信号(激光光)是准直光时,光强度的按照距离的衰减量较小。因此,即使远离插头31,来自插头31的发射光仍然可能进入人的眼球并且对于视觉功能等产生坏的影响。因此,当插头31不被连接到插座32时,准直透镜311被设置在未连接位置,以将经由准直透镜311发射的光信号转换为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未准直光。如上所述,光信号被设置到预定发散角,并且由此在远离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的预定区域的光量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预先规定的光量。另外,当插头31被连接到插座32时,准直透镜311被设置在连接位置处,并且经由插头31的准直透镜311发射到插座32的光信号被转换为准直光。
图4示出了眼睛观看从插头发射的光信号的状态,并且图4的(A)示出了准直透镜311在未连接位置处并且来自光纤线缆20的发射表面20a的光信号被准直透镜311转换为预定发散角的情况。注意,在图4的(A)中,准直透镜311的焦点位置FP在光信号的发射方向上远离光纤线缆20的发射表面20a的位置SP的位置是未连接位置。
图4的(B)示出了过去的插头35的构造,在该构造中,来自光纤线缆20的发射表面20a的光信号被准直透镜311转换为准直光。在这种情况下,准直透镜311以焦点位置FP和光纤线缆20的发射表面20a的位置SP一致地定位的状态被固定到插头31。
如图4的(B)所示,在过去的插头35的构造中,准直光被输出,无论是否连接到插座。因此,当在离开插头31的位置处用眼睛观看插头31的发射光时,担心进入眼睛的光量较大并且对于视觉功能等产生坏的影响。
然而,如图4的(A)所示,当插头和插座不被连接时,由透镜保持部分312保持的准直透镜311由按压部分313a驱动到未连接位置,并且来自于光纤线缆20的发射表面20a的光信号被准直透镜311转换到预定发散角。因此,当在离开插头31的位置用眼睛观看插头31的发射光时,发射光是发散的,并且因此进入眼睛的光量变得较小并且防止对视觉功能等产生坏的影响。
另外,从安全方面出发,在使用激光光的设备中,超出某一光强度的光束必须被防止直接进入人的眼睛。例如,在IEC60825-1/JIS C6802的标准中,规定了限制在距光源距离70mm处进入与人的瞳孔对应的直径7mm的光量。因此,预定发散角是这样的角度:以该角度,在距准直透镜311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的预定区域的光量等于或小于例如预设光量,以满足该标准等。
图5示出了插头和插座的连接。图5的(A)示出了在连接途中的状态,并且图5的(B)示出了连接完成状态。
使得插头31的嵌合突出部分315a和插座32的嵌合孔325a面对面,并且嵌合突出部分315a被插入到嵌合孔325a中,由此插头31中的接合部分312a与插座32的接触部分325d接触,类似于图5的(A)。此外,当插头31被插入到插座32中时,随着插头31的插入,插头31的透镜保持部分312由按压部分313a沿着相反方向(插头31的插头壳体315的方向)向按压方向移动。即,准直透镜311沿着从未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的方向移动。
当插头31和插座32的连接完成时,如图5的(B)所示,插头31的透镜保持部分312的移动完成,并且准直透镜311在连接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准直透镜311的焦点位置FP在与光纤线缆20的发射表面20a的位置SP一致的位置处。因此,从插头31发射到插座32的光变为准直光。
另外,当插头31被从插座32分离时,插头31的嵌合突出部分315a被从插座32的嵌合孔325a拉出。在这种情况下,透镜保持部分312由按压部分313a按压,因此由透镜保持部分312保持的准直透镜311由按压部分313a从连接位置向未连接位置驱动。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连接器中,从源设备的激光源发射的光信号被引导到源设备侧的光学连接器、光纤线缆和接收设备侧的光检测单元,以执行源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光通信。这里,当从源设备侧的光学连接器的插座和设置在光纤线缆的端部处的插头输出的光信号是准直光时,光强度的按照距离的衰减量较小,因此,即使在远离预定距离或以上的位置处光量仍然较大。然而,根据第一实施例,当光学连接器不被连接时,准直透镜处于未连接位置,并且光信号作为具有预定发散角的信号被从插头31发射,并且因此对于视觉功能等产生的坏的影响可以被防止。另外,在光学连接器被连接时,准直透镜处于连接位置,并且光信号作为准直光被从插头31发射到插座32,并且因此可以在插头31与插座32之间执行稳健的光通信。注意,由光学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获得的效果是示意性的,并且不局限于以上效果,并且可以获得其他效果。
<4.光学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
<4-1.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构造>
在光学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中,将会描述设置在光信号发送侧的插头中的准直透镜能够在光信号的发射方向上、以在准直透镜的侧端一侧处设置的轴为中心转动的情况。
图6示出了发射光信号的插头的示意性构造。另外,图7示出了光信号进入其中的插座的示意性构造。
如图6所示,发射光信号的插头(发送侧光学连接器)31包括准直透镜311、透镜保持部分312、按压部分313b和插头壳体315。
准直透镜311被设置在光纤线缆20的发射表面20a侧,并且将从光纤线缆20发射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
透镜保持部分312保持准直透镜311。透镜保持部分312具有例如环状形状,并且准直透镜311被固定到中央部分。接合部分312c被形成在透镜保持部分312的外表面侧。轴孔(在附图中未示出)被形成在设置透镜保持部分312的接合部分312c的位置的相反侧的侧端,下文中描述的轴314被从轴孔中插入穿过。
按压部分313b沿着箭头MB方向、以透镜保持部分312沿着光信号的发射方向转动的方式按压透镜保持部分312。
按压部分313b由例如扭转弹簧等构成,并且分别地,弹簧的一端被闩锁到透镜保持部分312并且另一端被闩锁到插头壳体315。按压部分313b沿着箭头MB方向、以透镜保持部分312以轴314为中心沿着光信号的发射方向转动的方式按压透镜保持部分312。
轴314被设置在下文中描述的插头壳体315的凹陷部分315e中。轴314被插入透镜保持部分312的轴孔中,并且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透镜保持部分312。
插头壳体315保持光纤线缆20,并且以沿着光信号的光轴方向可转动的方式保持透镜保持部分312。在插头壳体315中,嵌合突出部分315a被设置为在当插头31和插座32连接时面向插座32的表面上突出。嵌合突出部分315a具有与插座32的嵌合孔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并且在插头31与插座32连接时被插入到插座32的嵌合孔中。
在嵌合突出部分315a的远端侧,设置了用于以可转动的方式保持透镜保持部分312的凹陷部分315e,并且凹陷部分315e的远端侧的壁表面是限制透镜保持部分312的转动的限制部分315f。
如图7所示,光信号进入其中的插座(接收侧光学连接器)32包括透镜321和插座壳体325、以及插座附接部分326和光探测单元42。
透镜321被设置在光检测单元42的光接收表面侧。透镜321将从插头31发射的光信号收集到光检测单元42的光接收表面。
在插座壳体325中,嵌合孔325a被设置在当插头31和插座32连接时面向插头31的表面上。嵌合孔325a具有与插头壳体315的嵌合突出部分315a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并且插头壳体315的嵌合突出部分在插头31和插座32连接时被插入。
在嵌合孔325a中,接触部分325e形成在当插头31的嵌合突出部分315a在插座32的嵌合孔325a的位置处时面向透镜保持部分312的接合部分312c的位置处。当插头31的嵌合突出部分315a被插入到插座32的嵌合孔325a以连接插头31和插座32时,接触部分325e接触透镜保持部分312的接合部分312c。如上所述,当接触部分325e接触接合部分312c时,附接到轴314的透镜保持部分312沿光信号的发射方向(按压部分313b的按压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
插座附接部分326将插座32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接收侧衬底327。例如,插座附接部分326将插座32电气地连接到接收侧衬底327,并且将由光检测单元42产生的信号输入到接收侧衬底327的电路中。另外,插座附接部分326将插座32机械地连接到接收侧衬底327,并且将插座壳体325固定到接收侧衬底327的预定位置处。
<4-2.第二实施例的操作>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连接器中,例如当来自连接到接收设备14的插座32的插头31的光信号(激光光)是准直光时,光强度的按照距离的衰减量较小。因此,即使远离插头31,来自插头31的发射光仍然可能进入人的眼球并且对于视觉功能等产生坏的影响。因此,当插头31不被连接到插座32时,准直透镜311被设置在未连接位置,以将经由准直透镜311发射的光信号转换为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未准直光。如上所述,光信号被设置到预定发散角,并且由此在远离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的预定区域的光量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预先规定的光量。另外,当插头31被连接到插座32时,准直透镜311被设置在连接位置处,并且经由插头31的准直透镜311发射到插座32的光信号被转换为准直光。
图8示出了眼睛观看从插头发射的光信号的状态,并且示出了准直透镜311在未连接位置处并且来自光纤线缆20的发射表面20a的光信号被准直透镜311转换为预定发散角的情况。注意,在图8中,准直透镜311由按压部分313b的按压力转动,并且焦点位置FP在光信号的发射方向上远离光纤线缆20的发射表面20a的位置SP的位置是未连接位置。
如图8所示,当不被连接到插座时,由透镜保持部分312保持的准直透镜311由按压部分313a驱动到未连接位置。因此,来自于光纤线缆20的发射表面20a的光信号被准直透镜311转换到预定发散角。因此,当用眼睛在离开插头31的位置观看插头31的发射光时,发射光是发散的,并且因此进入眼睛的光量变得较小并且防止产生坏的影响。
图9示出了插头和插座的连接。图9的(A)示出了在连接途中的状态,并且图9的(B)示出了连接完成状态。
使得插头31的嵌合突出部分315a和插座32的嵌合孔325a面对面,并且嵌合突出部分315a被插入到嵌合孔325a中,由此插头31中的接合部分312c与插座32的接触部分325e接触,类似于图9的(A)。此外,当插头31被插入到插座32中时,随着插头31的插入,插头31的透镜保持部分312由按压部分313b沿着相反方向(插头31的插头壳体315的方向)向按压方向移动。即,准直透镜311以从未连接位置向连接位置方向移动。
当插头31和插座32的连接完成时,如图9的(B)所示,插头31的透镜保持部分312的转动结束,并且准直透镜311在连接位置处。因此,从插头31发射到插座32的光变为准直光。
注意,当插头31被从插座32分离时,插头31的嵌合突出部分315a被从插座32的嵌合孔325a拉出。在这种情况下,透镜保持部分312由按压部分313b按压,因此准直透镜311转动到未连接位置。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当光学连接器不被连接时,准直透镜处于未连接位置,并且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光信号作为具有预定发散角的信号被从插头31发射。如上所述,光信号作为具有预定发散角的信号被从插头31发射,并且因此对于视觉功能等产生的坏的影响可以被防止。另外,在光学连接器被连接时,准直透镜处于连接位置,并且光信号作为准直光被从插头31发射到插座32,并且因此可以在插头31与插座32之间执行稳健的光通信。注意,由光学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获得的效果是示意性的,并且不局限于以上效果,而是可以获得其他效果。
<5.光学连接器的其他构造和操作>
另外,在以上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插头31的透镜保持部分312处于未连接位置并且来自光纤线缆20的光信号被转换为已经发散角的光并且从插头31发射的情况。然而,预定发散角的光的转换不局限于插头31,但是可以由插座32来执行。例如,设置在光信号的发送器设备中的插座32的透镜321可以如上所述地移动,以在插头31不被连接时将来自光源的光信号发射和转换为预定发散角。
如上所述,当设置在光信号的发送器设备中的插座32将光信号发射和转换为预定发散角的信号时,在光纤线缆20不被连接的状态中发射的光信号被防止对于视觉功能等产生坏的影响。
另外,在示意性情况中,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光学连接器被配置为在插头31和插座32不被连接的状态下,将准直透镜在光信号的发射方向上移动,以具有预定发散角。然而,光学连接器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将准直透镜在光信号的发射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动而具有预定发散角。
同样,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已经举例说明了当插头31和插座32处于未连接状态时,移动准直透镜以将信号光转换为预定发散角的光来输出光信号的情况。然而,将光信号转换为预定发散角的光的处理不局限于准直透镜的移动。例如,可变焦点透镜311a被用于准直透镜,并且当插头31和插座32处于未连接状态时,使得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焦距,如图10的(A)所示。例如,透镜驱动单元(在附图中未示出)以焦点位置FP变得比光信号的发射表面20a的位置SP更加接近透镜侧20a的方式来驱动可变焦点透镜311a。另外,当插头31和插座32处于连接状态时,可变焦点透镜311a被驱动为例如具有光信号变为准直光的焦距,使得光信号的发射表面20a的位置SP变为与焦点位置FP相同,如图10的(B)所示。以此方式,不用移动准直透镜的情况下,光信号的发散角被切换。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已经举例说明了当插头31和插座32连接时光信号的发射表面和光检测单元的光接收表面位于直线上的位置处的情况,但是方向转换构件(诸如镜)可以被设置在光信号的光路上。在这种情况下,准直光或具有发散角的光信号可以被设置在任意方向上,并且因此诸如插头31和插座32的形状和位置的自由度可以增加。另外,以上效果并不是限制性的,而是可以获得其他效果。
另外,具有将光信号发射和转换为预定发散角的透镜的光学连接器可以与光纤线缆分离地提供,并且可以被提供为光学连接器被结合到其中的光纤线缆。
注意,本技术不被解释为局限于以上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的实施例以示意性形式公开了本技术,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的范围内实现实施例的修改和替换。即,应当参照权利要求来确定本技术的范围。
此外,根据本技术的光学连接器也可以被如下所述地构造:
(1)
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准直透镜,用于通过将来自光传输路径或光源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来进行发射;
壳体,被配置为保持准直透镜并被耦合到光信号的接收侧光学连接器;和
透镜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当壳体不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方式来驱动准直透镜。
(2)
根据(1)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透镜驱动单元包括
透镜保持部分,该透镜接收部分能够在保持准直透镜的状态下移动;和
按压部分,被配置为在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发散角的位置的方向上按压透镜保持部分。
(3)
根据(2)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当接收侧光学连接器被耦合到预定位置时,透镜保持部分移动到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变为准直光的位置。
(4)
根据(2)或(3)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透镜保持部分在准直透镜的光轴方向上移动。
(5)
根据(2)或(3)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透镜保持部分在相对于准直透镜的光轴的正交方向上、以在准直透镜的侧端一侧设置的轴为中心转动。
(6)
根据(1)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透镜驱动单元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发散角的方式改变准直透镜的焦距。
(7)
根据(1)到(6)中任一项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预定发散角是在距准直透镜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的预定区域的光量等于或小于预设光量的角度。
工业应用性
根据本技术的光学连接器、线缆和光通信设备,用于将来自光传输路径或光源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并发射的准直透镜被保持在耦合到光信号的接收侧光学连接器的壳体中。另外,当壳体不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透镜驱动单元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方式来驱动准直透镜。因此,当发送侧和接收侧的光学连接器不被连接时,从发送侧的光学连接器发射的光信号被发散,并且因此防止光信号的发射对于视觉功能等产生坏的影响。因此,该技术适合于使用通信设备或电子设备的系统,该通信设备或电子设备经由诸如光纤线缆的光传输路径执行视频信息、音频信息、各种类型的数据等的通信。
附图标记列表
10 光通信系统
12 源设备
14 接收设备
20 光纤线缆
20a 发射表面
31、35 插头
32、32-a、32-b 插座
41 光源
42 光检测单元
311 准直透镜
311a 可变焦点透镜
312 透镜保持部分
312a、312c 接合部分
312b 闩锁部分
313a、313b 按压部分
314 轴
315 插头壳体
315a 嵌合突出部分
315b、315f 限制部分
315c 支撑轴
315e 凹陷部分
321 透镜
325 插座壳体
325a 嵌合孔
325d、325e 接触部分
326 插座附接部分
327 接收侧衬底

Claims (9)

1.一种光学连接器,包括:
准直透镜,用于通过将来自光传输路径或光源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来进行发射;
壳体,被配置为保持准直透镜并被耦合到光信号的接收侧光学连接器;和
透镜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当壳体不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方式来驱动准直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透镜驱动单元包括
透镜保持部分,该透镜接收部分能够在保持准直透镜的状态下移动;和
按压部分,被配置为在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发散角的位置的方向上按压透镜保持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当接收侧光学连接器被耦合到预定位置时,透镜保持部分移动到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变为准直光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透镜保持部分在准直透镜的光轴方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透镜保持部分在相对于准直透镜的光轴的正交方向上、以在准直透镜的侧端一侧设置的轴为中心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透镜驱动单元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发散角的方式改变准直透镜的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连接器,其中,
预定发散角是在距准直透镜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的预定区域的光量等于或小于预设光量的角度。
8.一种线缆,包括:
准直透镜,用于通过将来自光纤线缆的端面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来进行发射;
壳体,被配置为保持光纤线缆和准直透镜并被耦合到光信号的接收侧光学连接器;和
透镜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当壳体不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方式来驱动准直透镜。
9.一种光通信装置,包括:
光信号输出单元;
准直透镜,用于通过将来自光信号输出单元的光信号转换为准直光来进行发射;
壳体,被配置为保持准直透镜并被耦合到光信号的接收侧光学连接器;和
透镜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当壳体不被耦合到接收侧光学连接器时,以经由准直透镜发射的光信号具有预定发散角的方式来驱动准直透镜。
CN201580011255.0A 2014-03-06 2015-01-09 光学连接器、线缆和光通信设备 Active CN1060684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3736 2014-03-06
JP2014043736 2014-03-06
PCT/JP2015/050493 WO2015133166A1 (ja) 2014-03-06 2015-01-09 光コネクタとケーブルおよび光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68474A true CN106068474A (zh) 2016-11-02
CN106068474B CN106068474B (zh) 2018-06-01

Family

ID=54054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1255.0A Active CN106068474B (zh) 2014-03-06 2015-01-09 光学连接器、线缆和光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885836B2 (zh)
EP (1) EP3101458B1 (zh)
JP (1) JP6421815B2 (zh)
KR (1) KR102359959B1 (zh)
CN (1) CN106068474B (zh)
RU (1) RU2678962C1 (zh)
WO (1) WO201513316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1718A (zh) * 2018-04-26 2020-12-04 索尼公司 光通信连接器、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光通信系统和光通信线缆
CN112639559A (zh) * 2018-09-04 2021-04-09 索尼公司 光通信连接器、控制方法和光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90679A1 (en) * 2019-11-13 2022-12-08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Optical Device
WO2022043771A1 (ru) * 2021-04-22 2022-03-03 Владимир ВАХ Узел адаптивного ввода лазер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2452A (en) * 1983-05-07 1988-03-22 Plessey Overseas Limited Optical connectors
JP2000147324A (ja) * 1998-11-06 2000-05-26 Sony Corp 光ファイバ接続器とこれを用いた光送受信装置
CN101246241A (zh) * 2007-02-13 2008-08-20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光耦合用透镜以及光源
CN103018849A (zh) * 2011-09-23 2013-04-03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对射式光电开关误触发的光学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77847D1 (en) 1983-02-23 1989-05-24 Plessey Overseas Optical connectors
JPH07109448B2 (ja) * 1986-11-28 1995-11-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フアイバ・レンズアセンブリ
EP0578499B1 (en) * 1992-07-10 1999-12-01 Fujitsu Limited Laser diode module
US5351330A (en) * 1993-04-08 1994-09-27 Uniphase Corporation Laser diode-lens alignment
JP2000147333A (ja) 1998-11-18 2000-05-26 Sony Corp 光ファイバ用コネクタとこれを利用した光送受信装置
US6168319B1 (en) * 1999-08-05 2001-01-02 Corning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optical fiber collimators
US6374012B1 (en) * 1999-09-30 2002-04-16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he path of an optical beam
JP3922085B2 (ja) * 2002-04-25 2007-05-30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束の保持構造
US7163343B2 (en) * 2004-02-10 2007-01-16 Avago Technologies Fiber Ip (Singapore) Ip Pte. Ltd. Optical module aligned after assembly
WO2006068128A1 (ja) 2004-12-21 2006-06-29 Zeon Corporation 光学素子
US8393802B2 (en) * 2010-09-30 2013-03-12 Apple Inc. Cleanable and self-cleaning fiber optic connector
US20140016897A1 (en) * 2011-08-16 2014-01-16 TeraDiode, Inc. Adjustable Fiber Optic Module System and Method
JP5754317B2 (ja) * 2011-09-15 2015-07-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
ES2922881T3 (es) * 2013-05-08 2022-09-21 Optoskand Ab Componente optoelectrónico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2452A (en) * 1983-05-07 1988-03-22 Plessey Overseas Limited Optical connectors
JP2000147324A (ja) * 1998-11-06 2000-05-26 Sony Corp 光ファイバ接続器とこれを用いた光送受信装置
CN101246241A (zh) * 2007-02-13 2008-08-20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光耦合用透镜以及光源
CN103018849A (zh) * 2011-09-23 2013-04-03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对射式光电开关误触发的光学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1718A (zh) * 2018-04-26 2020-12-04 索尼公司 光通信连接器、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光通信系统和光通信线缆
US11474300B2 (en) 2018-04-26 2022-10-18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optical transmitter, optical receiv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cable
CN112041718B (zh) * 2018-04-26 2023-09-05 索尼公司 光通信连接器、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光通信系统和光通信线缆
CN112639559A (zh) * 2018-09-04 2021-04-09 索尼公司 光通信连接器、控制方法和光通信设备
CN112639559B (zh) * 2018-09-04 2023-10-20 索尼公司 光通信连接器、控制方法和光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21815B2 (ja) 2018-11-14
RU2678962C1 (ru) 2019-02-04
EP3101458A4 (en) 2017-08-09
CN106068474B (zh) 2018-06-01
US20170184794A1 (en) 2017-06-29
KR20160130753A (ko) 2016-11-14
US9885836B2 (en) 2018-02-06
KR102359959B1 (ko) 2022-02-09
EP3101458A1 (en) 2016-12-07
JPWO2015133166A1 (ja) 2017-04-06
EP3101458B1 (en) 2019-03-20
WO2015133166A1 (ja) 2015-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8474B (zh) 光学连接器、线缆和光通信设备
US20070003288A1 (en) Bidirectional HDCP transmission module using single optical fiber
CN106483610A (zh) 光学收发模块及光纤缆线模块
US8135281B2 (en) Free space optical connector
CN106062602B (zh) 光连接器、线缆和光通信装置
WO2016125658A1 (ja) 光送信装置、光受信装置、及び光ケーブル
JP2007068108A (ja) 光空間伝送装置
WO2016111123A1 (ja) 光コネクタ
EP2051412B1 (en) Bidirectional HDCP-based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ing single optical fiber
JP4148102B2 (ja) 光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JP2002023899A (ja) 光通信可能な電子機器とそれに使用可能な光部品
JP4054717B2 (ja) 光通信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通信システム
US20220179157A1 (en) Optical connector, optical cab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068473B (zh) 光学连接器、线缆和光通信设备
WO2016111115A1 (ja) 光コネクタ
Sakai et al. A micro optical wireless module for high-definition images an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